📖 ZKIZ Archives


有苦說不出的「假利潤」 若缺齋

http://dodderer.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html

當金價升穿1,300帝金後,法律界年輕才俊、當年在藍血大學溝死女的歐世圖兄曰早購入黃金的本老頭可是賺得如豬頭一樣,老頭苦笑曰所謂利潤大多是假的吧!

(插句題外話:他老兄可真是不大夠意思,香港單身女性已極嚴重不足,他老兄在藍血大學時還珠圍翠繞,可真是進一步破壞市場平衡...)

有關利潤是假的不是說老頭像某些財經演員、
山埃agent般向人推介連自己也不吃的,而是說金價“上升”所帶來的富貴本質根本虛幻!

     *          *          *          *

問題本質正是何以金價會不斷上升、或更精確說法是以帝金(或其他貨幣)結算的金價上升,只因黃金本是貨幣,唯一分別是黃金與白米、黃豆等都是實物,相對於帝金等印多少有多少的印刷貨幣不容易大量湧現(當然經濟、會計等教科書會說長期而言所有東東都是可變,但黃金相對而言短期不易改變)

當然可能是黃金本身價值上升,但近來升瘋了的結算價只怕是因為帝金歐羅英鎊等濫印而變值,印刷貨幣貶值下不止黃金等實物“價格”自然水漲船高...最有趣的是帝國明明自己刻意將貨幣貶值、還指著中國鼻子罵人家幹同樣的事、令自己所作所為後果大打折扣,真是
典型帝國人性格:無恥

回正題,簡單一句是所謂在金價上升中的獲利,如實物角度看也只是令自己原有身家不用隨港幣(與帝金掛鉤)不用貶值而已,根本沒什麼利潤可言,當然相對於持有存款已是好得多,所以自初出文曰買金時將一半閒置現金改成黃金後亦
陸續買入,現今的閒置資金中已有超過3/4以黃金形式持有;

     *          *          *          *

話說回來,聽不少經濟學界朋友曰張五常在行內的地位並沒有一般香港人所認知的高,本老頭笑曰他老兄地位如何我不知,但單是一點已令本老頭覺得比你們高明:最服他所說的是無論理論千變萬化,只要違背(1)需求定律或(2)自利假設,無論用字如何漂亮、
方程式如何複雜,那經濟分析便肯定是錯的;

的確往往簡能勝繁,所謂「預見」金價上升其實是需求定律的變化而已!


世事往往簡能勝繁,但往往故作高深才令人以為好像真有學問似的,經濟學家外最經典例子似乎是會計師,可惜這類看似最了不起的花架子往往輸得裙拉褲甩、信他們的更是所托非人居多(維基供求定律圖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38

兩岸三地:廠佬有苦自己知 因念


2011-1-6 AD




 

新年伊始,祝願看官事事順境,夢想一一實現!最近拜訪廣東廠家,部份忙着節日補貨追單時,都一如既往,在筆者面前申訴外資企業在內地越來越難做。

不要說生意受環球經濟影響,單是中央對待的態度亦有改變,80、90年代曾經「熱烈歡迎」,今天則要求「內外合一,無分彼此」,把所有實施多年的優惠政策,一一撤除。

香港老闆說着不禁無明火起,直指中央過橋抽板,利用完外資的資源,現在國富民強,立刻不理這些曾幫助中國重新站起來的同志。

外資企業徵附加稅

令外資企業頭痛的,原來是兩個月前,國務院發佈的《關於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的通知》。

從2011年12月1日開始,對外資企業徵收兩種稅項,按現有稅收制度,作為附加稅種,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以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主稅實際繳納額為計徵依據。

城市維護建設稅根據納稅人所在地分別按7%、5%、1%,三個稅率徵收(市區為7%,縣、鎮為5%,其他地區1%),教育費附加目前統一按3%比率徵收。

就這一《通知》,幾位廠佬計過,每年支出在原來稅費上增加4%至10%,就是500萬元人民幣的稅賦,現在多給20萬至50萬元。廠佬說,2011年是自己沒有工資的一年!不過,真正下來,廠家面對成本一年比一年上升,只有從降低成本或壓縮開支着手。

如 筆者拜訪的其中一位廠家朋友,對於廠內水電成本,看得非常仔細,所有與用電用水相關的地方,基本上每天監查。這種對於工人覺得帶來不便的工作,廠佬說是外 人不知道的苦衷。中央「為人民服務」,不是新鮮事,從改革開放第一天,立下「內」、「外」之分,今天對中國人民一個交代,只有一視同仁,管你以前所作所 為,香港人還是中國人嘛。

因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71

被強行「綁約」 還遭批不夠力挺 服貿大贏家?金融業有苦說不出

2014-06-09  TWM
 
 

 

各界普遍認為金融業者是服貿過關的最直接受惠者,但實際的情況是,兩岸政府強行將金融三會決議,納入服貿之下;如今服貿卡關,不僅金融三會的成果窒礙難行,業者還要背負政府「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責難,心裡相當委屈。

撰文‧張舒婷

約莫兩個月前,國內一家金控公司的內部經營會議上,這位擁有大學教授身份的董事長,對著全場一級主管詢問:「外界都說金融業是(服貿的)最大受益者,請問誰能告訴我,我們到底可以做什麼?」語畢,在場主管噤若寒蟬,一片靜默。

《服貿協議》在台灣爭議不休,但在一陣陣喧騰的爭論聲中,僅有的共識似乎是:「金融業是服貿的最大受益者!」但是,真是這樣嗎?

太陽花學運期間,始終被貼上「服貿最大贏家」標籤的金融業者,不斷面臨政府官員和執政黨立委指責「挺得不夠力」。學運一結束,多位國民黨立委指出,「黨團積極讓服貿過關,銀行、保險、證券等公會卻彷彿觀眾在看戲。」讓金融業甜頭還沒嘗到,已惹來一身腥。

「金融三會」就已確定開放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更多次提醒金融業者:「不能當我們在爭取(服貿過關)時,你們默不作聲,過兩天又來申請設分行、子行。」字字句句,聽在金融業者耳中,百感交集,甚至有業者一頭霧水:「為何大家都把矛頭指向我們?」「金融業真的受惠最大嗎?」打開「服務貿易特定承諾表」,長達五十一頁的內容中,「台灣方面金融服務部門的開放承諾」僅佔了一頁,「大陸方面金融服務部門的開放承諾」也只有一頁半;再細看這兩頁半內容,其實和過去兩年兩岸「金融三會」(即台灣金管會與中國的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多次會議)的協議結論一模一樣。

原來,去年五月二十七日,兩岸「金融三會」後,陸委會和金管會共同決議,要把會議的成果「納入」服貿中執行。換句話說,有關於金融業的「利多」,其實只是把金融三會的成果,放在《服貿協議》下執行。

當時還有一段插曲,因為去年十月,《服貿協議》已經躺在立院中「卡關」許久,而金融三會中最後一個「金保會」(即金管會與中國保監會)才要登場,當時壽險公會理事長許舒博眼見情況不對,曾提出建議:「金保會決議可以考慮變通,另闢蹊徑,跳過服貿,直接簽訂金融MOU(備忘錄),以MOU方式處理,以免和服貿『卡』在一起。」只不過,這樣的建議終究沒有被採納,因為雙方政府不同意。「金融MOU只是MOU,和協議有一大段距離,畢竟協議效力大於備忘錄,實質的法律位階和保障程度比較高,簽了MOU可以隨時say no(說不要),甚至不做也可以;但協議不行,如果(協議)不做了,大家就要重新坐下來再討論。」許舒博說。

但許舒博的建議證明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在法理上,金融三會的結論原本是有機會脫離服貿的;如果當時沒有把金融三會納入服貿底下執行,今天「金融業是服貿大贏家」的說法,恐怕就不成立了。

另一個弔詭之處則是,這個要把金融三會成果納入服貿的重要結論,《今週刊》找遍相關資料後卻發現,除了當天提供給媒體參考的新聞稿外,竟沒有官方正式文字。

許舒博也一針見血指出:「(金融三會)不但沒有形諸文字,而且也不需要在服貿架構之下,其實只要透過三個監理平台,分別去完成即可。」他舉例說,保險業者最引頸期盼的,降低登陸中國門檻「五三二條款」(資本額五十億美元以上、設立滿三十年、在中國設辦事處兩年以上),若真要解除,和服貿通過與否,並沒有直接關係,「因為(五三二條款)不是服貿綁住,是保監會綁住的,保監會直接解除限制就可以了,不需要透過服貿來談。」被綁入服貿 想脫鉤很困難也因為如此,在金融業者眼中,「金融業是服貿過關後最大受惠者」這種說法,不僅太過簡化,甚至倒果為因。金融三會結論被強行綁在服貿底下執行,已非所願,如今服貿闖關失利,還將他們扣上「皇帝不急,急死太監」、不力挺服貿等大帽子,不少業者心中也是滿腹委屈。

如今事情演變至今,為求解套,能否讓金融業與服貿脫鉤?談判《服貿協議》的代表之一、世新大學經濟系講座教授薛琦回答得斬釘截鐵:「不可能。」無論當時的決議正確與否,但薛琦解釋,「金融三會」的結論已經納入服貿內容之中,「本來(服貿)是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可以更改的,更不可能把金融業獨立出來。」即使服貿的產業架構和文字內容,絲毫不能更動,又有業者提出另一質疑:為何「金融三會」的談判結果,非要與服貿綁在一起?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但說真的,我也不知道,無法回答。」薛琦的答案令人啞口無言。一個連服貿主談者都不知所以然的「綁約」,造成如今「金融業是服貿大贏家」的結論,不禁令人質疑,是否因為《服貿協議》本身對台灣產業的發展,其實並無太明顯的利多,政府才必須再三強調「服貿過關是『肥』到金融業」,並拉著金融業者來背書,讓服貿順利闖關,還是另有其他重要目的?

金融業西進 非百利無一害金融三會決議與服貿成為生命共同體,已成為難以扭轉的事實,但另一個問題接踵而來:即使服貿過關,對台資金融業來說,真的如此有利可圖?抑或是看得見卻賺不到的過路財?

「對金融業來說,簽服貿絕非百利無一害。」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表示,雖然兩岸文化、風俗相近,雙方要進入對方市場的障礙相對低;但政治、經濟制度的差異大,對國家的認同更是大相逕庭,「很多大餅看得到,但吃不到。」一來是因為,對台灣的業界來說,進軍中國市場的最大風險之一,就是當地資訊不公開透明,金融業也不例外。

另一點備受討論的是,「金融三會」中,中國丟出來的肉,真的是台資銀行最垂涎的嗎?

舉例來說,金銀會決議之一是,中國官方鼓勵台資金控,透過設立村鎮銀行的方式,加速在當地縣市拓點。

村鎮銀行主要設立於農村地區,為當地農民提供金融服務。金管會打的如意算盤是,中國在二○○七年才有首批村鎮銀行誕生,發展歷史不算長久,現階段台資銀行若盡快搶進,不至於有「輸在起跑點」的疑慮。

但林向愷質疑:「鼓勵台灣人去成立村鎮銀行,真的是利多?」一來是,按現行規定,村鎮銀行不得辦理異地貸款,故業務範圍仍相對侷限;二來中資銀行本身對於投入村鎮銀行的業務,意願就相當低落,村鎮銀行的客戶以農民為主,還款能力受到質疑,台資銀行搶進,面臨不良債權的風險恐高出許多。

儘管曾銘宗回應,已祭出更多控管措施,包括國銀對中國曝險不得超過其上年度淨值的一倍;國銀累積撥入中國地區分行的資金及當地投資總額,合計不得超過淨值一五%;還有國銀第三地區分支機構,以及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對中國授信總餘額,不得超過其資產淨額的三○%,但仍然無法完全消弭質疑的聲浪。

如今「金融三會」與《服貿協議》一樣,已提升至兩岸之間難解的政治議題層級,何時能解套,仍遙遙無期,考驗雙方主管機關的智慧。另一方面,即使服貿過關,台資銀行要西進,還有哪些挑戰等待克服,也值得深入思考。

非關服貿 金融業開放兩岸早有共識──「金融三會」主要開放項目金銀三會 金證一會 金保一會時間 2013年4月1日舉行第三次會議2013年1月 2013年10月協議內容 1.台資銀行可設立村鎮銀行,在福建省設立異地支行2.陸銀參股台資銀行上限可達20%1.中國給台灣1000億元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

機構投資者)額度

2. 台資金融機構可在上海、福建、深圳各設一家兩岸合資全牌照公司,台資持股比率最高可達51% 1. 修正有關陸資保險業在台設立代表處、參股的規定2. 支持台資保險業在中國經營交通事故責任強制險業務整體評估 設立村鎮銀行,不良債權的風險相對高 開放RQFII涉及人民幣回流和去化機制就雙方保險業務來說,並無具體進度

整理:張舒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54

搜房危機始末 明知有苦仍要下咽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51&extra=page%3D1

搜房危機始末 明知有苦仍要下咽
作者:霍博華


10月23日晚,北京最大二手房中介鏈家地產的員工收到一封內部郵件。郵件的主要內容為:從2014年11月1日起,北京鏈家全面終止和搜房的合作。
  
莫天全表示,“感謝鏈家、學習鏈家、打造房天下大平臺、全力推動搜房合作夥伴計劃。”
  
鏈家地產董事長左暉在10月24日則發了一條放在朋友圈的信息,“1.應該說歡迎搜房加入房地產經紀行業,這的確是一個更大的舞臺;2.希望搜房能夠帶給行業更多的積極力量……3.搜房網PK鏈家網,鏈家地產PK搜房經紀,很期待!”
  
其實從搜房跟21世紀的戰略入股開始以後,其他的小夥伴已經不能再淡定了。
  
同樣的不淡定在旅遊圈也是經常發生。
  
比如平臺商和供應商忽然交叉入股了,那麽換來的總會有一些戰略夥伴的流失。
  
天下商業,無利不往。但更早的誘因,其實要追溯到今年年初時分,轟轟烈烈的中介聯盟擊退搜房開始。當時跟圈內人聊起來曾提起另一個案例是攜程,破解聯盟的最終根源肯定是要把手伸到下遊。
  
其中當時北京的地產中介聯盟為北京也成立由鏈家、我愛我家、中原地產、麥田房產、21世紀不動產五家中介組成。
  
10月14日,搜房網稱,將與21世紀形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合作領域包括廣告服務、電子商務、掛牌服務、房地產互聯網融資、二手房經紀服務等。21世紀將向搜房網定向增發20%的總股份,為完成這一交易,搜房網將向其註入資金總額達5100萬美元。
  
破解聯盟的基礎在於,你也是聯盟的一方,這樣也就聯盟不再,大家重新變為競爭對手。而就在10月23日,搜房與鏈家的合作就此崩裂,盡管兩家的態度依然平和,但已經無法將合作再進行下去了。
      
而從資方的角度來說,搜房走下這一步實屬沒有辦法的辦法。回到以前談到搜房被中介聯盟狙擊的那一刻,搜房單日市值就蒸發了35億,這使得不少專業一些的投資人形成如此的觀點:如果一個企業的護城河僅僅憑借幾家中介公司的聯盟就能讓股價有如此變動,那麽原來支撐其投資體系的護城河就變的脆弱不堪。
  
所以先不論搜房和鏈家從合作夥伴變為競爭對手,單就拿下聯盟對手以後,所謂的中介聯盟,是搜房必須要破的。
  
所以也就有了上周五搜房開盤大跌,隨後被抄底盤快速買入而填平跌幅的盤面動作,對於這則鏈家與搜房的競爭,其實從5月開始就已經不再是好朋友了,現在不過是多了一個書面消息罷了。
  
反過來對於搜房的優勢,其互聯網優勢是天然的,其流量入口已經存在和定性,至於其他人說的會因此偏向樂居,不妨請投資人實地調研幾個身邊的地產中介人員對於兩個平臺的真實看法。
  
獵鷹實地走訪超過50家中介的結果是,這個觀點是一廂情願。
  
但回到財務報表,鏈家從搜房平臺的撤出,會直接影響到一部分收入,且會暫時計入永久性損失,搜房的考驗為,是否能通過自己殺入中介市場的能力,填滿這個損失。
  
由此帶來的結果,則是投研團隊所對應的,超出預期、不及預期,和符合預期。
  
另一方面,還要回答另一個問題:
  
對於擔心的其他中介全面撤出搜房平臺,搜房這里勢必是做過預估的,各方中介這時候的跟隨,各家掌門人是有苦難言。(來自獵鷹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558

蘋果營收利潤下滑,曾身價近千億的女首富有苦難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027/159444.shtml

蘋果營收利潤下滑,曾身價近千億的女首富有苦難言
黑馬哥 黑馬哥

蘋果營收利潤下滑,曾身價近千億的女首富有苦難言

財富值大幅度縮水,周群飛去年的女首富位置已被動搖。

今日淩晨,蘋果公司發布2016財年第四財季業績。報告顯示,蘋果公司第四財季營收為468.52億美元,較去年下滑9%。其中,大中華區營收為87.8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5.18億美元下滑30%,跌幅較為顯著。

隨著蘋果在大中華區的銷量、業績大幅下滑,曾被外界稱為吃“蘋果”長大的隱形巨頭藍思科技也體會到了陣痛。10月15日,周群飛夫婦掌舵下的藍思科技發布業績預告,前三季度歸屬公司凈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20%至30%。

財富大幅度縮水,周群飛去年的“女首富”位置已被動搖。

從“白手起家”到“全球手機玻璃女王”,周群飛如何帶領公司上市並一度成為女首富?藍思科技為何會在上市一年後陷入財富困境?面對行業增速下滑、競爭加劇的局面,周群飛將如何帶領公司走出低谷?

初露頭角

上世紀80年代,不甘於一輩子留在村里早早出嫁的周群飛,從湖南湘鄉擠了幾次才坐上火車,一張站票,經過十幾個小時到達廣東。周群飛在深圳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工廠車間里制作玻璃表鏡,從早上8點工作到晚上12點甚至淩晨,一天賺十幾塊錢。工作基本是手工操作,開料、切割、仿形、拋光、包裝。

由於敢闖敢幹,打工幾年的時間里,周群飛屢被提拔,但最終她選擇了創業。關於這次創業的原因,她自稱是被“逼上梁山”。“我不是一個反叛的人,但那時工廠里有許多老板的親戚,我的性格太直率,無論對誰都一視同仁,最後被逼離開。”

1993年,周群飛用自己打工攢下的2萬港元成立了恒生玻璃表面廠,主要業務為制作玻璃表鏡。這也正是藍思科技的前身。漸漸地,周群飛在手表玻璃行業中做出了名氣。也在這時,她看到了公司的瓶頸:手表鏡面雖然是消費品,但總體而言訂單量不夠大;在這個市場里,一年銷售額最多也不過兩三億,拓展空間受到市場局限。

周群飛轉型到手機蓋板行業的機遇,得益於摩托羅拉。

2003年,作為當時功能機的全球領先品牌,摩托羅拉想要打造一款全新的手機,需要在設計和材料上有所突破,他們找到了專攻玻璃加工技術的周群飛。

可玻璃用作手機材料,首當其沖的便是抗摔的問題。客戶向周群飛提出要求後,周群飛一頭紮在工廠車間,三天三夜沒出來。她將玻璃原材料通過離子交換法做各種實驗,最終找到了最適合的加工參數,成功達到了客戶設置的跌落測試標準。

通過測試之後,還有一個量產的問題。由於此前周群飛的工廠玻璃主要供應手表,訂單量少,產品重複性高,但手機蓋板都是專用定制品,且訂單量很大,因此加工工藝需要重新開發。

在規模化生產上,周群飛創新思維的頭腦發揮得淋漓盡致。

她在一個塑膠加工車間看到北京精雕的CNC,這個車間是生產低端手機的亞克力材質,工藝和設備配置不符合玻璃加工,但周群飛限令工程師三天內必須改造設備並達到她所要求的玻璃加工工藝,最後形成了CNC玻璃精雕機,也就是現在行業普及的玻璃CNC前身。

這款由玻璃打造的摩托羅拉手機,正是其經典機型Razr V3。而這款手機的大賣,也為周群飛帶來了其他手機廠商的訂單。同年,深圳市藍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HTC、諾基亞、三星、愛立信等一線手機廠商均成為藍思科技的客戶。

上市理想

2006年,藍思科技再次迎來了一個重要關口,它遇到了首家生產智能手機的蘋果公司。

選擇與蘋果合作,就意味著藍思科技需要繼續擴大規模,但這在深圳已不現實。“當時藍思科技周圍的廠房都租滿了,必須另謀出路。”周群飛說。那年,她回到故鄉湖南。當時的瀏陽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已經批給她了一塊土地。

土地達到交付條件的時間點是2008年,周群飛在征得客戶同意之後,決定把iPhone3放到瀏陽來做。短短一年時間建起廠房,2009年4月順利投產。

被譽為智能手機經典款的蘋果4也是在瀏陽做出來的,它奠定了蘋果的行業領導者地位。隨後蘋果的第一代ipad成功面世,也是由周群飛參與攻克了大片玻璃加工難及鍍膜等許多技術難點。

事實上,2010年之後的藍思科技,趕上了一個智能手機爆發增長的好時候。自2010年至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率分別為74%、49.2%、45%、38.4%、23.1%、10.2%,蘋果和三星逐漸稱霸了這個市場,他們也成為藍思科技的兩個最主要客戶。

2012年,藍思科技營收達到111.6億元,此後逐年遞增,至2015年底達172.3億元。

藍思科技的湖南“地盤”,從最初的瀏陽園區,蔓延至星沙、榔梨、湘潭等地。除蘋果和三星之外,藍思科技的客戶也囊括摩托羅拉、華為、小米、諾基亞、東芝等大牌手機廠商。

也正是在2011年前後,上市成為周群飛的一個夢想。

體會過金融危機的劇痛,嘗到過產業轉型的壓力和激烈競爭的殘酷。2015年3月18日,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創業板掛牌交易,正趕上中國股市走向瘋狂,像眾多A股新上市公司一樣,拉開了股價連續漲停的序幕。

彼時45歲的“手機玻璃女王”、藍思科技董事長周群飛持有公司5.92億股,占總股本的87.96%。以去年6月2日藍思科技最高股價151.59元計算,周群飛最高時身價達到897億人民幣。2015年福布斯億萬富豪榜上的內地女首富61億美元身價的陳麗華家族,也難望其項背。

蘋果、三星哭了之後

然而,經過2015年的瘋漲之後,如今藍思科技的股價一跌再跌。今年6月下旬開始,藍思科技股價斷崖式下挫,從90多元跌到不到30元,最低跌到23.31元,距離它的發行價22.99元已不遙遠。

股價峰值降至低谷,這是資本市場對藍思科技過度依賴大客戶的擔憂。

作為蘋果的直接供應商,憑借蘋果、三星這樣的大客戶的眷顧,藍思科技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曾實現較快增長。

2016年一季度,藍思科技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占比總計達到了86.86%,其中第一大客戶蘋果公司獨占42.18%。

雖然藍思科技與主要客戶經長期合作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主要客戶的產品市場需求良好、銷量不斷增加並不斷有新產品推出,但是,如果個別或部分主要客戶因行業洗牌、意外事件等原因出現停產、經營困難、財務情況惡化等情形,將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和盈利能力。如今,蘋果業績下滑,藍思科技隨之一損俱損。

作為藍思科技的第二大客戶,三星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的營收也一直處於下滑態勢。

今年下半年,三星Note7的系列爆炸事件持續發酵,市場普遍認為,其不僅直接影響三星Note7的產品銷售,還會影響到所有三星手機的銷售。

不創新就會死

壓力之下的藍思公司正在尋求出路。

“公司將降低對大客戶的依賴,主要靠產品線的延伸豐富和產能的提升優化。”周群飛說。

藍思科技將改變過度依賴蘋果、三星的現狀,大力發展華為、小米、聯想、Vivo、Oppo等國內品牌市場,但仍會繼續保持在高端或者領導品牌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

周群飛還在尋求變革。

第一步,藍思科技增大研發資金的投入力度。在她看來,這些投入是必須的,“不繼續投入研發,就是等死。”2016年上半年,藍思科技投入研發費用6.8億元,同比增長21.41%,獲得專利授權53件,其中發明專利8件。

事實上,藍思科技在創新研發上的投入已初見成效。瀏陽園區五廠的絲印工藝一共7條線,114臺機器,一天產量16萬片。過去工人需要400人,如今導入自動化後,人數減半至200人左右。

與想象中所不同的是,即便使用了自動化技術,但隨著訂單量的加大,藍思科技仍停留在持續缺人的狀態,“主要是檢驗環節需要大量人力。由於一線工人招聘較難,我們一直保持在招工狀態,不存在裁員的情況。”

第二步,藍思科技要在新材料上實現布局。“在外界看來,藍思科技的產品是蓋板玻璃,但其實除了玻璃之外,我們還做陶瓷、藍寶石、金屬、觸控模組、指紋模組等相關產品。藍寶石的長晶設備均是我們自己開發制作的,從長晶到切割加工則是一條龍服務。全球其他工廠沒有這樣的生產能力。”周群飛說。

在產業鏈上下遊整合上,藍思科技也有所發力。周群飛指出,藍思科技的投資除去配合客戶研發組建工廠之外,也會根據內部團隊技術的綜合能力做上下遊供應鏈的整合。

談論起藍思科技的未來,周群飛表現出充足的信心,但當前的股價表現,讓她感到並不滿意。“路還很長,看結果。”周群飛說,“公司基本面沒有變,市場需求也仍有潛力,時間可以證明一切。”

女首富 財富 周群飛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817

魔童日打30次阿媽有苦自己知

1 : GS(14)@2015-03-03 23:52:52





英國南安普敦一名母親每天都害怕見到自己的囝囡,因為他們是「暴力兒童」,一天襲擊她多達30次。47歲保利娜(Pauline Bubb)稱,每天子女快將放學回家,她便開始感到可怕,甚至全身發抖。她的11歲兒子斯潘塞(Spencer),早於四歲時便經常攻擊她,曾試過用剪刀刺她胃部。如果保利娜拒絕其要求,他隨即會發怒,更試過從後掐她的頸部。其後他被診斷患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當斯潘塞服藥控制病情後,又輪到妹妹薩菲爾發作。兩年前當時七歲的薩菲爾(Sapphire),每天都向母親提出不同要求,如果保利娜拒絕,薩菲爾便會叫罵及打人,四個月前更開始咬她的臉,保利娜曾試過一天被攻擊30次。但由於她覺得尷尬,不敢向外界透露自已被子女虐待,經常逃到睡房或浴室反鎖自己,瑟縮在角落發抖,等待子女冷靜下來。薩菲爾稱自己也不明白為何發怒及傷害別人,檢查後證實她並非患了ADHD,而是患上焦慮症。親子專家指,如果父母缺乏自信,孩子會自覺獲得更大力量,故孩子變得暴力,父母也有責任。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03/190617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1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