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 報訊】中期業績勁蝕2.63億元的東力實業(978)公佈,正與有關銀行持續商討,研究尋求延期償還銀行貸款的可能,藉以鞏固現金流量狀況;而有獨立投資 者可能以貸款及股本形式,向公司注入新資本的商討,已進入最後階段,若落實可能導致公司控股權變動,但不一定導致提出全面收購。 蝕2.6億延遲支薪 東 力指出,於截至去年9月底止半年銷售下跌,特別是對歐美市場的出口銷售急跌82%,加上信貸緊縮,令營運資金壓力增加;此外,美國政府停止對消費者購買數 碼機頂盒提供補貼,進一步打擊機頂盒銷情。公司已決定整合及簡化其業務,並縮減營運規模,特別是出口銷售,以改善財務狀況。 公司亦已將其銷售定單及機頂盒製造業務,整合於內地石排廠房進行;同時為降低成本及減少虧損,已分別自去年3月及12月起,暫停企石鎮及塘夏鎮的生產廠房運作。 由於現時公司現金流量出現沉重壓力,公司已延遲向若干工人及僱員支付薪金,截至上月底,拖欠薪金總額約1200萬元,以應付貿易及其他債權人的結餘總額約3.3億元。 |
|
||||||
一直掌管新界大小事務的鄉議局週三換屆,愛蒲愛唱K的副主席林偉強在過去一年因官非、醜聞纏身,已遭主席劉皇發半放棄。本刊揭發,縱橫新界卅四年的「新界黎明」林偉強,近年還多番欠債,除了有財務公司追數,還要用爛地還債。 掌管新界大小事務的鄉議局週三換屆,做了副主席廿年的前立法會議員林偉強近來一改已往散漫作風,積極打電話、約飯局拉票,甚至在鄉事圈中德高望重的八十多歲林媽媽,也要出來為子拉票,又找發叔幫忙。 發叔不助選了 不過人稱新界王、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已不像以前般撐林。過往選前,劉皇發總打電話給各鄉紳,為林偉強親自拉票,但有鄉委會主席透露,至今未有聽聞新界皇為林 拉票。本刊於週一問劉,他答得左閃右避:「等班議員自己決定啦,我唔方便加把口喇,到時咪知囉!」「佢當年喺政府支持下做離島區議會主席,加埋鄉議局副主 席,不知幾風光。」有鄉議局執委對本刊說:「佢懶就係人都知!林偉強幾十年做過乜?有人曾經當住班高層面前問佢,佢一件都答唔到。」新界皇早知這個幾十年 跟班一事無成,但勝在聽話,但這兩年林在自己地頭坪洲有兩件麻煩事,不得不叫發叔棄卒保帥。林偉強去年三月被坪洲鄉里揭發,在○三至○七年間,涉嫌用偽冒 簽名收據,向區議會申領近十萬元津貼,租用鄉事委員會辦事處,作為他的區議員辦事處。廉署已接手調查案件。 另外,○八年大班鄭經翰旗下的「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前身雄濤廣播)要在坪洲建發射站,跟村民發生爭拗,但林在事件中竟不撐自己友村民,村民一怒之 下,去發叔面前告御狀,結果林在之後一屆坪洲鄉委會選舉中大敗,失掉主席寶座,因而無得做區議員。坪洲鄉委副主席黃開榆曾狠批林:「佢做咗廿年坪洲鄉委會 主席,乜都交俾我哋啲老嘅做,成日話好忙,極少返嚟坪洲處理會務。我哋一班老人家一直都忍,因為俾面佢死鬼老豆嘛!」 靠父蔭扶搖直上 曾自詡比劉皇發更年輕就當上鄉委會主席的林偉強,一生全靠父蔭。林父林樹春生前是地產商,曾協助開發愉景灣,他既是坪洲鄉委會主席,也曾是鄉議局副主席, 七七年癌病逝世。當年僅廿八歲的林偉強是家中獨子,由美國回港承繼父業,一眾鄉親父老包括劉皇發,視他如子姪,承諾林老太會提攜他。林在一眾鄉事大佬扶持 下,先接任坪洲鄉委會主席,後順理成章入鄉議局,多年來傍住喺發叔身邊,很快就紅遍鄉事圈。他於八八年獲港英政府頒太平紳士,之後進身立法局,兼當上離島 區議會主席,前後八屆。之後當上鄉議局副主席,回歸後在發叔力挺下,再循鄉議局議席當上立法會議員,才四十多歲,便一身公職。政壇得意,林亦承繼了父大筆 遺產。「林偉強幾十年前從美國回港都有做啲建築生意,即係幫人起村屋。」坪洲一鄉委向本刊說:「佢繼承咗樹春叔嘅遺產,連佢及佢阿媽在內,有四、五十幅 地,現金都有二百幾萬。七十年代有成二百幾萬,好多錢o架!」有鄉委說:「林偉強過去廿年最風光,每日要搵十幾人陪住佢一齊食飯,八十年代去尖東東海,一 晚開十支Lafite,埋單要成廿幾萬。九十年代就開始幫襯富臨,佢講明一定係去鮑魚名廚楊貫一嗰間富臨,先至夠富貴。」連發叔也形容他we we wet wet的林偉強,誰知他外表風光,多年來卻欠債纍纍。林現時當股東有兩間私人公司(見表),但他甚少向人提及公司業務,旁人亦搞不清楚他做什麼生意。由承 繼遺產後至今,他先後與母賣出近四十幅土地,現時剩下十七幅,有些是按了給銀行,另有一些爛地一塊,無人問津;○三年他更把坪洲祖屋按給銀行套現,至今仍 未贖回。 懸崖地還債 有坪洲鄉委向本刊爆料,林還曾向村民借錢,然後以名下土地還債:「當時佢係雙料議員,個個都信佢,譬如一名鄉委黃漢權,就念在一場鄉里,廿萬唔係好多,咪 借俾佢囉。點知一借無回頭,黃漢權後來去到鄉委會追數,林偉強就攞塊地嚟還。嗰塊地其實喺懸崖邊,但林實牙實齒同佢講,有辦法換番塊地落嚟平地,咁到時咪 可以起三層村屋囉!」「黃漢權當時都信佢,仲因為塊地價值五十萬,黃仲俾多三十四萬佢,以為等佢好消息。結果一等四年,乜地都換唔到,黃漢權咪㷫囉,又再 嚟追佢數,要俾番五十四萬現金算數。初時林偉強都拖,直至黃漢權話要報警,佢就去問第二個鄉里借錢嚟還番俾佢。」記者向黃漢權查詢借錢還地一事,他承認確 有此事:「嗰塊地係賣咗俾我阿媽梁細妹,你哋去田土廳查都查到啦,啲錢已經攞返,我都唔想重提舊事!」除了鄉里,財務公司亦曾向林追數。有鄉民帶記者到坪 洲鄉委會,在會內資料櫃中,發現大堆江庫財務公司向利恩置業有限公司的追數信件,利恩大股東就是林偉強,並發現林用利恩三塊土地作抵押。本刊翻查法庭資 料,發現兩年前江庫財務公司曾入稟,向林偉強追討三百二十七萬元欠債。江庫最後沒再追究,鄉事圈都知道,是劉皇發出面替他擺平的。記者再找到近日四出到不 同鄉委會拉票的林偉強,重提江庫財務追數一事,他承認,「我之前做生意,○三年間公司被人呃,有間有限公司走咗數,不過發哥(劉皇發)幫我settle咗 啦。」(係咪還清?)「總之全部債務已經settle晒啦!」林說。至於向鄉里借錢還地的糾紛,林亦承認:「都已經係陳年舊事啦,都唔明仲提嚟做乜?」儘 管林不欲面對追數事件,但自從三年前他失掉立法會議席、年初又輸了鄉委會主席,連區議員也冇得做,今次若鄉議局副主席也輸掉,就什麼也沒有了,所以他全家 總動員,希望力挽狂瀾。 |
| ||||||
人氣甜品店糖百府○八年憑台式雪花冰打響名堂,全盛時期以特許經營模式,在本港開逾十二間分店,更發展至內地及馬來西亞;不過,風光背後原來運作一團糟。有加盟店向本刊力數糖百府既提供發臭食材、又指總公司竟以加盟店名義向外借錢,更私自推出團購優惠吸金。 本刊找到連月龜縮的糖百府創辦人李文斌,他承認因經營不善,已經「乜都蝕曬」,更在加盟店老闆不知情下,私自將名下的分店賣盤給債權人。 「當初就係無乜經驗搞食肆,先諗住搵糖百府搞特許經營。」彭先生和楊先生去年一心想著創業,以為以特許經營方式做生意可以彌補經驗不足,於是分別投資了逾一百萬元,加盟糖百府,分別在奧海城和尖沙咀The ONE開設分店,殊不知開業僅一年,二人都已先後蝕到「渣都冇」,只剩下一肚火:「根本就好似個局咁,氹你投資,之後就攞你啲錢去幫自己還債!」他們向記者大數糖百府三宗罪。 一、食材發臭 彭先生投資的奧海城分店在去年七月開張,但開業不夠三個月,問題即浮現,「當初簽約,合約寫明總公司會供應食材,再喺每月營業額抽番24%當做食材費用,但佢哋可以一個禮拜斷幾次貨,連棉花冰、心太軟、焦糖燉蛋呢啲主打嘢都成日冇貨。去到後期啲食材更加來歷不明,就咁求其搵個膠袋封住就算。試過成包芝麻糊,無生產日期,又酸又臭,最後惟有自己出錢搵供應商買,食材錢佢就照攞,貨就永遠都唔齊!」 二、以分店名義借錢 彭先生愈說愈氣憤,直指總公司連三萬元的出牌費亦「落格」,「一早傾好百三萬包曬加盟費、出牌(食肆牌)同裝修,點知到開張嗰日先知間鋪裝修唔合規格,冇可能出到牌!最慘係叫極佢哋都唔整,拖足大半年都冇聲氣,逼住要自己出錢再搵裝修師傅搞番掂,咁先出到牌。」他更指,總公司在毫無通知下,擅自以其分店的名義,以「未來所收卡數」做抵押,向一間叫「預資有限公司」的財務公司借貸一百萬元,「突然收到律師信,先知佢攞咗我間鋪去同間貸款公司預支咗一百萬現金,拖咗幾個月都冇還!當初我都覺得奇怪,做嗰幾十蚊生意,使乜申請Visa?原來係借我間鋪過橋再同人借錢,好彩我冇用過部Visa機咋。」彭先生指,總公司突然在其分店加設了Visa機,原來總公司的貸款,是每月以Visa機的收入自動轉賬去清還,換言之,若彭先生以Visa機收錢,變相是為總公司還錢。 三、私推團購吸金十萬無分錢 The ONE分店的老闆楊先生,亦同樣被總公司揸乾。The ONE分店的租約是由總公司簽訂,而每月他會向總公司繳付租金。「我試過明明交曬租,但佢哋冇幫我交俾商場,搞到商場追我數,都唔知佢哋攞咗我啲錢去做咩!」不過,最令他氣憤是,總公司竟忽然搞團購,更以團購名義擸取了近十萬元現金,「失驚無神話搞團購,佢同Groupon(團購網站)分咗錢之後,一路冇分番錢俾我,幾千張coupon,差唔多有十萬蚊。」原來總公司與團購網站推出優惠,以二十元購買面值四十五元的優惠券,但優惠券的收入卻沒有與分店攤分,楊先生指其近月只能做蝕本生意,「個個客拎張coupon嚟,唔通我話唔收咩?惟有蝕住幫佢做!」 欠稅欠租無牌經營 除加盟店外,供應商及裝修師傅亦數臭糖百府。○八年開始幫糖百府各分店裝修的朱師傅,拿著大疊支票向記者咆哮,「上年開始,佢哋俾親我嘅支票全部都彈票,前前後後欠落六十四萬!到近呢幾個月,佢哋直頭失蹤埋,完全搵唔到佢哋!」另外,涼粉供應商Billy亦指糖百府「個朵臭曬」:「成行都知佢哋最叻拖數!正常食肆一般都係拖一至兩個月,但佢兩兄弟可以拖足半年,而家欠我六萬蚊仲未還!」本刊翻查法庭記錄,糖百府近一年已多次因欠租欠稅等問題而被告上法庭。上月初,稅務局便入稟追討糖百府近四年的利得稅近九十萬。本年初,糖百府亦分別有三間分店因欠租而被入稟法庭。另外,今年三月,糖百府在旺角黑布街總店因多次無牌經營及無牌製造甜品雪花冰,被食環署票控,法庭當時指其已有三次無牌經營的前科,故重罰一萬元。 「而家蝕曬o架喇!」 糖百府在○八年由李文斌、李文浩兩兄弟創辦,各債主及加盟店都指兩兄弟近月避債失蹤,亦拒絕接聽電話。本刊追尋月餘,終於在大埔太和邨找到兄長李文斌。曾經風光一時的李文斌,現在寄住於母親的太和邨公屋單位內,記者問他關於糖百府欠債及經營不善等問題,他竟直指:「而家蝕曬o架喇!」面對加盟者指控他未有協助申領牌照,以及以分店名義借錢,他竟賴皮回應:「(無牌經營)到而家so far都冇罰過錢。至於借錢問題,由始至終都冇要佢哋還錢,係我用糖百府名義借錢咋嘛,條數都唔使佢哋孭;至於團購條數,就係因為未計清楚啫,計完就會俾番錢佢哋!」他又自稱現在失業,只能靠打散工維生,又謂已盡最大努力還債,指自己早前跌了電話,所以債主找不到他,並非刻意失蹤,「你睇到欠個數都唔係大o架,全部都係幾十萬,加埋都係百零萬。我而家搵緊工,如果佢哋連我搵緊工都仲唔體諒,咁我都冇辦法。」他更發晦氣指︰「我如果清盤,佢哋一早連渣都冇曬呀!」 名下分店已賣盤 至於失敗原因,他推說是由於這兩年發展過急,流動資金不足下,仍急於到內地開分店,結果周轉不靈,被迫賣盤還債。他指,目前他名下五間糖百府,包括當初發跡的旺角黑布街總店,都已轉名給債權人,「香港租金太貴,加親租都四、五成,根本就好難做。諗住返大陸開拓新市場,點知資金周轉唔到,每個月蝕幾十萬!」根據資料,旺角三間糖百府分店、西貢及The ONE分店,在今年八月轉由瑞生投資有限公司持有。李文斌早年經營家族珠寶生意,惟○八年不敵金融風暴,他與弟弟李文浩當時以僅餘資產搏一鋪,轉搞甜品店,結果成功憑台式雪花冰殺出血路,令糖百府成為人氣甜品店,風頭一時無兩。兩兄弟翻身成功後,大搞特許經營,擴充業務,曾經在兩個月內增開八間分店,高峰期在港有逾十二間分店,內地有近十間分店,遠至上海、深圳、廣州、成都、貴陽、廈門等地,又以高價把馬來西亞的經營權賣斷予當地公司。李文斌去年初接受報章訪問時更雄心萬丈地表示:「因為做生意要講noise,所以搵人加盟。」不過加盟者卻踩入了這個無底深潭,奧海城分店在上月結業,The ONE分店由於商業登記是由總公司持有,所以亦由債權人接手,債權人要求該分店的加盟者楊先生重新簽訂合作協議及再繳交加盟費,故楊先生已退出經營,百多萬投資化為烏有。律師伍家賢提醒,特許經營加盟者在跟總店簽訂合約時,應清楚列明權責,「一早寫定租約、食材、商業登記由邊個負責,咁萬一總店出事,加盟商所受嘅影響都少啲。」 | ||||||
當日鍾氏大房兄弟控制的凱聯(266),上市主要資產尖沙咀凱悅酒店於1965年落成,但不久已無興趣經營,更想賣盤,但都是賣不成。故把經營權在1969年轉予凱悅,不久趁股市狂潮上市。因為在1981年投資過度導致財困,把股權減持外,也按予銀行,當時股權已降至約20%。公司也陷於財困,故需債務重組,雖計劃不完美,但也是公平的計劃。在東京銀行的支持下,相信計劃通過機會頗大,訴訟也會消除,下一關也需小股東通過,未來路向也需通過後,才能決定未來路向。
其後重組獲債權人及小股東通過,但在鍾家三房大手吸納下成為大股東,之後大房實力漸退,更因母公司之名改名天德地產,再把尖沙咀酒店業務分拆凱聯國際酒店(105)上市。尖沙咀酒店最終還是不能以高價賣出,最後改建成現時的國際廣場,物業估值已超過100億。
所以,資產在一個地方的高速增長期必會水漲船高,賣出物業多數都是傻仔行為,有長線持貨力必會為贏家。
隨着「深港通」正式推出的日子漸近,不同證券行已推介不同的投資對象及受惠股;有大投行更在9月初,已推薦19隻深圳A股,當中大家較為熟悉的股份,應該是近期飽受資金短缺傳聞困擾的樂視網(A股:300104)。由天堂到地獄 根據樂視網2015年的年報,樂視網主要業務是提供網路視頻服務、網路終端設備及視頻平台增值服務。在2004年成立的樂視網,是201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深交所)上市,2015年7月被納入滬深300指數,今年4月更獲內地媒體頒發「創業板最佳董事會」及「最佳新媒體運營」等獎項。可惜,僅半年,樂視網在中港媒體報導中,彷彿已由天堂跌落地獄。自10月底開始,內地就有報導,包括樂視網的樂視集團欠債達500億元人民幣,拖欠供應商款項也逾100億元人民幣;而香港傳媒在上週初,亦開始廣泛報導相關傳聞,直指樂視爆煲、神話破滅。查看媒體報導樂視的傳聞,包括分析員的評論,發現不少有趣及不足之處,而共同點是 —— 無上網「Google」!中港媒體關於樂視集團債項的報導,以傳聞、網上罵戰及員工內部信件為基礎,並以樂視網10月底開始的股價表現作佐證。上網Google,可找到深交所信息披露網頁,可看到樂視網的公告及財務報表,上網亦可看到樂視網的股價表現。內地或許上不到Google,但可上百度。 樂視網不是樂視 首先,不少評論及分析都混淆了樂視及樂視網,其實樂視網並不是樂視或樂視的整體。樂視的整體可稱為樂視集團,或就簡稱樂視,應包括三部分:深交所上市的樂視網、非上市的「LeEco Global」及汽車生態。上週初,樂視網就再透過深交所信息披露網頁,公告上述三部分的分別,並重申樂視網的核心業務是樂視視頻、樂視雲和超級電視等。其次,樂視集團包括非上市業務,債項數字並不透明,但樂視網在深交所上市,樂視網財務報表是公開的,當中可找到樂視網的債項數字作佐證。翻看樂視網2015年財務報告,總負債超過130億元人民幣;10月公布的第三季財務報告,總負債急升44%,達190億元人民幣。而最令人憂慮的,是樂視網兩份財務報告的營業總收入都不足以應付營業總成本,即代表樂視網接近兩年沒有毛利,只有毛虧。數字上可看到樂視網的財務困難存在已久,而且樂視網亦在兩份財務報告中,反覆指出「為了緩解公司資金壓力」,從而作出的種種安排。就是樂視網股價,在6月初停牌半年後復牌,至10月底已跌了25%,媒體跟進不多;反之,10月底至上週五,樂視網股價僅跌了13%。故此,樂視網公布有資金壓力已久,股價亦反映近半年了。大投行推薦樂視網時,預測現時市盈率超過100的樂視網,2017年的市盈率將降至53,不知有否看到樂視網的資金壓力公布及毛虧情況?你接受推薦嗎?或許,後知後覺總較不知不覺為佳! 林智遠 Nelson Lam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 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
5樓提及
又無話佢老婆錯...
岩岩生完兩件, 轉個頭又要出去做野...
諗都諗到會發生乜事啦...
7樓提及
太後生成功唔係好事. BTW, 江欣燕同老公上電視套心有靈西好似好sweet. 唔係?
9樓提及
佢呢個年紀好難有0岩既角式.
14樓提及
江欣燕老公踢波的? 死啦, 好亂tim
13樓提及
香港球星, 除山度士同講波果幾個外, 個個都 " 梅"
12樓提及
點解咁都知? 有關上市公司的嗎?
20樓提及
你居然還有時間睇電視!!!
21樓提及20樓提及
你居然還有時間睇電視!!!
佢好似係聽電視多
晚上一身盡用,眼,耳,手同時分工
2樓提及
唉李卓民呢個 on 9 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