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5-17 19:37 編輯 I have a dream:當港A股進恒指,咱們一同擁抱牛市可好?! 我有一個夢想 我有一個夢想,有一天港股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真理是不言而喻,股票生而平等。” 我有一個夢想,有一天港股市場上,中資將能夠和外資“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 我有一個夢想,咱們能真正獲得這個市場的定價權,而不用再看外資的臉色。 我有一個夢想,當港A股進恒指,咱們一同擁抱牛市可好! 曾經我認為這個夢想是那樣遙不可及,可隨著祖國繁榮昌盛,資本輸出,這個夢想如今正在一步步實現,而且是以意想不到的速度。特別是上周拜讀完格隆老大的“論持久戰:毛主席的十大軍事原則與港A股牛市演進脈絡”,實現這個夢想的戰略路線瞬間立體了! 毛主席這個作戰指導的十項基本原則是以弱勝強的經典路徑總結,其核心就是:
再精簡一下,就是“農村包圍城市”思想的最好體現! 戰略如上文,下面請允許我大膽制定一下戰術!
當港a股把匯豐孤立起來的那一天,這種情景想想還是蠻爽的,就怕還沒等到這一天,匯豐就率先投誠了。這不,匯豐大概率就要遷都香港了,這白旗舉的也真是夠快的。 港A股攻陷恒指真的可能嗎? ![]() 上圖來自恒生指數公司,不論數量還是權重,目前恒指成份股里面香港股和中資股大概是各占半邊天。 首先我們必須要弄清楚:恒指的編制的最大依據就是市值和成交活躍度(見下圖) ![]() 那麽,按照市值與成交活躍度,實際情況是什麽樣的呢(見下圖)? ![]() 上圖反應的實際情況非常清楚,根據市值和交易額占比來看,明顯是中資股占了大頭。特別是在港A股火爆的當下,可預見的最新占比數據必定變的更加懸殊。我不敢斷言目前的恒指組成是否合理,但至少從理論上來說中資進一步占據恒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理論可能,那麽實際又如何呢? 堅定遵守“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方針,咱們就抓小的弱的來打,圍而殲之,一步步占領恒指成分股。 先看市值角度: ![]() 以上是恒指成分股按市值排名後10位(截至2015-05-15)。 以恒指成分股按市值排名後10位,600億港幣市值足矣,門檻並不高! 在自己國家的經濟,以及自家的企業多年都不會怎麽成長的國家呆習慣了後,外資永遠不會理解估值水平本質是一種激勵手段,永遠不會理解中資對成長的熱情:在這種激勵機制下,別說600億市值,1000億港幣根本就不是事,一個交易日就可能輕松拿下。別忘了前不久(2015-03-05)漢能薄膜太陽能(566.hk)一天就漲了1000億港幣市值。 再看第二個角度:成交活躍度。 ![]() 上圖為恒指成分股按成交額排名後10位(2015-05-15)。 以成交額算,恒指成分股按成交額排名後10位,1億港幣足矣,門檻更低。請給點挑戰可以嗎!咱們隨便找個百億級別的“港A股”,一天成交額都幾個億,毫無壓力啊有木有? 有圖有真相: ![]() 那麽既符合恒指市值要求,又符合成交額要求的港A股有嗎? 當然!隨便舉三個例子(見下圖): ![]() 您問我他們會不會進恒指?我哪知道啊,恒指公司也不是我家開的。我也就這麽亂侃而已,您可以全當笑話看。 但如果我真有決策權,那麽結果必定是毫無疑問的! “引領世界資源,嫁接中國動力”的複星國際,pk掉恒指里面同樣身為綜合企業的太古股份公司,這個需要懷疑嗎? 背靠13億中國人的大健康,大娛樂產業的阿里雙雄在恒指里面獲得一席之地很過分嗎? 您問憑什麽!就憑中國的國運!這個答案您可滿意?就像格隆老大說過的,敢和市場趨勢背道而馳的,實際是在與中國的歷史趨勢在做對手盤! 有人說中國的每一輪牛市都背負了政治使命,完成以前,牛市是不會結束的。 我的理解:如果這次A股的使命是國企改革的話,那麽港股的使命就是我的地盤我做主:全面接管金融主權,順利完成中國的資本輸出! 既然是中國的歷史趨勢,那麽從結果反推,中資股必定會占領恒指,前面的不需要咱們擔心,騰訊,移動,兩保險,四大行,足夠撐起半邊天了,剩下後面的20名就讓港A股來完成吧。 按此結果繼續再反推,未來港A股里面必定會出現一批千億市值以上的公司。現在大量百億市值的港A股都是10倍股! 你說誰有可能?我只能說港A100指數里面的任何一個標的都有可能! 盛世古董亂世金, 熊市估值牛市夢! 更別說這些又有基本面又有夢的港A股了!buy in may & go away!5月之後,這些港A股必將帶著他們的歷史使命,一往無前! I have a dream : 當港A股進恒指,咱們一同擁抱牛市可好?! |
在前期高點的壓力之下,A股市場出現連續調整走勢。在煤炭股集體回調的壓力之下,滬深兩市股指周三雙雙出現小幅下行,不過成交量仍維持在5000億元以上的量級。對於股指後續會繼續蓄勢沖關還是會構築雙頭下行,市場人士也開始出現觀點分歧,但相對看好後續走勢的市場人士仍占據多數。
從股指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在低開後就呈現震蕩下跌走勢,盡管整體跌幅並不大,但全天運行於周二收盤點位下方也顯示了盤面熱點的相對缺乏;煤炭股的整體回落更是嚴重拖累了股指的走勢。最後上證指數報收3116.31點,下跌15.63點,跌幅0.50%,成交2158億元;深成指報收10817.51點,下跌53.99點,跌幅0.50%,成交3315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84.49點,下跌15.72點,跌幅0.71%,成交881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5473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增加。
從股指整體運行態勢來看,在挑戰前期高點3140點之前股指通過下跌修複較高的技術指標並不意外,股指的整體回調幅度也在可控的範圍之內,但是周三股指全天未能翻紅卻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投資者,一旦權重股熄火股指上漲的動力就顯得不足,中小創個股由於較高的估值水平短期很難接過藍籌股上漲的接力棒,這使得股指整體運行的態勢只能是進二退一!
國都證券策略分析師肖世俊認為,當前經濟基本面穩中有憂、通脹短升長降、資金面緊中有松、匯率貶後待穩、改革穩步推進、樓市嚴厲調控下資產配置荒再現,歐美政策懸疑待解,以上內外正負影響因素交織影響下,對四季度市場機會與風險均衡的整體判斷不變。需要關註的是,市場窄幅區間震蕩格局若難以打破,短期市場在反彈機會兌現後,以上負面因素若進一步加劇演化,引發市場回調的風險或需警惕。
而從最近主要的變化因素來看,國債收益率再創新低,調整風險或待釋放。短期經濟企穩與通脹低位反彈,但市場對於明年經濟下行壓力與重回通縮預期不減;同時樓市嚴厲調控資產配置荒重現、實體投資回報率偏低、放寬海外機構配置國內債市等因素。以上經濟基本面、政策面等因素共同影響下,近期國債收益率再創十年新低,無風險利率的快速回落,已在近期小幅股指反彈中得到體現;展望後市,隨著近期貨幣市場資金利率的反彈,金融監管去杠桿政策從嚴,利率債市場階段性或有調整壓力,預示對股市估值驅動力或減弱。
對於養老金入市對於A股的影響,長江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果認為,近些年來,政策層面針對養老金的投資範圍、統籌問題以及集中運營三個方面來持續推進養老金入市,目前來看,時機已經成熟。人社部發言人李忠曾表示,全國可以納入投資運營範圍的資金總計約2萬多億元,從企業年金和社保基金投資比例來看,預計養老金投資在股市的比例約為12.0%,據此估算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初次入市的規模約為2400億元,同時考慮到養老金結余增速逐步收斂下滑的趨勢,預計2017年到2020年的新增入市規模分別為559億元、588億元、647億元和711億元。養老金入市短期有助於提升投資者情緒,長期利於改善投資者結構,促進股市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