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行IPO難覓亮點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49030&time=2011-04-16&cl=115&page=all
結束內鬥、重振業務的廣發行,資產、盈利均不突出,將如何向市場描述一個富有吸引力的投資故事?
財新《新世紀》 記者 符燕豔 劉衛
作為個別尚未上市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發行)終於啟動首次公開發行(IPO)進程。
4月初,眾多中外投行接到廣發行「選秀」通知。4月9日、10日,時值週末,包括中金、花旗、中信、高盛、麥格理、UBS、摩根大通、美銀美林、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等在內的十幾家投行悉數聚於羊城,角逐這一IPO大單。
就時機而言,廣發行IPO恐怕「生不逢時」。儘管銀行業2010年利潤同比增長34.5%,超出市場預期,然而出於對未來增長與風險的擔憂,銀 行股估值整體仍處在低谷,眼下的這波銀行股行情顯然很難支撐到廣發行上市之時。而廣發行在同業中,資產、盈利等主要指標也未見突出,最關鍵的是,很難有人 能說出廣發行的特色。
「越快上市越好,因此估值高低關係並不太大。」一位銀行業分析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說,「說到沒有特點,前期上市的光大銀行(601818.SH)也一樣。」
啟動上市
原名「廣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廣發行,正在消除品牌上的地域概念。4月8日,這家銀行高調宣佈改名。該行一名高管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這意味著廣發行上市前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廣發行走到這一步實屬不易。1988年這家銀行設立的初衷,是為「適應廣東綜合改革試驗區經濟發展需要,探索金融改革新路子」,但現實與之大相 逕庭。當時廣發行註冊資本15億元,發起股東55家,包括各家專業銀行、廣東省各級財政和大型企業集團。表面上,廣發行是按新型商業銀行模式籌建的新銀 行,但它仍是一家國有股佔絕對地位、受政府影響巨大的商業銀行。
成立的頭十年間,廣發行累計發放貸款2000億元,其中90%用於廣東經濟建設。在1995年以前,廣發行一直實行多級法人制,總行對各分支行 控制力微弱,各市縣財政和專業銀行在各地分支機構掌有大權,在某些地方,廣發行一度充當「二財政」的角色。根據2005年6月30日的審計報告,廣發行淨 虧損超過350億元,不良貸款高達560億元,不良貸款比例達到28%。
2006年,廣發行在政府主導下引資重組,引入花旗集團、中國人壽、國家電網、中信信託等戰略投資者,花旗管理團隊開始進駐廣發行,以花旗經驗,對公司治理結構、業務流程等加以改造,也為日後上市奠定基礎。
2006年,廣發行淨利潤還是虧損6.24億元,到2007年已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26.82億元;2008年盈利達到27.84億元,2009年繼續盈利,淨利潤34億元,同比增長22%,符合連續三年盈利的上市標準。
2010年初,廣發行開始醞釀上市,確立了「以股份增發為首選,次級債發行為輔助,積極推動IPO進程」的資本補充思路。根據該行的三年增資計 劃,廣發行在2010年進行增資擴股,共募集資金不超過150億元。據2009年年報,該行現有股東 631戶,總股本約為119億元。前四大股東——花旗集團、中國人壽(601628.SH)、國家電網、中信信託,各佔20%的股份。
然而,廣發行的麻煩並未結束。2009年,廣發行高層開始震盪,董事長李若虹突然離職,副行長王新涉嫌弊案獲刑。「引入花旗團隊後,李若虹與他們不對付,並且以黨委書記的身份插手管理,令花旗團隊非常不適應。」一名股份制銀行高管說。
2009年6月,來自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的董建岳正式接棒李若虹,擔任董事長。2010年洋行長辛邁豪則到期卸任,行長一職由同來自花旗的台灣利明獻接任。「處於內鬥不休的廣發行,現在也許是休戰、重振業務的時候了。」
估值之憂
資本市場反應平靜。一名參與「選秀」的投行人士說,「從去年以來,幾乎每個月都有廣發行馬上上市的消息,導致了市場沒有了興奮感。」
他預計,廣發行「A+H」的上市計劃,融資規模大約為40億-50億美元,低於預計今年登陸H股的光大銀行融資規模,後者大約為60億-70億 美元。這樣的融資規模,市場完全有能力消化。「現在香港的錢,多得不得了。」上述人士說,但具體融資額仍「要待投行確定後再定下來」。
然而,銀行股此時正處於估值低谷。在A股市場,光大證券報告指出,以4月8日的收盤價計算,銀行業2010/2011年市盈率(PE)分別為10.7倍/8.7倍,2010/2011年市淨率(PB)分別為1.87倍/1.6倍。
廣發行一名股東指出,「現在銀行股估值這麼低,A股能發到12倍-15倍市盈率就不錯了。況且廣發行的盈利能力在同業中也不算好的。」
確實如此。一位接近廣發管理團隊的投行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花旗進入廣發後,委派洋行長辛邁豪,「帶來穩健的理念,規範化的管理」,從長遠來看,對廣發幫助比較大。不過, 在短期內,花旗對本土市場的特質瞭解有限,市場營銷等不及本土銀行,業務增長較慢。
以2009年為例,廣發行平均資產收益率僅16.21%,而光大銀行為19.43%,招行(600036.SH)為21.18%。
但在A股市場,光大銀行的PE估值僅12倍,PB估值也只有1.58倍。招商銀行PE估值更是低至8.6倍,PB為1.86倍。數名分析師指出,廣發行的估值應該只是在行業的平均水平,即使是末單股份制銀行IPO,也不會太高。
不過,上述人士也指出,現任董事長董建岳更「瞭解中國國情,瞭解監管思路,這能夠補充花旗的不足」。總體來說,廣發行增長前景可期。
可資參考的是,2011年3月9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對由國壽投控持有的707萬股廣發行股權進行公開拍賣,最終每股成交價達到5.52元,比掛牌價溢價53%,亦比廣發行2010年完成的150億元增發價高出1.14元。
按廣發行2010年每股淨資產2.78元、每股收益0.46元計算,本次拍賣價格的PE達到12倍,PB達到1.99倍。
增長之慮
董建岳曾表示,IPO融資規模,將會根據未來三年的資本需求而定。
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銀行業監管普遍提高標準。中國在當前緊縮政策下,一再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最近一次已達到20%的歷史高位,資金佔用巨大。在此情況下,融資再次成為各家銀行不二選擇。
就廣發行而言,截至2010年末,資本充足率及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1.02%、8.30%,分別較年初增加2.04個和2.68個百分點。雖然兩項指標尚在監管紅線範圍之上,但低於2010年商業銀行整體加權平均值。IPO融資將為廣發行下一步發展解燃眉之急。
一名分析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樂觀估計,未來幾年銀行業每年的增速只有14%或15%的水平。禾其投資合夥人薛瀾也分析,繼續靠做大資產 規模的盈利模式難以為繼。「從今年開始,未來兩年的貸款增長的幅度肯定會回落到10%左右,毋庸置疑,這會影響銀行股的利息收入增長。」
不管資本故事如何演繹,中國銀行業靠貸款和利差為生仍是不爭的事實。廣發行亦不例外。2009年,廣發行利息收入約231億元,而非利息收入僅 20億元。一名股份制銀行業高管指出,「決定銀行盈利規模的,是資產規模、營業網點和員工數量,因為這決定了存款和貸款的規模。而營業網點數量的增加,每 年都有指標的限制。」
董建岳曾透露,廣發行貸款議價能力比較高,淨利差和淨息差在同業裡排名第二,僅次於民生銀行(600016.SH)。高華證券報告顯 示,2010年四季度,民生銀行淨息差為2.95%,招商銀行為2.74%。不過,一名銀行業分析師指出,淨利差或淨息差「只是一個評價,要麼只是說明存 款成本有優勢,或者資產定價有優勢。關鍵還要看風險控制水平。」
數據顯示,2009年,廣發行不良貸款率2.4%,遠高於光大銀行的1.25%和招商銀行的0.82%,而其撥備覆蓋率僅156.1%,遠低於光大銀行的194%和招商銀行的246.66%。
急於上市的廣發行,如何向投資者描述一個富有吸引力的投資故事,將是中標投行和管理層面臨的挑戰。
三高黃金剩女增 難覓鑽石男
1 :
GS(14)@2010-12-06 22:10:18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a-021952?category=m
三高黃金剩女增 難覓鑽石男



「男婚女嫁」在近代來說似乎已不合時宜,婚姻觀念愈來愈薄弱,不婚、離婚數字與日俱增,令社會結構出現不少變化。本報將一連數日,探討在新婚姻時代中社會出現的問題、衍生的困難及出路。
港男港女因「公主病」和「電車男」令雙方各走各路,初婚年齡愈推愈遲的同時,據統計處數字顯示,去年本港「剩女」大軍突破30萬,她們不是不想嫁,而是未遇上那個「他」,其中三高「黃金剩女」(即高學歷、高收入、高職位)特別難找「鑽石剩男」;有剩女積極參加「極速派對」、報讀MBA,甚至送花追男仔,只為擺脫「剩」行列。
﹏﹏﹏﹏﹏﹏﹏﹏﹏﹏﹏﹏﹏﹏﹏﹏﹏﹏
有條件男人 一早結了婚
「剩女」意指30歲以上單身女性,隨着本港女性教育程度及收入增加,港「剩女」人數不斷壯大。統計處去年數字,35至44歲從未結婚的女性有12.5萬人,較96年的6.71萬人,大升86%,45至54歲的升幅更驚人,去年有6.99萬人,較96年1.4萬人飈升近3倍。
35至44歲未婚女 14年升86%
在某上市公司任高級副總裁的會計師公會理事趙麗娟(Susanna)年逾40,絕對是單身貴族,她一語道破「黃金剩女」多的原因:「有條件的男人一早結了婚,現在職業女性經濟獨立,除非拍拖比目前狀況更好,否則對方是一個負累和包袱,勉強走在一起很辛苦!」
要有才華 不介意職位收入低
Susanna性格爽朗,在會計界很有名氣,偏偏沒甚追求者,她坦言,不介意男友職位及收入低過自己,但起碼對方須有才華,例如是音樂家或畫家,話雖如此,亦有「底綫」,就是男方不能視她為「搖錢樹」。
她表示︰「請不要以為我可以養他,完全不可接受!其實女人希望有個誠實可靠的膊頭依靠,但這個膊頭很難找!」
Susanna曾經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但最終未能開花結果。當她還是高級經理時,曾與一名普通小職員拍拖,職級及收入相差一大截,當時「戀愛大過天」,懶理人家閒言,最難聽是指男方「掘金礦」,惟日子久了,問題浮現。
與小職員拍拖 對方被指掘金礦
「男方有很大壓力,對感情完全沒信心,我支持他,但有時感覺很累,加上對方要到內地工作,有那麼多北方佳麗,最後還是分手了!」
逾5年沒拍拖,Susanna坦言「唔憂嫁」﹕「我之前有數段有質素的愛情,其實結婚只是一種形式,有夫婦結了婚,卻未曾戀愛過!」
有時Susanna會相約三五知己「剩女」歎美食、做運動、學跳舞、寫文章、到咖啡室看書,生活多姿多采。
被問到香港「剩女」多的原因,Susanna指最大問題是供求失衡,笑言:「內地有無限量供應,總之男人愈大愈多choice,女人愈大愈少choice!」
﹏﹏﹏﹏﹏﹏﹏﹏﹏﹏﹏﹏﹏﹏﹏﹏﹏﹏
港女首約會 「你幾多人工」
「你有幾多人工?」、「你有無車、有無樓?」、「可唔可以買個Prada手袋俾我?」港女的現實程度,嚇怕一眾「鑽石剩男」,首次約會已斷定「死亡」,不存任何發展機會。任職金融界的徐燦傑(Jeslie)有4個碩士銜頭,是港大電子金融服務榮譽助理教授,年約40歲,單身,理由是:「工作忙,沒時間,男人始終不會像女孩子般焦急。」甘願繼續當「鑽石剩男」。
男榮譽助教 指部分港女現實
Jeslie曾與女孩子約會,但未有進一步發展。他坦言,專業人士工作忙碌,下班後已沒半點心情「蒲」,且男人40正處於事業博殺期,他早前拼命進修讀書,考試檔期朋友聚會亦要被迫「甩底」。
他表示,部分女性較實際,首次約會便會試探男方「家底」有幾厚,甚至向他暗示希望獲贈一個名牌手袋,Jeslie笑言:「無下次!」
任首席設計師的Kevin今年38歲,月入4萬元,曾拍拖3次,但大多因工作經常出外公幹,難投入時間維繫感情而分手。身為「鑽石剩男」的Kevin坦言,正尋找終身伴侶,可惜身邊朋友努力介紹,仍無結果。
「這些女孩子大多是20多歲,第一次見面就問:『你有幾多錢人工呀?』『有無樓㗎?』」他心裏一沉,認為這些女生只重物質,麵包比愛情重要。
但骨子裏,Kevin對真愛有憧憬,希望尋找年紀和人生閱歷相近的單身女性,因彼此話題及思想較接近,但汲取失敗經驗,Kevin認為首先要轉工,才可以投入更多時間開花結果。
35歲男擁豪宅 享受單身生活
同為高學歷,高收入及高職位的「鑽石剩男」,35歲的Ken(化名),擁有一層市值3,500萬的君臨天下豪宅單位,月入逾10萬,但他偏偏沒拍拖,是眾女孩子心目中的「筍盤」。Ken相信緣份天注定,一直對感情沒強求,未有刻意安排相睇聚會,即使到40、50歲仍未拍拖或結婚,他亦沒所謂,皆因他十分享受單身生活:「倒不如想下如何炒樓賺錢,賺夠錢退休還實際!」
剩女求偶難,有女性積極報讀工商管理碩士課程(MBA),以助覓得「鑽石剩男」。前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助理院長、現職Cornell University亞洲院長陳維康坦言,報讀港大兼職MBA課程的男女比例,10年前是7比3,至今比例已變為4比6。
他亦發現,MBA學員結婚愈來愈遲,平均年齡約35歲,逾半仍未婚,相信是投入較多時間為事業博殺,及樓價高企,亦令他們對婚姻卻步。
﹏﹏﹏﹏﹏﹏﹏﹏﹏﹏﹏﹏﹏﹏﹏﹏﹏﹏
剩女尋婚三個案
聚會擦出愛火花 閃電結婚
Ada(化名)兩年前是某大學的行政部高級主任,年逾30歲仍未婚,現已成為家庭主婦,育有1個月大的兒子,全職「湊仔」。
她坦言,自己一直「恨嫁」,可惜業內女性居多,苦無合適對象,故多年來積極參與朋友的聚會,擴闊圈子。她曾參加一對一的婚姻介紹活動,與任職飛機師、律師、會計師的「優質剩男」會面,約見10人花費約6,000元,可惜最終未能擦出愛火花。在某次朋友聚會上,她遇上任職金融界的現任丈夫,並閃電結婚。她認為,現時女性遇上合適的對象,應主動傾談︰「第一次見面,已知道是不是傾得埋、有沒有火花,這個最重要!」
----------------------------------
有份工沒用 好老公最重要
「有份工沒有用,有好老公最重要!」這是Kit(化名)的座右銘,年屆27歲的她,其實未稱得上剩女,但大學畢業後已急不及待要找對象,甚至為識男仔而轉行。
畢業於城市大學的Kit,原在某大型金融機構任職客戶服務部,起薪點約1.1萬至1.2萬元,晉升前景不俗,但她歎言,公司前綫多為女性,男同事又太過功利和野心大,與她心目中的穩重、貼心相距甚遠。
最後她毅然辭工,轉往統計處資訊科技部門工作,薪金相若︰「公司有100個男人,但只得1個女性,女的當然吃香!」不久她成功找到現任男朋友,隨即在Facebook更新狀況「in a relationship」,公告天下。
----------------------------------
每日贈自製蛋糕 終被打動
在某公共機構人力資源部門工作的Sofia(化名),面貌及身材娟好,但不放過任何機會,入職不久,便心儀某位男同事,她立刻採取強勁攻擊,包括每日送自製的小蛋糕、小飾物,或是買來的巧克力或公仔,務求令男方每日有不同驚喜,堅持了1個月,終成功追到現任男友。
撰文:陳韻文、洪小晶、梁愚瀚
2 :
龍生(798)@2010-12-07 00:41:44最後個位好慘....慘過追女仔....
送第一日無反應, 其實己經唔應該再送...
3 :
GS(14)@2010-12-07 21:10:12有志者,事竟成
4 :
亞力士(1473)@2010-12-08 00:04:182樓提及
最後個位好慘....慘過追女仔....
送第一日無反應, 其實己經唔應該再送...
可能男同事有相頭又有銀頭。
5 :
龍生(798)@2010-12-08 01:02:32唔怪得我從無這種艷遇!!


6 :
GS(14)@2010-12-08 21:20:365樓提及
唔怪得我從無這種艷遇!! 

你大把,點會無呢
7 :
fineram(806)@2010-12-08 22:20:16湯兄, 星期一睇經濟佢話連續三日探討, 有無第二三日既報導?
8 :
GS(14)@2010-12-08 22:52:307樓提及
湯兄, 星期一睇經濟佢話連續三日探討, 有無第二三日既報導?
今日講離婚,好正
2010-12-08
最愛是誰? 女性婚外情增 經濟獨立+開放+衝動 易做錯決定
一段婚姻兩種心情、又有外遇「入侵」,皆有可能令夫妻未能永結同心。隨着女性的社會經濟地位提升,婚外情問題已非男性專利,女性婚外情有上升趨勢,而丈夫因妻子有外遇的求助亦增加。有職業女性有外遇後決斷地離婚,丈夫傷痛欲絕;亦有夫婦同有外遇,關係僵持。
專家指出,本港女性工作能力上升、經濟獨立,思想較為開放,增加墮入婚外情的機會,相較於男性,女性面對婚外情較為衝動,易做錯決定,呼籲有困擾人士,應尋求專業輔導。
現年35歲的Joyce,是一名資深地產經紀,今年初由已婚變回單身、結束8年婚姻,前夫經營貿易生意,中港兩地頻撲,對於婚姻失敗,她坦言是夫妻關係轉淡,自己與公司同事發生婚外情有關。
似老夫老妻 實了無生趣
「前夫經常不在港,我們無小朋友,有時候工作壓力,找他傾訴,他好像覺得很瑣碎!」Joyce形容,婚後5年與前夫已話不投機,外人看似老夫老妻,實際是了無生趣,反與公司同級的單身男同事投契,慢慢演變為婚外情。
婚外戀情發展了近2年後,Joyce直言:「無法抽身,第三者對我很細心,有戀愛的感覺!」最後在結婚紀念日當天,Joyce失蹤,前夫忽然從內地返港後憤怒質問,她遂和盤托出。
她形容前夫當時十分冷靜,只要求她不要再與對方見面及接受婚姻輔導,她反而在他面前羞愧痛哭︰「我真心地對不起他,當時已想離婚,因為我知道我不愛他了。」
半年後雙方協議離婚,前夫仍接受心理輔導,Joyce卻感解脫︰「很辛苦,我有時覺自己很賤格,無法再面對他!」
「自覺賤格」 難面對前夫
溝通不足,令Joyce的婚姻破裂;另一對中產夫妻,卻先後發生婚外情問題,任職社工的妻子7年前婚外情,先後與4名男同事發展了婚外情,丈夫千方百計,令妻子回心轉意,最後成功令妻子回頭,然而,7年後的數個月前,丈夫出現外遇,妻子卻難過得服藥自殺。
社會上一直認為主要是男性才會有婚外情,但婚姻輔導機構明愛向晴軒督導主任郭志英指出,女性婚外情求助持續上升,相信與時下女性工作能力提升、經濟獨立、思想開放有關。
她表示,女性情感需求較男性多,一旦與丈夫婚姻關係惡劣,遇上體貼、細心的對象,便容易動心︰「如果無小朋友,婚姻生活不開心,她們要的是幸福,會覺得,何必忍丈夫幾十年?覺得這樣做更對不起自己!」
籲專業輔導 男性求助增
向晴軒婚外情問題支援服務社工譚愛珠指,婚外情求助熱綫個案中,近14%涉女性婚外情,輔導發現,夫因妻有婚外情而求助面談的個案增:「丈夫面對妻子有婚外情,情感十分複雜,可能會覺自己無用,又不敢對朋友說!」
她指婚外情倘出現,已表示「信任透支」,與配偶重建關係,至少2年才慢慢復元,視乎雙方態度及處理方法,而女性處理婚外情較為衝動,以情感為先,有時候會錯誤選擇,故建議面對婚外情時,應在思想冷靜下才作抉擇。
相關文章:
婚姻不美滿 子女易步後塵
婚姻問題其實會「傳宗接代」,婚姻輔導專家稱,父母是子女的榜樣,學習怎維持親密關係,父母婚姻觸礁,子女傾向婚外情或離婚機會較高。有父母離異的社工,與未婚妻參與婚前輔導,直言不希望重蹈覆徹。
現職社工的張先生,明年中將與拍拖5年的女友步入教堂,張在初中時,父親發生婚外情,母親無法忍受決定離異。他希望在30歲前建立家庭,一直認為自己處理感情成熟,於上月與未婚妻上了首課婚前輔導:「坦白說,我與父親關係疏離,不希望自己成為他,即使沒有問題,也希望婚前輔導,不想重蹈覆轍!」
社工婚前輔導 免重蹈覆轍
父母關係惡劣,生長於破碎家庭,弱小心靈埋下陰影。亞洲專業輔導協會(香港)創辦人謝佩芝解釋,小朋友在成長階段需要安全的家庭關係,一旦父母關係緊張,小朋友感受得到,為了令父母關注自己,會做出問題行為,冀減低父母的衝突。
謝續稱,據其經驗,不少婚姻有問題的夫妻,他們的上一代也沒有美滿的婚姻︰「得不到榜樣,長大便不懂得如何處理!」另,破碎家庭中長大的子女,由於在家得不到情感需要,長大後較早戀愛,或易有沉溺行為,出現婚外情或離婚風險亦較高。
若無法從父母身上學習解決感情問題、或維持良好婚姻關係,謝建議,他們計劃結婚前與伴侶參與婚前輔導,根據二人的性格、家庭背景,了解婚後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早學習如何忍耐及解決。
9 :
GS(14)@2010-12-08 22:52:572010-12-07
夫妻「不願捱」 離婚創新高 中產男有外遇 接受輔導力挽感情
本港離婚率居高不下,「白頭偕老」可能已成為現代婚姻的傳奇。去年本港離婚申請總計逾1.9萬宗,創歷年新高,婦女事務委員會早前調查發現,夫妻若不能和諧生活,女性比男性更支持以離婚解決。
有婚姻輔導專家形容,新婚姻時代的夫妻「不願捱」,缺溝通、欠培養;事實上,若發現夫妻感情出現問題,離婚並非唯一抉擇,有徘徊離婚邊緣的中產男士,接受輔導,毅然懸崖勒馬,與第三者斷絕關係,努力挽回婚姻關係。
40多歲的Ivan從事醫護界,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婚後15年,出現婚姻問題,妻子知悉他有外遇後患上抑鬱症,更曾一度自殺。
「我仍愛妻子,對她很緊張,看到她如此難過,我曾經想是否自己消失了,令大家都毋須痛苦!」正努力重新建立婚姻關係的Ivan歎道。
與妻乏溝通 關係輾轉變淡
Ivan工作時間長,與妻乏溝通,關係輾轉變淡:「覺得太太不太關心我,即使我身體不適,也不太在意!可能她將專注力放在子女身上!」
他曾向妻子道出問題,惟她不以為然,直至前年,與工作上同有婚姻問題的女同事一拍即合,互生情愫,發展了婚外情,1年後妻子懷疑他的行徑,最終因一個短訊揭發,掀起了婚姻關係中驚濤駭浪。
短訊揭夫不忠 妻抑鬱尋死
「我夜歸,有時全日失蹤,之後她看到手機短訊,就揭發了!」Ivan形容,妻子發現後情緒激動,他並沒有刻意隱瞞或解釋︰「我都覺得好辛苦,想有個解決!」
但東窗事發不久,妻子更患上抑鬱症,痛錫子女的Ivan,看到妻子傷痛欲絕,決定返回妻子身邊,即使曾考慮離婚,最終懸崖勒馬,不希望子女在破碎家庭長大,斬釘截鐵與外遇分開。
然而,妻子卻無法重拾對他的信任,患上情緒病後更曾自殺,留下遺言便離家,令Ivan心急如焚︰「我立即衝出去找她,真的很幸運,在街上找回太太!」
說起妻子,Ivan正給予她信心,盼重建親密關係,壓力不比以前減少,曾因妻的病情心跳加速,情緒低落,影響工作。面對今天的自己,他甘心承受︰「做了不忠的事,我承受惡果,這可能是因果報應!」
去年1.9萬離婚申請
Ivan願承擔責任,但時下不少婚姻觸礁者卻選擇離婚。本港去年有逾1.9萬離婚申請,創歷來新高,「粗離婚率」為每千人口的2.43宗,高於日、星等亞洲城市。
時下婚姻何以「合久必分」?明愛向晴軒督導主任郭志英認為,時下不少夫妻「不願捱」,所謂的「捱」指互相忍讓、溝通、支持及忠誠,關係才得以延續;不少問題夫妻接受輔導時常說︰「我從來都不知道你這樣看我!」便發現他們缺乏溝通,內心說話不曾說出。
私人執業的資深心理輔導員及家庭治療師文盧麗萍表示,要求婚姻輔導的個案中,不乏中產或具學識人士,惟他們往往求助太遲,若然及早求助,進行輔導,定有助挽回感情。
作為過來人,Ivan呼籲面對婚姻問題的人士,盡早尋求專業輔導︰「早些求助,對雙方都有幫助,不要立即想離婚,這是逃避行為!」
婚姻如栽種 要淋花施肥除雜草
「你還愛我嗎?」維持美好婚姻,不只是確定對方心意,輔導專家形容,對待婚姻,好比悉心栽種植物,需要適時地「淋花、施肥、除雜草」,夫妻保持溝通,一旦發現「相敬如冰」,已反映關係出現問題,須及時求助解決。
倘「相敬如冰」 須及時求助
常說老夫老妻,究竟如何才可白頭偕老?資深心理輔導員及家庭治療師文盧麗萍指出,不少中產夫妻也有婚姻問題:「有學識、有經濟能力,不代表處理感情特別優勝!」
文太形容,綜合其多年輔導經驗,夫妻相處之道好比栽種植物:「需要適當地淋花、施肥、除雜草。」她解釋,「淋花」在婚姻關係中,表示夫妻保持溝通接觸,即使工作忙碌也要傾電話、傳短訊,了解對方的生活,同時也要給予對方正面能量,互相欣賞。
至於婚姻中的「營養」肥料,便是「二人世界」,夫妻需要有些刻意的活動,包括單獨相處,向對方表示愛意、安排約會、燭光晚餐或互送小禮物,文太笑言︰「禮物毋須太昂貴,只是表達心意,已可維繫感情!」
營養充足外,也要共同對抗「外敵」︰「除去雜草即是拒絕拈花惹草,與異性保持距離!」
她強調,不少夫妻,一旦遇上第三者入侵、又或者對任何人萌生愛慕之情,均傾向拒絕向另一半透露,結果與第三者「萌芽生根」,不能自拔;事實上,若及時與另一半說出事情,反而可共同面對解決。
明愛向晴軒督導主任郭志英也表示,當夫妻關係乏善足陳,沒有話題、缺乏溝通,顯示關係異常,便應尋求輔導解決。
相關文章:
10 :
GS(14)@2010-12-14 22:00:312010-12-9 HT
Y世代奉子早婚 無錢更易「分」 夫只顧打機不湊B 少女失望離婚
恒地(00012)主席「四叔」李兆基曾說,致富之道首要肯捱,其次就是忌早婚。
正當事業女性愈來愈遲婚,甚至不婚;未婚懷孕及逃避家庭促成一班Y世代「早婚族」。過來人深明有錢才能快樂早婚的道理;無錢「早婚族」面對生計和成長差異,不少離婚收場,埋下伏綫推高未來離婚率,破碎家庭亦恐加劇下一代兒童青少年問題。
23歲已結婚的陳太,三年抱兩,育有一子一女,丈夫比她大2年,是少有非未婚懷孕、經計劃早婚的個案。
陳太說,雙方家長當初都認為,若男女雙方夾,可早點結婚,了結家中長者心事。但她坦言,「早不早婚,首要是有沒有經濟能力。」陳生家境不俗,有自己事業,兩口子已擁有自置物業,但為照顧小孩與父母同住,暫時出租物業。
15至19歲已婚婦 生育率高
陳太舉例說,照顧小孩辛苦,夫妻容易起爭執,但因有能力聘外傭,輕鬆一點自然少爭拗,「無經濟能力唔得!」
財政問題成為「早婚族」一大障礙,拍拖2年便結婚的丁小姐,因意外懷孕,24歲便結婚,現時大女已4歲半,小兒子則3歲多。
她承認若非有孕,不會這麼早結婚,現在全職做家庭主婦,只靠丈夫搵錢,一家四口租樓住,收支是剛剛好,間中為金錢問題與丈夫起爭執。
丁舉例,年輕時慣了大花筒,婚後沒節制,丈夫會怪她亂花錢,但現已學懂節儉,少亂買東西。
未婚懷孕促使早婚,統計處資料顯示,2009年有300名15至19歲少女已婚;過去30年間,早婚族生育率節節上升(見表),現時每千名15至19歲已婚女性中,逾6成都已為人母,是生育率最高年齡組別,顯示她們大多是奉子成婚的早婚族。
青協關心一綫單位主任吳錦娟說,未婚懷孕一直都有不少早婚族,只有中五畢業,17、18歲意外懷孕,他們認為喜歡對方,雙方家長又不反對,便可結婚。
不懂管教 下一代易生問題
吳形容,時下年輕人出奇地負責任,但也可能低估結婚要面對的問題,當期望落空便鬧離婚。「她可能認為丈夫回家要幫手湊B,但丈夫懶懶行只顧打機。」她見過早婚族最快一至兩年便已離婚。
她提醒拍拖是一回事,結婚是另一回事,同一屋簷下,唧牙膏也可以「拗餐飽」。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石丹理直言,早婚並不值得恭喜,因外國研究已發現,早婚的離婚率特別高,而早婚族本身心智未成熟,不懂管教下一代,子女容易有行為問題,屬高危一族。
婆媳關係差 夫妻fb開戰宣洩
「他今晚又夜返,得我一個湊女」、「又話幫我撲奶粉,撲幾日都唔知撲咗去邊」、「佢話我點做人阿媽,我都想問佢點做人阿爸!」24歲已婚的蔡太,不時在facebook留言公開家事,比她大1歲的丈夫,同樣在facebook反擊。
新婚姻時代,早婚Y世代會肆無忌憚在網上揭家事。
不叫人不煮飯 奶奶難有好感
蔡太說,因沒有空間可宣洩,既不想向母親訴苦,更不能對奶奶說,但又想讓丈夫知道她的心事,亦想跟朋友訴苦,故在網上大公開。
除在虛擬世界處理夫妻關係,早婚族亦常見婆媳問題。青協關心一綫單位主任吳錦娟解釋,這是由於他們多未有經濟能力,很多時需與家翁家姑同住,但年輕人不成熟,往往無能力處理婆媳關係。她舉例說:「老爺奶奶覺得出街回家應叫人,但新抱從不叫人;老爺奶奶期望媳婦會煮飯,但新抱像細路女,根本不會煮。」吳見過最嚴重個案,夫婦沒鬧離婚,反而父母鼓勵他們離婚。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石丹理亦指,早婚族多是奉子成婚,對外父外母而言,「滾大女兒的肚」,很難有好感,若還要同住,更覺黐飲黐食,關係很難好。
但對於常在facebook揭家事的林小姐而言,早婚族最大好處是照顧小孩有心有力,因眼見身邊同事或朋友,較大年紀才生育很辛苦,父母本身已沒有童真,「我們可能還後生,照顧BB有精力,又肯花心思,家庭樂一定有。」
「七年之癢」有科學根據
當不少婚姻都難敵「七年之癢」的魔咒,早婚族的婚姻關係七年後亮紅燈的機會似乎更大。
賀爾蒙減退 激情不再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石丹理指出,「七年之癢」其實是有科學根據,因熱戀會激發人體釋放賀爾蒙,令人格外激情,但隨着賀爾蒙分泌減退,激情不再,亦令關係變得更脆弱,易亮紅燈。
石丹理在大學校園也見過女生未畢業已結婚,多數是因女生家庭有問題,當找到合適對象,便寧願早些結婚,早些離開家庭。
但石認為,當女方大學畢業,男方學歷較低,女方之後搵錢比丈夫更多,男方自尊心作祟下,夫婦關係可以很差。
他認為,22至24歲早婚族面對問題相對不大,他們一般都已畢業,但最棘手的是22歲以下,「一個人20至30歲期間有很大變化,試回想自己10年前喜好和理想已經很不同,若一個東,一個西,很難天長地久。」
相關文章:
11 :
鱷不群(1248)@2010-12-14 22:53:4810樓提及
2010-12-9 HT
Y世代奉子早婚 無錢更易「分」 夫只顧打機不湊B 少女失望離婚
做老竇怎可以只顧打機,我做舅父也要義務湊B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