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漫相機的創始人黃光明給出的答案是“只要有能力,一定要出海。 早在創立之初,魔漫的目標就不是國內,而是全球。
在黃光明看來,全球60多億人口,海外占了40多億;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有30多億,海外占20多億;海外機會很多,是一片大藍海。當然,產品足夠好,不管是在國內還是海外,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藍海。
APUS桌面創始人李濤的判斷是,相比國內這麽多互聯網公司擠破頭的血海,海外市場機會更大,競爭也更小。李濤從360出來後創立了APUS桌面,以“移動互聯網+海外+中國模式”的組合拳出擊,半年內將1億全球用戶收入囊中,並實現了兩輪融資,而最近一次融資額達1億美金。在他看來,2006年至2014年八年時間里,中國8億用戶已被充分開發,國內競爭十分慘烈,任何一項服務都有幾十上百家公司在競爭。反觀海外,俄羅斯、巴西、印度、東南亞等市場正在興起,相比中國互聯網落後2年至5年,擁有20億-25億智能手機用戶,市場是國內的3倍以上,應用供給量卻不到中國的1%。這樣的發展水平和市場容量,正是中國公司的機會。
李濤在360曾接手國際業務,從2013年至2014年,前前後後跑了幾十個國家,足跡遍及美國、歐洲、印度、南美等。在《從巨頭那搶到1億用戶新殺招》一文中,李濤提到了這麽一件小事,那是2013年,他在巴西看到酒店服務生用50美元的功能機,而短短3個月後卻換上了50美金的安卓機。細微的變化沒有逃脫他的眼睛,他感到海外市場正在快速轉型。也正是巴西的經歷讓他毅然拋棄360幾百萬美金的股票,轉而自己創業,專註於海外市場。他有兩點判斷:在中國做互聯網,要麽深入垂直細分領域,如O2O、P2P;要麽進軍海外。
在進軍海外這條路上,獵豹殺出了一條金光大道。“先海外,後中國”,這是它在競爭對手奇虎360的高壓下不得已為之的選擇。傅盛在2013年提出“邊緣化”戰略,以“邊緣產品+海外市場”切入,繞過中國的巨頭之爭, 在一片新天地里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據全球知名應用分析商App Annie發布的2015年首份應用報告顯示,按下載量計算,獵豹移動在Google Play名列第二,僅次於Facebook。2014年Q4財報顯示,獵豹移動收入同比增長610%,達2.2億,加之坐擁全球10億用戶,獵豹當之無愧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紫牛。
而對於中國的互聯網巨頭來說,當國內市場的人口紅利已經不再成為爆發式增長的內驅時,海外市場是另一塊兵家必爭之地,這也是公司實現國際化的必經之路。
除了血海到藍海的市場誘惑,國外用戶較強的付費意願 也使得國內APP蠢蠢欲動,提升變現能力;國外相對更透明的規則和競爭機制 對於國內多年來掙紮於單挑和群鬥的企業也頗具吸引力;此外,google play以及apple store 等應用分發市場的全球化 讓APP出海也來得更加容易了。
李濤曾在采訪中談到中國互聯網經歷的三個階段:2006年以前,中國的互聯網市場被歐美產品占據,本土還沒有成形的互聯網產業; 2006年到2014年,中國互聯網第一次叠代,美國的理念、技術和方法在中國完成微創新和深加工, 成就了阿里巴巴、騰訊及360帝國;而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中國互聯網公司開始放眼海外。
其實,早在2014年之間,中國就已經見證了一大批早期成功出海者,其中不乏互聯網巨頭。
App Annie曾在2013年7月發布報告稱,百度所有移動應用在全球IOS非遊戲類下載量排行中高居第四位,與世界頂尖公司同臺競技。百度出品的Du speed booster和Du battery saver在國際應用市場下載量均過億,其百度日語輸入法更是打敗了眾多日本本土產品,成為國民級輸入法。
微信是騰訊借以出海的“王牌”,馬化騰不止一次談到,微信是這輩子國際化的唯一機會。微信在2012年發布海外版後,迅速席卷東南亞,據騰訊Q4財報顯示,微信與微信海外版wechat日前合並月活用戶為5億。
除巨頭外,一大批在國內小有名氣甚或名不見經傳的互聯網企業也在第一波出海浪潮中掘得第一桶金,並迅速做大。這一波企業包括做瀏覽器的UC、海豚,桌面應用類如GO桌面、SOLO桌面及APUS桌面,管理應用類如文件大師,輸入法如觸寶,當然還有獵豹的清理大師及電池醫生。縱觀這一波出海的應用,幾乎都屬於工具類型,旨在為用戶提供基礎的手機管理。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是工具型應用開啟了中國APP的出海潮呢?
著名科技博客TechinAsia對此作出了如下分析:
其一,工具類應用可以快速本地化。 只需翻譯即可,不需耗費大量的當地人力進行本地化調適。
其二,應用留存度高, 且不挑用戶,也不需要花心思引起用戶特別的關註。
其三,對於垃圾手機遍地的新興市場,工具類應用再合適不過,中低端手機用戶亟需通過省電及加速等盡可能多地榨幹手機性能。
其四,實用型應用是西方互聯網公司的盲點。 由於省電和加速的開發費用及運營成本比較高,且不會有迅速的收益,從創新角度來看,工具型應用又不會讓人產生興奮點,因此西方有創新能力的公司並不願在此傾盡全力。這樣就給中國公司留下了大量可發揮空間。
獵豹早年看準了這個風口,在這一點上簡直做到了極致。據一位多年從事海外營銷的人員所述,獵豹有200多人的運營團隊,對每款安卓熱門應用進行人工分析,深入了解手機APP何時產生緩存,產生什麽樣的緩存,存在哪些地方等。而對於矽谷科技公司來說,在一個運營項目上投入3個人已經算“奢侈”。劍走偏鋒的獵豹因此能夠做到比其他同類軟件多清理30%的垃圾文件。據稱,在垃圾清理領域,1%的運營決定了99%的用戶體驗。正是那1%的空間,獵豹使出渾身解數單點切入,將google play及apple store的好評率常年維持在4.6以上,依靠清理大師Clean Master橫掃全球用戶,奠定了自己全球移動互聯網公司的地位。
(圖為獵豹移動在紐交所掛牌上市)
獵豹的增長有多生猛,且看看獵豹Q4財報數字。據財報顯示,獵豹全球移動用戶安裝量超過10億,移動端月活躍用戶高達3.95億,同比增長138%,69%的活躍用戶來自海外。總營收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8.8%;移動收入2.2億,同比增長610.2%;海外收入為1.4億元,環比增長156.5%,占移動收入比重的63%。
在過去三年,獵豹收入增長持續保持140%。一個公司連續三年保持季度增長超過100%的全球性公司,應該不超過10家,而獵豹算是一家。
看完數字,再來看看獵豹在海外的具體打法。
傅盛在2015年年會中強調,工業時代是體系帶單品,移動互聯網則是單品帶體系。在一個扁平的世界,只要一個點足夠好,就可以帶動一整套體系,就像火車頭帶動無數節車廂。
在獵豹Clean Master的帶領下,CM Security, CM browser, CM launcher,電池醫生,PhotoGrid等產品,開始繁茂生長,變成龐大的工具矩陣 。工具矩陣進而出現商業化,再出現和信息的連接。
目前,獵豹有專門的團隊在遊戲盒上投入精力,其遊戲的全球化業已展開。獵豹近期對MobPartner的收購,加速了商業化尤其是全球移動端變現能力。這一步棋走得比谷歌還快了一步。
工具矩陣並非獵豹的獨創,早期出海的工具型APP,如百度、久邦都采用這一打法。
這樣的打法很適合海外用戶。國內用戶普遍喜歡“大而全” ,所用功能打包到一個應用上,而海外用戶傾向“小而美” ,功能專一的應用更受青睞。
此外,移動互聯網也催生這種打法。原本分散的流量,一批APP,形成矩陣效應,通過互推可以做大總用戶數。 即使並非超級APP,也具有爆發力。 正如傅盛所說,“我們今天做一款軟件,再不是從零開始。我們能非常迅速完成對一個新品應用的推薦,快速切入新型領域。”他還放出豪言,只要想獵豹想Focus一個領域,一年內就能成為全球的Top。
如果說第一波出海的前輩是背著工具打天下,那麽從魔漫開始,中國的APP出海開始呈現出一個新的起點----創新型出海 。
事情還得從一篇報道說起。2013年10月31日,國外著名科技網站TNW發布文章稱,魔漫相機如病毒一般侵襲了全世界。文章稱,魔漫如果只是在中國及部分亞洲地區的app store上占據榜首是可以理解的,可這款未經任何本地化就以中文版呈現的拍照應用居然占據了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德國等西方各大應用分發市場的榜單,這就沒法理解了。文章在最後還無不擔憂地指出,魔漫現象的出現是不是預示著未來,將有更多中國APP以中文的形式在世界掀起狂瀾?
魔漫現象也震驚了著名應用分析商APPSFIRE,其聯合創始人Ouriel Ohayon表示從未見過如此現象:“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在作弊,這個現象實在太少見了,魔漫一夜間在美國app store榜單上好評如潮。如果說他們只是在亞洲市場占據榜單也不足為奇,可這是在美國啊,這完全說不通。”
(圖為魔漫相機在2013年10月22日-10月31日在美國市場排名趨勢)
面對這樣的質疑,魔漫相機的創始人黃光明自豪地笑了,“要是我們這麽高超的作弊能力,就不用那麽辛苦研發產品了,直接開咨詢公司幫助中國APP出海,這可是穩賺不賠”。
魔漫相機是一款全球首創的將真人拍成幽默漫畫的手機應用。2013年7月上線安卓版以來,一個月時間用戶即突破500萬,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在不少人質疑魔漫難逃“下載-擺弄-卸載”的命運之時,魔漫不予理睬。10月22日上線IOS版並全球發布,用戶突破3500萬。2014年6月用戶突破1.6億,創下了單日新增用戶325萬,4日新增用戶千萬,160個國家和地區app store總排名第一的記錄。
如何解釋這樣的奇跡?黃光明表示,毫不吃驚,意料之中!
黃光明是一位連環創業者,自己也做投資人。由於常年旅居矽谷,黃光明發現矽谷的創新其實並沒有那麽遙遠,而當時正值國內互聯網高速發展期,“國外有什麽,中國就去抄”的風氣盛行。因此,黃光明決定回國做一件完完全全的原創項目。
在他的構架中,魔漫從最初誕生就是為全球市場設計的原創產品,走的是國際路線。這樣的產品不同於工具類應用,它沒有所謂的市場份額,只有無限的想象空間。更重要的,它輸出了一種繪畫能力,這種能力可以應用到各種場景。
魔漫的出海,與別的工具類產品也有所不同,頗具戲劇性。它的國際化不是回避競爭,而是順應召喚。屆時魔漫剛上線一個月,海外的需求已經很強烈。這也就解釋了為何魔漫當初沒來得及本地化,倉促間靠著“魔漫相機”四個中文字眼已經風靡全球。
當《創業家》記者問到魔漫現象是不是意味著中國的創新型APP出海潮已經來到時,黃光明給出的答案是,勢頭起來了,但為時尚早!
在他的印象中,中國本土的原創APP在2013年到2014年期間開始成長起來。這其中有多方的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投資人更加成熟了 。在他眼中,徐小平是一位很有魅力的天使投資人,有熱情,有國際範,而正是投資人的眼光對中國原創APP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很多產品有特色,有趣,如當時的facebook, twitter,卻不一定能在早期就看清市場。這時,就需要投資人慧眼識珠,對產品早期不成熟的商業模式給與包容,有耐心將產品慢慢孵化長大。
魔漫在早期融資也經歷了挫折,很多投資人對原創和特色理解不了,而單純追問盈利模式的融資也並不適合發展中的魔漫。
但好的產品一定會出來,變現也只是時間問題。在這一點上,黃光明並沒有盲目自信。如今的魔漫擁著全球2億的用戶,在軟廣、會員及定制的路子下,盈利模式既友好又清晰。
對於什麽是國際範的好產品,這位創始人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三個維度,用戶!純創新!商業模式!
要走國際範,定位全球用戶,創始人在一開始做產品就必須很有張力,要有全球視角, 而不是等著哪天要出海了再改來改去。
其次,必須純創新,無同類產品。 產品形態從一開始就有大格局。
最後,要有基本的架構, 至於具體的形態,後期可以慢慢設計改進。
這樣的要求著實不低。在他看來,中國目前的出海,無論就工具型還是創新型,都還處在摸索期。真正的井噴遠沒開始,好的產品還需要沈澱。
那麽,好的產品在哪呢?在剛剛結束的“全球APP創新大賽”北京賽,也許能初見端倪。
大賽見證了一批“出海好應用”的誕生。這樣集體式的捆綁出海少不了背後推手。而它的背後,正是“APP全球化聯盟”的宣布成立,一條新的支撐APP出海的生態鏈正在逐步形成。
“APP全球化聯盟”由移動開發者技術支持平臺MOB.com、移動精準營銷平臺YeahMobi、專註全球移動互聯網的早期投資機構競技創投、手遊海外發行商綠洲遊戲等共同發起,旨在為中國APP開發者提供出海一條龍服務:如技術支撐(MOB.com)、流量變現(YeahMobi)、投資(競技創投)、手遊海外發行(綠洲遊戲)、測試(TestBird)、技術交流(安卓巴士、code4app)等。
業內有人士認為,2015年將是中國APP的出海年,而出海的形式也將由單打獨鬥變成集體抱團。
對於出海年這一概念,國內知名移動廣告平臺木瓜移動的相關負責人頗為認同。在他看來,目前處於APP出海爆發前的沖刺期,而近期獵豹的矚目業績將出海的效應放大了不少。出海潮預計將在2016年前後集中爆發。
木瓜移動旗下App Flood被業界稱為中國APP出海第一平臺,目前出海排名前十的APP有50%的安裝通過App Flood完成。
此外,應用數據分析商如App Annie及Appsfire等平臺的崛起也為APP出海提供了及時資訊與數據監控,使得APP開發商能夠第一時間掌握海外分發信息。
不管是APP全球化聯盟,還是木瓜移動,還是數據分析商,這些第三方服務體系的搭建必然為正在或即將出海的APP帶來更為便捷的服務。而主流的全球化應用分發平臺Google Play和Apple Store則實實在在降低了出海的門檻,也正是這樣的全球分發造就了魔漫的中文版的霸道奇跡。
除此,早年出海並擁有一定海外基礎的應用,也慢慢開始了工具到平臺的轉型,通過將自身逐漸搭建的分發渠道,幫助國內應用出海。正如GO桌面創始人張向東所說:“我們要做的就是從一個好產品到一個好工具、好入口,再到好平臺。”
獵豹成功出海後,也將自己定位為中國走向海外的橋梁,旗下每一款移動工具產品中都內置應用推薦功能,結合支付,精良的本土化團隊,PR傳播,全流程客服系統,幫助中國移動廠商進軍海外。
Solo桌面,apus桌面等也各自通過自身的推薦實現應用分發。
三股勢力,包括主流分發平臺、早年出海應用和第三方服務體系,在逐步完善自身生態的同時,形成助推中國APP出海的背後力量。
等到中國APP出海潮集中爆發的時候,科技網站TNW的報道應該不會再懷疑這是刷榜的結果了吧。
附:榜單--那些年,成功出海的APP們
巨頭系軟件,如百度Du Speed Booster 和Du Battery Saver,360的手機衛士,騰訊的微信,以及獵豹的Clean Master,UC瀏覽器等,已經耳熟能詳了,出海也受到較多關註,在此就不贅述了。榜單主要列舉在國內知名度不算太高,但在國外卻有不錯粉絲量的小而美APP。額……其實黑馬哥想說,很多體量真的已經不小了。
1.魔漫相機
魔漫自我介紹:
我是全球第一款原創將真人拍成幽默漫畫的手機應用,在魔漫世界里,無論你是什麽性格,都能看到一個幽默的自己。神奇的是,每拍一次都會拍出意想不到的驚喜。你永遠想象不到下一個你會是什麽樣子:捧腹大笑的幽默,超萌的甜美,淡淡的清新,奇幻的cosplay,甚至和明星同床共枕,我就是這麽可愛,會讓你生活驚喜不斷。
上線時間:
2013年7月
全球用戶數:
超過2億
數據說:
自2013年7月上線以來,魔漫創下了全球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多項紀錄,如單日新增用戶325萬、4日新增用戶破千萬、7個月用戶數破億,單日頭像上傳2億張、160多個國家和地區AppStore總排名第一等。
短短三個月時間,從零到有,魔漫相機在Facebook上的粉絲數就突破了150萬。
據數據顯示,魔漫相機在全球擁有近2億的用戶,其中海外用戶突破1.2億,這一數字仍在持續快速增長中。
小分析:
對人們來說,現實可能會有諸多的不如意,魔漫相機則通過漫畫的形式把各種不快進行了消解和轉化。用戶只要打開魔漫相機,就能感覺自己似乎走進了一個無憂無慮、充滿快樂的世界,仿佛當年在伊甸園里享受生活的亞當和夏娃。這一特質可能正好切中了海外用戶追求誇張、幽默、有趣的生活方式。魔漫在海外幾乎沒有做什麽推廣,但海外用戶黏性大,日活躍度高,玩法創新性強,這可能是魔漫通過Facebook不斷能夠沈澱用戶的原因。
2.海豚瀏覽器
海豚自我介紹:
我是一個主打移動設備的瀏覽器,美麗炫酷的功能讓人們對我愛不釋手,比如我的定制界面,長按圖標就可輕松整理界面;手勢聲納,做個手勢或者來一吼,網頁便自動切換或自動瀏覽;新鮮特辣的脫水微博,無需登錄就很精彩;急速內核,狂野驅動,CPU刷爆手機潛能。簡單的介紹是不是就已經愛上我了呀。
上線時間:
2010年6月
全球用戶數:
超過1億,用戶主要來自海外,在中國相對小眾。
數據說:
2011年海豚瀏覽器iPhone版發布不到1天,即登上蘋果商店全球十個國家免費排行榜第一名。
2012年率先發布了Chrome內核的手機瀏覽器,同年用戶高速增長,2013年初用戶突破8000萬,目前用戶超1億,主要分布在海外。
2014年7月16日,海豚瀏覽器獲暢遊公司1.2億美金戰略投資。
2014年被外媒評為最好用的安卓瀏覽器之一。
目前公司在北京、武漢、成都、舊金山、東京都設有辦公室。
小分析:
海豚瀏覽器2010年8月在美國矽谷設立辦公室,一年後又才轉而登陸的中國市場。海外的目標一直很明確哦。
3.Powercam
Powercam自我介紹:
單純的拍照應用和單純的錄像應用一點不新鮮,可是同時支持拍照和錄像,並支持在拍照或錄像的同時實時添加特效,這就好玩了。而我從一出生就是靠這個來征服眾粉絲的。
上線時間:
2011年12月
全球用戶數:
2012年3月的全球用戶數為1000萬,80%來自海外。
數據說:
上線15天,應用的下載量即突破125萬。上線3個月,全球下載量超1000萬;上線5個月,全球下載量超2500萬。
截止2012年6月,下載量超3000萬。
2012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入選“TOP50應用”。
2012年入選APP STORE年度精選榜單中年度優秀APP。
支持中英法德希匈意日韓波等語言。
小分析:
Powercam是萬興軟件旗下產品,萬興軟件此前一直面向海外傳統PC應用,之後轉攻移動互聯網。目前,這款軟件三分之二的用戶來自海外。產品的切入點及全球化營銷是其在海外大受追捧的原因。
4.Apus桌面
Apus桌面自我介紹:
我是一款“小、快、簡單”的桌面,智能的文件夾功能可以幫助我的用戶將應用自動分類。我還有首創的劃屏更換文件夾功能,以及屏幕搜索,反正盡可能幫用戶節約時間節約步驟就是我最大的價值啦。
上線時間:
2014年7月2日
全球用戶數:
1億
數據說:
產品上線第一周,用戶量突破100萬,上線一個月用戶突破1000萬,上線三個月用戶突破4000萬,半年1億,月活超過4000萬。
截止目前,已經在Google Play排行榜上30個國家排名第一,超過50個國家排名前五。其中有38%的用戶來自東南亞地區,而來自中國的用戶,只有不到10%。
小分析:
APUS最本質的就是減少用戶進入手機互聯網的步驟,與傳統的桌面應用區別很大,其中壁紙UGC、劃屏切換文件夾、應用雷達、移動搜索、單層桌面、快捷設置等等,完全顛覆了此前安卓桌面的基本功能,APUS管這一整套創新叫APUS用戶系統。
從市場定位來說,相對於國內市場來說,國外的市場空間顯然更大,APUS將目標定在海外市場,是明智的。從產品方面來看,其也是值得桌面級產品學習的。
從目前市場情況看,效仿APUS創新推出的相關產品確實有幾個,有些抄的非常深,有些抄的不倫不類,但是,任何產品的根本,還是依靠創新的力量,用更好的解決方案來滿足用戶的需求,如果都是千篇一律,用戶又為何非得用你的產品呢?為其他的應用提供服務,APUS走了一條“好路”,未來是屬於創新者的。
5.Solo Launcher
Solo Launcher自我介紹:
我是一款simple 但優雅的桌面啟動器,不僅可使安卓設備看起來更漂亮,還能提供大量快捷手勢讓用戶方便地操作。我很輕薄,僅3.82MB,運行只占用內存100MB就足夠了,而其他的產品一般都會用到150MB哦。
上線時間:
2013年6月
全球用戶數:
6000萬
數據說:
App Annie的數據顯示,Solo目前是Google play排行第一的手機桌面。與APUS相比,Solo目前的月新增用戶行業排名處於第二位。目前Solo已啟動應用分發的商業化變現,每天超過10萬美金營收。另外,與騰訊、百度、360、獵豹等公司也達成了深度換量合作。
小分析:
Solo Launcher團隊稱其2.0版本要逐步面向國內市場,但由於國內互聯網大環境下,無法讓使用Google Play作為應用商店的Solo Launcher全面發揮它的功能,這是目前他們面臨的一大難題。
6.Go桌面
Go桌面自我介紹:
我是久邦數碼旗下的GO桌面軟件,我有炫目的3D特效,專屬小零件和特色工具箱,為用戶打造行雲流水的操作體驗。
上線時間:
2010年11月
全球用戶數:
超過4億,70%來自海外。
數據說:
2012年,GO桌面躋身Google Play應用下載量總榜前五。
2012年,GO桌面北美分公司成立,北京、上海、廣州、舊金山全球戰略布局形成。
2013年5月,公司在矽谷召開發布會,正式宣布GO桌面全球用戶數突破2億,在北美正式啟動商業運營。
據App Annie的研究報告,2012年和2013年前9月“GO桌面”在Google Play上均是“個性化”分類中下載量第一的應用,有超過150萬的用戶在Google Play上對“GO桌面”給出了評價,綜合評分為4.5星(滿分為5星)。
截至2014年6月30日,久邦數碼GO桌面系列產品的累計用戶總數達到了4.36億人,其中70%以上來自海外,以美國、韓國和歐洲為主。來自於移動應用產品和服務的營收為人民幣5290萬元,而公司總營收為人民幣1.001億元。
33個語言版本,面向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發行。
小分析:
毫無疑問,久邦數碼將越來越依賴於手機桌面產品業務的發展和業績表現。GO系列手機桌面產品在貢獻總營收大約5成的同時仍保持著非常高速的增長;
某種程度上個性化和效率的確是手機用戶的剛需,但個性化不等於眼花繚亂,簡潔清晰易操作同樣是市場的重要需求。不把簡單東西複雜化,不在豐富產品功能的同時把產品搞得太重,手機桌面產品需要在個性化和簡潔清晰之間取得平衡。
“GO桌面”在手機桌面領域建立了領先優勢,但如何面對其他類型移動互聯網產品形態演進、盈利模式變化可能帶來的競爭,如何獲取更高的用戶黏性,如何與可能的勁敵(如奇虎360、小米、91無線等)較量,都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7.Camera360
Camera360自我介紹:
我讓證件照也可以拍得無比自然,用MIX濾鏡“癮”爆你的創作激情,用照片圈讓你的照片不在孤單,開放的SDK你也可以跟我一起成長哦。
上線時間:
2010年6月8日
全球用戶數:
超2.5億
數據說:
截止2014年3月,Camera360全球用戶已經超過2.5億,大約有一半用戶來自海外。其中月活躍用戶數量接近6000萬,日活躍用戶數量超過1500萬,每日由Camera360產生的照片數量過億張。
海外用戶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區域,美日韓用戶也較多。截止2014年9月,Camera360在菲律賓累計用戶數超過1300萬人,具有較高的滲透率。
小分析:
盤點一下Camera360的現實處境,攝影世家出身的出色技術積累和龐大的海內外用戶數量是其最大的優勢。
此外,Camera360還面臨著一個潛在的不利因素,那就是蘋果公司。從iOS一路升級的軌跡上看,其系統層不斷向應用層擴軍,侵蝕開發者“奶酪”,這已經是比較明顯的趨勢。
大眾工具類應用探索盈利之路時間漫長。不過在互聯網上普遍存在的“耦合性價值”的理論,對於工具類應用應該是最終的一個保底歸宿。擁有巨大用戶量的工具與一個大平臺產生的“耦合價值”往往相當可觀。如果參照Instagram的不菲身價,也說明對一個產品來說,這種耦合價值可能並不會比自己獨立生存產生的回報率低。
8.觸寶科技
觸寶自我介紹:
我的旗下兩大品牌,一個是觸寶電話及觸寶輸入法。觸寶電話的亮點是無需註冊,只需安裝。WIFI環境下免費打電話。而接聽者無需安裝,無需聯網。觸寶輸入法除了強大的糾詞功能外,還有單手鍵盤布局哦,專為手小屏幕大而貼心設計。
上線時間:
2008年
全球用戶數:
超2億
數據說:
觸寶電話iPhone版上線兩天即登APP STORE總榜TOP 10,工具類TOP 1。觸寶輸入法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占全球Android手機出貨量20%,海外一百多個國家擁有1億用戶量,支持80多種語言,在海外合作的廠商運營商已達300多家。
2009年2月獲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 (GSMA) 頒發的全球移動創新大獎總冠軍,這是中國企業歷史上首次榮獲該項移動領域的世界級大獎。
2013年5月召開發布會宣布全球用戶破億。
2014年,觸寶科技CEO在高通戰略投資發布會上宣布,截止2014年6月,觸寶科技用戶已破2億大關。
小分析:
蘋果在2014年6月表示將iOS8平臺輸入法開放個第三方,觸寶科技隨即發布了首款運行iOS8第三方輸入的演示視頻,完整將Android平臺輸入法的諸多特性移植到iOS8平臺。在國際合作模式上,觸寶主打的仍是免費的合作模式,認為從免費將有助於中國公司在國際市場上從工具轉型平臺。
數據來自網絡,如有出入,請與作者聯系。
本刊記者蒲鴿,主要關註海外最新科技,海外最新商業模式,海外創投及人工智能領域,郵箱: [email protected] 。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蒲鴿,版權為《創業家》雜誌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 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 ,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 ”,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