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李嘉誠被「綁架」:段子時代的狐假虎威 東方愚

http://www.zhanghua.cn/?p=5159

李嘉誠被「綁架」了。不久前網上一篇題為《李嘉誠教你五年內買房買車秘訣》的文章傳播越來越廣、越來越火,讓他很鬱悶。他按捺不住,隨即通過發言人澄清說,喂,這不是我說的,與我沒關係啊。「網上流傳很多關於我(李嘉誠)的論點,都並非真確。」

一篇既非指責他人,也無關家族隱私或企業運營的小文章,惹得香港首富「挺身而出」消解誤會,你可能會覺得有些小題大做。但李嘉誠不這樣認為。就好比我們常說「一流的企業定標準,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三流的企業賣產品」,對成熟的商人或商業文化而言,誠信和信任是行為準則,口碑與利益則是應然之事。即使假他之名的段子或文章飽含所謂的「正能量」,性質上和無中生有的中傷是一樣的,有必要做出回應。

但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內地企業家身上,他們或許大都一笑了之、懶得理會,當然也有一小撮人為張冠李戴可能提升自己在年輕人心目中的正面形象而偷著樂。

內地的段子文化伴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近幾年十分流行,甚至如火如荼。拿企業界來說,嚴介和和馮侖,兩位風格迥異的中國企業家,皆為「段子紅人」。嚴介和自稱是「中小企業教父」,又是辦「華佗論箭」,又是搞「鄭和艦隊」,即使許多人說他太能吹牛、言過其實,但絲毫不能阻擋他的大受歡迎。一站上講壇,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激情四射,段子如梭。可如果你跟他吃過飯、深聊過,就會發現他內心很孤獨,常有如履薄冰之感。他只是享受那種被簇擁的感覺,恰巧又找準了定位,用段子這一利器迎合了市場需求。

馮侖讀過博士,但他一樣愛講段子,甚至熱衷講葷段子。他講過的與「小姐」有關的段子就有許多個,「民企和國企打官司就像夜總會小姐告婦聯幹部」等,諸如此類。因為通俗形象,所以被競相傳播。其實馮同學自己很不喜歡「段子」這個詞的。他說如果把自己的精彩言論簡單稱之為段子,「那等於貶低了它們的價值」。但他仍然樂此不疲,「其實大家本質上都是喜歡庸俗的──關起門來做的事都是庸俗的,吃喝拉撒睡,做愛,發火,每天能離開嗎?你用這些東西說事兒,全世界的人都懂,但你往高說,很多人就不懂。」 

仔細想一下,段子的剛性需求,大眾信仰迷失其實也是推力之一。好段子本身沒有錯,高考作文常考「名言警句」,那何嘗不是段子。問題在於,段子越來越成為人們困頓時的一味解藥。好多中小企業主去聽嚴介和唾沫橫飛講段子,內心深知「知易行難」,但親臨其境感受集體亢奮的情緒,是他們願意埋單的原因。而「九二派」野蠻生長後從事地產行業的馮侖,是中國最懂政商之道的人士之一,在金融危機和國進民退的時候,雅俗共賞的段子戳中了人們內心最柔軟的部位。

久而久之,「狐假虎威」式的段子文化被催生。一個普通人講一百條段子,或者預言中一百件事,也不及一位名人一條段子和一個預言更受關注。新科技使世界變平,變成一個群島社會,話語霸權被打破——譬如微博和微信公眾平台至少在形式上呈現出來的是人人平等。但人們內心的世界沒有變平,人們期待改變,期待自我救贖,但首先喜歡榜樣的力量。

李嘉誠發言人說,網絡上打著李氏名號的段子很多,「相信網友們有分辨的能力」。可是很多時候,人們其實是不想去分辨,這是最有趣的。又好比一個批評新聞管制的段子署名白岩松,只要形似,大家就會紛紛轉發,這些個時候,李嘉誠也好,白岩松也好,就只是一個符號,一個壓抑而不失動力、緊張又心懷希望的草根階層藉以形成「虛擬聯盟」的工具或槓桿。

所以說,中國特色的段子文化,如果首先拿專業主義如侵害名譽權或造假等來定性,就有些簡單粗暴了。如果你身邊恰巧有一位朋友在寫個勵志的段子,並告訴你可能將它署上比爾蓋茨或奧巴馬的名字,如果他不是有意惡搞,相反是有情懷的人,請你首先不要斥責他「狐假虎威」,而是體諒他。你或許可以把他先當成一位編劇,就像寫《喬布斯秘密日記》的丹尼爾·萊昂斯一樣。

英國社會學教授弗蘭克·富裡迪在《知識分子都到哪裡去了》一書曾這樣寫道:「在一個知識生產完全受實用主義驅動的世界裡,我們已經失去了共同決定如何重視知識和肯定知識的能力。知識更多是學者和專家的財產,而不是公眾財產。」他想說的其實是大眾知識分子的消失。非常有趣的是,在現在的中國內地,公眾財產借學者和專業的名義傳播,這是一種逆襲的大眾知識運動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