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rookie兄精文:如何辨識下調及應對方法


(註: 並未徵詢rookie兄意見轉載,故或會在未來應其要求下刪除。)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21&t=55145

牛市從來都係"之-字形"(或S型上升)。 即係唔係一條直線45度角上升喇。

A。牛市上升浪洗鬼睇,乜叉都升的分別係升幅/速度/連續日數等。

B。牛市下調期卻好有用:
1。 俾大家冷靜一下亢奮之情緒。
2。看清自己持有之股份既本質/升勢係咪sustainable。
3。adjust 個 portfolio content: 唔郁既就dump,郁得慢既就減持。 "即"轉去d行得狠行得強勢既股到。
4。計數。。。。部署準備全面離場。 (定沽貨先後次序)

任何下調都有機會變成secular bear之誕生。 事前唔會有人知,知都未必講,"佢地"只會做野(沽貨),慢慢個selling force便會型成變成新熊仔(或熊彈完成,再度尋底)。 所以務必要好小心及時刻要係下調時部署定全面沽貨離場 (how?)。

不過牛轉熊都要有條件配合的。 政策改變,天然環境氣候改變,突發性事件,戰爭,資金鏈斷裂,估值過高,龍頭企業交唔到戲等等。 圖表上來來去去都係,勁長尖頂/射擊之星,烏雲蓋頂,穿頭破腳等等。 睇翻堆牛市行先股份有無呢D型態(內房,家電,汽車等)便知道係咪真的玩完。

個市好差。。。無乜意思的。 反而係咪隻水牛係美匯見底下而早夭。。。先至係重點。

個個真係要錢唔要貨的話。。。維持1週以上。。。先講喇。 唔洗咁敏感的。

rooki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64

高毛利率的陷阱辨識 二元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77beb2001010a90.html
《從需求的角度看超級明星股的三條標準》一 文中提到毛利率是判斷公司持續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其判斷依據來自於巴菲特認為毛利率高於40%的企業一般具有較強的定價權。而毛利率在20%-40% 的企業所處的行業可能面臨較為激烈的競爭,可替代品較多,護城河不寬。如果毛利率低於20%,則所處的行業大多是過度競爭,是沒有特許權的公司,這類公司 無論PE多低都進不了巴老法眼。根據巴菲特截至2011年底持股記錄,第一大市值股可口可樂常年毛利率保持在60%、第二大2011年IMB46.9%、 第五大寶潔2011年50.6%(銀行金融和沃爾瑪的行業特殊性,不在本文探討)

 

   研究企業的毛利率不應只看一兩年的,最好是五年、十年以上的。正如巴菲特所推崇的投資大師菲利普.費雪成名作《怎樣選擇成長股》(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中指出的:「投資人不應只探討一年的利潤率,而應探討好幾年的利潤 率。整個行業欣欣向榮之際,幾乎所有的公司都有高利潤率--以及高利潤額。不過,我們也能明顯看出,經濟呈上升趨勢的時期,邊際公司--也就是利潤率較低 的公司的利潤率成長的幅度幾乎總是遠高於成本較低的公司;後者的利潤率也提高,只是提高的幅度沒那麼大。因此,年景好時,體質疲弱公司的盈餘成長率往往高 於同行中體質強健的公司。但是我們也應記住,一旦年景不好了,前者的盈餘也會急劇下降。」IBM的毛利率從2001年37%提高到2011年的46.9%,寶潔常年保持在50%以上,穆迪73%,箭牌51%。

 

   即使對於擁有十年或者更長時間的高毛利率公司,我們還要繼續分析它是如何獲得並維持高毛利率的。是否以高昂的科研費用投入、鋪天蓋地的廣告推廣來維持,考察的指標是營業利潤(operating profit)。

 

營業利潤=毛利潤-銷售費用-一般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投資淨收益 後三項本文暫不展開) 

 

   銷售費用對於不同行業的公司有不同的尺度。例如可口可樂銷售費用約佔營業收入為35%,IBM2011年SG&A佔營業收入為18.9%,穆迪的銷售費用約佔營業收入的18%等。巴菲特分析銷售費用的標準為「花出去的每一塊錢是否能創造出高於一塊錢的價值。」即銷售費用是否對於營業收入產生正向促進,即對比銷售費用與營業收入的增長。如果銷售費用增長的幅度超過營業收入而成為常態,那麼預示著行業進入過度競爭階段。此點可參考劉建位的相關文章

 

   本文將管理費用拆解為一般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一般管理費用指企業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所發生的費用。巴菲特對於此項費用的看法是:在 有些公司,管理費用佔營業利潤10%甚至更多。這相當於對公司業務抽了十分之一的稅,不但損害公司盈利,而且毀損企業價值。一家管理費用佔營業利潤10% 的公司,和一家總部管理費用佔營業利潤1%的公司相比,儘管賺取的營業利潤相同,但僅僅是因為總部管理費用開支過大,就會導致投資者遭受9%以上的價值損 失。我和芒格這麼多年觀察發現,公司總部高管理費用與公司高業績之間沒有任何相關性。事實上,我們認為,組織機構越簡單管理費用越低的公司,越比那些擁有 龐大官僚組織的兄弟公司運營效率高得多。我們非常敬佩沃爾瑪、鈕可鋼鐵(Nucor)、Dover、GEICO與Golden West金融公司這些管理費用極低公司的運營模式。」 

 

   關於研發費用,巴菲特最不喜歡的是以巨額的研發投入來維持高毛利率,這可能也是巴菲特很少購買科技股的原因。正如其好友比爾.蓋茨所言:「我們離破產永遠只有一年半時間」。 巴菲特也不喜歡依靠專利帶來的護城河公司,他認為專利總會過期,公司的競爭優勢也會重新洗牌。這些公司不得不靠巨額的研發費用來進行創新,維護公司的高毛 利,而一旦這類研發失敗,對於公司將是致命的傷害,損失的不僅是錢,還有機會。巴菲特鍾愛的穆迪、可口可樂都沒有研發費用,就連IBM的2011年的研發 費用也只佔收入的5.8%。關於此點的論證,可參考《躺著數錢勝過血拼研發》

 

   利息支出也是巴菲特比較不喜歡看到的(銀行不在本文討論 中),他認為具有持續競爭力的公司應該很少支付利息,甚至不需要支付任何利息。如果利息支出超過營業利潤的15%,那麼這家公司可能就是高資本推動型的, 不符合巴菲特一次投入,永遠賺錢的標準。如果碰上金融危機的不好世道,過高的債務槓槓完全可以摧毀一家看上去不錯的公司。(潛水員觀點:另外一點,利息是時間的敵人。金融一定要做時間朋友,so巴菲特不喜歡支付利息

 

   本人非財務專業,加上中國、國際和美國會計準則的不同,一些測算可能會出現爭論。探討以思路為主,不想糾纏在具體科目,請拍磚諒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67

WOW!點子日本 成堆衣物沒時間收拾? 影像辨識摺衣機 你的亂衣櫃救星

2016-03-07  TCW

你可知道,摺一件衣服要花多少時間?日本新創企業七夢人實驗室估計,為一家四口摺衣,一人一生平均要花去三百七十五天才夠。

在近十年的研發下,七夢人即將推出全球第一台「自動摺衣機」(Laundroid),去年已吸引家電大廠松下(Panasonic)加入研發洗、烘、摺三合一家用機,另外攜手日本建築業龍頭大和建設,共同為安養機構、醫院引進摺衣設備。

先將乾燥的乾淨衣物放入摺衣機,專門處理柔軟衣物的機械手臂,便會接手將衣物攤平,以影像辨識技術分辨衣物種類,最後再分隔收納,目前能摺疊襯衫、長褲、裙裝、毛巾四種衣物。如何正確辨識,不但最困難也最耗時,目前每摺一件衣物須花上三到十分鐘。

家用自動摺衣機今年即將開放預購,價格將定在二十萬日圓(約合新台幣六萬元)以下。

1.預先洗、烘衣物:摺衣前須先將衣物洗淨乾燥,松下預計於2019年推出洗、烘、摺的三合一機種。

2.影像辨識摺疊:除了襯衫、長褲、裙裝、毛巾外,未來襪子、內衣褲等衣物也能摺疊。

3.自動分類收納:只要事先設定,摺好的衣物也能照不同主人(如爸爸的襯衫、媽媽的裙子)分隔放好。

撰文者吳和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282

自動偵測危安事件,智慧辨識嫌犯行蹤 AI監視器將顛覆六千億安控市場

2016-08-08  TCW

電眼掃過,逮捕嫌犯的警報隨之響起……。當安控加入人工智慧,監控系統取代警衛,第一時間查緝犯罪,將不只是電影情節!

第一銀行ATM遭跨國犯罪集團盜領案日前偵破,這是兩百多位警力七天不眠不休、看監視器的結果。但若有一天,監視器會自動偵測犯罪事件,再通報抓人呢?

想一想,假如全球三億支監視攝影機都導入人工智慧,能自動辨識竊盜、火災、傷害等危安事件,可以節省多少人力、時間成本?

自動監控、判斷異常行為

七月台灣資料科學年會上,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鑽研機器人視覺多年的盾心科技技術長張秉霖,提到監控與人工智慧的下一步:讓監控系統「go beyo vision」,如自動判斷人類異常行為,第一時間通知相關人員處理。

包括監視攝影機,全球安控產品近年產值平均成長率介於九%至一四%。但當人工智慧碰上監視攝影機,未來可能就不容小頗。今年七月,連Aophabet旗下智慧家庭公司Nest都宣布推出戶外版居家安控攝影機,號稱能利用人工智慧判斷門外有沒有人,取代傳統警衛。

過去,如IBM之前用大數據幫助紐約警方即時調闆上億筆刑事拘捕、犯罪紀錄及照片,避免浪費時間搜尋資料,田於被動協助警方分析資訊。但,未來的電腦將更有智慧,學習何為犯罪並主動辨識。

「(機器)學習是安控產業下一步必要走的路。」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羅宗惠說。

這是台灣可嘗試發展的重點。資策會MIC分析師張佳蕙指出,相對於筆記型電腦和手機,網路攝影機(IP Camera)業者在台生產的比率更高,如亥控大廠晶睿、奇偶都有約八成產能留在台灣。硬體供應鏈完整,也提供了台灣新創公司必要的整合資源。

每一台監視器都可能化身為最聰明的保全人員!台灣站在既有的硬體巨人肩膀上,若能發揮結盟優勢,有機會在安控市場俯瞰天下。

文·陳筱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653

公安部推臉部辨識住酒店免身份證

1 : GS(14)@2016-09-25 10:28:09

由公安部研發的「網絡可信身份認證服務平台」將在多地試點。內地公民今後不用帶身份證,辦入住酒店等實名認證時,「刷臉」即可完成身份認證,還可避免身份證被冒用。有關技術今年5月已在廈門試用,將推廣到其他城市。


廈門已試用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證件技術事業部主任郭小波稱,該技術結合臉部、指紋等生物特徵驗證,實現互聯網「實名+實人+實證」真實身份認證;「刷臉」比對公安庫存高清照片,面部識別精準度非常高,甚至超過人眼識別。第一期平台建設已完成並投入使用,已有幾十家公司近百個應用,覆蓋智慧旅遊、電子政務等。該平台一秒鐘可同時回應400個認證需求,日供逾萬次認證。認證過程不會在網上存儲、傳輸訊息,只在公安後台才能看到。今年5月該平台已在廈門試用,很快會推廣到其他城市。居民持身份證到可信站申請「身份證網上副本」,經面簽申請後,居民可把副本下載到終端設備應用,在包括派出所、銀行、政務中心等授權點使用。該項目已與中國互聯網訊息中心、中移動、建設銀行、阿里巴巴、中國平安、螞蟻金服、微信等合作,應用於域名註冊、實名售卡等。但此政策未惠及外籍及港澳台人士。北京《新京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5/197811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950

智能門鈴臉部辨識訪客

1 : GS(14)@2017-10-22 16:00:06

【明報專訊】深圳果谷智能科技科技總裁劉安表示,公司推出的多款智能門鈴(內置有攝錄鏡頭)和智能門鎖同時支援Amazon Alexa和Google Assistant兩大語音助手。

每套約售20多美元

當有人按門鈴時,軟件會自動拍攝他的相片,對他進行臉部辨識,若是陌生人的話,軟件亦會判斷他是男或女及大概年齡,然後透過專屬手機App或微信,通報給屋內人。用戶亦可以對智能音箱或手機App說話,來遙控開鎖,以及透過手機App,與對方視像對話。

由於其智能門鈴耗電甚低,更換一次乾電池後,就可以使用約半年,備用時間長達1至2年。以批發價來說,每套智能門鈴約20多美元,已包括室外和室內兩個組件。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47&issue=201710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937

傳降人臉辨識技術 提升iPhone X生產

1 : GS(14)@2017-10-29 23:15:23

【明報專訊】蘋果iPhone X將於下月初上市,但早在初秋供應鏈已傳出年尾旺季可能沒有足夠的新機應市,挑戰之一來自複雜的人臉識別技術組件。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稱,蘋果為此暗中通知供應商降低臉部識別技術的準確度,以提升生產效率。

分析:旗艦機障礙 影響蘋果收入

凱基證券估計,iPhone X在11月3日上市當日將有200萬至300萬部應市,假期旺季將有2500萬至3000萬部,低於之前預計的4000萬部。相較下,蘋果去年同期賣出7800萬部手機,當中包括所有型號。蘋果以往的延誤和供應限制,主要限於某些iPhone顏色,倘10周年旗艦機也面臨生產障礙,將影響蘋果收入。

由於組件供貨受阻,蘋果代工商鴻海約1個月前把iPhone X生產線約200個過剩人手調走。當時消息稱,主因是用於臉部識別技術的3D傳感器不足。3D傳感器技術也用於微軟Xbox的Kinect感應器,用以監察玩家動作;相比於手機零件,體積相當於一本書的Kinect「屬龐然巨物」。微軟過去兩年僅賣出2400萬部,相對於蘋果每年賣出逾2億部手機,其挑戰可想而知。

iPhone X 的3D傳感器投射並分析超過3萬個不可見光的測繪點,用以建立臉部立體形象。知情人士說,點陣投影機的生產合格率一度只有約20%。雖然技術難度極高,蘋果仍要求供應商維持兩年的交貨期,嚴重低估製造和組裝的複雜。消息指,為提高組件的合格率,蘋果放寬臉部ID技術的一些規範,暫未知識別準確度降低多少。蘋果在9月發布會稱,Face ID只有百萬分之一的機率可能遭長相近似的人破解。即使技術規格放寬,精確度仍比指紋識別技術高。Touch ID被機主以外人士破解冒用的機率為五萬分之一。

(彭博社)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482&issue=201710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91

新地天鑄保安系統辨識訪客

1 : GS(14)@2017-12-05 00:40:07

【明報專訊】香港暫時仍未見跟風「無人超市」,但採用人臉辨識系統則不無可能。新地(0016)執董郭基泓昨表示,有意引入面容辨識技術至旗下商場,收集顧客性別和年齡等數據,以追蹤各客戶群的消費習慣和需要。郭基泓強調,集團已徵求法律顧問意見,直言不會收集個人資料,確保未有侵犯客戶私隱。

不過,其實新地早於去年已為其何文田天鑄住宅項目引入面容辨識保安系統,該系統能辨識訪客或住戶,並能記錄不同訪客的逗留時間,令保安團隊能實時了解訪客情况。但對於把技術引至旗下商場,郭基泓稱,目前還是測試階段而已。

郭基泓:目前仍在測試階段

另外,新地將於明年1月中推出新地商場的綜合應用程序(App),一個App便能提供集團旗下20多個商場的泊車和餐廳訂位服務,以及能發放各商場的優惠資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344&issue=201712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796

澳門九成ATM已設面容辨識

1 : GS(14)@2018-01-07 15:48:49

【本報訊】澳門去年中打擊洗黑錢活動,內地旅客經自動櫃員機(ATM)提款須核實面容及身份證,澳門金管局公佈,目前九成自動櫃員機已安裝上述裝置,即1,040台。

提款成功率95%

澳門金管局指,措施推出至今,相關提款服務大致暢順,提款服務正常使用的成功率為95%,有效地遏止不規則的提款活動,有助維護澳門的金融安全。該措施涵蓋內地的銀聯、Visa、Master、美國運通、JCB、Diners Club及Discover卡的持卡人,可於貼有「KYC ATM」標誌的自動櫃員機,使用內地居民身份證、經面容辨識後提款。澳門金管局去年5月推出「認識你的客戶」(KYC)措施,核實身份資料後,才可進入提款操作,澳門銀行分階段為自動櫃員機安裝KYC技術。當時澳門政府關注反洗黑錢、反恐融資的監控措施。惟天鴿風災後,部份自動櫃員機的KYC服務曾受影響,當局稱銀行已加緊修復,並推進安裝工作;並希望爭取短期內,將KYC技術涵蓋更多內地銀行卡。昨日大部份賭股回升,澳博(880)增幅最大,單日升3.8%,永利(1128)升1%,其餘金沙(1928)、銀娛(027)、美高梅(220)升幅不足1%;新濠國際(200)則微跌0.4%。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4/202645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081

【2018手機預測】拜拜Home掣/指紋辨識器 Face ID勢抬頭

1 : GS(14)@2018-01-08 01:29:38

分析師預測明年3款iPhone都會用上全屏幕設計,Home Button將會成為歷史。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2018將至,第一批旗艦機如Samsung Galaxy S9及LG G7也即將推出。2017年手機廠商紛紛為自家手機配備18:9全屏幕,2018年手機將會有什麼趨勢?


零件商Synaptics表示第一批隱藏式指紋辨識器已經向Vivo發貨,並指Vivo會推出全球第一款使用此技術的手機。

傳言Samsung及微軟都會於明年推出雙屏幕摺機。


(1)Face ID

Android陣營,早於2011年推出的Galaxy Nexus就已經支援臉部辨識,不過其原理簡單,用平面相片已經可以破解。今年iPhone X上的Face ID透過紅外線投影,用上立體影像感測,安全性自然較舊技術高,也就更為實用。2018年旗艦處理器,高通Snapdragon845就表明會支持Face ID功能,可預見下年配備此處理器的旗艦機很大可能會加入立體影像感測技術,Face ID或許會成為未來主流解鎖方式。

(2)隱藏式指紋辨識

在iPhone X及Galaxy S8/ Note8推出前,一直傳言這3部手機將用上隱藏式指紋辨識,但答案是否定的。相反內地廠商Vivo在6月,展示了兩款基於高通超聲波指紋辨識的原型機,將辨識器隱藏於屏幕或金屬機背之下,實現了隱藏式指紋技術。從現場示範可見,解鎖的速度與現有技術還有一段距離,年頭推出的S9或G7應該仍未能使用,期望Note9或V40能夠實現,Vivo也極可能會半路殺出,搶先推出首部隱藏式指紋辨識手機。

(3)單鏡頭手機消失

2017年雙鏡頭手機成為主流,雖然Google Pixel2憑單鏡頭,實現了人像模式,更打敗一眾雙鏡頭手機,成為2017影相機皇。不過長焦及超廣角鏡頭還是有其光學優勢,從用家角度來看,雙鏡頭感覺上也較單鏡頭「抵買」。明年恐怕Google及HTC也會加入推出雙鏡頭手機。

(4)再見Home Button

iPhone X從傳聞到發佈,坊間反應都麻麻,不過上市後,銷量卻節節上升,可看到全屏幕設計的確能俘虜人心。擅長預測蘋果趨勢的證券分析師郭明錤預測,下年Apple將會推出3款全屏幕iPhone,包括5.8、6.1及6.5吋版本,其中6.1為採用LCD屏幕的平價機款。郭明錤預測準繩度高,Home Button下年很可能正式成為歷史。

(5)取消3.5mm耳機插口

Google上年推出Pixel時還在取笑iPhone取消耳機插口,今年卻一個轉身取消了Pixel2的耳機插口。取消3.5mm耳機插口能騰出更多手機內部空間,以提供更高電池容量、更薄機身、更佳音質等。藍牙5.0逐漸普及後,明年只會有更多廠商取消3.5mm耳機插口。除了上述5點,AI人工智能、AR擴充實境以及eSIM(嵌入式SIM)都備受重視,明年都將是手機發展的趨勢。而Samsung及微軟都傳將於明年,推出雙屏幕摺機Galaxy X及Surface Phone,闊別已久的摺機或許快將回歸。文:梁志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28/202571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4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