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瘋狂的預測—花旗預期2016年黃金將漲到3500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184花旗分析師Tom Fitzpatrick表示:「從中長期來看,我們仍然看多黃金。」
但他認為從現階段的價格形態來看,金價在走高之前仍將繼續下探。
「黃金在2008年10月的低點跌倒過682美元。在之後的3年中,黃金已經漲到了1921美元。與此類似,黃金短期之內將下挫到1260附近,在2016年之前將漲到3500。」
Fitzpatrick認為黃金的牛市是有基本面(特別是債務和債務上限)做支撐的。
他表示:「從下圖可以看出,黃金價格低於債務上限的情況並不多。債務上限在不斷升高,金價上漲勢不可擋。許多資深人士認為,在奧巴馬本屆任期結束後(即2016年之後),美國的債務上限將會在22萬億美元。」
藍色線表示債務係數,黑色線表示金價

高善文:經濟下行空間有限 二級火箭區看至3500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067
高善文在今日安信證券的2015年年度策略會上表示,經濟基本面的深處正在發生一些轉折性變化。雖然供應在收縮,但是供應收縮的速度比需求下降的速度更快。從2013年中以來,銷售凈利率處於向上趨勢。
在實體經濟活動來看,高善文認為盡管總需求角度來看經濟似乎越來越差,但是經濟基本面的深處正在發生一些轉折性變化。比如,從2013年中以來,銷售凈利率處於向上趨勢。這一趨勢發生在銷售收入下降的背景下。另外,雖然供應在收縮,但是供應收縮的速度比需求下降的速度更快。
並且,這種需求降低也在接近尾聲。在財政支出逐漸回暖的情況下,經濟在現在水平上繼續下降的空間並不會很大。
制造業上市公司單季度銷售毛利率,從13年開始,是在持續上升的,這一上升是在收入下降的情況下發生的。今年鋼鐵行業前十個月,產量同比增速2.1%,大幅下降,但是噸鋼毛利創了三年新高。
而從商品市場和權益市場的歷史經驗來看,商品市場的大熊市將會使得中國未來牛長熊短。過去100年大宗商品和股市的關系顯示,大宗商品的熊市大部分是股票的牛市,大宗商品的牛市無一例外的對應股市的熊市。
從流動性來看,去年的錢荒導致同業業務和影子銀行體系的清理,造成影子銀行體系信用供應的急劇收縮,整個金融體系信用收縮推高所有資產的利率水平。但是不是同樣地速度推高的。
第一波沖擊發生在債券市場,第二波發生在股票市場,第三波發生在房地產市場。在債券市場可以看到,6月份起來,浪潮的頂峰在11月份,過了頂峰開始回落,現在開始穩定。當時債券市場流行的解釋是利率會推高到非標市場的10%的水平。但實際上今年大幅回落。第二個沖擊波發生在股票市場,什麽時候開始的?去年的6、7月份,這一沖擊波的高峰在今年的6、7月份。8月份之後隨著這種抑制作用的消失,市場開始上漲。市場要恢複到原來的趨勢當中,原來的趨勢是2013年的基本面的改善決定的上漲趨勢。
市場上漲的根本原因是均值回歸。而不是無風險利率和風險利率的下降。現在看這一均值回歸過程已經結束,後續盈利的改善將會支持股市繼續上漲。
最後在市場風險方面來看,杠桿、IPO放開和註冊制改革;總需求超預期的大幅下滑以及中小盤股票估值高企,大的股票也逐步不再便宜可能存在不確定性。存貸比等監管指標的調整演化為2.0版錢荒則是尾部風險——本意放松信貸,如果處理不當,有可能演化成2.0版的錢荒。
高善文最後指出,二級火箭區間就是3500-2500點;力量會否耗竭,要看經濟基本面改善。三級火箭即私人部門投資能否點燃,明年六月討論。
關於高善文此前關於牛市的“火箭三級推進論”:
前一段時間A股上漲是由於信貸市場轉折的“一級推動力”。6月份以後銀行信貸供應意願上升,社會融資的放量,導致了銀行間市場無風險收益率的上升以及各項信貸指標的上升。銀行的主動性調整所帶來的流動性寬松局面,刺激了股票市場上漲。
A股走勢短期之內將基本取決於流動性改善能否繼續,而流動性的轉折、恢複和供應的上升趨勢是不可維持的,最多不會超過6個月,能不能超過3個月也許都是值得爭論的。
此後,A股走勢將轉入“第二級推進”的局面,其標誌就是實體經濟出現切實恢複的跡象,使得市場進入由基本面推動的預期所產生的上漲。如果這樣的轉折出現,火箭的第二級點火就可謂成功,市場上漲就會在新的刺激因素作用下走得更長,走得更遠。
假設第二級火箭點燃成功,第三級推進火箭的順利接棒和點燃取決於兩種力量的交匯,分別是私人部門投資可持續的回升和各項經濟深化改革措施的落實到位。在更長的時間內,如果未來出現傳說中的牛市,基本取決於兩種力量的交匯,或是其中一種力量紮實地出現。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Secret關閉,3500萬美金的災難,錯在匿名?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514/149826.html
黑馬說:前不久匿名社交應用“Secret”創始人David Byttow用一篇標題為“落日”的文章宣布了公司的關閉。隨後引起了社會各個角度相對激烈的討論,早期投資人Google Venture從資本市場角度表達了看法,矽谷的媒體直接把這個項目定義為3500萬美金的災難,匿名社交的同行們則借此發布了各自角度的公關文案。
但David Byttow的一句話,卻讓匿名社交“聽說”的創業者方寧印象深刻。David說,目前Secret的產品形態已經偏離他一開始做這事的初衷和願景。稍微對行業有些了解的人都會理解,負能量沒有約來剛需,所以今天的失敗,早就看到這一天了。
文 | “聽說”創始人 方寧
匿名不等於秘密,八卦。這不應該是匿名的本質,它更多的是隱藏或是弱化了人的身份,嘗試還原了人與人之前原始的平等和自由。在Secret剛成為行業新寵的時候,David Byttow在Medium上分享過他看到這個創業機會的一個原因是,他發現自己還有身邊的人(包括那位後來離職的合夥人)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因為自己的身份,讓自己的言行舉止有了很多顧慮,也產生過無謂的誤會。不難看出,人與人之間身份的關系有時候是雙刃劍,有些事情和情緒會因為社會的現實和勢利而扭曲。所以,我更願意相信David Byttow的初衷是營造一個平等,自由的場景,讓每一個人能放下分享的顧慮,純粹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
那麽問題來了。在平等和自由的場景下,人會做什麽?它的價值在哪?這個才是值得探討,資本市場願意進入的原因。我覺得在平等和自由的場景下,連接人與人的是內容,正因為這樣的場景,內容成為了唯一的關註點。套用商場上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沒有人際關系,啥事都不好辦。這句話的潛臺詞是,如果每個人都能就事論事,那這個社會會更美好。我想沒人會否認內容的價值,也不會覺得內容社交是沒有價值的。
這時候負能量又要出來了,負能量是無處不在的,匿名能讓負能量放任自由,沒節操沒底線,沒有社會責任感。這里我的看法是,首先,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負能量這個感官是主觀的,有人覺得約就是負面的,有人樂在其中,我們應該去探討什麽一個方式能讓大家找到自己要的內容,篩選掉不要的內容。其次,在違背法律和社會責任的條件下,負能量是不能夠縱容的,一些內容的傳播,不是一兩家公司的關閉就能解決的,無論是哪家公司,都應該積極的去處理這些事,Yik Yak在類似的事情上的處理也一定程度上說明它為什麽在很短的時間里超過了Secret。總結上面兩點,無論是好的壞的,從技術角度也好,人工幹預也好,都可以在呈現和篩選內容上做嘗試。
最後想探討的是,在匿名的場景下,如何突顯內容本身。由於匿名的特殊性,我覺得內容的呈現和傳遞造成的差異性不小。文字,圖片,語音這是最常見的呈現方式。文字的優點是簡單直接,圖片的優點是生動,語音作為最自然的溝通方式,優點是個性化,人性化,更準確的傳遞了人的細致的情感。這篇不是軟文,所以我盡量不扯到自己的項目,我們的選擇是圖片和聲音。
對應這篇文章的標題,我覺得匿名社交過於廣義,匿名更多的是以上描素的一個社交場景,在這個場景下的社交方式才具備實踐性,才是探討的方向。因為匿名就作匿名是不合適的。Secret的確是一個3500萬美金的昂貴失敗,但是他絕對不代表一個行業,Whiper,Yik Yak,無秘,都還活著。獨角獸腳下必定踩著那些可驚可畏的對手,創業就是這樣。創業需要信念和堅持,我一直覺得做項目就和做人一個道理,你的產品就是鏡子里的你。但是,情懷不能當飯吃,我覺得Secret關閉在一定意義上不是匿名的問題,而是做這事的人的問題,以下是我從Secret學會的對創業有用的事情:
公關能力
Secret早期在巴西市場被政府禁,產品上一直備受質疑的負面和暴力元素,公司不管從運營還是產品上都沒有能至少讓人有記憶的措施。相比,Whisper雇傭了超過100人的moderator團隊,Yik Yak通過技術把校園區域屏蔽,這些舉動是否能完完全全解決問題,有待考究。但對於公司運營層面,這樣的嘗試和努力還是會有用戶會買單的。所以,產品和運營需要註意節奏。
選擇投資人需要謹慎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Secret早期為了進入中國市場,和國內的抄襲者打仗了,最後是贏了。但是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這樣的努力後,Secret自身並沒有進中國,他們其中一個投資方是一家國內機構,這家機構通過投資,變相的“買到”了Secret在國內的所用權,機構找來一個CEO和團隊,獨立的在中國運營起一版漢化的“Secret”。事實證明,國內和國外的Secret的運營和產品叠代完全是不在一個節奏。我是這麽看的,一個對自己產品和運營缺乏堅持和執行的公司,註定走不遠。好的投資人也不會願意像Secret投資人那樣幹預項目。
對於產品方向的決策
14 年底的大改版,Secret完完全全的放棄了那款給他們帶來3500萬美金融資,過千萬用戶的功臣產品,現在看來,也是最接近他們做Secret的初衷的 產品。抄了Yik Yak,一款堅持自己產品,從一家美國高中做起來的針對年輕人群,融資超過7000萬美金的匿名app。Secret幹脆把logo也換了,換成和 Yik Yak相似得幾乎只是顏色不同。我不知道背後的具體原因,但是這絕對需要創始人做的決策,這不是個好的決策。too soft。產品改版後一個月,公司的一個cofounder在媒體宣布離職,原因是:公司的發展方向和自己的期望偏離,祝福Secret。這個挺傷的,各個層面。
所以,因為以上這些因素,Secret才造成了現在“關門”的結果。
謝謝能看到這得每一位,創業很難,也很快樂,一起加油!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方寧, “聽說”創始人;由i黑馬編輯,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新浪科技 木南 2015-07-30 14:48:00
藍色光標今日宣布,將以自有資金3,500萬元增資界面(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界面的第七大股東。投資完成後,界面估值達到約9億元。
7月30日下午消息,藍色光標(300058.SZ)今日宣布,將以自有資金3,500萬元增資界面(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界面”),增資完成後,藍標投資將取得界面3.89%的股權,成為界面的第七大股東。投資完成後,界面估值達到約9億元。
.JPG)
公開資料顯示,界面是由上海報業聯手弘毅投資、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小米科技、奇虎360、卓爾傳媒打造的原創新聞網站。網站於2014年9月22日上線,主打商業與財經資訊服務,並以原創精品內容為特色。目標是成為中國一流的商業社交與財經資訊服務企業。目前已上線包括商業、樂趣、天下、長篇、JMedia、尤物、視頻等版塊。
藍色光標表示,投資界面看中的是界面的模式+PC和移動端雙渠道+高端人群受眾+未來與藍標合作及協同。本次投資完成後,公司旗下公司將與界面商討圍繞投資資訊服務市場開展進一步商業合作事宜。
近年來不斷發力數字營銷的藍色光標,已先後布局眾多大數據以移動互聯業務公司,並在前不久將位列移動廣告市場第一梯隊中的多盟、億動收編旗下。據悉,上線不到一年的界面,日均活躍用戶已達百萬。除了新聞傳播,界面通過商業社交及投資和職場等服務延攬了大量高端白領人群,將為藍色光標實現數字化精準營銷提供有力的渠道。
此外,藍色光標方面表示,投資界面占股比例非常小,僅為3.89%,不會影響界面作為媒體的獨立性和中立性。
編輯:羅懿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如何用微信打造月入3500萬的豆乳連鎖店?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18/151583.shtml

從街邊店走入購物中心
在北京環球貿易中心地下一層,有一家BeanHouse的連鎖店。采訪當天,店內空調壞了,溫度很高,但依然有絡繹不絕的客人進入這家設計類似星巴克的小店。BeanHouse創始人楊威告訴i黑馬,這是第三代店鋪,他們還有由日本設計師設計的第四代、第五代店鋪。這間小店處於僻靜之地,但生意還不錯,著實讓人意外。
據楊威表示,只要三天,他們靠著自己的方式加上在路口發傳單,就能將寫字樓里10%的人群轉化成客戶。而過去,同樣位置開一家店,要養很久才會有客人光顧。BeanHouse 並非開始就能做到這一點,而是靠多年的積累和創新促成的。
2009年,一家名不見經傳的豆漿店在國貿附近正式營業,因為口感細膩,漿汁濃稠,而很受歡迎。那時候,普通一碗豆漿只要幾毛錢,而BeanHouse(當時還沒有正式的品牌,就叫現磨豆漿)區別於諸多早點攤,將豆漿賣到了5元一杯。雖然價格不低,但是每天客人排成的長隊已經成為當街一景。就這樣,靠著豆乳單品,BeanHouse 在北京做了16家類似的現磨豆漿店。
“我們想多開一些店,最好能進商場,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別人一聽我們是賣豆漿的,就覺得很low,處處碰壁,我們最後花了很高的費用才在寫字樓里租到很偏僻、別的商家不願意要的店面。租下了這種店面,我們就要考慮如何引流。這就有了接下來的微信社群的故事”。楊威說。
現在,BeanHouse的這套微信運營辦法讓客戶不斷追著他們走,他們也清楚地了解哪里是客戶聚集的地方。BeanHouse已經可以光明正大地進入各大商場,並且能拿到最好的位置、最低的租金。楊威表示,“這是因為整個商場里有幾十家奶茶店、上百家鮮榨果汁店在排隊,而豆乳店只有我們一家。”
(i黑馬註:BeanHouse的豆乳產品是與農業大學大豆研究院聯合開發的,而九陽集團也是其股東,因此也融合了九陽的產品經驗。目前,BeanHouse的產品研發部門有三人,主要負責新產品研發。)
微信運營,三天獲取辦公樓10%用戶
三天時間,BeanHouse可以占領一個辦公樓10%的白領,它是如何做到的? Bean House的一位店長是親身參與了整個微信運營計劃的功臣之一。他對i黑馬講述了其微信運營的三部曲。
第一步,掃碼加店長。“我們通過在寫字樓路口發傳單的方式聚集用戶。客戶掃碼就可以得到1元到店任意品嘗產品的機會。我們宣傳的重點是高營養、無添加,所以很多用戶都想嘗試這個產品。而所有掃碼的用戶添加的都是同一個人的微信,那就是店長。”
第二步:用戶標簽化。“剛開始加了一堆人,沒有什麽技巧,就天天刷朋友圈,關註用戶、點贊啊、評論啊,這些工作除了讓用戶感覺到關心和互動外,最大的目的就是將用戶標簽化,包括:職業、公司、喜好等個性化標簽。前期的積累是為了後期的分類集中管理和運營。比如,根據不同類型的用戶,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活動。
第三步:尋找規律。目前,BeanHouse在北京有31家店,因為有的店長同時管理3家店的,因此總共有21個微信賬號,每個賬號都管理著幾千個用戶。各個店長就是靠著微信與用戶建立長期的互動關系。
BeanHouse在微信上都是如何互動的呢?前述店長總結的規律如下。
首先,剛開始的時候,萬萬不能發廣告。即使是朋友,天天微商還被屏蔽呢。所以,一定要從店長個人的實際生活出發,有感而發,並且內容要與當下流行的話題有關,比如創業等。
其次,要善於發現用戶的關註點,並且讓其與BeanHouse的產品產生關系。比如,當朋友圈紛紛曬開年會或者放假的通知時,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曬年會套餐、過年大禮包等相關產品。這些產品正是用戶所需,也不會引起對方反感。同時,BeanHouse還根據時令推出養生產品,也容易被用戶接受,比如霧霾天氣時推出的抹茶系列產品、三伏天推出的豆乳水果冰激淩系列等。
正因為與用戶的溝通是有互動、有關愛的,因此BeanHouse的用戶留存率大大高於其他餐飲店鋪,同時老客戶帶新客戶,用戶基數群不斷擴大。這也解釋了為什麽客單價13-17元的小店,要耗費巨額在高逼格的裝修上:一方面是品牌塑造,另一方面就是它屬於利潤率高且用戶忠誠度高的品類。說白了就是用戶不差錢。
百家連鎖與店長計劃
目前,BeanHouse的主要收入來源於2B和2C兩個方面,預計今年年底月營收可以達到3500萬元。
“2B方面的收入是未曾預料到的,主要是身處寫字樓內部的原因吧,很多公司的下午茶、會議所需要的茶點都是我們提供的。我們現在的大客戶還是挺多的,占據了總營收的20%多,預計年底可以達到30%。目前2B方面已單獨成立部門,因為想象空間很大,我們會不僅滿足團餐,還會加大對各餐飲連鎖店的原材料配送。”楊威解釋道。
而Bean House的最終目標還是開更多的連鎖店,因此會著重發力2C方面,通過打造健康的“豆生活”概念,吸引年輕女性用戶,進而成為進入家庭消費的入口。”
為了降低開店成本,並且加快在全國的布局,BeanHouse還推出了“店長計劃”:挑選有工作經驗,並且通過層層考核的員工,讓他們放開手腳獨立運營一個店鋪,期限是一年。這一年內,他們需自負盈虧,而基礎設施等都是本部來提供。一年之後,店鋪收歸總部。
目前,BeanHouse在北京有四五家這類店鋪。楊威發現,這種方式一方面極大地鍛煉了員工的能力,為想要創業的有才之士提供了一個平臺;另一方面,自負盈虧後,原來一家店鋪招四五個人還忙不過來的情況,變成了3個人就可以完全hold住,總部也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開辟新店。
“我們的目標是今年開到45家連鎖店,到明年年底開到80-100家店,實現全國布局”,楊威說。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劉惜墨,由王冀編輯,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