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智商(19):絕對值與潛在值的矛盾 脫苦海
http://notcomment.com/wp/?p=10980 市場主流簡單地以同區不同物業比劃,作為新盤開價高低的指標,實乃過於簡化。筆者認為投機與投資最根本的分別,前者著重點是方向,比如市盈率19倍入市也不要緊,只要有辦法在23倍時出貨,已有兩成升幅;後者則著重購入點估值的高低,比如12倍時入貨,即使後來跌到10倍甚至更低,最終仍可獲利。樓市此時估值高(從租價比率或租金回報衡量)但方向上的處境,是典型的「投機市」而非「投資市」。反而股市是估值合理而後向未明,是適宜逢低建倉等收割。
無論新盤定價又好,二手市場的叫價亦好,越是高價,越把後市潛在升幅透支,甚至將會有一天超出基本因素所能反映。九七時兩個最典型的例子是六千元的天水圍及八千元的深井,直到今時今日,亦是遠離家鄉。
歸根結底無論樓股市場,或小如炒賣郵品甚至比如世界盃紀念品之類,有些價位只存在於某時某地所營造出來的市場氛圍,當此種氛圍不復存在,此等價格亦將永遠消失。用樓股為例或太沉重,就拿郵票為例,1997年青嶼幹線通車紀念小全張票面值5元,筆者在網上找到一拍賣網,有以下描述:
「由於圖案非常精美,該小型張在97年曾火了一把,最高曾炒到近百元的價位,近年郵市不振使該小型張的價格跌到了一個難以想像的低位,投資價值現在已經完全凸現,一旦郵市回暖升值空間非常廣闊!」

筆者手上也有一疊,買入價不是伍圓,也不是佰圓,而是$1.5,大概是五十張吧!數也懶得數。大家想想與樓市的關係吧!
思考的碎片---20160703 百分比和絕對值
Nainital的碎片哥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2wj6v.html
百分比和絕對值
百分比永遠可以保值和增值
絕對值永遠是貶值 變質的遊戲
對財富而言。
今天中午去兩咖啡吃飯
進門 巨幅的曾梵誌的黑色蘆葦印入眼簾
曾梵誌就是百分比 過去幾十萬現在幾千萬 這個眼光好一定保值和增值
話說剛剛看到好友的圖

這個圖明顯可以看出 大學學歷的價格在在下滑
換句話也證明的知識的本身屬於絕對值遊戲 不是白分析
CPU的主頻也是絕對值 所以CPU的主頻/價格比永遠下滑 也就是通縮
任何數字化的都是絕對值遊戲 所以互聯網時代 IC的任何產品都是通縮的 只有機遇人際關系的才是通脹的
人際關系的集中度屬於百分比 贏家通吃就是100%
好 舉幾個百分比例子
最好的音樂會是百分比
最好的老師是百分比
最好的地段是百分比
最好的醫生是百分比
這些都是通脹的 絕對不會通縮
當然最好的藝術品 更是通脹的 當然藝術品也有一個問題 地段老師醫生 最好是穩定的 藝術品的最好是會變遷的
上次去臺灣大未來少東聊天就說到 臺灣本度藝術家 現在屬於通縮 洪東祿那個雕像我本來想拿下來的 後來還是不夠喜歡
如果是鐵臂阿童木我就拿下了 嘿嘿
次級的藝術家會通縮
大未來也是眼光好 在市場流行本土藝術家的時候搞定趙無極 奠定行業地位和未來若幹年的身價
所以百分比遊戲本質上也是眼光遊戲
其實地段也一樣
今天聽說淮海路的太平洋要關門
一身嘆息
上海的地段也在發生變化
淮海路慢慢淪落
類似一城九鎮的 郊縣在崛起
兩個觀察視角 房價和鐘點工(阿姨)的價格
用發展的眼光看未來 才能立足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