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荣智健拒绝贱卖中信泰富资产 并称无意请辞主席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81027/09355433197.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

中国稀土假帐黑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拒绝审计


From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7/18/content_982485.htm


 中国内地首家在港上市的民营企业正在学习适应香港证券市场最残酷的游戏规则——被四大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抛弃,跌入到“仙股”行列

  2003年5月行将过去,但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仍然未能公布其2002年年报——按照惯例,香港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下限是每年的4月30日。

  公告拖延的原因有些离奇: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中国稀土的核数师已数度更换。在“四大”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周游之后,近期才刚刚选定了香港本地的何锡麟会计师事务所。

  这意味着号称首批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之一的中国稀土,正在被“四大”抛弃。尽管公开消息并未道尽此间委曲,但其股价却已应声而落:4月28日,中国稀土最低跌至0.42港元,至今在0.50港元上下徘徊,不复昔日光彩。中国稀土究竟发生了什么?

  民企明星

  中国稀土原名宜兴新威稀土控股有限公司,是位于江苏省陶瓷名镇宜兴市乡间的一家私营企业,创办者兼大股东是有一口浓重江苏口音的蒋泉龙和钱元英夫妇。

  尽管江苏省并没有丝毫稀土矿源,但却拥有很多家大大小小的稀土厂。在全国位列行业前十 名的就有三家:江阴加华(全称为江阴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溧阳方正(全称为江苏溧阳罗地亚方正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宜兴新威。简而言之,稀土行业 指的就是通过分离技术提取稀土矿中的15种元素或元素的化合物,这是一个小行业。(参见辅文《稀土ABC》)全国全行业全部的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全年 的销售收入全国加起来约30亿元,大部分供应出口。中国较大的稀土企业总共100多家,但销售过亿元的骨干企业不过10家左右。宜兴新威大约排名第八、九 位。

  然而宜兴新威很早就意识到了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这使得它很快变得与众不同。早在1998年,宜兴新威就由法国里昂证券担任上市策划人,开始向香港主板进发。按照民企登陆香港的惯常作法,上市公司的注册地变成开曼群岛,一家名为YY Holdings Limited的公司成为其大股东——经过上市和在香港被称为“抽水”的两次后续融资后,它对上市公司持股仍高达62%。YY Holdings Limited为蒋氏家族信托人,全权受益人是另一家为钱元英及其子女全资持有的公司。曾经作过教师的钱元英国籍已转换成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实际代表蒋氏家族——蒋泉龙自己的身份并没有变化。

  凭借香港投资者陌生而新鲜的“稀土概念”和“体制优势”,原来的宜兴稀土控股公司于 1999年10月15日在香港顺利上市(股票代码769),筹资1.2亿港元,外部投资者占25%,最终的保荐人为光大融资公司和新加坡唯高达融资公司。 至今,身为上市公司董事的钱元英还记得当时与中海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卫留成同时在港交所聆讯的一幕,结果当时雄心勃勃的中海油功败垂成,中国稀土却凯歌 高奏。

  此后一年间,宜兴稀土通过转券和配售再度筹资达2.5亿港元,并于2000年5月 改名为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稀土)。一时间,中国稀土被市场追捧为民企明星,股价最高超过3港元。2001年,中国稀土的业绩冲上了顶点:根据 2001年年报,其销售额高达6.18亿港元,其中的稀土类销售额高达3.75亿港元,当年盈利1.47亿港元。

  蒋泉龙一举成为中国稀土界中的“能人”,“善于观察形势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速度”,这是业内对其较为正面的评价。

  然而上市也同样也使“透明度”问题受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事实证明,这很快就终结了中 国稀土的光彩。其实只要凭借基本的稀土行业知识和对中国稀土业的了解,就不难发现中国稀土上市以来的业绩严重注水(参见辅文《注水的稀土》)。知情人更透 露,中国稀土的内部财务人员曾一度对被掩盖的事实忐忑不安:宜兴新威为使股票上市,重新包装了公司三年来的财务报告,并将销售收入放大三倍。从那时起到现 在,仅从其主业稀土类产品看,销售收入累计虚增超过10亿元,可以推算利润掺水的累计额已达1亿元~3亿元,占其净资产9亿元的相当大的比重。这还是在假 设其耐火类产品的销售完全真实的前提下(参见附表一《中国稀土销售的稀土究竟是多少》)。

  这个事实是颠覆性的。因为如果按照香港联交所规定的最低上市条件——拟上市公司需有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的业绩,其前两年总共利润不得低于3000万港元,最近一年不低于2000万港元、预计市值不得少于1亿港元——中国稀土当年能否达到上市要求都令人质疑。

  风云突变

  2002年9月,中国稀土公告了其未经审计的2002年中报业绩,销售收入为1.96 亿港元,其中稀土产品的销售额为7178.6万港元,较上年同期2.12亿港元急降66%。受此影响,其股价急剧下跌,从每股2港元迅速破位。在中报里, 中国稀土把原因归结为上半年国际稀土市场低迷,国内稀土产业政策未落实而影响出口配额发放等。但这仍是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因为在两个月前,蒋泉龙还对一内 地媒体表示当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0亿元!

  对于中国稀土来说,这种急转弯显然所来有自。据《财经》了解,2002年7月来曾 经有一封发自内地稀土界的举报信经由香港特首董建华转至香港联交所和香港证监会,内容直指中国稀土的稀土类销售有假。可以确信,自此中国稀土开始成为香港 证监机构暗中的“高度关注对象”——中国稀土对此不可能无所察觉,业绩突然大降本身就是一种姿态。

  然而时至今日,香港证监会并未对中国稀土采取任何公开调查。资深人士认为,这主要 受制于目前亟待变革的香港证券市场监管框架:证监会的立案需要相当确凿的理由,而对于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香港证监会受到的限制很大。比如清查银行账 户,香港证监会到内地调查会有很大不便,和中国证监会也缺乏这方面合作的法律安排或先例。即使到内地调查,银行也会以《商业银行法》为由不予查账。曾经轰 动一时的格林柯尔、欧亚农业事件最终均受制于此。

  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部门就此罢手。一位接近香港证监会的人士称,在目前的情况下, 监管部门更多倚靠的是市场力量:对可能存在问题的上市公司,一般先通过核数师、媒体的工作,向公众传递信息;失去投资者信任后,公司的股价自然下跌,银 行、供货商由此产生警惕;公司内部矛盾爆发,或许就有内部人向监管部门提供证据,最后据此将之绳之于法。因此对于类似中国稀土的情况,证监部门最先倚重的 是核数师。

  正是这一年,中国稀土上市以来一直聘用的核数师安达信会计事务所因安然丑闻解体,香港安达信也被普华永道收购。然而不无蹊跷的是,在普华永道接收的安达信客户名单中,并没有中国稀土的名字。

  之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成为其2002年年报的核数师。然而到了3月12日,中国稀土又称因安永索要费用较高而解约,接任的是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一个月后的4月17日,毕马威又提出辞呈——这次索性连解约的理由亦未告知。

  几次更迭之后,即有业内人士判断:“四大”中的最后一家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也不可能接这 个显然已经烫手的山芋。果然,5月5日中国稀土宣布,公司最终聘任的核数师为香港何锡麟会计师行。后者显然不具备“四大”的声誉。据香港会计师公会秘书长 李启发介绍,截至2002年底的资料,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90%均由“四大”审核。

  这种反常现象很快引起了市场对中国稀土财务真实性的质疑。专家指出,在香港上市公 司没有权力单方面解聘会计师,必须要经股东大会批准才能换,但会计师也可参加大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因此此番中国稀土的情况,更像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主动放 弃,这显示出问题远比出具保留意见严重。

  《财经》辗转获知,“四大”的一致放弃有一秘而不宣的背景:收到了有关部门的“特殊关照”,主要内容是督促其要独立判断,要仔细审核。这种情况在对于受到证监会“关注”的上市公司案例中,并非罕见。

  核数师疑云

  今年3月安永的迅速解约多少透露了对中国稀土财务真实性的质疑。

  据了解,安达信在中国稀土的一年审计费约150万港元左右,而此次安永提出的收费为“重大额外审核费用”,约在四五百万港元左右。事实上,安达信在前一年度刚刚为中国稀土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按照惯例年度审计不应该有额外的工作,更不至于有高出数倍的收费。

  中国稀土4月26日发布公告称,安永注意到需对银行结存、出口销售、原料和制成品的管 理进行额外的程序安排,而且安永对账簿上确认所有固定资产遇到困难,也未能取得核实部分固定资产原值所必须的原有文件,甚至对存货也怀疑是否会在储存中出 现损耗,因此要求“重大额外审核费用”——中国稀土对此不能接受。这份解释其实已清楚的说明,安永在经过初查后对中国稀土的银行存款、出口情况、存货认为 需全面进行审核,需要作大量额外的工作。虽然公告里并没有说安永是否认为需要对以往年度都要重新进行审核,但从高额的收费要求来推断,这恐怕不仅仅是针对 当年。

  对于稀土这个“稀有行业”,核数师有太多的理由审慎,“这些稀土粉末甚至看上去和 一般面粉没什么差别”。香港一位会计专家称,四大望而却步的理由不外如下:一个是首先得了解稀土业的知识。对产量进行匡算,看看生产线、生产流程、原材料 采购和产出是否匹配,这需要可靠的专业判断;二是对实际销售情况进行确认。与其主要客户、出口配额、银行资金往来等进行不同科目不同程序的确认,务必取得 第三方的证明,即来自海关、主要客户、银行等的确认函。三是倘若确定有假后,还要仔细检查资产类科目的真实性,看看虚增的资产藏在哪个科目下,对固定资产 的原始文件、存货的盘点和估价、应收款的真实性都要一一求证。

  然而对内地的问题企业作调查,风险和难度很大。审计程序中的征询函到了中国到处都 可遇到“完美的安排”:收到征询函的客户常被当事人操控,或干脆由几个皮包公司配合。甚至国内银行在接到确认函时常要求核数师和当事企业一起来,然后随便 盖个章,至于有无担保等重大事项、资金往来等经常不予准确地核实。因此,会计师未必有能力查清企业的真相。一旦今后企业“东窗事发”,“四大”赖以生存的 声誉就会受到重创。如此不如“走为上策”。

  水分会自动消失吗?

  记者在江苏宜兴中国稀土的工厂所在地大浦镇实地采访中,见到了中国稀土董事会主席、副主席蒋泉龙夫妇。中国稀土的惊人业绩在他们看来主要归功于民营体制。这确乎也是当初吸引香港投资者的一大“卖点”。

  似乎是为了打消记者的疑惑,蒋泉龙主动称:“我认为公司上市难免有点水分,比如80% 是真的,20%可能有水分,上市后要将这20%的水分甩干,这是正常现象。”这是与市场对民营企业最乐观最善意的解脱不谋而合:企业上市时做假,但在投资 取得效益时隐瞒利润,用以弥补以往的黑洞。

  果真如此吗?根据《财经》了解,中国稀土账目中的水分绝不止20%,而且这样的财务黑洞一旦形成,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企业就会像穿上了红舞鞋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从中国稀土的历年年报来看,上市以后中国稀土从来就没有“甩干水分“的迹象,其营业额 从1999年的4.48亿港元,到2000年5.58亿港元,再到2001年的6.18亿港元,基本上每年增加1亿元。其中稀土类产品的销售占比接近 70%。而事实却是中国稀土实际的稀土类产品销售额至今仍仅在1.5亿元左右。(参见表一)

  虽然实际的销售量并无突飞猛进,但中国稀土的投资规模却在迅速膨胀之中:2001 年6月,中国稀土募集资金投向的两条生产线扩建工程竣工,这是一条6500吨的氯化稀土分离线和一条3500吨的离子矿分离生产线。这使得中国稀土的生产 能力扩大了近三倍。2002年中国稀土又新增一条500吨的荧光粉(以稀土为原料的加工产品)生产线。

  截至2002年6月30日的数据,中国稀土的固定资产高达4亿多港元,另有应收款近1亿港元,存货1.9亿港元,银行存款3亿多港元。可以推测,中国稀土虚增的资产,就藏在这些科目和数字里。

  不无讽刺的是,与“甩干水分说”恰恰相反,这可能与市场上最为悲观的一种推断更为吻 合:企业在最初虚报业绩后,一般都要扩大投资来掩盖黑洞,通过虚增固定资产的价值,或者虚增大量的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类项目来做平账务。进而必然在未来 某时归罪于市场环境、金融危机、“9·11事件”影响甚至SARS危机,为投资失败找到借口,令当初的黑洞“合法化”。-(张学庆对本文亦有贡献)

  【资料】

  稀土ABC

  稀土是常常伴生于铁矿的一种多金属矿的总称,含元素17个,可供工业用元素15个,常 用于发光材料、永磁材料、工业添加剂等,被成为“工业味精”。中国是稀土的资源大国及生产大国,储量占全世界80%。然而中国不是稀土强国,基本是向国外 的稀土产品使用商提供初级原料。

  中国稀土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直到改革开放前仅有10多家企业。20世纪 70年代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为代表的学者完成稀土萃取串级理论到计算机仿真设计技术后,中国稀土的分离技术在世界上达到先进水平,生产技术和产品工艺流程 设计变得简单,生产企业提出要求,通过计算机就可完成工业化设计。于是稀土业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掀起了一股稀土热。稀土投资较少,几百万即可上分离 线,几千万就可达到中等规模,稀土产品(多数是原料或初级产品)大量出口创汇,利润空间较大,更激发了乡镇和县市办稀土厂的热情。

  多年来稀土价格几经几落。1989年下半年,稀土外销形势恶化,出口受阻,厂家竞相削价以求生存,但大多数厂家还是倒闭。一直到1992年下半年,出口形势才转好,比以前温度更高的又一轮热潮凸现。这是稀土业的黄金时代。

  1996年下半年中国稀土再一次滑坡,产品价格大幅下滑,销售产量虽有增长,利润却反 而下降。1999年到达谷底后,2000年开始反弹,数量、价格、档次上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好景不长,2001年的稀土产品价格与2000年的相比,又 下跌三成到五成,甚至更多,至今未见起色。而中国大陆的化工原料没有同步下跌。因此稀土企业的盈利难度很大。

  目前中国大陆较大的稀土企业(不包括稀土永磁企业)有140多家,主要厂家还是10多家,全国各类稀土产品的年销售收入约30亿元。70%以上稀土产品销往欧、美、日等外商。由于1999年开始实行出口配额管理,所以稀土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在1997年内蒙古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交易所上市和1999年中国稀土香港上市成功后,稀土就成了渴望上市的企业的操作题材。目前仍有近10家稀土企业竞相准备上市。

  2003年,国家组建南北两大稀土集团:以稀土高科为首的北方集团,和以中国铝业公司为首的南方集团近期刚刚挂牌,能否从此实现产业的整合、理顺关系,告别各稀土企业的低端竞争时代,还面临很大的挑战。(凌华薇/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22

赵桂斌拒绝无偿划拨中航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26/HTML_CHY8Y4OC2UU3.html


对于中国航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汽车”)拟合并给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的长安汽车一事,8月25日,中航汽车总经理赵桂斌向媒体表态:

“中航汽车绝不可能无偿划拨兵装集团,没有并入这个说法,我们采取了这么多措施,组建新的汽车集团,目的是要发展汽车工业。”这是长安汽车合并中航汽车消息被外界披露后,中航汽车高层首次明确表态。

中 航汽车不轻言放弃汽车业务,主要原因来自母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集团)。根据今年4月份发布的数据,中航工业2008年实现营业 收入1668亿元,净利润71亿元,但与此前制定的“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目标,即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的目标相去甚远。

基于汽车业务可观的规模和产值,中航集团一直把其看做实现万亿产值的潜在增量业务。这也是中航集团犹豫,和不愿轻易放弃汽车业务的重要原因。

赵桂斌的三个统一

中航汽车旗下资产包括,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汽车与长安汽车接洽合并,源自中航汽车糟糕的业绩。虽然今年受国家补贴政策影响,全国微车市场全面井喷,但是中航汽车旗下的哈飞汽车和昌河汽车依然亏损。为此8月19日召开的中航汽车第一届二次董事会,把“大幅减亏”,赶上行业平均发展水平,作为了今年的任务。

“上半年我们主抓了两个产品,哈飞的民意和昌河的北斗星。以前我们的产品很多,每一款车的销量都很小,现在我们的方针很明确,集中力量销主品,统一采购降成本。”

关于中航汽车内部整合的问题,赵桂斌给出的原则是,整个汽车集团内部统一采购,包括两个整车企业和两个发动机厂,“第一步是统一采购,第二步是统一研发平台,第三步是统一销售,当然还包括生产能力布局也要进行统一。今年上半年,采购成本已经降低了3个亿。”

目前中航汽车在协调昌河和哈飞的销售关系,目前还没有考虑将他们放在一个网络中销售。统一销售,赵桂斌认为眼前仅仅是要一个统一的策划,包括网点的布局、能不能互相借用,以及销售政策的统一。

10亿押宝微车新能源

虽然昌河、哈飞依然亏损,在中航汽车高层眼里,中航汽车似乎还没到无以维续的地步。

“昌河汽车经营性现金流亏损已经止住,预计明年可以实现扭亏为盈。”昌河汽车总经理周世宁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昌河汽车销售达到7.4万余台,增长幅度超过33%,创出历史同期的最好成绩,上半年北斗星销量超过4万多台,增幅高达46%。

“目前中航汽车已经规划了一个斥资10亿人民币、采取独资形式建设的研发中心,主要立足于小型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赵桂斌透露。

中航汽车将以自主开发与合资合作的方式打造新的小排量汽车品牌,包括全新微型客车平台和微型轿车平台,在动力性和省油性方面实现突破,重点是大力发展1.6升以下的汽车,特别是1.4升排量和1.0升左右的低油耗汽车。

今年年初中航汽车成立时,就确定了“小新并举”的发展战略。为此中航汽车将加大投入,在小排量发动机研发,小排量汽车外观设计,轻量化方面不断提升现有小排量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

新能源汽车方面,中航汽车主要以电动车为切入点,目前哈飞已经和美国公司合作,制造了一款赛豹纯电动车。按照中航汽车的计划,明年可以实现批量出口美国。赵桂斌的想法是,在纯电动车方面,新中航的优势依托于整体军工技术,中航汽车在洛阳正在研发纯电动车车用电池。

为了小型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展,中航汽车还将加大研发中心建设力度。在哈飞、昌河,东安原有技术中心基础上建设统一的中航汽车研发中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56

远大:拒绝“做大”的逻辑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9-21/HTML_OJHJKRE332D1.html


“为什么需要那么多钱,为什么一定要做大呢?”张跃双眼一瞪,昂着头反问道,“有人认为大就好,我却认为恰恰相反。”

总部位于中部城市湖南长沙的远大中央空调集团,在全球非电空调行业位列全球首席,但从1995年至今的14年中,一直用无贷款的方式自然增长,这在一定规模的中国企业中,实属罕见。

2009 年,远大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中惟一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并供应非电、低碳的中央空调和通风、空气净化设备。这家在过去十多年来保持低速扩 张、主动“拒绝做大”的民营企业,似乎要开始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创业 20多年的磨砺,远大在“道德利润区”之外,尝试自己的做大的新路径。

发明者张跃

1984年10,张跃从学校辞职,做了三年时间的小老板,又画画,又经商,从广告、窗式空调、照相机、胶卷、室内装修、摩托车,一直到后来发明和销售直燃机也就是非电空调,他一路跌跌撞撞,在不断的工作转变中寻找着自己的追求。

“做个体户的时候,我的目的基本上就是两个字:赚钱。后来渐渐领悟到,如果单是为了赚钱就太辛苦了。所以大概在1989年的年初,我就开始想,我做的这件事情一定是别人做不了的,这是一条原则。”张跃说。

这 一年,张跃兄弟的无压锅炉专利在国际上获奖。不久后,他们将技术发明转让给了国内几家工厂,积累了事业的第一笔钱,最后转向非电空调。在上世纪末中国处于 电荒的时代,非电空调形势大好,不但是厂商求着远大供货,最紧张时甚至拿货还需要张跃的批条。在这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张跃迅速崛起,从此不再为钱而担心, 他的行为更加肆意,更加特立独行。

“1992年,我和兄弟开发成功中国第一台直燃机,那时,内心的冲动主要来自对金钱的渴望。”张跃如此解读。

1997年,张跃耗资7000万元购买美国“塞斯那”公务喷气式飞机,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私人飞机及第一个拥有直升机驾驶执照的企业家,此后,他又陆续买了6架飞机。

但几年后,这些飞机被他打入“冷宫”。张跃卖掉了其中3架,其他的都租给了机场,或是停在机库中,规定不到六个人禁止使用公务机;张跃自己出差也开始坐民航飞机。

商人张跃

不管怎样,张跃还是个商人。

在1997年以前,张跃被看作中国最成功的商人之一。从1992年到1996年,远大每年都以四五倍的速度增长,1992年是200万左右,到1996年已增加到19亿。在缺乏外部优越条件的情况下,这一资产增长速度可算奇迹。

但在1997年的分水岭之后,远大就很少增长了。

这并非产品的问题。产品和技术的领先并未改变远大的市场尴尬。

很多人都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关键原因,是张跃推行的“七不一没有”,在远大内部,它的重要性甚至高于企业增长的财务指标,甚至为了让营销人员没有更多的钱去行贿,张跃给营销人员更高的基本工资,提成却定死只有2%。

2005年,远大制定了从2006到2010的五年计划,提出在2010年实现规模100亿的销售规模,但直到现在,远大仍然没有起色。

值 得一提的是, 10年前,曾任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的刘亚军,曾写下一份预言《远大成长危机》,认为一味追求技术至上的远大将遭遇技术的“绑架”,因行业、政 策和市场风险而陷入一个长达10年或更久的徘徊甚至萎缩周期;而“七不一没有”的约束,以及不合资、不上市、不借债的“三不原则”,将使远大坐失许多机 会,陷入长不大、做不强的怪圈。

张跃对此嗤之以鼻:“他根本不理解我。”

“我想通了一些事情,钱多的时候会更痛苦,因为我根本没有时间消费。”面对记者,张跃说,企业到了一定的规模以后,就跟个人的财富不再有太大关系,对他来说,远大做大也并不是主要目标。

他住在远大城,穿和员工一样的制服,吃远大的食堂,每天的时间都在事必躬亲中度过,他已经没有多少机会花钱。

“在经营上,只要有些利润就可以,因为利润的多少、规模的大小不是我最重要的一个选择。”他说,从创办远大的第二年开始,他的脑子里想得最多的就已经不是经济效益。

在事实上,张跃其实并不反对做大,只不过,要以他的方式。

“我有一个比较宏大的发展规划,我认为这项规化是比较实在,且有理有据的。”张跃说,“我希望既能用理念办企业,同时最终又能实现一个很大的规模,使得我们的理念逐步被放大,成为一个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企业。”

他的规划是,以更好的产品、服务以及国际化战略,穿越道德利润区的“窄门”实现增长。

2007年,张跃找了麦肯锡来做远大的改革,目的之一是引进新人,优化股权结构,以之解决企业员工的动力问题,二是寻找一个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和扩大我们的市场。

与此同时,节能建筑,也有可能成为他又一个事业的开始。

8月25日,记者在远大城中看到,一座面积为540平方米的3层楼房拔地而起。没有挖掘机、搅拌机和扬尘,没有一层又一层的垒积。如同搭儿童积木,特制的钢材、墙体泡沫板、管材、地板和其他配件按照预先设计的图纸,从组装到封顶,楼房在一天之内就已经完工。

这栋被命名为“可持续建筑”的房子,会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 有更大规格的亮相,其所有部件在工厂制成,仅用3至5天就可安装完成,世博会结束后则可以全部拆除,在其他地方重新组装。

环保激进者张跃

在张跃看来,企业家大抵有两种:一种通过赚钱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或是控制欲望,另一种是赚钱来满足生活乐趣,“我的目标是,通过远大这个产业,实现我赋予自己的最重要的使命,做重要的而别人没干好的事情。”

一个例子是,2009年6月,在温家宝总理视察湖南期间,张跃托人给温总理递交了一份报告。在报告中,张跃建议总理大力开展建筑节能,应对金融危机及气候变化,“本建议全部出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无关。如果说有关的话,那是相反的关系,让自己的空调市场大幅度缩小。”在报告中,张跃表示。

现在每次见到朋友,张跃都在游说他们进行建筑节能。“他们反问我,那远大是不是没有发展空间了?”张跃说,“我说消灭空调才好呢,如果人类生存环境被糟蹋了,发展有啥用?”

“大多数人,在创业初期是源于简单的经济动力,等企业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却还是找不到方向。”张跃说,“这是我觉得最遗憾的一点——很多人很有钱,很成功,很有智慧,内部的管理水平也很高,但并没有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最后的结果是,它永远还只是一个企业。”

尽管如此,张跃并不希望自己为了道德和追求成为堂吉诃德。

“从创立远大开始,我就决定要让这个体系永远持续下去。”张跃明白,必须让远大的体系始终存在,他的行为才有价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80

仙山奶融资拒绝“对赌”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5/349639.html


在有太子奶因“对赌协议”而被拖垮的前车之鉴,太子奶原创业元老集体加盟仙山奶后引入战略投资的首要前提就是, 不与任何机构签订“对赌协议”。

昨日,包括太子奶集团董事长李途纯在内的12位太子奶创业元老发表集体声明,公开表示将全面支持仙山奶事业发展。这12位创业元老包括,李途纯、总 裁张志平、销售总经理胡跃年、负责广告策划的总经理彭戈。

2009年初,高科奶业进驻太子奶已经一年有余,上述高管除了少数留守太子奶集团配合李途纯清理相关债务以外,大部分都赋闲在家,等待随时重返太子 奶。2010年初,随着高科奶业托管期限未定,部分原太子奶的创业团队开始谋划重新创业,经过几番选择和比较后,最终将公司总部落地于北京,生产基地选在 了河南漯河。

对于仙山奶业来说,万事俱备只欠资金“东风”。据仙山奶集团董事长何大亮透露,目前正与七家投资者洽谈,其中包括香港的数家投资机构以及美国的私募 基金,还有政府孵化基金,“洽谈底线是不签署任何对赌协议,资金确保在半年内到位”。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还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上述七家投资者跟踪太子奶团队已经有一年多,因投太子奶未果而转投仙山奶业;而政府孵化基金极可能来自于 北京市海淀区政府。该政府孵化基金目前总规模达10亿元,专门用于扶持一些创业型的重点项目。

何大亮说,首笔资金总额逾1亿元,主要用于市场营销和产品研发。目前,首期招商大概将会回收5000万元货款,预计从2010年5月到2011年5 月,公司将实现6亿~8亿元的销售收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8

Prada争夺战:拒绝中国基因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730/141180.html


陆强近两年间迂回购得Prada集团13%的股份,并将继续收购乃至控股——这一新闻近期从中国传播到了意大利,直到近日,Prada集团从米兰发来一份声明,断然否认。陆强此前乐于讲述向Prada“求婚”的故事,而今却不愿多说,他表示正在寻求收购其他的意大利品牌。

  奢侈品牌更为计较的是血统。当中国商人不再满足于做代理,手握巨额现金向其“求婚”时,奢侈品牌基本予以高傲的回绝。

  失败的求婚

  富克斯控股CEO陆强曾多次讲述“收购Prada”的历程。他先是以2000万欧元收购了一家意大利的咨询公司,并在两年时间内,通过这家公司购得Prada集团13%的股份。陆强试图继续收购,将持股比例扩大至30%以上,从而实现控股。

  这两年Prada集团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两次上市不成,又遇金融危机。集团欠下巨债,不得不把部分股权抵押给了银行,不断传出可能被收购的消息。

   很像又一个“吉利与沃尔沃”式的经典案例,然而《中国经营报》很快收到了一份Prada集团的声明,否认陆强已购得13%Prada集团股权,同时披 露,集团九成以上的股份在Prada家族手里,还有一小部分由银行持有。虽然Prada已在上海设有公关部,对这一事件的应对却是由米兰总部直接负责的。

  陆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此事“非常复杂”,双方都无意炒作,将在一段时间后给出一个说法。“求婚”失败似乎已成定局。

   Prada拒绝陆强,首要的还是“血统”问题。Prada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3年,在发给《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邮件中,Prada方面介绍称,集团 拥有Prada、Miu Miu、Church’s与Car Shoe四个品牌。除此之外,还以特许授权的经营形式经营眼镜、香水等。目前在76个国家拥有280个直营店。

  2010年5月以来,Prada在中国上海、杭州、成都等地加速开出新店。

   和许多其他欧洲奢侈品牌一样,Prada仍是一个家族企业。Prada如今的董事长缪西亚·普拉达(Miuccia Prada)是品牌创始人的孙女,而她的丈夫帕特里齐奥·贝尔泰利(Patrizio Bertelli)担任Prada的首席执行官,他精于品牌运作、极端重视细节,成就了Prada商业上的成功。一个著名的故事是,1997年贝尔泰利在 巡视MiuMiu曼哈顿新店的装修时,当场砸掉了一面看不顺眼的镜子。因为“它把人照得很胖”。

  中国商人陆强生于上海,长在北京,18岁那年考上上海交大,后弃学投身商海,在国外和香港,做奢侈品“买手”的经历对陆强影响很深。

  陆强回到内地后创立了富克斯购物中心,以“outlet”(奥特莱斯)模式,销售打折的一二线品牌。

  奢侈品在华强势地位

  进入中国十几年来,奢侈品牌对中国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保持着一种高傲的姿态。

  陆强认为,许多国外的普通品牌,在中国卖出了奢侈品的价格。而一些奢侈品牌拥有多个层级的代理商,每层加价5%到10%,到门店的终端,卖出了比欧洲同款产品高30%的价格。

   奢侈品牌在中国一贯强势,中国的合作伙伴也似乎容易妥协。周学平是人力资源招聘机构科锐国际消费品行业北区业务总监,常常与奢侈品牌打交道。她告诉记 者,一些奢侈品牌在做推广活动的时候,给公关公司的预算非常少,公关公司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在向媒体投放广告的时候,奢侈品牌有时会用置换的方式,不直 接付广告费,而媒体还会觉得奢侈品广告提升了自己的品位。

  不为外人所熟知的是,奢侈品公司的中国员工并不拥有奢侈的薪酬水平,主管甚至经理的员工的底薪在5000~12000元不等,这跟部分大众消费品员工的薪酬水平相当。

  而引来最多争议的,是奢侈品与中国代理商的关系。

  “品牌商直营是大趋势。”陆强说,在改革开放初期,奢侈品牌通过代理商向中国内地投石问路,市场成熟以后,品牌纷纷收回代理权转为直营。

即使品牌商没有收回代理权,代理商受制于人的日子也很不好过。陆强举例称,代理合同通常是5年一签,代理商通常有优先续约权。然而续约的时候,品牌商如果把进货价从原来的三折提高到五折,代理商的利润立刻大打折扣,续还是不续?左右为难。

  中国买家海外“陪标”

  陆强在奢侈品这一行经营了十几年,手中握有9个奢侈品牌的代理权。

  “一得知是中国人在买,马上提高价格。”陆强心有不甘,很多品牌觉得卖给中国人“跌份”,宁可卖给印度商人。

  陆强说,他向Prada发起收购,从没想过把生产移到中国来。他仍希望在意大利生产,设计团队也保持不变。只是想向品牌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和东方文化。他举例道,爱马仕破天荒地专为中国市场创立了一个叫“上下”的品牌,就是个成功的本土化做法。

   长期从事企业融资并购事务的李辰(化名)告诉记者,奢侈品牌对收购方的调查无所不包:和品牌是否是一个级别的?出身、血统怎样?钱的来路如何?收购方的 最终实际控制人是谁……很多时候甚至合法动用私家侦探。在欧洲的中国民营资本十分活跃,但收购一线品牌成功的案例极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97

拒绝五矿收购:湖南稀土院新立门户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27/zOMDAwMDE5NDUzOA.html

在成功击退五矿、中铝等公司的收购意图后,湖南有色界的龙头湖南稀土金属研究院(下称“湖南稀土院”)再出新动作。8月26日,记者了解到,由湖南稀土院控股的湖南稀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已成立,未来计划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成为省内最大的稀土研发、生产企业。

该公司人士表示:“这个公司的成立,意味着湖南稀土产业资产证券化提速。”目前,该公司已经被湖南省列入上市后备企业。

一时间湖南稀土界波澜再起。去年12月,五矿成功收购湖南有色控股集团后,五矿就计划让新的湖南有色控股集团整合国内的有色金属行业,并成为全球钨、锑、铅、锌和稀土业的龙头企业。而此后五矿也一直有意收购湖南稀土院,但被后者拒绝。

成立新公司

湖南稀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其中,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控股51%,湘电集团等公司参股49%。

资料显示,湖南稀土新能源公司的核心产品是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稀土荧光粉、节能灯、稀土合金材料。其中,钕铁硼永磁作为稀土磁性材料的主力军,是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湘电集团参与此公司,主要原因就是湘电风力的发电机项目每年对钕铁硼永磁的年需求量很大。

作为一家科研型公司,研究院的体制一直存在问题。研究院下属一家子公司总经理对记者表示:“虽然我们有先进的稀土冶炼技术,但是受体制影响一直无法做大。”

目前,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注册资本2181万元,总资产11090万元。现有职工330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75人,中级技术人员150人。

“我 们在稀土分离、冶炼技术上处于领先水平,但是技术产业化一直比较落后,导致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上述总经理表示。目前,湖南稀土院旗下有三家生产型子公 司,并正在全力推进科研技术向生产转化。同时,研究院也正计划由市区整体搬迁至浏阳河畔的隆平科技园。“整体搬迁的目的,就是要将研究院建设成为集科、 工、贸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因为现在技术转化为生产的能力远远不足。”

湖南稀土院扩大生产之心早已有之。此前的2009年6月,湖南稀土院就重组了破产倒闭的桃江稀土冶炼厂。稀土院院长刘甲祥其时表示:“这次重组充分发挥了技术优势,不排除未来继续收购湖南省内其他中小稀土冶炼厂。”

湖南稀土重组战

湖南众多的中小稀土冶炼厂都依托于当地稀土资源的丰富。据介绍,湖南稀土矿种类齐全,目前世界上主要可用于工业生产的稀土矿种在湖南几乎都能找到。其中,仅探明的就有独居石储量30万吨、离子型矿35万吨左右。

“湖南省在有色金属方面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方面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另一方面拥有长沙矿冶研究院、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技术领先。”华泰证券有色金属分析师刘敏达表示。

如此丰富的资源当然会引来外界的觊觎。近年来一直有意做大稀土的央企五矿就是其中之一。

2009年12月,五矿成功入主湖南有色控股集团,就计划将湖南有色控股集团打造成为整合湖南稀有金属和稀土的平台。而五矿也一直有意整体收购湖南稀土院,其目的就是想将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的技术实力纳入其旗下。

不过,湖南有色院一直希望自己做大做强,并不乐于被收购整合。“目前与五矿没有什么合作。”上述总经理表示。而湖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关于稀土的设想也给了湖南稀土院以希望。

湖 南计划到“十二五”末期,建成稀土产品研发与产业化体系,使湖南稀土产业规划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列。同时,要建成3-4个在全国有影响的特色产业基地, 打造以2-3家骨干企业(其中至少有1家实现上市融资)为龙头的稀土产业集群,力争稀土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并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形成千亿 产业的规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86

大陸富豪拒絕出席股神慈善晚宴 巴菲特不了解中國富豪的心?

2010-10-04  TWM 
 

 

比爾蓋茲和巴菲特萬萬沒料到,九月底的中國慈善行,竟碰了中國富豪們一記軟釘子,原本是人人爭相會晤的巴菲特,但這次獲邀的中國富豪卻紛紛走避,二位巨富在大陸吃癟,是中國富豪太吝嗇?還是巴菲特來得太早了?

 

撰文‧林孟儀、林宸誼

股神巴菲特與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風光抵達中國,並於九月二十九日晚間舉辦慈善晚宴,邀請中國五十位億萬富豪出席。原本是人人爭相會晤的巴菲特,甚至要競標才有機會與這位世界級富豪共進午餐,但這次獲邀與會的中國富豪卻紛紛走避,比爾蓋茲與巴菲特這二位世界排名第一、二的富豪吃癟,是中國富豪太吝嗇?還是巴菲特來得太早了?

過去一年,比爾蓋茲和巴菲特為美國富豪舉行了一系列晚宴,呼籲大家生前或死後至少捐出一半財產,目前響應的有紐約市長彭博、甲骨文創辦人艾利森、好萊塢導演喬治.盧卡斯等四十位億萬富豪。

在巴菲特的遊說下,這四十位腰纏萬貫的富翁願意捐出他們資產總額二四九○億美元的一半,也就是一二四五億美元做慈善,這樣的成就讓巴菲特大喜,於是決定今年將目標轉向號稱擁有全球第二多億萬富翁的中國,但是他可能要大失所望了。

 

中國富豪拒絕股神邀約

九月二十四日清早,今年六十五歲的娃哈哈集團總裁宗慶後現身台北,這位穿著普通襯衫、西裝褲,戴著平價手錶的歐吉桑,走在台北街頭,大概沒有人會看出,他才剛在︽富比世︾雜誌﹁二○一○年全球富豪榜﹂上,以七十億美元資產位居第一○三位、名列中國富豪入榜的首富。

對於巴菲特的邀請,宗慶後立即一口回絕,表面的原因是沒有時間,但是這位靠自己雙手創業,創立娃哈哈飲料帝國的富豪接受訪問時解釋指出,娃哈哈本來就在做慈善,不必特別參加這種捐款晚宴。

娃哈哈在中國二十九個省市建立了五十八個生產基地,帶給農村就業機會,每年娃哈哈的供應鏈更採購了二二五億人民幣的農產品原物料。「這才是真正為當地經濟『造血』,否則越救越窮了!﹂宗慶後認為做慈善不能只捐錢,「錢掌握在會做事的人手裡,作用更大!」不只宗慶後拒絕,還有許多接到邀請函的大陸富豪都低調拒絕出席,為何中國有錢人對慈善事業如此冷漠?

深圳TTF珠寶公司總裁吳峰華接受大陸媒體訪問時就坦白指出,他也相當贊同巴菲特富人財產有一部分應留給社會的想法,但是巴菲特承諾身後捐出一半財產的方式並不適用於中國,尤其是現在的中國企業家,「因為我們的企業正處發展期,還沒有脫離險境,相對做慈善,我們應該將更多的資金和精力用來關注企業的發展。而且,在身前的這段時間,企業也沒有完全擺脫風險,誰能料到死後還有多少財產!」他無奈地說。

擁有財富的時間長短,對財富的運用方式有很大的影響,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郭建中觀察指出,關鍵在於中國和美國經濟發展階段和結構並不相同,「中國才剛富起來,所以還在創造財富、鞏固財富、享用財富的階段。」

中國還在擴張財富階段

的確,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不過三十年光景,但美國光是從第一位億萬富豪──石油大亨洛克斐勒算起,家族已經富了一百多年,並且傳承到了第六代;相對之下,中國台面上的富豪大多是第一代打拚起來的白手起家富豪,近來才開始討論第二代接班問題,兩國富豪對財富的運用,當然會有很大的落差。

根據︽富比世︾雜誌﹁二○一○年全球富豪榜﹂,一○一一位身價十億美元以上的富豪,中國排名第二多,有六十四位入榜,平均年齡五十歲,總資產一三一八億美元;和美國上榜的四○三位富豪,總資產達到一.四兆美元,相差了十倍之多。

再看︽二○一○胡潤財富報告︾資料,中國富豪的平均年齡為三十九歲,主要人物是創業家、商人、﹁炒房者﹂和﹁職業股民﹂;他們比國外富豪要年輕十五歲,現在他們正處於拚命擴張的階段,要他們放下財富做慈善,無異是苛求。

如果將時間調回到一九六九年,當時的巴菲特才三十九歲,他正意氣風發,在股市大賺了一筆,由於沒有合適的標的,他出清所有的合夥公司股份,財富達到二千五百萬美元的身涯高峰。由於他的正確選擇,成功避開了一九六九年的股災,如果此時有人請已是千萬富豪的巴菲特吃一頓晚餐,並遊說他捐出一半財富做慈善,巴菲特會有何反應?

如果他在當時點頭捐出財產,巴菲特就不會有機會在美股下跌時淘金,更不會有機會買下可口可樂股票,產生所謂的價值投資哲學,更不會在一九九三年榮登︽富比世︾雜誌排名的世界首富寶座。

在中國專門進行富豪排行的﹁胡潤百富﹂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胡潤︵Rupert Hoogewerf︶就表示,﹁中國的企業家真正擁有經濟實力,也不過是最近十多年的事,﹂企業家仍舊忙著繼續創造財富。雖然慈善事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但是常常不被看作當務之急。「你不會指望一個四十歲的人,花在慈善上的時間和精力與他投在創造財富方面的時間和精力一樣多!」胡潤一針見血地說。

八十歲的巴菲特已經享受財富幾乎達半世紀,人生圓滿,此時他戴著慈善的光環,勸中國的富豪小老弟捐出一半家產做善事,似乎太早了一點,也太心急了一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62

拒絕西進 變全球尼龍霸主

2010-11-22 TCW




民國八○年代中後期,台灣的環境存活已經大不易,台灣紡織業選擇了兩條路:西進,也就是赴大陸投資;南進,就是往東南亞移動。當時力麗、力鵬郭氏家族做了一個關鍵的決定,選擇了第三條路;力鵬總經理林文仲說,「那時候郭家的決定就是,西進、南進不如上進。」

郭家決定力麗從加工絲往上去做聚酯絲,力鵬從尼龍加工絲跨進了上游尼龍,兩家公司分別走上了所謂的「上進」一路。

出生彰化,在迪化街崛起的力麗郭家,是台灣紡織業最近十年來的新明星;過去景氣低迷時,他們屹立不搖還持續擴張,爬上了全球尼龍粒老大的地位,集團總營收超過三百億元,是台灣紡織界的新興集團。

量少多樣高手!有清涼、機能等三百多種材料

林文仲說,郭家第一代郭木生原本在彰化開布莊,後來轉往迪化街發展外銷業務,開印染布工廠賺到第一桶金,接著買進假撚機跨進加工絲領域。力麗分別在民國七十九年、力鵬在民國八十一年相繼上市。

當時兩家公司總資本額加起來不到十億元,在那個由紡織三劍客華隆、中紡和新纖引領風騷時代,力麗不要說發言權,嚴格上只是個小角色。

其實,往上游走並不是什麼藍海策略,攤開當年紡織業投資,同期做聚酯絲的有王又曾的嘉食化、宏洲化工、東和紡織;做尼龍粒的有集盛以及其他好幾家公司。大家都一窩蜂的往上爬。

但力麗集團有什麼不同?林文仲說出了原因:「力麗做上游,是想把加工絲做更好,並不是(只)想賣聚酯絲,當時力麗苦於跟上游買聚酯絲,規格經常在改,每改一次,力麗的加工絲就要跟著改,也沒辦法做到最好,於是打定主意自己做原料,讓下面產品會更好(發展)。」

所以力麗走進上游,仍專心在發展加工絲。到了今天,力麗加工絲仍占營收比重達到八成,聚酯絲占不到一成;走進力麗的展示間,林文仲說,「我們隨時開發三百多種加工絲產品在展示,從過去的超細纖維,到現在有清涼、機能、環保回收各種材料,力麗走量少又多樣。」

節省成本高手!邊減人力,邊增加機器產能

至於力鵬,則走了另一條不同的路。台灣的尼龍產業,甚至全球受限於上游己內醯胺(CPL)供應不足,所以擴建量都是有限的。而力鵬選擇全力衝刺尼龍粒生產 的策略,一路擴增到今年日產能達到一千一百噸的尼龍粒,產能不僅超越了台灣的一哥台化,更超越德國巴斯夫(BASF),成為全球第一。

但光擴廠有什麼了不起,其實力麗郭家用的是去瓶頸,就是不買新設備自己修改,連工人也不用增加,而且生產線還採自動化;林文仲說,大陸尼龍廠,最少的要一千二百人,力鵬只要兩百人,六分之一的人力,當然有成本的競爭力。

接著設備雖一樣都是日本與德國人供應,但日產三百三十噸的機器,力鵬可以自己修改到四百四十噸,一樣的人力與成本,多出來的就是賺到的錢。

不過,也有同業質疑,雖然力鵬實際上並沒有開到滿載,而且尼龍的獲利能力也不是業界最頂尖的。

交出來的營收成績單可以說明一切。林文仲預估力麗集團今年營收可輕鬆超越三百億元,以台灣紡織公司來做比較,力麗郭家的紡織本業營收已經超越了新纖、南紡等老字號的紡織公司,儼然就是台灣紡織界最具影響力的集團之一了。

台灣紡織業這十年景氣慘澹,力麗郭家,特別是力鵬,一路擴增尼龍產能,其實經營相當艱辛,力鵬過去十年有五年是虧錢的,甚至從沒有發過現金股息給股東,力麗更有七年沒有賺錢,到了去年才是十年來第一次發股息給股東。

投資房地產高手!蓋豪宅賣錢,助本業熬過低潮

因此,雖然成長幅度很大,但經營壓力卻也不輕。力麗郭家跟其他紡織業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很擅長投資房地產,即利用房地產的收入來彌補本業的虧損。

而且力麗郭家還不是只用轉投資力麒建設的方式來投資房地產,而是直接與力麒合資興建,例如在南港推案時,力麗在這個案子持股一半,在民國九十五年那一年該案就貢獻了逾億元的獲利。

即便現在,力麗的營收組合中,有一成左右是房地產事業。因此出現了紡織公司一邊抽絲織布、一邊蓋豪宅賣錢;撐過了長時間的景氣寒冬,力麗郭家投資房地產的本事,也算是迪化街紡織幫的高手。

今年,力麗、力鵬都可望交出亮麗的獲利成績單,明年景氣也可望會持續,過去十年來,股東投資力麗集團,能拿到的股息非常有限,力鵬更是連一毛也沒有,現在應該是力麗郭家回報股東辛苦支持的時候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31

腾讯诉360一审未判 360拒绝停止开发隐私保护器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15/5OMDAwMDIxMDg5OA.html

12月14日下午,腾讯起诉奇虎360“隐私保护器”不正当竞争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腾讯要求360停止开发隐私保护器软件,360则明确表示拒绝停止。法庭当天未予宣判,下一次开庭时间待定。

这 两家中国最大的桌面客户端软件公司两个月前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斗,360公司推出专门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和扣扣保镖,指称腾讯旗下的IM软件QQ偷窥用 户硬盘,随后腾讯要求用户在QQ与360之间二选一,360被迫召回扣扣保镖,但仍保留隐私保护器,并推出号称破解密码需要10万年的360密盘。此举被 外界解读为“360并不打算向腾讯屈服,继续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开发隐私保护软件”的态度。

腾讯于10月14日起诉360公司不正当竞争并索赔400万元,11月3日朝阳区法院正式受理。该案原定于11月25日开庭,后因腾讯提交了8个新证据,360需要时间做公证而被迫延期。

在昨日的庭审中,当事双方在法庭上围绕360“隐私保护器”是否构成对腾讯的不正当竞争展开了3个多小时辩论。腾讯用360白皮书关于可执行文件中的隐私说明来证明QQ未触及用户隐私。360方面以双方不存在竞争关系为由,称与腾讯不构成不正当竞争关系。

腾 讯要求360停止开发隐私保护器软件,并要求360在其官网、新浪、网易、搜狐发文致歉三个月,360明确表示拒绝。360公司副总裁刘峻对媒体表示,不 仅不会停止原有产品与服务,还会尽快推出更高级的功能。除了360密盘之外,360公司将把隐私保护器打造成一个系列产品。

另一方面,360称腾讯网故意捏造“360涉黄遭公安调查”的假新闻,在北京西城区法院起诉腾讯侵害其名誉权,要求腾讯公开道歉和赔偿一元。360公司内部人员表示目前已立案,正在走法律程序,不久后会有消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