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中國鋁業公司在中國貨幣網對外披露,2014年該公司利潤總額虧損197.46億元,虧損金額達到了公司凈資產的10%以上。
這個數據,無論是對這家有色金屬行業龍頭企業還是它的掌舵者葛紅林來說,並不是什麽好消息。後者在去年10月底開始接掌中鋁公司。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掌握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中鋁公司總資產為4864.49億元,凈資產為555.94億元,2014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800.08億元,但利潤總額虧損197.46億元,此外,凈利潤也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33.30億元。
過去的一年里,大宗商品價格下行壓力大,鋁行業持續處於產能過剩、市場競爭加劇、產品供大於求的格局,產品價格維持低位運行,在產能過剩的局面下,電解鋁價格持續低迷,同時中鋁部分原輔料的供應渠道相對集中、議價能力較弱,使得其財務狀況和運營業績均受到影響。
根據公告披露,中鋁去年凈利潤之所以大幅減少,主要源於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鋁業(601600.SH)發生大額虧損。財報顯示,中國鋁業去年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162億元。更早時候,該公司在2012年虧損超過82億。
虧損原因包括經營性虧損、由於淘汰落後產能對部分長期資產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對內部退養和協解勞動關系人員計提辭退及內部福利費用等。表現在數據上,具體是中國鋁業對部分長期資產計提大額資產減值55億元;產品價格下降,導致收益減少34億元;對內部退養及協商解除勞動關系人員計提辭退福利費用15億元,三者合計影響業績超過百億。
不過,從整體分析,中鋁公司的經營性虧損已經比上年有所降低,其中,在2014年,該公司的氧化鋁制造成本同比降低了5.18%,電解鋁制造成本同比降低4.03%,公司還爭取直購電政策和提高自發電比例,使得綜合電價同比下降了6.7%。
本報記者還從中鋁公司了解到,盡管目前業績虧損嚴重,但中鋁公司去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47.73億元,“經營凈現金流能夠完全覆蓋資本性開支”,截至目前,該公司銀行貸款到期能正常歸還,到期債券也能正常兌付。
對於中鋁來說,2015年是其實現本質脫困的關鍵一年。在今年1月份舉行的中鋁2015年年度工作會議上,葛紅林曾明確提出,新一年的工作目標是實現中鋁各個板塊全面扭虧脫困。這些板塊囊括了中鋁公司鋁、銅、稀有稀土以及工程技術等。
為了更快扭虧脫困,今年5月18日,中鋁公司專門成立中鋁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和中鋁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未來5年是中鋁轉型的關鍵期,公司的主營業務和金融業務將共生共贏,發展中鋁金融,利於改善產業布局,優化財務結構,降低經營風險。”中鋁公司副總經理劉才明曾向《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表示,兩個新公司的成立,是中鋁公司做好“加法”,擴展金融業務板塊的具體體現,也有利於該公司的扭虧脫困。
目前,中鋁公司還明確了各項降本增效的措施,具體包括資產和人員瘦身增利;提高鋁土礦自給率,實施精礦戰略;2015年新增氧化鋁產能,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提高自備電比率;加快銅礦山建設,推進銅板塊實現效益增長等9條措施。
廣濟藥業(000952.SZ)18日晚間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湖北省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稱“長投集團”)於3月17日和18日通過交易系統累計增持公司股份19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78%,增持金額為3877.70萬元。本次增持後,長投集團持有公司股份4171.0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6.57%。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獲悉,廣濟藥業正在籌劃再融資,擬以11.20元每股的價格定向發行股份募集5.5億元,用於償還長期借款和補充流動資金,由實際控制人長投集團及其關聯人長江並購基金全額認購。
本月22日,該議案將由大股東長投集團提議作為臨時提案交股東大會審議。
若方案審議通過,長投集團持有公司股份則將從現有的16.57%提高至25%,加之關聯方,其擁有權益的股份比例將達到29.54%。
平安證券醫藥行業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有利於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優化資本結構,按照2015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測算,公司資產負債率從68.29%下降至34.36%;另外,償還部分長期借款和補充流動資金後,公司的財務費用將大幅下降,盈利能力將得到改善,公司的對外融資能力也將大大提高,為公司轉型升級提供了必要的資金支撐。
上述人士分析,這是長投集團入主公司以來的第一次資本運作,大股東輸血註資將有效降低公司的財務費用,減少關聯交易,推動公司的轉型升級,同時提升其自身的持股比例。
作為湖北省五大戰略性投資平臺之一,長投集團定位於湖北長江經濟帶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旗下總資產約300億元,未來公司的外延式擴張值得期待。
據了解,長投集團於去年正式入主廣濟藥業。據廣濟藥業年報披露,公司2015年度營收實現5.6億元,同比增幅達15.33%,歸屬於上市公司凈利潤為2092.15萬元,同比增長109.68%,全年實現扭虧,大股東的業績承諾已逐步兌現。
而今年3月份以來,廣濟藥業主打產品VB2的市場價格一直維持在260元/千克左右,在去年四季度大幅上漲的基礎上,一季度價格繼續有所上行,以季度均價測算,環比漲幅超過10%。
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利潤的大幅增長正是來源於產品價格的持續上漲,以及加強管理之後成本的大幅下降。
上述負責人透露,“十三五”期間,公司將逐步完成產能向產業園聚集,改變產業園“大馬拉小車”的現狀,發展多品種的飼料和食品添加劑以及原料藥產品,將產業園建設成全國一流的生物發酵產業園。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紫光國芯12月2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紫光集團擬通過其下屬控股子公司紫光控股,與長江存儲現有股東共同出資設立長江控股,以實現對長江存儲的控制。其中紫光控股出資197億元,占長江控股註冊資本的51.04%;大基金、湖北國芯投資和湖北省科投以其持有的經評估的長江存儲全部股東權益加貨幣出資,合計占長江控股註冊資本的48.96%。
公告顯示,長江控股設立以後,長江存儲將成為長江控股全資子公司,紫光控股持有長江控股 51.04%的股權,從而對長江存儲形成控制。
公告稱,本次由紫光控股而不是紫光國芯進行投資的原因主要在於:一、本次投資金額巨大,紫光國芯自有資金不足以完成本次收購;二、本次投資有時間限制,若由紫光國芯通過非公開發行、重大資產重組等方式進行投資,由於審核周期較長,無法在預定時間內完成。
據悉,武漢新芯作為長江存儲目前的生產經營主體,主要業務為存儲器芯片、感光芯片的生產制造。目前公司主要從事芯片設計業務,未來擬規劃投資進入存儲器芯片制造領域,公司與長江存儲存在潛在同業競爭的情況。
公司表示,為有效解決上述潛在同業競爭,紫光集團承諾,紫光國芯未來規劃發展存儲器芯片制造業務時,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紫光國芯有權通過非公開發行、重大資產重組等方式對長江存儲進行產業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