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断货门”波及沃尔玛?康师傅称家乐福要高返点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16/2131894.shtml

 每经记者 曹晟源 发自上海
家乐福和康师傅之间的“断货”事件,因康师傅态度的突然强硬,大有升级的态势。
昨日(12月15日),康师傅方面首次曝出此次事件深层次原因是家乐福强势要求提高销售返还幅度。而家乐福方面则回应称,不会就此大打口水仗,并继续双方的谈判。
与此同时,康师傅还被曝出在福州当地沃尔玛也出现断货现象。不过,康师傅和沃尔玛方面随后都表示这与家乐福的断货事件情况不同。
“断货”波及沃尔玛?
昨日,福州市当地媒体报道称,福州家乐福部分康师傅袋装面出现缺货的同时,当地沃尔玛和好又多的康师傅袋面也近全面断货,且两家超市的袋面断货已经有几个星期的时间。
对于福州出现的缺货现象,沃尔玛中国公共关系经理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期,福州地区商场方便面的需求量较大,超出预期的供应量,我们正在与供应商协商,尽快供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同时强调,福州的情况仅是个例,全国范围内尚未出现类似情况。
不过,这一说法却和康师傅方面的回答有着一定的差异。
康师傅华南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福州沃尔玛和好又多超市出现的情况与家乐福的情况完全不同。据上述负责人介绍,福州的沃尔玛和好又多是同一采购系统,这两家超市暂时断货是因为前段时间超市扣款出错,如不理清,后面的货款可能会变混乱。
康师傅华南区该负责人同时透露,目前双方已基本理清货款,估计很快康师傅袋面就会重新在福州沃尔玛和好又多超市销售。
康师傅:家乐福停止采购
就当外界纷纷猜测康师傅在家乐福断货原因时,康师傅方面一改此前的态度。
昨日,康师傅方面对这次在家乐福出现的情况发布了一份声明,其中首先就强调此次的事件与产品涨价并无关联,“而是源于双方因商业往来的交易条件产生歧异所致”。
康师傅表示,断货是因“通路端片面暂停采购我司部分产品,并非我司主动断货”。据康师傅方面透露,家乐福“不合理强势要求提高销售返还幅度;再加上受限于成本压力,我司无法以原条件继续供应袋面产品,通路商遂暂停采购我司产品,并消极对应我司提出之协商邀请。”
对于康师傅的声明,家乐福方面表示并不希望演变为一场口水仗。家乐福中国公关总监陈波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目前双方还正在谈判阶段。
“家乐福的陈列费算是比较贵的。”一家大型超市的供应商表示,“超市的陈列费、专柜出租费用才是赚钱的大头。据他介绍,供应商在一个超市的陈列费用,足可以支撑起七成以上的水电费和铺租费用。同时,诸如可口可乐这样的行业内巨头,被要求支付的陈列费往往是最高。
该供应商同时透露,超市有20%的商品是亏本销售的,但凭此积攒的人气可以抬升租柜价格。
谁将从中获利?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零售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某一供应商出现问题,对其他竞争对手来说则是有利的。
她指出,部分企业有可能答应渠道商的一些条件,甚至是不利于行业发展的条件来夺得渠道优势。这样的做法并不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同时这也将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康师傅控股在今年3月底曾经对外宣称根据市调公司ACNielsen的资料,去年底该公司于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市占率已达54.6%的历史新高,同时还预计今年年底的市场份额将提升到60%。
此后没多久,国内多家方便面企业纷纷表示,康师傅涉嫌垄断国内的方便面市场,同时涉嫌利用旗下“福满多”品牌搞低价竞争。不过,当时康师傅方面都一一给予否认。
对于此次康师傅在销售渠道上的失利,行业内的竞争对手多保持沉默。统一新闻发言人杨寿正就旗下方便面新一轮渠道合同一事表示,“目前我们都按正常的程序在走。有些渠道是谈过了,还是维持正常的情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4

“十月媽咪”趙浦:逆襲時代,智能硬件更要高富帥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506/149768.html

黑馬說:智能硬件將是移動互聯網的未來,已成為業內共識。2014年的井噴式發展,到2015年的大浪淘沙,智能硬件已不再是一片藍海。

智能硬件也不再是互聯網的專場,越來越多行業參與其中。“十月媽咪”創始人趙浦,就是一位從傳統領域涉足智能硬件的成功嘗試者。

趙浦認為,“高精尖”智能硬件領域必須讓高帥富來做。他組建了自己的“超豪華團隊”,從智能體脂秤切入,試圖打造每個人專屬的醫療健康管理方案。
 

 


文 | 本刊記者 王奕

一、孕育點子

趙浦總是走在最前沿。

早在智能手機尚未普及的2009年,作為黑馬會長的趙浦,就曾在黑馬會中孕育過一個APP,名叫“備孕日歷”。功能很簡單,女性將測量的體溫記錄在APP中,就會繪制一條曲線,計算出女性最適合懷孕的時間。

兩年後,趙浦又有了新的創意,他制作了一個名叫“baby face”的APP。與上一款工具性APP不同的是,這款偏趣味性。只要將男方和女方的照片輸入,就能“孕育”一張未來寶寶的臉。

趙浦當時就有了數據意識,他與替銀行做基因庫識別的公司合作,購買了5萬的數據,采集了臉部27個點,力求做到生動逼真。

盡管意識超前,但這兩款APP都是為了配合“十月媽咪”的營銷活動,並沒有再深入運營。

趙浦與智能硬件的結緣,需追溯到2012年。因為孕婦行動不便,他們設計了一款“數字試衣鏡”放在十月媽咪的店鋪中。顧客只需要劃動試衣鏡觸摸屏,就能出現孕婦本人試穿不同衣服款式的樣子,省去了穿、試、脫的繁瑣操作。這個高科技產品成了顧客的“寵兒”,帶來不少客流量。

“我相信,未來我們的生活各個方面都將智能化,減去所有需要人為的繁瑣細節”,趙浦看到了智能硬件的可觀前景,並開始孕育他的計劃。

趙浦考慮到一個場景:當一個人在酒店里,房間里提供了能滿足基本需求的所有物品。這個房間里會有鏡子、電視機、電話、秤、電吹風等物品,而每個物品都是一個信息的入口。

那麽秤就可能成為健康的入口。趙浦找到了靈感,他試圖由此切入,打造個人健康管理方案,由此撬開醫療健康領域的大門。

趙浦決定做智能體脂秤。
 


二、打造團隊

思路成形,趙浦開始尋找他的夢幻團隊。

2013年7月,他飛到矽谷找到了朱晴波。與趙浦相似的是,朱晴波也是一個連續創業者,他在矽谷與人聯合創立大數據公司“Pattern Insight”,並擔任工程與產品副總裁,負責產品和研發工作。2012年,“Pattern Insight”被全球最大雲計算公司威睿VMware收購。

可以說,朱晴波是矽谷大數據挖掘方面的頂級專家,他的公司擁有美國頂級的大數據專業團隊。朱晴波在矽谷創業多年,擁有很多資源。

他們聊得很興奮,兩人一拍即合。2013年年底,朱晴波從矽谷飛來北京,與趙浦敲定了項目。兩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創業者開始吸取中西方的精華,整合各自資源,一次真正中美合作的創業拉開了序幕。

在設計上,趙浦追求蘋果的極致風格,他試圖獲得蘋果的“直系血統”。通過朱晴波的矽谷資源,他們找到了蘋果前工業設計總監Robert Brunner。

他是Beats 耳機的設計師,在蘋果任職期間,設計了第一代 Powerbook 筆記本電腦、第一代 Newton 掌上電腦和二十周年紀念版 Macintosh 電腦等多款經典作品。

“他覺得未來的中國,將成為智能硬件的下一個引爆點,他選擇了我們,也選擇了中國”,趙浦說,經過幾次的溝通,Robert Brunner決定加入團隊。

隨後,蘋果公司機械制造工藝部門主管洪覺慧也加入團隊。趙浦的“超豪華團隊”搭建成功,“在市場營銷方面有我,在大數據挖掘方面有朱晴波,在設計方面有蘋果系的Robert Brunner、硬件生產與供應鏈管理有洪覺慧。我們真正做到了軟硬結合”。

2014年8月1日,公司成立,命名“更多科技”。豪華團隊也受到了資本的認可,紀源資本和Formation 8領投,豐厚資本和黑馬基金參與,pre-A輪共融資325萬美元。
 

 

三、“更多”要求

智能硬件遠比傳統行業複雜得多。

做過服裝、化妝品的趙浦,深知把握細節的重要性,但智能硬件的細節更為繁瑣、精密,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智能硬件的前期投入非常之大,一個模具就耗資幾十萬;風險也極大,稍有差錯,就會功虧一簣。因此,團隊需要在前期考慮得極為細致,緊摳每一個細節。

他們也遇到了各種技術難題。比如,智能體脂秤需要在玻璃上挖一個孔,玻璃挖了孔,其承重性就大打折扣,報損率也很高。為了解決這些難題,團隊需要不斷嘗試才可找到解決方案。

“智能硬件是一個系統化、一體化很高的領域,一旦產品出來,就很難再更改,不像軟件,叠代速度很快”,趙浦認為,智能硬件的這些特征,決定了這個領域必須讓高帥富來做。

目前市場上有些人做智能硬件,是先設計出產品,後通過眾籌方式生產,最後才考慮引入大數據。對於這種“屌絲”模式,趙浦並不看好。

因此在更多科技的智能體脂秤設計中,一開始就對接了大數據。與傳統智能秤不同的是,更多科技沒有采用電流測試,而是大數據和物理測試相結合,實現更安全的測量。

孕婦、6歲以下的孩子以及帶有心臟支架的人都無法進行電流測試,物理測試則老少皆宜。“我們不僅能稱出孕婦的體重,還能稱出腹內孩子的重量,解決孕婦關心的長肉還是長胎的問題”,趙浦說,目前已能達到92%的準確率。

智能體脂秤將根據測試結果,打造用戶專屬的醫療健康方案,它會提醒用戶應該怎麽運動、吃什麽、穿什麽,甚至聽什麽音樂。

“目前看來,我們的競爭力是技術工藝,未來,大數據才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這正是趙浦強調的“軟硬結合”。

目前,更多科技的智能體脂秤已進入生產階段,預計今年6月在中國銷售。而他們也在美國申請了FDA認證,預計年底認證通過,在美國發售。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王奕,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