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德拉吉和QE之間隔著什麽?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63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暗示,他正考慮大規模債券購買計劃。這引發市場質疑:德拉吉要如何跨過重重阻礙?重重阻礙不僅存在於政治和法律方面,還因為QE將與3個月前歐洲央行已經實施的刺激舉措相互抵消。這令明天歐洲央行議息會議上,關於如何提振歐洲經濟的辯論更加複雜。(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包括野村證券和聯合信貸在內的銀行認為,德拉吉在Jackson Hole會議上的講話增加了歐洲央行本周啟動QE的可能性。但幾乎沒有投行預計歐洲央行會立即采取行動。

德拉吉在Jackson Hole會議上,意外脫稿說道:“中期和(五年以下)更短期限內的調整更明顯。中短期的實際利率已經上升。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將承認這些(利率明顯變動)的進展,在自身使命範圍內動用一切需要且可以獲得的工具,保證中期價格穩定。”(見華爾街見聞網站相關文章)

聯合信貸銀行歐元區首席經濟學家Marco Valli表示,歐洲央行可能認為,當前階段實施進一步刺激措施太早了。德拉吉的講話旨在向市場表明,他密切關註通脹預期。歐洲央行啟動QE的可能性已經升高,但這是最後一招,且障礙依然很大。

彭博社的調查,55位受訪經濟學家中,有50人預計明天歐洲央行將維持利率不變。5個經濟學家預計,歐洲央行將下調再融資利率10個基點,至0.05%,並將存款利率降至-0.2%。

因預期歐洲央行即將啟動QE,股市和債券走高。但經濟學家對此不以為然。野村證券高級經濟學家Nick Matthews表示,歐元區今年實施QE的可能僅為30%,但德拉吉Jackson Hole講話前更低,僅25%。預計本周歐洲央行會降息,12月份,將會宣布購買ABS計劃。

“QE依然並非必要,也不合適。我依然認為,歐洲央行不會走到這一步。”

德國商業銀行經濟學家Michael Schubert表示,歐洲央行必須考慮啟用什麽規模的QE,因為現行的刺激措施可能起到互相抵消的作用。

“QE將創造大量流動性,可能令市場對TLTRO計劃借款的動力下降;而負存款利率又可能抵消QE的影響,因為銀行要為流動性支付利息。歐洲央行將陷入兩難的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606

寶能、華潤前後腳聲明反對萬科重組 僅間隔一小時值得揣摩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719.html

 

盡管萬科管理層在過去一周內極力說服投資者,但其公布的重組方案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

23日晚間,始終緘默的寶能首度表態,反對萬科本次以發行股票的方式購買深鐵資產,並稱將在股東大會上投出反對票。緊隨其後,華潤也通過其集團公號聲援寶能。兩家公司的發聲前後間隔一個小時左右,是否有默契,值得揣摩。

寶能在其公開申明中指出,鑒於萬科披露的購買資產預案,存在“董事會表決程序的合法性、購買資產定價公允性、獨立董事身份有效性、股份發行定價合理性等方面的重大瑕疵”,作為萬科第一大股東,寶能公司方面有義務明確立場:

一是萬科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預案將大幅攤薄現有股東權益和上市公司收益,寶能作為第一大股東明確反對萬科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預案,並將在後續的股東大會表決上行使此權利。

二是鑒於萬科獨立董事喪失獨立性,監事會也未能盡到監督及糾正的職責,萬科已實質成為內部人控制企業,違背公司治理的基本要求。

在寶能發布上述公告後不久,華潤也通過其官方平臺表達了類似的態度。華潤在其聲明中重申:支持萬科與深鐵的合作,但反對通過發行股票購買資產的重組預案;依然質疑6月17日的董事會表決結果;高度關註萬科存在的內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問題。

作為萬科第一和第二大股東,寶能系和華潤分別持有萬科24.26%和15.29%股份,兩者合計持股比重超過40%。在兩者均對重組預案持反對態度的背景下,如若未來不再平添變數,那麽萬科此番公布的重組預案即便通過第二輪董事會,最終也將無法在股東大會上獲得通過。

不過,停牌已久的萬科A即將複牌,市場對重組預案的態度也很快明了。但從複牌到股東大會仍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期間仍存較大變數。

日前,深交所已經向萬科發布關於重組的問詢函,萬科眼下首先需要獲得深交所的認同,以讓公司股票恢複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11

滬、深交易所:大額持股變動的信息披露間隔從每5%縮減至1%

近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上市公司收購及股份權益變動信息披露業務指引》,將大額持股變動的信息披露間隔從每5%縮減至1%;將持股比例未達到5%的第一大股東納入信息披露義務人範圍;增加了控制權爭奪時,涉及雙方的持股變動信披義務;增加穿透披露要求。持股變動主體的權益結構和資金來源,關系到持股的合規性和穩定性,也會影響其他股東的投資決策,需要詳盡準確披露等。

上交所表示,上市公司收購和5%以上的大額股份權益變動活動日趨活躍,已經成為資本市場日益普遍和常見的證券交易行為。針對目前收購和大額權益變動信息披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指引》將從6方面進行了規範。

深交所表示,有些二級市場舉牌行為,存在違規交易、信息披露不規範等情形,也出現因各方利益博弈升級而誘發股權之爭、出現上市公司治理僵局等情形。面臨新形勢,上市公司收購及權益變動信息披露機制需進一步完善。《指引》完善被動權益變動的披露要求,進一步明確合並計算原則,大股東需穿透式信息披露產權結構和資金來源。

上交所就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收購及股份權益變動信息披露業務指引》 答記者問

近日,上交所起草完成《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收購及股份權益變動信息披露業務指引(征求意見稿)》並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就該指引的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上交所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題一:上市公司收購及權益變動應當如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中已有相應規定。上交所此次出臺專門的業務指引,進一步規範和細化該類事項的信息披露要求,主要有哪些背景和考慮?

答:近年來,上市公司收購和5%以上的大額股份權益變動活動日趨活躍。以滬市為例,2013年和2014年,上市公司收購均不足40單,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連續三年接近60單;大額權益變動的增加更為顯著,2013年僅230余單,2014年增加至370余單,2015年躍升至560余單,2016年、2017年繼續保持在高位,均超過500單,已經成為資本市場日益普遍和常見的證券交易行為。

上市公司收購和大額股份權益變動,對投資者影響重大,既會導致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和重要股東變動,並進而可能引起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和生產經營發生較大變化;也直接涉及上市公司二級市場股票交易,關系到投資者能否在公平透明的交易環境下進行投資決策。因此,相關信息披露是否及時、準確,始終是上交所信息披露一線監管中重點關註的一類問題。之所以要在現有《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收購辦法》)的基礎上,出臺專門的信息披露指引,主要有如下四方面的考慮。

第一,及時回應收購及股份權益變動信息披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實踐看,收購和大額股份權益變動,有利於發揮證券市場的價格發現和資源配置功能,有助於完善上市公司內部治理。但另一方面,也出現了一些投資者反應強烈、需要高度重視的突出問題。例如,有的市場主體,利用資金和信息優勢“買而不舉”“快進快出”,引起股票交易異常波動,被市場質疑為“割韭菜”,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權益;有的收購行為,杠桿過高,資金運用期限錯配,造成上市公司後續發展重大隱患,危及市場穩定運行;還有的上市公司股東,隱瞞一致行動人身份,濫用表決權委托,規避信息披露義務,並以此獲取不當利益。這些問題的產生,與收購及權益變動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備、不適應存在一定關聯。因此,有必要結合新的市場情況,調整和完善現有制度規範,進一步強化上市公司、投資者在收購及權益變動過程中的主體責任和信息披露要求。

第二,切實防範收購和大額權益變動可能引發的市場風險。收購和大額股份權益變動,涉及大額資金融通,資金來源往往帶有杠桿性。有些收購資金,還涉及合夥型、契約型的融資安排,利用結構化產品放大杠桿。杠桿的使用,在便利融資的同時,也容易誘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在市場出現反轉時,配套使用的強制平倉機制可能加速股價下跌,加劇市場波動。一些收購和大額持股市場主體,通過杠桿資金,同時持有多家上市公司股份,如果財務狀況出現惡化,還可能導致多家上市公司股價出現大幅波動,引發局部性市場風險。因此,有必要通過“穿透披露”,更為清晰完整地揭示收購資金的杠桿和還款安排,充分提示可能存在的交易風險,強化收購資金合規性的市場約束。

第三、適應“滬港通”交易機制的需要。“滬港通”實施以來,資本市場國際化步伐加快,滬市國際化程度提升,滬港兩地同時上市公司數量已近百家,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者開始投資A股市場。在此背景下,收購和大額股份權益變動信息披露制度,也需要在兼顧兩地市場投資者結構差異的基礎上,逐步有序銜接。目前,香港市場規定,持股5%以上的股東,其持有權益股份的百分比發生整數位變動,即每過一個1%的比例時需要披露,與A股市場現有規定存在差異,導致同一權益變動事項兩地披露不一致。此次規則完善後,兩地市場權益變動披露規則實現了基本統一。

第四、強化交易所對於收購和大額權益變動信息披露的一線監管。上市公司收購和股份權益變動,是一類特殊的信息披露事項,原有制度目標主要偏重收購預警。但在我國特有的市場環境下,大額持股變動已經成為一類股價敏感事項。一方面,大比例的股份變動,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股票的供求關系,容易引起股價異常的、非理性的波動。另一方面,持股變動主體,往往具備一定的市場影響力,投資決策被視為“風向標”,可能引發中小投資者盲目跟風。因此,交易所應當根據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實際需要,做出更有針對性的信息披露制度安排,切實強化收購和大額權益變動的一線監管。

問題二:增加收購及權益變動行為的信息披露義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增加收購和大額持股變動的成本。請問,此次出臺的信息披露指引,如何平衡好收購的市場效率和中小投資者的有效保護?

答:權益變動和收購規則,需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其中的關鍵,是綜合考慮市場環境和投資者成熟度,適應市場發展的階段性需要。以此為目標,指引制定中,主要遵循以下五項原則。

一是公平優先。目前市場環境下,收購及大額持股變動的市場主體,較之於中小投資者,通常具有很大的信息優勢、專業優勢和資金優勢,市場博弈不對等。因此,更為嚴格規範收購及大額持股變動主體的信息披露義務,雖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收購人的成本,卻可以從整體上維護收購行為的公平性,防範因收購和大額持股變動行為引發的市場風險,符合市場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規範化需要。

二是遞進規範。現行《收購辦法》,對於5%以上大額持股變動,已有相應的規範,主要是按照持股數量的增加,履行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收購報告書等信披義務,逐層遞進。本次完善中,仍然遵循了這一原則。對於5%以下第一大股東的持股變動、5%以上股東每1%的持股變動、潛在控制權爭奪或其他對控制權結構發生較大影響的事項,主要通過“權益變動提示公告”予以規範,並同步明確“權益變動提示公告”的披露內容。對於成為5%以下第一大股東及對公司控制權有重大影響的權益變動情形,還要求明確後續計劃,解決“朦朧預期”的問題。

三是信披為主。目前的權益變動披露,采用的是信披結合慢走原則,履行信披義務的同時,限制一定時間內的買入或賣出。考慮到大額持股變動,多數情況下不涉及收購行為,為發揮市場功能、兼顧市場效率,新增加的信息披露義務,不再結合使用慢走原則。同時,進一步強化信披及時性和公平性,要求相關主體在部分股價特別敏感持股變動發生的次一交易日即對外披露。

四是回應急所。權益變動和收購規則,是證券市場的基礎性規則之一,也是爭議討論比較多的一項規則。自律監管規則應當更多立足於信息披露,回應和解決目前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因此,此次修訂,規則目標上集中於投資者保護和市場風險防範兩條政策主線,條款修訂上抓住大額持股變動和持股主體穿透披露兩個主要方面,力爭解決好投資者反響強烈的突出問題。

五是分類施策。大額持股變動涉及投資主體眾多、產品結構複雜、創新發展較快,特點和已有的信息披露要求差別加大,相應的監管也應當有所區別。由於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的註冊和募集均受到嚴格監管,信息披露比較規範,因此在穿透披露方面,進行了差別化安排,未要求披露至最終出資人。對於其他經金融監管機構批準設立且持續監管的資管產品,符合有關金融監管機構對於公募產品定義的也可以不穿透披露至最終出資人。

問題三:與現有規定相比,本次新頒布的指引主要回應了哪些投資者關心的問題?有哪些細化、調整和完善?

答:《指引》共6章【32】條,針對目前收購和大額權益變動信息披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從以下6方面進行了規範。

一是將大額持股變動的信息披露間隔從每5%縮減至1%。現行規定下,持股變動披露間隔是5%,《指引》對此進行了完善。要求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或超過已發行股份的5%後,每增加或減少1%的,投資者應當立即通知上市公司,並於次一交易日披露提示性公告,但披露前後無需暫停交易。

二是將持股比例未達到5%的第一大股東納入信息披露義務人範圍。現行規則中,投資者在持股比例達到5%及以上時,才負有信息披露義務,《指引》對此進行了補充。規定擁有權益的股份雖未達到已發行股份5%,但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的,應當立即通知上市公司,並於次一交易日披露提示性公告。此外,考慮到現階段第一大股東對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投資決策產生的影響均較為重大,《指引》還要求投資者說明權益變動的目的、資金來源,並對未來6個月內的增持計劃作出說明。

三是增加了控制權爭奪時,涉及雙方的持股變動信披義務。《指引》規定投資者擁有權益的股份,與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擁有權益的股份比例相差小於或等於5%,且投資者與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擁有權益的股份均達到或超過10%的,應當及時披露。

四是增加穿透披露要求。持股變動主體的權益結構和資金來源,關系到持股的合規性和穩定性,也會影響其他股東的投資決策,需要詳盡準確披露。《指引》明確規定了穿透披露的適用情形:(1)在投資者因其成為5%以下第一大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披露權益變動提示公告;(2)因爭奪控制權披露權益變動提示公告;(3)披露權益變動報告書。《指引》還明確了穿透主體和穿透標準,即在上述適用情形下,投資者為合夥企業或者除公募產品以外的資管產品時,投資者應當層層穿透披露權益結構,直至最終出資人,及最終出資人的資金來源。此外,《指引》還細化了穿透披露的內容,要求投資者披露其內部關於利潤分配、虧損承擔、投資決策、權益歸屬等事項的約定,以便判斷投資者的控制權。

五是明確資管產品的權益歸屬認定標準和合並原則。目前A股市場中資管產品大額持股的情形越來越多,對於前期市場實踐中屢次出現的投資者利用各類通道實際控制上市公司股份的情況,《指引》按照《收購辦法》對“權益”的界定邏輯,明確了資管產品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權益歸屬判斷標準,即實際支配表決權的一方被視為權益歸屬方。通常情況下,由於管理人對資管產品負有管理義務,能夠支配所持股份的表決權,因此原則上視為管理人擁有資管產品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權益,管理人管理的資管產品所持同一上市公司股份應當合並計算。但是如果根據約定或者其他原因,管理人不能實際支配表決權的,管理人應當披露表決權的實際支配方。表決權的實際支配方為資管產品所持股份的權益歸屬方。投資者應當對其所能夠實際支配表決權的全部股份進行合並計算,以履行相應信息披露義務。此外,《指引》還明確了社保基金、養老保險基金、企業年金、公募基金持有同一上市公司的股份數量不合並計算。

六是明確了增持計劃和重組計劃的承諾與履行。現有披露中,一些投資者在權益變動報告書中披露的未來增減持計劃和重組計劃較為含糊,後續執行也出現比較大的偏差,個別甚至借以實施股價炒作。為此,《指引》要求投資者在權益變動等文件中披露的增減持計劃與重組計劃應當明確具體,披露不存在增減持計劃和重組計劃的,應當明確不實施上述計劃的期限。

七是進一步規範一致行動人及表決權委托協議的簽署和履行。利用一致行動人或表決權委托協議,規避信息披露和其他股東義務,是收購和權益變動信息披露中的常見問題。為規範此類問題,《指引》要求一致行動人或表決權委托協議必須有明確期限。提前終止協議的,投資者仍應當在原有期限內遵守約定義務。終止協議的,投資者仍應履行承諾義務。此外,對於委托表決權的,委托人和受托人視為一致行動人。

問題四:收購及權益變動的信息披露義務人主要是上市公司的潛在收購人、第一大股東和其他主要股東,上市公司及其董事會在相關信息披露中,需要承擔哪些義務?關註哪些問題?

答:就收購及權益變動信息披露而言,上市公司並非直接的信息披露義務人。但主要股東的持股變動,對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生產經營、業務調整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發生收購時,甚至可能產生重大影響。在此過程中,上市公司及其董事會應當本著對全體投資者負責的態度,忠實勤勉,客觀公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具體而言,需要履行好如下4方面義務。

一是提醒義務。上市公司及其董事會應當定期跟蹤主要股東的持股變動情況,及時提醒相關股東履行必要的信息披露義務。公司股價出現大幅波動時,除核查公司生產經營和投融資活動外,還應當關註主要股東的持股變動情況,確保不出現重大信息披露遺漏。

二是核實義務。上市公司董事會在收到主要股東持股變動信息後,應當及時核對,並對照《收購辦法》及本指引的相關要求,核實投資者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確保所披露的持股變動信息不存在重大誤導。

三是協助義務。上市公司董事會應當平等對待各類股東,積極協助其利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通道,及時披露持股變動信息。在發生控制權爭奪時,應當保證雙方股東合法合規的信息披露權利,確保權益變動信息的及時披露。

四是糾偏義務。上市公司董事會對於相關股東在披露權益變動信息時,同步提出的未來資產註入計劃、調整董事會成員、修改公司章程等重大事項,應當給予以必要的關註。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明顯不適當、超出公司法規定的相關提案,應當要求相關股東予以調整。

問題五:我們觀察到,近年來,上交所持續加大了對於“蒙面舉牌”、“隱匿式易主”以及要約收購和控制權爭奪中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力度。下一步,上交所將如何持續強化收購及權益變動的一線監管?

答:收購及權益變動信息披露監管,直接涉及二級市場股票交易,關系到投資者的切身利益,是上交所履行信息披露一線監管職責中的一項重要工作。近年來,收購及權益變動信息披露違規數量有所上升,違規情形日趨複雜,需要精準施策、從嚴監管。為此,上交所將繼續認真貫徹“三個監管”要求,從以下3個方面切實保護好投資者合法權益。

一是強化綜合監管,實施事中監管、刨根問底、分類監管的“三位一體”監管模式。繼續堅持收購及權益變動類公告的即披即審,重點關註存在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較低、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較高、存在控制權爭奪隱患、主營業務空殼化等情形的上市公司,集中問詢收購資金來源、資產註入計劃、是否有意於爭奪控制權、一致行動人關系、增減持意向等投資者高度關註事項。同時,發揮媒體和市場監督作用。對於權益變動過程中,涉及重大媒體質疑的情形,要求上市公司召開媒體說明會。2016年以來,針對收購和權益變動類公告,共計發出事後問詢函50余份,要求公司補充披露160余次。經過問詢,部分公司調整或終止了杠桿過高、明顯失當的收購行為。

二是實施聯動監管,將信息披露監管、市場交易監察和派出機構現場檢查緊密地結合起來。股票交易,是收購和權益變動信息披露的直接動因,做好相應的監管,更加需要統籌實施信息披露監管與二級市場監察,前後聯動現場監管與非現場監管。為此,上交所公司監管部門建立了與市場監察部門以及證監會派出機構的常態化聯動監管工作機制。針對收購和權益變動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蒙面舉牌”、股價操縱、大資金“快進快出”等多發、頻發問題,通過信披監管“問”,市場監察“盯”,現場監察“核”,快速響應,聯合行動。全鏈條監管下,一些違規增減持行為被及時發現,個別隱瞞一致行動人行為被及時糾正。2016年以來,已核查收購和權益變動相關股票交易110余單,上報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線索30余條。

三是及時懲戒違規行為。2017年全年,上交所已就收購和權益變動中存在的各類違規行為,采取通報批評、公開譴責等紀律處分措施近30次,涉及股東50余人次。違規類型主要包括:隱瞞一致行動關系、超比例增持、短線交易、違反減持預披露規定、違反增減持承諾、隱瞞控制權轉讓信息、收購人信息披露不實等。後續,將繼續從嚴監管此類信息披露違規行為,保證市場正常的收購和交易秩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282

建議上線人數時間間隔改為5分鐘

1 : GS(14)@2010-10-03 10:25:12

我們的目標是要贏1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993

木板間隔易燃 電力負荷大

1 : GS(14)@2015-01-27 15:00:46





【本報訊】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表示,昨日觀塘的工廈火警,反映工廠改作商業用途危機四伏,揭露改建問題的嚴重性,政府應盡快加強取締。王稱未經屋宇署批准改動工廠間格及僭建屬違法。起火單位經營汗蒸館不太合適,木板間隔一旦起火易燃迅速蔓延,有關用電可能加重電力負荷易生危險。他又稱,從即時新聞及電視畫面所見,大廈多層樓梯間遇上火警時迅速濃煙密佈,濃煙不停從窗門冒出,顧客不熟悉走火通道位置,隨時會被困釀傷亡。王認為目前工廈僭建或改建用途問題嚴重,雖然港府較早前承認該類違法工廈改為商業用途可增加大廈人流,但因防火及走火問題有取締必要,惟局方巡查不足及沒嚴格執行,以致目前仍有該類違法工廈存在,希望有關部門加強執法。■記者彭國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7/190179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482

Grand Yoho近元朗站 起居方便間隔工整 戶戶設獨立廚房

1 : GS(14)@2016-08-21 07:50:07

■客飯廳約9呎8吋闊,靠鏡牆及拆通鄰房換玻璃屏增空間感。



【新盤巡禮】元朗新盤Grand Yoho毗鄰港鐵元朗站地利佔優,交通賣點鮮明,連同總面積約110萬方呎大型商場,起居生活方便,惟項目四邊車路環抱,東及南面公路行車特別多,難享清幽靜局的居住環境。單位屬舊世代有窗台的設計,間隔工整,由兩房戶型起,比例逾六成半,惜仍有少數是浴室無窗,若抗拒黑廁的買家要留意。記者:溫潤潔攝影:黃耀興



元朗新盤Grand Yoho共9幢,剛推出的第1期有4幢,分別為1、2、9及10座,分佈於項目地盤的東、西兩翼,每層單位編排似H字型,戶戶向東或西方。朝外圍單位分兩類,9及10座向東貼近元朗公路,猶如賽道車輛聲浪不絕於耳,置身露台空曠地方,可體會「非同凡響」感受,這兩座向東同時遠眺開揚山景,遙望博愛醫院,未必人人喜歡。


料受車聲噪音滋擾

物業樓書顯示項目並無隔音屏障,僅列明噪音緩降措施包括隔聲鰭、噪音緩減窗戶設計及封邊露台而已,換言之開窗傳來車聲,站於露台無遮擋,噪音更嚴重,空氣質素有幾好,可想而知。另一組朝外圍單位,為1及2座向西對朗日路,車流量不及元朗公路高,但也有數線行車及巴士出入,外望新元朗中心樓景頗近,既要捱西斜及車聲,中低層景觀又遜色。
Grand Yoho首批226伙,開價低過市場預期約一成,招徠吸引力,涉及單位質素麻麻,呎價最平的9座7樓G室,屬向東對公路望醫院,折實每呎9,931元,其實大家都明白,一分錢一分貨道理,價筍吸客的伎倆。入場費最低的2座7樓H室,向西望樓景,折實528.87萬元,呎價10,289元。這兩個單位向外圍,呎價差幅3.6%。其他單位向內園保持一定距離,望園林泳池景致不俗,惜靠側南面青山公路元朗段,多線行車頻繁,步出露台未必能靜心賞景,開窗或有車聲入戶情況。

■示範單位以9座36樓F室為藍本,玄關佔30餘方呎。



■套房側旁設凹位放櫃。

■細房不足50方呎,地方淺窄。



■貯物室及洗手間改建成品酒區。

■浴室空間適中達標。


三房單位佔近三成

Grand Yoho第1期4幢共1,128伙,單位設計回歸蚊型劏房間隔流行前的慣常手法,間隔兩房、三房及特色戶,全部有獨立廚房,相比近年劏房開放式廚房,終於可提供正常合理的煮食空間。兩房戶逾六成半,面積約500方呎,較大的560至590餘方呎,大門旁設貯物室,又或該處有空間自行間一房。要注意直廳單位門位走廊多,較少牆身放家具,一房轉角窗細小昏暗。橫廳單位中,9座G室及10座A室,浴室無窗翳焗兼濕氣重。三房單位約佔近三成,面積近600至800方呎,分三房一廁、連套房、連貯物室及洗手間三類。特色戶有44伙,包括最低層6樓連平台佔24伙,平台面積53至489方呎,其餘20伙為相連戶,主要集中頂層連平台及天台,以及9、10座49樓A及F室連平台,這兩座頂層較特別,天台附泳池或按摩池,而50及51樓A及F室屬複式大宅,面積1,607至1,734方呎,間隔五房三套。用料上分等級,標準單位主要選用德國西門子家電,包括抽油煙機、煮食爐、微波爐、雪櫃、洗衣及乾衣機等,大碼三房送電焗爐,頂層加送意大利尼斯酒櫃,複式及10座頂層B室逾1,100方呎相連,附西門子電磁爐及電蒸爐。
Grand Yoho分3期發展,共9幢,除1期4幢外,據樓書顯示,後續2及3期擬建6幢,不少於1,876個住宅單位,按序2期為3、5及8座,預計明年2月28日落成,目前已見大廈外形,將來入伙期與1期相差不遠。3期為6及7座暫未興建,預計2021年12月31日落成,惟位置近1期9及10座,若在兩幢明年入伙後動工,面對地盤有噪音及塵土飛揚問題。


【兩房示範單位】

■Grand Yoho第1期兩房戶供應逾六成半。

■睡房窗台不計入實用面積內。

■浴室牆身地下選用不同的石材,交樓標準不俗。



■Grand Yoho四邊車路包圍,東面向元朗公路噪音嚴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21/197439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689

加多利軒161呎單位間隔曝光

1 : GS(14)@2016-09-17 15:26:36

【明報專訊】近日樓市氣氛熾熱,新盤一個接一個。除了麗展(0488)馬頭角喜築昨日公布樓書及價單,恒地(0012)繼上周公布北角月園街尚譽首張價單後,昨又公布同樣主打細單位的何文田加多利軒樓書,最細一伙161方呎,較尚譽最細單位163方呎更細,為近年一手市場最細標準戶。

位於何文田勝利道加多利軒樓花期約27個月,合共提供250伙,單位實用面積由161至390方呎。當中開放式佔三成(實用面積由161至190方呎);1房佔一半(實用面積由226方呎至267方呎);2房佔兩成(實用面積由353至390方呎)。

料一兩周內開放示範單位

據樓書顯示,項目一層設10伙,設兩部升降機。其中最細一伙位於3樓J樓,屬實用面積161方呎的開放式戶。

有別一般新盤單位,上述單位不連露台,採開放式廚房設計。不計廚房、浴室及走廊位置,單位面積長約8呎,闊約7.67呎,合計實用面積約61方呎,浴室部分牆身為玻璃。市場消息指,項目最快一、兩周內開放示範單位及開價,或於本月開售。

鑽嶺加推18伙 提價3%至5%

另同樣主打迷你戶、樓花期約22個月的遠展(0035)黃大仙鑽嶺昨將其中18伙,加價3%至5%不等。當中17樓I室,實用面積323方呎,扣除最高12%折扣優惠,原折實售價497萬元,今加價5%至522萬元,折實實呎16,161元。

Cluny Park連裝修家俬最高售價逾億

豪宅方面,信置(0083)西半山Cluny Park昨更新價單,其中實用2369方呎的7樓A室,定價原為9436萬元,上月已調升至9530.4萬元,現再加至1.028億元,累積加幅844.4萬元或9%;而實用2201方呎的7樓B室,最新定價為9901.6萬元,比1個月前的9061.6萬元高840萬元或9.3%。但要注意的是,上述兩伙原為基本交樓標準,但現為全新示範單位,將連裝修家俬出售。

[地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050&issue=201609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150

馬鞍山新港城 間隔四正 遠眺海景

1 : GS(14)@2016-10-10 04:27:19

■客廳約10呎闊,只是高櫃減少空間感。



【搵屋指南】馬鞍山最大型的私人屋苑新港城,坐擁區內市中心最強地利,尤其第4期基座商場連接港鐵站,地下又有巴士總站,而商場面積約55萬方呎,規模冠絕全區,各類店舖、戲院及街市應有盡有,相比其他期數更吸引買家,成為首選之列。記者:溫潤潔攝影:謝榮耀



新港城4期有8幢,由E至M座(不設I座),共2,256伙,兩房及三房戶型各佔一半,後者再分三房一浴一廁,以及連套房兩類,連套房盤源稀有,只於E、G、L及M座1及4室供應,實用面積600餘方呎,內櫳有合理的空間,有別時下新盤的骰間隔,極高層向西北至東北,跨越前方屋苑享吐露港海景。



■廳房都可望海景。

■最細的房間有50餘方呎。


裝修略嫌過時

現時4期三房連套房極高層海景放盤僅一個,叫價800萬元,實用呎價1.3萬元有找,與兩房樓景呎價相若。全屋四正,客廳約10呎闊,足以擺放特大電視或裝置投影設備,成為家庭影院。三房面積分細中大,不計窗台,客廳毗鄰的細房逾50方呎,中房及盡頭套房約70至80方呎,放床放櫃無難度。細房及中房書枱造於窗台上,實用之餘,有多點走動空間。單位窗戶特大,日光透入室,明亮醒神,客廳至中房向西北,遠眺部份吐露港景致,套房窗戶向東北,景致更開揚,距離樓群遠,享大片海景及樹景。惟舊式裝修顯得老氣,入牆木裝修款式略顯過時,牆紙破損,一手廚廁設備使用多年,需要更新。



資料來源:美聯物業新港城中心分行(29297878)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09/197950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242

主人房浴室玩透明間隔Edison秦舒培 2250萬LA築愛巢

1 : GS(14)@2016-10-15 12:12:16

■陳冠希今年8月在美國置業,與女友秦舒培築愛巢。資料圖片



現年36歲的陳冠希(Edison),今年5月被本報獨家影到在大坑攬啜中國超模秦舒培,戀情曝光後,即爆出2012年秦舒培曾嫁華誼時尚高層趙磊,更傳出二人離婚手續疑似未辦妥,但仍無損Edison與秦舒培感情,三個月前Edison更為秦舒培忽然被飛出內地節目《我的新衣》,公開怒罵台灣女星林志玲為幕後黑手,風波擾攘一陣子,總算事過境遷,Edison與女友亦繼續恩愛。



■陳冠希洛杉磯新居價值約2,250萬港元。互聯網圖片

■浴室以開放式設計,情侶沐浴完全無遮無擋。互聯網圖片

■陳冠希新居共有五個套房,全屋單是洗手間已有六個。互聯網圖片


沖涼零私隱


日前有美國地產網站「realtor.com」指Edison與女友於今年8月中,斥資285萬美元(約2,250萬港元)於洛杉磯置業築愛巢。報道指二人愛巢位於荷李活區附近,新居面積達4,353呎,全屋共有五間房及六個浴室。根據網站相片所見,Edison新居客廳採開放式設計,後院配有泳池及Spa設備,而最特別的地方,是主人套房的浴室,以全透明玻璃間隔,即是沖涼都無遮無掩零私隱。



■陳冠希與秦舒培早前甜蜜得當街攬錫。資料圖片

Edison入行16年有不少「過去式」女友,但為女友置業築愛巢似乎是首次,足見Edison對秦舒培極之重視。記者昨日聯絡Edison,問他是否置業準備結婚?他透過WhatsApp回覆:「Haha,我而家好忙,冇乜嘢回應喇,你哋鍾意寫乜就寫乜啦!」採訪:小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15/198011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136

單位間隔多元化

1 : GS(14)@2016-12-31 10:17:11

豪景花園建於青山公路旁至半山高地勢上,提供逾2,800伙,實用面積300至1,300餘方呎,間隔多不勝數,包括兩房、三房一廁、三房一浴一廁、三房連套房、三房連套房及工人套房等。較特別為15座名依麗小築,樓高四層,行樓梯上落,細分A1至F2座,每層兩伙,享海景,加上低密度的感覺,業主自住惜售,長期缺盤。而前排臨海的22至28座,屬屋苑樓王,面積最大及有露台,若干經濟實力雄厚的業主連購兩伙,打通全層做自製相連特色戶。最受上車客所愛一定是兩房戶,首選實用面積300餘方呎,入場費300餘萬元,其次為「大兩房」類別,實用面積510至530餘方呎,樓價逾400萬元,現時最平一個放盤在12座中層望山景,在斜路上不太方便,連租約,開價425萬元,實用面積536方呎,呎價7,929元,較300餘方呎單位呎價逾9,000元,低一成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31/198819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7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