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民幣國際化需順勢而為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

為什麽讓人民幣國際化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小故事。在美國某軍校的畢業典禮上,一個70多歲的老頭走上主席臺,是退役的四星上將,他從兜里掏出一張百元美鈔,對臺下說:“這張擦屁股的紙是什麽?是100美元。你們知道印刷這張紙需要多少錢嗎?是10美分。”老頭子高高舉起這張紙幣,又對臺下說:“美國用10美分印刷這張紙,去換取其他國家上百美元的東西,公平嗎?答案是不公平。可是,為什麽別的國家還要接受這種不公平?那是因為有你們!小兔崽子們,你們記住了,如果誰敢挑戰我們這張擦屁股的紙,你們就該去打仗了。”

這個故事說明,貨幣國際化的好處很多,可以點紙成金,在全世界征收鑄幣稅和通脹稅;降低匯率風險、促進貿易;降低貨幣危機的概率等。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美聯儲大肆量寬,釋放流動性,卻沒有發生美元危機,為什麽?就是利用了美元的國際核心貨幣地位。因為美元是國際貨幣體系的基準,不管美元怎樣浮動,其他貨幣只能跟著美元搖擺。如果其他國家也像美國那樣量寬,一般會爆發貨幣危機。

只要是貨幣,大多希望能成為國際貨幣。俄羅斯一直在推動盧布國際化,最初在獨聯體國家推動建立“統一盧布區”;從2003年5月,俄開展了以盧布國際化為目標的金融外交;在能源國際貿易中,俄要求用盧布進行結算等。

人民幣國際化是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是市場選擇的結果。由於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做基礎,人民幣國際化取得了可喜成績,一個標誌性事件就是人民幣納入SDR一籃子貨幣。在SDR一籃子貨幣中,人民幣的權重超過了日元和英鎊,位居第三。

一種貨幣加入SDR,是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但不是終點。在這方面,日元國際化的歷程值得我們研究。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增長強勁,有20多年GDP年均增長兩位數,日元作為國際貨幣的需求持續增加。1973年10月,日元加入SDR,當時日元的權重是7.5%。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持續向好,1987年日元在SDR的權重提高至13%,之後還不斷提升,最高時達到18%。上世紀90年代後,日本爆發資產泡沫危機,再加上東亞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陷入失去的20年,日元國際化也就停滯了,日元在各國外匯儲備貨幣中的占比,從最高的8%下降至現在的3%左右;在SDR中,日元的權重從18%下跌至現在的8.33%。這個案例告訴我們,綜合國力是本,貨幣國際化是末,不能本末倒置。我們可以為人民幣國際化澆水施肥,但要順勢而為,不能強求,更不能拔苗助長。

另外,SDR一籃子貨幣也是在不斷變動的,最多的時候有16種,比如南非蘭特、澳大利亞元、加拿大元、挪威克朗、沙特里亞爾和伊朗里亞爾等也曾加入SDR,現在都不是了。金字塔不是一天建成的,人民幣要想成為美元、歐元那樣的國際貨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民幣國際化的歷程及現狀

很多學者把2009年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起點,是從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開始的。在這之前,只能算是人民幣的周邊化和區域化。我也認同這個起點,但我認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幾種國際貨幣搞量化寬松,也動搖了它們的基礎——信用。國際社會意識到,需要其他穩定的國際貨幣,需要負責任的良幣,人民幣就是首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國際需求和認可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力量。

從2009年至2015年,伴隨著人民幣的升值,人民幣國際化快速推進,走出了一條“經常項目輸出、資本項目回流”的特殊路徑。到2015年三季度,香港離岸人民幣存款突破了1萬億元;2015年全年,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達到7.23萬億元。

2015年“8·11”匯改後,隨著人民幣貶值,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有所停滯。2016年初,央行加強了對跨境人民幣和離岸市場的管理,此後人民幣支付結算、對外直接投資和離岸人民幣存款等均大幅萎縮,人民幣國際化出現階段性停滯。現在香港離岸人民幣存款也就5000多億元;2017年全年,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為4.36萬億元。今年年初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大約升了3%。

從人民幣國際化的歷程看,人民幣首先是貿易貨幣,是人家需要中國的商品和服務,才需要人民幣;在投資貨幣和儲備貨幣方面,人民幣的認可度和接受度主要與人民幣升值與否呈正相關。目前,中國GDP占全球的15%左右,進出口總額占全球的11%以上,但在國際清算總量中,人民幣的使用量約占1.8%;在全球外匯交易總量中,人民幣約占2%;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占比略高於1%,總額約等值1000億美元。總體看來,人民幣國際化的水平較低,與中國經濟的國際地位不相符,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維護國家形象,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現在的貨幣都是信用貨幣,沒有與黃金、白銀等實物掛鉤。人們之所以信任這個貨幣,是信任貨幣後面的支撐——政權。信用就是貨幣的生命。如果人們不信任你的貨幣,即便你在貨幣上印個“100”,那麽這張貨幣仍等同於餐巾紙。這說明,貨幣雖然是一種商品,但它很特殊,是個政治產物,和國家主權緊密捆綁在一起。而人民幣走到境外,如何讓境外認可和信任?除了增強中國的綜合國力等硬實力外,還要增強軟實力,比如維護政治和社會穩定,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做一個負責任大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我強調這一點,是因為近期對東亞金融危機的梳理。

1997年,東亞爆發金融危機,我們周邊國家為了應對危機,競相讓貨幣貶值以促進出口。中國當時堅持人民幣不貶值,釘住美元,對維護東亞經濟和金融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出口、就業等都遇到困難。正是這場危機讓全世界看到,中國是負責任和講信用的大國,大大提升了人民幣的信用,在東南亞被看作是“小美元”,是“良幣”,促進了人民幣的區域化。

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展望

現在,在國際貿易中使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主要發生在有中方參與的情況下,比如中國與越南、蒙古之間的貿易。如果哪天在沒有中方參與的情況下,比如泰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也普遍使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那麽人民幣國際化將上一個層次。

現在,在國際投資和融資領域使用人民幣,主要是用於投資和並購等,主要服務實體經濟。如果哪天人民幣廣泛使用於虛擬經濟領域,比如金融資產和衍生產品,股票、債券、票據、保單、保函、遠期、期貨、期權和互換等,那麽人民幣國際化將再上一個層次。

現在,人民幣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儲備貨幣,這是很大的進步,但也要看到,那些貨幣當局持有人民幣,主要是看重人民幣的升值空間。如果哪天境外的貨幣當局持有人民幣,主要是為了維護其幣值的穩定,比如T國發生貨幣危機,T國央行用“賣出人民幣、回收本國貨幣”的辦法,來維護其貨幣穩定,那麽人民幣國際化將達到很高的水準。

要實現上述目標,近期需重視以下工作:

在境外建立更加廣泛的人民幣網絡體系。擴大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的覆蓋範圍,與債券結算系統、中央對手等金融市場對接,全面支持各類跨境業務。

繼續發展離岸金融市場,為人民幣的全球流通提供順暢渠道。不斷開放在岸金融市場,為人民幣跨境使用開辟空間。

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設立人民幣清算行,推動互換資金用於跨境貿易和投資,推動雙邊本幣結算,支持發行“絲路債券”等。

進一步發揮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作用,利用絲路基金支持人民幣結算。

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管,加強人民幣跨境調運、反恐融資、反洗錢和反假識別等。

重視培養境外使用人民幣的習慣。要讓境外的企業和個人普遍認識人民幣,拿著人民幣就知道它能買什麽東西,不用絞盡腦汁去換算,並潛意識里需要人民幣,愛護人民幣,把人民幣當成財富。

(作者系國際問題研究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84

新iPhone一推 業界順勢加價

1 : GS(14)@2014-12-24 02:01:23





【水漲船高】自蘋果公司iPhone4開始,受惠內地強大需求,蘋果每逢有旗艦新機推出,都會成為炒家及水貨客的搶貨對象,部份買家甚至直接從電訊商上台出機,再「拆機」出售,即使扣除兩年電話費後仍有利可圖。電訊商亦看準機會,最近兩年都趁新iPhone推出順勢加價,令服務收入水漲船高。



提高服務收入

以iPhone掀起的智能手機熱潮,終於激起用戶使用3G流動數據,亦帶挈電訊商服務收入大增。不過,近年智能手機市場已趨飽和,各大品牌旗艦產品的高銷量增長不再,僅得iPhone仍維持強勁需求。而各大電訊商亦由過往低價搶市佔率,改為齊齊加價提高服務收入。例如去年蘋果推出iPhone5s後,多間電訊商除增加月費,更先後取消「無限數據」服務,變相加價。至於今年10月份推出iPhone6及iPhone6 Plus後,電訊商則先後將行政費由每月12元增至18元,並調高部份合約的增值服務費用。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認為,過去「好多人用Android手機都係因為屏幕夠大」,今年兩款新iPhone則滿足了用戶對大屏幕的需求,令手機炒得起。而基於大部份行貨iPhone會流入內地,他估計,「現時差唔多每個人都綁住幾年約,如果電訊商加得太高,啲客不如直接出街買。電訊商都會計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1223/189785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846

股王生活專訪 小炒王 梁心欣「走自己的路,順勢小炒!」

1 : GS(14)@2015-01-02 09:48:15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60615&search=1
近日,我們有機會追訪多位股王,以每日一小篇的形式,讓讀者更深了解股王的喜好、生活,以至成功之道,或許聰明的讀者可以從中找到股王的投資秘笈!繼上幾輯我們專訪了新晉年輕股王黃嘉俊、資深股王周顯和殼股專家陳承龍,來到第四輯,我們邀請了小炒王梁心欣。她最愛短炒,全因「坐唔定」,要她慢慢等,她說好辛苦。

眾所周知,梁心欣,又名小炒王,顧名思義她行小炒路線,專門短炒,甚少會「長揸」一隻股票。原來這一切都是源於她的性格,「我坐唔定的!要我坐,好像被蟻咬。」梁心欣笑言她的性格造就了現在的她。 
唸新聞系的梁心欣,當年由記者做起,但由於「坐唔定」的性格,令她離開國際新聞組,開始接觸財經。事實上,當時的她對財經沒有太多的認識。「從來沒想過自己會以此為職業,因為自己數學不太好,買股票都是因為媽媽要我自己負擔自己的學費,就聽媽媽的說話,抽新股,自己沒有太多的研究。」梁心欣說,幸好我對數字不抗拒,而且記數字很拿手,加上因工作關係接觸多了股票、財經,慢慢產生了興趣。「轉捩點是認識了孫柏文,之後替他夥拍火燎森主持一個財經電台節目,小炒王的名字亦是當時應監製要求而改的,讓聽眾記得我。」後來,「小炒王」這個名字便開始為人熟悉,股票亦炒賣得愈來愈多,穫利不少。
跟勢不跟風
梁心欣表示,「買賣股票和食東西一樣,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理念,不要人云亦云!更不用天天跟著別人那麼辛苦。」梁心欣認為要炒得開心,就跟著自己的心走,輸贏自己負責;跟風買賣股票很危險;一來,股票市場每天上上落落,二來,只顧跟著別人走,吃力之餘,輸了的話,又可以怨誰呢?「自己親身試過幾次,明明望到、知道某某股炒得起,天天在升幅榜,但沒有買,很氣;第二天就見該股去了十大跌幅榜,心想真是好彩沒有買。」自此深明自己沒那樣的心思去等一隻股票升跌。梁心欣續說,既然知道自己想怎樣,就不要羨慕人,要堅守自己的原則,那樣才會炒得好。
「說不要跟風,是指不要盲目跟別人炒,但勢就一定要跟!」梁心欣堅定地說。她表示自己專攻短炒,而Day Trade的一大原則,就是不能逆市場大趨勢而行,必須跟隨市場變動而做出投資決定。所以,以往的科網潮、濠賭潮、殼股熱,梁心欣通通都有順勢出手,而結果亦令人滿意。

Profile
梁心欣 ,人稱小炒王,樹仁新聞系畢業,曾為有線電視財經主播,現為電視財經節目主持及DBC數碼廣播電台的財經台主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948

顺势而行风格越来越猖狂-東方日報20150105 王雅媛victoria

1 : GS(14)@2015-01-08 09:23: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a65540102vcin.html
经历了去年持续几个月的风格大幅转换,笔者相信越来越多投资者,包括笔者自己,都明白到了顺势而行的重要性。市场上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投资者,一种是长期坚持自己的风格,例如他的风格是专寻找成长股的,那么他很有机会就不去参与这次概念的炒作。而这类人中亦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帮自己做投资的。这类投资者可能以保本金为主要目标,因此不懂的,他们就不去碰。而另一类的则是帮别人做投资的,今年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难捱的时间,因为一般有风险意识的都会选择不去碰自己不熟的。这种不碰不熟的做法在以往时间都是成功的,因为毕竟一年当中总有些时间,资金是会跑到成长股身上。但是今年基本上九成时间,资金都是选择大盘股。他们的投资理念是没错的,但残酷的是他们并不是为自己投资,他们是在为股东打工,股东看重的不是你的投资理念,而是最后出来的成绩。一年过去,交不出成绩,有耐性的股东可能会再给你一年时间实践你的投资理念。没耐性的股东则可能把资金抽走,去投其它该年成绩好的基金。不过一般讽刺的是风格总是在变,去年好成绩的很有机会就变成今年落后的。



而另一种投资者的风格则是顺势而行的,笔者发现市场上越来越多这种投资者。成功的他们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当一只股票上升时,他们本身会十分相信这只股票,并且能很有号召力地叫动身边投资者跟着一起投。但是一旦股价开始不如他们所想,他们就能比任何人都要快沽货。笔者想提醒的是跟着第二种投资者建议买股票时,第一不可以太重视他们看好的理由,大部份时间他们都是自制一个理由去完善自己买入的行为,而往往即使这种理由并不成立,但又不代表股价不升。第二是如果决定了跟从他们的建议,那一定不可以只跟买不跟卖。





王雅媛为持牌人士,并没有持有以上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052

黃國英﹕雞年分散投資 順勢而行

1 : GS(14)@2017-01-30 09:23:33

【明報專訊】新春伊始,謹祝各位投資者今年鮮車怒馬,馳騁市場,無畏風狂雨驟,誓奪碩果纍纍!市場在特朗普上場後,變數頻仍,加正是基金經理「搵食」的時間,絕對沒有理由輕易錯過,謠傳投資界年尾例假休兵,實在是純粹的誤解。

投資非一門科學 是一門藝術

投資者如果沒有堅定信念,往往在重要關口就會猶豫不決,結果一走了之,沒法得到豐碩成果。「遇到半點風雨便退卻」只是逃兵的作風。炒賣其實最難克服的問題是操作一板一眼,沒有變通、沒有變化,這樣很多時就會不適應市場,市場中從來都沒有一帆風順、鵬飛萬里;有的只是驚濤裂岸、驚沙入面,如果克服不了眼前的困難和痛苦,又怎能得到理想的回報?

投資者很多時會把投資當作一門科學,就是你一拳、我一腳,一步一腳印就以為是正確的做法,但實際上投資並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門藝術!要懂得隨意、隨緣、隨機應變才有可能捕捉得到豐盛的收穫。現在市場中的散戶極其稀缺,充斥着的都是一些職業賭徒和操盤手。一般的投資者是害怕輸錢,但職業賭徒卻害怕趨勢,贏錢但卻沒有自己的份兒!這才是他們的心中最痛!這也是他們朋輩的壓力!現今市場資訊爆炸,利好利淡的消息遍地開花,任何一個方向的解釋都可以雄辯滔滔。但投資者要注意市場的焦點究竟落在在哪裏,否則吹盡黃沙也見不到真金!找到真金,才能稱霸,這才是致勝之道。

市場充斥職業賭徒 散戶變稀缺

投資者其實任何時間心中都要有條底線,當接觸到底線就要戰略投降。但如果看對方向,那條底線就要提升以配合整體比例,簡單來說就是要有一個「跟隨止蝕盤」,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投資者要分散投資,換句話說也就是要分散攻擊。一個資本可以兵分十路去投資不同的目標,其中當然有勝也有負,勝負互相對冲,最後如果勝的比負的多,就是獲利;負的比勝的多,就是虧損!投資者就是要做到勝率比負率高,這樣就是成功。切不可以為一擊就可必中,這樣的風險實在太大。分散攻擊看起來就好像不很認真,但實際上卻是較為可取,因為自己承受的壓力不必太大,成敗就變成機率的問題。

道瓊斯指數已上破了兩萬點大關,後向大升抑或大挫仍要觀察,個人看法是回調的機會比較大。但大位終究已經破了,現在去猜測頂部、去沽貨肯定不是個好主意,應該密切觀望較為上算。只要投資者雄心不再、交投下降,方向逆轉是極之容易的事;當跟紅頂白的心出現冷卻,大市就會逆轉!炒賣之道在於看風掌舵、隨波逐流才是王道,因此順勢而行是必要的。

不能只顧做大牌 「雞糊都要食」

在市場中投資者有些時候要「食雞糊」,有些時候又要去「做牌」,沒有「食雞糊」來累積利潤又怎會有資本去做大牌?就如創業一樣,並非所有人都是義無反顧、極端勇猛地創業,很多人都是本身原本有一份正職,再用餘下的時間來創業,用正職工作的薪金來作創業的資本,很多人從此就會走上成功之路。並不是不顧一切就可以保證一舉成事,這其實是錯誤的理解、是美麗的誤會。

投資操作其實也要軟硬兼施、長短棍俱備才可以有理想表現,一方面要有高風險投機,另一方面也要有保守投資,這樣的組合基礎才能做到寵辱不驚。投資是一門個人的藝術,可以說每一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獨門心法、獨門武器,怎樣把手上的資源發揮得淋漓盡致、瀟灑從容,這才是投資者最需要做到的。

投資市場中炒賣的着眼點看的是價格,並不是價值,除非在一個很長的時間內可以將投資目標的真正價值能充分反映出來,否則短期來說價格還是決定一切!「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就算投資者獨具慧眼、有真知灼見,沒有時間的支援,最後也可能見不到「迦南」這塊應許之地,這可以說是投資者的悲哀,其實也就是取捨之道、存亡之道、成敗之道!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25&issue=201701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6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