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萬科大戰招招逼人 13位法律專家陷“背書”爭議

就在上周外界感覺萬科A(000002.SZ)股權爭奪大戰稍顯“暖意”之時,這周一各方的集中出招讓這場“戰役”進入到白熱化階段。而在這升級的劇情中,華潤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潤”)發出的13位法律專家意見書成為市場的爭論點。

“華潤是否是背後的委托人?”在多位證券律師看來,律所組織專家出具法律意見一般需要當事人委托,而目前《專家意見書》中並未表明具體委托當事人,而論證的觀點又具有“站邊”的嫌疑,這樣的意見書在獨立性和中立性方面有待商榷。

有觀點猜測這種“專家評審”背後可能存有“商業交易”。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多位律師均表示,對於處於風口浪尖的事件,專家發表意見無可厚非,即便是收費也可、站在對方立場也可,但是不應該隱蔽、不應該打著中立的旗號引導輿論,“專家應該愛惜自己的羽毛”。

事實上,本次專家評審組織方之一北京市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下稱“競天公誠”)內部人士5日晚間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其委托方確實是華潤。

誰的“意見”

4日晚間6點左右,華潤官方微信號發一則名為《6.17萬科重組預案是否獲通過?法律專家論證會形成了最權威的法律意見書》,將萬科股權大戰推上一個新高潮。而這份隱蔽了委托方、打著中立“幌子”的《專家意見書》備受爭議。

據了解,7月3日,競天公誠會同北京大學企業與公司法研究中心邀請國內13位權威法學專家召開了“萬科股權爭議論證會”,就董事會決議效力、一致行動人等相關法律問題進行了研討。

根據《專家意見書》,專家們在論證後形成了四點法律意見:一是,獨立董事張利平提出回避表決的理由不符合法律及《萬科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6·17董事會決議實際上並未有效形成,按照現行法的規定股東可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決議;二是就委托方提供的材料以及迄今為止公開披露的信息來看,暫無證據表明華潤公司與寶能公司應被認定為一致行動人;三是、股權分散且以創始人為管理核心的上市公司要避免產生內部人控制、忽視股東合理訴求與合法權益的現象發生;四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應遵守法律、章程及公司內部規定,董事(含獨立董事)個體不宜擅自披露未公開信息,泄露公司秘密。

“民間的論證代表一部分法學家看法,這個無可非議,大家都有言論自由權。但是現在的疑問在於,這個會是否是華潤委托的。”上海天銘律師事務所律師宋一欣表示,若上述意見書是華潤委托的,考慮到這涉及到各方的利益關系,則不方便做詳細表態,“我沒有任何傾向性”。

多位證券律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一般律師事務所組織專家出具評審意見,也是需要以當事人委托為前提,但目前意見書中並沒有表明具體委托當事人,只是猜測背後的當事人可能是華潤。

有競天公誠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確實是華潤委托該機構組織了專家評審,並出具《專家意見書》。

競天公誠近期因西南證券被調查一案備受市場關註。就在6月下旬,有市場傳聞證監會辦公廳受理處停止該律所的相關材料,隨後西南證券(600369.SH)發布公告稱已被立案調查。此外,競天公誠在2014年時因法律意見書等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而被證監會處罰。

論證意見公正性遭質疑

“專家的論證結果則不方便予以評論,”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臧小麗表示,上述法律專家在發布意見書時的獨立性和中立性還有待商榷,對其論證結果不方便評論。

“從上下文推測,專家是站在了一方的,但目前又沒有明確披露出是站在哪一方的,所以這就是專家意見書的隱蔽和不合適的地方。”在臧小麗看來,一般法律專家受到委托需要出具法律意見書,需要表明出自身的立場,如果立場有問題,也無法證明結論的客觀性。

在這份《專家意見書》的最後還有13位專家的手寫簽名,似有“背書”之意。而有社交媒體截圖顯示,參與其中的中國民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孫憲忠指出這份材料違背了他的意見,“基本內容超過了我的看法”。對此,本報記者嘗試求證並了解詳情,但孫憲忠以“越說越亂”拒絕接受采訪。

有資深律師表示,之所以出現出現簽字意見被質疑,很可能是因為“先簽字、後補充完善意見內容”的方式導致的,“孫老師本身是很謹慎的,不知道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但在一位廣東的證券律師看來,一般作為謹慎的法律界人士或者社會名人,在簽字以前應該是對所簽訂的資料內容有所審核。

華生5日上午就“華潤發布江平等13位法學大佬全面支持其訴求”發布微博稱,“法官判案也得先聽原告再聽被告。這些教授真是受人委托替人消災。被請去開個半天會,就敢給委托方背書沒有一致行動人關系。聽人說有獨董在自己博客上隨便發布公司機密,不查證就判違規。這些老先生們若當法官不知得出多少冤假錯案。真是可惜了一世英名!”

有市場觀點猜測,這種“專家評審”背後存有備受爭議的“商業交易”。一位北方的證券律師向本報記者透露,在實踐中好多專家出意見書是收錢的,涉及到商業交易,收錢也無可厚非,但不要以中立的幌子來引導輿論。“華潤發出的這個專家論證有沒有收錢不好猜測。”其同時稱,法律專家出具意見收費,一般會站在客戶和法律的角度來考慮,如果是爭議的事件,律師接受委托必須要維護委托方的合法權益,是擺明立場的。

對於這份13位律師簽名出具的《專家意見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臧小麗認為,專家意見書在法律上來講不是一種法定的證據形式,在法律上是沒有效力,只能說給法院做參考意見,法官評判也是要看原告以及被告雙方的陳述從而做出客觀的審判。

萬科也急出招

對於華潤所發布的《專家意見書》中提及的張利平回避表決是否合法問題,在7月1日晚間萬科方面曾發布其以及律師事務所針對深交所問函有所回複。

對於張利平是否需要回避的理由,萬科A方面和華潤方面的依據並不一樣。就萬科A方面而言,其主要是認為,張利平任職的公司正在與萬科A洽售在中國的一個大型商業物業項目,而引進收購標的與前述項目合作具有內在關聯性,所以應該回避;而華潤的依據點主要在於,認為張利平與深圳地鐵不存在關聯關系,沒有必要回避,所以違法回避屬於驗證的程序性瑕疵,根據《公司法》第22條第2款,可以再決議日起60日內申請撤銷相關董事會決議。

萬科方面和北京市君合律師事務所均就“獨立董事需回避的認定程序、認定原因及是否符合《公司章程》”回複稱,在出現影響獨立董事的獨立性並需要其回避的情形時,在程序上獨立董事在向董事會申明後即可實行回避,並未設定其他前置認定程序。

對於6·17董事會決議是否合法有效,北京市君合律師事務所表示,在張利平獨立董事申明回避原因並實行回避的情況下,出席會議的其他萬科董事在本次會議表決前並未提出異議。萬科A方面也稱,在張利平獨立董事回避的情形下,本次董事會審議的 12 項議案均已取得至少 7 票贊成票,超過無關 聯關系董事半數,也已超過無關聯關系董事的三分之二以上,根據《公司章程》的上述 規定,本次會議形成的決議合法、有效。

有意思的是,萬科的股權爭奪戰在4日可謂出招不斷,就在華潤發出《專家意見書》的當天,萬科方面也是輪番亮招。

4日下午,有媒體曝出萬科第一大自然人股東劉元生近期向證監會等7部委進行實名舉報,以五大疑點矛頭直指華潤、寶能。質疑中句句劍指華潤和寶能存有“桌下交易”。這份舉報信的主要就寶能系和華潤存有多少關聯交易、在控股的問題上開始談判交易、雙方對深鐵重組聯手出爾反爾背後有何陰謀、是否涉嫌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寶能是不是利用違法資金和不合規主體收購並控制上市公司等五個方面提出質疑。

針對質疑,華潤集團當晚就發聲表態稱,舉報信中提及的相關內容,華潤已向上級主管部門及監管機構做過匯報和溝通,該舉報信中的揣測、臆斷及造謠中傷,已構成對本公司聲譽的負面影響,華潤將對劉元生先生采取法律行動,追究法律責任。但該聲明目前是由網媒披露,尚未在華潤官網以及官方微信上有查詢到相關說法。

而4日晚間的各方對戰並未就此落幕,萬科方面也被曝出出招應對股權爭奪戰。有媒體援引萬科內部人士消息稱,萬科工會起訴寶能損害股東利益的訴訟,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此案。同時有一份“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通知書”流傳於市場。

據受理案件通知書顯示,萬科工會委員會起訴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方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損害股東利益。法院認為,該起訴符合法定立案條件,決定立案登記。公開資料顯示,上述被起訴對象均為寶能旗下持股萬科的主體,且是一致行動人關系。

萬科大戰各方招招逼人,利益博弈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無論最後誰入主、誰離開,萬科都將成為上市公司股權爭議領域極具參考價值的一個生動案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231

招招斃命

槓桿要去,惟道路難行,內地「賓卡」形容,當局年年高談闊論去槓桿,事後仍在發現,打槓桿之路長又長,溫水煮蛙,煮又煮。

公平而言,中環人形容,老爺子早就制定好去槓桿三步曲;先減地方債、繼而企業債,而重中之重,戲目中最為觸目,乃在於去年底起,今年升溫加劇的金融去槓桿。

而據觀察,金融去槓桿下亦可再細份「小三步曲」;首先監管要求上表外納表內、及計算季度檢查水平、繼而萬事俱備,隨即閂水喉,只作定向,逆回購形式已連續十二日停止。

而第三曲,亦被內地銀行形容為「招招斃命」,當中牽涉嚴查監管、空轉、關聯三大套利,直接一撃破同業、投資、及理財業務。

消息影響之下,據報內地銀行同業又再風聲鶴唳,國開行新發債券中標利率亦全數高於預期。

以往,內地機構視債券如寶,一債在手,無數抵押,本金越發越大,怪不得,克強總理要急不及待要債券通,小加甘願單向先通予以配合。

內地去槓桿成績如何?
地方置換債計劃,惠及地方政府低息融資,查實將整個社會融資總量谷高,並且構成擠壓效應,部份企業有貸借不得。

正因如此,以摩通早前數字,央企層面槓桿降,但全國企業層面,最簡單如利息幅蓋率未有明顯改善。

打從去年中期業績後,內銀分析員已決定放棄於不良貸款比率之間的糾纏,轉移視線至銀行同業間資產,銀行之間借貸、資產托管、以至理財產品,部份正正源於同業間資產作為源頭,一元本金,幾經轉彎後隨時是一變一百。

結果發現,大型銀行過骨,中小及城商銀行,單以第四季為例,少則升幅兩成,多則仍然接近倍數。

空轉及關聯套利,內地體系出神入化,假買斷、假賣斷,部份為的是人為達致季度報表要求,更多是構成人為水份效益。

某某公司,大發理財產品,高息招徠,但集資所得最後發現催谷自己股價,聞說,境外上市中概股亦已引起當地監管機構注意。

內地金融市場稱不上成熟健全,創意無盡實當之無慚,老爺子閂水喉,同業借貸不得,但同業存單卻倍數上升。

老爺子要摸清槓桿鏈,由資金源頭及產品以至槓桿終極方一目了然,其志可嘉,但路一行,浪一衝,一小步變為三退步亦屢見不鮮。

與其溫水煮蛙,倒不如改試煮法,來個猛火熔爐改革!! 可能更具爆炸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9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