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離職當晚揮別北京 陳曉下一站「以後再說」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310/2224443.shtml


每經記者 郎振 發自北京
在離開國美的當天,陳曉便選擇了離開北京。
3月9日晚間,就在陳曉即將登上離開北京的飛機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接到了他打來的電話。「我馬上就要登機了。」電話中的陳曉很輕鬆,似乎帶著微笑。
「您現在就要離開北京,是飛到上海嗎?以後準備做什麼?」面對記者的追問,陳曉的回答又顯得頗為惆悵,「對,馬上就離開北京,到哪裡並不重要,以後再說。」
功勞:救國美於危難
陳曉擔任了兩年零3個月的國美董事局主席一職在2011年3月9日結束。
「陳曉在國美的工作總的來說應該是功大於過的。」這是多位家電資深人士在對陳曉兩年多以來掌管國美的評價。
家電專家劉步塵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認為,當2008年11月黃光裕東窗事發以後,「陳曉是在國美最危難的時刻力挽狂瀾的,客觀地說,當時的國美所面臨的不是發展問題,而是生存問題。」
國美電器2008年的財報顯示,當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為7800萬元,利潤率只有0.78%,降至歷史最低。隨後,陳曉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劉步塵認 為,201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國美門店數量同比下降,銷售額卻大幅攀升,平均單店銷售業績也大幅增長,這表明關閉虧損門店的策略是正確的。
家電專家吳咸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也明確表示,以前黃光裕的經營風格是極具侵略性的,更加注重規模擴張,「陳曉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美現在的風格,讓國美學會了穩健。」
國美副總裁李俊濤日前曾對記者表示,2011年國美集團將圍繞著網絡快速有效擴張和持續提高單店經營質量的兩大核心戰略來展開經營。
陳曉另外一個始終被國美大股東詬病的就是戰略資本貝恩的引進。此前大股東一方認為,貝恩資本實質上是將陳曉和國美集團的利益綁定在一起。但劉步塵對此表 示,「現在所有人都應該理性地看待戰略資本的引進問題,當時是形勢所迫,沒有其他的選擇。國美還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自己行業老大的地位,否則也不會出現 去年高管集體『站隊』的情形。」
過失:公開雙方矛盾
在談到陳曉的過失時,所有受訪專家均指向一點:過分曝光自己與創始股東之間的矛盾,導致雙方進入到了水火難容的地步。
「最著名的就是陳曉的 『魚死網破論』。」劉步塵對《每日經濟新聞》分析,當雙方矛盾剛剛開始顯露的時候,陳曉「魚會死但是網不會破」的表態一定讓黃光裕一方感到難以忍受。
「作為職業經理人的陳曉肯定會在經營思路上與黃光裕產生矛盾,如果不公開雙方還可以談,但是一旦讓矛盾公開化,就沒有迴旋的餘地。」劉步塵告訴記者,「陳曉當時最好的辦法是『忍辱負重』,妥善解決雙方的分歧。」
吳咸建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陳曉幫助國美改善了與供應商的關係,「這當然是正確的,但在另外一個方面,也讓國美以後的經營需要強大的現金流作為支撐。」
「以前黃光裕掌管國美時可能會出現拖欠供應商賬款的問題,這雖然讓供應商頭痛不已,但也在實質上維護了國美自己的利益。」吳咸建認為,「陳曉一般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向供應商支付賬款,這會讓國美現金流壓力加大,在這一點上,陳曉有些務虛。」
未來:陳曉將再創業?
3月9日當晚,陳曉在卸任董事局主席以後旋即登上了離開北京的飛機,這讓陳曉的下一站旅程顯得頗為神秘。
一位接近陳曉的人士對記者分析,陳曉在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以後,一定會選擇休息一段時間。「他的年齡並不算太大,可能再次選擇創業,畢竟多年的行業經驗已 經非常深厚,但是他可能會避開家電連鎖行業,開展其他商品的連鎖經營,因為至少在一二線城市中,已經完全被國美和蘇寧牢牢壟斷,新品牌沒有生存空間。」
此外,坊間另有一種傳聞顯示,陳曉將會在一段時間以後再次拉起一支隊伍,專攻國美、蘇寧仍舊薄弱卻打算深耕的三四級市場。
當記者問及陳曉將來的打算時,陳曉僅簡單地表示,「以後再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86

再說幾句雨潤 laoding

http://xueqiu.com/5249883578/22576400

雨潤基本被別有用心的人釘上了恥辱樹了,相反的是祝老闆在這時候還得了個什麼獎,和當年的牛奶的某剛很像。

一)關於對雨潤的負面攻擊的評價:

懷疑的精神是好的;但思路的嚴謹性很重要。

先前被質疑的「大存大貸」,眾品和雨潤的現金銷售比都是在22%左右;
總資產產能比,眾品的比雨潤略高(單位產能的投入雨潤比眾品少);
"土地預付款"更是無稽之談,知道那錢是給誰的嗎?給當地政府的;

還有,雨潤的補貼是最高的,這錢和「土地預付款」有沒有關係?是什麼樣的和當地政府的合約你也不知道?眾品是自建,雨潤是收購,這個就是原因。我也不知道,所以我就比較總資產產能比,這個相對更能說明問題。

想揪雨潤的小辮子,網絡上槍手的分析,尖銳點說,一文不值。什麼大存大貸,土地預付款,騙補貼,負商譽,兄弟公司的圈地,不回購股份等等,這些指摘和專業水平不沾一點點邊。

雨潤的下跌是個系統工程,08年洗倉中國製造業,12年洗倉中國消費品,都是一條龍的,在大的經濟環境走軟和嚴峻的產業整合下,只要資金,槍手和個別重大事件一組合(瘦肉精),雪崩就是情理之中,還真以為是你們看到的一文不值的所謂價值和道德判斷啊?

最簡單的有效的方法,核實雨潤的有效產能,如果有效產能是4850萬頭,至少在行業橫向比較上,你不可以得出他作假或轉移資產的任何結論;如果大大少於這個數,你發財了,港股可以做空的,還可以告他。

二)雨潤值多少錢?

這個東西最不靠譜,信口拈來幾句。

參考眾品的私有化,港幣39億的市值,市值銷售比是31%,按2011年的銷售收入和2012 年的預期收入(260億),價格在4。4 - 5。5 之間。

眾品的產能利用率在75%,雨潤的在31%附近,雨潤按75%的利用率來參考,意味著有一半左右的閒置產能。

這些一半的閒置產能在目前的情況下會通過折舊影響利潤,這就是大家看到的業績變臉的主要原因之一;雨潤在4。4-5。5的價格區間裡,這些一半的閒置產能是白送的,大家喜歡說安全邊際,這就是安全邊際,考慮到新增產能的利用率的恢復是一個政策依賴的東西,再打一半的折扣,就是目前的價格至少有50%左右的安全邊際。

三)風險

記住,你看到的槍手的質疑的風險都是狗屁。

真正的風險是,雨潤的產能是否真實?

只要是真實的,總資產產能比說明雨潤的運營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只要是真實的,在目前的政策以及雨潤和地方政府的良好關係的情形下,排他性的利用率(這就是護城河)的恢復只是時間問題;
只要是真實的,你的安全邊際就在。

附註:
所以說歲寒是槍手啊,邏輯上99.99%的概率,there are no accidents!

1)這樣的不嚴謹的文章得到若干媒體的青睞,我要是主編或審核節目的人,根本都不會批准的文章;

2)幾大媒體,平面,網絡和電台同時快速跟進,這在沒有幕後的情況下是中彩票的概率,甚至都不到,甚至在大家都還不知道歲寒是誰的時候;頭盔是做過項目的人,知道這樣的事情自發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3)一個號稱投資雨潤的人,在保持多倉的前提下,大發詩興巡迴路演做空自己手上的股票,同時聲稱自己拿了個垃圾,只能當權證來玩;

4)事件的時間正好是瘦肉精一週年左右,股價徘徊在前期低點的關鍵點位。

誰會相信這麼多巧合呢?我是無神論者,但我相信因果輪迴的。這才是「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38

i黑馬:圓通要IPO?先解決加盟問題再說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4003.html

【i黑馬導讀】圓通速遞證實,公司已聘請立信進行全方位財務審計服務,圓通速遞上市第一階段盡職調查工作全面展開,進展順利的話2015年底可以在A股實現IPO。圓通會成為民營快遞第一股嗎?加盟問題會搞砸圓通的上市計劃?投資者會買賬嗎?用戶會買賬嗎?

2月25日,微博上有消息稱,民營快遞上市第一股有望花落圓通,圓通速遞已聘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為其發行股票及上市提供全方位的財務審計服務,」圓通速遞上市第一階段盡職調查工作全面展開,進展順利的話2015年底可以在A股實現IPO。」

圓通速遞內部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導》證實,圓通速遞上市工作正在進行當中,正接受上市輔導。「我們在為圓通速遞IPO做全方位的準備工作。」圓通速遞一位副總裁表示,這項工作早在2011年就開始佈局,併力爭使圓通速遞成為中國第一家民營快遞上市公司。

官方資料顯示,圓通速遞(全稱「上海圓通速遞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5月28日,在全國建立了8個管理區、64個轉運中心、6000餘個配送網點,擁有10萬餘名員工,服務範圍覆蓋國內1600餘個城市,航空運輸通達城市70餘個。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國內民營快遞相對誕生較晚,幾年裡,借助電子商務之風,依靠「加盟制」,國內民營快遞迅速擴張,並形成了順豐和「四通一達」等民營快遞巨頭。目前幾大民營快遞企業加盟店數量的佔比基本都在99%以上。但當快遞企業成長起來,「加盟制」卻讓各個企業的掌舵人傷透腦筋。

通過加盟模式迅速鋪開網絡的圓通,解決了資金問題,但與申通、中通、韻達遇到一樣的問題,就是網絡配送不穩定、管理鬆散等,這是因為總部無法對二三級加盟商形成有效的約束力,各諸侯加盟商各自為政,低價搶奪市場而導致惡性循環。

「對加盟製為主的民營快遞公司而言,最主要的難題是一體化管控和內部利益協調。此外,加盟制民營快遞企業還容易陷入產品單一、同質化競爭、大打價格戰的惡性循環。在世界500強的快遞企業中,還沒有一家是特許加盟模式快遞企業的案例。」中國快遞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特許加盟模式不能適應快遞產業一體化、集約化、標準化、機械化和國際化的發展趨勢,這種模式只能是一種發展中的過渡模式,終極的模式是自營為主、代理為輔。

「圓通要上市,必須提高服務質量。」徐勇認為,圓通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完成好直營改革。目前圓通全國轉運中心城市實現了直營,省會城市全部直營還需要時間,而三線城市加盟商直營需要的時間更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093

再說投資 B座12樓

http://xueqiu.com/3495536609/23724952
很佩服微博大V計兮,有把我早先的這篇文章從哪裡挖了出來,隨便一推薦,就是幾百個轉發。既然微博裡這麼多人覺得有價值,就搬到微信上和大家分享吧。這篇東西是前年在公司內部做培訓時候的講稿。

  做投資這麼多年,經歷過很多的反覆和波折,應該說,投資之路並不平坦,正像巴菲特所說價值投資簡單但並不容易。

  說它簡單,是因為投資的基本知識就那麼一些,它並不需要高等數學或者精深的行業經驗。投資醫藥行業並不需要你成為一個像醫生這樣的專家;投資精細化工也不需要你親自到實驗室去做試驗。巴菲特的習慣是每天讀財報,費雪的招數更簡單,那就是「閒聊」。

  但是,大師的方法很多時候是有誤導性的。巴菲特之所以可以通過讀財報找到好企業,一方面是因為他面對的是公開市場的股票投資,面向的企業已經做到了規範管理和財務透明,因此,財務數據就包含了企業經營的真實信息,更重要是他研讀的是成熟資本市場上的企業的財報。如果是中國的企業,你可能還需要對數據的真實性做去偽存真的判斷,還需要對數據背後的事實有所瞭解;另一方面,在巴菲特從事投資之前,已經得到了價值投資之父格雷厄姆的悉心相授,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的學歷也不是蒙的。也就是說,在開始之前,他已經做好了關於投資的知識儲備和方法論的把握。

我輩愚頑,沒有這樣的造化和機遇。投資業在國內的真正興起也就是近十來年的事情,投資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經驗也就是近幾年的事情,很多方法論的東西更是囫圇吞自國外,有限的本土經驗又不足以融匯國外理念,行業的幼稚魯莽自然難免。

  好在我們這個行業的精英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勤勉。很認同巴菲特簡單但並不容易的觀點,關於投資的知識儲備真的是只要勤勉就可以解決的,而方法論的東西也完全可以通過勤勉來悟到。有人說投資30%是技術,70%是藝術,這個藝術其實就是你對投資的悟性,而悟性一定是在看過了1000家企業以後,通過對企業本質千錘百煉的揣摩之後獲得的。

  至於怎麼看和怎麼揣摩,那就要用上費雪的「閒聊」法。尤其是國內企業,光看財務報表肯定是不管用的,財務報表只能作為第一手的事實的印證,而事實就是來自於「閒聊」,和企業員工、競爭對手、行業專家、上下游企業、工商稅務、主管部門等各方面人員的閒聊,來印證、佐證或證偽。

  知識儲備、方法論和勤勉,這說的是投資行業入門的簡單,但真要在投資行業有所作為成為行業翹楚,那麼,它其實一點也不容易。

  雖然只是在這個行業浸淫了5、6年,但勉強也算得上資深了。因此,也親眼看到了很多人在這個行業的沉沉浮浮,也看到大量的新人不斷湧入。有一點感受是,很多人,尤其是新人,對投資缺少敬畏,以為只要進入了這個目前炙手可熱的行業,就以為掌握了開啟財富的密碼,就以為具備了對創業者和企業指手畫腳的資格。誠然投資者因為站在宏觀角度,有縱向深入和橫向比較的優勢,而企業的經營者往往沉浸在行業和企業的實務之中,難免會有見樹不見林的缺點,但這決不是投資者可以對企業任意言說的藉口。好企業的基因是天生的,我們不能指望基因突變的事情在企業身上發生,投資者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給錢和給規範,前者是給予那些具備優質基因的企業以發展的動力,後者是要讓他們將決策納入到程序的軌道上,避免盲目和隨意,至於具體的戰略和戰術,你就算是自以為掌握了靈丹妙藥也不要輕易拿出來。因為一個具備優質基因的企業和團隊,他們才是最瞭解自己和瞭解行業的人,你的那點三腳貓功夫他都想不到,只能說明企業的基因還是不夠優質。所以巴菲特說投資就是發現優秀的企業和優秀的企業家,然後讓開道,為他們鼓掌加油。

  但是,怎麼才能找到優秀的企業和優秀的企業家呢?這也是投資之所以不容易的地方。

  做投資的人,誰都會拿行業、政策、模式、技術、團隊說事兒,這些也都是投資人需要用心考究的事情,但是一個企業的快速發展,決不是這些要素的疊加。互聯網行業夠好,模式夠先進,你也不能說團隊不優秀吧,照樣很多企業就倏忽之間不見了。那是因為決定企業興衰的,除了行業、模式、技術、團隊這些必要的東西之外,最重要的是決策。行業、模式、技術、團隊可以變化,唯一不變的是決策本身。作為企業的經營者,每天要面對也就是一樣事情,就是做判斷,做決策。決策伴隨了企業發展的全過程,小到要不要見某個客戶,大到要不要打這個市場,一念之差,謬之千里。你看起來哇哈哈的發展順風順水,但你不知道它還做過關帝酒,經營過童裝;宋衛平肯定為10年以後的冒進後悔,馬云也肯定為當年接受雅虎的10億美金而捶胸,我們不知道的例子不曉得還有多少,企業經營就是一個不斷試錯不斷修正的過程,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決策每個都是正確的,但是至少他們的戰略是正確的,然後還具備極強的修正的能力,這種能力也是優秀企業和優秀企業家的基因。作為投資人,你要錘煉的是發現這樣的基因的能力。有一句話叫做「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豬當然飛不起來,但你要知道風口在哪裡。每個行業都有這樣的風口,前幾年開始,鋰離子電池一派火熱,大量資金密集於材料、動力電池等領域,但是當很多人在爭論鋰電池的發展路線是磷酸鐵還是錳酸鋰還是三元的時候,當很多優秀的企業家和技術專家為超級電容還是混合動力糾結的時候,生產電解液的江蘇國泰默默賺著大錢,塗布機、捲繞機、檢測、封裝企業活得有聲有色,因為只有他們是站在了行業的風口上,而那些材料廠家和終端應用廠家,以為找到了風口,回頭發現那其實是一個風洞。這又回到了紅杉資本莫瑞茲的投資於賽道還是賽手的問題,賽道就是那個風口,賽手就是傳說中能飛起來的那頭豬。

  風口很難尋找,優秀的企業家從來都是稀缺產品,所以,作為投資人要找到這兩樣東西還真是難上加難,何況古人還說過,「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說明成為優秀的投資者是比成為優秀的企業家更難的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091

我眼中的現代電動車發展和TeslaMotors----坐下再說 坐下再說

http://xueqiu.com/3544233893/23909388
文中信息來源全部來自網絡和直接聽說(不包括道聽途說),只敢說儘量求真實,如有錯誤見諒。筆者非汽車工業專業人士,文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做參考,如有錯誤歡迎專業人士指正。

文中信息來源:

1.電影《whokilled the electric cars》 《Revengeof electric cars》

2.平面媒體: EVworld, Greentechmedia, Greencar report以及很多大眾媒體

3.口述: 三位cofounder,強人JB以及數位前20  Tesla老員工, 江湖老前輩Alan(後面會提到)

4.組織: 全美電動車協會,加州電動車協會

關注TeslaMotor這個公司和給力哥ElonMusk已經都超過7年了,5年前向大家宣傳此人和這個公司得不到任何回應。記得08年的時候我和朋友說喬幫主跟給力哥Elon在技術創新上比起來戰鬥力就是個渣(當然我對喬幫主也是很欣賞的),那個時候總被人嘲笑,現在嘲笑的人少了一些。並且最近因為Tesla股票價格的正向變化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不管怎樣總是很高興的。 關注了這麼久,公司的早期元老也有很多是我的朋友,看看網上的文章又多是媒體和銀行分析員的報導,總覺得應該寫一篇文章儘量還原一下公司的歷程,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告訴大家,這個公司,這一群人為什麼給力,在什麼方面給力,給力到什麼程度。

首先講現代電動車的來歷。傳統電動車大家都知道了,120多年前Benz老爺爺就能做,用那種伏打電池加一個直流電機,但是當時的電動技術太落後了,這種車基本就是個擺設沒啥用還巨貴。很快發展了200年的基於氣缸活塞傳動系統的內燃機車就發展起來了,在此鄭重的感謝波意耳,馬略特,雅克查理,蓋呂薩克和開爾文爵士等前輩們天天在家拼方程做出的傑出貢獻。

現代電動汽車的火種起源於加州。1990年左右加州空氣質量局(CARB)通過了Zero-emissionvehicle (ZEV)mandate來控制當時及其糟糕的控制質量,PM2.5那個時候達到了令人髮指的25以上(今天下降到10左右了)。加州政府估計是世界上最不講道理的地方政府,基本意思說,我不管你們有沒有困難,下面7個廠商:通用,豐田,本田,福特,日產,和克萊斯勒必須生產一定數量的電動汽車,否則就給我滾出加州。

如何評判一個公司是否給力?不是在它嘩嘩賺錢的時候,而是面對危機和變革的時候。毫不奇怪的,除了通用和豐田,其他5個廠商統一的反應就是交罰款和lobby加州立法委(日產當年是很聳的,但是自從黎巴嫩人CarlosGhosn當家之後就給力多了,這也是後話)。1994年前後豐田推出Rav4電動版,通用推出了震驚天下的EV1,我們重點要講的就是這EV1.

EV1今人眼光看來是很怪的一輛車,尤其放在北京四環上,左右都是各位XXX的孩子開的豪華超跑,這車看起來跟要飯車沒啥區別,但在當時絕對是代表了這個世界的新生力量,我08年有幸見到了EV1的第三位買家Ron大哥,有幸開了他那輛14年的老車,加速平穩,駕駛舒適,有一種坐在《2001年太空漫遊》電影裡的宇宙飛船上的感覺。這輛概念超前,性能卓越,世界上第一輛真正意義的現代化電動車讓很多人看到了電動車技術能夠比肩甚至超越汽油車技術平台的可能性。當然在行家看來,超越已經是必然的,這第一個行家就是AlanCocconi,EV1首席設計師。

Alan的地位不僅在中國,連現代電動汽車發源地的美國都是被忽視的。他對電動汽車的貢獻和地位相當於馮諾依曼對計算機系統的貢獻,相比之下他的貢獻甚至相對更高。90年代初他的三篇經典專利:

1.  Integrated motor drive and recharge system 專利號:5,099,186

2.Combined motor drive and battery recharge system  專利號:5,341,095

3. Electricalcomponent assembly with heat sink專利號:5,060,112

奠定了現代電動汽車的架構:電動汽車核心部件分為電動機組,電池,車充三大部分。車充接受電池的電力然後以正確的額定功率驅動電動機。電動機組的關鍵是控制器,電池的關鍵是電壓電流和熱量控制,車充的關鍵是電壓和功率轉換。整個系統需要通過CANbus來控制信號,同時通過highpower cable來傳遞電能。在計算機領域,馮諾依曼提出了一堆理論就干別的事兒去了,但是在電動汽車領域,Alan不僅發表了專利,論文和基礎理論,還在通用公司4年之內搞出了可量產的樣機,不得不讓我佩服至極。要知道,94年的時候可沒有今天的鋰電池,都是鉛酸電池,而且他用的是交流異步電機,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是比較費電的。就這樣他還弄出了100千瓦(134馬力),140公里續航的電動車,並且還生產了2000多輛!當然我對他徹底佩服的是我第一次打開EV1的前蓋的時候,眼前一個比我拳頭還大的電容,晚上碰上流氓我還可以摘下來自衛。就這玩意的連接reliability能堅持14年多,我只能說一個服字。

後來跟Alan大叔通過一次電話,精力充沛的一個傳統美國瘋狂科學家的感覺。說話很快,腦子比嘴巴還快,他就是那種週六晚上不泡妞泡辦公室,能把Tequila和95號汽油搞混的類型。當然,他不是給力哥Elon,他的vision是有限的。老一代美國工程師優點是基礎紮實,缺點是知識更新換代慢。Alan1992年創立了第一個有影響的現代電動汽車公司ACpropulsion,和通用合作做了EVimpact,也就是我們常說的EV1,後來跟豐田合作做了ScionEbox,還有寶馬的MiniE,都是經典車型。當然最出彩的自然是給Tesla旗艦跑車Roadster提供技術,這也是為什麼要如此詳細介紹AC的原因。最終你會發現,現在全世界所有大廠的電動車的核心技術幾乎全部跟ACpropulsion有一代或者二代的繼承關係。

好,背景信息終於介紹完了,言歸正傳回到Tesla(背景信息確實有點長,但是不說的話後面的事兒就講不清楚了)。

首先要解決的問題,Tesla的創始人到底是誰?準確的說法,2003年底兩位成功企業家兼同事,MartinEberhard和MarcTarpenning從上一個公司成功退出,看著自己還年輕,也不愁吃穿,就著手計劃下一個牛逼的計劃。兩位都是世界級的工程師,Martin曾經是WyseTechnology的旗艦產品設計師。80年代初Wyse是大名鼎鼎,他們是世界上第一批做虛擬機和云計算的人,對比最近一年在硅谷看到的某些「云計算」「虛擬機」投資人我只能報以苦笑,他們恐怕連Wyse都沒聽說過。Marc則是在軟件,firmware和軟件硬件融合多個產品多個應用上有著非常輝煌的履歷。總的來說,兩個人都是visionaryengineer。經過半年的討論和思考,他們得出一下幾個結論:1.現今的汽車行業30年之內必不持久,石油供應趕不上汽車市場的增長2.汽車行業幾個新的技術方向,只有電動汽車在近20年明確的可以超越傳統汽車技術並且可持續3. 電動汽車的各個關鍵技術基本都成熟,臨門一腳開發產品完全可行

於是他們調研,設計,並且指定了企業的產品方向:首先開發一款能夠跟保時捷GT3或者法拉利Enzo相媲美的高檔電動跑車。正準備去找VC老朋友Steve和John的時候,有人給他們介紹了給力哥Elon。三個visionary碰到一起,共同的工程背景,共同的行業和科技發展洞察力讓大家一拍即合。給力哥Elon在辦Zip2之前就想做電動汽車公司,結果被Zip2和paypal的事兒給忙忘了,賺了3億美金之後他終於想起了這事兒,一看這兩位跟他的vision一致,想也不想就領投了他們的seriesA。公司的名字就叫TeslaMotors,紀念他們眼中最偉大的工程師尼古拉特斯拉。如果我沒記錯的話,Elon應該任董事會主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說他是創始人應該是沒問題的,不過技術的架構,產品的方向是Marc和Martin最開始開發的,Elon只是跟他們的vision很合拍而已。不過在這兒我要明確一點,我對三個人都是很佩服的,雖然我認為開始的開發主要靠兩個M,但是最佩服的還是Elon,為什麼我之後會提到。

第二個問題,Tesla起家給力在什麼地方?

第一件事情是產品的vision。他們的思路很清晰:任何一種新技術進入應用領域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高端市場,高售價高成本;第二階段中端市場,中等價格和中等成本;第三階段大眾市場:低成本低價格。他們現在只能做高端市場。通過瞭解,個人感覺前兩個階段兩位founder的vision更多一些,尤其是第一階段思路是很清晰的,但是給力哥Elon在公司前3-4年就把三個階段真正都想明白了。

第二件事情是產品的設計。現有電動車技術應該做什麼樣的高端產品?很明顯,豪華車房車做不了,電池技術續航能力不夠,輸出馬力到不了賓利的30%,這種明顯是不行的。但是電動汽車的最大優點是結構簡單,扭矩和加速快,這一點連法拉利都遠遠趕不上。因此,做一款超輕的高性能跑車是最合理的。

第三件事情是技術的開發。TeslaRoadster的drivetrain技術是和ACpropulsion合作+license出來的,那麼Tesla本身到底做了什麼樣給力的技術創新?

1. DriveTrain控制改進。最早Alan的EV1里面是模擬信號控制的,這跟通用汽車的DNA有關係,傳統汽車廠商對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沒有任何概念,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摩爾定律,而且有意思的是,最後導致Tesla成功的關鍵就是摩爾定律,這一點後面再講。Tesla團隊的人把電動機控制系統全部改成數字控制,電容電感都扔掉通通用IGBT來控制輸入電流電壓。這樣的控制更精確更快速,並且整個系統可靠性非常高。Tesla作為最早進入電動車高功率電機控制系統的研發廠商,他們在電路設計,控制算法和firmware開發上領先所有對手至少5年。如果你同時開過NissanLeaf和TeslaRoadster就會知道,前者在加速,冷天氣等環境下的能耗是非常驚人的,導致整體用戶體驗大幅下降。而且NissanLeaf還算是全世界最好的電動車之一。

2. 電池系統創新。 促使Marc和Martin兩人做Tesla很大一個原因是鋰電池的出現。他們很先見的看到,EV1的年代用老式鉛酸電池能做出跟汽油車類似甚至更好的性能,那鋰系列電池讓電動車前進了一大步,徹底打敗所有其他的新能源車技術路線並且能夠有潛力讓電動車性能遠超汽油車。鋰系電池擁有比鉛酸電池更高的能量和功率密度,不過其熱特性和電特性都是很糟糕的。比如說電壓。任何單芯鋰電池外電壓必須在2.7-3.3V之間否則就會過熱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另外一塊大電池組內溫度梯度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如果一塊30千瓦時的電池任何兩點溫差為2度,離火災就不遠了。如何「馴服」這難以控制的鋰電池?這一點Marc和Tesla的一號技術員工JB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們最終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將7000個左右的2安時左右的18650封裝電池串並聯在一起。在最新一代Roadster的電池組裡面69個小電池並聯封裝成一個電池磚,99個電池磚串聯成一個電池片,11個電池片並聯成一個電池系統,總共6831個電池。記得07年左右這個技術慢慢成熟的時候,總能在電視台裡看到一些經典的評論員,打扮的油光水滑,裝腔作勢的說:想到開車的時候屁股底下墊著7000個筆記本電腦電池,這些Tesla的書呆子們走不了多遠了!

然而,這一群給力的人讓無知的電視評論員們失望了,而且失望之極。事後證明,不僅他們的電池系統很穩定,而且是世界上最穩定的系統。後來大家聽說過中國電動車起火,Volt起火,Fisker起火,唯獨沒聽說過Tesla電池起火。那麼他們的解決方案為什麼最穩定呢?首先,Marc和JB兩個人測試了當年300種市面上品質最好的電池,最後發現松下電池的穩定性和一致性遠超其他所有公司的電池,而松下的18650封裝電池穩定性又在其所有產品中最好,因此使用最穩定的電池芯對其電池組的質量奠定了基礎。後來的故事大家也知道,Volt和Fisker都用過A123的電池都起過火,並且A123也破產了。第二件事情就是電壓控制和溫度控制。電池越小,可以測量的分辨率就越高,控制就越容易精確。當然這個時候有人自然會問:7000個電池太多太複雜了吧?怎麼控制呢?但是在網絡控制領域,一個簡單程序就能通過router控制上萬台甚至幾百萬台服務器,而Marc更是這個領域的技術專家並且成功的賣過一個公司。因此,在底特律傳統車商不熟悉的領域,Tesla的團隊抓住了電池問題的關鍵,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了這個問題。我第一次見到Marc的時候就急不可耐的問:大哥,您那些串並聯的數字,69並聯99串聯11並聯是怎麼得來的啊?Marc大叔摸了摸自己在海灘上游泳時被太陽曬得通紅的光頭,淡淡的道:DOE(design of experiment)。我一口鮮血差點就噴了出來。搞工程的人對這個概念應該都很熟悉,就是窮舉所有的可能數字排列組合,然後選取其中一部分組合進行仿真和實測,比較輸出的結果。6831個電池,無窮無盡的DOE,他們做了一年的時間。如果沒幹過工程的朋友想體會這個過程的困難的枯燥,可以參見《神鵰俠侶》裡面楊過在和小龍女分別的16年中和神雕在海中練劍的情景。一個聰明人,踏踏實實的長期苦練內功,最後的結果只能是一身驚人的藝業。

3. 造車架構簡化。Tesla剛開始的時候早期團隊的人對此並沒有明確的方向,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能夠改變整個造車的理念和使用了上百年的架構。不過基於對電動汽車架構和關鍵部件的分析,JB得出一個很重要的結論:電動車的關鍵部件電池組和drivetrain以及所有的cable都可以集成到傳統汽車底盤大小的部分,跟傳統車相比大大節省了空間,而且以此為平台,「everythingabove is your imagination space」。在Roadster裡面這一點體現還不明顯,到了Model S和X就可以發現前蓋打開都可以放很多行李,車內容積比同樣體積的汽油車大很多。等到看完ModelX的發布會之後,耐著性子聽著給力哥磕磕巴巴的用他那比喬幫主爛10倍的口才發佈比喬幫主任何產品都要給力50倍的ModelX,我不禁感嘆,看來Tesla真的要把所有對手都遠遠的甩在後面了5年了。

從2003年兩位M哥開始醞釀,到後來JB,我的好朋友G兄,D兄,E兄(為了隱私隱去名字),Tesla在04年就組建了一支陣容強大的工程團隊。有意思的是,雖然直到2006年才有傳統汽車領域的技術大牛加入,事後證明恰恰是這一點讓Tesla別出蹊徑走出一條輝煌的汽車設計革新之路。

2004年一季度:公司正式成立,給力哥領投7百萬美金。

2005年:上半年第一輛實驗樣車(沒殼)出爐,給力哥Elon領投第二輪,下半年車身模型設計完成,第二輛樣車出爐,公司從20人擴張到80人。

2006年:上半年Elon跟投第三輪,所有創始人的好朋友SteveJuvertson加入董事會。公司增長到150人。

2007年:關鍵年。0-100公里每小時加速3.86秒。原有的二級變速箱設計Reliability出了大問題,過不了3000英里測試。現金急速見底,生產遙遙無期。給力哥ElonMusk正式發力。

喬幫主2007年在AllThings Digital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一句大實話:成功的企業靠的是1%的創新和99%的執行。從坐在他身邊的比爾蓋茨點頭力度和頻率來看,這句話確實很有份量。而Tesla此時的CEOMartin做了很多。重要的創新點幾乎全部抓住,而從2006年之前的執行來看,他做的是很優秀的。電池系統性能卓著運行穩定,車身設計明快大氣,電動控制系統算法堅實。可以說,前40%的執行都做得不錯。但是當公司成長到150人之後就越來越難有效解決重大問題了,比如二級變速箱。本來原則上電動車都不用配備多級變速,但是如果需要高性能的加速,異步電機在低轉速的情況下功率輸出效率較低,會影響性能,因此引入二級變速是個很自然的選擇。但是在高壓高功率電控系統和變速箱之間的系統研發,這是全世界誰都沒做過的。當時選取的晶閘管IGBT在功率控制的精度和時間響應上都不太適用於二級變速。所以多次測試都無法通過。作為CEO,應該快速作出決定讓產品通過生產標準,但是Martin這個時候猶豫了,進入了反覆試驗的死循環,導致現金不足以支持交通部的認證測試和生產投資。

無奈之下公司只好進入下一輪融資,Elon領投,董事會把Martin解僱,電子製造業的風清揚式人物Michael臨危受命擔任CEO。公司很快做出一系列有效決定,第一批產品使用更好的變速箱供貨商,並且鎖死變速不讓換擋。他們在低速加速上犧牲了將近15%的效率換來了產品的順利發售,後來Roadster2乾脆換成單速變速箱,加速反而更快。當時整個公司非常恐慌,感覺自己永遠沒有機會做出真正通過認證的電動車。然而,他們一直信仰的硅谷老前輩摩爾的摩爾定律拯救了他們,2008年IGBT發展進入高速期,更小,更快更高效耐用的產品徹底把Tesla推上了一個技術高峰。2008年6月第一輛Roadster發售,之後TomHanks, George Clooney, 施瓦辛格,google二老紛紛買入。Tesla在洛杉磯開了第二家4S店。2008年10月份給力哥Elon上任CEO,Tesla開始了真正的生死之博。

2008年的10月份無疑是生死存亡的時刻。第一款跑車產品roadster出爐,原計劃7萬美金成本售價10萬美金。由於變速箱的改進,成本飆升到12萬,售價開始變成11萬,給力哥在洛杉磯客戶見面會上見到的滿是一張張憤怒的臉,他說他那天差一點就沒堅持下來昏倒在現場。Tesla面臨的情況非常糟糕:賣車虧本,200號員工每天工資不斷消耗,繼續融資無人願意接盤。我的好朋友G兄是公司第三號工程師,平常週二週四經常打打籃球,週末大家出來泡泡酒吧,那段時間憔悴的厲害。他跟我說,老大比他們壓力更大,他另外一家火箭公司SpaceX第三次發射失敗,已經沒錢發射第四次了。

Tesla何去何從?到底怎麼辦?擺在給力哥面前是這樣一個情況:技術遙遙領先;成本短期無法大幅下降;現金即將用完。這個時候,給力哥Elon的真正實力終於發揮了。意識到公司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現金,他首先去了一趟戴姆勒,說服戴姆勒主席來Tesla參觀。然後花了大概8周左右的時間,將一輛SmartCar改裝成電動車,這其中包括底盤,電池,電動機和所有控制系統全部重新設計。不出所料,戴姆勒主席的對Tesla的技術大為滿意,對Tesla投資5千萬美金並且開始簽訂smartcar核心部件的銷售訂單。之後的半年內,又拿下豐田Rav4的電池和Drivetrain的訂單。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可能和戴姆勒的Deal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對於一個關注電動汽車超過10年的人來說,能給世界第二款經典電動車提供最核心的部件本身就是對其技術先進性的一種體現。

可是,錢還是不夠,非常不夠。

如果說2008年是生死存亡的一年,2009年就是奇蹟不斷的一年,給力哥Elon的戰鬥力終於爆表。首先08年快速啟動的modelS計劃進展順利,設計,測試和prototyping在2009年上半年順利完成,對於一個第一款產品還未完全成熟的年輕汽車公司來說,不得不說團隊的創造力和執行力都是驚人的。在眾多的批評和質疑聲中,朱棣文和奧巴馬參觀了工廠,Tesla成功拿下4.65億美金的貸款用於生產ModelS並且開始接受客戶的定金。另外公司還需要6千萬的流動資金用於生產,工程等費用。再次遇到瓶頸。有一位董事Steve有一次跟我們講,一開始給力哥出來融資的時候,大家都不敢接這個茬。硅谷也沒有幾個懂汽車技術的風險投資人,大家不知道roadster是否最終能掙錢,也不知道ModelS能不能成功生產,因為Roadster開發花了將近2個億。融資3個月還是沒有進展。這個時候給力哥終於出來,拿出自己銀行中僅有的6千萬美金,發邀請給自己認識的所有的投資人朋友說,這一輪6千萬,大家自願認購,不夠的我來補上。這氣勢一下子把大家給震住了,眾人才如夢方醒紛紛跟進。最終這一輪大概融資8千萬美金。

經歷了07的關鍵之年,08的生死之年,09的奇蹟之年的Tesla就如浴火重生的鳳凰一般一飛衝天。之後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了:2010年中上市納斯達克,成為自1954年以來第一家美國上市汽車公司,上市當天漲到18美金。2012年中第一輛ModelS下線。2012年第一季度ModelX發佈。2013年第一季度實現盈利,股票漲到90美金左右。

Tesla是這樣一個公司:他們在創新最困難最昂貴的的汽車行業,通過世界一流的團隊,理想化的領導人和良好的硅谷創業環境非常幸運的生存,發展壯大了起來。他們帶來的技術進步對行業是革命性的;他們今天在產品設計,技術積累和商業模式構建都遠遠領先同業競爭對手。作為一個長期接受工程師訓練的人,我對這個公司表示最高的敬意。在公開演講中,我曾經分別問過Martin和給力哥Elon同樣一個問題:如何做出有影響的創新。他們的回答我寫在下面:

Martin說:你需要天真幼稚一點,因為如果你太成熟,你會很清楚你即將遇到的困難並且退縮。

給力哥Elon說:不要太過相信自己的直覺和commonsense,他們在創新活動中往往會誤導你。你可以學習一下量子力學,能有很多收穫。

或許,今天我就應該再翻翻自己的《費曼量子力學講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748

再說唐炳源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30604/18282462

上星期五本欄談及唐炳源先生,一位讀者William讀後傳來電郵,提供一個「良心僱主」的故事:
「唐炳源先生是當時的首席非官守議員,社會地位及名望皆高。他亦是理工大學(前身工業學院)的Founder。現時理工的主樓便叫唐炳源樓。
本人於70年代在南海紗廠中環辦公室工作四年。當時唐炳源先生已辭世,由其長子唐驥千打理。辦公室位於公爵行(Edinburg House),即現時置地廣場。那四年時間是我工作生涯中最值得回味的日子。除了免費膳食,最難忘便是年尾出花紅的時候。公司的政策是利潤的10%為員工花紅,用工資底數平均分。那時香港紡織業蓬勃。平均我們都有13個月之花紅,即一年出25個月糧,吸引嗎?所以年尾的時候很多推銷員到辦公室推銷產品,有保險、相機、甚至汽車。還有很多回憶,彷彿又跌入時光隧道。反觀現時的所謂良心僱主,望塵莫及。對所謂行政會議,更不堪一提。
謹向唐炳源先生致敬!」
Dictionary of Hong Kong Biography第426-427頁有關唐炳源先生一條記載,唐先生生於1898年11月27日,逝於1972年6月17日,其實唐先生係在1971年6月17日逝世,網上維基百科有唐炳源小傳,引工商日報1971年6月18日新聞為證。唐先生在1967年起任新亞書院校董會主席,至1971年逝世為止。
唐炳源家族本在無錫經營布莊、絲綢貿易、當鋪,唐先生讀書了得,在清華畢業後,往美國麻省理工攻讀工業管理,1923年回國,為家族打理紡織、麵粉實業,家族擁有嘅慶豐紡織廠在1930年代係中國七大紡織企業之一,抗戰勝利後,唐先生審時度勢,1947年首先自上海搬來香港,1948年更放棄大陸,將全部生意遷至香港,在荃灣開設南海紗廠,逃過1949年一場大災難,可謂智慧高人一等。有此教育及工業背景,唐先生好快就成為業界領袖,邵逸夫創辦無綫電視時,特別請佢做非執行董事,港英政府在1962年委任佢為立法會議員,1967年6月,李福樹辭任行政局議員、政府搵唐炳源替代。
唐先生係公益金首任主席(1968),教育方面,除大力支持新亞及中大之外,又係香港理工學院籌劃委員會主席,將香港工專轉型成為一間Polytechnic。如此民國人物,今日香港那曾得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036

黃怒波再說冰島故事

2013-07-08  NCW
 
 

 

□ 本刊特派記者 李昕 發自巴黎6月下旬,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組織民企代表對比利時和法國進行訪問。代表團裡面有柳傳志、朱新禮、郭廣昌、馬蔚華、俞敏洪等企業家,也有吳建民等前外交官員,共40多人。6月25日的巴黎各大媒體,都有中國企業家的大幅報道。

北京中坤投資集團董事

長黃怒波一向能說。他在冰島買地建賓館也堪稱傳奇。2011 年起,他開始申請以800萬美元購買冰島300平方公里土地,被冰島政府拒絕。

《紐約時報》在今年3月一篇長文中,如此描述他要買的地塊: “早上11點,孱弱的陽光才剛剛照亮天空。雪季從9月開始,可能下到5月為止。 ”言及中國商人要在這裡建高爾夫球場的想法,在風雪里艱難站立的當地人笑著說, “在這裡打高爾夫很困難。 ”投資終究是投資,錢還是有人要的。產權所有者均已同意,舊冰島政府拒絕之後,六個冰島城市打算分塊購買這塊地,再集體出租給黃怒波的中坤集團。6月6日,黃怒波向冰島新政府的產業部再次遞交長期租地的要求。

6月25日,代表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在巴黎資本峰會上發言時,黃怒波再說冰島故事。

“冰島故事,就是中國商人想‘走出去’的故事。你說,我買了地也不能搬出去,中國的海軍陸戰隊也不搬進來,為什麼不讓買?歐洲現在自身發展有問題,失業率高、產業陳舊。還不願開門! ”他說。

在全場的哄笑中,黃怒波繼續“控訴” : “中國知道冰島就三件事:火山爆發、國家破產和中國人買地。現在冰島中國遊客暴增,連賓館都訂不上,地價都漲了幾倍,還是不許我買。 ”

黃怒波是最受法國記者關

注的企業家之一。中國企業家代表團與法國總統見面後,路過記者群時,許多扛著攝像機的記者找黃怒波過去提問。

“他們就想拐著彎問中國

人來法國幹什麼,是不是要把法國買走?這市場經濟在法國,確實也需要再設計呀。 ”黃怒波說。話到最後,黃怒波嚴肅 起來: “三年前在美國抄底時買 了很多物業賺錢,五年後也會在巴黎、歐洲繼續找機會,發展旅遊和現代服務業。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919

Better Place:讓世界變得更好------------坐下再說 坐下再說

http://xueqiu.com/3544233893/24580444
專家就是那些在他們的領域中犯過所有錯誤的人。----量子力學創始人尼爾斯波爾

文中信息來源全部來自網絡和直接聽說(不包括道聽途說),只敢說儘量求真實,如有錯誤見諒。筆者非汽車工業專業人士,文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做參考,如有錯誤歡迎專業人士指正。

文中信息來源:

1.ShaiAghassi多方訪談

2.Idan Ofer口述,Better Place 3號創始人,多位前20號員工口述

3.Better Place頭版和第三版商業計劃書節選,宣傳資料以及眾平面媒體資料

4.全美電動車協會,加州電動車協會

Better Place從成立到破產,在過去的6年時間彷彿上演了一場傳奇而絢麗的戲劇。最近很多曾經在BetterPlace工作的朋友紛紛在Facebook發文回憶自己曾經在BetterPlace的經歷以紀念剛剛破產重組的公司,不禁讓我感慨萬千。從2007年因為各種原因就開始關注這個公司,雖然從一開始就認定做不成,但真的發生了還是挺為他們惋惜的。作為一個電動汽車愛好者,在此想以一個行外人的視角分析這個公司的發展,總結他們做對了什麼事情,做錯了什麼事情,對未來的電動汽車發展有什麼啟示。

2007年對電動車來說是頗不平靜的一年。TeslaRoadster推遲發售,Martin下崗;ACpropulsion推出新款根據ScionXB改裝的第一輛Ebox遞交給客戶湯姆漢克斯,這也是第一輛由18650鋰電池組裝的高性能電動車;南加州著名孵化器IdealLab下屬公司Aptera推出了形似星際迷航小型飛行器的世界能量效率最高的電動車Type-1;寶馬公司宣佈基於MiniCooper車型的電動版MiniE研製計劃。這一年,國際原油價格從56美金一桶飆升到98美金。

在這一片熱鬧聲中,電動車的江湖還出了一個異數,這個人就是ShaiAgassi.

2005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大會主席兼創始人KlausSchwab問大家:Howdo you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by 2020? 這一提問引發了眾多世界經濟領袖的熱烈討論,同時也激發在場的Shai對世界未來的暢想和自身理想的思考。

在進入電動車行業之前這個人有著輝煌履歷。畢業於以色列著名技術學府IIT,26歲在以色列創辦企業軟件公司TopTier,2001年32歲將公司以4億美金賣給企業軟件巨無霸公司SAP。在SAP他主管技術和戰略部門,到了2005年36歲的他已經成為公司CEO的第一順位人選,計劃2007年接替上任CEO。筆者僅見過他本人一次,是一個風度翩翩的學者形象,和硅谷典型的口若懸河的企業家不同,他口才雖然不錯,但是可以感覺措辭遣句經過了明顯的思考和整理,追求一種理性的嚴謹性。

達沃斯論壇的那場討論,對於Shai這種學者氣質的理想主義者的影響是及其深遠的。出身於以色列,從小就活在一個石油孤島上,對石油為基礎的交通的不可持續以及不健康的發展有著深刻的體會。他一直相信,將汽車從石油中解放出來是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一個途徑,而且是必經之路。

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什麼清潔能源的汽車可以不依賴汽油?兩個重點: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鑽研精神強的Shai走訪了全球的數家大車商,歐美主流的新能源汽車研究所,發現燃料電池車在氫氣存儲,功率輸出控制以及成本上都難以滿足規模量產的要求,商用時間太遠。而此時2007年的電動車技術發展已經是一日千里,商用化可行性早在94年EV1和RAv4上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因此中期用電動汽車取代汽油車成了Shai的目標。

「When we change the world, we do it in a big way.」 就像所有的夢想家一樣,Shai可不只想賺點兒錢,他不缺這些,他想徹底改變世界。經過長時間的思考之後,他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宏偉的目標:讓電動車在汽車市場佔有率超過95%。達到這一水平,全球的二氧化碳濃度會開始下降,空氣污染大大降低, 50年後的石油枯竭而帶來的交通方面的危機也能得到極大的解決。

馬上第二個問題來了:這個世界需要什麼才能使電動汽車(轎車)市場佔有率達到95%以上?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Shai得出了一個結論:電動汽車的普及最大的障礙是基礎充電設施,不能及時充電會使市場難以接受。如何解決這個問題?Shai的方案是:提供一個充電和換電池的網絡。

他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這還要從傳說中的Felix叔說起。

Felix Kramer,康奈爾大學美國文學專業出身,趕上電腦革命,在電腦自動印刷和發佈行業創辦公司發了財,從紐約搬到硅谷,尋找新的創業投資機會。因為一直在媒體行業工作又經常接觸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話題,他對傳統汽油車的環境污染問題深為關注。他早年投資了著名的燃料電池汽車公司HyperCar,發現此技術中短期無法商用,長期商用的希望也暫時沒看到,於是他轉向研究電動車。作為一個美國嬰兒潮人的代表,Felix叔跟ACpropulsion的Alan一樣,對新的工程系統設計充滿了好奇心和鑽研熱情。他和Ron以及MarcGeller一起合作深入研究了當時風靡美國的豐田混合動力車Prius,認為如果將Prius改裝成可插電版本並且加大電池的容量讓汽車更多的使用電能則能量利用效率會更高。2003年他成立了的Calcars,專門致力於將Pruis改裝成插電混合的PHEV(plug-inhybrid)。他們使用了基於A123和松下等公司的電池由第三方組裝的電池塊,自己開發電池管理系統,使用Prius開放界面做出第一批插電混合電動車。這一批電動車的能量效率在Pruis的基礎上又提高了1倍以上。

在那個時候這可是個新發現,眾人紛紛表示需要嚴謹的研究一下。於是在美國電力研究院(EPRI)的牽頭下,能源部下屬的愛達荷國家實驗室的JimFrancfort哥果斷購入40台電動車,測試了3年5百萬英里;Google的LarryBrilliant成立PHEV測試部門,向內部員工提供上下班代步用的車隊超過100輛電動車測試超過3年多,據說里程超過了1千萬英里。這三個機構給出詳細的數據統計和分析都指向一個結論:插電混合動力車的能耗(80-90MPG)遠遠低於混合動力(50-60MPG),而後者遠低於純汽油車(20-25MPG)。而能源部的測試更加精細,他們有一組測試讓汽車一直使用電力,控制充電和里程,最後發現純電模式能量利用率最高,可以達到110MPG以上。同時,這三份研究報告還指出,對於特定的Felix叔改裝的電動混合車,需要什麼樣的充電網絡和充電模式才能讓駕駛里程不受電池容量的影響。

在一系列的鑽研活動中,Shai向Felix叔,能源部的Jim,EPRI的印度大叔以及Google的Larry深入的請教和學習,得出了第二個問題的部分答案:純電動汽車能量利用效率最高最清潔,需要適當的充電網絡。但是如何定義和設計一個能支撐95%以上電動車的可持續運營的充電網絡呢?於是他高薪請來了當時Google電動車項目的二把手N姐,幫他設計方案,後來乾脆讓她全權負責整體商業計劃書的編寫。根據N姐當年在電力研究院和Google的研究成果,量化分析了在城市內需要一個強大的充電網絡才能支撐大部分電動汽車的運行,充電樁的密度跟車輛保有密度以及車輛的續航里程有關係。根據城市交通和車輛使用習慣,80%的一天行車需求都可以限制在30-40公里之內。但是那20%的中長距離行車卻不是當時的電動車電池技術和充電技術可以解決的。如果你一天行駛超過100公里,充電時間會很長,電動車的使用就非常不方便了。如何妥善解決這20%的需求?為此Shai托自己的好朋友LarryEllison(Oracle CEO)介紹了他的好朋友給力哥ElonMusk,去Tesla參觀學習。當問及這個問題,給力哥聳聳肩,說實在不行就換電池咯。當時Tesla的核心電池組首席工程師G兄設計了非常方便更換的電池接口,為的是電池維護方便,因此Elon才有此一說。沒想到這給了Shai很大的啟示:是呀,如果我建造換電站,汽車可以更換電池,我不僅可以統一維護和租賃電池,用戶也不用擔心電池用完的危險。

N姐跟我是很好的朋友,當時我們經常和Tesla一號電池工程師G兄一起打球喝酒,聊工作聊人生。每每談及Shai給出的這個充換電結合的電動汽車服務網絡方案和商業模式,N姐的結論是:Fundamentallyflawed。最後她也拒絕了Shai共同創業的邀請。G兄就更直接了:哥們兒沒仔細研究就亂提方案,墨菲法則告訴我們,他一定出問題。

Shai的第一個投資人告訴我,他們投資圈裡面有個說法大意大概是這樣的:一個猶太人出來做生意,要麼死得很慘,要麼盆滿缽滿,但是你讓他改主意那是不可能的。頂住了各方面的壓力和質疑,2007年下半年BetterPlace商業計劃書完整版出爐。

不僅在基建這一塊,車商戰略夥伴這一塊也碰到了不小的阻力。通過自己在軟件圈子內的頂級關係,Shai找遍了世界所有一線二線車商,說想合作開發可換電池的電動車,得到的回音一律是:「滾。」就連半個老熟人給力哥Elon也很委婉的說:我們攤子小,高檔車開發也沒必要呀。

這猶太人在全球商界江湖上的叱咤風雲可不是憑空來的,互相幫助扶持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融資的過程中Shai請到了以色列首富IdanOfer做了公司董事會主席。老爺子家裡3代從商,涉足海運,能源,礦產,運輸和基建,無所不包,在歐美商界背景根深蒂固。Idan帶他見了以色列總理。總理說,拿出2億美金,找一個車商,我會配套2億美金,以色列市場就是你的。(全世界的領導為什麼都這麼會說話)Idan同時介紹了另一個重量級人物:CarlosGhosn, Nissan-Renault聯盟總裁。

Carlos叔在汽車行業裡那可是神一般的存在:RenaultCEO, Nissan CEO,德國伏爾加汽車公司董事會主席,巴西聯合銀行董事等等。2007-08年間Carlos叔看到了電動汽車的未來,在公司內力排眾議,決定投入60億美金開發經濟型高質量的電動汽車,這就是後來的NissanLeaf以及其歐洲姊妹版RenaultFlorence。這款經濟可靠的電動車從2010年發售開始,拿下眾多獎項,賣出超過5萬輛, 至今為止還是世界上銷量最大的純電動車。記得在電影Revengeof the electric car裡面,09年的底特律電動汽車車展上,給力哥ElonMusk碰到了GM老兵BobLutz,走過巨大的展廳,看到不少純電概念車,比亞迪E6,福特focus電動版,Tata,現代,豐田等等,兩人看完都是淡淡一笑。可一到了NissanLeaf面前就感到一種無形氣場的強大壓力。Bob老先生摸摸車身說:設計還真不錯啊,給力哥咂咂嘴接著說:是呀是呀,肯定能大賣。

當Shai2007年找到Carlos叔的時候,正是後者醞釀開發NissanLeaf的時候。雖然集團整體的戰略重點是整車的開發,但是在技術上快速電池插拔並不是什麼難事兒,並且還有以色列和丹麥市場這樣的黃金機會,Carlos叔決定和Shai合作一把,試水換電池模式對市場的影響。

於是,雙方在08年簽署框架協議,共同開發以色列市場,BetterPlace提供充換電網絡服務,Renualt提供電動車。等到08年4月份再看BetterPlace最新的商業計劃書的時候,已經是一份背書滿滿,金光閃閃的大部頭了。這本傳說中的無敵計劃書配合上Shai的儒雅學者氣場,在資本市場上真是所向披靡:

2007年底,VantagePointVenture, Israel Corp, Israel Cleantech Venture和Morgan Stanley共同投資1.11億美金,號稱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創業公司A輪融資;

2010年,匯豐銀行領頭,帶著Morgan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渣打銀行資產管理部 ,Israel Corp,VantagePoint Venture Partners,OferHi-Tech Holdings,Morgan Stanley Principal Investments和 Maniv Energy Capital Series B融資3.5億美金。

2011年11月,B輪融資投資人和通用電氣,瑞士銀行共同融資2億美金。

2012年10月,IsraelCorp追加1億美金投資。

加上各種中間小型融資,BetterPlace總共股本融資大概8.5億美金,加上各地政府配套,差不多10-12億美金。

然而資本市場的勝利不代表其他方面能成功。

2008年為了把整個計劃中的拼圖完成(車型,充電技術,換電技術,金融槓桿,智能電網配套),花了Shai整整一年半的時間。終於在2009年中全部敲定。車型以及外圍技術和Renualt合作,換點技術請Tesla系老員工,金融槓桿引入渣打和MorganStanley,智能電網配套/車隊管理等就直接挖SAP老部下。

有了錢有了人,下一步就是執行。那麼BetterPlace做了什麼執行呢?

2009年見到他們的VPbusiness Dev的時候,哥們兒說,忙著融資呢。2010年初去參觀,這是已經融了好幾億了,問問工程師,說軟件系統沒起來呢,換電池?早著呢。車?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整個2009年和2010年,Shai的Calendar排的滿滿的:政府談判。

2007年:以色列;

2008年:丹麥,美國加州,德州三角,夏威夷;

2009年:澳大利亞,韓國(未有官方新聞),加拿大安大略

2010年:中國大陸

2011年:法國

雖然在媒體上頻頻露面,但是這些國家的政府在簽署了框架協議之後並不買賬:你什麼時候能執行呀?很明顯,如果沒有車,業務就進行不下去。

這個問題沒有那麼好解決。全世界所有廠商中,願意和BetterPlace合作並且開發生產經濟型純電動車的只有Nissan-Renault集團和奇瑞公司。後者暫時還沒有能力生產高質量大規模電動車。唯一的希望就是前者。而2010年前的Carlos一直專注於旗艦產品Nissan-Leaf的開發直到2010年12月發售。作為LEAF的姊妹版RenaultFluence Z.E直到2011年開開始量產,這期間還有電池系統的二次開發。

雖然在2009年已經可以示範換電站的運行,但是需要做的相關工作遠遠比這個多,比如相應庫存如何控制,庫存電池如何保存和維護,電站設備供應鏈如何建設等等,在BetterPlace內部一直有多方意見無法調和,而作為決策層的Shai,對這些工程難題很少理會,一直遲遲無法給出最終的解決方案。整個2009-2010年間比較大的「進展」就是和以色列眾多公司簽訂了數量約為10萬輛的購買意向書。當然,都是沒有法律效力的空頭文件。

在2011年C輪融資的的商業計劃書中,除了10萬輛的需求,更多的地區簽訂的協議,其他內容和B輪幾乎沒有什麼變化。(當然,計劃書開始強調快速充電的重要性和降低換點技術的重要性)換電站技術仍未完全成熟,汽車即將下線,實際訂單寥寥無幾。可以說,這一年在關鍵問題方面進展甚微。

2012年1月22號,全世界第一輛Renault電動車BetterPlace版在萬眾矚目下交送客戶手中。當月就有100輛車交送自己的員工使用。和BetterPlace計劃不同的是,原定2012年一季度建設51個換電站,到了9月份只有21個建設完成。            2012年以色列計劃出售5萬輛左右,到了2013年累計銷量只有940輛。

同樣,在第一批試點的丹麥,銷量也和預計相去甚遠。在丹麥電網公司出資1億歐元共同建設充電網絡的條件下,截止2013年4月破產前,總銷量達到了234輛,對照當年的商業計劃書,感覺這個數字少了兩個零。

雖然平面媒體從早期客戶那裡得到的反饋很好,但是這也阻擋不住公司驚人的虧損率,到了2013年4月間,公司宣佈因為虧損過高而破產,7月份公司以約1200萬美金的價格賣給了SunriseGroup。

那麼,BetterPlace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1. 戰略假設重大漏洞。

Shai做BetterPlace的出發點是基於電動車以及電動車充電網絡的雞和蛋問題。當所有人進入電動汽車行業的時候,第一個市場發展的問題就是:沒有充電網絡,電動車怎麼辦?因此Shai才提出給一個充電網絡整體解決方案,通過賣網絡服務來賺錢。這大概倒是沒錯。但是他過度低估了電池成本下降的速度和技術進步的速度,在他籌備betterplace這幾年間,鋰電池從1000美金一千瓦時降到200美金以下,這個速度是他始料未及的。因此在他高價買入大量的電池庫存的時候,那些電池的價值在飛速的貶值。另外,他開始建設換電站的成本遠高於已經很昂貴的50萬美金報價,而事實證明這並不是客戶最需要的,花很多錢給客戶提供價值很小的服務,客戶一定不願意買單,而這個虧損就可想而知了。第三,他的出發點是為電動汽車超過90%的覆蓋率服務,但是最早的客戶所需要的解決方案必然跟90%覆蓋率解決方案是很不同的,因此他的很多假設分析一開始方向糾錯了。

2. 執行和決策的缺乏

對早期的基礎設施服務類公司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執行。手機運營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手機覆蓋率從1%倒99%的發展過程中,每天都在面臨,用什麼資源開發什麼技術,花多少錢升級多少硬件,如何準確預測市場增長等等問題上,任何一個看似小的預測錯誤都可能造成大麻煩。在BetterPlace早期的發展過程中,技術,產品和系統的開發非常緩慢,高層尤其是Shai本人對技術發展思路也很不明確,從早期專注於車隊管理,到中期大力發展慢速充電和換電以及晚期引進超快速充電,沒做一次決策都沒有很有力的執行下去,導致最後遠遠無法達到當初承諾的服務質量。其實市場並非沒有給他機會:a)2011年NissanLeaf在美國和日本市場的成功證明了在早期市場上並不存在雞和蛋(電動車需要複雜充電網絡)的問題,客戶最需要的就是電動車本身b)2011年Tesla的一系列舉動明確的表明,電池成本的下降和質量提高遠遠超過業界的預期。在此已經給出了很明確的信號,BetterPlace應該專注於充電服務並且加快和Renault合作的步伐盡快推出電動車。但是相反,2011-2012年大把的資金用來建設換電站,對客戶需求的瞭解還是停滯的。

3. 商業模式本身過於依賴扯車商

正如2里面說的,電動車早期市場,客戶眼裡電動車本身的價值遠遠大於所有其他外圍產品和服務,包括充電。因此車商能否緊密合作,本身產品的市場接受度都會極大影響BetterPlace。事實證明,在以色列和丹麥,Renault這款電動車的接受度遠遠低於BetterPlace的預期。想憑藉這一款車成為當地市場的主流選擇是不可能的,也就沒有大家希望的早期的高速增長了。

2012年的BetterPlace,在犯了眾多戰略戰術錯誤之後,公司的現金急速見底。終於在2013年發佈消息宣佈破產,留下了一大批充換電設備,眾多愁眉苦臉的投資人以及一個痛苦而迷茫的團隊。

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公司這6年的發展歷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有理想的團隊,為了綠色交通作出的一次大膽的嘗試。雖然他們因為一系列錯誤最後失敗了,但還是向他們表示敬意。畢竟,他們是為了讓世界更好而努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600

陽光三十年----Sunpower發展之路 坐下再說

http://xueqiu.com/3544233893/25958236
作為科班出身的光伏人,謹以此文向那些為了人類能源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才智和心血的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以及所有相關的人致敬。本文不可作為股票投資參考依據。資料來自多年整理,積累自業內訪談,學術論文,行業報告,同行吐槽和網絡信息。

在過去30年太陽能行業轟轟烈烈的發展歷程中,Sunpower不是第一家光伏公司,也不是增長最快的,更不是實力最強的,但是誰都不可否認,他是誰都不可忽視的標竿性企業,他開創了光伏發電普及的時代。因此回顧它的歷史,也是對太陽能普及時代這三十年的一個見證。本文旨在介紹,這個公司為什麼重要,他有什麼樣的地位,他對光伏行業乃至能源行業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要想知道什麼是光伏,一切都要從1905年說起。

1905年初春的瑞士依舊很冷。在伯爾尼街頭的咖啡館裡面,一張桌子上擺著四篇論文。一個頭髮蓬亂的年輕人一口一口的喝完手中的咖啡,拿起最上面一篇看了看,放到信封裡寄給了德國物理學報。後來他因為這篇文章拿到柏林大學物理系教授教職並且獲得1921年諾貝爾獎。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艾爾伯特愛因斯坦,他的這篇論文叫《光的發生和轉化分析》。他當時還沒有意識到,這個發現在20世紀80年代給世界帶來了一場能源革命。

自從1839年法國攝影師,工程師Alexandre發現光照通過特殊材料會產生電流以來,人們一直對神秘的光電效應充滿了好奇。直到1905年這其中的原理才被愛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論解釋清楚:光子和電子作為粒子其能量是可以進行離散式的交換的。其量級是一個最小值的整數倍。

這一偉大的發現讓剛剛進入電氣時代的人類社會激動不已,尤其是學界和工業界。長期以來基於卡諾循環驅動的發電機慢慢佔據了整個世界。已經有不少富有遠見卓識的物理學家和發明家已經發現,化石燃料(間接太陽能)對人類能源需求的支撐時間尺度是無法和直接利用太陽能能相比的。而如果利用光生伏打效應導出電流,就可以得到及其理想的能源轉化系統。

然而,這一理想讓學界和工業界努力了50年。

1953年的新澤西的夏天永遠是那麼的涼爽。在貝爾實驗室一間毫不起眼的辦公室裡,有個身材瘦長的中年人盯著一塊黑板很久了。他的名字叫Gerald Pearson,研究光伏效應已經有5年了。那個年代這個研究課題可不新鮮,畢竟愛因斯坦先生的文章已經廣為傳播,誰都想做出一些有實用前景的東西。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是,Gerald對在新的系統裡觀察光伏效應沒有什麼興趣,他認為真正有意義的研究是實際的應用。根據他過去5年的研究結果,在半導體裡面獲得的光伏效應才可以穩定輸出電功率,而地殼中含量第二名的硅元素正是新興的半導體行業中最常用的材料。因此使用硅材料的太陽能電池成為他的研究重心。幾個月前剛剛拜訪過愛因斯坦,老人家已經頑疾纏身,長年專注大一統理論的研究。不過最終他還是告訴Gerald說:想想普朗克,布洛赫,想想布里淵。他們的研究對你會有幫助的。回到辦公室,Gerald和他的老同事William Shockley經過簡單的計算,發現硅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理論極限高達29%,鋪滿亞利桑那一半的沙漠就可以給全球供電。(後來Shockley和Han Queisser進一步推導單結太陽能電池理論極限為33.7%)這一結果更加增進了Gerald的信心。

那個時代大家對2維襯底的均勻半導體摻雜還不是很熟練,這樣的大面積功率器件很不好製造。Gerald苦思良久,使用了furnace diffusion的方法,高溫將P,N雜質通過氣相擴散摻入2吋硅片,獲得了高質量的大面積PN結。終於在1954年作出世界上第一片基於硅半導體的太陽能電池,獲得了6%的光電轉換效率。而在這之前,所有的太陽能電池效率都無法超過0.5%。14年之後,Gerald的師侄Bob Noyce使用了類似的辦法作出2維邏輯電路,降低了印刷電路成本,創立了一家公司叫英特爾。

這一進步無疑是在黑暗中的一道閃電,突然大家都有了前進的方向。於是美國人,蘇聯人,日本人和法國人紛紛加入這一行列,太陽能電池效率從1957年的6%一路上揚到70年到中後期的14%。

然而真正的富有遠見的人是Gerald,他知道,問題還很多,距離實用還很遠。於是他辭掉了貝爾實驗室舒適的工作,搬到了西海岸,在斯坦福大學當起了教授,專注於研究硅太陽能電池的商用化研究。

斯坦福大學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在1960年加入後Gerald又招聘了James Meindl教授。兩位世界二次工業革命浪潮中的工程師家庭出身的背景使得他們對理論和相關技術開發實用性的結合異常敏感,對漂亮的實驗數據和數學推演都有一種天生的洞察力和穿透力。他們在太陽能光伏技術方面的研究合作更把這個技術向實用化推進了一大步。

1969-70年兩位老師招收了兩個學生:TJ Rodgers和Bob Swanson。TJ是個大個子+運動狂,看問題直奔主題從不拖泥帶水;而Bob則是一副學者風範,善於深挖物理圖像,分析探討問題韌性十足。兩位同學當時研究的是類似的問題: 電子電路越來越複雜,如何改進工藝做出功耗更低或者說能量利用效率更高的電子器件呢?大方向上,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看起來是個答案,但是這個答案沒有給大家任何具體操作的方向。

兩位同學的興趣側重不同,TJ專注於邏輯器件,如SRAM, EEPROM等。而Bob則一直專注於老師Gerald一生的熱愛:硅基太陽能電池。那個年代,大部分硅基半導體的前端工藝和封裝理論都在慢慢成熟。摻雜,光刻,絕緣層,Metallization都已經漸漸不是問題。因此TJ漸入佳境,在Gerald,James和師伯William Shockley的指導下做出一系列優秀的可商用技術。為計算機的計算速度提升作出了重大貢獻。

然而,他的師兄Bob遇到了很多困難。因為大部分硅基半導體器件和工藝設計的方向都是高集成和低功率的方向,而太陽能電池作為功率半導體器件,不太容易被CMOS工藝的進步所幫助。有些看上去可用的工藝如果應用在太陽能電池上只能是個成本噩夢,無法實用。

1975年間,合作了5年多的師兄弟各奔前程。TJ去工業界,Bob留在斯坦福當教授。臨走的時候TJ說:「Bob,你在做一件困難但是偉大的事情,如果將來需要我幫助,給我打電話。」

而這一個電話,26年之後才響。

75年-85年是硅谷蓬勃發展繼而震驚世界的年代。一群帶著啤酒瓶底眼鏡的書呆子們帶大家進入了第三次工業革命。TJ在加入一間半導體公司工作數年後自己創立Cypress Semiconductor專功集成電路配件已經賺得盆滿缽滿名動天下。

而Bob還在斯坦福安安靜靜的做教授,他的收穫雖然不小,但是知道的人並不多。他已經明白了硅基太陽能板成本居高不下效率離理論值相去甚遠的主要原因主要在器件設計和後端封裝工藝,比如電連接結構,比如面板和背板玻璃,比如大面積功率器件的current crowding問題。

85年的時候Bob心中醞釀了15年的光伏發展圖景終於基本成型:

1. 未來世界100-200年之內,最可持續的發電方式是光伏。煤炭,柴油,天然氣快燒完的時候,光伏是最可靠最可持續最容易獲取的能源。(即使在化石燃料沒燒完的時候,開採成本和難度也是越來越高)

2. 光伏發電今天(1985年)90%的挑戰在於成本.1975年的時候一瓦太陽能板的成本約為100美金。這個成本必須在30年內降下來,最靠譜的辦法是技術進步改善工藝成本,產品效率和產品質量。

3. 技術進步首先發生在前端工藝,慢慢過渡到後端,最終在系統產生創新。

那一年,Bob接受了能源部的研究基金,做出了自己20%效率的太陽能電池樣品,成立了一間公司叫SunPower。然後他寫了兩封信給自己的恩師James和Gerald:「我要推動世界普及光伏發電。」

這句話20年後被另一個人引用了一次,他的名字叫Elon Musk。他那一年辦了另一家太陽能公司叫做SolarCity。

85-86年剛出道的Bob並不順利。集成電路半導體的發展已經成為了美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和未來希望。當年的里根總統更是深紅陣營中的強力領導人,他對石油之外的能源沒有半毛錢興趣。1986年甚至拆除了白宮屋頂的太陽能電池板。Bob在硅谷找了一圈風險投資人,大家聽到太陽能這個名詞都問:這是能給你免費熱水洗澡的技術麼?風投不成就去找曾經支持太陽能研發和商用化的石油公司,BP,Chevron,Mobil, Shell等等。很可惜,這些公司叢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中恢復過來,頗有些好了傷疤忘了痛的感覺。感覺當年的研發完全是浪費錢。因此,同樣一份商業計劃書,改了又改,靜靜的在Bob的辦公桌抽屜裡面放了3年。

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努力堅持總有人能賞識。到了1990年終於獲得風險投資公司AVI的投資,並且拿到了美國電力研究院和能源部的合作合同,共同研發高性能太陽能電池。

根據Bob過去的積累,他總結出來了類似於摩爾定律的光伏Swanson定律:光伏電池的成本在產量每上升3倍的時候會下降20%。在1977年的時候,他的樣品成本為每瓦77.67美金。而Bob堅定的認為,這一定律的驅動是技術進步,也就是說他要做質量最好技術最先進的產品。為了達到這一點,他考慮了如下幾個問題:

1. 光伏電池為了最大吸光,一定要使用背電極。這樣表面就不會有連接線擋住陽光,提高單位吸光面積

2. 表面光學處理,降低產品反射率,提高吸光率

3. 反面鍍膜減少透射率

4. 使用最好的單晶硅片,減少雜誌和缺陷,提高電流提取效率

5. 高質量絕緣層防止電子空穴對的耦合

很快,公司在92年就做出了接近17%的高效率,脫離了手工作坊的狀態,招了20個人,買進了不少半導體行業退休下來的自動化設備。擁有了一套小型量產生產線。然後,他的成本還在50美金一瓦。根據計算,如果給別人家裡安裝,一度電成本相當於3-4美金。而當時市電均價為6美分以下。看起來離大規模普及還有不少距離。

「隨著技術的進步,成本最終會降下來的!」Gerald老師20年前的話語時常在耳邊迴響。是呀,我要堅持下去!

90年代中期世界經歷了歷史上最瘋狂的石油價格飆升,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研究太陽能電池的特性。歐美很多政府和研究機構開始購買sunpower的產品,進行發電效應的測試。公司接了一個又一個研究項目,收入慢慢流入,Bob開始不停地升級設備,提高產能,同時繼續研發,降低成本。1993年Sunpower和本田公司合作的太陽能電動車在澳大利亞拉力賽中獲得冠軍,超過第二名1整天的時間。97年,美國探路者太陽能驅動飛行器使用了和Sunpower合作開發的太陽能板。2001年,和NASA合作開發的Helios飛行棋飛到了3萬3千多米的高空,Sunpower的技術,已經站在了世界之巔。

然而,公司的現金已經不多了。

為了讓公司找到可持續發展之路,整個90年代Bob嘗試了各種辦法,研發聚光太陽能組件,紅外探測設備等等。很快他就發現,這些市場都不是他擅長的,最靠譜的還是專注的做太陽能市場。在太陽能市場中,他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和NASA合作衛星裝載的太陽能電池,然而很快就被Boeing Spectral lab的高效太陽能電池所打敗。

在持續10年的不斷嘗試和堅持中,Bob痛苦的意識到,真正能讓公司成長的還是自己原有的vision:民用太陽能發電。而自己應該專注於這個方向。然而,2000年初的成本雖然下降到10-15美金一瓦,但是還不足以做到和市電競爭。出路到底在哪裡?在這個時候,Bob想起了自己的師弟TJ Rodgers。

2001年的TJ已非當年的吳下阿蒙。他已經一躍成為身家過億的成功企業家,半導體行業的領軍人物。這年的冬天他接到了師兄Bob那個讓他等待了26年的電話。兩人一聊,讓TJ激動不已。他發現太陽能技術在師兄手上已經發展得如此成熟,大規模生產僅僅是欠缺臨門一腳。他告訴師兄,只需要將產能規模擴大20-50倍,就可以將成本大幅度下降到1美金以下了。於是,他帶著一份完整的商業計劃書來找自己公司Cypress Semiconductor的董事會,希望說服董事會投資Sunpower。然而,董事會不相信Bob能夠將產品成本從15美金降到1美金。見到這種情況,TJ毫不猶豫,馬上寫了一張75萬美金的支票投資給Sunpower。而這個時候,據說Sunpower的現金只夠支持不到5個月公司運營。有了這75萬美金,Bob成功的將原來只能用於小規模量產的工藝改進,去掉了那些大規模量產的限制工藝,學會了犧牲暫時的產品性能來專注大規模生產。等到2002年他再次和TJ出現在Cypress Semiconductor董事會面前的時候,他們的全套工藝獲得了董事會的讚賞,獲得了8百萬美金的投資。第一條生產線出來的時候終於越過了10美金一瓦的歷史性門檻。

2003年,Bob邀請Silicon Light Machine (Cypress Semi光學分公司)CEO,德國人Tom Werner 擔任公司CEO,自己退居二線專管大方向,而Tom Werner主要負責將公司產品成本進一步壓縮。

2004年為了達到壓縮成本的目的,公司第一個亞洲分工廠在菲律賓開張,出廠產品成本降至5-6美金一瓦。這一年也是歐洲光伏市場啟動的元年。處於石油價格失控般的瘋長,歐洲國家紛紛推出了激進的光伏政策,尤其是德國和意大利。這一年Sunpower在歐洲的第一家光伏電站在德國巴伐利亞州上線。

2005年公司上市,成為美國資本市場的光伏標竿企業。

2007年,在菲律賓建成第二條生產線,收購太陽能行業下游企業PowerLight成為半垂直一體化的光伏企業。

2008年,光電池效率達到23.4%創下晶硅太陽能電池世界紀錄。

到此為止,似乎公司走上了一條康莊大道,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然而並非如此。前三年冒起的中國數家多晶硅公司尚德,英利和天合使用低純度P型多晶硅正面布線法做出來的產品有著強大的成本優勢。而這個時候的歐洲開始進入政府補貼驅動的大規模光伏安裝時代。在一波波光伏電站安裝的浪潮中,成本,自然成了首要考慮的問題。眼看著歐美市場被來自中國的對手慢慢蠶食,公司2010之後連續虧損,現金再次見底,又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過去20多年反覆遇到的生存問題,再一次擺在Bob和Tom兩人面前。

2012年,法國石油公司Total宣佈入股Sunpower 66%,並且支持公司進一步研發,改進技術以降低成本,提高質量。

2013年,公司業務全面增長,成本進一步下降,毛利進一步上升,自2010年以來首度扭虧為盈,股票價格4塊左右回到30美金。

Bob此時也長期退居二線,回到學校做一些研究和演講。

作為Gerald的徒孫和Bob的師侄,我有幸數次和Bob見面,聽他講述Sunpower的故事。上次見到他的時候不禁好奇問到:你為什麼選擇如此困難的光伏行業還能堅持下來?是誰在激勵你影響你?

Bob說,我一直記得師叔Gerald說過的一些話。他說,光伏事業是如此的意義重大(meaningful)和激動人心(exciting),讓我想到,如果我死的那一刻還能做光伏研究,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再次向為普及光伏能源做出貢獻的先驅們致以最高的敬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651

再說降維攻擊:從張志東自曝看QQ經歷的3個大坎

http://bbs.iheima.com/thread-43708-1-1.html
昨天講「降維攻擊」,好多人留言說,希望繼續展開一點。

我想說,互聯網戰場的本質就是升維和降維。為什麼騰訊能從一個非主流的IM到一個1400億美元的帝國,最核心的武器就是騰訊是一個「升維」的高手。

騰訊聯合創始人張志東是我在騰訊打交道最多的一個人,還一塊出過差,務實而低調,他最近在騰訊大學內部講了一些干貨。我看到的則是騰訊不斷「升維」的故事:

騰訊為什麼沒有被其他新勢力「降維攻擊」,就在於騰訊有3次大的升維,也是3個生死攸關的時間點:

1、第一個坎是2000年左右。當時在深圳,騰訊還在一個很老舊的寫字樓裡,記得每次上樓都是坐晃晃悠悠的貨梯。這一年,騰訊的QQ還叫OICQ,被美國的ICQ發律師函後改名QQ。這個時期,騰訊的最大的升維就是提供持續穩定的體驗。如張志東說:「第一個是希望能活下去不至於倒閉。第二個目標,是少點挨罵不要讓用戶掉線。」

2、第二個坎是2004年左右。2004年騰訊上市,騰訊面臨兩個選擇:第一條路是只專注於做通訊和娛樂,是騰訊最擅長的。第二條路比較艱難,騰訊當時是叫「在線生活」。當時,騰訊選得時第二條路,現在我稱之為做「互聯網的水和電」,有的人稱之為「做平台」。

3、第三個坎是2011年左右。移動互聯網在2008-2009年就開始發軔,騰訊只到2011年才開始戰略性重視,這次升維的結果就是微信。張志東說:「移動互聯網才是真正的互聯網,我們在PC上面的歷史成績,在轉型的過程中很容易會成為一個負擔。」

你在遭受什麼樣的降維攻擊?

===降維攻擊的分割線:
來源:騰訊大學 作者:張志東

【題圖】騰訊五虎將:(左起)陳一丹、許晨曄、馬化騰、張志東、曾李青

我將騰訊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是PC時代,頭6年(1998-2004)是PC上網的大潮,騰訊在這個大潮裡面趕上了好時機。

第二個6年(2004-2010)是PC的紅利期,每年用戶規模都在增長,先行者獲得一個好的成長機會。第三個6年(2010-2016)是目前正在急劇變化中的移動時代。

1998年-2004年這6年可以說是騰訊的第一次創業,這6年騰訊從一個不足10人的團隊,到了1000人左右的團隊,2004年在香港主板上市成為了一家公眾公司,我們很幸運遇到了即時通訊大發展的時機。

騰訊頭3年的目標是什麼?現實一點,第一個是希望能活下去不至於倒閉。第二個目標,是少點挨罵不要讓用戶掉線。這個目標現在看起來很樸素,但在當年其實也不容易。當時騰訊的團隊也很簡單,大家天天趴在網上盯著我們的服務,如果我們的服務不穩定,用戶就會在BBS上罵。所以我們很長一段時間裡的目標就是少挨罵,不要讓用戶掉線。我們小小的技術團隊就是這樣被用戶用腳踢著成長,如果你做不到,用戶就會用腳投票,離你而去。這也奠定了騰訊做云服務的基因,為了不要讓用戶失望,我們的技術能力的提升必須要追趕上用戶增長的速度。

網上有一個傳言,說我在1998年就設計一個技術框架,支持很多年,沿用到IM到億級在線。這是百分百的虛假傳言,騰訊的海量通信的技術體系,是經歷了幾代特別優秀的技術同事,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經過無數次技術重構發展過來的。

2004年,我們通過移動夢網和增值服務,在2004年成為了一家上市公司。再往後的幾年,2004-2010年可以看作是是騰訊的第二次創業。在這幾年,我們的同事從千人發展到了萬人,公司選擇了好幾條產品線組合佈局的發展路徑。

在2004年成為公眾公司之後,我們有兩條路可以選。第一條路我們只專注於做通訊和娛樂,就做溝通和娛樂,當時寬帶娛樂也在興起,這條路是騰訊比較擅長的,也是符合我們團隊的能力模型的。這條路應該比較好走,估計也能有較強的盈收能力。

第二條路是比較長的一條路,我們當時是叫「在線生活」。經過了內部很多討論PK,我們最後還是選了第二條路。這條路就比較難走,就逼著騰訊有很多艱苦的過程。很快我們就碰到了組織陣痛,原來只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幾個創始人各管垂直的一塊,靠著創始人的專注和勤奮,就能夠驅動公司往前走。

但是到2005年、2006年,這樣的模式已經遇到很大的瓶頸,於是騰訊經歷了第一次很大的組織變革。在這個變革裡面,我們從垂直部門,創始人各管一塊的結構變成了事業部單元為主的組織結構。創始人就從垂直管一大塊變成橫向的支持,這是一個很大的組織調整。

這種轉變,從一個公司發展的過程來看,不是那麼容易過的坎,這樣的戰略選擇,對應人才有沒有準備好?因為每個BU必須要有一個小CEO,要有威望的同事放在那裡才能被信任。這樣的人才原來有沒有培養好?還有文化的挑戰,各事業部的目標不同,事業部之間的信任合作和資源共享都存在很多問題,能否相互包容?在這個階段需要有職業經理人的引入,人的融合方面也是很大挑戰。

在多元業務之後,我們內部建立了職業發展通道,很多規模大一些的企業都做過這樣的事情。其實我想說的是:不是建一個規則和通道,而是人才的培養,團隊的成長,一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一些風口的時機上,一家公司或許可以融到很多錢,或許有機會業務快速增長,但核心人才的成長是不能這樣速成的。

我們經過那麼多年的努力,人才結構到2012年的時候也只是像一個細口花瓶的形狀,距離優雅的紡錘型還有很大的距離。(比較理想的人才結構模型是一個紡錘型,上面有比較多資深的人,腰部是主要力量,底部的新人有很好的傳幫帶。)

2011年,我們就遇到了自我革命還是被革命的問題。面對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如果2008-2009年我們能反應過來就能非常從容,但我們是2011年才反應,這就很痛苦了。

騰訊在2012-2013年做了一個很大的組織變動,拆掉了原來的無線事業部群,改以業務為單位,把手機、PC聚在一起,PC上大團隊轉身投入到手機上來。這裡有很多內部的文化和組織挑戰。無線的團隊是2004年公司成為上市公司主要的貢獻者,它是一個歷史上對公司做出巨大貢獻的事業部。轉型期間要把它的業務拆掉,老同事的情感,也是不太容易割捨的。在這時候,組織的既得利益和舒適慣性會碰到挑戰。

現在回頭來看,移動互聯網才是真正的互聯網,我們在PC上面的歷史成績,在轉型的過程中很容易會成為一個負擔。看到一個業務在PC上還有不小體量,也有用戶喜歡,也有收入,既得的慣性容易使得我們轉型的決心不夠早不夠堅決,如果我們再留戀舒適區的話,我們就會錯過未來。

騰訊的未來是什麼?經過這些轉型之後,可能會逐步定位為做大數據服務、連接的公司。

我這裡用一個連接進度條來嘗試比喻一下。騰訊做了十幾年人和人連接,進度條也許就做了20-30%,還有很多東西是連接不好的,還有大量的空間。

連接人和服務,我們有微信公眾平台以及其他的探索,包括我們跟滴滴、點評合作都是嘗試人和服務之間的連接,但這還是非常早期的嘗試,進度條也許也就只推進到2-3%。而連接人和物體(人體穿戴設備+物聯網等雖然概念炒得很熱),整個業界的進度條也許推進還不到0.1%。我想在連接上能夠讓騰訊折騰很多年。

轉型的過程中組織文化上面臨的兩個難題,第一個難題,是從封閉走向開放。原來是自給自足的做法比較多,啟動一攤業務,一個團隊在那裡勤勤懇懇地開墾的農耕模式,這是我們原來最熟悉的生產方式,我們是否有勇氣和力量,向開放平台和支持生態的方向轉變?第二個難題是這個組織的活力,怎麼避免大公司病。多業務線的大型團隊,在轉型期間如何保持小團隊的活力,也是很大的挑戰。

在轉型的過程中,我思考過一個問題,為什麼移動時代會變化得如此猛烈?我個人的看法是在PC年代,你的產品和服務可能做70、80分還是有機會生存的,特別是你做得早的話。像幾大門戶就享受了PC慣性的紅利,即使這些門戶的一些產品體驗沒有做到90分,但是用戶還能容忍。

但在移動年代就不是這樣了,用戶輕鬆選擇的力量使得移動服務要做到90分才能生存,變革會非常激烈。在PC年代很容易犯一些錯誤,比如產品越來越重,無機地把產品串在一起,各家門戶都有這個問題。

組織變大之後就容易失去小團隊的靈敏。這些在移動時代都是很致命的。這種轉型對任何一個體量較大的公司來講都不容易,可能要取決於企業的決心。騰訊的轉型如果能夠轉早兩年,那會從容很多,轉遲兩年就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和陣痛。能不能回到小團隊的創業精神,能不能有捨棄既得利益的決心是關鍵,這就是我個人對轉型的觀點。

無論騰訊也好,別的公司也好,都不會有完美的公司,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都一定會有不同的問題。我的看法是作為老人,能夠跟很多喜歡這個事情的人一起共事,一起努力找解決之道,也算是挺開心的事。

企業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有些地方會犯錯,有些地方會出現毛病,對於從業者來說,和小夥伴們一起積極Debug(尋找解決問題之道),幫助團隊也就是幫助自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2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