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首三季港IPO集資1313億 全球排名第4

1 : GS(14)@2014-10-07 10:13:2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07/news/eb_ebc1.htm


【明報專訊】德勤公布今年香港首三季IPO集資額同比增長一倍, 總額達1,313億元,於全球交易所排名第4。錄得新股上市總數達83宗,創過去10年新高。


全年料集資1700億 望躋三甲

德勤認為近期佔中影響為短期,若第四季無重大事件影響股市,全年有望躋身三甲,全年集資額最少達1700億元。

截至今年9月底,香港共錄得83宗IPO,集資總額達1,313億元,分別同比按年上升93%及117%,增勢強勁。港交所亦晉升為全球集資額第4大交易所,排名在紐約、倫敦和納斯達克之後。

政治影響僅屬短期

針對近期佔領行動等政治因素, 德勤認為影響僅局限於短期。稍後公佈的中國經濟數據,四中全會及中央工作會議的潛在宏觀政策,及規範內地地方債務的效力將利好新股上市氛圍。

德勤表示,雖然市場預期美國量化寬鬆即將在10月底結束,經濟及地緣風險或將持續,但料未來滬港通開通、共產黨四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刺激第四季度兩地上市活動。

今年A股的上市活動,與2012年新股發行暫停前同期的新股上市數目及集資額相比,跌近一半。今年首3季度共有81間企業上市,集資額達506億元人民幣,相比2012年同期的149隻新股的1002億元人民幣,分別下跌46%和50%。

預計2014年約110新股上市

德勤預計2014全年香港將有約110隻新股上市。根據港交所資料,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44宗上市申請個案於處理中,其中一半為內地企業。目前有11間企業上市申請已獲原則上批准,部分預計於10月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947

小一派位68%獲首三志願 北區料現叩門潮

1 : GS(14)@2015-06-05 08:45:42

【本報訊】小一統一派位明天放榜,教育局昨公佈今年參加統一派位2.8萬學童中,68.2%獲派首三志願學校,比往年上升1.8%。有小學校長指出,獲派首三志願比例升幅輕微,加上不少家長就算獲派首個志願仍會四出尋找更好的心儀學校,今年小一叩門的競爭壓力不會減輕。記者:麥志榮



今年約有5.2萬名學童升讀小一,其中2.2萬人已透過自行派位獲得學位。據教育局的資料,在餘下3萬名學童中,有28,483人參加小一入學統一派位,比去年29,124人,減少641人。而當中獲派首3個志願學校的學童共19,413人,比例為68.2%。去年比例曾跌至13年新低的66.4%,今年回升1.8%。連同自行派學位,整體滿意率為82.1%,亦比年上升1.3%。




料2,600跨境童參加


資助小學校長會副主席張勇邦指出,參加小一派位學童人數減少,可能是今年轉向直資、私校及國際學校求學位的學生人數增加。張勇邦稱獲派首3個志願比例微升不足兩個百分點,而且大部份首3個志願其實只是學生所屬校網的首三志願,而非家長真正心儀學校,所以仍有不少家長會跨區叩門,叩門的競爭不會減少。教育局今年第2年實施跨境專用校網,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陳紹鴻表示,估計有2,600名跨境學童參加統一派位,北區學位仍會緊張,預計與往年一樣會出現叩門潮。小一統一派位結果將在明天(周六)公佈,參加派位學童的家長,可於明天或後天(周日)攜同小一入學申請表或選擇學校表格副本,到所屬派位中心領取「小一註冊證」,並依照證上指定時間往獲派的學校辦理入學註冊手續。教育局表示,小一入學申請2015年度截至5月31日為止,有5宗虛報住址個案查明屬實。2014年度共18宗。如發現家長虛報資料,小一申請會作廢,已獲派的學位亦會被取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605/191731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676

首三季1.9萬伙施工 16年最多

1 : GS(14)@2016-10-29 12:48:18

【明報專訊】政府近年積極推地,令未來一手供應增加;據運房局最新公布,今年首9個月全港私樓動工量達1.91萬伙,比去年全年的1.42萬伙多約35%,並創下2000年錄得超過3萬伙動工量後的新高,市場預期未來動工量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運房局公布,第3季私宅項目動工量涉約2900伙,與第二季數字相若,今年首3季的私宅動工量已達1.91萬個單位,較去年同期動工量多7700伙或68%。

局方發言人稱,今年首三季動工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主要因為新動工項目大部分為中、大型樓盤,隨着政府持續出售土地供私宅發展,預計未來的動工量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另第3季共3300伙私宅落成,較第二季的5600伙,減少2300伙或41%,惟累計首3季私宅落成量為1.07萬伙,較去年同期落成量7900伙多出2800伙或35%。

未來3至4年潛在新供應9.3萬伙

此外,至2016年9月底,未來三、四年的一手私人住宅供應量預計為9.3萬伙,與上季公布數字相同,仍為2004年9月至今有紀錄新高,當中包括6000伙貨尾單位、6.2萬伙興建中但未售出的單位,以及2.5萬伙在已批出並可隨時動工的土地(熟地)上可興建的單位。

運房局發言人稱,第三季有較多建築中單位以樓花方式售出,但同時亦有數幅中、大型住宅用地轉為熟地,兩者互為抵消下,9月底預計供應量和上季相若;發言人補充,該9.3萬伙單位中,估計有6.42萬伙為實用面積小於753方呎的單位,較上季減少500伙,但仍佔整體供應量69%。另預計未來數月將有14幅住宅用地轉為熟地,可額外提供1.11萬伙單位。

長實﹕發展商將以貼市價開盤

長實地產(1113)執行董事趙國雄預計,發展商未來將以貼近市價推售新盤,而市場對新單位仍有剛性需求,只要香港經濟基調維持良好,市場吸納能力不成問題。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發展商積極售樓,又密密吸納土地儲備,由於政府持續積極推地,未來新供應數字將攀升,並料今年全年施工量勢破2萬伙。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548&issue=201610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890

首三季新盤勁沽1.48萬伙 分析料本季推盤減 全年勢破1.8萬伙

1 : GS(14)@2017-10-03 09:20:06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176&issue=20171003
【明報專訊】發展商今年積極賣樓,首3季累售1.48萬個一手單位,佔去年全年1.65萬伙約九成。本報統計,本季有機會推出的全新盤共12個、涉近3700伙,以推出單位數量計,較過往每季平均可推5000至7000伙低三至四成。有分析員認為,經過首三季衝剌,發展商普遍已「爆數」,料將放緩推盤步伐,惟估計今年全年仍達1.8萬伙一手成交,按年增一成,料創新紀錄。

明報記者 林可為

2014年全年一手住宅共沽約1.66萬伙,為2013年4月一手新例生效後的最高紀錄。據統計,有機會今年第4季推出的12個全新樓盤,依然以新界區佔最多,料共7個;而去年8月至今年9月,因先後有6個新盤登場而一度成為焦點新盤主戰場的東九龍啟德,料本季將不會有全新盤發售。

會德豐康城5期涉1600伙

以單一樓盤計,第4季規模最大的全新盤,為會德豐(0020)旗下日出康城5期,提供1600伙,戶型涵蓋1至4房,預計2020年3月落成,是繼新地(0016)晉海之後,區內第2個並非由長實(1113)發展的住宅。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回應查詢時表示,集團目標是年底推出康城5期,但相信會仿效同系啟德OASIS KAI TAK的銷售策略,分期推出單位。

新地海璇緊隨晉海後推出

近年標榜「月月有樓賣、季季有焦點」的新地,今季將有4個全新盤推出、合共提供913伙,焦點為港島北角海璇,雖然單位總數只為355伙,但項目臨海而建及採中密度設計,屬「港島版天鑄」,預料價錢將可締造港島東新高指標,估計新地完成晉海銷售後,便會隨即推出海璇。此外,同系西半山巴丙頓山,雖然是單幢項目,但市場定位同屬豪宅,由於是舊契,意味可隨時突擊開售。

業界料發展商推盤策略端視施政報告

美聯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認為,過去三季整體一手市况均見暢旺,主要發展商普遍已「爆數」,相信第4季推盤步伐稍為放緩屬可理解,而今季有機會推出的新盤中,如北角海璇、長實中環MY CENTRAL等,均屬新盤供應緊張的港島,加上定位為豪宅,料發展商會採取惜售策略。

劉又指,與此同時,特首林鄭月娥將於下周公布施政報告,市場最關注的是政府提出的港人首置上車盤有何具體舉措、以及會否再推出調控樓市新招,均令發展商在推盤策略上較為觀望。不過,由於首3季已累積錄得約1.48萬宗一手成交,預料隨日出康城晉海稍後開展次輪銷售,加上其他新盤,劉嘉輝預計今年全年一手單位銷售量,可望突破去年全年數字,有望達1.8萬宗的水平,再創新紀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637

羅兵咸:港首三季IPO增五成

1 : GS(14)@2017-10-08 22:00:19

【明報專訊】羅兵咸永道表示,香港今年首三季錄得新股上市宗數約114宗,較去年同期大增約五成,不過,總集資金額則較去年同期減少37%至857億元。該行表示,新股上市大增主要受創業板上市增加帶動,並預期海外企業來港尋求在港上市集資機會,有望創出全年上市宗數的新紀錄。

總集資金額按年跌37%

報告顯示,今年首三季上市宗數按年大增52%,當中創業板上市數目為55宗,按年急增120%,集資總額約43億元,按年上升126%;期內主板上市數目為59宗,按年升18%,當中創業板轉主板約有8宗,按年升1倍,但主板總集資額按年下跌39%,只有約814億元,主要原因是大型首次上市企業較預期少,部分打算上市的企業轉為採取觀望策略。

IPO以零售消費工業股為主

截至第3季末,主板及創業板首次公開招股(IPO),均以零售、消費品及服務類及工業類股份為主,而期內IPO平均集資金額(不包括集資額超過100億元的公司)約11億元,按年下跌27%。

報告預計,中小企上市活動強勁,外國企業尤以亞洲企業來港上市個案持續增加,有望創出全年上市宗數的紀錄,不過部分重量級IPO因應外在或自身的情况轉變,延遲上市時間表,甚至擱置上市計劃。報告認為,香港正持續推進市場改革,料可提升本港股票市場的競爭力,吸引更多新經濟及金融科技相關企業來港掛牌上市。

此外,報告又補充,區內以至國際政治及經濟環境的不確定因素,例如英國脫歐、美國聯儲局縮表,以及東北亞局勢緊張等,均持續影響金融市場的情緒。另一方面,美國政府推行的稅務改革,將會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正面影響。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625&issue=201710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735

港首三季新股集資 重返全球三甲

1 : GS(14)@2017-10-09 03:17:07

【本報訊】眾安保險即將正式登陸本港,帶動港交所(388)首三季的新股集資額重回三甲之列。德勤預計,考慮到內地未來幾個月迎來超大型新股的機會不大,而香港或有一至兩隻來自科技板塊的大型新股上市,預計香港全年排名很大可能排行第三,完成140至150隻新股上市,集資總額1,300至1,500億元,比上季預測的1,500億元有所減少。計及眾安保險(6060),今年首9個月本港有106隻新股上市,比去年同期的71隻有所增加,但集資額僅得850億元,僅次於紐約及上海交易所,按年大減37%。


撤回上市申請升150%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首三季創業板新股上市數量創1999年同期最多。但同時,在證監會更主動出手打擊問題新股,期內申請人自行撤回申請有10宗,按年上升150%,今年首8個月的新股上市申請被拒絕、被發回、申請人自行撤回申請的個案共有17宗,按年增加兩宗。內地企業佔新股數量佔比也下降,今年首三季佔32%,按年跌9個百分點,而融資額亦有回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2/201604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110

外滙基金 首三季勁賺1,898億受惠股市造好 全年收益勢破紀錄

1 : GS(14)@2017-11-13 03:33:36

■陳德霖表示,若市場樂觀情緒持續,股市造好,將有助外滙基金表現。李潤芳攝

【本報訊】受惠第三季本港及環球股市繼續造好,金管局旗下外滙基金首三季按年多賺1.1倍至1,898億元,遠勝預期,並已超越2007年全年賺逾1,400億元的歷史紀錄。市場估計,第四季外滙基金表現或不及第三季,但全年埋單計,只要市況無重大變化,外滙基金收益要創歷史新高「無難度」。記者:陳洛嘉


第三季外滙基金賺536億元,雖然按季跌24.8%,但由於今年上半年收益已破盡歷來半年紀錄,總計首三季仍大賺1,898億元,9個月的收益已超越2007年全年賺1,422億元的歷史紀錄,意味只要今年第四季未有重大虧損,全年收益勢破歷史新高。

外滙估值按季跌57%

單計第三季,香港股票投資貢獻144億元,環球股票投資則為188億元,兩者按季分別升6.7%及20.5%。市場原不看好的債券投資,期內收益仍錄107億元,按季升5.9%;惟外滙估值僅上調97億元,按季跌56.7%,拖累第三季表現。展望今年第四季表現,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指,港股及環球股市持續造好,若市場樂觀情緒持續,相信會有助外滙基金表現。不過,他提醒目前股市的估值相當高,往後或有回吐壓力,而且要留意美國加息、地緣政治等風險,重申不應側重外滙基金的短線表現。


債券投資或受壓

外滙基金表現勝預期,但觀乎美國聯儲局於12月大有機會加息,加上會繼續縮減資產負債表,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坦言,債息趨升將令債價下跌,不排除第四季債券投資會錄得虧損。此外,美國加息及稅改政策均推動美元轉強,意味非美元資產價格下跌,會拖累第四季外滙收入。不過,林俊泓估計,環球股市及港股表現可抵銷當中不利影響,雖然第四季整體投資表現料遜於第三季,但全年收益要創歷史新高並無難度。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亦指,外滙基金全年收益勢創新高,但最近債券市場相當波動,債息趨升下,債券投資難免受壓。展望明年投資環境,溫傑相信,上半年投資熾熱氣氛將會持續,但下半年或見轉勢,「企業盈利維持一段時間高增長後,有機會於下半年放緩,而且資產估值過高會有調整壓力,相信明年股市會出現先高後低的情況。」外滙基金派息率按過去6年平均回報率計算,今年支付予財政儲備存款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基金、法定組織存款的息率為2.8%,首三季相關費用分別為174億及65億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7/202067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061

首三季工業產能利用率 5年新高

1 : GS(14)@2017-11-19 15:31:58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公布,調查顯示今年第三季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8%,按季持平,按年則提高3.6個百分點;累計首三季,工業產能利用率亦達到76.6% ,按年提高3.5個百分點,為近5年來最高水平。

統計局工業統計司長文兼武指出,受7月及8月份高溫多雨天氣,和部分企業停產檢修等短期因素影響,第三季工業生產增速略有放緩,但受惠於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期內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仍保持平穩態勢,按年回升明顯。其中,鋼鐵、煤炭產能利用率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回升態勢、裝備製造業產能利用率持續高於工業平均水平。

潤電10月售電量降14.2%

另外,潤電(0836)昨日公布最新營運數據,10月附屬電廠售電量達到1015.88萬兆瓦時,按年下降14.2%;累計今年首10個月的售電量達1.3億兆瓦時,按年升4.9%。另外,今年首10個月潤電附屬燃煤電廠同廠同口徑售電量按年增長0.5%。煤炭產量方面,潤電10月煤炭產量達101.8萬噸,按年下降18.6%,首10個月煤炭產量達到1197.2萬噸,按年下降2.9%。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31&issue=201711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3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