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95%的人看了達·芬奇清華博物館讀展記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199

如果說常設展“清華藏珍”顯示了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殷實家底,幾組特展則充分體現了清華的學科特色。

《營造·中華——清華營建學科專題展》第一次公開展出了梁思成、劉敦楨等在中華營造學社手繪的古建築結構圖。一殿、一廊、一柱、一廟、一亭的各個細部構件都用中英文清晰標註,繪圖端莊、嚴謹。一張張看過,何謂“文明的有序傳承”一目了然。為讓展覽更立體,展廳中央特設了幾尊古建的大型木質模型。“中華營造學社”的文字介紹中提到朱啟鈐,他是學社創辦人,而中華營造學社是清華大學建築系前身。以往,朱啟鈐更為人知的身份是北洋政府時期的交通部總長、內務部總長、袁世凱複辟帝制的擁護者。

自2010年之後轟動文物及古文字界的清華竹簡的研究成果,在特展《竹簡上的經典——清華簡文獻展》中得到了凝練展示。展品是仿制的竹簡,對應清華簡目前釋讀出的重要篇什。文字說明既有竹簡內容的現代漢語釋義,讓外行也可以對清華簡的文獻價值一目了然,也有如下有趣內容:清華竹簡的書寫文字是楚文字——秦始皇“書同文”之前,諸國“文字異形,言語異聲”,楚文字是其中之一。清華簡中有不少以前出土材料中未曾見過的楚文字字形,因其記載的文獻有傳世文本,兩相對照,可以擴展可識讀的楚文字字庫。清華竹簡中的《算表》由21支竹簡組成,其上書寫的全是數字,核心內容為九九乘法表的擴大,包括乘、除,以至乘方、開方運算。美國《自然》雜誌把它稱為“世界上最早的十進制乘法表實物”。

《尺素情懷——清華學人手札展》涉及中國近現代文化史、學術史上一連串閃亮的名字: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梅貽琦、竺可楨、胡適、李濟、馮友蘭、趙元任、羅家倫、錢玄同、葉企孫、曾昭掄、馬衡、梁漱溟、聞一多、潘光旦、楊振聲、劉文典、俞平伯、錢穆、顧頡剛、吳宓、錢基博、錢鍾書、楊聯升、楊絳……人生百態和歷史一角,在尺素之間流轉。

1914年,梁啟超贈友人周大烈的七言楷書,書法和意思都剛健、雍容:“道義極知當負荷,湖山仍得飽登臨”。

1926年,王國維贈朱自清的《蓼園二絕句》是其自身心境的絕佳寫照:“酒為春寒瀲灩斟,昔年賓客昔園林”,“清歡一夕付東流,投老誰能遣百憂。記得前年披畫讀,風燈過眼雪盈頭。”

《尺素情懷》展出藏品:王國維贈予朱自清的蓼園二絕句條幅。(尺素情懷/圖)

一年之後,陳寅恪挽王國維的對聯同樣低回、繾綣:“十七年家國久魂銷,猶余剩水殘山,留與累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簽新手觸,待檢玄文奇字,謬承遺命倍傷神”。兩幅墨跡藏於清華檔案館,公開亮相這是第一次。

1929年,胡適寫給友人陶孟和之女陶維正的信一團親切:“你是很好的孩子,不怕沒有進步,但不可太用功。要多走路,多玩玩,身體好,進步更快。”另一位“五四青年”羅家倫寫給友人的七言行書條幅,卻是銳氣畢現:“大海能容豈枉然,無窮生力集鱗潛;縱然霜染青青鬢,動量不容天地間。”

1946年,俞平伯贈友人畢樹堂的《遙夜閨思引》手稿長達19頁。據《尺素情懷》策展人、常務副館長杜鵬飛考證,《遙夜閨思引》是俞平伯醞釀於1942年、完成於“抗戰”後的五言古體長詩,目的是向士林表達自己居於淪陷區的不得已。其中充滿了“才子佳人、宮怨閨情式的譬喻”。“從寫作、發表、出版的整個過程及其版本格式來看,俞平伯是將《遙夜閨思引》作為一個事件來經營的”,“他不厭其煩地題跋並在書信中以圈點、箋註的方式,逐段交代詩中暗藏的本事及個人的身世、懷抱,在近親、密友、同事、弟子等圈子里打著燈籠去找‘知心客’”。

很多人的字漂亮,但自誇和吐槽還是要看吳宓。1944年偏安西南聯大之時,他在寫給友人的信中抱怨:“今昆明之師生無不以兼職得錢為急務,甚或營商投機,品卑於市儈,無人真心在學問道德……宓幸能‘貧而樂’,從其本性之所適。而《大公報》偏登載新聞,誣宓以在大光明影戲院翻譯影片。該院乃賈珍與薛蟠所開辦,豈有妙玉日夕在其中廝混,向若輩趨承供奉乎?”

錢基博寫給曲藝史家、民俗學家張次溪的信,提到了當時擬議出版的《辛亥革命運動史料叢編》“煌煌巨著,實為近代史料之結合”,評價康有為“乃今古絕續之一大聯系”。

劉文典寫給商務印書館總經理王雲五的信就《莊子補正》的稿費討價還價。當時,劉文典的同事有一輛新的雪鐵龍汽車要轉讓,劉文典想把雜著《玄南雜識》和《莊子補正》一起拿給“商務”出版,索價兩千元,被“商務”婉拒。

同樣是寫給王雲五的信,劉仙洲和姜立夫是討論幾部大學教科書的出版事宜。1930年代初,商務印書館曾系統出版大學教材,“廣譯歐美專門著作”、“鼓勵本國專門著作”,到抗戰前夕,出版了涉及文學、歷史、法學、經濟、理工、化學、醫學等各個學科的二百余種教材。

這批兼具史料價值和書法之美的清華學人手札足夠愛好者流連整整一個上午,但它並不是所有特展中最搶眼的一個。《對話達·芬奇》包括列奧納多·達·芬奇的60幅《大西洋古抄本》手稿真跡和他的學生維斯皮諾臨摹的《最後的晚餐》。《最後的晚餐》真跡現藏於意大利米蘭聖瑪利亞德爾格契修道院的墻壁上。維斯皮諾的臨摹品是最接近的摹本,它的畫幅是118厘米×835厘米,運輸過境大費周章。

據館方估計,自9月11日開展以來,有95%的參觀者被特展《對話達·芬奇》吸引。也正是這個展覽序廳中的達·芬奇生平年表,被用心的觀眾挑出多處英文文法和拼寫錯誤,成為清藝博開館一周後遭遇的第一個公關危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952

看了《擺渡人》,2016年的中國電影過去了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863

《擺渡人》(電影劇照/圖)

“有很多創作者,你們寫的都不是作品了,你們寫的連產品都不是了,你們寫的是理財產品,是大家的融資工具。”

2016年的中國電影以《美人魚》的驚喜開篇,以《擺渡人》這樣的備受爭議的影片收尾,450億元的總票房,近十年來最低的票房增速,無不說明著:中國電影票房高速增長的神話正在破滅。

“知道”(nz_zhidao)為你回顧2016年中國電影的紛紛擾擾。

《擺渡人》趁著12月的小尾巴上映了,集齊了梁朝偉、金城武和陳奕迅三大男神,有王家衛監制加持,但備受爭議,“好評與差評齊飛”。有如周星馳等影壇大咖點贊、影評人力挺、普通觀眾感動共鳴,也有被網友吐槽:滿屏的大暖色調畫面,打雞血般的情感表達,男神瘋癲猛灌雞湯對白,甚至還出現了“王家衛欠張嘉佳多少錢”的微博話題討論。

但影片上映4天,就取得了3億票房,登頂今年聖誕檔票房冠軍,可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擺渡人》過後,2016年的中國電影到底發生了什麽?

《美人魚》(電影劇照/圖)

不斷調低的“小目標”

還有3天,2016年即將過去,中國電影也交出了答卷。據預測,今年的票房總收入跨過450億元的門檻,雖然超過了去年的440億元,但其增長率卻創下了近十年來的最低。

其實,2016年的中國電影有個非常漂亮的開端。《美人魚》橫空出世,不斷打破票房紀錄,並最終以33.9億元人民幣的成績成為中國票房歷史冠軍,一季度國內總票房更是創下144.66億元的高峰,而600億元票房的“小目標”也是那個時候定下的。

然而,信心並未持續太久。第二季度,電影票房就開始回落,整個上半年市場只報收246億元,同比增速僅為21%,為近年來最低。尤其是暑期檔一過,很多人才發現,600億元這個“小目標”似乎不是那麽容易實現了。

2016年暑期檔(6-8月)總票房124.24億元,與去年的124.3億略有減少,很多人預期的30%甚至更高的增速徹底落空。最直觀的體現是,2016年暑期檔票房前三的國產片分別為《盜墓筆記》《絕地逃亡》和《寒戰2》,3部影片總票房25.45億元;而2015年暑期檔《捉妖記》《煎餅俠》《大聖歸來》的總票房為45.55億元,兩者之間差了超過20億元。

中秋檔有《大話西遊3》《追兇者也》《七月與安生》《反貪風暴2》《我的戰爭》等上映,如果以中秋假期三天結算,2016年中秋檔的總票房為5.05億元,比去年的7.16億元相比,下降比例超過3成。倘若再把放假前一天的數字放進去,降幅更為明顯。整個中秋檔期出現了同比負增長,這是極為罕見的。

國慶檔《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爵跡》《湄公河行動》《王牌逗王牌》形成了四足鼎立之勢,不過這四部大片,竟然沒有一部單日票房破億,2014年《心花怒放》單日破億,2015年《港囧》《九層妖塔》《夏洛特煩惱》單日破億,這是近兩年來的首次未破億。國慶7天總票房約15.67億元,比去年減少2.83億元,同比下降15.3%,觀影人次下跌700萬。這也是近10年來,內地國慶檔票房首次出現下跌。

直到這時,許多人才幡然醒悟:別指望什麽600億元了,想突破500億元難度也不小。人們把希望寄希望於賀歲檔——但11月全國電影總票房繼續下滑,較去年同期縮水1.2億元,成全年第六個負增長月。12月中旬上映的《長城》成為最後的“救市”希望。《長城》雖然首周收入4.7億元,成績不錯,但還是比去年同期的《尋龍訣》首周6.01億元低了22%,甚至比暑期檔的《盜墓筆記》首周還少。相較於高達1.5億美元的投資,《長城》這樣的成績並不能讓人滿意。聖誕檔的《擺渡人》和《鐵道飛虎》可以說是2016年最後兩部大片了,但《擺渡人》卻收獲了今年國產片的最低評分之一,票房成績也頗為平庸。

2016年的中國電影以《美人魚》的驚喜開篇,以《擺渡人》這樣的備受爭議的影片收尾,其450億元的總票房,近十年來最低的票房增速,無不說明著:中國電影票房高速增長的神話正在破滅。

《爵跡》(電影劇照/圖)

IP的幻滅

很多人註意到,2016年暑期檔、國慶檔等票房收入不及預期的關鍵在於,“大片不大”,許多可能會成為爆款的影片,紛紛馬失前蹄。不過,人們對於其“爆款”的預期,並不是因為其影片質量,而是因為它是大IP。

資本熱捧IP情有可原。畢竟中國影視投資制度並不完善、影視生產仍未實現工業化、受眾也未形成穩定的觀影訴求,很多時候投資一部影視劇就像賭博,多少靠點運氣,而自帶粉絲基礎的IP電影可以有效抵禦這種風險。比如許多網絡小說本身就有百萬量級的讀者群,據CNNIC調研數據顯示,網絡文學用戶中有79.2%的人願意觀看由網絡文學改編的電影電視,資本看重的就是這份潛在的“消費力量”。

2015年是中國電影的IP年,《小時代4》《梔子花開》《左耳》《何以笙簫默》《九層妖塔》《萬萬沒想到》等IP電影雖然質量堪憂,但頂著IP的帽子,每一部電影都輕松破億,並賺得盤滿缽滿。2016年大量熱錢和資本跟進湧入,IP電影被瘋狂追捧。有根據大熱的網絡小說改編,比如《微微一笑很傾城》《致青春2》《夏有喬木 雅望天堂》《爵跡》;有對經典的翻拍,比如《大話西遊3》;有根據大熱綜藝改編,比如《極限挑戰之皇家寶藏》……這些IP電影都帶有強烈的粉絲屬性,擔當主演的都是吳亦凡、陳學冬、鹿晗、韓庚等人氣偶像。

但這些IP電影的票房卻遠低於預期。還是以《爵跡》為例,投資高達2億元,一年多的宣傳期,吳亦凡、陳學冬、王源、範冰冰、楊冪等炙手可熱的明星主演,國慶檔的天時地利人和:很多人預期票房10億元肯定不是問題。其最終票房3.8億元,可謂慘敗。

IP為何行不通了?因為實在拍得太爛了。2015年的IP電影讓不少投資者大賺了一筆,2016年資本與熱錢大量跟進,並染上了“IP迷信綜合征”。拍不拍,取決於你是否是IP;如果不是IP,再優秀的劇本、再優秀的演員可能也無人問津;你若是IP,哪怕你劇本爛得出奇、哪怕你小鮮肉毫無演技,也拍;如果是熱門IP,那就趕緊拍。投資方根本無暇顧及電影的質量,也等不及對IP的深耕與培養(像漫威公司對超級英雄系列的時間投註),只是著急著利用IP變現。

其結果是:完全依賴於IP的概念與形式,忽略了內容生產。原創劇本不重要了,不入流的網絡小說才是捷徑;編劇不重要了,他們漸漸演變成圍繞大IP展開的流水線上不那麽重要的一環;創意不再重要了,因為創意已溶解在一連串資本、時間的運作體系之中;演技不那麽重要了,反正粉絲們想看的是偶像的臉……IP電影漸漸淪為“靠噱頭堆砌起來的在電影院放映的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視頻”,《致青春2》《王牌逗王牌》《擺渡人》等爛片不斷刷新著爛片的底線。

2015年觀眾被IP爛片忽悠了一年,2016年你還敢指望著他們繼續上當?

《葉問3》(電影劇照/圖)

瘋狂的資本

在對IP瘋狂追捧的背後,是資本的力量。

2016年之前,中國電影經歷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黃金期,許多影視公司很輕松地賺到了快錢,傳統產業的衰退讓熱錢湧入電影市場。這本是一件好事,它能為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更為優越和充足的創作條件。但資本是一把雙刃劍,尤其是資本的逐利本性帶來的急躁和急功近利,嚴重損害了電影創作的基本規律。比如,太多資本想著“短評快”地掙錢,你別跟我談什麽導演技巧、演員演技、影片質量,只要能給我賺到錢就可以。許多電影人屈服或者臣服於資本所有者,立即繳械投降!這直接導致了過分依賴粉絲營銷的IP的受捧,以及一大堆IP爛片的出現。

更為嚴重的是,資本甚至把純粹資本領域的各種運作手段,運用於電影市場。編劇的流水線化、制作過程的短周期化、宣發環節的各種所謂金融創新、票房環節的各種運作,無一不是資本市場典型操作方式的翻版。尤其是所謂的金融創新,更是帶壞了整個電影市場的風氣。

非常典型的是《葉問3》。《葉問3》的票房造假是2016年中國電影最為重大的事件之一,一方面是造假力度的“史無前例”,“他們想買多少票房,直接拿錢砸,簡單粗暴”。另一方面,是因為票房造假背後還牽扯到一場龐大而複雜的資本遊戲。用財經專業詞匯講,就是電影票房“資產證券化”,將電影從前期準備,到拍攝和宣發全過程所需要的資金,做成標準化的理財或信托產品,進行融資。一旦票房達不到保底數字,這場擊鼓傳花的遊戲很可能戛然而止,最壞的結局就是重蹈e租寶的覆轍,讓無數無知散戶接盤。

《葉問3》的猖獗造假,揭開了中國電影證券化的一角。這就像編劇宋方金說的:“有很多創作者,你們寫的都不是作品了,你們寫的連產品都不是了,你們寫的是理財產品,是大家的融資工具。”電影淪為純粹的票房遊戲,票房又被拿到資本市場運作,搖身一變成為投資工具。

不難發現,2016年保底發行的案例越來越多:《致青春2》《絕地逃亡》《封神傳奇》《夏有喬木 雅望天堂》《盜墓筆記》《我不是潘金蓮》等。雖然保底發行並非不可,保底方也不至於像《葉問3》那樣將保底基金包裝成P2P項目,但不少保底方與資本市場仍有藕斷絲連的關系,比如尋求二級市場上的股價擡升。保底原本的商業屬性也被異化,成為資本運作的一環,帶有強烈的賭博屬性。許多保底方為了達到保底目標不擇手段,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瘋狂地對票房進行註水,年初有《葉問3》,年末有某片(你懂的)。票房證券化不僅讓電影市場變得浮躁,也導致電影票房的泡沫化和資本市場的泡沫化。

從這個意義上看,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泡沫的破滅,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中國電影產業經過長達十年的高速發展階段,已經消耗甚至是透支了太多可貴的有效資源,與之相對的,在產業方面、美學方面的不足在不斷凸顯。泡沫的及時破滅,讓許多電影制作公司摔了個大跟頭,讓他們不得不冷靜下來,停止急躁而瘋狂地賭博。倘若電影人能夠由此反省缺陷、檢討不足,讓電影真正回歸到電影身上,那麽,2016年的衰落反倒可能是重新出發、更好崛起的轉折點。

是由盛轉衰、一蹶不振,還是痛改前非、置之死地而後生?我們2017年見分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335

看了那麽多遍西遊記,你一定沒看到這筆天使投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4/161441.shtml

看了那麽多遍西遊記,你一定沒看到這筆天使投資
以太資本 以太資本

看了那麽多遍西遊記,你一定沒看到這筆天使投資

要雞湯有雞肉還送雞血的創業史詩。

本文由以太資本(微信ID: xuetang2014)授權i黑馬發布。

在交通基本靠走,求救絕對要吼的冷兵器年代;他帶著他的初創團隊,用最樸素的棍子耙子和鏟子等農具,在被各種禽獸海扁的過程中艱苦升級,終於變得不是(凡)人了;沒錯,這部要雞湯有雞肉還送雞血的創業史詩就是《西遊記》!

大家都熟知唐僧作為取經項目組的CEO,帶領團隊艱苦創業最後上市。然而,很少有人註意到,萬事開頭難,唐僧是怎麽從天使投資人——太宗皇帝那兒拿到天使投資的呢?

團隊實力是要點

背景高大上、配置穩準狠

是BAT高層出身還是傳統小企業出身,是有過創業經歷還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差距都是巨大的,特別是對於「賭人」的投資人來說。作為CEO,提高自身的高度很重要。

身為Founder的唐僧是畢業於天庭極道鮮師如來佛門下的金蟬子高材生;

還是積累了十世創業經歷、怎麽打都打不死的好人小強;

如今更是明明可以靠臉但偏偏要靠才華的「大唐明星講師」;

是好想輕輕咬一口的油光鋥亮版「來自天庭的你」。

1

團隊不是指隨便找個人坐在那個位置上湊個整數,有經驗強執行力的人才必是首選。

猿猴科班出身的孫行者是金剛大力程序猿,基本可以徒手搞定取經項目中半數以上bug;

「豬一樣的隊友」豬剛鬣,幾百年專註吃飯泡妞,但畢竟高管背景,投錯胎走基層時幹起農活來也是不含糊,務實比情懷靠譜的多;

沙和尚cei了一花瓶就每天被劍穿胸一次,堂堂卷簾大將的抖M屬性,倒是在後勤客服部立成一座豐碑;

小白龍·敖玉SUV系列,加長款銀白色系尊貴品質,全時全路況四驅坐騎外帶GPS聲控導航,必要時可變型;

隨便擺個造型就是黃金分割比例的取經F4+1,滿足取經市場開拓過程中的各種剛需,項目與人才精準匹配。

2

項目包裝抓痛點

形式繞指柔、內容百煉鋼

如何梳理創業故事,如何通過一份BP告訴投資人你是下一個馬雲(而不是靠吼),哪些話該說、該怎麽說,總之就是如何包裝自己和項目,灰常重要。

個人魅力:

保稅倉儲西天海淘包郵「錦襕袈裟」,來自佛陀時裝周同款高定;

圓圓圈圈圓圓新年限量版九環錫杖,爬山腰不酸、下海腿不疼;

從被投資人拉黑的「買家秀」到洗白等臨幸的「淘寶爆款」,正西方位包郵,力壓其他競爭者。

3

市場分析:

四大洲中,南贍部洲最為惡劣,貪淫樂禍,多殺多爭,用戶量大,天花板高!

「小乘教法」沒說服力,獲取用戶成本高,海外代購新產品「大乘佛法三藏」刻不容緩;

「大乘佛法」有如來背書質量有保障,且屬於市場空白,要把握時機首開市場。

4

尋找投資打重點

「擇偶」講方法、「約會」有技巧

為何你海投BP沒有投資人回複你?大部分原因是這些基金或投資人對這個領域或輪次不感興趣,或這段時間對這個領域不感興趣。找到正確的投資人很重要。

拉下父親砍死兄弟,能動手盡量不吵吵的太宗皇帝原本人狠錢多不信佛;

後因沒能救下慘遭夢斬的涇河龍王,鬼門關里驚悚走一回,變得沒把門兒的就睡不好覺,尤其渴望神仙來保社稷安康;他無疑是贊助取經項目的最佳候選人。

5

要約到這種頂級的天朝投資人,又不能太失身份,就得有資源、懂渠道、講方法;

經過多輪講經站臺、參加袈裟策展和機辯真人秀等投資人經常出沒的活動後,得以和太宗皇帝面聊並留下深刻印象,最終獲得了太宗皇帝的投資。

融資成功的創始人唐僧,成了皇家投資人的好基友、改名「唐三藏」並頂著「東土大唐」的title刷臉過關,憑借「禦弟哥哥」的名聲一路泡妞,最終將取經項目成功上市,一路輝煌暫且不表。

6

隱藏內容:(聽說聰明人才看得到)

每個紅包背後都有一張沾滿血淚的敬業福,每次微信提現背後都藏著一單從未公開的轉賬費;

取經項目融資成功的背後,也同樣有一個隱秘而重要的角色,靜靜地幫助唐僧完成融資交割,她就是……

7

是她,為了找到真正的獨角獸,不惜變身疥癩和尚,卸妝走轉改,素顏下基層,進行盡職調查,為唐僧背書;

是她,親自為唐僧規劃應有的創業團隊、贈送袈裟和錫杖,為唐僧修改BP、梳理創業故事;

是她,為唐僧推薦「大乘佛法」,指明正確的創業方向;

是她,掌握太宗皇帝(投資人)的需求,精準定位投資人;

項目包裝、bp修改、市場及創業方向分析等都由其一手包辦——與太宗皇帝只見了一面,便獲得投資,這種專業且省心的服務哪里找?

你沒有猜錯,她就是那個牛X的FA。 :)

(請自行腦補BGM《世間始終你好》)

西遊記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884

千合資本是要走“高產”路線了?2月份他就已看了這3家公司!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2-22/1078496.html

_____wwwygdy8com_____2___bd720p______20161225200900.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吳永久

最近王亞偉的千合資本看來是有點忙啊,前後腳調研了三家上市公司,這對於千合資本而言算是“高產”了。火山財富在2月21日晚披露了千合資本調研了鞍鋼股份,而根據這兩日披露,千合資本又出現在了世聯行和雲南白藥的調研名單中。

2月15日,千合資本、星石投資、陽光資產、東方基金、嘉實基金等23家機構調研了世聯行(002285),而在千合資本為數不多的調研中,世聯行卻受到了兩次調研,上一次是在去年7月12日。本次調研中,公司談及銷售業務、金融業務等。

公司稱,房地產調控政策、信貸收緊等因素,使得開發商更註重現金流回款,而現金流回款主要的來源之一在於銷售,公司今年計劃代銷銷售額目標爭取同比增長20%以上。而據公司披露,公司2016年全年累計實現代理銷售金額5108億元。

對於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公司認為,去年三四線去庫存不明顯,預計2017年三四線城市依然以去庫存為基調,從都市圈發展的角度來看,位於都市圈周邊的三四線城市會有機會。

另外,公司還介紹了金融業務的發展,公司稱,去年金融業務最大的進度是風控水平提升,今年金融依然是重點發展的業務之一。

業績預告顯示,世聯行2016年預計實現凈利潤6.11億元~7.64億元,同比增長20%~50%。

同樣受到千合資本關註的還有雲南白藥(000538)。2月21日,千合資本和泰康資產一同調研了雲南白藥,調研中,公司介紹了經營及業務發展情況等。

公司稱,普藥板塊已進入良性增長的軌道,伴隨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品牌影響力的擴張,以血塞通膠囊、氣血康口服液代表的一系列新品將推動普藥板塊健康增長。

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是公司中藥資源事業部業務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相關業務尚處在培育階段。

對於頗受市場關註的控股股東混改進展情況,公司稱,後續事項主要為以控股股東為主體的要約收購等,後續事項正在順利推進中。

1月1日~2月22日 知名機構調研一覽

註:紅色字體為2月22日更新

1月1日~2月22日機構密集調研的上市公司一覽

例:伊利股份在上述期間,共獲28家機構16次調研

註:紅色字體為2月22日更新

火山財富紮根於全國最大原創投資理財資訊發源地——《每日經濟新聞》,由多位征戰股市一線的資深財經記者全心全力打造。

用手機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快速關註“火山財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957

在看了上千家企業服務公司之後,他說企業服務的爆發點在這兩個行業 | 投資人看To B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01/164401.shtml

在看了上千家企業服務公司之後,他說企業服務的爆發點在這兩個行業 | 投資人看To B
B2B圈 B2B圈

在看了上千家企業服務公司之後,他說企業服務的爆發點在這兩個行業 | 投資人看To B

他不僅投出了快的、蘑菇街、TIKI等2C公司,同樣也投出了二維火、聚水潭、豬之寶等2B公司。

「投資人看To B」是B2B圈的全新欄目。我們尋訪行業內投出過明星項目的投資人,繪制他們眼中的To B格局。以下為「投資人看To B」第002篇。

文 | 常皓靖

來源 | B2B圈(ID:b2bcyj)

前幾年的獨角獸公司,如快的、蘑菇街,背後都有家早期基金阿米巴資本。但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直播等這兩年的投資熱門標的,阿米巴資本卻沒有出手。不是它消失了,而是阿米巴資本將二期基金的一半投給了企業服務。

不追爆款表面看是阿米巴對風口的謹慎,背後是對企業服務前景的篤信。“我們沒有投很多C端所謂的好東西,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留下來,但是我知道我們投了的企業服務公司,成功的概率非常大。”趙鴻表示。

趙鴻,阿米巴資本創始管理合夥人,專註於企業服務、消費升級等領域的投資,不僅投出了快的、蘑菇街、TIKI等2C公司,同樣也投出了二維火、聚水潭、豬之寶等2B公司。在創立阿米巴資本前,趙鴻是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投融資負責人。

以下為阿米巴資本趙鴻的口述,經B2B圈整理:

要切信息化程度足夠大的領域

阿米巴資本是2011年成立的,那時候智能手機在國內剛起來,金融風暴也剛過去,企業對企控、升級沒什麽感覺,對“幫企業優化內部管理流程、降低成本”的需求不太旺盛。

所以,阿米巴資本一期基金只投了很少的企業服務公司,我們那時候投的公司當時商業模式還在探索,需要依靠融資才能活下來。

5年以後,隨著經濟的增長、政策的導向,企業必須要提升自身效率。企業服務的機會這才開始,阿米巴資本二期基金接近一半都給了企業服務這個領域。

我是這麽判斷一家企業服務公司的:

第一,切的是否是足夠大的細分市場,比如教育、電商、物流、汽車、醫藥、餐飲、金融、農業等都具備這樣的屬性。

第二,切的領域信息化程度要足夠大,信息化程度大不大要看產業鏈是否複雜。SaaS最大的功能是打通整個產業,審視指導產業的上、下遊。

比如,我們投的一家企業叫做聚水潭。據艾瑞2017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網購市場規模已達到4.7萬億元,在大量需求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將電子商務作為業務重點,這也為聚水潭提供了賴以生存的土壤。

而對於一個電商企業而言,在日發單量超過500單或具有2、3千以上的SKU數量的情況下,光憑人工管理是很難維持企業的持續發展的,信息化管理是絕對剛需。因此,電商ERP作為電子商務的衍生類產品,其存在的根本價值就在於能夠滿足企業不斷發展電商業務的需求,這也要求其擁有足夠完整的信息化產業鏈。

聚水潭SaaS ERP就是這樣的產品,它包含複雜的業務鏈、冗長的流程鏈、繁瑣的邏輯鏈及豐滿的資金鏈一整套全程式服務體系,基於SaaS模式打通供銷端上下遊,實現生產供應、倉儲物流、銷售平臺之間的高效協同,以需求驅動生產,快速靈活的響應市場需求,輸出最大化的服務價值。(B2B圈註:阿米巴資本是聚水潭天使輪和A輪的投資方,聚水潭定位於為商家提供基於SaaS模式的信息化解決方案。)

反之,產業鏈和傳達的信息越簡單,越難信息化。如果只有上下兩層,加個微信群不就可以了?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項目做的事情是,把學生卡對應的信息做了一個軟件,對接到中學的數據控制中心,告訴管理人學生充值的數據。

當然,學校還沒有這樣一個軟件,全靠手工操作記錄數據。全國這麽多高校,看起來有很大的需求。但是這軟件太單薄了,只有一個信息、一層關系,解決的是非常簡單的需求,對做產品的要求非常低,企業以後可能會遇到天花板。

第三,數據,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總的來說,是選擇好足夠大的細分領域,打通行業信息化,創始人要非常熟悉整個產業鏈。

企業服務行業存在的通病與商機

從阿米巴資本創立開始到現在,我看了上千家企業服務項目,看了這麽多項目後,我發現了企業服務公司存在一些通病。

一是保守,思想不靈活。

這些創始人大都在行業里面待了很久,有經驗,對自己的想法很堅持。這是好事。作為投資人,我看過各種各樣的坑,最大的職責是跟創業者分享我看過的坑,但有的創始人對包括投資人在內的任何人的建議都聽不進去,這就代表他思維老化、有自己的天花板。

一家公司的增長和創始人有很大關系,你不提升自己,你的團隊也不會優秀,你的公司也不能成長起來。

二是很多創始人是做產品、做開發出身,所以在營銷上很弱,需要互補的合夥人去幫他做這塊。要不然,不管產品做的多好,公司也是死。

現在,我不太建議創業者再做CRM了,因為已經有幾千家公司在做。可是像很多做得挺大、融資也很成功的公司,但對覆蓋的行業並沒有know how,或者是產品做的太輕,只能依靠資本去統領、覆蓋,但實際上用戶卻沒有留存。

在我看來,非常多的行業存在巨大機會,比如教育和醫療。但這兩個行業由於政策導向性極強,且上下遊關系鏈複雜,需要團隊有足夠的行業積累和耐心。

教育市場上目前很多公司做的都是C端產品,比如現在很流行的知識付費,這個領域的爆發其實是趕上了支付紅利的時間節點,但進入門檻不高,導致市場上相同的競品太多,賽道過於擁擠,只有頭部的幾家可以賺錢,其余的都是賠本買賣。

反觀在2B領域,由於政策的導向,現在擁有的機會是推動教育系統的信息化的升級,以曉羊教育為例,它切的是幫老師做排課這個市場,從排課里面做一些溝通,線上工具等。它切的其實是很平常的領域,但是算法和編碼邏輯非常複雜。

這個賽道上也有很多玩家,產品都有自己各自或者相近的定位,2B的特點是每一個團隊都有自己所在區域的資源優勢,可以在自己所擁有優勢的區域推廣的很好,也有成熟的商業模式。但很難像2C的產品一樣,很難在短期內擁有規模效應,需要團隊不斷的積累區域資源進行整合。

企業服務難出爆款

共享經濟今年都有幾十家投資機構入局,但阿米巴資本都沒投。不只共享單車,上門服務、送水、送餐、直播,我們都沒投。

共享經濟的需求是存在的,這些公司找到了需求,並告訴給了用戶;而做企業服務的公司是用戶還沒找到或者不太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需求如何被滿足。企業服務市場起來得慢的原因也是在於這點,讓潛在客戶接受產品需要一段時間,不像做共享的公司需求那麽明顯。

投企業服務的機構需要做的事情是,用資本帶著公司跑起來。

我們不追風口,投的都是埋頭苦幹的公司,投資風格也比較穩健。

如果說每個投資人的看法都一樣,那麽創業者的創業點在哪呢?

C端爆款的項目,也不知道這些會不會留下來,但是我知道我們投的企業服務公司,成功的概率非常大。

和C端產品不同的是,企業服務要做成平臺或者生態圈至少需要7、8年時間,有了時間的累積,才能建好壁壘,才能有長期穩定高速的增長。

而且,企業服務領域不像C端一樣會出爆款,出了爆款就有問題了。這行業的衍變是比較慢的。

市場衍變快,好團隊更重要

市場衍變得非常快,兩年後和今天做的事情可能就不一樣。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團隊。

我們當時就因為在意公司業務方向問題而導致錯過了優秀的團隊,在這點上,我們也在反思,這就好比畫畫一樣,你看到一個市場空間,大概知道那幅畫是怎麽樣的時候,就要去找團隊,慢慢得把這幅畫畫出來。可是你畫的過程中,要調的顏色可能會變,畫的風格會變,總體的框架也在變。

所以,投到一個好團隊非常重要。一件好的事情找一個不好的團隊去做,只能把公司做死。而一個不錯團隊在時間的洗禮當中,能夠快速調整方向捕捉到更大的機會。

*本文系B2B圈原創,作者常皓靖(微信:1015675629),如需轉載或想加社群,請加微信(YSX167348),並請註明“姓名-公司-職位”。

二維碼

從阿米巴資本 企業服務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585

聽說國慶檔“爛片紮堆”,我看了《縫紉機樂隊》差點……(福利)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30/1151793.html

每經影視實習記者 王禮迪

每經影視編輯 杜蔚

路演、點映、上綜藝節目、甚至敬酒抽獎發紅包,為了即將到來的國慶檔,片方使出十八般武藝宣傳影片。片方之所以如此重視國慶檔,一方面是國慶檔的大盤越做越大,另一方面國慶檔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而對觀眾來講,不管片方怎麽折騰,這個國慶檔的電影看起來也實在讓人提不起興趣。

《英倫對決》中成龍不演功夫喜劇,家庭組團觀影就沒了其樂融融的樂趣,不想去;《極致追擊》請到了奧蘭多•布魯姆,但除了“精靈王子”這個金發帥哥也沒什麽拿得出手的作品,不想去;李晨自導自演《空天獵》已經夠讓人捏把汗了,範冰冰的“愛情加盟”會不會添亂?開心麻花和大鵬的前作都還不錯,但導演畢竟還是新人,萬一《羞羞的鐵拳》和《縫紉機樂隊》玩砸了不好笑怎麽辦?至於《追龍》,看到王晶兩個字就想“棄療”了。

▲國慶檔最具競爭力的6部影片

今年國慶檔是否真的“爛片紮堆”?從以往來看,近5年的國慶檔每次至少能有1部豆瓣評分上7的電影;而年頭好的時候,比如2014、2015年的國慶檔,都有3部電影超過7分。稍作回顧後,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對今年的國慶檔又恢複了一點點信心。

做好了“寧可錯看一萬部爛片,也不放過一部好片”的思想準備,每經影視記者硬著頭皮參加了幾場點映和試片會。萬萬沒想到的是,幾次觀影居然有不少驚喜,其中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最中意《縫紉機樂隊》。

國慶檔票房大戰,勝出者不過二三人

五年來,國慶檔七天票房從不到4億元漲到了近16億元,除2016年略有下降之外,每年都以超過50%的速度增長,漲幅最快的2014年、2015年更是達到了78.03%、66.64%。

更重要的是,與以往相比,現在觀眾更熱衷於擠在國慶檔看電影。2012年國慶檔日均票房也就比年度日均票房高一半不到,而到了2016年,國慶檔日均票房已經是年度日均票房的兩倍左右。

國慶檔的票房蛋糕越做越大,搶蛋糕的競爭卻越來越激烈。根據貓眼電影專業版數據顯示,2012~2015年的國慶檔中,票房前三名的電影所占票房比例依次為57.0%、74.5%、83.2%、84.7%、80.2%,排名第五的影片票房僅占2%~4%。想必2017年的國慶檔,殺出重圍的電影也就兩三部。

今年國慶檔之中,影片類型還是豐富的。動作片有《英倫對決》《極致追擊》和《追龍》,喜劇片有《羞羞的鐵拳》和《縫紉機樂隊》,主旋律電影有《空天獵》。那麽國慶檔人們最愛看什麽類型的電影?

2012、2013年是《太極1:從零開始》《狄仁傑神都龍王》兩部武俠片拿下國慶檔頭籌;2014、2015年是《心花路放》《夏洛特煩惱》兩部喜劇片;2016年是熱血主旋律《湄公河行動》。可見觀眾對於國慶檔影片的類型並沒有固定偏好,影片夠不夠熱鬧,質量夠不夠硬,仍然是觀眾選擇影片的關鍵標準。

說到熱鬧和質量硬,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參加了幾場點映和試片會後,最喜歡的還是《縫紉機樂隊》。

《縫紉機樂隊》?我是來看趙本山和周星馳的

為什麽說《縫紉機樂隊》最熱鬧、質量最硬?論熱鬧,本山大爺的春晚小品最熱鬧,臺詞經典又好笑,一個小品能讓全國觀眾念叨半年;論質量硬,以周星馳、王晶為代表港式喜劇最硬,從錄像帶、DVD、到視頻網站,看了十幾遍還能不厭其煩。

而在《縫紉機樂隊》里,這兩者的影子你都能看到。

▲截至9月30日9時許,《縫紉機樂隊》收獲4747萬元票房(CBO中國票房/圖)

大鵬電影的笑點就像本山大爺的小品:他出生在東北,師從趙本山,喜劇充滿了“大碴子”味兒,用諧音、順口溜來逗樂,講的都是老實人耍小機靈的可愛。

大鵬的電影都是港式喜劇的路數:主角總得回歸到一個小人物的狀態,然後得遭受各種折騰,過得稍微好一點了,又要接受一個“愛兄弟/情人/理想還是愛黃金”的道德拷問。

港式喜劇故事骨架子都差不多,但總能找到有意思的題材做切入。換湯不換藥——雞湯、魚湯、骨頭湯,藥效都是補鈣,但口味豐富就有新鮮勁,觀眾願意看。

慶幸的是,大家最後都沒選黃金。港式喜劇是最典型的大眾電影,大眾電影要琢磨大眾心里。兄弟、情人、理想,關乎一個人活得開不開心;黃金,關乎一個人活得安不安穩。“要開心還是要安穩”是大眾生活的兩難選擇,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情況我們選擇了前者,安穩卻不開心。

▲《縫紉機樂隊》劇照(豆瓣電影/圖)

所以電影要選擇前者,讓觀眾過把癮。

兩部電影拍下來,怎麽讓觀眾笑,怎麽讓觀眾感動,這些技巧大鵬都諳熟於心。但比《煎餅俠》更進一步,《縫紉機樂隊》並不再是那種打著“理想”的旗號肆意妄為的電影,它里面更多了一份誠實和真誠。

面對“要音樂還是要工作”“要開心還是要安穩”的兩難選擇,《縫紉機樂隊》的回答熱血又不失真實:要工作,也要唱歌,因為不唱心里那口氣就沒了。

大鵬是個極其聰明的電影人。要兄弟就給你兄弟,在《煎餅俠》里湊劇組,在《縫紉機樂隊》里組樂隊;要愛情就給你愛情,《煎餅俠》里有柳巖,《縫紉機樂隊》里有古力娜紮;要理想就給你理想,《煎餅俠》實現電影夢,《縫紉機樂隊》實現搖滾夢。

▲《縫紉機樂隊》劇照(豆瓣電影/圖)

有時覺得,一個導演的理想,起碼也得是拍一部“佛跳墻”吧;而大鵬年紀輕輕就陷入套路,電影如同一鍋東北亂燉,實在可惜。但轉念一想,高檔如佛跳墻的粵菜,也不過就是海鮮版的東北亂燉嘛。

《縫紉機樂隊》就是一鍋東北亂燉,亂燉沒啥不好的,只要原料豐富、廚師用心,觀眾願意吃。更何況,我們最愛的本山大爺越來越少出現在電視里,最愛的港式喜劇越來越少出現在銀幕上,觀眾們已經餓了許久,大鵬這鍋熱氣騰騰的亂燉來的剛剛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834

聽說國慶檔“爛片紮堆”,我看了《縫紉機樂隊》差點……(福利)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30/1151793.html

每經影視實習記者 王禮迪

每經影視編輯 杜蔚

路演、點映、上綜藝節目、甚至敬酒抽獎發紅包,為了即將到來的國慶檔,片方使出十八般武藝宣傳影片。片方之所以如此重視國慶檔,一方面是國慶檔的大盤越做越大,另一方面國慶檔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而對觀眾來講,不管片方怎麽折騰,這個國慶檔的電影看起來也實在讓人提不起興趣。

《英倫對決》中成龍不演功夫喜劇,家庭組團觀影就沒了其樂融融的樂趣,不想去;《極致追擊》請到了奧蘭多•布魯姆,但除了“精靈王子”這個金發帥哥也沒什麽拿得出手的作品,不想去;李晨自導自演《空天獵》已經夠讓人捏把汗了,範冰冰的“愛情加盟”會不會添亂?開心麻花和大鵬的前作都還不錯,但導演畢竟還是新人,萬一《羞羞的鐵拳》和《縫紉機樂隊》玩砸了不好笑怎麽辦?至於《追龍》,看到王晶兩個字就想“棄療”了。

▲國慶檔最具競爭力的6部影片

今年國慶檔是否真的“爛片紮堆”?從以往來看,近5年的國慶檔每次至少能有1部豆瓣評分上7的電影;而年頭好的時候,比如2014、2015年的國慶檔,都有3部電影超過7分。稍作回顧後,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對今年的國慶檔又恢複了一點點信心。

做好了“寧可錯看一萬部爛片,也不放過一部好片”的思想準備,每經影視記者硬著頭皮參加了幾場點映和試片會。萬萬沒想到的是,幾次觀影居然有不少驚喜,其中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最中意《縫紉機樂隊》。

國慶檔票房大戰,勝出者不過二三人

五年來,國慶檔七天票房從不到4億元漲到了近16億元,除2016年略有下降之外,每年都以超過50%的速度增長,漲幅最快的2014年、2015年更是達到了78.03%、66.64%。

更重要的是,與以往相比,現在觀眾更熱衷於擠在國慶檔看電影。2012年國慶檔日均票房也就比年度日均票房高一半不到,而到了2016年,國慶檔日均票房已經是年度日均票房的兩倍左右。

國慶檔的票房蛋糕越做越大,搶蛋糕的競爭卻越來越激烈。根據貓眼電影專業版數據顯示,2012~2015年的國慶檔中,票房前三名的電影所占票房比例依次為57.0%、74.5%、83.2%、84.7%、80.2%,排名第五的影片票房僅占2%~4%。想必2017年的國慶檔,殺出重圍的電影也就兩三部。

今年國慶檔之中,影片類型還是豐富的。動作片有《英倫對決》《極致追擊》和《追龍》,喜劇片有《羞羞的鐵拳》和《縫紉機樂隊》,主旋律電影有《空天獵》。那麽國慶檔人們最愛看什麽類型的電影?

2012、2013年是《太極1:從零開始》《狄仁傑神都龍王》兩部武俠片拿下國慶檔頭籌;2014、2015年是《心花路放》《夏洛特煩惱》兩部喜劇片;2016年是熱血主旋律《湄公河行動》。可見觀眾對於國慶檔影片的類型並沒有固定偏好,影片夠不夠熱鬧,質量夠不夠硬,仍然是觀眾選擇影片的關鍵標準。

說到熱鬧和質量硬,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參加了幾場點映和試片會後,最喜歡的還是《縫紉機樂隊》。

《縫紉機樂隊》?我是來看趙本山和周星馳的

為什麽說《縫紉機樂隊》最熱鬧、質量最硬?論熱鬧,本山大爺的春晚小品最熱鬧,臺詞經典又好笑,一個小品能讓全國觀眾念叨半年;論質量硬,以周星馳、王晶為代表港式喜劇最硬,從錄像帶、DVD、到視頻網站,看了十幾遍還能不厭其煩。

而在《縫紉機樂隊》里,這兩者的影子你都能看到。

▲截至9月30日9時許,《縫紉機樂隊》收獲4747萬元票房(CBO中國票房/圖)

大鵬電影的笑點就像本山大爺的小品:他出生在東北,師從趙本山,喜劇充滿了“大碴子”味兒,用諧音、順口溜來逗樂,講的都是老實人耍小機靈的可愛。

大鵬的電影都是港式喜劇的路數:主角總得回歸到一個小人物的狀態,然後得遭受各種折騰,過得稍微好一點了,又要接受一個“愛兄弟/情人/理想還是愛黃金”的道德拷問。

港式喜劇故事骨架子都差不多,但總能找到有意思的題材做切入。換湯不換藥——雞湯、魚湯、骨頭湯,藥效都是補鈣,但口味豐富就有新鮮勁,觀眾願意看。

慶幸的是,大家最後都沒選黃金。港式喜劇是最典型的大眾電影,大眾電影要琢磨大眾心里。兄弟、情人、理想,關乎一個人活得開不開心;黃金,關乎一個人活得安不安穩。“要開心還是要安穩”是大眾生活的兩難選擇,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情況我們選擇了前者,安穩卻不開心。

▲《縫紉機樂隊》劇照(豆瓣電影/圖)

所以電影要選擇前者,讓觀眾過把癮。

兩部電影拍下來,怎麽讓觀眾笑,怎麽讓觀眾感動,這些技巧大鵬都諳熟於心。但比《煎餅俠》更進一步,《縫紉機樂隊》並不再是那種打著“理想”的旗號肆意妄為的電影,它里面更多了一份誠實和真誠。

面對“要音樂還是要工作”“要開心還是要安穩”的兩難選擇,《縫紉機樂隊》的回答熱血又不失真實:要工作,也要唱歌,因為不唱心里那口氣就沒了。

大鵬是個極其聰明的電影人。要兄弟就給你兄弟,在《煎餅俠》里湊劇組,在《縫紉機樂隊》里組樂隊;要愛情就給你愛情,《煎餅俠》里有柳巖,《縫紉機樂隊》里有古力娜紮;要理想就給你理想,《煎餅俠》實現電影夢,《縫紉機樂隊》實現搖滾夢。

▲《縫紉機樂隊》劇照(豆瓣電影/圖)

有時覺得,一個導演的理想,起碼也得是拍一部“佛跳墻”吧;而大鵬年紀輕輕就陷入套路,電影如同一鍋東北亂燉,實在可惜。但轉念一想,高檔如佛跳墻的粵菜,也不過就是海鮮版的東北亂燉嘛。

《縫紉機樂隊》就是一鍋東北亂燉,亂燉沒啥不好的,只要原料豐富、廚師用心,觀眾願意吃。更何況,我們最愛的本山大爺越來越少出現在電視里,最愛的港式喜劇越來越少出現在銀幕上,觀眾們已經餓了許久,大鵬這鍋熱氣騰騰的亂燉來的剛剛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835

為什麽《舌尖3》不好看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224/167354.shtml

為什麽《舌尖3》不好看了?
犀牛娛樂 犀牛娛樂

為什麽《舌尖3》不好看了?

《舌尖3》是一部好的美食紀錄片嗎?

來源 | 犀牛娛樂(ID:piaofangtoushijing)

作者 | 楊震宇

伴隨著人們陸陸續續回到打拼的城市,開始了新一年的工作,這眼看著又一個新春佳節就這麽過去了。今年嚴厲的禁炮令和話題度越來越低的春晚,讓尋常百姓所謂的“年味”更加顯得格外稀少和珍貴。

然而春節除了春晚和院線大片之外,能讓一家人都值得期待的年度節目其實並不多,《舌尖上的中國》系列可以算的上是一個。而繼第二季之後,時隔四年,從大年初四開始播出的第三季,自然也是吸引了全國吃貨的目光,話題度還未開播就已經很高了。

微信圖片_20180224101851

作為中國紀錄片中最知名和成功的IP,隨著第一季黑馬似的爆火,《舌尖上的中國》系列一直被認為是國內美食紀錄片的標桿,這次的第三季也被寄予了觀眾們對於春節一飽眼福,欣賞美食的厚望。但是播出後,豆瓣評分6.5分的成績,以及網絡上關於廣告和劇集中不少錯誤的爭議,讓這個經歷了制作團隊全新更換的《舌尖3》,剛剛播出,就出師不利。

微信圖片_20180224101901

新一季背後團隊大換血,

導演和制作公司都換了

2012年陳曉卿導演的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國》,憑借對中國美食的深刻解讀、精致的鏡頭展現、靈動的配樂和精良的制作,迅速俘虜了全國觀眾的心,一夜爆火,取得了豆瓣9.3分的超高成績,讓紀錄片這一種影視形式走進了主流觀眾的視線里,被網友評論道為“下飯神器”,足可見其當時的影響力。

而兩年後原班人馬的第二季,在展現美食之中嘗試加入一些生活故事,探討人和食物的關系。雖然在口碑上有所下滑,但還是整體上中規中矩,依然還是熟悉的味道。

但是讓人期待久違了四年的第三季,在預告片預熱階段卻引發了不少的議論,觀眾們發現導演和整個制作團隊都換人了。

為新一季《舌尖》執導筒的,是1993年開始在央視《東方時空》欄目組從事紀錄片創作,制作過《中國人的活法》《中國人在非洲》和《我們這五年》的女導演劉鴻彥。

微信圖片_20180224101906

變換的不光是導演,這次《舌尖3》背後的制作團隊也換了,來自於一家新三板影視公司:蘇州傳視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傳視影視)。

這家成立剛滿3年的影視公司,在上市前期實現了不錯的收益,而隨著其發展壯大,業務重心也逐漸從宣傳片、紀錄片、影視劇協調發展,轉向為側重於影視劇和綜藝業務,傳統的紀錄片和宣傳片比重不斷減少。

據悉這次傳視影視的初次參與,為《舌尖3》提供了包括前期航拍、DIT數字影像工程管理、後期剪輯以及包裝等專業服務。

可能看了一個假的《舌尖3》,

這是《國家寶藏》嗎?

正是全新的導演和制作團隊,讓《舌尖3》區別於以往兩季,有優秀出彩的地方,也有不那麽讓人滿意的缺陷,這點從觀看體驗上可以明顯感受出,也正是觀眾和網友吐槽的重災區。

不難理解,期待了四年,又趕上春節,全家圍在一起看電視的日子,觀眾自然要求和期待非常高,對於節目的畫面內容,剪輯節奏等都是很大的考驗。

很多觀眾都是打開電視,正襟危坐,準備來一場關於美食的視覺盛宴。但是看完節目後,一臉懵逼,先前極高的期望瞬間轉化為失落,最大的感受是,美食在哪里,說好的“舌尖上”的中國呢?

微信圖片_20180224101911

看完已經播出的幾集之後,留在頭腦中唯一的感受,就是貫穿全片的“離題感”。第三季共8集,每集50分鐘,主題分別是“器具”“宴席”“廚人”“小吃”“點心”“食養”“時節”“融合”。可以看出,這一季導演希望脫離出前兩季單純圍繞美食的框架,著重描繪中華飲食文化對於平凡百姓生活的意義。

本意是尋求區別於前兩季的突破,和整個系列內容的升華,但無奈有些用力過猛,矯枉過正,力道使得不討好了,再加上50分鐘不短的片長,缺少著重刺激點的設置,讓有些乏味的套路顯得更加不夠吸引眼球了。

以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第一集《器具》為例,本意是希望通過中華飲食文化中器具多樣性的描繪,凸顯人和器具,器具和食物的全新關系。但新的制作團隊帶來了新的行片節奏,整體給人感覺非常開門見山,直入主題,缺少相對的適應性的敘述鋪墊。

其次快鏡頭的頻繁使用,和快速的視角轉換等拍攝剪輯手法也給人非常明顯的區分感,總感覺導演希望拍很多東西給你看,但你最後卻什麽都沒看到。

微信圖片_20180224101916

觀眾帶著看美食的心情打開電視,看到的卻好像是“大國工匠”或者“國家寶藏”類的節目。明白創作團隊希望尋求突破,但是《器》顯然沒有表現出器具和美食之間的共鳴,更多的是講述手工匠人遵循傳統,鉆研手藝的匠人精神,對於真正的主角“扣碗條子”、“小酥肉”等菜肴的鏡頭卻是一帶而過,給人一種是來看碗的而不是菜的錯覺。

後面幾集也有類似的問題,過於尋求田園牧歌似的角度。由一個故事和人引出一道菜是《舌尖》系列的一貫傳統,但是最重要的是那道菜,是美食。顯然有些混亂的剪輯和敘事手法,對於美食的刻畫比重顯得有些不足,無論是食材或是制作手法,《舌尖3》都沒有徹底的講好一道菜。

知乎上一眾網友表示第三集「宴」是有史以來最爛的一集,《舌尖》首先是個美食節目,再靠美食來穿起食物背後的文化,匠心,鄉愁。「宴」一沒有講個好故事,二沒有對美食的極致追求,三沒有傳達出美食之美,在用典上還一塌糊塗。

就拿婚宴這節來說吧,從全藕宴到全魚宴來回穿插,剪輯上十分破碎。沒有說明全藕宴用了多少烹飪手法。婚宴有藕之外,有多少吉祥的寓意?扯出來的一句“因荷得藕”實在讓觀眾捉摸不透,原對的經典就經典在“因荷而得藕”的對仗句“有杏(幸)不需梅(媒)”。

這讓不少網友都在吐槽導演功底、文化底蘊不足。不僅攝像上濫用大光圈和微距而且跟焦還一直跟不上,剪輯也是一片混亂,不知所雲,讓觀眾看的頭昏眼花。而對每一個菜,每一個宴,都沒有說好說透,對於前面鋪墊的人物故事倒是占了巨大篇幅,但這鋪墊的故事跟後文的菜其實也沒有多大聯系,菜的烹飪方式全都是一筆帶過,明明很多菜都可以仔細品味,但是卻詳略失當。

如果說對於美食的匆匆帶過和刻意的煽情,是讓觀眾失望的原因,那麽第三季為店家打廣告的嫌疑,確實是讓《舌尖3》一度處於風口浪尖上。

無論是淘寶上賣到斷貨的“章丘鐵鍋”,還是朋友圈里的“淮陽菜刀”代購,都讓這個美食紀錄片的討論點脫離了節目本身對於美食詮釋的價值和意義,一旦和商業掛鉤了,我們很難再去用單純的影視作品的角度去評價好與壞了。

一同被討論的還有第二集中出現被推薦的“八婆串串”和“紅姐煎餅馃子”,前者被爆是為了開分店招加盟商,後者被傳出所謂的十年老店是剛幹了幾個月的新攤兒,並不好吃。

對於種種傳聞,作為觀眾我們無法直觀辨認其真假還是炒作,但是經過這一番脫離節目本身的爭吵後,再看《舌尖》上的美食,那個悸動的胃和心,難免也有些涼了。

那麽最後,

《舌尖3》是一部好的美食紀錄片嗎?

首先,這一季還是有不少值得看到的亮點存在的,比如和畫面配合精妙,層次深厚的背景配樂;其次是色彩和環境的切換非常體貼眼睛,觀感良好;還有錄音部分也很出彩,很好的烘托了食物的質感。

這樣來看,如果拿掉前兩季所創造的口碑和成績,單看第三季,《舌尖3》算是一部合格的通過人和故事來講述中國飲食文化的紀錄片。

而如果非要加上前兩季的影響,那麽顯然第三季是不令人感到驚喜或滿意的,強烈偏離美食的“離題感”和例如“回訪”建立於唐朝等客觀錯誤的出現,也讓全片槽點多到觀眾不知道怎麽吐了,如果要想挽回口碑,那麽還需要看後面幾集的具體表現。

現在整個系列拍到了第三季,《舌尖上的中國》,最終到底是講舌尖上的那點兒事,還是講故事中國的那些事,這個平衡感和布局的拿捏,還是需要後面拍攝“舌尖”系列的導演所要仔細思考和揣摩的。

舌尖3 美食紀錄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0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