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因過於忙碌而賠掉一段婚姻的郝明義,近八年來讓自己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凌晨四點就起床,展開三、四小時的晨讀時光。這不僅讓他找回學習樂趣,也得以兼顧家庭、自我與工作……。 撰文‧林讓均 創辦「大塊文化」與Net and Books等出版公司的郝明義,雖然「看書」是他專業的一部分,但忙碌的出版工作卻經常讓他擠不出時間來「讀書」;七、八年前,重新排序人生的他,終於找 出了節奏,那就是讓自己固定在清晨四點就起床,這樣就能好好享受三、四個小時的晨讀時光。 「如果哪一天沒有早起晨讀,就好像游泳沒戴帽子,老是覺得有什麼事情沒準備好,整天都渾身不對勁!」喜歡游泳的郝明義下了一個巧妙的比喻。他認為「時間」 如「金錢」,所以時間當然有「零錢」也有「整款」,而晨起之後的三小時,就是他閱讀的「整款時間」,最適合做「主題式的閱讀」。 「整款」晨讀時光 用來做主題式閱讀、寫作 郝明義將閱讀以四種食物分類:生存需求的閱讀是「主食」,思想需求的閱讀是「美食」,工具需求的閱讀屬於「蔬果」,而休閒需求的閱讀則是「甜點」。在他的 觀念中,讀書可能為了千百種理由,更可能只是為了想讀而讀,因此晨讀時,除了不讀公事上的書籍,他並不限定類別,但每次只挑一種主題。 像最近兩個月,郝明義晨讀的是一本《弘一法師格言別錄》,他用牛皮紙把這本薄巧小書包得整整齊齊,足見他珍愛這本書的程度。每天清晨,郝明義會同步打開這本書與電腦,一邊閱讀一邊在電腦中記下心得,或者上網搜尋俗名李叔同的弘一法師資料。 這本關於人生體悟的小書,在郝明義的歸類中是屬於餘韻悠長、值得細細品味的美食類閱讀。「書中很多格言,可能有人會認為是老生常談,但這一字一句在我讀 來,卻格外能咀嚼出人生況味!」郝明義隨口舉出書中提及的「責善,切戒盡言」,他說這雖是一句老話,但五十五歲的他在晨間重讀此言,卻如當頭棒喝,提醒他 「規過勸善」之時,也要考慮當事人感受。 除了讀書,清晨四點之後的三小時,也是郝明義潛心寫作的最佳時光。曾說自己是「黑戶佛教徒」的郝明義,因為經歷一場多年宿疾不藥而癒的奇事,三十三歲時開 始研究佛學、學習打坐,兩年前他就是利用每天清晨三小時的時間,寫就了一本《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至今,他仍舊保有晨讀之後,再打坐、讀經一小時的習 慣。 此外,早上九點出發到公司的路上,他會在車上翻閱司機預先準備的三份報紙,這三十分鐘的交通時間,就成了他閱讀的「零錢時間」。 別以為郝明義一直這麼早睡早起,年輕時他也經常夜不歸宿、忙著與客戶應酬到天亮,但這位事業上的「拚命三郎」最後卻因為疏於照顧家庭,而賠上自己的第一段婚姻。 「我那時候以為自己在拚事業,而且有大把的時間與精力可以揮霍,但現在想來這些都是假象,實情是當時的人生根本亂了套,完全沒有節奏!」郝明義有感而發地 說,當時他就如同大部分的人一樣,過的是想像中的「線型人生」,以為年輕時卯足幹勁賺錢,等到退休再陪家人就好了;怎知道實際人生原來不是一條線進行,很 可能下個階段永遠不會到來,也可能等你到了下階段,已經來不及和所愛的人相處。 忙碌賠掉婚姻 開始「微型人生」的節奏 於是,十一年前郝明義再婚時,就告訴自己「這次可別搞砸!」他開始調整生活節奏。郝明義一天的時間分配是:九點半上班之後到晚上七點下班之前,都是屬於同 事的公家時段;而下了班回家之後,除了安排一小時運動,其餘時間都留給家人。至於留給自己的獨處時段,當然就是每天早起爭取到的那三、四個鐘頭。 如此的安排下,可以在一天的作息中兼顧到「自我」、「工作」與「家庭」,甚至連「健康」都準備好了;而在周末他則幾乎不碰公事,把時間完整留給家人,生活節奏就如退休一般優閒。 就在他啟動新生活運動之後幾年,才從友人口中聽到「微型人生」一詞,他發現自己早就在過以「一周」,甚至以「一天」為單位的微型人生。 「所謂『微型人生』,就是一年,甚至一天的短時間中,就能兼顧人生中的所有面向!」「想過這樣的平衡生活,就必須要盡早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節奏感!」郝明義 說,人生如同一首曲子,曲譜寫得再美,一旦少了適當的節奏,就只能是七個音符的堆疊了。而早起晨讀的充電時光,則讓郝明義能以更從容的節奏,演奏好每一天 的人生之歌。 郝明義 出生:1956年 現職:大塊文化董事長、Net and Books發行人經歷:時報出版總經理、台灣商務印書館總經理 學歷:台大商學系 早鳥時間管理法 1.主題式閱讀。2.把時間分「零、整」運用。3.過以「天」為單位的微型人生。 |
歷經十年,河北省首鋼遷安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首鋼遷鋼)終於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准,結束了「黑戶」生涯,獲得了合法產能。
鋼鐵產業的所謂「黑戶」,指未經中央政府核准的項目,被國家發改委稱為「違規產能」。在這類鋼鐵「黑戶」中,首鋼遷鋼無疑是幸運的。根據冶金工 業規劃研究院數據,截至2011年底,中國粗鋼產能已達9億噸左右,其中2005年以來開工建設的3.57億噸的產能中,未按規定取得國家核准的佔 79%。
首鋼遷鋼轉正,令那些出於環保考慮而被迫搬遷的城市鋼廠看到了取得「准生證」的希望。在近期召開的「鋼鐵產業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專題工作會」 上,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巡視員李忠娟明確表示,「建設條件成熟的城市鋼廠搬遷項目,要抓緊辦理用地、環評、節能審查等核准相關手續,國家發改委將按程 序辦理核准手續。」
不過,在未獲核准的鋼鐵企業中,更多的是民營鋼鐵企業,其中不乏一些國內產能排名前列的大廠,他們對於獲得核准的心情更加迫切。
「我們近期將會公佈一批符合生產經營條件的企業名單。」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一位副處長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透露,其中就包括一些民營鋼鐵企業。 這將是2010年7月工信部發佈《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範條件》(下稱《規範》)之後,首次發佈類似名單,一些民營鋼廠有望獲得政府認可,這可視為對民營鋼 廠政策的方向性變化。
過去十年中國鋼鐵產業急速擴張,卻一直處於政府嚴厲調控之下,民營鋼鐵企業尤其受歧視,每次經濟過熱都是調控對象,2004年對江蘇鐵本的查處即為典型。然而,中國鋼鐵產能依然邊調邊漲,如今已然嚴重過剩。
遷鋼十年等待
「為落實國務院精神,加快推進首鋼搬遷調整工作,解決首鋼石景山廠區關停後首鋼股份公司資產置換問題,國家發改委核准了首鋼遷鋼項目。」國家發 改委5月25日發佈了核准首鋼遷鋼的公告。此時距首鋼遷鋼成立已經十年。2002年,首鋼遷鋼成立,第二年開工建設,第三年即投產。可是,這一項目不久就 被媒體曝光,未獲發改委核准。
「我們開工後,一直與發改委溝通,但國家在2005年收緊了鋼鐵政策,批文一拖再拖沒了下文。」首鋼集團一高管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說,首鋼之所以急於上馬該項目,是2003年首鋼同意遷出北京,如果等到批文再建設,首鋼連第二梯隊都進不去了。
雖然一直未獲發改委核准,首鋼遷鋼卻獲得了國家環保部和水利部的批文。「遷鋼是為了環保搬遷,符合國家政策;遷鋼的設備技術也達標。」中國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民認為,首鋼遷鋼通過核准理所當然。
與民營企業不同,背靠國企首鋼,遷鋼面臨的政策風險較小,產能一擴再擴。2004年10月,首鋼遷鋼首期200萬噸項目正式投產,又迅速啟動二 期工程,2006年12月產能已達400萬噸。2005年遷鋼開工2160熱軋項目,標誌著以生產建材為主的首鋼轉向高端產品。目前,首鋼遷鋼具備年產 780萬噸鐵、800萬噸鋼、780萬噸熱軋板帶鋼的生產能力。項目建設不受影響,但沒有「戶口」讓資本市場很擔心。「我們想盡快有批文,大部分是為資本 市場考慮。」上述首鋼高管坦言,只有獲得「准生證」,遷鋼才能順利注入首鋼股份。
首鋼旗下首鋼股份自2010年10月29日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2012年5月18日正式公佈資產置換草案,首鋼集團擬將遷鋼全部資產作價 183.70億元注入首鋼股份,首鋼股份的全部停產資產及即將停產的第一線材廠則作價63.23億元置換給大股東首鋼,差額部分由首鋼股份向首鋼總公司發 行約28億股。
大搬遷契機
「遷鋼獲批,除了使遷鋼能順利注入首鋼股份,也是為了完善搬遷工作。」發改委產業司冶金處一位官員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透露,為了調整佈局,實現 產業結構調整,近期將出台《鋼鐵產業生產力佈局和調整規劃》(下稱調整規劃)。調整規劃出台後,部分城市鋼廠將按照具體條件搬遷。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摸底,中國位於省會直轄市的鋼廠有20個,城市鋼廠總共有39個,2009年總產能2.28億噸,佔當年全行業總量的39.5%。
「搬遷原則是,與城市發展關聯度高的鋼廠,通過升級改造,不搬;與城市發展有衝突、裝備落後的,要麼搬遷,要麼淘汰。搬遷後要提高競爭力,不能擴大產能。」上述發改委官員說,對符合調整規劃的項目會加快審批。
首批被納入搬遷計劃的鋼廠有五家,包括重慶鋼鐵公司、青島鋼鐵集團、杭州鋼鐵集團、石家莊鋼鐵公司、合肥鋼鐵公司。這些已經被納入搬遷計劃的鋼 廠也沒有「戶口」,正希望藉此轉正。以重鋼為例。2008年,重鋼搬遷工作正式開始。新重鋼總投資300億元,位於長江邊上的長壽新區,產能提升到650 萬噸。
「其實在我們新重鋼第一條生產線開工建設前,其他手續,比如環保、土地、鐵路等材料都已完成,2008年就上報了。不過,到現在還沒獲得發改委核准。」重鋼一位副總經理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重鋼獲批問題不大,預計核准不久就將完成。
在上述重鋼高層看來,遷鋼和重鋼類似,都是因環保搬遷而開建的新項目,而且新重鋼也有注入上市公司重慶鋼鐵(601005.SH)的需求,「也面臨『准生證』問題」。
根據重慶鋼鐵5月30日公告,重慶鋼鐵擬通過發行股份、承接負債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向大股東重鋼集團購買位於長壽新區投建的鋼鐵生產相關資產及配套公輔設施。
同樣屬城市鋼廠搬遷項目的青島鋼鐵,新產能還沒建成,則需「先有票後上車」。青島鋼鐵新址規劃位於青島膠南董家口,面積達9000畝,是目前廠區4倍,預計產能達到400萬噸。
「我們剛進入環評,以後還有很多手續,搬遷具體時間要看審批情況。」青島鋼鐵生產處一負責人告訴財新記者,環評是前期手續,要發改委部門批覆、手續齊備後,搬遷項目才正式啟動。「我們是符合調整規劃的,對批覆還是比較樂觀。」這位負責人說。
民企轉正曙光
在「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看來,城市鋼廠幾乎都屬於國企,獲得發改委核準可能性較大,更應該關注的是一些民營鋼企是否能夠獲得轉正。
民營鋼企把從「黑戶」轉正的希望寄託在工信部即將發佈的「符合生產經營條件的企業名單」。
「工信部在修改完善《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範條件》後,在此基礎上將公佈一批符合生產經營條件的企業名單。」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一位官員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透露,目前名單已經基本確定,有國企也有民企。
河北一家民營鋼企高層證實了上述消息。「我們剛接到河北省工信廳領導的電話,工信部近期要公佈一批符合生產經營規範的名單,其中就有我們。第一次有政府承認我們是合法的。」
中國最大民營鋼鐵企業沙鋼集團一位董事也表示,沙鋼也在這個名單中。目前沙鋼集團擁有年生產能力煉鐵2900萬噸、煉鋼3500萬噸、軋材3300萬噸。其中有部分產能未獲發改委核准。
2010年7月,工信部發佈《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範條件》,被認為是為違規產能合法化開了窗口。但國家發改委追發通知,要求對鋼鐵項目進行一次性清理,又給希望通過工信部追認獲得政府認可的鋼企蒙上了一層陰影。
過去十年來,國家發改委一直是鋼鐵產業主管部門,即使在工信部成立之後仍然影響巨大。
在近期召開的「鋼鐵產業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專題工作會」上,李忠娟明確表示,要加快對現有產能存量調整步伐。「以各省上報的鋼鐵產能為依據,研究調整存量違規建設產能的方案並報請國務院同意後實施。」
「其實工信部第一批符合生產經營規範的企業名單早就上報了,有近40家,環保部和發改委都壓著沒過。」工信部一官員透露,現在公佈比較符合時 機,主要是發改委態度有所轉變,正對違規產能研究方案。「此次公佈的名單,也將作為發改委調整違規產能的依據。」這位工信部官員說。
| ||||||
產能不論黑白,由市場優勝劣汰,監管思路再調整,鋼鐵行業變局將至◎ 本刊記者 張伯玲 文等待多年,沙鋼集團董事長沈文榮終於為沙鋼等來了一個“戶口” 。 4月初,工信部公示了首批符合《鋼鐵行業規範條件(2012年修訂) 》 (下稱“2012版規範” )的45家企業,其中包括沙鋼等15家民營企業。 此前一個月,沈文榮在全國工商聯中小冶金企業商會(下稱冶金商會)第二次會員大會上呼籲,民營鋼鐵企業應該繼續加大節能環保力度,增加投入,搞好配套,確保達標,以爭取工信部的准入證。 對於那些未經政府核准而私自投產的鋼鐵 “違規產能” (俗稱 “黑戶” )來說,工信部的准入證是它們 “去黑化”的關鍵一步,意味著政府將追認其“合法性” 。 過去十年, 盡管政府屢次在經濟過熱期都祭出嚴厲的產能調控,中國鋼鐵產業在需求拉動下仍急速擴張,誕生了大量的“黑戶” ,這些 “黑戶”多為民營鋼鐵企業。2004年, “黑戶”之一江蘇鐵本鑄鋼有限公司(下稱鐵本)被嚴厲查處,成為一柄行業“懸劍” ,令衆多其他幸存的 “黑戶”急迫地尋求合法化通道。 工信部終於邁出了艱難一步,放棄多年來收效甚微的行政審批管制,轉以環保、規模等質量標準引導行業秩序。 產能不論黑白,由市場來優勝劣汰,這一監管思路的調整勢必迎來鋼鐵行業新一輪格局變化。在民營鋼企效率優于大部分國企的現況下,有業內人士大膽預測,中國鋼鐵行業是否會由 “國進民退”轉變為 “民進國退”? “黑戶”轉正之爭 沈文榮曾不止一次得到上級部門消息,稱沙鋼已獲得工信部的審批,只需等待公佈。但這一等,就是兩年多。 “我們第一次被告知沙鋼已通過工信部的審核,是在2010年工信部發佈《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範條件》 (下稱“2010版規範” )後不久。 ”沈文榮對財 新記者稱,但之後名單一直拖延未出。 “2010年版規範”被認為是為違規 產能合法化開了窗口。但同年11月3日,國家發改委、國土部、環保部聯合發佈《關於清理鋼鐵項目的通知》 ,要求對鋼鐵項目進行一次性清理,這令本來有望通過工信部追認獲得“戶口”的鋼企又陷入困惑。 “工信部從2010年就審批通過了第一批企業,遲遲未公佈的原因就是工信部和發改委在這上面較勁。 ”一位接近相關政府部門的人士對財新記者透露,工信部主張給沒審批的產能都轉正;發改委卻認為如果對黑產能轉正,政府就失去了公信力,雙方意見一時難以統一。 “直到2012年下半年,發改委對違 規產能如何合法化問題才有所鬆動” ,但目前發改委對工信部此次公示的企業不承認也不否認, “就是不出來表態” 。 2012年9月,工信部修訂了 “2010 版規範” ,將原規定鋼鐵項目審批需“附企業申請材料及有關土地、項目核准或備案等審批文件、證明文件報送工業和信息化部” ,刪去了其中 “有關項 目核准或備案等審批文件”等文字,只提需 “附企業申請材料” 。這一修訂釋 放出工信部前置審批轉向放鬆的跡象。 多年來,中國的政府部門以行政審批控制鋼鐵產能增長的努力收效甚微。 “近十年來,鋼鐵行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之一是控制產能過快增長。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苗治民在 “鋼鐵行業規範條件媒體通氣會”上表示,行業管理主要依靠行政審批,如嚴格控制新項目上馬、銀行不予貸款、土地不予供應等。但在巨大的市場需求拉動下,在有產量就有效益的大環境中,企業更多地注重規模擴張,致使中國鋼鐵產能逐年攀升,2012年高達10億噸。 “我們要積極探索鋼鐵行業管理的新模式。 ”苗治民說。這即為 “2012版規範”誕生的背景,工信部希望探尋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又能讓行業有序發展的管理新法。 “2012版規範”從之前的重審批門檻轉向重環保和規模門檻,主要從產品質量、環境保護、能源消耗和資源綜合利用、工藝與裝備、生產規模、安全衛生和社會責任等六個方面提出了規範要求。一家國內排名前十的鋼鐵企業的負責人認為,工信部兩次出台行業規範,對民營鋼企都是好事, “至少給了民營鋼企一個准入的合法途徑。 ”“2012版規範”出台後,鋼鐵企業爭相上報申請,大批 “黑戶”欲藉此走到陽光下。據苗治民透露,共有104 家企業提出了申請, “這些企業2010年粗鋼產量達到3.87億噸,占當年全國粗鋼產量的60.7%。經過初審、評審等程序確定的符合規範的首批公示的45家鋼鐵企業,2012年合計粗鋼產量約3億噸,約占全國粗鋼產量的41.4%。 ” 必要的“戶口” 如果不是2004年發生的 “鐵本事件” ,中國的民營鋼鐵企業不會那麼在意是否有“戶口” 。 2004年4月,佔用耕地6000余畝,預算投資超過百億元,設計總產能800 萬噸的江蘇鐵本新廠項目被政府緊急叫停,國務院派出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等九部委人員組成調查組進駐審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責成江蘇省和有關部門對鐵本公司違規建設鋼鐵項目有關責任人作出處理。經過 “馬拉松式”的審判,2009年4月,鐵本鋼鐵董事長戴國芳以“虛開 抵扣稅款發票罪”判刑5年。與鐵本同時被叫停的還有寧波建龍鋼鐵公司,理由是在項目審批、土地審批、環境保護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違法、違規問題。 “這兩家企業的地理位置離我們都不遠,當時沙鋼也是剛剛計劃建成650 萬噸的熱卷板生產線,大家都很擔心新項目也被叫停。 ”沙鋼集團一位高層對 財新記者回憶稱,當時沙鋼項目僅取得國務院經貿委的批准,還未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國務院調查組也進駐了沙鋼,前後調查了三次。最後,調查組發現沙鋼報批手續比鐵本齊備,經濟實力也在鐵本之上,並且項目基本建成,終於放行。 雖然沙鋼僥倖逃過一劫,但仍受了“鐵本事件”的強烈刺激。 “一方面擔心不知道何時又會來一場清查;另一方面就是經營上的挑戰。 ”上述沙鋼高層透露,當時最明顯的就是資金難題, “在此之前,一家家銀行到企業來都搶著要給貸款,後來卻一分錢也不願意借了,理由是產能不合法,有風險” 。而由此帶來的另一個重大影響就是上市推進受阻,沙鋼直到2010底才借殼 ST 張銅上市成功。 “鐵本式”清查後來在中國鋼鐵行業沒有再現。但國家對鋼鐵行業調控不斷,其中最常提及的是“淘汰落後產能,實行兼並重組” ,民營鋼鐵企業亦首當其沖。 “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民營鋼鐵企業和國有鋼鐵企業都相安無事。一旦行情不好,國家就會出台政策,比如限電等措施,來限制民營鋼鐵企業。 ”河北省一家年產超過500萬噸的民營鋼鐵企業負責人對財新記者表示。 比如2010年9月,節能減排風暴席卷河北,在節能減排方面投入較少的民營鋼鐵企業被首先斷電停產。 “一方面,確實是企業環保設施落後;另一方面,因為沒有身份,節能減排肯定是先保有身份的國企。 ”上述河北鋼企負責人表示。所以,獲得合法 “戶口” ,確實是許多有實力的民營鋼企不得已的渴望。 民營鋼企標誌性轉折 “力爭到‘十二五’末,將80% 左右的現有鋼鐵產能納入到規範管理範疇。 ”苗治民表示,對符合規範條件的企業將支持其開展兼並重組、淘汰落後產能、技術改造、節能減排等結構調整工作,並給予一定政策獎勵和信貸支持。這意味著,更多有實力的民營鋼企不僅能獲得身份認可,同時還能得到兼並重組的政策支持,這是民營鋼企未來發展的重大利好。 在中國鋼鐵行業中,民營企業的盈利能力一直好于國有企業。根據冶金商會對79家民營鋼企統計,2012年民營鋼企實現利潤總額189億元,噸鋼盈利55.4元,銷售利潤率為1.03%。另據冶金商會對河北、山西、山東三省民營鋼企的調查,民營鋼企噸鋼利潤在70元左右。對比中鋼協的數據,2012年全國重點大中型鋼企銷售利潤率僅為0.04%,噸鋼利潤僅為2.6元。 “此前中國鋼鐵的兼並重組大都是國企作為兼併主體,即使一些盈利性好的民企也會被不如自己的國企兼併,主要原因就是 ‘戶口’問題。 ” 中國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民表示,民企身份問題一旦解決,完全可能由更多的民營鋼鐵企業作為兼並重組主體,展開收購重組。如果樂觀估計,鋼鐵行業可能會由現在的“國進民退”轉變為 “民進國退” 。 據中鋼協副會長劉振江透露,2013 年一季度行業情況並沒有改觀,鋼鐵企業經營狀況一月不如一月。鋼鐵行業勢必迎來一輪大的“洗牌” ,一部分沒有競爭能力的企業將退出市場。 “今後幾年是鋼鐵企業收購兼併的好時機。但我們對收購對象是有選擇的,要看價格是否合適,產品是否互補,還要看我們能否管理好。 ”沈文榮表示。 北京鋼聯資訊總監徐向春對財新記者表示,雖然以民營鋼企為主體的收購將增多,但是民企兼併國企實施起來還 是有難度。 “民企是否願意承擔國企的負擔,地方政府是否願意放手國企,這都是制約因素。 ” |
中央要解決1300萬黑戶問題的決心看來很大。
最近密集出招。先是11月21日,公安部在一個高級別的會上(會議全稱叫公安部黨委會議暨部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七次(擴大)會議)重點討論了盡快解決黑戶入戶的問題。
然後是昨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九次會議上通過了《關於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並再次強調,要完善戶口登記政策,把計劃生育等政策與戶口登記脫鉤。
兩次會議的信息結合一起來看,1300萬黑戶的戶口問題要解決似乎是指日可待。但事實上,黑戶問題要解決並不這麽容易。因為黑戶問題已經陷入一個“麻桿打狼,兩頭害怕”的僵局。
先說夾在中間的公安部。1300萬黑戶,背上這個黑鍋對公安部是件挺醋心的事兒。1%的中國公民沒有戶口,這叫什麽事兒?作為一個現代文明國家來說,實在說不過去。
誰都知道,依法登記戶口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是公民參與社會事務、行使各項權利義務的前提。你不給人家落戶口,就等於剝奪了一個人法律上存在的前提。其實這是件不太人道的事。
想想看,一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上出生的人,沒有戶口,沒有身份證,打不了預防針,上不了學,參加不了社保,坐不了火車和飛機,享受不了很多福利待遇。在政府層面,他(她)是不存在的。這種被否定感和被剝奪感會帶給一個正常人多大的傷害!
公安部當然明白這些,也不想背這個黑鍋。借著這次高層關註黑戶問題,他們也想一勞永逸地把這問題給解決了。可是難點在哪里?難點就在社會撫養費。
眾所周知,1300多萬黑戶中絕大部分是因為超生未交社會撫養費造成的。
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明令不允許給公民登記戶口設置任何附加條件,但在具體工作中,公安部門作為各級人口和計劃生育兼職委員單位,在新生兒落戶時又要求人家出示《計劃生育服務證》,並將有關情況通報給當地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這樣一來,不願意或者交不出社會撫養費的人就無法正常登記落戶,就成了黑戶。
現在公安部要解決黑戶問題,說起來其實很容易,誰來上戶口你就給人家上,不問人家超生和罰款情況不就得了?公安部也打算這麽幹,不過僵局在於衛計委和黑戶們可能都不怎麽配合。
怎麽說是“麻桿打狼,兩頭害怕”呢?首先,衛計委不樂意公安部無條件給黑戶解決問題,他們擔心,如果沒有了戶口這個籌碼,拖欠的社會撫養費可能再也收不回來了,以後再征收社會撫養費的難度也更大了。
而在黑戶這邊,害怕的心更厲害。你說可以無條件給我上戶,可有了戶口就是我超生的鐵證了,到時候計生拿著這個證據來找我催繳社會撫養費,那可如何是好?除了著急上學的或者其他原因的,大部分人會想,反正我已經黑了那麽多年,你不介意的話,我可以繼續黑著。
這樣的僵局意味著,即使下一步公安部展開一個給黑戶無條件入戶的專項行動,可能主動響應者也寥寥。這樣,1300萬黑戶問題就真的在這樣一個僵局里困著,進退不得。
難道黑戶問題就無解了嗎?其實不是。恰恰,現在正是解決黑戶問題的一個絕佳時機。為什麽這樣說?
首先,全面兩孩政策已經公布,即將實施。根據統計,現在社會撫養費95%以上的征收對象是兩孩家庭。這就意味著,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絕大部分征收對象將不存在。社會撫養費可以就坡下驢,主動安樂死是最好的結局。
其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即將對《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進行審議。借這個機會,順應時勢將社會撫養費廢除,同時,對於以往沒有繳納社會撫養費的一律按照“有利追溯”原則給予豁免。這樣一來,黑戶就可以放心地去登記戶口,公安部免背了這口大黑鍋,衛計委也省得花人力心力去追繳社會撫養費,同時付出那麽巨大的道德成本和行政成本。瞧,一石三鳥,不是很好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留給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上臺還有不到70天的時間,特朗普的執政理念、關鍵團隊已逐漸浮出水面。
當各方還在猜測,特朗普會把白宮幕僚長(即白宮辦公廳主任)這一關鍵職位留給誰時,當地時間13日,特朗普揭開了懸念。在競選中助他一臂之力的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萊巴斯(Reince Priebus)毫無爭議地獲得了這個重要職位。
此外,同一天,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臺(CBS)著名訪談節目“60分鐘”還播放了對特朗普的專訪。這是特朗普在8日勝選後,首次以“新當選總統”(president-elect)的身份接受美媒綜合性的采訪。在時長1個半小時的節目中,特朗普回憶了勝選後與競爭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之間的互動,以及到訪白宮與現任總統奧巴馬見面的場景。當然,最重要的是,他還談及了包括奧巴馬醫改、移民等關鍵政策的初步構想。
白宮新管家
此前,面對媒體對毫無從政經驗的特朗普究竟會如何打造他的內閣團隊的種種猜測,特朗普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回應道,“會盡快公布答案”。果然,特朗普沒有讓眾人等太久。13日下午,在備受期待中,特朗普把白宮辦公廳主任一職給予了普萊巴斯。
白宮辦公廳主任一職的權力可不小。比如,負責監督其下所有白宮幕僚的工作,安排總統的日程,安排總統會見活動,對總統的政策提供參謀意見,召集白宮辦公廳會議等,都是白宮辦公廳主任負責的要務。由於其及其重要的職責,這一職務經常被稱為“第二總統”,是距離總統最近的人之一。
普萊巴斯素來與共和黨高層關系良好,在競選期間多次幫助特朗普與共和黨高層“牽線搭橋”,彌合雙方的分歧。投桃報李的特朗普選擇普萊巴斯擔任幕僚長,有助於他上任後在共和黨執掌下的國會推動各項立法議程。
同時,特朗普還宣布把白宮首席戰略官(chief strategist)和高級顧問一職授予其競選團隊CEO史蒂夫·班農(Stephen Bannon)。特朗普在聲明中強調,班農和普萊巴斯是非常合格的領導人,在他們的帶領下,團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他們將作為‘平等的夥伴’進行合作,他們的合作將會使得聯邦政府變得更加高效、有效和富有成果。”特朗普說,“他們將與我一起在白宮努力使得美國變得更偉大。”
300萬非法移民前途未蔔
13日,CBS播放了對新任總統特朗普的專訪。據CBS網站上的信息,這段節目錄制於當地時間11日,由資深新聞人史塔爾(Lesley Stahl)在紐約市第五大道的特朗普大廈內進行采訪。一同參與節目錄制的還有特朗普的家人,包括新第一夫人梅蘭妮亞·特朗普(Melania Trump)和他的子女伊萬卡(Ivanka)、蒂芬妮(Tiffany)、艾瑞克(Eric)和唐納德二世(Donald Jr.)。
訪談伊始,特朗普回憶了希拉里及其丈夫克林頓對他勝選的祝賀。他稱,希拉里打電話承認失敗顯得“很可愛”,“比起我來,讓她主動承認失敗更為難”。他還透露,克林頓的來電“實在是太友善了”。
而與奧巴馬的會面,則由原定的15分鐘延長至了1個半小時。特朗普表示,國內政策、外交政策的話題都有所觸及。在支持人史塔爾的追問下,特朗普透露了與奧巴馬的會面重點討論了中東局勢、朝鮮問題以及奧巴馬醫改。
此前,特朗普在競選時揚言,一旦上任要廢除奧巴馬醫改,嚇得尚未投保的美國民眾急急忙忙地加入奧巴馬醫改。因此,在專訪中,特朗普表示,奧巴馬的確告訴了他醫改的利與弊。而他也第一次表示,醫改並非要完全廢除,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修改。
在談到中東問題時,特朗普表示,“很多時候政客讓我們太失望了,不僅僅在就業方面,還在我們所面對的這場戰爭。這場戰爭我們打了15年了”。特朗普舉例道,目前美國在中東已花費了6萬億美元。6萬億美元在他看來可以把美國落後的基建好好更新下,因此,是時候與這些“不必要”的戰爭做個了斷了。
至於非法移民問題,特朗普在專訪中特別強調,將把那些有犯罪記錄的人、黑幫分子、毒品販子等或全部監禁,或徹底趕出美國,這一群體可能達300萬人。特朗普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美國的邊境,甚至國家安全。
與此同時,特朗普對競選時標誌性的計劃——在墨西哥與美國邊境築墻——也做了表態。當史塔爾問道:“您是否真的要兌現諾言,在墨西哥邊境建築一堵墻?”特朗普回答:“是的”。但他表示在一些地區建築墻,在另外一些地段可以是“籬笆”。
對於目前在全美多地愈演愈烈的反對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的示威遊行,特朗普在專訪中也沒有回避這一問題,而是遺憾地表示,“聽到有暴力事件摻雜在示威遊行中,很難過。”他表示,尤其憎惡對待少數族裔的暴力行徑,希望這種不恥的行為能立即收手。對於上街遊行的美國民眾,特朗普認為他們並不了解他的為人,甚至稱這群示威遊行者為“慣犯”。他承諾要把美國帶回正軌。
對於美國最高法院尚待提名的大法官人選,特朗普也誓言,將來所提名的人選會是支持限制墮胎,以及保障憲法賦予人民擁槍權利的人。此外,特朗普也表示,無意推翻已在全美合法化的同性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