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1610工作、消費與新貧
講者:掌門
《工作、消費與新貧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1998) 包曼Zygmunt Bauman
作者是當今歐陸首屈一指的「後現代主義」社會學家. 本書旨在探討「貧窮」作為社會現象具有何等意涵; 現代工業社會的貧窮現象如何發生; 與及現代社會如何在 意識形態層面處理這種現象,等等.
〈何謂貧窮?〉
Def.「貧窮」,作為文化現象,指 社會大眾如何界定某水平(及其下者) 的低收入階層人士為「窮人」, 與及如何 “看待”他們. 即人之所以 成為窮人,與及被當成窮人的方式.***
至於界綫劃定在何處其實無關宏旨, 「貧窮綫」隨時空而變動不居,落差巨大. 前工業社會的窮人當然指衣不蔽體,兩餐無著的人; 當今美國政府則定義「貧窮」為:家庭或個人缺乏維持健康生活的基本用品.*** 按照這一標準, 2008年美國貧困人口高達4,350萬人,占總人口16%.
如何定義貧窮取決於社會大眾(ie不窮不富的大多數)本身 的生活方式.**** 透過生活方式的比對,我們知悉 “窮人” 的存在, 與及他們本質上比我們低等級.*** 舉例:我們炒股票(一種生活方式), 所以 “窮人”應該沒錢炒股票; 萬一他們也有錢炒股票,則必然會炒輸而更窮.
社會之所以 “需要” 存有窮人階層,並且認為他們 值得 “關註”, 是因為大眾把自身的不安全感和焦慮(ie我可能會變窮.)投射到他們身上.*** 舉例:我們害怕窮到(或者輸到)沒錢炒股票.
大眾關註窮人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 兩者卻可以兼容***:其一是「鄙視」, 他們地位低下是因為能力薄弱(愚蠢,低學歷,欠缺智識和技能等等.); 或者道德低落(懶惰,貪婪,欠缺責任感和奮鬥心等等.). 鄙視他人令人有優越感,並且自我告誡不要蹈其覆轍. 另一是「憐憫」, 他們境況悽慘也許因為出身低下,又或是運氣不濟. 憐憫他人更令人感到自我形象高尚.
上述兩種心態衍生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行動策略:其一是「隔離」, 居少數的窮人如若由於道德低落,則當然要與 “正常人” 區隔開以防造成傷害或汙染.*** 最極端的情況是犯罪份子(多數是窮人), 必須監禁起來以保護社區; 況且監禁可能是較低成本的治安策略. (現今美國是監犯佔國民人口比例最高的 “先進國家”.) 就算大多數窮人本質善良,但是庸碌無能,格調低俗….. 總之有礙觀瞻.
另一則是「救濟」,貧窮如若由於境遇, 社會應該施加援手,使他們渡過困境及重新起步. 總之使 “他們”有機會「脫貧(指獲得謀生技能和就業機會.)」,成為和 “我們”一樣 “正常”的人. 更何況,我們他日也許同樣會遭逢不幸,也許同樣需要社會援手. 這種高尚的襟懷,就是所謂「安全網」概念, 是現代「福利國家」的動力因.***
〈福利政策〉
隔離當然不是解決貧窮問題的方法,救濟看來是唯一出路. 可惜福利國家陳義雖高,卻有先天性致命弱點. 首先是無法區分出於 內因和外因兩種窮人, 行政上只能一刀切給予全體窮人福利救濟.*** 這就造成了 “長貧難顧” 和 “養貧為患” 等公共財政和社會問題. 更要命的是,世代交替之下,結構性窮人愈來愈多, 社會流動性阻絕,兩種窮人合而為一, 造成社會分裂,*** ,民主制度失靈.
歷史上最早施行福利政策的是19世紀早期的英國, 由 自由主義大哲學家 邊沁Jeremy Bentham所力推. 「貧窮法」規定社會上最貧困的人口 (在當時,一般指的是 流浪漢,全無謀生技能,又或是不肯進工廠做工的人. 邊沁稱之為 “人類渣滓”.) 應該全集中到新設的「濟貧院」, 和社會區隔開來. 濟貧院內的生活條件 “必須” 淒慘到比工廠工作所能達致的水準大為不如,****以抑止工廠工人放棄工作或罷工叛亂.
濟貧院內的悲慘生活條件被廣泛宣傳,成為工廠生活的參照點,**** 使得工廠生活變得可以接受. 隔離政策既可避免渣滓汙染 “正常” 的工人,使他們逃離工作崗位; 又可渲染出一種邪惡的 “恐怖氛圍”,就像瘋人院和麻瘋院一樣, 令工人心懷恐懼,安份工作,以免墮進濟貧院.***
相較新濟貧法,二戰之後同樣由英國揭櫫的「福利國家」政策就文明和仁道得多了. 福利國家的前提是:個人不應因其不幸境遇而失去 “過著有尊嚴的生活” 此一權利. 至於該權利從何處來則人言人殊. 有謂是源於聖經宣示的上帝大愛; 有謂是自然權利; 有謂是 “安全網”的功利主義思想.
無論如何,怎樣劃定一條 “尊嚴生活標準綫” 成為棘手的技術難題.*** 此綫如訂得過低,會令受惠者 “喪失尊嚴”,有如百多年前的濟貧院, 作為承接網也顯得不夠 “安全”; 如訂得過高,則社會承擔吃力, 更不好的是使窮人喪失工作意願. 另外也出現了一項事前未想過的爭議點, 為了核實申請人的困窘狀況,必須進行資格審查, 這種做法也會令申請人“喪失尊嚴” !
直到今天,困局迄無改變, 福利救濟所提供的 “生活水準界綫” 要設定在那個(足夠低的)水平, 才能平衡 “社會承擔能力”, “有尊嚴的生活” 和 “足夠的重新工作誘因” 三者, 仍是個難解, 甚或是無解的問題.***
本書另一要旨在於揭示 現代「工業(ie生產)社會」和 後現代「消費社會」的意識形態變化; 指陳出 生產社會的道德規範「工作倫理」和 消費社會的行為標準「品味主義」的起源, 與及對所屬社會的影響.
〈現代 生產者社會〉
前現代的歐洲是個農業社會,農業生產自然以家庭和親族方式組織. 至於城市中的手工業,則以 作坊為單位,按 行會組織, 無論作坊和行會都以 面對面的日常人際關係為基礎. 按照馬克思主義,生產者掌控 生產手段(手工技能和工具作坊), 和產品出路(售與直接認識的顧客,或藉人脈渠道銷售.), 工匠是生產活動的 主體,*** 其工作富含社會關係、具有尊嚴和成就感.
進入工業時代,生產方式革命性改變,工廠由資本家擁有和管控, 工人工作性質單調辛苦,環境惡劣危險, 工時極長(dark to dark),薪資極低. 勞動者的整體生活狀況比農業時代更差; 情況就像進入早期農業時代一樣.*** 社會關係的崩解更令人痛苦. 工人就像機器的輔助配件,只是生產鏈條上面一個環節, 被非人性化的新式「Taylor科學管理」所操控. 其時尚未出現精密機器,並無所謂「技術型勞工」, 勞動者連傳統技藝也一應失去. 受僱的工人當然沒有權力掌控生產過程和產品出路, 他們只是生產活動的手段和工具,不是主體, 全無尊嚴和成就感可言.*** 馬克思主義稱之為 “異化” 或 “物化”.
當今人類學的教條是:所有社會制度都有其功能; 而所有意識形態 (包括道德規範和宗教信念)都是為了鞏固社會制度而設置.***
〈工作倫理〉
“天變; 道亦變.” 進入工業社會,需要有新型意識形態來調控和馴化人民, 使之服從新式的工廠生產規劃.*** 19世紀初,由新興的「自由主義」哲學聯同 基督新教「福音教派」一起闡發出來的「工作倫理」是為了滿足工廠 需求人手和 紀律管理而設置的道德規範.**** 這種價值觀念在現代之前是沒有的,是「現代性」極重要的組成部分.
這套奧妙理念的戰略目的有兩個:其一,驅使前現代人民心悅誠服,忍受苦楚, 視工廠工作為理所當然. 其二,服從紀律,專註及準確地完成單調的工序,都是極之違反人類慣習的行為要求, 工廠修訂人性,使之服從管理, 就像軍隊監獄醫院學校一樣.***
「工作倫理」的核心內容有四點:
1工作是良善的,不工作是邪惡的; 工作是常態,不工作是異常. 這是不容置疑的生活前提,與貧富無關.*** 工作是責任和義務, 透過工作,人生有了意義,得到救贖.
2 Def.唯有價值得到社會承認,檢定標準是能夠獲取「工資」, 的勞動行為才算「工作」.*** 所以,炒股票,販毒,賣淫等不算是 “工作”.
3安於現狀,滿足於擁有較少而非更多 是錯誤的心態.*** 所以,永不止息地工作才是正確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休閒是為了進一步工作 (非常形象化地稱之為 “充電”.); 而非工作為了獲得休閒.
4人為了獲得生存和快樂所需的事物, 必須從事他人認為值得支付的工作.**** 這種雙邊 功利主義思想可總結為金句「沒有免費的午餐.」. 「工作」即是勞動力市場化, 此外無他.
個人服膺工作倫理,有責任向社會獻出勞力; 其對立面,社會也有責任向個人提供「就業機會」,以滿足其人格需要.*** 設使雙方都克盡責任,總產出就會達致最大化, 故此,治國成效遂以「充份就業」和「GDP增長」等經濟指標來衡量.****
現代社會一概以經濟活動為重心,作者稱之為 「生產者社會」. 大家不要問 文化藝術的 “價值”, 要問它的 “產值”.
〈後現代 消費者社會〉
踏入上世紀末葉, 經濟先進國的生產力已提升至滿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水平. 生產狀況由 “不足”漸變為 “過剩”,*** 機器全面取代人力,甚至不論人力供應是否過多. 人民手頭充裕,閒暇增多,毫無匱乏意識. 「富裕社會」的人民其生活著眼於 消費,而非生產, 然而何謂 消費則頗堪玩味.
首先,「消費」意味著 耗用和破壞某些東西, 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慾望. 更進一步,為了消費,必須 佔有和積存該等東西, 這又意味著 購買和支付,並且阻止別人取得它 (ie排他性佔有權).**** 被「佔用」的東西遂名為「財貨(ie消費財)」. 所以,消費行為本質上 不環保; 並且深植 商品和產權意識.
其次,在基本需要已然飽足之餘, 額外的慾望呈現為 “體驗” “衝擊” 等 感官化形式. 消費者追求 新奇,震撼,差異,精緻….. 這一切統稱為「品味」. 品味性質上是種 美學鑑賞; 行為上是個 選擇過程.****
其三,消費行為既然是為了 “滿足”慾望,但滿足了的慾望不再成為 “慾望”, 於是消費者永遠要 “向前看”,沒有甚麼慾望是 “最終的”. 這又生出一個「時效」問題, 最好的消費財要即時產生效益,不得延擱,不用花太多時間學習使用.*** (最佳例子是名牌服飾.) 這又令到消費財的生命周期縮短, “浪花淘盡名牌”, 而消費者則要費勁地追趕市場的步伐, 這現象稱為「時尚」. 最美好的消費財是 “最大衝擊與即時廢棄” 的新奇產品; 最美好的世界是 “浮華世界”.
後現代社會強調以 消費活動為重心,作者稱之為 「消費者社會」. 人生不是 “奉獻”,是 “享用”. 大家不要問如何 “投身” 文化藝術, 要問如何 “享受” 它.
〈品味主義〉
“天再變; 道亦再變.” 角色切換,人類行為的動機和標準也就大相逕庭. 消費者的心態可稱之為「品味(ie選擇)主義」, 其核心內容也有四點:
1人生的價值是用 消費行為的總和來衡量的. 而「貧窮」的意義也由 生產能力低落(體現為低收入.), 轉移至 消費能力不足(體現為低生活水準.).*** 在這種意涵下, 有錢人因吝惜或不懂得(ie欠缺品味)消費可被視為破格的貧窮; 而沒錢人如有辦法舉債消費則被視為合格的富足.
2對工作的價值觀也發生重大變化, 連「工作」本身也要染上 “享用” 色彩才有型格, 工作要麼被擡升為career “誌業”“誌趣”,*** 否則被鄙視為job “謀生” “打工”. 工作不再以 意義貢獻等社會價值區分; 而是按 有趣無聊等個人價值區分. 最佳的 “工作”對其主人而言應該恰好是一種 “玩樂”.
3最深沈的消費心態是將整個人生視為 “不斷選擇”的過程, 甚至連 人際關係(如戀愛)亦作如是觀. 在這種心態下,最幸福的消費者是擁有最多選擇的人(如擁有最多情人.); 而最成功的消費者則是最精於選擇的人.*** 在進行選擇的時點,人感覺到最 “自由”, 那怕面前的選項其實全由他人所強迫推銷.
4消費作為選擇過程,是一種心理歷程, 只能由消費者獨自完成. 所以,消費者是孤獨的. 消費者只向自身的利益負責,無須向社會利益負責. 所以,消費行為由美學品味定調,不受社會規範約束.*** 只有 “優雅/精明的消費者”, 不聞 “賢德的消費者”. 消費社會註定是道德墮落的.
對消費人來說,可喜的境況是 “有所選擇”; 而可悲的境況則是,完成選擇即是 “虛無”(沒得選擇). 故此,消費必須步步緊迫,毫無間斷, 以消弭空虛感.***
結論:消費是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