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誰,能讓奄奄一息的公司,只花六年就從每股虧損三元成長到賺三元?當整個產業陷入衰退危機時,還能帶領整家公司逆勢上衝,營收年複合成長率將近一八%,股東權益報酬率更高達二一.四%! 這成績,出自群光集團副董事長林茂桂的手筆。二○○六年,他奉董事長許崑泰之命,接手集團轉投資的電源供應器廠高效電子(現改名為群光電能,簡稱群電),短短七年就把爛攤子變成金雞母。 這不是林茂桂第一次讓公司起死回生。出身光寶集團,一九八七年加入群光,負責集團海外布局,十年間把鍵盤等電腦周邊產品做到世界第一。一九九七年他接任群光總經理,花了三年就讓公司轉虧為盈。 從鍵盤到電源供應器,林茂桂選擇的戰場都很「硬篤」(台語:艱難)。前者是冷門的低毛利產業,對手是規模大上十倍的日本廠NMB,要爭取的是IBM這樣的國際級大客戶;後者長久以來被台達電、光寶兩大龍頭壟斷,規模分別是群電的八倍與四倍大。 「你以為我很喜歡做?我是被逼出來的!」林茂桂半開玩笑的說。出身嘉義農家的他,沒有科技人的強悍霸氣,反倒有種「憨厚土實」的氣質。「剛出社會我媽就告訴我:『呷頭路不要給頭家煩惱』,我一直記到現在。」 藥方一:斷食調整體質 他指著群光十五年來獲利成長圖,自一九九九年後一路上揚,二○○五年忽然往下掉,就是被年虧四、五億的群電吃掉獲利。老闆一句話:「你想辦法處理。」他就親自跳上第一線跑業務。 與業界關係良好的他,本以為靠著人脈與群光這塊招牌就能搞定,沒想到原本PC產業中幾個交情匪淺的大客戶,一聽到電源供應器就連連揮手:「MK(林茂桂英文名)拜託,今天先不談這個!」 他像一個中醫師般幫生病的企業把脈,發現產品品質不好,是因為研發端出了問題。 他開出首張藥方,斷食調體質。「產品差,貨交越多越麻煩……後面造成人家的損失、退貨換貨,成本更高,我乾脆斷半年沒生意,先把公司體質調好再說,」林茂桂說。 體質要好,首先要找到對的人。檢視群電的經營團隊,副總經理以上幾乎都是在業內擁有二十五年以上資歷的老手。 「這些人不只是帶槍投靠,是一整個師都帶過來,」曾任光寶集團總財務長、現任群光集團策略長林群說:「MK有種吸引人才的特質,他帶人是會帶到心裡去的那種。」 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派駐中國的台籍副理突然間在工廠裡昏倒,初步判斷是腦溢血,林茂桂二話不說就砸下新台幣兩百萬元,用SOS專機把他送回台灣就醫,足見其對員工的重視。 人對了,林茂桂開出的第二張藥方,是撙節成本。 藥方二:比價控制成本 他隨手拿起桌上一枝筆,「這枝筆,採購可以很隨便的用十元去買,也可以認真比價後用九元買到。看起來只差一元,但換算成本就是一○%,」林茂桂說。因此,他會親自拿著單子去比,看價格與品質是否有達到「黃金比例」,一旦有落差,就會被退回。 這種細心到「龜毛」的性格,不只反應在工作上。以他最喜歡的潛水運動為例,在浮上水面前五公尺,須先停留一段時間,確保體內壓力與體外水壓一致後再上升。 「大部分人通常是很放鬆的東張西望,但是林茂桂的眼睛永遠死盯著碼錶,隨時調整高低位置,一副戒慎恐懼的樣子。」與其相識十多年的好友、現任麥實管理顧問執行長方國健透露。 藥方三:挑最難的練功 第三張藥方,則是挑最難的練身體,他不急著把以前失去的訂單要回來,反倒跑去拜訪微軟,試圖打入遊戲機市場。 就技術上來說,遊戲機電源供應器的難度與複雜度比PC更高,以出貨數量來說,規模也比PC高出一倍,正好讓林茂桂測試公司調整後的實力。 這個策略果然奏效,群電三年間從第三大供應商晉升第一大,成功拿下遊戲機七成訂單,原本流失的PC客戶也一個個回籠。在NB電源供應器的市占率比六年前成長三倍,超過光寶與台達電躍升第一。 瑞銀科技產業分析師陳鈞寧指出,群電能在短時間內搶下市占,固然歸功經營團隊執行力,但多少也有些乘勢而起。因為台達電近年來積極轉型成解決方案供應商,對於零組件製造依賴漸減。 就如同中醫師下藥也得配合節氣,林茂桂剛好抓到了對手轉型這個契機,逐步的接收市場,讓群電起死回生。這也讓許崑泰對他更加信任,再把另一家展達通訊交到他手上。這位沒有創過一天業的企業中醫師,對救活企業似乎比創業更加擅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