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股權眾籌對投資人和創業者的多重挑戰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048

全民參與的股權眾籌時代開始了。 (CFP/圖)

“所有權”是非常神聖和嚴肅的一件事情,而引入大眾參與,無論是對創業者還是對投資人來講都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眾籌是一種更為靈活有效的方法,通過互聯網向多維度的群體籌集資金、資源、智慧,促使這一件事能夠達成共同目標。

眾籌主要包含三個關鍵要素,第一個是籌資的主體,可能是項目、硬件,可能是一個公司,也可能是一塊土地、房產,可能是一個合約,甚至可能是一個人一天的時間。任何可以被證券化的行為,有可能被拆細、通過一定程度的標準被定價、有流動性安排的權益、權利和資產都可以成為被眾籌的主體。

第二個要素是參與者,包括出錢的個人或者投資機構,他可能是自然人,也有可能是購買一個產品預售形態的個體,也有可能是貢獻資源的主體。

第三個關鍵要素就是眾籌的法律形態,根據眾籌標的以及這些對應主體的情況分為不同的形態。比如說像股權眾籌,它的標的是一個公司的股權,出資人投的是通過購買公司股權、預期股權,實現增值、轉讓、套現。

比如產品眾籌有預售行為,它是一種大家把資金投入進來共同去為這個事情達成目標;籌集一個運動員或者明星未來收益權的合約,它籌的是粉絲對這個明星或球員的支持,但是他又同時可能會想有回報;項目制的眾籌,是對人的時間、未來的眾籌。  

股權眾籌的特點  

股權眾籌有很多種,更多的就是籌集資金用來購買公司的股權。股權眾籌也分很多種細分領域,比如天使匯專註於互聯網、O2O、高端技術這些方向的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價值可以提高的創業公司;資產型的股權眾籌,比如大家共同投資一個發電廠,發電廠本身的股權價值不太有可能會增值提高,但是可以分紅,所以它是通過分紅給投資者帶來回報。

還有一些消費連鎖型的眾籌,可以投資一些小店,又可以成為店面的會員,這也是股權加消費者的預消費卡的這樣一種組合型的眾籌。

股權眾籌有非常多的類型,關鍵點在於它是利用了公司法中關於股東股權所有權的這個領域,根據所有權的特點去設計的一個模式。

對投資人和創業者的多方面挑戰

“股權眾籌”這四個字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其實是有很多挑戰的。美國比較有典型代表意義的幾個平臺都認為自己已經不再是股權眾籌平臺了,比如AngelList、FundersClub。

“所有權”是非常神聖和嚴肅的一件事情,而引入大眾參與,無論是對創業者還是對投資人來講都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一方面對投資人來說,舉個例子,比如這個公司最後賺了錢,如果有資產轉移、欺詐,不能履行承諾,或者做關連交易,就對契約精神是很大的挑戰。

當然虧了錢會有更大的挑戰,如果是一個風險承受能力很高的投資人,就會以“打水漂”的心態來看待;如是一個普通百姓把錢拿出來做這種高風險投資,就很可能會引起社會的群體事件。

另一方面對創業公司來說,一下子來了幾百個股東進到自己的股東名冊中,也沒有那麽多時間專心致誌的把公司和產品做好,他可能需要花大量的時間應付股東,這是很大的挑戰。

對一個主體會有多種形態的形容,所謂股權眾籌應該是股權合投,“股權眾籌”只是我們從法律角度的對這個行動的形容。但是在美國,他們不認為這是對這個事情最貼切的形容,所以他們都否認自己是眾籌股權。  

風險揭示是眾籌平臺的責任

風險揭示是平臺本身應該擔負的責任,對投資人的風險識別也是平臺必須擔負起的責任。這個風險不是以虧損的金額來定,而是以實際盈利能力和控制風險的可能性去定,以及包括他對於這個風險管理的能力進行判斷。

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一些股權眾籌平臺所設定的規則,雖然把一些投資人出資的金額降低,控制上線門檻,但是依然沒有控制風險本身的虧損的可能性。

此外還有投資者教育、風險承受,以及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保護,都還存在很多問題。包括後面議事規則的效率,也會成為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那麽多股東進來,最後怎麽去解決規則的問題、投票的問題,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探索。

眾籌這樣的股東構成,退出方面肯定也會有挑戰,因為大家對於退出預期比較高,需要一個良好的退出機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9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