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券商已經開始收緊傘形信托,傘形信托的門檻和傭金費率均被上調,杠桿比例也有所降低。
據上海證券報,傘形信托接受度較高的南方券商中,新開傘形信托的門檻被提高。單一傘形信托的總規模從1000萬提高至3000萬,甚至1個億;傘形信托下掛的單個子賬戶門檻也從300萬提高至500萬。
不僅是門坎,傘形信托的費率也有所上調。上證報援引業內人士介紹,傘形信托的融資利率根據資金量大小,較原來的8.1%有不同程度提高。傘形信托的通道費用也從此前的萬分之二,提高至萬分之五左右。
上證報引述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上資金充裕,傘形信托收緊不會引發大戶平倉潮,影響僅限於心理層面。
不過,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撰文表示,盡管監管層這次對“傘形信托”收緊對股市影響不會大,但投資者還是當心為好。投資規避風險永遠大於獲得收益。
此外,傘形信托的杠桿比例也有所降低,光大銀行已經率先將傘形信托的杠桿比例降至1:2.5。
據招商證券統計,目前傘形信托的規模為3000至4000億元,總體規模不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搜房轉型一波三折,近日其裁員經紀人再一次讓搜房陷入混亂。有媒體報道稱,搜房網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辭退了部分租房經紀人,理由是任職期間存在合同造假。
而據部分經紀人爆料,他們表示“抗議”,因為這些行動搜房一直是知情的,等於是一種暗自“默許”。搜房方面認為,公司依據公司規定和合同條款,對刷單造假予以懲處。公司租房集團年初發布的業務紅線明確規定,弄虛作假,如向公司、客戶提交虛假信息、證明文件等不誠信行為,一旦發現觸犯紅線者,一律開除。
16日搜房公關部門發給《第一財經日報》的郵件中表示,上述因造假發生的辭退並非第一次。今年5月,租房業務部門的經紀人劉某,在稽查部門的例行檢查中,被發現4月份的56單當中有3單為虛假成單,被搜房開除。同月,上海稽查中心對已成交合同進行抽查,發現陳某等三人在上傳合同附件里面,產證產權人信息一欄為經過PS處理過的產權人信息,上傳的三方合影照片為網上截取圖片,這三人也因造假被開除。
從業績方面看,搜房表現並不算特別理想。本報記者在搜房2014年的年報看到,其總營業收入為7.02億美元,同比增長10.3%;運營利潤3.1億美元,同比下滑11.7%。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新報道,ISIS聲稱,周一晚上在巴基斯坦一警察培訓學院發生的遇襲事件是由他們發動的致命襲擊。
不過,這一說法與巴基斯坦官員周二發布的聲明相沖突,聲明表示,該襲擊是由巴境內極端組織“羌城軍”(Lashkar-e-Jhangvi al-Alami)發動的。
據巴邊防部隊官員介紹,襲擊發生在當地時間24日夜間11時05分左右,3名武裝分子穿著自殺式炸彈背心,攜帶機關槍和手榴彈,潛入奎達市的警察培訓學院實施襲擊。隨後,武裝分子控制了學院招待所,並將約200名受訓警察劫持在招待所餐廳內。
目前,該事件已造成至少61人死亡,117人受傷。
25日,安全人員在巴基斯坦奎達遭襲的警察培訓學院附近警戒(圖:新華社)
遭襲的警察培訓學院(圖:路透社)
事件發生後,巴安全人員進行了4個小時的營救行動,CNN報道稱,三名武裝分子已死亡,其中兩名引爆了自殺式炸彈背心,另一名在槍戰中被擊斃。
人們將一名受傷的警察訓練中心學員轉移至醫院(圖:新華社)
據悉,此次的恐怖襲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挾持警校的學員。
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Nawaz Sharif)強烈譴責此次的襲擊事件,他隨後親自指揮安全部隊,以保護被挾制的受訓學員。
受傷的警察訓練中心學員在巴基斯坦奎達的一家醫院接受治療(圖:新華社)
俾路支省是巴基斯坦面積最大的省份,與阿富汗和伊朗接壤,分離主義叛亂分子、宗教極端主義和基地組織有關的武裝分子在這里較為活躍,在過去的十五年里,有超過一千四百起針對當地什葉派穆斯林等團體的暴力事件發生。
中國外交部:深表震驚,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對巴基斯坦發生的這一遇襲事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發生在奎達的恐怖襲擊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深表震驚。對襲擊事件予以強烈譴責,對遇難者表示哀悼,向傷者和遇難者家屬表示深切同情和慰問。
陸慷強調,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將繼續堅定支持巴基斯坦政府打擊恐怖主義、維護國家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努力。
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為2.1%,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
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漲幅持續擴大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認為,從環比看,受食品價格下降影響,10月份CPI下降0.1%。鮮活食品市場供應充足,蛋、豬肉、水產品、鮮果和鮮菜價格環比分別下降4.0%、2.8%、1.8%、1.7%和0.9%,合計影響CPI環比下降0.18個百分點。國內部分能源產品價格回升,居民用煤、液化石油氣、柴油、汽油價格環比分別上漲3.7%、0.9%、0.9%和0.8%;部分服務價格繼續上漲,醫療服務、衣著加工服務費、家庭服務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8%、0.3%和0.2%。
她認為,從同比看,10月份CPI上漲2.1%,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對比基數相對偏低。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7%,漲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食品中,鮮菜價格同比上漲13.0%,漲幅比上月擴大5.5個百分點;蛋價同比下降2.4%,降幅比上月縮小2.2個百分點;鮮果、水產品和豬肉價格同比分別上漲6.0%、5.0%和4.8%,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7、1.1和1.0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7%,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非食品中,課外教育、醫療服務、物業管理費價格同比分別上漲4.8%、4.6%和1.5%,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4、0.7和0.2個百分點。
興業證券曾分析,10月份高頻豬肉價格繼續下跌,豬價同比轉負,對CPI同比增速將由拉動轉為拖累。考慮到去年基數問題,第四季度CPI同比漲幅都可能將維持在2%左右。
對於近期輿論關註的大蒜價格問題,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李佩珈也曾分析,蒜價持續的回升會對通脹形成一定壓力,但這種壓力的影響也不能過度誇大。“因為大蒜價格上漲更多是今年產量較低,而不是剛性需求和投資性需求發生改變。而且,大蒜占CPI籃子的權重比較低。”。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也曾表示, 隨著低基數效應的持續和部分食品價格反彈,通脹將延續回升態勢。但居民收入未大幅改善情況下,通脹回升存在上限,預計第四季度通脹高點可能接近上半年2.3%的水平,因而對貨幣政策影響有限。
PPI同比漲幅持續擴大
余秋梅表示,從環比看,10月份PPI上漲0.7%,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
其中,環比變動有五大特點:一是價格上漲的行業個數增加,在調查的工業大類行業中,27個行業產品價格上漲,比上月增加2個;二是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漲幅較大,環比上漲9.8%,比上月擴大4.4個百分點,影響PPI環比上漲約0.2個百分點;三是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3.9%和1.1%,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7和0.6個百分點,合計影響PPI環比上漲約0.2個百分點;四是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環比由降轉升,上漲1.5%,影響PPI環比上漲約0.1個百分點;五是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環比上漲0.8%,漲幅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影響PPI環比上漲約0.1個百分點。
余秋梅指出,從同比看,10月份PPI上漲1.2%,漲幅比上月擴大1.1個百分點。分行業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同比上漲15.4%,漲幅比上月擴大11.3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石油加工業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3.1%、3.7%和3.6%,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3.0、2.5和3.6個百分點;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同比由降轉升,上漲2.0%。據測算,上述五大主要行業合計影響PPI同比上漲約1.4個百分點,是帶動PPI同比上漲的主要因素。
興業證券宏觀研究團隊則表示,10月商品價格暴漲,高頻鋼鐵、煤炭、水泥等價格整體上漲。從數據關系來看,一般而言,國內商品價格以及原油價格領先PPI同比約3個月左右,這意味著接下來幾個月內PPI同比都可能持續上升。
中國農業銀行行長趙歡3月29日在該行業績發布會上透露,去年央行對農行按季進行了4輪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考核,農行4個季度都在B檔。趙歡指出,農行內部也按照宏觀審慎評估標準進行了自測,結果顯示,評分不斷提升,在B檔中屬於評分偏高的。
去年開始,央行將差別準備金動態管理機制升級為MPA,考核內容一共分7大類14項指標。今年一季度起表外理財也將納入MPA廣義信貸指標進行考核。市場普遍認為,廣義信貸與資本充足率是當前最主要的兩項指標,一些有壓力的銀行從今年年初開始就在不斷調整廣義信貸規模和增速。但趙歡表示,對於大型銀行而言發展平穩,MPA考核對大行影響相對較小。
第一財經此前采訪也發現,大行目前對於MPA考核確實並沒有太大的壓力,而中小銀行,特別是擴張較快的銀行壓力非常明顯。華創證券銀行分析師指出,在目前已經披露年報的銀行中,僅測算廣義信貸增速和資本充足率已經有城商行不達標可能會被評在C檔,而大部分的銀行還是在B檔,A檔僅一家。該測評並未將包括定價行為、信貸政策執行等主觀評估的指標加入測算。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23日表示,特朗普政府對重啟美歐自貿談判持開放態度。
羅斯在英國《金融時報》當天刊登的文章中說,減少美國對歐盟貨物貿易逆差是特朗普政府的優先工作之一。他表示,盡管特朗普政府通常被描繪為全球經濟中“保護主義”勢力的代表,但政府仍有意與大型貿易夥伴達成貿易協定。
羅斯指出,雖然特朗普政府上任後即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但政府已清楚決定不會對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定(TTIP)談判采取同樣的態度。他表示,很明顯等到某個時候美國需要與歐盟做成一些事情。
據《金融時報》報道,羅斯將與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24日在華盛頓首次會面討論如何推動TTIP談判。但這並不意味著美歐將迅速重啟TTIP談判,特朗普政府的首要貿易事務仍是重新談判北美自貿協定。
此前,特朗普上任首日便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退出TPP,這也宣告著美歐TTIP的擱淺。
從2013年開始,美歐啟動了TTIP談判,但由於談判雙方均面臨選舉以及缺乏民意支持等因素而進度緩慢,原定於2016年之前結束的TTIP並沒有如期在奧巴馬政府任內結束。
美歐曾估計,TTIP的達成將造就世界上最大的自貿區,涉及全球40%的經濟產出和50%的貿易活動,每年將分別給歐盟和美國經濟增加1190億歐元和950億歐元產值。
2015年,歐盟對美順差創下1550億美元的新紀錄,這一數字可能在2016年輕微下降。到去年11月為止,歐盟對美順差為1340億美元。
美歐方面的官員此前都仍謹慎樂觀地認為,要在法國、德國於2017年結束大選後,才有機會再次推動TTIP談判。原因在於,除了需要得到歐洲議會有關TTIP談判的法律授權裁決之外,歐盟成員國也無法在大選之年觸碰農產品關稅、數字經濟和服務業市場準入等敏感議題,但這些卻恰恰是TTIP談判的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