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月港股表現理想,恒指由一萬三千五百點升至一萬五千五百點,升幅達一成半。五月大市可能繼續向好,皆因壞消息已經盡出,將來應有好消息等着我們。 在 墨西哥爆發的豬流感,美洲首當其衝,但在香港等其他地區只有零星感染個案,因此對亞洲股市的影響有限。雖然疫潮蔓延至歐洲及亞洲,其破壞力勢難超越沙士, 而且當時市場也迅速復甦。尤其經歷沙士一役之後,許多科學家及醫護人員早已着手研究相關的醫療技術,相信新疫苗很快便會面世。 儘管銀行危機餘波未了,但看來最壞的時候已過,現在是重新振作的時候。部分美國及中國銀行剛公布今年首季業績,表現令人滿意。不過,有很多膽小怕事的人,仍然沉浸在世界末日的氣氛之中,就算他們正確,我也不認為世界末日這麼快便到來。派息刺激投資 五月是鮮花盛開和公司派息的月份,鮮花讓人感到高興,而派息則是投資的彈藥。這可使投資者心情愉快,同時有更多的資金,用作股票投資。一直等待股市跌至谷底的人,將會感到萬分迷惘,為免錯失入市良機,他們會逐步入市。 但這次升勢恐怕欠缺爆炸力,皆因基本因素仍然疲弱。美國人均的儲蓄非常少,當地亦欠缺熱錢流動;而華府刺激經濟的方案,最終會引致通脹,必須以加息來壓抑。市場沒有沽貨壓力,投資者傾向靜待股市回升,但他們又沒動機買貨,因此大市走勢會回歸最基本的供求關係。 有人對我說,六月大市會暴跌,但根本沒有任何理據支持,因此我不敢苟同。現時股價並不昂貴,雖然有些股份偏高,但亦有些股份超值。市場沒出現超賣,所以股價上升的機會比下跌大。 美國樓價見底 未 來通脹的影響會逐步浮現,美國尤甚,大企業盈利倒退的情況會有所改善。這些企業現正身處最深的幽谷,惟將來盈利肯定可以回升。樓價亦已見底,重拾升軌指日 可待。屆時,投資者最怕的呆壞賬撥備,便可回撥。這情況不會一夜間發生,淡友不會一下子被說服,但已為下一輪牛市埋下伏線。 還記得在三月九日,市場仍一片恐慌,股市下插至一萬一千三百點低位,然而不過兩個月已彈升三成七,實屬罕見,因而引起懷疑。刻下方向仍未清晰,我卻認為本港股市穩健,似乎過於勇敢,但我相信港股已有足夠基礎走出谷底。 市場出現相反的看法,其實非常健康。如果大家都認為大市會朝同一方向進發,譬如說是牛市,那就所有人都是買家,沒有賣家。而刻下的淡市,所有淡友皆已沽貨,只餘下實力較強的投資者一直坐貨,成為大市向上的支撐點,這正是我對未來樂觀的原因。 東尼 在證券界有三十五年經驗,八七年股災及八八年股市冒升時,他所管理的香港基金表現都是香港最出眾的。 他之前是財經網站Quamnet的總編。在此之前,他在嘉洛證券工作,管理客戶二億五千萬元資金。 |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5/03-may-11-0712.html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5/10-may-11-0067.html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5/15-may-11-3800.html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5/27-may-11-0738.html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5/25-may-11-0721.html
來自我在realforum有關#2198的討論:
source: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7796&page=7
[quote]
我睇返phisho兄分享個網所提供既乙烯價格趨勢圖(http://chem.chem365.net/Curve/16.htm § ¶), 再對比alibaba個環氧乙烷價格(http://jiage.china.alibaba.com/price/trend/c23552-t22429-a0-rpm-d12-05-25.html?sourceForm=%B3%F6%B3%A7%BC%DB § ¶), 發現前者近月明顯回落, 從1400美元水平跌至接近1100美元水平, 而後者則保持在11800RMB
我假設這2個資訊都正確, #2198的每公噸margin粗略估計可以拉闊超過200美元, 除乙烯成本外, 另一最大成本來源是能源支出,
而該項支出不應會有幅飆升的可能, 甚至會有下降的可能, 因公司的成本控制一向做得好, 其餘支出(例如行政, 人工, 廠房維修等)的波動可以不理
而我記得湯財說過#2198的高現金同時高負債的操作都是在賺息差, 這一部份我且當沒有出事, 又或者視這個收入歸零, 保守一點
毛利率提升有一定可能性, 直覺是覺得高於一半
現在剩下2大疑問:
1) 產能利用率
2) 週轉日數, 即是現金流的影響
如果產能利用率可以維持往績的100%以上就完美, 即是下游的需求依然熱絡, 最怕就是需求轉弱, 要知道價格的平衡點一旦失去,
少少的變動足以令格價大跌。中國經濟減速已成各界共識, 化工行業一定會受影響, 所以#2198會否逆勢而行, 我沒有足夠認知判斷,
只能觀察價格走勢應對
而產能利用率能夠維持, margin擴闊的空間就直接轉到盈利, 乙烯跌了接近300美元, 我保守點假設margin多200美元一噸, 即一千二百多RMB, 銷量不變下, 利潤一定大增
週轉日數我無法得知, 假設佢會略有上升啦, 經濟降速嘛… 唔識唔講咁多喇, 唔好大幅上升就得 (其實我所有野都係半桶水…)
而因為老闆有好多私業, 我認為財務許可的話都係會「合法」地, 在中期業績以派高息套錢吧, 應該唔會玩野掛…呢一點都係亂估
去到2蚊呢個位, 似乎有人維持秩序… 不過有一排無睇過佢, 重新留意下先
[unquote]
更新 1: 因降價發生在4月, 如果直至6月尾都能維持這個毛利, 拉平計2012 1H值得期待, 但要肯定了產能利用率才作準
更新2: 原來在5月份都有人寫過#2198, 仲唔算少添, 個人唔鍾意咁多人寫自己留意既股: http://finance.sina.com.hk/news/1581/2/1/4890905/1.html
http://www.singpao.com/cjxw/tzxw/201205/t20120511_355386.html
http://the-sun.on.cc/cnt/finance/20120527/00536_017.html
http://news.etnet.com.cn/stock-analysis/70743.htm
1958年4月
本期一個重要專題《the recession》
本期有三篇重要文章從不同角度介紹了美國當時面臨的經濟增速放緩。
第一篇《how top businessmen view the recession》是一篇基於對全美165名高管的訪談。他們的態度是謹慎樂觀,既沒有像政府一樣對於一些好轉跡象歡呼,也沒有悲觀預測未來。他們一致認為三月份的經濟活動會更低,然後到四月份或者夏季時見底,然後開始慢慢回升,直至開啟新一輪繁榮週期。高管們對於60年代的繁榮很有信心。
第二篇《The executive job market and therecession》
文章分析了就業市場裡一個看似矛盾的現象,即一方面失去工作的高管人員越來越多,但是另一方面大公司對於高管人員的開放需求也在增加。一個簡單的解釋是,大公司開始辭退那些在繁榮市場裡表現良好,但是在危機面前風險管理太弱的經理人,同時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大公司也在尋找那些在財務管理以及市場營銷方面有專長的管理人員。
第三篇《Housing's crucial decade》
文章介紹了在當前市場環境中獨樹一幟的行業——住房建築行業。估計1958年全年建造110萬套住房,同比上升10%,估計1959年繼續保持上升勢頭。文章估計全美每年的住房需求將會保持在100萬套左右,同時住房更新需求也會保持。如果當前的建造成本能夠隨著生產力的提升下降,同時能夠出現更有效率的住房設計,住房建築市場的前景在未來十年將是光明的。
1958年5月
本期一篇重要文章《world oil:the game gets rough》
世界石油行業的良好運行態勢已經維持了12年。在這期間原油生產能力和需求吻合的很好,利潤率很高。但是在過去的幾個月,形勢發生了逆轉。原油供給嚴重過剩了,受到美國進口限額影響的供應商開始在國外降價。
在美國國內,原油生產產量是受到調整來對應需求,防止油價下滑,這個工作主要是由美國德州鐵路委員會負責實施。在國外,美國石油公司由於受到反壟斷法的管制,不能隨意控制產量。
同時最近的一些因素也加劇了目前的市場過剩。首先是,納賽爾控制蘇伊士運河刺激了新油田的開發;第二,美國當前的經濟放緩使得石油需求下滑;第三,由於蘇伊士運河的危機,油輪過剩,原油運力大增。
1958年6月
本期重要文章《international airlines: the great jetgamble》
文章講到,噴氣式飛機毫無疑問將成為大趨勢,將帶給乘客更好的體驗,但是航空公司面臨巨大的運營壓力。過去航空公司的淨利潤率極低,只有1%,而如今開始對於機隊更新換代需要大量的資本支出,而未來航空公司實現盈利需要上座率以及飛行頻次都上升,到時估計最小的航空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會被淘汰。
在過去五年,乘客人數已經保持了15%的年增速,但是這仍然不夠。在壓力之下,航空公司開始了包括降價等各種措施,希望吸引更多的客源。
本期的一篇文章是「Industry
卡特總統所倡導的「能源節約型社會」指的並不是梭羅式的田園風光,而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的社會,該社會的誕生需要5000億美元的投資支出。
社會要節約能源,最大的空間在於工業生產過程中對能源的節約,而且工業也是經濟部門中真正做到了節約能源的部門。為了節約能源,我們要重新組織和重整工業流程。一旦實現這一目標,到2000年,美國消費的能源消耗量也不會超過我們現在的水平。
本期評出的1976年美國五百強如下:
1976排名 | | 1975排名 |
1 | Exxon | 1 |
2 | General | 2 |
3 | Ford | 4 |
4 | Texaco | 3 |
5 | Mobil | 5 |
6 | Standard | 6 |
7 | Gulf | 8 |
8 | I.B.M. | 7 |
9 | General | 9 |
10 | Chrysler | 10 |
另外,這段時間,在fortune上看了很多航空公司的廣告,發現歷史上各個航空公司對航空服務的定位都不僅僅是旅客運輸,把旅客的享受作為了很重要的服務內容。
例如這個廣告:
如果航空業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在運輸旅客的同時讓旅客好好享受,那麼「廉價航空」的經營思路的確是在行業中獨樹一幟。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Jimmy
在卡特總統擔任美國經濟掌舵人的頭幾個月中,他看上去在沿著一條左右搖晃的航線向前航行。今年春天,他曾經表示,自己是一個以維持財政平衡為目標的保守主義者,而且把控制通貨膨脹作為當前的第一要務。但是同時,他又在農業、社會保障、能源政策上執行著一些方向並不統一的政策。
這些糾結的政策大部分要歸結於卡特總統自己,例如他撤銷50美元退稅(withdrew
總統以類似的方式對待國會,引起了很多不滿。為了緩和局勢,卡特總統在5月份召集了一次高峰會議,解釋他的經濟政策。但是自由主義者反倒因此反對總統,因為他們認為總統背棄了自由民主的信條。
(備註:卡特總統屬於民主黨,民主黨人一般被認為是「自由主義者」。)
另一篇有趣的文章是「A
很多商學院的學生認為他們知道快速成功的秘密——換言之,一開始就找到「快速通道」的工作,可以一開始就獲得財富和權力。一般認為,這些工作包括
但是這些工作其實並不是真像MBA學生們想的那樣,很多學生入職後才發現自己有多麼失望。這一情況也引起了公司管理層的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