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塔国最大银矿曲折引资路:金川紫金双双退出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29/xMMDAwMDIwMzUxMw.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73

“双反”致去年净利下滑25% 忠旺今年拟退出建筑铝材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126/2199777.shtml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美国去年对中国出口的部分铝型材实施的反倾销及反补贴措施,让中国最大的工业铝型材研发制造商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01333,HK)很“受伤”,近日,该公司发布盈警称,去年净利润将同比下降25%。
昨日(1月25日),忠旺一名高管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2010年公司的净利润约为27亿元,比2009年的35亿元明显下降。不过,他表示,今年公司将转型,重点开拓美国之外的海外市场,并扩大国内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高铁、航空以及电力等市场。
据公开资料显示,忠旺未来将把重心放在扩大工业铝型材的生产规模上,而其借以起家的建筑铝型材业务将在2011年彻底退出。
忠旺对美出口基本停止
1月21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预期公司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年股东应占溢利将较2009年同期减少超过25%,预期业绩倒退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部分铝型材产品的“双反”,导致其对美国的出口销售量大幅减少。
2010年9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初步裁定对忠旺铝型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忠旺)等三家中国公司征收税率为137.65%的反补贴税。10月28日,反倾销调查结果揭晓,所有中国涉案铝企均被裁定59.31%的反倾销税。
“自去年9月,美国商务部启动‘双反’后,公司向美国的产品出口逐步萎缩,现在几乎没有对美国的出口。”上述高管说。
公司报表显示,2009年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收入约为56.57亿元,占总收入比例的40.8%;2010年仅上半年,美国分部收入已达26.71亿元,占当年同期总收入比例约41.2%。
忠旺去年的业绩报告将于今年3月公布。
去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对美销售收入下跌了13%,至30.64亿元。行业分析师称,忠旺去年上半年的盈利约21亿元,前三季度为25.6亿元,也就是 说,第三季度的盈利只有4.6亿元。同时,去年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了28.8%,前三季度仅增长约6.8%,而第三季度正好是美国反补贴调查结果出炉的时 候。同时,公司上半年的整体毛利率是47.5%,前三季度毛利率则下降至43.9%。可见美国的“双反”调查对该公司的影响不小。
此外,2010年,公司将战略重心转向工业铝型材领域后,缩减了建筑铝型材的生产与销售,致使建筑铝型材产品的销售收益减少及建筑铝型材机器设备可能存在减值损失。
重点拓展美国以外市场
上述高管向记者表示,除美国外,忠旺现阶段只有在澳大利亚有少部分出口,其他国家出口量较少。今年,公司将积极开拓美国之外的海外市场,目前正在调研这些目标市场。
不过,他强调,现阶段还没有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的计划。
该公司报告称,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对美国以外地区的出口销售同比大幅增加,由874.8万元增至13.8657亿元,增幅惊人,达到158倍。海外销售收益达到44.5亿元,占公司总收益的比例不减反增,从36.6%升至50.6%。
除了海外市场,上述高管还透露,今年,忠旺还将加大国内市场的销售力度,特别是扩大在国内交通领域中的高铁、航空以及电力等市场的销售份额。
公司报告称,2009年,忠旺的总销售额中,海外市场占比44%左右,国内市场占比64%左右。
“2011年,公司将会有新的投资项目,其中有新上铝板的生产线项目,以进一步拓宽产品线和市场领域。”上述人士说。
自2003年起,忠旺已全面推进向交通运输、机械装备及电力工程等领域高附加值工业铝型材的调整,并于2009年成功完成从建筑铝型材向工业铝型材的转型。
工业铝型材主要用于建造高铁、列车以及电网等产品,其中高铁和城市轨道是工业铝型材的主要市场。
去年前三季度,忠旺工业用铝材实现销售收入83.97亿元,较2009年的76.45亿元提高近一成。同时,建筑用铝材的销售收入略超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近八成。
这一过程伴随着痛苦。由于建筑用铝材销售收入的锐减,该公司去年前三季度整体收入同比下降8.7%,上半年则是增长2.3%。
上述高管称:“2011年,忠旺的净利润将改变同比下滑的局面,比2010年有所增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26

退出曹妃甸:河鋼與首鋼的七年之癢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25/3OMDAwMDIyMjQ3OQ.html

中國首鋼集團與河北鋼鐵集團的6年姻緣,終還是走到了盡頭。

2月24日,本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河鋼將退出與首鋼合作建設的曹妃甸精品鋼基地。」

「這是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其實我們內部對此並不意外,」河北鋼鐵集團內部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當雙方在戰略目標和利益分配上出現不一致時,分手也就很自然。」

6年前,國家發改委批准首鋼搬遷至河北省唐山曹妃甸,並與河北省唐鋼(河北鋼鐵集團前身)共同組建「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首鋼京唐公司」),共同開發曹妃甸精品鋼材基地。其中,首鋼佔股51%,唐鋼佔股49%。

時過境遷。6年間,唐鋼經歷省內聯合重組併入河北鋼鐵集團,首鋼搬遷將業務重心傾注於曹妃甸,雙方的心態和外部的市場都已發生巨大變化。

對受困於行業低谷的河北鋼鐵來說,放棄曹妃甸這一「家門口」基地的原因,既有「不控股能圖什麼」的無奈,又有避免巨額虧損的現實壓力。

從2002年至今,河北鋼鐵業的重組始終貫穿著強烈的政府意志——無論是河北鋼鐵集團的組建,還是在招商引資大旗下首鋼與唐鋼的短暫聯姻。

大鋼企之間「強強聯手」的實驗,又一次以分手而告終。首鋼京唐公司的未來命運仍未可知,只留下一個失敗的剪影,投射在中國鋼鐵業重組聯合的道路上。

市場之力:七年之癢

「近500億的投入,折舊支出太高,儘管只需出資49%,但對河北鋼鐵來說包袱的確是太重了。」

鋼鐵企業間的「牽手」,也逃不過七年之癢。

河鋼提出分手,「最直接的原因,應該是曹妃甸項目目前虧損特別大,去年虧損額可能在10億至20億之間。」2月24日,北京科技大學治金學院教授、鋼鐵行業專家許中波也向本報記者表示,河北鋼鐵近期退出曹妃甸鋼鐵基地「可能性非常大」。

市場的巨大變化,也是合作失敗的重要誘因。

2005年2月,出於環保搬遷的需要,國家發改委批准首鋼「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結合首鋼搬遷和唐山地區鋼鐵工業調整,在曹妃甸建設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鋼鐵聯合企業」。

當年10月,「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在唐山市註冊成立並揭牌,首鋼佔股51%、唐鋼佔股49%,共同投資曹妃甸鋼鐵生產基地。

2007年3月,首鋼京唐公司正式開工,預計總投資486億,一期工程800萬噸。

但時至2008年6月,河北省內鋼鐵業格局出現巨變:唐鋼集團和邯鋼集團聯合組建而成的河北鋼鐵集團正式掛牌,而曹妃甸項目,也順勢成為了首鋼和河鋼這兩位「大佬」之間的喜事。

曹妃甸項目原本定位於高端薄板產品,計劃50%的產品出口國外,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導致歐美市場萎縮,而國內競爭又非常激烈,曹妃甸項目起步時就異常艱難。

上述河北鋼鐵集團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回憶道:「剛投產的產品在質量、價格、市場佔有率等方面都需要突破。最關鍵是,近500億的投入,折舊支出太高,儘管只需出資49%,但對河北鋼鐵來說包袱的確是太重了。」

2010年,河鋼集團營業收入達到2200億元,但利潤僅40億元。儘管產量連續兩年保持全國第一,但河鋼區區40億元的利潤,尚不及寶鋼股份128億利潤中的1/3,河北鋼鐵「由大到強」的壓力顯而易見。

行政之變:從「邯寶」到「首唐」

河北省鋼鐵業「防禦性」、「排他性」的內部重組,也一度為該省的投資環境蒙上陰影。

6年後,跟隨市場腳步變化的,還有地方政府的思路。

「當年留住首鋼,因為它是河北省最重大的招商引資項目,於情於理也需要本地企業的配合,這一點唐鋼積極支持。」上述河北鋼鐵知情人士這樣告訴記者,「但現在雙方發展側重點不同,首鋼沒有退路需全力經營,而河北鋼鐵經營重心並不在曹妃甸。那就沒有必要繼續強扭一處。」

2月24日,原首鋼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鋼鐵業專家戴國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並不清楚這一事件,但如果雙方真的根據市場狀況自由選擇進退,我想應該也和政府的放手相關。」

他所指的,是兩年前寶鋼退出河北事件。

作為中國鋼企龍頭,寶鋼一直寄望進軍環渤海地區。2007年5月,地處河北的邯鋼集團與寶鋼合資組建邯寶鋼鐵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120億元,兩家各佔50%股權。雙方計劃總投資193.68億元,建設460萬噸鋼的精品板材基地。

其中,寶鋼全「真金白銀」出資,邯鋼則以現金加實物的方式出資。熱情背後,是河北省領導曾許諾最終讓寶鋼取得對邯寶的控制權。

但時至2009年,唐鋼、邯鋼合併成河北鋼鐵集團。無奈之下,寶鋼將邯寶鋼鐵公司股權和新上的生產線等項目,一併轉讓給河北鋼鐵集團,黯然撤出河北。

這一我國鋼鐵業的重大重組事件以失敗告終,而河北省鋼鐵業「防禦性」、「排他性」的內部重組,也一度為該省的投資環境蒙上陰影。

模型之辯:「平等聯合」的優與劣

如果沒有多方平等聯合型的重組作為補充,中國鋼鐵企業重組的範圍和步伐仍然會有很大侷限。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兩家鋼企「大佬」幾乎平等持股的聯合模式,也為日後「分手」埋下了禍因。

上述可靠消息人士還告訴本報記者:在曹妃甸項目中,首鋼51%的持股比例雖然只比河鋼的49%多出兩個百分點,但是首鋼京唐公司中的管理、經營等主要角色,都由首鋼把持。

「這些年,雙方因戰略和理念不同,多少都會產生一定的摩擦。河北鋼鐵方面越來越覺得,自己付出很多,但從中得到的實際利益卻太少。」該人士說。

記者也通過河北鋼鐵內部知情人士獲悉:「京唐公司從董事長、總經理到工廠車間管理層人員的配置,都是按照首鋼為正、河鋼為副的模式。而且目前合資公司1000萬噸的產能,都是算在首鋼名下,並沒有列入河鋼的產能統計。」

鋼鐵行業投資回報週期長,是眾所周知的定律。儘管目前曹妃甸項目已經形成1000萬煉鋼煉鐵的產能,以及800萬噸軋鋼產能,但河北鋼鐵已經不願再等下去了。

戴國慶向本報記者分析認為,如果兩家鋼企的聯合,由一方主導,或雙方各有優勢、願意結合併發揮各自特點者,結果會相對較好。「但當雙方產品構成、發展階段差別不大,股比又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往往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他同時強調,由大股東佔據絕對控股地位的吞併型併購,雖然在我國現實情況下仍有其合理成分和成長空間,但「如果沒有多方平等聯合型(如安賽樂、新日鐵、JFE式的聯合)的重組作為補充,中國鋼鐵企業重組的範圍和步伐仍然會有很大侷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79

陳曉退出國美始末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35761&time=2011-03-12&cl=115&page=all

僵局雖破,未來仍不確定。目前國美仍有制衡力量,但在大股東步步進逼、各個擊破的策略下,國美會否退回家族治理?
財新《新世紀》 記者 於寧 王姍姍 特派香港記者 王端

 

  3月7日,星期一,陳曉辭職的消息在坊間傳開,接任者傳為原大中電器董事長張大中。市場最初以為是謠言,但3月9日晚間國美電器(00493.HK)最終以公告形式予以證實。

  與市場猜測不同,張大中只是非執行董事(不進入管理層),無需像陳曉一樣親力親為;在2010年9月28日特別股東大會投票中支持陳曉的高管孫 一丁也沒有離開公司,雖然退出董事會,仍出任行政副總裁;同時還引入了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李港衛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貝恩此前就提出,若增加董事應 增加獨董。

  對於陳曉此時離開,有人覺得突然,有人則認為順理成章,因為陳背後已經沒有強大的支持力量,而大股東又咬住不放、非「去陳」不可,這場馬拉松博弈最終還是資本擁有話語權。

  陳曉離開確實打破了與大股東的僵局,避免了戰爭與分家,最大不確定性消弭,市場予以正面回應,3月10日開盤後國美股價逆勢上漲,但高開低走 (收市報2.79港元,微升0.72%)表明投資者同時也很謹慎,大家在觀望,未來國美會否退回家族治理?股東、董事會、管理層是否還會出現變局?

意興闌珊

  「9·28」前後,陳曉到底經歷了什麼,或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2006年7月赴任國美電器這四年多,陳曉有一半時間是在應對危機和打仗中走過的,非常人所願意承受。他從一個國美的拯救者,最終轉變為國美的最大不確定因素,均源於黃光裕家族。

  「雙方積怨太深,在什麼事情上都互不信任,矛盾不可調和,黃家見面就問他什麼時候走。」一位接近國美董事會人士稱,「但包括貝恩在內的三方並未達成共識,也未確定時間點,黃家當然希望越快越好,陳曉希望慢一點。」

  「9·28」特別股東大會之後,陳曉、貝恩、管理層尋求與黃家和解,不要再繼續打仗,11月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鄒曉春與黃燕虹進入董事會。以去 年8月30日黃光裕之妻杜鵑的出獄為時間節點,大股東方面對於爭奪控制權的策略也開始回歸理性,認識到必須回歸到在董事會框架內慢慢尋找話語權,方為正 途。

  「此後看到陳曉在公司的參與度降低了,『9·28』之後回上海多一些,去年底以來回去得越來越多,在公司時間越來越少,萌生退意。」前述知情人士稱,「陳曉也清楚,到最後還是打工,做得好黃家受益,做不好都是他受責備。」

  據悉,去年底陳曉參股了永樂舊部創立的一家家居用品連鎖公司。今年春節之後陳曉明確向貝恩和杜鵑表態要離開,此時已是意興闌珊。

  在3月初的國美年度大會,陳曉和貝恩董事總經理竺稼均未出席,而杜鵑則在會上發言,外界評價大股東管理公司的意志非常強烈。對於陳曉的離開,許多知情人士認為是早晚的事,因為他手中沒牌,在對抗局面下難以久持。

  據悉,陳曉的離任與張大中出山都得到了黃光裕的認可,但黃最後還想公開罵陳曉。「黃家一提職業經理人就生氣,陳曉早一天下台他們早一天開心。他們是單線思維,好像罵陳曉就能顯得他們好似的。」一位接近此事的消息人士稱。

  陳曉在國美的年薪是200多萬元,持有1.2%股權,市值約5億港元。2009年7月7日,國美電器宣佈實施股權激勵,獲得激勵最多的高管就是 陳曉,共2200萬股期權。按照股權激勵方案,以1.9港元為基準,每年7月解凍四分之一,四年後全部解凍,陳曉的期權目前只解凍了四分之一。此次陳曉離 開,國美電器對他也有經濟上的補償。

  在給財新《新世紀》記者的短信回覆中,陳曉強調「生活」對自己的重要性。「人生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是生活!我們的一切快樂,我們的一切幸福, 我們的一切希望都和生活聯繫在一起。祝幸福快樂每一天。」顯然,陳曉在做出決定前,已「放下」了這段戲劇性的職業經理人生涯。或許有失落,但也會如釋重 負,經歷了風風雨雨之後,這位51歲的「鐵人」最終接受了現實,離開經營了25年的家電業,邁入新的人生階段。

張大中角色

  誰來接替陳曉?此人傾向於誰?是否會加重黃光裕家族的影響?

  這些都是問題,亦是董事會內部爭論的焦點。此前,黃氏家族一直希望「自己人」鄒曉春出任董事會主席,但他並無行業背景,難獲市場認可。市場曾猜 測現任總裁王俊洲接任的可能性,貝恩也提出過這一方案,遭杜鵑拒絕,理由是「王俊洲更擅長經營管理,其全權分管日常管理更無人接替,而國美需要把握大問題 的董事長」。

  在此情況下,杜鵑提出張大中,獲貝恩認可。2月底3月初貝恩方面與張大中會面,最終敲定此事。消息人士稱,貝恩認為張大中與陳曉經歷相似,他與黃家的關係就像出事前的陳曉與黃家一樣,是商業夥伴和朋友。

  現年62歲的張大中也是個人創業,2007年底將全部股份以36.5億元賣給國美,之後退出家電行業,成立了北京大中投資有限公司從事投資,對 家電業情有獨鍾,先入TCL再進海信。上一輪特別股東大會中,市場曾傳言張大中出手資助黃光裕,但並未最終證實有資金上的支持。

  不缺錢也不缺事情做的張大中,為何要出山?一種解釋是他的大中情結未了,大中也是國美的一部分,他希望國美能走好。二是大中未上市即被收購,如 今領導國美這家上市公司是其職業生涯的補充。他的未來角色到底怎樣?會不會成為黃家對外彰顯公司治理的形象工程?張大中又會如何拿捏眼下這個「職業經理 人」身份?

  在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魏君賢看來,張大中只是受人之託臨時救場,不會深度參與國美事務。理由有二:一來,張擔任的是非執行董事,不進管理 層。二來,張大中當LP(即私募基金出資人)風生水起,活得很瀟灑,不會再次「累吼吼的創業」。這一分析亦得到接近國美董事會人士的認可,他稱,陳曉是深 度參與公司經營,但張大中更多是公司治理角度而不是經營角度介入,董事長主要是形象意義。張自己亦低調表示來國美要「學習」,希望得到董事們的支持和幫 助。

  有人笑言:「國美的董事局主席是輪流坐莊,國美、永樂、大中的人都當過了。」

  張大中的獨立性有多強?這對未來國美的公司治理影響深遠。高盛的分析認為,張大中是獨立的職業經理人,與黃光裕沒有經年的關係,所以國美的公司治理未來應該有所提升,大股東與小股東應該會變得一致。

公司治理不穩定局面

  在此次新聞稿中,國美電器執行董事及總裁王俊洲稱:「秉承公司高級管理層及主要利益相關者的共同理念,攜手帶領國美邁向更光明的前景。」

  但是,陳曉離開後,各方就能在理念上達成一致嗎?對於此次董事變更,市場更關注的是國美是否會退回家族治理。一位熟悉國美董事會的人士稱,陳曉及管理層與黃家提出的五年發展規劃差別並不大,只是擴張速度略有差異,最大的差異在於對公司治理的理解。

  「大股東不參與公司治理是不對的,但30%多股權完全參與也是不對的,最終要找到平衡。黃光裕事發之前,董事會上幾乎都是他們的聲音,現在已經改變很大了。」一位接近貝恩人士稱,「現在黃家也希望穩定,包括董事會和管理層,日後如何就難以預見了。」

  匯豐分析認為,新董事會結構看來更均衡,也消弭了緊張。執行董事、非執董以及獨立非執董的比例是31︰38︰31,而之前是 46︰31︰23。大股東持股38.5%,而之前是46.2%。

  不過,瑞銀報告指出,對國美董事會的變動,市場短期可能反映謹慎,一方面不能排除管理層進一步變動;另一方面,部分投資者可能觀望到3月底國美公佈業績後再做決定。上述因素或導致短期股價波動。

  美銀美林的羅辰則指出,陳曉離開後,黃光裕家族無疑將在國美擁有絕對影響力,公司治理問題應是投資者主要的疑慮。儘管市場希望黃光裕未來與小股東保持一致,但鑑於黃光裕過往記錄,投資者對其印象仍需時間改變。

  羅辰指出,不排除管理層進一步的變動以及短期因此可能影響公司士氣,但認為大多數管理層不會變動。國美有望重回擴張之路,因為黃光裕相對看重規 模,而競爭對手蘇寧今年已追趕上來。未來需要觀察的是:陳曉何時出售其手中持有的1.2%的國美股份,接替人張大中在國美中的角色,貝恩資本下一步策略以 及即將公佈的全年業績。

  在業界看來,經過2009和2010這兩年的收縮調整,應該說國美電器目前已從2008年末大股東被拘押一事所觸發的風險高位上基本完成了「軟 著陸」,與供應商和銀行的合作關係穩定,此時如果黃家堅持要重啟大踏步擴張策略,時機上也算成熟。擴張仍然是迅速增加收入最管用的方式,而國美在二三線城 市還有大量拓展空間。

  而對於股權私募基金貝恩而言,投資國美是看中公司價值和未來投資回報,如今投資已然翻番,未來與黃家共存多久,則在兩可之間。因此,貝恩對於陳曉的離開雖有遺憾,但對國美治理前景仍保持樂觀。

  一位曾投資國美的人士看法則較為負面。他認為,黃家人做事很絕,下一步就可能清洗貝恩和管理層。不過,一位接近黃家的消息人士則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大股東對去年管理層集體站隊一事,始終都給予了足夠的理解。」

  至今,國美大局似穩,但仍有待解難題。一是非上市部分能否注入上市公司,如何注入,顯然注入如大幅增加黃光裕股權會是黃家所期盼的,但這對國美權力架構影響如何?二是國美對黃光裕的起訴是否撤回?三是股東大會對董事會取消的一般授權是否恢復?

  國美的控制權進入新的萌動,那些仍留在國美電器的職業經理人未來的取捨與命運仍引人關注。貝恩、管理層還能與黃氏家族共存多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83

23.5億美元出售品客薯片 寶潔徹底退出食品行業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407/2270218.shtml

 每經記者 戴榆 發自上海
寶潔公司4月5日在其全球官方網站公佈名為 「PringlestoMergeintoDiamondFoods」(《品客薯片併入至戴蒙德食品公司》)公告,公告稱:「我公司已與戴蒙德食品公司簽 署協議,將品客薯片業務出售給戴蒙德食品公司,交易總額為23.5億美元。我們希望交易能夠在今年年內完成。」
寶潔公司首席執行官BobMcDonald表示:「我們相信戴蒙德食品公司將成為品客僱員美好的新家。這對我們的股東來說也是一樁非常好的交易。即(為股東)做到了價值最大化,並把每股的稀釋程度降到最小。」
據瞭解,該項交易將使寶潔公司完全退出食品業務。近年來,寶潔相繼出售了旗下的各種食品業務,包括Folgers咖啡、Jif花生醬、科瑞起(Crisco)酥油和SunnyDelight飲料等品牌。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認為:「出售食品業務的影響不大,寶潔的核心業務是家庭日化用品和美容產品,其銷售額增長速度較快、利潤率也高,對銷售額 和利潤率貢獻較大,並且食品業務的年銷售額增長率小於整體年銷售額增長目標。因此,出售食品業務不僅可以降低公司的成本,還可以集中精力發展家庭日化用品 和美容產品業務,從而提升公司的利潤水平和綜合競爭能力。」
業內人士認為,寶潔公司的這一交易預示著其綜合競爭力將進一步加強,或引發家庭日化用品和美容產品領域競爭的進一步加劇。預計未來在家庭日化用品和美容產品領域,聯合利華等企業的競爭壓力將會加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18

限購令退出無期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54175&time=2011-04-29&cl=115&page=all

在這場「雞戰遊戲」中,政府還沒眨眼
財新《新世紀》 記者 李慎

 

  樓市中僅次於「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非「五一」莫屬。北京市場也將迎來今年以來樓市推盤的最高潮。不過,大興、昌平、通州等幾個郊區推出的新盤,定價仍高居2萬元左右。

  雖然歷經宏觀調控一年有餘,開發商在房價上的博弈能力仍未見消怠。北京預計於5月開盤的商品房項目約48個,其中純新盤21個,老項目後期27個。幾乎所有的老項目,都比上一期開盤價貴;而新盤定價也略高於周邊。

  這是當前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狀況的縮影——交易量低位膠著,價格卻堅挺不下。「當前開發貸和個貸都很緊,開發商的資金鏈確實面臨嚴峻考驗,但規模性降價是最後的選擇,目前來看還遠沒到那一步。」一位國企開發商負責人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

  於是,有業內人士預測,不等開發商末日窮途,地方政府可能先撐不住了,自行給市場鬆綁。「總之,這是一場『雞戰遊戲』(Game of chicken),看誰先眨眼。我相信先眨眼的肯定是政府。」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院教授黃亞生在微博中稱。

  已經有地方政府似乎想「眨眼」了。4月20日,海口市市長冀文林在海口市政府第75次常務會議上說,要「充分利用國務院給予海南的優惠政策,按照限價不限購的原則,積極出台相關實施細則」。有媒體對此解讀為「海口市擬停止執行樓市限購令」。

  在房地產調控效果並不明顯的僵持之際,剛剛宣佈限購令兩個月的海口市如真退出限購,無異於「一石擊水」,對市場預期將產生重大影響。財新《新世 紀》記者對此在第一時間進行了求證,海口市政府辦公廳有關負責人「闢謠」稱,海口不會取消限購令,「這是國家要求,國家也不會為海口開綠燈。」另一位接近 海口政府的知情人士則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海南不是取消限購令,但是希望放寬標準。有關申請已向國務院遞交。」

  由於海口購房者多為島外人士,限購對樓市的影響可想而知,「海南各地政府都希望能夠取消(限購令)。」上述知情人士稱。

  然而,種種跡象表明,房地產調控政策籃子中最「兇猛」的殺手鐧——限購令,恐怕離退出市場還遙遙無期。4月中旬,國務院督察小組兵分八路,對各 地房地產調控效果進行摸底。業界對於此次摸底的結論甚為關注,這將肅清地方政府的想法,並關係到下一步調控政策的走向。但從各方預期來看,宏觀調控的下一 步方向將是「加碼」,而絕非「鬆綁」。

現階段仍是「假摔」

  新華社日前發佈「一季度北京房地產市場量價齊跌」的消息,一度受各方質疑。中信地產一位負責人向財新《新世紀》記者分析稱,從數據上看,這並非 不可能,一季度成交的樓盤偏郊區,並且有幾個保障房項目入市,拉低了整體成交價,但這其實是「假摔」,是通過結構性推盤而人為造成的均價下跌。他認為,北 京城八區的商品房項目價格基本上沒有下降。

  這顯然不是政策制定者希望看到的情況。4月中旬,國務院派出由發改委、央行、監察部、國土部等相關政府領導帶隊的八個房地產調控專項督察小組,前往16個省市,對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情況進行全面督察。

  發改委副主任穆虹在督察途中表示,當前中國各地調控房地產市場的任務十分艱巨,但中央的態度是很堅決的。現在有些地方還持觀望情緒,希望各地不要抱不切實際的幻想。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表示,目前各地政府貫徹調控政策有很大差距,中央政策很嚴、措施很好,但真正實施起來差異太大,更多的城市基本是「空調」。對於2011年的房地產市場,王玨林預計調控會繼續加碼。

  目前,已完成調研返京的各督察小組正在總結調查情況,結論尚未對外宣佈。但種種跡象表明,部分城市的調控效果並未令他們滿意。據財新《新世紀》 記者瞭解,近日國研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在北京市住建委主辦的內部會議上表示,「從數據上看,房地產投資仍然很高;從摸底情況看,二三線城市的市 場依舊火爆,社會性資金衝向房地產的動因、動力仍然存在。如果放鬆調控,市場一定會報復性反彈。此外,保障房的長效機制還沒建立起來,調控短期內不會放 鬆。」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支持了任興洲的判斷。3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價格指數顯示,多數城市房價基本維持穩定,但有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的勢頭超過了一線城市,如秦皇島、包頭、安慶、蘭州等。從全國範圍看,房價並沒有出現整體下跌的狀況。

  在限購令執行頗嚴的一線城市,開發商難有伸展拳腳的空間,這客觀上催熱了二、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參見本刊2011年第10期「到三四線城市去」)。近期發佈一季報的上市房企業績已對此有所體現,一季度三、四線城市為開發商貢獻了大半銷售量。

  遠洋地產總裁李明在近日的媒體見面會上表示,「從調控的效果來看,中央政府並不一定認為已經到頭了。如果有新的調控政策出台並不意外。」

調控加碼漸露頭

  「其實,銀行對開發貸和個貸已暗自收緊。」一位國企開發商負責人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自4月上旬開始,多數銀行已經收緊了開發貸,尤其小 開發商貸款非常難,購房者個貸收緊的形勢更為嚴峻,「我連續見了幾個銀行的行長,問題不是開發貸,而是業主的個貸遲遲辦不下來,很著急。」

  近期,銀監會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新一輪的房貸壓力測試,這已被市場視作樓市調控政策升級的前奏。此次壓力測試增加了住房成交面積下降等假設情形,並提高了房價下降的輕、中、重三種情況的標準。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經理劉淵認為,調控可能從兩方面繼續加碼:「一是繼續壓開發商的資金鏈,包括收緊開發貸,不發預售證,限價令等政策;二是繼續限制購買力,如提高首付比例,限制個貸的發放,推廣房地產稅等。」

  劉淵認為,在調控政策籃子中,「最『兇猛』的還是限購令。在房價膠著難分時,任何政策都替代不了限購。在房地產稅試點城市重慶和上海,成交量和房價並未走出獨立行情,顯示出房產稅的調控效果並不好,因此可能不會向全國推廣。」

  在劉淵看來,限購令退出遙遙無期;政府同時啟用了限價令來為限購進一步加碼。4月14日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稱從5月1日起,將對深圳市所有 商品房項目實行「明碼標價、一套一標」,即限價令。發改委隨後亦宣佈,從5月1日起,全國的商品房(包括二手房)都必須明碼標價。

  不過,中房信分析師薛建雄認為,限價令的嚴厲程度和效果肯定不如限購,「限價限制的是開發商的行為,其監督作用在市場環節,監控起來的難度大大高於限購,同時在操作環節的騰挪空間很大。」

  據媒體報導,為規避北京的限價令,綠城位於北京的高檔住宅誠園,採用了「暗漲」的手法,至4月11日,綠城已經完成了對誠園項目未售出房源的實際銷售價格上調1000元/平方米。

  薛建雄稱,從政策的影響力和監管難度等多方面看,限價都不能替代限購,當前限購不應退出,否則市場將面臨報復性反彈的風險。

  本刊記者符燕豔、付濤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80

太子奶重整平均清償率9.57% 高科退出歷史舞台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2/4MMDcyXzM2MjA4Mw.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82

綠城會退出地產界嗎?

http://www.yicai.com/news/2011/10/1145898.html

綠城中國深陷資金鏈瀕臨斷裂傳聞。自「海航以30億元求購綠城」的消息傳出後,業界又瘋傳「銀監會調查綠城有關 信託項目」;9月28日,綠城被認為「將主動退市」;到了10月初,綠城放言「大不了一降到底,退出房地產界」。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綠城中國的總市值 蒸發了30億元。

資金緊張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按綠城中國2011年的半年報,截至2011年6月30日,綠城有現金及銀行存款人民幣97.46億元,總借貸人民幣約350億元,淨資產負債率達163.2%。綠城成為大型開發商中負債率最高的企業。

各種「大躍進」貫穿了綠城的公司發展史。綠城中國執行總經理曹舟南認為正是高負債率的發展模式使綠城發展至如今的規模。綠城中國的創始人、董事長宋衛平,素來膽大激進,被視為房地產業內賭徒。

在此前的兩次宏觀調控中,綠城都憑藉好運氣化險為夷。最戲劇性的一次豪賭發生在2009年。當年5月4日,一筆即將到期的4億美元的高息債務,將綠城逼進破產清算的危局。最終綠城通過發行20億元的信託計劃獲取資金,躲過這劫。但有關綠城資金鏈斷裂的傳言,仍然四處流傳。

恰恰在這個月,蕭條的房地產市場發生了大逆轉,各地政府相繼出台了一系列穩定樓市的政策。這些利好信息開始在2009年5月的市場銷售行情中得到體 現。綠城因為擁有大量的可售資源,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僅第四季度,綠城就賣出229億。至此,年初還瀕臨破產的綠城,卻在這一年年底一躍成為全國亞 軍,僅次於萬科。

此後,宋衛平變得更加豪放。他四處出擊,屢屢高價拿地。在借債方面,宋衛平也更是大膽。根據公開數據統計,綠城集團尚在運行中的信託計劃有14款,公佈募集規模累積約85億元,集團在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及農業銀行的貸款,都分別有十幾億元的規模。

但是,從2010年9月開始的宏觀調控,打亂了綠城的步伐。綠城所重點佈局的區域,如杭州、北京、上海、南京等,都是限購城市。雪上加霜的是,綠城 的項目定位在高端住宅,而這部分消費群體恰恰是政策限購的對象,這直接導致綠城無法效仿定位中低端的開發商採取「以價換量」的策略。受困於此,綠城的項目 開始賣不動了。

一度,綠城希望通過業務轉型戰略,用合作、代建和拓展新業務等輕資產的發展模式,保持公司未來淨利潤的穩定增長。但無奈的是,房地產調控反而不斷升級,限購城市越來越多。

按標準普爾針對中國房地產企業的壓力測試報告,如果2012年的銷售額同比下降10%,有6家企業的流動性將陷入疲軟——入不敷出,並出現難以償付短期負債的風險。如果下降幅度進一步拉升於30%,流動性壓力將變得更加嚴峻。而這6家企業中便包括綠城。

值得慶幸的是,2008年綠城瀕臨破產清算的事件至今還未重演。宋衛平聲稱,現在綠城沒有拖欠地價款,如果能繼續按新的發展模式運轉下去,「綠城一點問題都沒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07

西藏5100退出 廣深動車撤水不降價引爭議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1026/2416295.shtml

每經記者 李亞蟬 發自廣州
很多人都在動車上喝過礦泉水西藏5100,不過,本月中旬以來,人們發現,廣深高鐵已經不再發放西藏5100礦泉 水了。網上有信息顯示,此前京津城際列車也已經停止了西藏5100礦泉水的發放。有人質疑為什麼動車上不再發放高價礦泉水,而票價卻並沒有相應下降,對 此,廣深股份相關人士否認了將礦泉水價格加入票價的說法。
值得注意的是,西藏5100礦泉水此前約半壁江山均由中鐵快運撐起。如果在鐵路上的生意減少,公司未來將走向何方?
廣深動車上沒了5100礦泉水
來自西藏的5100礦泉水從最早進入公眾視野開始就渾身散發著神秘的氣息。很多人最開始只是在動車上才看到這款藍色包裝的礦泉水,因為在大部分商超零售都難覓其蹤跡。由於是贈送的礦泉水,有人甚至以為是雜牌礦泉水。
直到今年6月,西藏5100消息傳出,大家才知道原來在動車上享受的竟是高端飲用水。
從本月中旬開始,微博上陸續有人發出廣深動車已經不再發放西藏5100礦泉水的消息。昨天 (10月25日),廣深鐵路(601333,SH)向《每日經濟新聞》證實了此消息。該公司綜合部張思斌告訴記者,考慮到動車候車室、和諧號動車每個車廂 都有桶裝水,已經可以滿足旅客的實際需求,廣深動車大約在本月15日開始停止提供西藏5100礦泉水。
除廣深動車外,是否還有其他原西藏5100鐵路線客戶不再發放該礦泉水,目前尚未得到西藏5100(01115,HK)方面證實。記者昨天多次撥打西藏5100總部電話均無人接聽。但在此前已經有消息稱京津城際也已經不再提供西藏5100礦泉水。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認為,這一變化可能與西藏5100與其最大客戶中鐵快運的合同變更有關。西藏5100官方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該集團的總銷售額1.38億元,其中中鐵快運銷售額所佔比例就達到76%。
然而今年7月雙方簽訂了更替採購合同,中鐵快運每年向西藏5100購買的瓶裝礦泉水,從75000噸降至50000噸,同時免除原有採購合同下再免費提 供75000噸瓶裝礦泉水的贈水義務。簡愛華認為,廣深線動車上停止發放西藏5100礦泉水可能與產品供給量減少有關,「另一方面或許是將此線作為試行 線,通過停止供給礦泉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削減開支」。
欲加強零售渠道拓展
按照西藏5100與中鐵快運原有的採購合同算,西藏5100一年就有15萬噸瓶裝礦泉水售出。按照1000ml水約等於1kg換算成其330ml裝瓶裝水,每年中鐵快運就至少為西藏5100消化45萬瓶礦泉水。
當這瓶礦泉水失去廣深動車、而中鐵快運的支持也在減少的情況下,它將走向何方?
西藏5100今年上半年報表顯示,受與中鐵快運合同變更影響,今年上半年其總銷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0%。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確實成功將公司的毛利率由去年的61%提高到今年的79%。該公司稱,在與中鐵快運合同變更的同時,今年上半年其又與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油碧辟石油有限公司(中油BP)等機構客戶訂立了銷售協議,提供給非中鐵快運渠道的銷量大幅增長。
但從當前的零售渠道看,目前很多超市仍然沒有西藏5100礦泉水在售,不過京東商城和淘寶網有售,330ml價格6~8元不等。儘管西藏5100明確提出欲加強零售渠道的拓展,但如何在零售市場贏得消費者恐怕仍有待考驗。
廣深鐵路回應「撤水不降價」
從本月中旬起,微博上開始陸續有人發佈廣深動車不再發放西藏5100的消息。在這些消息中,有人質疑為什麼動車上不再發放高價礦泉水,而票價卻並沒有相 應下降。昨天(10月25日)一位剛剛乘坐了廣深動車的旅客也向記者抱怨:沒了西藏5100礦泉水,但票價還是80元。
廣深鐵路(601333,SH)公司綜合部張思斌否認了將礦泉水價格加入票價的說法。昨天他就此質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稱,「鐵路票價都要進行一系列嚴格手續的,不可能將水的價格加進票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92

投中:軟件行業融資持續活躍 IPO退出渠道通暢

http://news.imeigu.com/a/1320731495673.html

隨著我國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科技軟件行業對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滲透和帶動力不斷增強,以信息化為基礎對傳統經濟的改造和提高新興經濟運行效率的經濟結構 調整的內在需求持續提升,使科技軟件行業出現持續高速增長態勢。近年來廣泛受到投資者的關注,尤其是應用軟件領域持續受到投資者追捧。

根據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旗下數據庫產品CVSource統計顯示,2008年以來,科技軟件行業融資規模逐年呈現上升趨勢,其中融資規模上升幅 度達168%,2011年至今,科技軟件行業融資案例達35起,接近2010年全年案例數量的73%;融資金額3.4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融資總額,達到 近6年來歷史最高值,整體投資規模上升明顯。(見圖1)。

圖1 2006-2011YTD中國科技軟件行業VC/PE投資規模

以 單筆投資規模來看,2011年科技軟件行業平均單筆投資金額為963萬美元,遠高於2010年的440萬美元。由於科技軟件行業較少的受到宏觀經濟和行業 週期影響,投資者對IT行業的投資逐漸由過去的偏重於硬件設備轉向科技軟件及軟件服務相關行業。今年發生的幾起科技軟件融資案例,相對集中在應用軟件領 域。

以融資企業細分領域來看,2011年至今應用軟件領域以29起案例居各細分行業之首,佔軟件行業融資案例數量的83%。從融資規模來 看,應用軟件領域以2.7億美元佔比83%,仍然居科技軟件各行業之首,軟件產業其他與軟件外包行業以4534萬美元和2238萬美元融資規模分別佔比 13%、7%。2011年9月1日,保騰創投、邦信資產、中國高新投資、海通開元等認購北京華勝天成非公開發行股票,累計投資5161萬美元的案例就來自 於應用軟件領域,這起案例也是今年科技軟件行業融資規模最大的一起。

圖2 2011至今中國科技軟件行業VC/PE投資案例數量行業分佈情況

圖3 2011年至今中國科技軟件行業VC/PE投資金額行業分佈情況

表1 2011年中國科技軟件行業企業VC/PE融資規模TOP10

2010 年科技軟件企業在資本市場表現比較活躍,上市數量和融資規模都呈現大幅增長趨勢,上市數量和融資規模分別較2009年增長250%和248%,均達到歷史 最高水平 。2011年至今,該行業已有8家企業實現IPO,融資規模達6.7億美元,超過2010年之外的其他年份(見圖4)。2011年1月25日,萬達信息 (300168.SZ)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發行股票3000萬股,每股發行價28元,共募集資金8.4億元,該起案例也是今年科技軟件行業融資規模 最大的一起案例(見表2)。

圖4 2006-2011YTD中國科技軟件行業企業IPO融資情況

表2 2011年中國科技軟件行業IPO融資案例

軟 件行業的投資退出方面,也一直保持較為通暢的境內外退出渠道。從行業平均退出回報率來看,2009年至今,行業平均退出回報率逐年上升,趨勢明顯。 2009年的平均回報率為5.05,2011年至今該行業的平均回報率上升至10.18,增幅達256%(見圖5)。2010年12月22日,世紀瑞爾深 交所中小板上市,國投高科獲74.95倍退出回報,2011年1月25日,萬達信息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上海科投獲52.44倍退出回報,這兩筆高回報退出 分別拉動了2010年、2011年該行業的平均回報率上升。

圖5 2006-2011YTD中國科技軟件行業IPO賬面退出回報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