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今日的創業服務,已經實現了全方位的升級,而創業者們的選擇,其實更多了。

近日,創業黑馬學院案例中心與i黑馬記者針對北京的主流創業服務機構、孵化器和許多創業者進行了一次調查。我們發現,北京的創業生態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眾多的創業“咖啡館”正在努力轉型,一些投機而來的所謂“孵化器”又在紛紛離去,與此同時,有一批新型的創業服務機構正在悄然崛起,創業者們的執情不但沒有遠去,反而繼續向北京匯聚,而中國的整個創業生態環境,正在這種優勝劣汰中,一步步走向成長與成熟。

咖啡館的變奏

3月的某個中午,中關村創業大街的“黑馬會”一樓咖啡館內,墻上貼滿了紙片,其中大多數是招聘新員工的啟事,還有一些是新項目在尋找合夥人或者投資人,記者翻了一下,這些啟事大多是3月1日以後貼出來的,不超過一個月。

至少,創業者們招聘新員工的需求還是旺盛的,這一點也可以在朋友圈中得到驗證。“只要大家還在積極招人,情況就應該還不壞”,黑馬會中的一位創業者告訴記者。

然而咖啡館內坐著的人卻不多,午後的黃金時間,創業大街多數咖啡館內大半的椅子空著。

這是最為平常的一天,記者發現,有一家創業咖啡館的上百位置被占去了大半,於是走了進去。零星幾個吃完盒飯的人已經收拾完畢,開始下午沈悶的工作;背著包發用戶體驗卡的創業者被主辦方及時制止,悻悻離開;咖啡吧臺的工作人員端著茶水,進進出出……

下午1點30分,項目介紹活動準時開始,這是每周一到周五固定的內容,每個人幾分鐘時間,介紹產品特色和創業需求。

不難發現,他們都經過了一番準備。一位專程從河南趕來的創業者有些苦惱,他的PPT一直沒法播放,只好拿著手機在向人們介紹一款電商產品,這個app將線下便利店放到手機上,順便融合了地圖查詢功能,目前僅打通了河南當地一個城市。他聲稱用了8年時間創造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我們現在做的事情是全中國,甚至全世界都沒有的商業模式。”

語畢,環顧周遭,略微尷尬,掌聲未能如期而至,臺下人們的臉上表現出的更多是好奇和質疑。他剛走下臺,五六人圍上去。一位操著東北口音的男子率先開炮。

“人家在淘寶便宜,為啥要在你這里買呢?”

“那是淘寶,那不是電商。”創業者反駁。或許是第一次聽到有人把淘寶排除在電商之外的,東北口音的男子“呃”了一聲,似乎沒有反應過來。還沒有人開始探討為什麽淘寶就不是電商時,又被旁邊的人插了一嘴,便開始了下一個問題的討論。

三言兩語後,各自加個微信,散去。聽到興奮內容,又重新聚攏,周一到周五,循環往複。

這種集市一般的粗放做法越來越失去魅力,而此前咖啡館里流傳的成功故事沒能再次上演。

喬會君早已對咖啡館失去了興趣,他是洪泰智能硬件孵化器A+labs創始人兼CEO。“咖啡館里面看項目的基本都是投資經理這個級別的,並且不是主流機構的投資經理,合夥人是很少有去咖啡館里看項目的。”喬會君先是頓了頓,有所顧慮,但還是說了出來。

投資人依然掌握主動,他們並不缺項目,只需要用一天的時間專門看項目,提前約好,半小時一個,坐著不動,都能全部看完。

更為致命的是,咖啡館的項目越來越被打上不靠譜標簽,因為他們沒有更多的渠道,“優質的項目對創始人的人脈資源和知識儲備等各方面的要求是很高的。”喬會君說,坐等咖啡館機會的人,沒有太多的積累。

盡管如此,隨著創業熱潮興起,創業咖啡館還是多了起來。3W咖啡是創業咖啡館的榜樣。這家由數十位大佬眾籌而來的項目,隨著總理的到來而聲名大噪,一時之間,參觀朝聖者絡繹不絕。

喬會君參與過創業咖啡館項目,朋友在做,采用眾籌做法,籌集50個人,他出了幾萬塊錢。但之後便沒有再過問,也從沒去過。等他再次聽說時,已經是倒閉的消息。

“咖啡只是交流的平臺,沒有贏利點。”喬會君苦笑。而創業者早已經不缺乏交流的平臺,這種交流甚至很多創業孵化器本身也配備了咖啡館。即便是3W咖啡館,也並不靠咖啡賺錢,大部分靠招聘項目拉勾網掙錢。

起初,人們希望借咖啡館這個平臺給創業者交流,至於如何把流量變現,依然沒有人想清楚。

而許多咖啡館活動也漸漸失去魅力。“你看許多路演效果也不好了,活動太多了。”創客總部合夥人譚君說,一些淺層的金融常識不會再有人聽了。

毫無疑問,咖啡館們正在尋找轉型的道路,這會是一個漫長而專業的賽跑。

孵化器兩極分化

“咖啡館”只是創業生態變局的冰山一角。更大的兩極分化發生在孵化器領域。

3月2日,北京新商業中心——望京,頗具未來感的SOHO已經成了望京地標性建築。地產商潘石屹專門拿出了一棟五層樓搞孵化器,每層1300多平米的空間被切割成10平米大小的格子,如迷宮一般。 根據前臺指引的樓層,工位出租的情況還比較如人意,超過50%。但在另外一層,沒有門衛保安,兩名保潔阿姨坐在沙發上聊著天,辦公設備早已齊全,偶爾能看到封閉的工位內坐著三五創業者,開放工位幾乎都還空著。

這里的租金並不便宜,開放工位560元一周,封閉工位720元一周。創業者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是每月至少2200元的租金。

陽光100優客工場,是另一位知名地產商毛大慶的創業孵化項目,9000多平米的面積,占了整個地下一層,一片繁忙。封閉的辦公位基本都被占滿,門邊被貼上了各項目的名稱牌。

而在一站地鐵之外的外企公寓優客工場,卻是另一番景象,咖啡吧臺旁邊坐著兩人在聊天,五六排的開放工位只坐著一個人。開業不久的海龍大廈優客工場情況大抵如此,角落50多個工位,整片空無一人。

“很多孵化器都面臨入駐率問題,總體也許不到30%。”喬會君直言不諱,根據他的統計,北京正常運行的孵化器有400多家,工商註冊里含孵化器業務的企業卻接近萬家。今年1月的科技部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近3000家,除此之外還有眾創空間2300多家。

自然,其中不乏投機者。

西部一位做孵化器的人士告訴i黑馬,去年底開了次當地政府組織的團拜會,發現一些孵化器竟然在討論如何招商這樣的初級問題。許多人是為了拿政府補貼,特意掛了塊孵化器的牌子。

一名內部人士對i黑馬透露,稍微上規模的孵化器往往都運營著多個眾創空間,它們會把申請入駐的項目,集中放在一個空間里面,“永遠都帶你去參觀人多的那個。”蘇河匯北京負責人趙煒也說:“你發現那些人明顯就是叫過去充個樣子,電腦都沒通電。”總部在上海的蘇河匯,進駐北京的時間是2015年6月,彼時創新創業掀起高潮,為了找個房子辦孵化器,趙煒大費周折。

業界很難對創業孵化器做一個嚴格界定,有提供辦公場所的,有賣咖啡的,還有設立基金做投資的。目前最為一致的認知是,至少得有物理空間。

於是,有房子的地產商成了這場熱潮的積極參與者。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地產商在真心實意搞項目孵化。

趙煒直言,地產商進入,本質肯定是賣房。

譚君也持有相同的觀點,做孵化器甚至也可以與地方政府打好關系。創客總部在北京的孵化器面積2000平米不到,但在北京百公里之外的保定,拿到的是一個一萬多平米的場地。

其實,從賬面上看,孵化器算不上一個劃算的買賣。按照北京不同地段標準,一個工位的月租金大多在1000元到2000元之間。按此價格計算,即使在滿租的情況下,工位租金也無法完全覆蓋孵化器整體租金和運營的成本。即使是算上創業服務,包括財務、招聘、法務、市場、培訓等方面。有知情者表示,“創業團隊對這些服務付費的能力很小。”這些理論上行得通的邏輯,遠達不到商業模式的範疇。

政府補貼成了地產商們開辦創業孵化器的重要動力。根據各地方政府出臺的政策,孵化器按國家級、省級等分類,分別給予一次性100萬、50萬不等的獎勵補貼。各級各部門疊加後,這也將是一筆不菲的資金。

除了一次性的資金補貼,稅收返還也是常見的做法:國稅部分上繳,地稅部分返還。而某地一區委書記曾電話喬會君,告訴他除了公司的稅收能返還,高管的個人所得稅也能返還。

因此,創業孵化在一些地方,尤其在三四線城市已經有些變味,做微商、開淘寶店,包括圍繞微商做營銷推廣和設計都被地方納入創業的範疇。

春節前,深圳一家名為“地庫”的創業孵化器曝出了倒閉新聞,成立4個月,燒了100萬,最高峰時僅有10個團隊入駐。孵化器的人員也在離去,據聯合辦公品牌WE+的HR介紹,現在每天能收到一二十份來自孵化器相關人才的應聘申請,“以前是一份都收不到”。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並不是所有的孵化器都在艱難度日,市場經濟的淘汰機制如今正在發揮作用。i黑馬在北京實地走訪中發現,憑借前期名氣的積累以及區位上的優勢,也有一些孵化器的入駐申請遠遠超過孵化空間所能容納的面積。“按照概率來說,(孵化器熱潮)已經有一年了,那至少也要倒閉一些的。”譚君認為,創業都是九敗一勝的事情,創業孵化器的成敗不宜做過度解讀,甚至在他看來,“倒閉一些孵化器,反而是一件好事,一個國家的創業創新,不能靠著一股非理性的熱潮來支撐,當大家都回歸理性,創業和創新的水平,就真的提升了。” 

資本並未遠去

那麽,在北京的創業者中,是否存在著像當前某些“寒冬”論調所言,“融資困難”的現象呢?

關於投資機構的統計數字並不支持這一觀點。清科研究中心的2015年投資報告顯示,風險投資在去年迎來了歷史最好的時代。中國天使投資機構全年新募集124支基金,披露金額約203.57億元人民幣,較2014年增長了兩倍。投資方面,2015年中國天使投資機構共投資2,075起,披露金額超過101.88億元人民幣,各項數據同比2014年也均增長2至3倍。

數據一比較,就可以發現一個問題:2015年募集的資金還有一半還沒花出去,再加上以前的積累,天使投資的“資金池”並未枯竭。特別是2014年以來,老牌VC/PE機構的一批少壯派合夥人離職創業,誕生了一批新基金,這些新基金剛剛募到了錢,肯定不會在2016年甘於沈默。

實際上,身邊的例子也證明了現在還談不上“寒冬”:據不完全統計,在中關村最大的一家創業培訓機構——創業黑馬學院黑馬成長營第12期的167位創業者學員,從去年十二月到今年二月底這不到 3個月 時間里,企業融資、並購、新三板上市、四板掛牌及已申報IPO已達 22筆,這中間還經歷了一個投資機構基本沒開工的春節!

統計中還沒有計算同一期的魏老香創始人魏利娟,她以經營醬香型火鍋店切入,做得風生水起,3月8日剛剛宣布獲得錦盛鑫源9000萬元投資。

無可否認,目前確實有一些創業者融資困難,特別是一些去年年初時很火的,以敢燒錢著稱的O2O項目。但是,並不是所有創業者都融不到錢。

宜花科技的創始人榮超 去年12月15日宣布,獲得了十四個月之內的第四輪融資,由元璟創投領投,SIG海納亞洲跟投的數千萬美元投資,讓他的公司估值達到了2億美金。他以IT手段提升了整個鮮花行業供應鏈的效率,公司成立時間還不到一年半。

其實,這也是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在起作用。如今,更多的創業者們已經不滿足於在創業大街的咖啡館內坐而論道,他們正在與實體經濟更緊密地融合,試圖用互聯網+促進一個個產業的新生。

在北京,有一家 “繡花張”,其現任掌舵者張智勇的父親是中國明清古繡收藏第一人,但是張智勇卻把“繡花張”從潘家園的小古董鋪帶到了國貿,像國際奢侈品一樣明碼標價,然後又自己編程實現了店鋪的遠程規範管理。如今,他又創建了名為 “只有一個” 的電商供應鏈平臺,一端對接潘家園的上百商戶,另一端對接300多個移動互聯網電商APP,立誌把孤品文玩和傳統手工藝品送進千家萬戶。據記者了解,他的平臺自去年聖誕節上線以來,每個月業務量都在翻倍增長,一些商戶在他這里的銷量已經超過了經營多年的線下店鋪。

北京還有一家叫 “天際數字” 的公司,已經登陸了新三板。其創始人吳國平在建築設計行業已經浸泡了十多年,如今他正在用“工業4.0”重新構建建築業的生產方式。據了解,吳國平的平臺和互聯網溝通工具已經上線,正在全國各地布局,完善自己的“工業4.0”產業鏈,僅2015年一年,他就完成了三家公司的並購或入股,目前在談的還有六七家。很顯然,他根本沒有時間跑回中關村喝咖啡。

還有額谷品牌的創始人劉達,一個資深的傳媒和廣告業者,卻從2011年起在東北種了四年多有機大米。如今,他的產品打磨已經完成,開始利用互聯網手段快速打品牌,2016年春節前,他從1月9日開始利用微信平臺賣大米,到16日一周時間就賣出了20多噸,他還利用微信平臺招代理商,四十多天就有一萬多個商戶加盟。

在國家“互聯網+”和“供給側改革”戰略的推動下,市場機制正在完成互聯網資源的又一次有效配給,當然,這一次重新配給的難度不小。如今,各行各業都有互聯網創業者介入,他們有的是跨界而來,更多的則本來就是這個行業中的有識之士。互聯網歸根到底是一個工具,人人都有資格掌握。當深入各行各業中潛心經營的人越來越多,沈迷於喝咖啡的創業者自然就越來越少了。

據同花順金融服務網的統計,2015年前11個月,北京共發生785起天使投資案例,披露金額約6.63億美元。其次為上海,共發生155起投資案例,披露金額2.25億美元。騰訊的報告也顯示,2016年前兩個月,在統計內的總共319家優秀初創公司中,總部在北京公司最多,有127家,上海和廣東分別以74家和49家的數量跟隨其後。

新型創業服務機構崛起

從去年的“七月流火”到如今的回歸理性,與歲月一起成長的,還有人們從事創業服務的智慧。

有一批傳統的創業孵化器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其實這部分孵化器與創業咖啡館有頗多相似之處,最相似的一點就是,他們為創業者提供的服務,都主要靠一個可以擺放筆記本電腦的桌子,一個夏天有空調的房子,和那一點點“用你時你在天邊,想你時你在眼前”的飄渺的資金。

但是這一點東西已經遠遠無法闡釋整個創業服務大行業的內涵,在創業大潮的沖刷下,一批新型的創業服務機構已經成長起來,它們的起點不同,有的是媒體出身,有的是互聯網出身,還有地產公司和咨詢機構也時常可見。這些新興機構往往多種功能兼備——創業孵化、眾籌平臺、創業培訓,以及媒體與各類公關服務,讓創業者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就在今年3月,一個以“學霸”為主題的“點名”活動在創投圈內迅速升溫,俞敏洪、江南春等業內大咖,李連傑、李亞鵬等社會名人,均不期而至,截止3月6日12:00,不到一周內,有超過21萬人次參與,178883人投票,被點名的創業者人數突破900人。

3月26日、27日兩天,黑馬營明星大師兄、韓後創始人王國安、瘋狂老師創始人張浩、大姨嗎創始人柴可……這些被推選的“學霸”,與數千名來自全國的創業者一起,接受了一場名為“黑馬運動會”的思想與體能雙重考驗,來自北京、上海、蘇州、泉州等數十個城市的創業者均有參與。

實際上,這些新型機構的活力與服務能力遠非傳統孵化器可比,它們已經把中國的整體創業服務水平帶到了一個新的層面。以主辦“黑馬運動會”的創業黑馬為例,他們從2008年的一本《創業家》雜誌起步,已經發展成為一家致力於解決創業公司成長過程中核心需求的創業服務提供商,為創業者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創業服務。在創業黑馬的平臺上,以創新創業領域資訊信息和深度報道服務為用戶流量入口,以策劃組織線下活動為用戶沈澱機制,通過以i黑馬網為主的線上服務平臺和以黑馬大賽、定制活動、創業黑馬學院為主的線下服務平臺相結合,已經能夠向創業者提供包括會員服務、創業輔導培訓、公關推廣服務、各類資源對接服務等在內的全方位、多樣化綜合服務。在此基礎上,公司還通過社群運營、“學霸計劃”和“學吧”APP,將創業者、投資人等在內的創業群體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生態系統,可以為創業者對接多元化的創業優勢資源提供便利渠道,有效發揮生態系統的協同效應。

如今,受黑馬社群影響的創業者數量已超過100萬人,付費社群成員近萬人,其中不乏估值十億美金以上,或在國內外上市的“獨角獸”公司。這一過程中,創業黑馬也在發展壯大,變成了一家線上線下相結合並逐步移動化,致力於解決創業公司成長過程中核心需求的創業服務提供商,近三年主營業務收入連續突破5000萬、1億、1.5億元大關,來到2億人民幣的門檻前。

據統計,2015年一年的時間里,整個黑馬社群發生了 836起融資 事件,融資總金額超609.63億元,平均每天達2.33起,另有42家黑馬企業登陸新三板,17家黑馬企業被BAT等大買家並購、投資。

這表明,今日的創業服務,已經實現了全方位的升級,而創業者們的選擇,其實更多了。

標簽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