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利潤=毛利潤-銷售費用-一般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投資淨收益
你可知道,摺一件衣服要花多少時間?日本新創企業七夢人實驗室估計,為一家四口摺衣,一人一生平均要花去三百七十五天才夠。 在近十年的研發下,七夢人即將推出全球第一台「自動摺衣機」(Laundroid),去年已吸引家電大廠松下(Panasonic)加入研發洗、烘、摺三合一家用機,另外攜手日本建築業龍頭大和建設,共同為安養機構、醫院引進摺衣設備。 先將乾燥的乾淨衣物放入摺衣機,專門處理柔軟衣物的機械手臂,便會接手將衣物攤平,以影像辨識技術分辨衣物種類,最後再分隔收納,目前能摺疊襯衫、長褲、裙裝、毛巾四種衣物。如何正確辨識,不但最困難也最耗時,目前每摺一件衣物須花上三到十分鐘。 家用自動摺衣機今年即將開放預購,價格將定在二十萬日圓(約合新台幣六萬元)以下。 1.預先洗、烘衣物:摺衣前須先將衣物洗淨乾燥,松下預計於2019年推出洗、烘、摺的三合一機種。 2.影像辨識摺疊:除了襯衫、長褲、裙裝、毛巾外,未來襪子、內衣褲等衣物也能摺疊。 3.自動分類收納:只要事先設定,摺好的衣物也能照不同主人(如爸爸的襯衫、媽媽的裙子)分隔放好。 撰文者吳和懋 |
電眼掃過,逮捕嫌犯的警報隨之響起……。當安控加入人工智慧,監控系統取代警衛,第一時間查緝犯罪,將不只是電影情節! 第一銀行ATM遭跨國犯罪集團盜領案日前偵破,這是兩百多位警力七天不眠不休、看監視器的結果。但若有一天,監視器會自動偵測犯罪事件,再通報抓人呢? 想一想,假如全球三億支監視攝影機都導入人工智慧,能自動辨識竊盜、火災、傷害等危安事件,可以節省多少人力、時間成本? 自動監控、判斷異常行為 七月台灣資料科學年會上,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鑽研機器人視覺多年的盾心科技技術長張秉霖,提到監控與人工智慧的下一步:讓監控系統「go beyo vision」,如自動判斷人類異常行為,第一時間通知相關人員處理。 包括監視攝影機,全球安控產品近年產值平均成長率介於九%至一四%。但當人工智慧碰上監視攝影機,未來可能就不容小頗。今年七月,連Aophabet旗下智慧家庭公司Nest都宣布推出戶外版居家安控攝影機,號稱能利用人工智慧判斷門外有沒有人,取代傳統警衛。 過去,如IBM之前用大數據幫助紐約警方即時調闆上億筆刑事拘捕、犯罪紀錄及照片,避免浪費時間搜尋資料,田於被動協助警方分析資訊。但,未來的電腦將更有智慧,學習何為犯罪並主動辨識。 「(機器)學習是安控產業下一步必要走的路。」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羅宗惠說。 這是台灣可嘗試發展的重點。資策會MIC分析師張佳蕙指出,相對於筆記型電腦和手機,網路攝影機(IP Camera)業者在台生產的比率更高,如亥控大廠晶睿、奇偶都有約八成產能留在台灣。硬體供應鏈完整,也提供了台灣新創公司必要的整合資源。 每一台監視器都可能化身為最聰明的保全人員!台灣站在既有的硬體巨人肩膀上,若能發揮結盟優勢,有機會在安控市場俯瞰天下。 文·陳筱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