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外情傳聞女粉絲傷心中環在線:鄧聲興轉工冲喜 李華華
2008-10-23 AppleDaily
雖 則話經濟差咗,搵工跳槽冇咁易,但似乎對財圈股評人冇乜影響。近排股評人開始玩新一輪嘅音樂椅遊戲,10月頭,股評界型男郭思治就高調開party返新 工,由平和證券過檔耀才;最近,中環金融圈就傳出靚仔股評人鄧聲興(Kenny)亦都跳槽,華華梗要第一時間打電話畀當事人,問清楚傳聞堅定流?結果── 消息屬實!
唔再紙上談兵
Kenny喺電話度向華華證實咗佢會轉工,咁究竟過檔邊間公司呢?Kenny話暫時唔方便透露,因為 仲搞緊牌照問題,要遲吓先可以向外公佈喎。不過,佢都同華華露咗少少口風,話嚟緊嘅新工作,唔單止會睇實研究部,仲負責埋資產管理,即係發揮嘅機會多啲咁 話。Kenny喺東泰證券打咗8、9年工,喺研究部打骰,主要做公司分析,畀投資意見,咁畀意見幾時都容易過自己做嘅。家吓佢份新工要掂埋資產管理,可以 落手落腳炒埋一份,即係話,佢唔再係紙上談兵,直頭上埋前線作戰。
自己落手投資
股市o依家通街都係平貨,除咗睇你有冇膽識 買,都要睇吓有冇眼光,咁講到公司分析,以Kenny喺研究部做咗咁多年,可謂駕輕就熟。之不過,家陣人心不穩,隨時一個壞消息傳出,市場就哄一聲散貨, 完全唔理基本因素,所以今次對Kenny嚟講,都係一個挑戰。早幾個月前鄧聲興傳出婚外情,俾周刊影到佢背住老婆,同一位財經女公關拍拖,搞到乖仔形象蕩 然無存,傷透唔少師奶女粉絲嘅心。家吓佢轉工跳槽,絕對係冲喜,正所謂舊嘅唔去,新嘅點會嚟呢?至於仲會唔會有股評人起身?下一個輪到邊個?大家估吓啦!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轉工話咁易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40228/18640022 營業總監C以前住在西貢,後因揸車返工路程遙遠,東隧又愈來愈塞車,於是搬去鰂魚涌租住一個單位,呢日同佢吃午飯,見佢咳個不停,但又唔見有痰,顯然係氣管有事。總監C話:「咳咗成個月都唔好,睇完中醫睇西醫,跟住又睇中醫,吃乜藥都唔掂,慘也。」咁又是否城市空氣有關,佢話:「我都有懷疑㗎,我朝早六點鐘就起身拖狗行街,七點幾返工,朝早屋邨內校車密佈,噴出好多死氣及汽油味,我聞到就咳。返到屋企同狗仔抹腳,先用濕紙巾、後用濕布,抹三次先至唔見咗啲黑色。以前住喺西貢,拖完狗行街,抹腳一次就得嘞,鰂魚涌啲街道係污糟啲嘅。」
咁講法,不如搬返西貢。總監C話:「正有此意,下半年租約一滿,為自己,為隻狗,我就搬返鄉下村屋,以漫長返工塞車時間換取新鮮空氣及乾淨道路!」
香港幾難搵到一個安樂窩,經常係得一樣唔得一樣,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住在鄉郊或住在市區,要睇個人偏好。傾傾吓,有一位夥計走過嚟與總監C打招呼,原來佢以前在鰂魚涌一間日本餐廳工作,啱啱轉過來呢間「唐人館」,轉工好似話咁易。此亦唔奇,上星期同一位業界人士傾偈,佢話一級廚師、星級廚師非常搶手,大酒店好似有實力搶人,但同時大酒店嘅廚師亦會隨時跳槽出外創業開餐廳,故此人工搶到十幾萬以上,前所未見。以此求證餐廳R,佢話只有少數米芝蓮星級廚師先至咁巴閉啫,一般廚師人工冇咁高,但月薪二萬至五萬之間嘅級數,轉工似音樂椅,轉個不停,佢自己都因為缺人而頭昏腦脹,HR俾佢逼得失失慌,話有人應徵嘞,不如請啦,餐廳R要自己見一見,一見之下,方知唯一一位應徵者係一位中年OL,因為厭倦寫字樓工作,自己又鍾意在家煮嘢食,故此寧願減薪,話要辭工嚟做廚師。餐廳R為之啼笑皆非,職業廚師嘅工作量與複雜性點可以同在家煮飯仔相比呀?點請得落手?但HR話:「冇其他應徵者咯噃。」餐廳R為之踢晒腳,短期內不知如何是好。
一位年青人轉工的抉擇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7-01-06
近日收到一位基礎投資班年青學員的來信。他打算轉行做股票分析員,希望我可以給點意見。我想他的個案都是不少年青人在職業生涯中所遭遇到的,在徵得他同意下,我把書信公開,讓更多年青網友參考。
親愛的鍾Sir,
我是Ken,相信止凡兄應該私低下Whatsapp過你,說有名90後想轉行去金融投資界做一名分析師,那個青年就是我;其實本身都想請教鍾Sir,希望給予小弟一些寶貴意見,但鑑於沒有鍾Sir電郵,就托止凡兄代問。
其實小弟一直都有留意鍾Sir的Blog,亦都有上過鍾Sir的投資班,認識了價值投資,認識了一些股票的估值模型,亦認識了一班投資道路上的同路人,感覺自己十分幸運;這一年閱讀了很多與投資有關的書籍,當中除了鍾Sir和一眾Bloggers的著作外,亦有鍾Sir介紹的書藉,如林森池先生的著作,愈看愈發現自己這方面的無知,也培養了自己對這方面的興趣,故想趁尚有熱情活力和無負擔的年紀下,去見識一下,試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投身金融投資界,做一名像鍾Sir咁成功的分析師;但小弟大學主修機械工程,雖然自己對數字都比較敏感,但由於主修不是金融/經濟,又沒有相關工作經驗,入行相對較難;其實我又不介意由低做起,最近報考了HKSI的證券及期貨從業員資格考試,希望先入行做Dealer,再考CFA轉做助理分員;雖然熱情滿溢,但基於缺乏對行內的認識,仍感覺前路茫茫,很想有一些過來人/前輩給小弟一些入行建議,可以免走一點冤枉路。
我知道自己的路一定沒有別人那麼順利,但我仍然會努力做好自己,追求自己的目標,希望鍾Sir能給予小弟一些入行的寶貴意見。另外,其實我都是鍾Sir價值投資學會的一份子,我覺得很幸運有一班同路人一起分享投資的心得和堅持對價值投資的理念,期待鍾Sir的進階班。最後祝鍾Sir新一年身體健康,網誌瀏覽量蒸蒸日上。
迷途的90後Ken 上Hi Ken ,
你發現自己很喜歡股票分析,想轉行做分析員。那麼,你先要問自己:對目前工程的工作是否還有熱情?再做下去是否有前途?因為你還年青,沒有供樓和其他財務壓力,我認為選擇職業應該興趣先行,然後再看自己的能力。
問題是現在香港的大學生,要找一份分析員的工作會比較以前困難,因為香港股票市場多了很多H股和中資股,投資銀行或證券行傾向聘請有大陸背景的人士當分析員,因為他們普遍較港人熟識國情和大陸文化,普通話當然也講得較香港人流利!
回想二十多年前,我畢業後都是從sell side股票分析員做起,幸好當時的競爭沒有現在那麼激烈,取得若干年股票分析經驗後,轉做buy side(資產管理)的機會也比較大。入行後,我發覺分析員的工作一點也不輕鬆,很多時候需要自學做盈利分析模型,工作時間一般都會較長,也經常要出差返大陸,壓力不小,你要有心理預備。
為了提高你入行的機會,我建議你盡快考CFA,爭取做分析員的人場券。另外,我會建議你由分析員或助理分析員做起,雖然起初的待遇不高,重要是可以先入行。由於你沒有相關經驗,大型證券行很難入,可以考慮中小型證券行。如果可以的話,不妨寫一份自己最熟識的個別股票分析報告或行業報告,向僱主證明你是勝任當分析員。
最後,我覺得工作不一定要選大學本科所讀的。我便是一個過來人,自己大學也是讀理科(物理),畢業後卻從事股票相關的工作(當時甚至連財務報表也不懂看呢),最重要是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志向,努力學習。只要你真心對股票分析有興趣和熱情的話,問題都不大,邊做邊學。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加油!
Best regards,
Benny
親愛的鍾兄,
首先很感謝鍾兄的鼓勵及回覆。的確現今大學生面對的競爭真的愈來愈大,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令入行機會愈來愈難,因為沒有機會入行,以致落入沒有相關經驗的惡性循環;不過很喜歡和同意鍾兄提到”最重要是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志向,努力學習”。我不介意鍾兄分享我的經歷,希望更多年青網友有所得著。
未來半年小弟都打算專心研究和考取專業試。
迷途的90後Ken 字
避免對沖 唯有轉工
對於強積金與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對沖問題,特首梁振英終於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正面回應,算是對我們有所交代。打工仔看似勝了一仗,但不要開心得太早,因為要平衡各方利益,政府建議只是逐步取消,而且還要作出一些犧牲,計落只算慘勝。
首先,建議一旦落實,將不具追溯力,僱主在實施日前的強積金供款仍可用作對沖,對於供款已久的僱員作用有限。其二是長期服務金將大幅減少。按目前法例,服務滿1年可獲每月工資的三分二作為補償,建議實施後,下調至每月工資的一半。以法例訂明的每月工資上限22,500元計算,即是由15,000元(22,500元x2/3)下調至11,250元(22,500元x1/2),減幅高達25%。當然,建議令打工仔既獲得補償,又可繼續享受退休福利,加起來一定有賺。但短期則不然,因強積金要到退休時才能拿出來,若被遣散又等錢使,但即時到手的金額卻減少,境況有多淒涼可想而知。
其三是新法例會否影響僱主行為。雖然法例列明,若僱員連續受僱於同一僱主4星期或以上,而每星期最少工作18小時便屬「連續性合約」,僱主須支付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但建議實施後,會否令更多僱主走法律罅,如改用短期僱傭合約,並開設不同公司輪流與僱員續約,目前還是未知之數。再者,做生意講究成本,這筆額外開支怎樣也會算到僱員身上,僱主日後在調整薪金時必轉趨審慎。
建議對現時的打工仔是慘勝,商界當然更難過。早於退保諮詢時,商界已高調反對取消對沖,並且預期將有不少公司結業。當時不少人認為商界在嚇鬼,但實情是否如此?朋友在港經營小生意,目前聘用了幾位老員工。
早前他就訴苦,說政府一旦落實對沖,唯有將生意結束,因為財政上無法負擔。為何不聘請年輕的員工平衡一下?原來後生不肯入行。面對如此處境,難怪他意興闌珊。香港經濟依賴中小企,究竟有多少公司像朋友般,值得關注。
平心而論,雖然政府建議並不完美,但至少造福後人,而且同時推出措施以協助中小企,除了上述的對沖豁免安排外,政府將於10年內補貼部分額外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開支。按新紮政務司長張建宗表示,補貼比例由首年五成,其後每兩年遞減一成,至第十一年全面取消補貼。此外,政府擬將員工薪金和年資「定影」(即新例實施前,一切條款不變),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將分兩部分,一份按實施日前的舊制計算,另一份按實施後新制計算。計算變得那麼複雜,負責計算薪酬的人力資源人員可辛苦了。
雖然強積金將不被對沖,但管理收費高昂一樣能侵蝕我們的供款收益。有趣的是,施政報告以即將於本年4月推出的「預設投資策略」(即懶人基金),作為「收費高、選擇難」問題的回應。可是,懶人基金只惠及50歲或以上的供款人,其他人仍要繼續捱貴。值得安慰的是,報告提到積金局將建立中央電子平台,藉此標準化、簡化和自動化行政程序,有望全面降低強積金的管理成本。
忽發奇想,若然想避免強積金被對沖,就要鎖住供款,如何去做?唯有不停地轉工,雖然無奈但有用啊!
文章刊於:
am730 2017-01-27&&&&&&&&
蔡東豪:「佢點會做得唔開心,退休後轉工好正常啫。」
1 :
GS(14)@2012-02-07 21:41:13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207/50550
「佢點會做得唔開心,退休後轉工好正常啫。」
新世界(017)主席鄭裕彤
新世界老臣子梁志堅退休後,加入會德豐(020)出任副主席,成為近期地產界話題。梁志堅在新世界做了幾十年,一直是新世界地產業務的發言人,外間的感覺是他位高權重,深得鄭裕彤信任。據資料顯示,會德豐不算是重金禮聘,梁志堅在會德豐的收入跟新世界差不多,他指這次退休後復出不是為了錢,可信程度甚高。
不是為了錢,是否為了啖氣?傳媒自然從這方向炒作,指梁志堅跟鄭家第二代和第三代不和,離開新世界的時候不大開心。
我不清楚八卦內情,反更有興趣去思考彤叔所說,退休後轉工的問題。
高層退休後,加入其他機構打工,容易引起尷尬,最經典例子是警務署署長退休,加入富豪的私人機構。富豪花些少錢,可向朋友炫耀,前「一哥」隨傳隨到,好不威風。
這不是堅叔和「一哥」的錯,這是醫學昌明的現實。以前60歲退休,已周身病,過多幾年告別人世,現在60歲跑馬拉松濕濕碎。
醫學科技太昌明,退休年齡太早,製造退休後轉工帶來的問題。
蔡東豪
殺戮職場:老闆幫轉工
1 :
GS(14)@2012-02-07 22:10:45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38065/20120207/50315
每逢春節過後,打工仔都會心思思想轉工跳槽,一般人都會睇報紙或經朋友介紹才有機會轉工,高級一點的職位有時會經獵頭公司聘請,不過,你有沒有想過介紹跳槽的人,會是你的老闆。
Hugo任職Y大型地產集團的GM,負責物業管理,由於Hugo外形討好有交際手腕,在加盟集團初期,深得Y老闆歡心,應酬客戶的飯局酒會唱K,總有Hugo的份兒。
夜夜笙歌的後果自然影響到翌日的上班時間與工作,Hugo遲到或整個上午不見人的情況越來越嚴重,Hugo是主管,也影響到部門員工的紀律及士氣。
最弊是Hugo不懂收斂,反而變本加厲,除了應酬客戶外,甚至連公司同事也感染了,男男女女收工後玩個不亦樂乎,早上十時竟然只有小貓三、四,會計部更交來天文數字的entertainment單,老闆點忍?
很快Y老闆就知道Hugo的情況,但問題是,Y老闆本來就有份一起花天酒地,總不成用這事做理由炒Hugo!
大機構的管理層,怎會放過攻擊對手的機會。
機會來了,Y老闆知道另一W地產集團聘請同級數的職員,竟然直接致電該集團老闆W推薦自己的「得力助手」,很快Hugo就收到W集團邀請,而Y老闆即送走「麻煩人」,連炒魷補水都慳埋!
電郵:
[email protected]
作者:CK Leung
職場掙扎20年,做過boy又做過老闆,才知豬與狼都不易做。
逢周一至二
浸大調查:七成僱員擬轉工
1 :
GS(14)@2013-10-10 23:04:3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010/news/ec_ecd1.htm
【明報專訊】浸會大學於今年9月訪問了本港403名僱主及616名僱員,發現有七成員工考慮轉工,其中有24%正積極搵工。浸大認為僱主員工雙方應多溝通,正視彼此需求,增強員工歸屬感。
離職主因 薪資福利欠佳
昨天公布的問卷結果還顯示,6.4%的被訪員工過去一年轉工高達兩次或以上。而僱員的離職原因主要依次包括「薪資及福利低於水平」、「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工作壓力大」、「未受重視和賞識」等(見圖)。僱主則大多認為,員工離職是為了得到更好的發展。浸大指該調查反映出僱主僱員雙方就員工離職原因理解上存在較大分歧,許多老闆忽略了給予員工滿足感。
浸大人力資源策略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其琨指出,超過七成員工考慮轉工值得關注,顯示本港的僱傭條件及公司挽留人才的策略仍有改善空間。
理想老闆的類型,員工普遍鍾意「成就導向型」及「支持型」老闆,俗稱「怪獸老闆」的「指令型」領導就最不受歡迎。反觀僱主,最多人(33%)選擇自己屬於「指令型」,與員工的期望落差頗大。
至於僱傭條件,調查發現約五成30歲或以下僱員認為五天工作重要,反觀31歲或以上有高達74%的僱員認同五天工作制重要,反映愈年長愈需要平衡工作與生活。
趙其琨指出,定期按市場薪酬走勢調整工資、優化工作表現獎金、加強上司同下屬的溝通技巧和提供反饋機會都是非常重要的挽留人才策略,僱主需多管齊下。
【職時新聞】千禧世代坐唔定 頻轉工為有抱負?
1 :
GS(14)@2015-10-08 07:27:19香港年輕人「坐唔定」,轉工意欲強。人力資源服務供應商任仕達發表2015年第三季度工作趨勢報告(Randstad Workmonitor),報告指80年代至千禧年出生的香港「千禧世代」對長期服務同一機構的熱情降低,每5個人就有4個考慮轉換現有工作,部份原因是千禧世代對自身工作前景充滿信心,有83%人認為能在半年內找到同類工作。調查發現,18歲至24歲組別香港被訪者中,有33%正尋找另一份工作,緊隨其後是25歲至34歲組別,達26%。這趨勢顯示千禧世代缺乏工作滿足感,其中對現有工作感到滿意的人少於一半。任仕達香港董事俞國輝表示,如何長期吸引及挽留年輕世代員工將成為香港企業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香港每年有7萬名畢業生找尋工作,僱主應制定各種計劃挽留及激勵人才。他又說,千禧世代是所有年齡組別中最關注企業聲譽及文化,也是最具抱負的一代,僱主需為員工提供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調查以網上問卷形式進行,覆蓋全球33個國家,包括亞太地區、歐洲及美洲,每個國家最少要有400名年齡介乎18至65歲的受訪者,他們每星期受聘工作要最少24小時。第三季度調查於今年7月20日至8月4日期間進行,香港共有400名受訪者接受訪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08/19325260
返工無晒動力?可能係時候要轉工喇
1 :
GS(14)@2015-10-14 07:52:33返工等放工,未到放工已有想衝出辦公室的衝動,相信不少打工仔曾經歷過。精神科醫生指出,「唔願返工、捱時間過」的想法,或與工作缺乏成功感、認為公司待自己不好、對工作的行業沒有興趣等有關,若伴隨對工作已失去熱誠、精神難以集中、甚至放假仍情緒低落,便可能已患上抑鬱症。記者:伍雅謙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德誠表示,對工作失去動力、朝早難起身、經常遲到、上班時常感到疲倦,都會令打工仔「返工想放工」,若周六、日及假日回復正常,「有心機約朋友去BBQ」、購物或參加興趣班等,代表腦部功能沒有問題,只是自己無法與現時工作或公司配合。他提醒,港人每日平均花逾三分一時間上班,若工作不適合自己「其實好受罪」,應找有興趣的行業並轉工。不過,若伴隨容易忟憎、經常發脾氣、易哭及失眠等,便有機會患上抑鬱症,應盡快求醫。上班期間忽然想離開公司,「落一落樓都舒服啲」這種想法又是否有病?李指,若只是間中想離開,未必是情緒問題,「係個人啲電用晒」。他指,本港不少企業均不鼓勵員工在工作期間小休,「3、4個鐘不停做嘢,冇人扣夠膽行開去飲杯嘢嘅」,但其實腦部運作約一個多小時便需要休息,連續工作一至兩小時會「冇電」,應中途休息15分鐘,「行開吓,叉下電,精神仲好咗,可以做更長時間」。不過,若每隔30至45分鐘已感疲累,「即係個電池有啲問題,要成日叉」,或已對工作失去興趣,應考慮是否涉及情緒問題。但未必所有老闆接受員工在上班時間「落街抖抖」,李建議可到茶水間與同事傾談、喝杯咖啡,又或進行拉筋,可輕微提升情緒及放鬆久坐的筋骨。李指,曾有打工仔被老闆批評懶散,但其實患上抑鬱症,出現容易感疲憊及難以集中精神症狀,甫返工便感生不如死,經服藥及治療後,工作表現有改善,老闆未再投訴,也不再感到容易疲勞和考慮轉工。其實除基層打工仔外,管理層一樣有壓力爆標的情緒病,他說,曾有管理層「連工都唔想返」,下午才進入公司,甚至只在家中以電話了解公事進度,患者一般服用抗抑鬱的血清素,並根據個人情況處方鎮定劑及安眠藥後,症狀便會改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14/19332649
返工無晒動力?可能係時候要轉工喇
1 :
GS(14)@2015-10-15 00:39:16返工等放工,未到放工已有想衝出辦公室的衝動,相信不少打工仔曾經歷過。精神科醫生指出,「唔願返工、捱時間過」的想法,或與工作缺乏成功感、認為公司待自己不好、對工作的行業沒有興趣等有關,若伴隨對工作已失去熱誠、精神難以集中、甚至放假仍情緒低落,便可能已患上抑鬱症。記者:伍雅謙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德誠表示,對工作失去動力、朝早難起身、經常遲到、上班時常感到疲倦,都會令打工仔「返工想放工」,若周六、日及假日回復正常,「有心機約朋友去BBQ」、購物或參加興趣班等,代表腦部功能沒有問題,只是自己無法與現時工作或公司配合。他提醒,港人每日平均花逾三分一時間上班,若工作不適合自己「其實好受罪」,應找有興趣的行業並轉工。不過,若伴隨容易忟憎、經常發脾氣、易哭及失眠等,便有機會患上抑鬱症,應盡快求醫。上班期間忽然想離開公司,「落一落樓都舒服啲」這種想法又是否有病?李指,若只是間中想離開,未必是情緒問題,「係個人啲電用晒」。他指,本港不少企業均不鼓勵員工在工作期間小休,「3、4個鐘不停做嘢,冇人扣夠膽行開去飲杯嘢嘅」,但其實腦部運作約一個多小時便需要休息,連續工作一至兩小時會「冇電」,應中途休息15分鐘,「行開吓,叉下電,精神仲好咗,可以做更長時間」。不過,若每隔30至45分鐘已感疲累,「即係個電池有啲問題,要成日叉」,或已對工作失去興趣,應考慮是否涉及情緒問題。但未必所有老闆接受員工在上班時間「落街抖抖」,李建議可到茶水間與同事傾談、喝杯咖啡,又或進行拉筋,可輕微提升情緒及放鬆久坐的筋骨。李指,曾有打工仔被老闆批評懶散,但其實患上抑鬱症,出現容易感疲憊及難以集中精神症狀,甫返工便感生不如死,經服藥及治療後,工作表現有改善,老闆未再投訴,也不再感到容易疲勞和考慮轉工。其實除基層打工仔外,管理層一樣有壓力爆標的情緒病,他說,曾有管理層「連工都唔想返」,下午才進入公司,甚至只在家中以電話了解公事進度,患者一般服用抗抑鬱的血清素,並根據個人情況處方鎮定劑及安眠藥後,症狀便會改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14/1933264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