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香港「鋼鐵大王」之稱的捷和集 團創辦人鄭翼之,日前在養和醫院病逝,享年九十歲。他逝世的消息,在揭陽市家鄉的報紙上固然大事報導;而本週一在港舉行的出殯儀式,城中富豪如李嘉誠、榮 智健以及前滙豐銀行大班施德論亦晨早到場致哀,足顯鄭翼之的德高望重。鄭氏家族一向低調,然而旗下家族生意,捷和及美亞集團,在鋼鐵、鐘錶、鋁業及廚具 業,均具有顯著的位置。這個於四十年代已然顯赫的家族,繁衍子孫至今逾百人,而家族身家少說也有六、七十億元,是香港的望族。原來,早在五十年代香港工業 正萌芽之際,鄭翼之已是鋼鐵大王,旗下捷和集團,是本港鋼鐵及鋁業的領導者,名字已然響噹噹,業務遍及港、泰及北婆羅洲等地,生意規模以億元計。「鄭翼之 一家很早便發了財,當時李嘉誠還未來香港。」有份出席悼念儀式的八十歲同鄉鄭伯說時,還望一望坐在一旁的長實主席李嘉誠。李氏於一九四○年隨父親來港,而 那時的鄭翼之已在港擁有四間軍用器材廠。捷和集團由鄭氏四兄弟,植之、則耀、翼之及榮之協力建立,而創業歷史則要追溯至上一個世紀及他們的家鄉,揭陽市玉 浦村。記者踏入玉浦村時,村民們都清楚指出,村裡出了一門四傑,就是鄭氏兄弟;但當再問仔細時,卻發覺全村人都是姓黃,而鄭翼之四兄弟,本來亦是姓黃而非 姓鄭! 鄭翼之本姓黃在門前高掛著「黃」字燈籠的祖屋裡,黃羅樹娓娓道出鄭氏兄弟改姓的來龍去脈,「我爺爺其實是他們的叔叔,他們的爸爸當然 也是姓黃啦!只不過他們的爸爸(黃功毅)死得早,而外公家裡沒有男丁,所以最大的兩個仔,植之及則耀,便過繼給外公改姓鄭。」換言之,早期四兄弟中,兩個 大的改姓鄭,而兩個細的仍姓黃。「後來四兄弟先後到香港一齊做生意,於是全部改姓鄭囉!」據村民介紹,早於二十世紀初,黃功毅在揭陽韓祠路上,曾開了間捷 和店,取其「捷足先登、和衷共濟」之意,專門製造銅門鎖、銅面盆和嫁娶用的錫器等,不過規模很小,僅夠一家人餬口。黃功毅於一九一九年,即鄭翼之八歲時過 身,一家頓失支柱。「當時我爺爺有間米舖,於是肩負起照顧他們一家的責任。」黃羅樹說,家裡突然多了幾張口,大家日子過得很苦。那時已廿多歲的大哥鄭植 之,於是遠赴泰國學打金和鑲嵌;而三哥翼之,亦在讀了兩年私塾和兩年小學後,便要日間打工夜晚進修,其後更到廣州在協同和機器廠當五金和機械學徒。 四 兄弟重建捷和一九三二年,鄭植之學成回鄉,四兄弟決定創業,並沿用父親開過的五金鋪「捷和」為名字。植之和翼之,在廣州開設工場,製造琺瑯徽章和童軍用品 等,其後產品擴大至軍用品,如防毒面具、鋼盔、鐵鏟等,供應給廣西軍閥白崇禧和廣東軍閥陳濟棠的軍隊使用,並於三四年在港開設分廠。植之翼之兩兄弟,在廣 州打天下之時,留在鄉下的則耀及榮之,則在韓祠路捷和老店附近,開了新的捷和五金店,專門製銷錫器。八十四歲的街坊陳婆婆回憶說:「他們那幢樓有三層高, 樓上是工場,樓下是店舖,鋪面有五百呎,相當大規模㗎!那時候請三個工人已算是資本家,而他們起碼有六、七個打錫工人。」而在捷和店隔鄰的蚊帳店店主說: 「我去過他們在北閘那間大屋(捷和園),有花園水池,好靚㗎!主屋周圍的屋仔,是工人宿舍、廚房等,起碼有十幾個工人用,是揭陽的富戶啊!」一九三七年, 日軍侵佔廣州,鄭氏兄弟將工廠移到香港,先在天后廟道設廠,然後擴充至大角咀晏架街,繼續生產軍用器材,植之負責對外搵生意,翼之則主理生產。 香 港創基立業四年間,捷和在港擴張至四間工廠,其中兩間位於土瓜灣貴州街的廠房最大,而集團旗下員工數目逾三千名,常有一、二千萬元訂單在手。可惜好景不 常,四一年香港淪陷,日軍充公捷和廠房,鄭氏兄弟心血一朝盡毀,損失了七百萬元,元氣大傷。但他們並不氣餒,與一班從廣州跟隨來港打江山的員工,輾轉再到 廣西柳州發展。「來港不久的鄭翼之太太吳凝香,亦隨大隊到柳州,沿途負責膳食;有人病了,就煲藥照料病人。」堂姪黃羅樹說。和平後,鄭氏兄弟立即回港復 業,由於機器刻有捷和記號,他們得以重掌工廠,但手頭資金只有八千元。他們知道港府急需一萬張鐵床,以安置港英軍,便找來同鄉林子豐(嘉華銀號創辦人), 投資三萬元去接單,林氏因此分得七萬元花紅,鄭氏兄弟亦賺了不少,於是思量發展機會。當時香港百廢待興,戰時給炸燬的樓房等待重建,但市面卻極缺乏金屬。 鄭翼之便想到,向政府申請專利,打撈沉在維多利亞港內的船艦,及向漁民收購砲彈殼,提煉出鐵和銅,製成鋼筋後出售。為了開展有關業務,捷和製造廠(一九四 七)於一九四七年六月四日成立,資本二百萬元,股東除鄭家外,還有林子豐及其他友好。 拆船無本生利原來,拆船乃一盤無本生利的生意。無本拆 船,是由於捷和取得政府打撈沉船專利,公司可利用沉在海底的艦隻做抵押,向滙豐借得貸款,然後才撈船取廢鐵製鋼。例如捷和以一艘千五噸,名為 Kurenai Maru的沉船,便借到二十五萬元;其後又以一艘二千噸,名為Mactan的沉艦,借得三十五萬元。至於生利,捷和一方面向政府收取每噸六十元的拆船費, 另一方面將廢鐵變鋼筋出售,兩邊收錢,賺到盆滿鉢滿。其後,捷和索性向世界各地如新加坡、英國買船來拆骨。而鄭翼之從前曾透露,淨計拆船,捷和數年間賺了 逾億元利潤。當時捷和每月產鋼二千噸,佔全港產量三分之二,成為華南最大的鋼鐵商。除拆船外,捷和開始分散投資,五一年先在長沙灣青山道成立美亞製造廠, 製造鋁片、電筒殼等,交由廣州來港不久的么弟鄭榮之打骰。五二年再成立鐘錶部門,從歐洲購買計時器,大量生產時鐘賣到遠東。及至七○年,貨櫃船仍未流行時,成立捷和貨櫃,在荃灣生產貨櫃箱。 經 營知所進退捷和業務得以不斷擴展,規模日益壯大,皆因鄭氏兄弟對於進退的時機,拿捏得很準。例如當別人發現拆船好賺,一窩蜂加入拆船業,令利潤跌至只得 三、四釐時,鄭氏便立即抽身而退,再發掘另一門新興的生意。香港另一大型鋼鐵商,紹榮鋼鐵前董事總經理龐熙說:「我們入行的時候,捷和已經將拆船轆鐵業 務,搬了到泰國,而香港業務則集中於做鋁。鄭植之和翼之兩兄弟,是香港工業先驅,往往做些沒有人做的範疇,拆船、轆鐵如是,製鋁也如是,他們利用航空母艦 的油壓器生產鋁,更是第一間在工展會推出鋁窗的生產商,就算後來很多人做,質素也不及捷和出品,他們的品質檢定很出名,鋁窗一定不會漏水。」在鄭植之的交 際手腕下,捷和更與外地工業巨頭合作,如跟美國通時合資鐘錶廠,與澳洲澳鋁合營鋁廠,以及和日本神鋼合作生產青銅,引入外國機器和技術,進一步拋離同業。 捷和集團觸鬚伸延至泰國、台灣、星馬、美國,「就連沙地阿拉伯,都有捷和沙石廠。」堂姪黃羅樹說。 地產一鋪賺十九億由於集團不斷擴充廠房, 騰空的舊廠房便有重建價值,捷和於是進軍地產業。例如原於牛頭角的鋼鐵廠,搬到長沙灣元州街後,原址便發展成嘉和園三幢住宅;而位於土瓜灣貴州街的電筒 廠,移師到觀塘新廠後,地皮便發展成十幢以「安」字排列的安和園住宅。七三年,負責地產發展的鄭翼之,趁樓市高峰期,將旗下專責地產發展的捷聯企業上市。 其後樓市狂瀉,他決定放棄高風險的地產,八○年將六成捷聯,以三億元賣給佳寧後,自己返回工業老本行。不過他退出地產市場的最後一擊,卻為家族一鋪大賺十 九億元!那便是捷和貨櫃一幅位於荃灣二十八萬呎的舊廠地皮,由於八十年代已丟空,捷和於是與新鴻基地產合作,發展成大型屋邨海濱花園,物業於八八年賣樓 花,而捷和因這個項目而賺到笑。 兄弟聚居共產毫無疑問,在港開山劈石創基立業的,一直由鄭植之及鄭翼之兩兄弟主持,而則耀及榮之,遲至五十 年代才來港歸隊,然而鄭家秉承潮州人那種拚搏及手足之情,家族一直是共產。「他們四兄弟感情好好,對於大家在戰亂時,能同舟共濟而非常自豪,所以家族生意 發展得咁大,亦無分是誰功勞。」與鄭翼之相識廿幾年的鄭森說:「四兄弟都同意,大家只從公司支取生活使費,其他賺的都留在公司錢搵錢。」事實上,這四位潮 州兄弟的「共產」及聚居意識非常強。五十年代的捷和,已經是大型企業,四兄弟早已成為千萬富翁,但都堅持聚居於科發道一號,各佔一層。直至六一年,鄭翼之 才搬到嘉多利山,一住四十年,而他的子孫亦聚居於附近,方便來往。在鄭翼之家打工的一名工人說:「每個星期他們都輪流回來吃晚飯,每逢過時過節,就全部返 曬嚟,足足有三圍枱。」隨著則耀、植之、榮之於七十年代中、八三年及八五年相繼辭世,捷和集團總指揮由鄭翼之擔當,成為家中的族長。「雖然他近年身體不 好,但仍然堅持朝朝九點返公司,下午就去粉嶺打高爾夫球。」一名捷和員工說。 第二代接班分產如今族長已去,不過鄭家秩序井然,因為第二代早 已接班,而且核心公司的控股權,已由單一兄弟的家族控制,避免紛爭。例如二哥鄭則耀家族,目前佔有將軍澳捷和神鋼三成股權(日資控四成),該廠就由他的二 仔建茂揸弗。而鄭翼之家族,目前控制捷和實業及捷和製造主要股權,所以這兩間廠的話事人,亦分別由翼之的大仔樹安和二仔樹樂出任。至於專做廚具及鋁板的美 亞製造及美亞鋁廠,大股及管理權,由鄭榮之家族擁有。至於鄭植之家族,雖然是四兄弟中子孫最繁衍的一支(單是仔女便有廿人),卻甘做沉默的小股東。由於四 兄弟後人都各有「地盤」,家族「共產」意味已然淡化,大鑊飯的日子亦已然不再。而事實上,鄭家子孫不少到外面發展,例如孫子鄭兆良,便沒有參加家族生意, 而是自行在外面搞時裝設計,成為著名設計師。亦由於鄭家已然分產,日後家族爭產的官司案機會,亦可能大大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