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無知貪婪最致命 投資醫藥股注意事項

http://stock-challenge.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html

最近中國進行醫療改革,要多加投放在醫院硬件和藥物研發,以適應中國人生活水平上升但醫療配套跟不上,以及人口逐漸老化的問題,對大眾提供充足的醫療服務,由是最近數月市場就一直熱炒醫藥股。

醫藥股其實涵蓋範圍廣,尤其內地藥品是分類分等級管理,內容繁多,而且也隨着政府政策改變而出現變數。比方說,由於國內採取中西合壁治療,因此好些中藥, 如燕窩之類,在國外只當食品,在國內就已經可以按包裝、成份、產生方法等等不同區分為醫院用藥,醫院自費藥,藥房賣藥和保健食品。又例如抗菌藥類,國家採 取的管理辦法,就是將它們分為非限制類、限制類和排除類三類。

了解醫藥股經營範圍

非限制類指經長期臨床應用證實安全、有效,價格相對較低的抗菌藥物;限制類抗菌藥物是需要根據患者狀況、人群、適應症或藥品處方量等進行限制使用的抗菌藥 物;排除類抗菌藥物是指新上市的抗菌藥物,其療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臨床資料尚較少,或並不優於現用藥物者。這些定義,老實說對行外人是不容易理解,惶 論要分析和難計某某藥廠的某某產品到底是否能為其公司帶來利潤。

假使真的要投資醫藥股,就有好要注意以下事項。

首先就要了解這醫藥公司的主要經營範圍到底是甚麼。是提供自行開發並有發明專利的藥品,是買下現有專利藥品的生產權/代理權去賣,還是做醫療入口的貿易。

如果是主打自行研發專利藥物,則要認真看看該廠研發出來的藥物到底屬於哪一級別,是政府醫療保險所包括的,還是要求用者自付。是允許在醫院使用,還是醫院 自己不用,卻會開此處方讓病人到藥房採購。由於政府醫療保險多會採用較廉價的藥物以在最低成本下應付最多病人,所以儘管使用基數大,毛利卻不成比例地低, 還本期長。偏偏專利權是有限期的,假使不能在專利權有效期內賺盡,不單會減少賬面盈利那麼簡單,更大大削弱後續研發的經費,減低新產品的成功率,延誤了新 產品的面世時間。

再者,內地醫生寧推薦付費藥物而不推免費藥物以拿更高回扣已經不是秘密。因此,能夠進入醫療系統,卻屬於自費之列,其毛利和用量綜合起來反而得到最大效 益:還本期相對地短,持續研發能力因而得到較佳的保證。而且,這類公司既享受「市場價」帶來的毛利,又能享受近乎壟斷的市場,以及其原材料入口稅,公司利 得稅率的優惠,應該是最好做的市場,只是難以進入。至於最後在藥房購買的級別,在缺乏醫院「包銷」,利潤是給予藥房的情況下,雖然叫價最貴,卻缺少量,不 過仍然可以在稅務上獲得一些優惠。

若然是做貼牌生產或生產專利權已過期的藥種,由於專利權已過,故此任何廠家都可以生產,而且一般都屬於較舊式的藥物。因此在充足供應下售價不高,毛利率 低。對這類藥公司,如果因某種原因居然能夠成為醫院用者自費的藥物,其暴利則非常驚人。不過,就算屬於醫療保險包含的藥品,只要成本控制做好,生產流程嚴 謹,而醫院有足夠動機多採用此品牌的話,薄利多銷,一樣可以賺錢。

切忌過分買入承擔高風險

不過,內地各城市各鄉鎮醫院有相對獨立的審批權,所以要注意該藥廠的產品受到哪些城鎮的醫院青睞,到底會是農村包圍城市模式,還是重點城市進攻模式。前者 的利潤一般較高,但是滾動速率較低;城市則相反:人口量大而密,貨如輪轉,但是競爭大,多審批回扣,毛利極薄。如果兼賣給藥房,雖然毛利會被藥房分薄,卻 有更大的廣告效益,當減少廣告費。單純做藥房生意,除非是非處方藥品,不然難以生存。不過,有兼營為外國藥廠做加工生產的例外,除銷售量保證,尚有出口企 業優惠。

至於入口國外藥品,一般是由出自己品牌兼營,或是規模較小,對象是醫療收費昂貴的特需部,國際外賓部,或特殊目標的私立醫院的藥品供應商,以及一些外資藥房兼營。這個範圍較小,而且會受國家保護內地藥業政策影響,因此不多作討論。

小小總結,要投資藥業股,首先要明白他們是一個資本和研發密集的行業。所以,藥廠對其專利權時期管理,研發資本的回報率、資金成本、生產成本、推廣成本滲 透比,以及市佔率等都非常關鍵。在此基礎上,投資者要找出藥廠的性質,並找出其對應的市場特質,是否和藥廠的背景和發展方向相稱,方可決定其投資潛質。由 於內地藥業尚在發展當中,結構未完全成型,切忌過分投入而承擔過高風險。

陳大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2

滬港通將於11月17日啟動 或為A股註入八萬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56

港交所和證監會今日聯合公告稱,滬港通將於11月17日正式啟動。

公告稱,滬港通交易結算、額度管理等相關業務規則、操作方案及監管安排均已確定,技術系統準備就緒,市場培育和投資者教育取得良好結果,並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滬港通下的股票交易將於2014年11月17日開始。

港交所總裁李小加11月7日在深圳舉行的首屆大梅沙中國創新論壇上指出,滬港通開通將帶來“世界最大規模資產的一次重新平衡”。長期來看,可能會引導七、八萬億美元的資金從中國銀行體系流入A股市場,使得A股市場的體量在未來五到十年獲得巨大增長。

“現在中國的銀行資產差不多有22萬億美元,資本市場的市值才4萬億美元,美國這兩個數字差不多各是17萬億~18萬億美元,是1:1的關系,我們是1:5的關系。”李小加說。“這個一定要改,一定會改。” 

消息刺激中國股市大幅走高,滬指收盤大漲2.3%,報2473點,盤中最高為2474點,收盤創三年來新高。深成指數收盤報8410點,漲幅2.13%,成交額1953億元。不過,香港恒生指數日內漲幅有所收窄,收漲0.83%。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滬港通”會在下周開始運作,是內地資本帳開放一個重要里程碑。同時,兩地股票市場的打通亦會將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的發展推上更高臺階。

滬港通啟動日期公布後,香港離岸人民幣上漲0.13%,創3周來最大漲幅。滬港通允許每日跨境交易總額達到235億元人民幣。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今日還表示,中國已草擬滬港通的稅收政策,稅收規定很快將發布,以讓投資者能夠有一個清楚的了解。

"滬港通"相關稅收政策如何制定一直是市場參與人士關註的焦點。目前,外國投資者投資中國股市需繳納10%的資本利得稅,但中國政府一直對暫免征收。不過,國稅總局並未明確過暫免征會持續多久。而香港則沒有資本利得稅。

以下是證監會和港交所今日發布的聯合公告

為促進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共同發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以下簡稱香港證監會)決定批準上海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正式啟動滬港股票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以下簡稱滬港通)。滬港通下的股票交易將於2014年11月17日開始。現公告如下:

一、 今年4月10日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以來,兩地監管機構在啟動滬港通的準備工作上通力合作。目前,滬港通交易結算、額度管理等相關業務規則、操作方案及監管安排均已確定,技術系統準備就緒,市場培育和投資者教育取得良好結果,並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

二、 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已就滬港通項目涉及的跨境監管合作原則和具體安排達成共識,並簽署了《滬港通項目下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加強監管執法合作備忘錄》,以加強雙方執法合作,采取有效行動,打擊各類跨境違法違規行為,維護滬港通正常運行秩序,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已訂立監管合作安排和程序,及時妥善處理試點過程中出現的重大或突發事件,確保兩地投訴渠道的開放和訴求的有效便捷處理。

兩地已就滬港通投資者教育達成合作安排,繼續做好滬港通投資者教育和投資知識傳播工作。

三、 兩地交易所、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及登記結算機構應當依法履行滬港通各項職責,組織市場各方有序開展滬港通業務。證券公司(或經紀商)應當遵守相關監管規定及業務規則,加強內部控制,防範和控制風險,做好投資者教育和服務,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投資者應當充分了解兩地市場法律法規、業務規則和實踐操作的差異,審慎評估和控制風險,理性開展滬港通相關投資。

市場各方應利用好正式啟動前的時間,進一步做好準備工作,確保滬港通試點順利開展。

特此公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5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