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入主台揚 郭董為何不搶主導權?

2012-12-01  TCW



九月二十一日,才自日本堺工廠記者會缺席、神隱三個多星期的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意外現身土城總部,無視於外界對「鴻夏戀」結局的殷殷期盼,郭台銘宣布的,是另一宗親事。

這一次,由建漢出資十六億元、鴻海兩億元,共同參與九月底台揚科技的私募案,合計取得台揚三三%股權,並成為最大法人股東。這不僅讓成立二十九年的台揚,成為鴻海集團最新的成員,更令外界驚訝的是,這一回,郭台銘竟然不要主導權。

鴻海入股夏普案至今還沒談成,就是卡在郭台銘雖然預計持股比率不到一○%,卻要求參與夏普營運與改造計畫,夏普經營團隊卻只想要鴻海的錢、不要被干預;但 這回入股老牌微波通訊公司台揚,持股比率超過三成,郭台銘卻公開喊話:「整個入股談判,我只參與了五分鐘」、「能少管就少管」,更強調台揚的營運團隊不會 換人。

是什麼,讓一向強勢的郭台銘改變作風?答案,或許是十三年來,鴻海集團的網通布局成績單。

鴻海靠連接器這個小電子零組件起家,一九九九年營收只有去年的一‧七%時,隔年郭台銘就大手筆宣布將投資三十億美元,投入當時最夯的光通訊「鳳凰計畫」;只可惜不多時就被網路泡沫波及,光通訊產業一走就是十年的大空頭,鳳凰計畫投入十億美元後,最後鎩羽而歸。

國?痋A用慣用邏輯管理》不符高度客製化產業特性

二○○三年,鴻海放棄從頭修練內功,改以購併縮短學習曲線,以新台幣三百六十七億元購併當紅炸子雞——國?痋A跨入筆電周邊的網通領域。然而,當年的國?皏D力部隊隨著時間過去,也逐漸鳥獸散。

因為被併入鴻海內部,當年購併國?眭漁蠕q難以被分割計算,但網通與鴻海專注的電子製造服務(EMS)天差地別的產業特性,卻逐漸顯現。

「網通因為各國政府開放的通訊頻段不同,因此產品必須是少量多樣,用餐廳來比喻的話,網通業就是高度客製化的精緻小菜,可以抱著食譜到客戶家裡去辦桌。」 一位網通大廠高層表示,但是「鴻海是追求經濟規模的大廚房、大餐廳,客戶得自備食譜」,因此用鴻海慣用的邏輯來管理網通公司,就會驅逐那些需要高度客製化 的客戶。

建漢,以鴻海發展為主》難像中磊、正文放手一搏

二○○五年底鴻海再度出招,選在建漢爆發營運危機的股價最低點入股時,這回鴻海學乖了,不讓建漢成為消滅公司,而是繼續維持獨立運作的企業體。然而,二 ○○六年起建漢董事長由鴻海網通主管出任,身為鴻海集團的一員,處處要以集團發展策略為上,難以如同業中磊、正文等放手一搏。

這幾年正文與中磊等業者,抓住iPhone、íPad帶起的電信產業革命,也就是家用網通設備採購主導者,從一般消費者轉變為運營商,正文去年營收年增率三成、達二百八十億元,中磊今年前八月營收年增率約五九%,超過五季都連創新高紀錄。

今年建漢卻因為沿海工資高漲,將總計兩千人的生產基地,從上海與廣東龍華,搬遷到內陸的四川重慶,導致前八月營收,較去年出現三四%的衰退率。建漢發言人 郭文玲表示,遷廠將在九月底完成,與台揚結盟的效益,明年起將會顯現。而鴻海入股建漢後,除了賺到股價上的帳面投資收益,營運並未有明顯的突破。

台揚,放下身段少管》渴望搶得規格轉換商機

十餘年來,鴻海在網通業投資超過六百八十億元,至今卻沒有令人津津樂道的亮眼成績單,讓郭台銘在這次的台揚入股案中,決定放下身段,「能少管就少管」,一切交給集團副總裁呂芳銘,以及自動請纓出任建漢董事長的李廣益。

台揚是台灣最老牌的微波通訊公司,但在網通產品高度IC化之後,台揚奉行的傳統微波電路模式,讓它只能強攻基地台設備的商機,偏偏台灣欠缺基地台產業鏈, 台揚只能往國際市場發展,並在兩年前接連購併TelASIC及RadioComp兩家公司,積極往下一代無線通訊規格4G LTE轉型。

台揚自二○○九年虧損至今,今年估計仍將因為提列購併相關費用而呈現虧損,不過LTE目前營收貢獻度已有兩成至三成,台揚也因為有了LTE技術布局,成了鴻海有興趣的標的物。

研調機構GSA研究顯示,今年三月底,全球已經有一千七百萬的LTE用戶,光是小型基地台設備的商機,未來四年就超過了六千億元;包括了蘋果九月十二日剛 發表的iPhone5,三星、宏達電等業者,都推出支援LTE的智慧型手機,而且賣得嚇嚇叫,LTE成為3G之後的主流已確立。

以投資時機來看,這一次鴻海集團入股台揚,不僅選在台揚長線股價低點,也選在LTE商機起飛的前夕。

過去台揚擁有獨到的通訊技術,但經營成績總是雷聲大、雨點小,這一次,鴻海能否突破建漢模式,同時賺到資本利得與規格轉換的大商機,就看鴻海能否擺脫「大廚房」煮不了「精緻小菜」的宿命。

【延伸閱讀】鴻海進軍4G,重振網通布局——歷年網通投資案

時間:2000/6投資對象:投資鳳凰計畫,跨足光通訊交易金額:預計要投資922億元,實際投入307億元目前效益:僅回收約1億5,400萬元後,計畫中止

時間:2003/11投資對象:合併國?砦q子交易金額:367億元目前效益:跨足網通領域,欲增強經濟規模效益,但成效有限

時間:2005/11投資對象:入股建漢科技交易金額:以每股11.55元取得11.46%股權,投資約3億5,700萬元目前效益:連年營收並未突破入股前的高點,今年上半年EPS僅0.11元

時間:2012/9投資對象:入股台揚科技交易金額:以18億元參與私募案,取得33%股權成為最大股東目前效益:布局4G LTE網通設備領域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18

鴻海集團布局下一代網通的最新拼圖 郭台銘為何看上連賠三年的台揚?

2012-10-01  TWM




﹁鴻夏戀﹂沸沸揚揚之際,郭台銘卻移情另外一家公司台揚。這家老牌網通公司已連虧三年,有何﹁祕密武器﹂可以讓郭董甘心砸錢成為最大股東?一場高空巧遇就能敲定兩者的結盟?鴻海打的到底是什麼算盤?

撰文‧翁書婷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日本神隱返台二十二天後,首度召開記者會,這一次並非為了夏普,而是一家台灣老牌的網通公司台揚。

讓人玩味的是,台揚近年營運逐漸惡化,已經連虧三年,去年就虧損十七億元。台揚這家老牌網通廠到底有什麼寶貝,竟然可以讓郭台銘拿出十八億元投資它,讓鴻海成為占股三二.六二%的最大股東?

高空巧遇談結盟

鴻海入股台揚,源起於一段三萬五千英尺高空上的巧遇。今年年初,郭台銘在飛機上碰巧遇到台揚副董事長謝其嘉,雙方除了身材保養話題外,郭台銘還順道問了謝其嘉,「你們要不要和鴻海結盟呀?」五個月後,台揚與鴻海就談定了入股事宜。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雖然郭台銘只是在飛機上順口一問,但這個想法藏在心裡很久了,他想投資台揚最少已有兩、三年。」原來,台揚在兩、三年前買下兩家擁有 高階無線通訊技術的外國小公司,讓郭台銘對台揚大為驚豔。二○○九年和一○年,本來以衛星通訊設備為主的台揚,為了跨足4G行動通訊領域,砸下近六億新台 幣資金,購併美國TelASIC與丹麥RadioComp公司。

「這兩家是技術導向的公司,規模很小總共才六十名員工,卻握有蓋4G基地台時,需要的RRH(遠端射頻前端,用於行動寬頻基地台的設備,可提升基地台傳輸效率)關鍵元件與技術,所以含金量很高,特別受矚目。」一位業內主管觀察。

台揚買下這兩家公司後,也就吞下上百項相關專利,如同吃下大補丸,「我們是台灣射頻(RF,一種高頻電磁波)領域最強的公司。」台揚財務長季惠霖驕傲地 說,「我們要買美國公司時(指TelASIC),華為(世界前二大電信設備商)也看中它的發展潛力,跑來和我們搶。」謝其嘉解釋卡位4G的原因,「當手 機、相機、平板電腦,甚至電視都能打電話或視訊時,頻寬就會不夠用,這時4G基地台就會有大量需求。」但台揚買下這兩家公司後,財政一年比一年窘迫,季惠 霖低聲說,「本來台揚研發占營運成本只有六%,購併後為了維持兩家公司的營運與技術研發,研發費用暴增到二○%。」被研發費用壓得喘不過氣的台揚,今年又 碰上通訊產品有瑕疵要大量回收,財政更顯困難。

台揚缺資金 鴻海要技術「如果為此大量降低研發成本,公司就只會原地踏步。」台揚董事長王華燕說,為了不讓台揚三年多的心血化為烏有,董事會決定接受郭台銘的資金。

因此當缺資金的台揚碰上缺技術的鴻海,兩邊各取所需,一拍即合。「投資台揚後,完成高、中、低階無線通訊與寬頻技術的互補,一起進攻新興市場。」郭台銘說。

回顧鴻海在網通產業的布局,從○三年購併國碁,再到入股建漢,鴻海偏重家庭與商用網通設備,在基地台設備涉獵不深,而且鴻海雖然在4G領域有所布局,「但 鴻海偏重低階硬體製造,建漢雖然有研發軟體,但技術沒有台揚出色。」法人分析,因此握有高階技術的台揚,成為郭台銘在下一代網通布局的最新一塊拼圖。

不過對於算盤打很精的郭台銘來說,十八億元投資的,不僅只台揚4G通訊技術而已。台揚的衛星通訊設備,除了曾在波斯灣戰爭時大放異彩,被CNN記者寫進書 裡表揚一番,也是台灣唯一跨足這個領域的網通公司。因此郭台銘一直在等合適時機,入股台揚進攻4G與衛星通訊設備,這個合適時機就是今年。

在衛星設備的布局,郭台銘當然也不會放過。季惠霖就透露,「雖然在中國,衛星通訊設備還是被政府管制,但有越來越開放的趨勢;而且台揚已經拿到中國衛星通訊設備製造核可證。」也就是說,鴻海入股台揚後,拿到一張通往中國衛星設備製造的入場券。

郭台銘在衛星通訊領域很積極,今年七月鴻海旗下公司富士康和美國休斯網、中國大陸協鑫集團合作,在江蘇無錫成立寬頻衛星網路運營中心。

不過一位業內人士看這購併案說,「台揚雖握有4G和衛星技術, 但台揚的客戶和建漢的客戶大不相同,郭台銘要費很多心思,才有可能將台揚技術整鴻海網通事業裡,發揮綜效。」

台揚公司

成立時間:1983年

資本額:41.3億元

主要業務:無線通訊與衛星通訊設備經營團隊:董事長王華燕、總經理顏信介近3年EPS:2010年-0.38元、2011年-4.3元、2012上半年 -1.28元郭台銘狩獵行動——鴻海網通領域購併史年 購併對象 購併(入股)金額2003 國 碁 367億元2003 國 電 雙方合併換股比例為,一股國電換發0.672股鴻海2005 奇美通訊 25億元2005 建 漢 鴻海集團買入建漢股票,持股11.57%,鴻海成第二大股東2012 台 揚 鴻海投資2億元、建漢投資16億元,成為第一大股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