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印度的火星探測計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2436

北京時間週二下午5時左右,印度首枚火星探測器「曼加里安」號在印度東海岸的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印度或許將成為亞洲唯一一個成功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國家。

火星探測器在運載火箭點火升空後近45分鐘後,成功與火箭分離,進入地球繞行軌道。此為該計劃的第一階段,預計「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將繞地球20至25天,然後踏上9個月的火星之旅,順利的話,將於2014年9月24日抵達火星軌道。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主席Koppillil Radhakrishnan在發射成功後表示,

「旅程才剛剛開始,更有挑戰性的任務還在後面。」

據悉,此次火星探測的任務是分析火星的形態、礦物和大氣,發回彩色圖像,同時尋找甲烷的證據。

目前只有美國、歐洲、俄羅斯曾成功探測過火星。最近幾次亞洲其他國家的火星探測計劃皆在成功發射後以失敗告終。

2011年,中國曾嘗試與俄羅斯共同發射火星探測器,火箭成功發射卻未能順利離開地球軌道;2003年日本也曾希望探索火星,但未能將衛星送入火星軌道。

據悉,印度火星探測器造價相當便宜,僅約為7,300萬美元,遠低於美國宇航局MAVEN任務的6.71億美元。MAVEN也定於11月發射。

英國《衛報》指出,印度的火星探測計劃並非弘揚印度文化、進行科學探索那麼簡單,也有與中國進行太空競賽的意味在。但印度否認這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892

印度超越中國 以美國11%的成本搶先探測火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24

經歷近一年的漫長太空旅程,印度的探測器今日進入火星軌道。這意味著,在探索太空領域,印度不僅投入成本遠低於美國,也超越中國,成為首個進行火星探測的亞洲國家,而且是全球首個初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即獲成功的國家。

執行此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印度探測器名為“火星飛船”(Mangalyaan,音譯“曼加里安”),造價7400萬美元,僅相當於美國的11%,美國的火星探測器MAVEN成本高達6.71億美元。

印度政府機構太空研究組織(ISRO)稱,火星飛船此前在太空飛行約6.61億公里,在MAVEN抵達火星兩天後也成功入軌,將在火星軌道工作六個月,向地球發回探測數據,直至燃料耗盡。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高度評價:“今天創造了歷史。我們敢於深入未知領域,實現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透露,

印度一年為火星探測項目僅投入約9.83億美元,約只有美國175億美元年投入的一半,“這次探測任務的成本還不足以拍攝一部好萊塢大片。這些里程碑式的成就將載入史冊。”

繼美國、歐盟與俄羅斯後,印度的探測器也在成功執行火星探測任務,這讓莫迪得以趁機提升印度的技術能力,並以其較低的成本吸引外資,搶占3240億美元的國際太空探測市場。

在航空航天領域,印度正奮力追趕中國,計劃到2020年完成載人飛船,將本國宇航員送上太空。

印度科學理工學院(IISc)前任航空工程系系主任B.N. Raghunandan評論認為,此次印度火星探測器入軌是印度航天技術的一大飛躍,未來印度將推出更多高端項目。但在載人航天飛行等許多航空技術方面,印度與中國的成就相比還望塵莫及。(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Mangalyaan,印度,火星,火星探測,航天

Mangalyaan,印度,火星,火星探測,航天

Mangalyaan,印度,火星,火星探測,航天

Mangalyaan,印度,火星,火星探測,航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71

科學家首次探測到引力波 通過它我們可以看到什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8979.html

科學家首次探測到引力波 通過它我們可以看到什麽?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6-02-12 10:43:00

美國科研人員11日宣布,他們利用激光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於去年9月首次探測到引力波,證實了愛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預測,同為黑洞專家的英國天文物理學大師霍金表示,他相信這是科學史上重要的一刻。

美國科研人員11日宣布,他們利用激光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於去年9月首次探測到引力波,證實了愛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預測,同為黑洞專家的英國天文物理學大師霍金表示,他相信這是科學史上重要的一刻。

霍金(Stephen Hawking)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時表示:“引力波提供看待宇宙的嶄新方式,發現它們的能力,有可能使天文學起革命性的變化。這項發現是首度發現黑洞的二元系統,是首度觀察到黑洞融合。”

“除了檢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我們可以期待透過宇宙史看到黑洞。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宇宙大爆炸時期初期宇宙的遺跡、看到其一些最大的能量”,霍金說。

研究人員宣布,當兩個黑洞於約13億年前碰撞,兩個巨大質量結合所傳送出的擾動,於2015年9月14日抵達地球,被地球上的精密儀器偵測到。

資助這項研究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負責人柯多瓦(France Cordova)表示,“如同伽利略首度把他的望眼鏡指向天空,這項對天空的新觀測,將會加深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引發超乎預料的發現。”

這個現象由兩個設在美國的地下探測裝置觀測到,此裝置主要用來偵測引力波的微小震動,這項觀測計劃的名稱是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簡稱LIGO。

科學家花費數個月時間驗證數據並通過審查程序,才宣布這個訊息,標誌著全球各地研究團隊數十年努力的最高潮。

柯多瓦說:“LIGO迎來天體物理學全新領域的誕生。”

愛因斯坦1916年左右在廣義相對論中提出引力波理論,認為聚集成團的物質或能量的形狀或速度突然改變時,會改變附近的時空狀態,效應就像漣漪以光速在宇宙傳播。

引力波以光速傳遞,無法加以阻擋或阻撓。由於引力波產生的時空扭曲非常微小,在此之前科學家從未成功觀測到。

過去數十年來許多跨國科學團隊都致力於找尋引力波存在證據,但引力波對於附近時空的沖擊因距離地球太遠,弱不可見,加深觀測的難度。以地球和4.3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α為例,被引力波扭曲的太空可能只有一根頭發般的變化。

“逼格”很高的引力波究竟是個什麽鬼?

引力波示意圖

引力波就像時空結構中的漣漪,如果把空間想象成一塊巨大的橡膠膜,那些有質量的物體就會讓橡膠膜彎曲,就像我們站在蹦床上時引起床墊變形一樣。質量越大,空間被彎曲得越厲害。

比如地球圍繞太陽轉動的原因就是因為太陽非常重,導致太陽周圍空間出現巨大變形,如果試圖在巨大的變形周圍以直線運動,你會發現其實是在沿著一個圓運動,這就是軌道運轉。並沒有實際的力拉著行星運轉,僅僅是因為空間的彎曲。

只要有質量的物體加速,改變了空間形狀,引力波就產生了,你可以想象湖面的漣漪。當高密度、大質量的物體在宇宙里加速——比如黑洞或者中子星——它們會在時空的墊子上泛起漣漪。這些波紋攜帶著大質量物體的引力輻射,在廣闊的宇宙中傳播。激光幹涉引力波觀測站的存在就是為了捕捉這種微弱的波動。

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論文,革新了自牛頓以來的引力觀和時空觀,創造性地論證了引力的本質是時空幾何在物質影響下的彎曲。1916年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的框架內,又發表論文論證了引力的作用以波動的形式傳播。

發現引力波意味著什麽?

引力波的發現意義重大,從科學意義上看,引力波可以直接與宇宙大爆炸連接。廣義相對論中預言的引力波也可以產生於宇宙大爆炸中,這就是說大爆炸之初的引力波在137億年後的今天仍然可以探測到。一旦我們發現了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開宇宙的各種謎團,甚至了解宇宙的開端和運行機制。因此也有這樣的說法,如果引力波的發現被確定,那麽幾乎可以肯定會入選諾貝爾獎。1993年的諾貝爾獎就是授予了間接發現引力波存在的科學家,當時兩位科學家泰勒和赫爾斯對脈沖星雙星系統PSR1913+16進行研究,發現其系統內有兩顆中子星,它們快速圍繞對方公轉,最終發現了引力波間接證據。

一旦我們發現了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開宇宙的各種謎團,甚至了解宇宙的開端和運行機制

2014年3月,BICEP2望遠鏡科學家稱發現了宇宙大爆炸時期產生的原初引力波,這個發現瞬間轟動了世界,科學家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探測到B模偏振,認為這是原初引力波的證據。這個發現不僅意味著我們探測到引力波,而且還發現大爆炸時期的引力波,更令人驚訝的是根據這個理論我們甚至可以推出平行宇宙的存在。不過,很快BICEP2望遠鏡的發現成果被否定,科學家驗證後發現是銀河系的塵埃對觀測形成幹擾,這個發現是錯誤。

由此也可以看出,引力波對於現代天文學而言是多麽重要,一旦發現引力波直接證據,我們就能夠通過這個途徑觀測並研究它,進而揭開宇宙深層奧秘。

引力波科學的發展歷史

在過去的六十年里,有許多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為證明引力波的存在做出了無數努力。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引力波存在的間接實驗證據——脈沖雙星PSR1913+16。1974年,美國物理學家家泰勒(Joseph Taylor)和赫爾斯(Russell Hulse)利用射電望遠鏡,發現了由兩顆質量大致與太陽相當的中子星組成的相互旋繞的雙星系統。由於兩顆中子星的其中一顆是脈沖星,利用它的精確的周期性射電脈沖信號,我們可以無比精準地知道兩顆致密星體在繞其質心公轉時他們軌道的半長軸以及周期。根據廣義相對論,當兩個致密星體近距離彼此繞旋時,該體系會產生引力輻射。輻射出的引力波帶走能量,所以系統總能量會越來越少,軌道半徑和周期也會變短。

泰勒和他的同行在之後的30年時間里面對PSR1913+16做了持續觀測,觀測結果精確地按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那樣:周期變化率為每年減少76.5微秒,半長軸每年縮短3.5米。廣義相對論甚至還可以預言這個雙星系統將在3億年後合並。 這是人類第一次得到引力波存在的間接證據,是對廣義相對論引力理論的一項重要驗證。泰勒和赫爾斯因此榮獲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圖3:PSR1913+16轉動周期累積移動觀測值與廣義相對論預言值的比較。

圖中藍色曲線為廣義相對論的預測值,紅點為觀測值。兩者誤差小於0.2%,此發現給引力波科學註入了一針強心劑。

在實驗方面,第一個對直接探測引力波作偉大嘗試的人是韋伯(Joseph Weber)。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他第一個充滿遠見地認識到,探測引力波並不是沒有可能。從1957年到1959年,韋伯全身心投入在引力波探測方案的設計中。最終,韋伯選擇了一根長2米,直徑0.5米,重約1噸的圓柱形鋁棒,其側面指向引力波到來的方向。該類型探測器,被業內稱為共振棒探測器(如下圖):

圖4:韋伯和他設計的共振棒探測器。

引力波驅動鋁棒兩端振動,從而擠壓表面的晶片,產生可測的電壓。圖片來自:馬里蘭大學。當引力波到來時,會交錯擠壓和拉伸鋁棒兩端,當引力波頻率和鋁棒設計頻率一致時,鋁棒會發生共振。貼在鋁棒表面的晶片會產生相應的電壓信號。共振棒探測器有很明顯的局限性,比如它的共振頻率是確定的,雖然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共振棒的長度來調整共振頻率。但是對於同一個探測器,只能探測其對應頻率的引力波信號,如果引力波信號的頻率不一致,那該探測器就無能為力。

此外,共振棒探測器還有一個嚴重的局限性:引力波會產生時空畸變,探測器做的越長,引力波在該長度上的作用產生的變化量越大。韋伯的共振幫探測器只有2米,強度為10 -21的引力波在這個長度上的應變量(2×10 -21米)實在太小,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物理學家來說,探測如此之小的長度變化是幾乎不可能的。雖然共振棒探測器沒能最後找到引力波,但是韋伯開創了引力波實驗科學的先河,在他之後,很多年輕且富有才華的物理學家投身於引力波實驗科學中。

(綜合中國網、澎湃新聞網、cnbeta網站、觀察者網)

編輯:羅懿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495

中國火星計劃來了!5年內將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

不久前,在首個“中國航天日”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透露,火星探測任務已經批準立項,我國預計在“十三五”規劃的末年,即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中國的火星計劃終於來了!

據人民日報8月12日消息,我國火星探測任務要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這種形式在國外從沒有過。

我國的火星探測發射目標是想一步環繞、著陸、巡視,這個任務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因為火星探測要26個月才能遇到一個時間窗口,所以專家們正在嚴密地制定工程計劃,爭取在2020年這個窗口發射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據許達哲介紹,盡管我國的飛行器已經進入了深空,但是完成火星探測任務仍不可或缺,探測火星意味著中國從真正意義上邁入深空探測時代。

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有望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項任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火星項目顧問葉培建院士表示,“與印度‘曼加里安’號探測器只是繞火星赤道軌道飛行不同,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將繞火星進行大橢圓軌道飛行,對火星進行全球觀測,並由進入器載著巡視器著陸火星,巡視器會在火星上‘走起來’。”

“每隔兩年或三年,才有一次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機會,在這個時間點上發射火星探測器,對運載火箭來說是最省能量的。考慮到火星探測器的質量,將由我國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來完成發射任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宇航部副部長馬誌濱介紹說。

長征五號

我國的火星探測任務要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這種形式在國外是從沒有過的,國外曾擬一次實現環繞和著陸,但著陸失敗了。

火星探測涉及的技術領域非常多,特別之處還在於,雖然火星車是一個空間探測器,但與一般空間探測器相比,它又具有鮮明的特點。

首先,任務對火星探測器的自主能力要求非常高。考慮到在火星表面進行巡視探測的實際條件和要克服時延等限制,要求火星車具備較強的環境感知與識別、路徑規劃等能力,以及具備較強的任務分析、規劃和實現能力。也就是說,火星探測器要具備確定行駛路線、發現障礙危險的能力。

為了實現巡視探測,火星探測器還要具備較高的環境適應性。除了需要面對普通航天器遇到的真空、低溫、輻射等問題,也需要適應火星表面的地形地貌、塵暴、低重力、高低溫、低氣壓等特殊環境,還需要解決遠距離通訊,以及長時間日淩時期的探測器自主管理等一系列問題。

火星探測任務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巨大技術挑戰

這次任務最難的地方,就是探測器進入火星大氣後氣動外形和降落傘減速只有一次機會。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總體部的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介紹,火星探測任務面臨著許多技術挑戰。

曾在珠海航展展出的火星車模型。(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首先是火星大氣問題。火星大氣氣壓很低,只有地球表面大氣壓力的1%,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有關它的變化和風暴時特性等因素,科學家們還沒有透徹的認識。火星在夏季常形成類似地球沙塵天氣的塵暴,這會導致火星車接收的太陽光能量急劇下降,必須為火星車設計“休眠”模式,讓其耐心地等待塵暴過去。

其次是光照問題。火星距離地球最遠4億公里,距離太陽更遠。同樣面積下,火星接收太陽光的能量只有月球表面的40%。同時,火星大氣對太陽光照還有削減作用,這為火星探測的能源供給帶來難題。這就要求探測器的太陽翼面積更大,而且需不斷調整,努力對準太陽方向。還有,火星表面重力只有地球的38%,但是比月球表面的重力大多了,因此探測器需要更大的功率。

“這次火星探測任務最核心、最難的地方,就是探測器進入火星大氣後氣動外形和降落傘減速的過程,只有一次機會,必須確保成功。”孫澤洲說,由於地球與火星距離遙遠,整個過程無法由地面實時控制,所以必須依靠探測器自主完成。由於沒有那麽多的推進劑來抵消那麽高的速度,所以登陸火星時,減速要依靠火星大氣的作用,然而火星大氣難以在地面模擬。這些問題都給設計師們帶來極大的技術挑戰。

龐之浩說,總體來講,探測火星的方式與探測月球的方式相似,也是“繞、落、巡、回”, 最終實現載人登陸火星的目標。由於火星距離地球比月球距離地球要遠得多,所以探測火星需要攻克一系列更複雜的技術難關。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或組織通過一次發射就成功完成“繞、落”兩項火星探測任務的先例,而我國將在2020年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繞、落、巡”三項火星探測任務,這將是史無前例的巨大技術挑戰。

人類希望有朝一日在火星建立居住基地,最終向火星移民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究員龐之浩說,人類之所以對火星探測如此青睞,是因為探測火星具有重要的科學、技術等多方面意義,甚至關系到人類的未來。目前火星已成為除地球以外人類研究程度最高的行星,人類利用空間探測器進行火星探測的歷史幾乎貫穿整個人類航天史。

通過長期的天文觀測和空間探測,科學家已經確定,火星是與地球最為相似且距離最近的行星,探究火星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可以促進對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的研究。

火星的自轉速度與地球幾乎相等,自轉一周為24.6小時,公轉周期為687天;火星上有稀薄的大氣,有四季交替的氣候變化;火星地貌同地球地貌差不多,有高原、平原和環形山;特別是火星大氣層中也存在臭氧層,可以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為火星表面創造有利生物生長發育的條件。因此,人類希望有朝一日在火星建立居住基地,最終向火星移民,把它變成人類的第二家園。

大量跡象還表明,火星以前很可能與目前的地球一樣,只是經過幾十億年的演化才變成大氣層稀薄、溫度較低、水源枯竭等樣子。不少天文學家推斷,火星是地球的未來。因此,探測或載人登陸火星進行研究,可以為防止地球變成人類難以生存的第二個火星提出預案。

截至2016年6月,全球共進行了114次月球探測,43次火星探測。不過,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人類共進行了18次火星探測,而月球探測只進行了14次。目前有5個火星軌道器和2輛火星漫遊車在工作,但只有1個月球軌道器和1個月球著陸器在工作。世界航天大國都制定了以火星系統為目標的探測計劃,由此可見,當今的火星探測比月球探測還熱。

在火星探測方面,美國獨占鰲頭。從20世紀90年代起,美國開始實施“火星生命計劃”,以確定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2001年美國發射了“火星奧德賽”,該探測器首次發現火星上有大量水冰;2003年,美國先後發射了第二代火星車——“勇氣號”和“機遇號”,它們再次證實火星上有水;2013年美國發射的“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變”是世界首個研究火星上層大氣的探測器。

2003年美國發射的“勇氣號”火星漫遊車

俄羅斯與歐洲航天局合作研制的“火星生物學—2016”在今年3月14日發射成功,用於探測火星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和驗證火星著陸技術;2020年,俄羅斯還將與歐洲航天局合作執行“火星生物學—2020”任務。

2013年11月5日,印度發射了第一個火星探測器——“曼加里安”,成為亞洲第一個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家。由於印度運載火箭推力較小,所以“曼加里安”不能靠火箭推力直接進入地火轉移軌道,而是先繞地球20多天,靠探測器自身的發動機多次點火加速才能逐漸達到第二宇宙速度。“曼加里安”用於研究火星表面、大氣和礦物特征,探尋火星上是否有甲烷和生命跡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105

美國第一個小行星采樣探測器發射 探尋地球生命起源之謎

據新華社報道, 美國第一個小行星采樣探測器8日發射,前往貝努小行星采集樣本並送回地球。 這個探測器全名為“起源、光譜釋義、資源識別與安全-風化層探測器”,按英文首字母簡稱為“奧西里斯-REx”。當地時間19時5分,該探測器搭乘“宇宙神5”型火箭,在晚霞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開啟長達7年的太空之旅。

如果一切順利,探測器將於2018年8月飛抵貝努小行星,然後用2年時間對小行星表面進行測繪,尋找可能存在的礦物質並挑選采樣地點,2020年7月伸出機械臂從它的表面采集至少60克樣本,2023年把樣本送回地球。

科學家希望,這項任務能增進對太陽系形成乃至地球生命起源的認識。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小行星采樣探測器是2003年日本發射的“隼鳥號”,它於2010年成功將絲川小行星的一些物質微粒送回地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267

小紮、霍金強強聯手,1億美元探測“第二地球”信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社交網站Facebook創辦人紮克伯格、俄羅斯企業家米爾納及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正式展開耗費1億美元的“突破聆聽”計劃,利用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探測來自“比鄰星b”的訊號。

8月25日淩晨,英國《自然》雜誌的一篇論文引起前所未有的震動。論文宣布天文學家發現有類地行星繞比鄰星運行,距太陽系僅4光年多一點。這所謂的“另一個地球”,被稱為“比鄰星b”,引起了天文愛好者和科幻迷的熱捧,這一新發現也得到眾多天文學家的高度評價。

就在這一轟動性消息公布的第二天,由著名科學家霍金等人聯合啟動的“突破聆聽”計劃就宣布將自己的目標對準“比鄰星b”。

“比鄰星b”最大的魔力正在於它與地球的距離——僅為4.2光年。這是迄今為止,人類唯一“踮著腳尖”用現有技術大概能夠著的地點。雖然4光年距離遙遠,但科學家相信,未來數代的超高速宇宙飛船,可在數十年內抵達“比鄰星b”。

而早在今年4月,霍金等人啟動的“突破聆聽”計劃,就意在探索太陽系外生命,而目標正是比鄰星所在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霍金表示,該計劃發射的納米飛行器,會在幾分鐘內加速到光速的20%,用20年時間飛到比鄰星。

“比鄰星b”質量約為地球的1.3倍,很可能是一顆巖石星球,科學家估計其形成於49億年前。它從比鄰星接收到的能量大約只有地球接收到太陽能量的70%。它位於比鄰星的宜居帶內,其表面溫度理論上適合液態水存在,上面或許存在生命的繁衍,但還沒有任何證據支持這一論斷。

由於距離母星比鄰星實在太近了,“比鄰星b”上將遭受到非常強烈的紫外線和X射線照射,比地球周圍的太空環境更為惡劣,或許很難適合生命生存。但人們依然希望“眼見為實”。

人類很早就希望能接觸地外文明。但在現實中,尋找外星生命最大的成績還只是“火星上曾經有液態水”這種級別的,連是否有過微生物都不確定。而納米飛行器的技術障礙如何突破,也許在十多年之後才能有答案。

但霍金警告稱,人類應該趕在外星生物發現人類之前發現他們。霍金表示,若接到來自外星生物的訊號,人類必須謹慎響應,“就像美洲原住民首次遇見哥倫布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64

羅塞塔號探測器成功撞向彗星,結束12年"追星"之旅

據新華社報道,總部位於巴黎的歐洲航天局30日確認,“羅塞塔”彗星探測器已成功按計劃撞向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表面,結束了12年“追星”之旅。羅塞塔號項目主管Partrick Martin宣布任務圓滿成功。

羅塞塔號任務開始於12年前,它利用火星的引力彈弓效應,飛往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2014年8月,羅塞塔號成功到達彗星,開始與彗星同步轉動,2014年11月12號,羅塞塔號向彗星表面發送了菲萊登錄器,羅塞塔號的任務是對彗星進行監測,並觀察它在接近太陽時會發生什麽變化,在其12年的偉大征程中,一共拍攝並傳回11.6萬張照片

自去年8月飛過近日點後,67P彗星正逐漸遠離太陽。67P彗星近日點為1.24個天文單位,而遠日點則達到5.68個天文單位,軌道周期6.44年。隨著距離太陽越來越遠,羅塞塔號兩翼各14米長的太陽能電池陣列發電能力也顯著降低,將無法繼續維持探測器和科學儀器的運轉,歐空局決定讓羅塞塔號著陸67P彗星,結束探測任務。

羅塞塔號將執行人類太空探索史上第二次彗星著陸任務,第一次實現彗星著陸探測的是“菲萊”著陸器,它於2014年11月12日在67P彗星阿吉爾基亞(Agilkia)地區著陸,但其攜帶的魚叉式著陸裝置未能發揮作用,著陸後菲萊被反彈飛行了兩個小時,最終在67P彗星阿比多斯(Abydos)地區失蹤。

在此之後,菲萊登錄器進入了休眠狀態,雖然其後曾短暫蘇醒過,但後來又失去了聯系,如今,羅塞塔號就要和菲萊登錄器重聚了。

歐空局在北京時間19:24確認羅塞塔信號消失。也就是說,此時此刻,羅塞塔飛船應該已經降落到67P彗星表面。

歐空局隨後表示,羅塞塔是一個偉大的項目,但接下來還有更多充滿挑戰性的任務要做。最後,羅塞塔飛船官方推特表達了感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239

“追星”12年 歐洲航天局“羅賽塔”號彗星探測器成功結束使命

當地時間周五,在連續追蹤一顆彗星長達12年之後,歐洲航天局“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成功完結使命,通過撞擊彗星表面宣告任務結束。

歐洲航天局稱,在格林威治時間周五10:39(北京時間周五18:39),“羅賽塔”號撞擊彗星表面後,任務控制人員如計劃那樣與這一探測器失去了聯系。據美聯社報道,任務負責人帕特里克·馬丁說:“再見,羅賽塔號,你完成了工作……這是空間科學的最佳表現。”

“羅塞塔”探測器追蹤的彗星名叫“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下稱67P),該彗星誕生於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初期。由於彗星內部溫度很低,科學家認為太陽系誕生時的一些原始物質會被“凍結”在其中,因此探索“67P”可能揭開太陽系形成的奧秘。

“67P”彗星也被證明存在大量與生命形成有關的有機化合物,初步分析顯示包括16種。據新華社報道顯示,發現物包括水、一氧化碳、甲烷、乙醛、甲胺等,而且乙酰胺、異氰酸甲酯、丙醛和丙酮這4種有機化合物是首次發現。

此外,“67P”彗星上重水的含量被證明很高,這支持了一些科學家的假說,也就是彗星或小行星在數十億年前將水乃至其他生命相關物質帶到了地球上。

歐洲航天局局長讓—沃特里希·韋爾納表示,開支達14億美元的“羅賽塔”項目是一次成功。除了在2014年11月將“菲萊”登陸器送上彗星表面之外,“羅賽塔”探測器收集了大量有用的信息,以至於研究人員可能要花費數年時間才能分析完畢。

目前,“羅賽塔”12年的行程已經足以讓科學界產生許多新發現。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高級科學家傑西卡·森夏恩表示,通過研究彗星形成的方式,科學家可以得知,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星體是如何在45億年前形成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347

火星會發光!NASA無人探測宇宙飛船記錄驚人影像

據中新社報道,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日公布,無人探測宇宙飛船“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MAVEN)早前拍攝到清晰的火星大氣層的驚人影像。照片不但顯示了火星大氣層中的風向和水流動的狀況,更展示了火星在夜間會發光的奇景。

美國天文學會星球科學的會議於19日在美國加州舉辦,會議展示了MAVEN所拍下的數百張火星夜間的發光照片,揭示了火星大氣層中的風向和水流動的狀況。

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太空物理和大氣實驗室的施耐德(Nick Schneider)指出,MAVEN在近數月,以美國太空總署的紫外線成像光譜儀,拍到的數百張高解像度火星照片。

此前有科學家推測,火星在晚上會因為一氧化氮而發光,而這批火星發光照片,正好證實這個現象。另外,從照片還可看到火星的風流動狀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763

中國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發射成功 可秒拍500張圖探測閃電

據新華社報道,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1日零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雲四號衛星。

據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介紹,風雲四號衛星實現了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升級換代和技術跨越,將對我國及周邊地區的大氣、雲層和空間環境進行高時間分辨率、高空間分辨率、高光譜分辨率的觀測,大幅提高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能力。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吳艷華表示,風雲四號衛星是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風雲二號)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也是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三軸穩定定量遙感衛星,使用全新研制的SAST5000平臺,設計壽命7年。衛星成功突破了代表國際前沿的高精度圖像定位與配準、微振動測量與抑制等20余項核心關鍵技術,裝載四種先進有效載荷,整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風雲四號的主用戶為中國氣象局。衛星投入使用後,可更加精確地開展天氣監測與預報預警、數值預報、氣候監測。衛星裝載的閃電成像儀能1秒鐘拍500張閃電圖,探測區域範圍內的閃電頻次和強度,在國內首次提供閃電預警。風雲四號能每3分鐘對臺風區域進行觀測,可彌補目前在軌衛星雲圖分辨率不夠高的缺點,還將對災害及環境監測、人工影響天氣、空間天氣研究等提供有力支撐。

此前,我國已成功發射14顆氣象衛星(7顆衛星在軌運行),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形成了“多星在軌、統籌運行、互為備份、適時加密”的業務格局。

目前,風雲系列衛星為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超過2500家用戶提供服務,為多個行業和領域應用提供重要支撐。

風雲四號衛星工程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組織實施。衛星、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一院研制,測控通信系統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負責,地面應用系統建設由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負責。

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42次發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1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