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21cbh.com/HTML/2010-9-27/yOMDAwMDE5OTEyOQ.html
紫金矿业(601899)9月26日晚间公告称,因台风“凡亚比”影响,其所属广东信宜市银岩锡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900万元,并造成尾矿库下游4人死亡。不过紫金矿业表态该事故未对下游河段水质造成污染。
9 月20日夜间到21日白天,紫金矿业下属全资子公司信宜紫金矿业(以下简称“信宜紫金”)所属的广东信宜市银岩锡矿矿区遭遇强11号台风“凡亚比”所带来 的强降雨,造成库区水位急剧上升,导致高旗岭尾矿库初期坝漫坝后坝体右侧决口,下游部分房屋、农田、水利等设施受损,并造成人员伤亡。
截至9月25日6点的报告,尾矿库下游的达垌村死亡人数4人,对信宜紫金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900万元。而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上述事故导致5人死亡,6人失踪,7人受伤。
紫金矿业称银岩锡矿原本处于试生产阶段,尾矿库初期母坝为透水堆石坝,处于初期运行阶段。目前该矿已停止生产,信宜紫金目前正在做应急处置和抢险自救工作。而广东省委、省政府已成立调查小组介入对本次灾害事故的进一步调查认定。
广 东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唐豪9月26日表示,紫金矿业溃坝事故至今造成28人死亡或失踪。经初步调查,该尾矿库坝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有关部门 已对相关负责人采取协助调查措施。应该说,这个矿溃坝企业肯定是有责任的,但是责任达到什么程度,是哪一方面的责任,恐怕得等调查结果出来才知道。现在调 查工作仍然在进行之中。
对于备受瞩目的下游河段水质受否因此受污染,紫金矿业也在公告中明确表态未对下游河段水质造成污染。
此前广东省环保厅发布消息称,连日来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在信宜银岩锡矿尾矿库垮坝事件现场的监测结果表明,钱排河和黄华江各项水质指标均未超过地表水Ⅱ类标准,未污染水质,并责令紫金矿业立即停止生产,同时进一步了加强环境监管。
|
||||||
這是光電業今年最熱門的董監改選話題,一場台灣LED大廠億光、晶電與小廠泰谷的戰爭,從ECB案到董監改選,相互爭鬥還鬧上立法院,我們可從泰谷經營權的爭奪戰中學到什麼啟示? 撰文‧賴筱凡、翁書婷 灰色的天空下著滂沱大雨,這天南投天氣之糟,就宛如泰谷董事長劉騰隆現下的心情,桌上攤著一疊新聞剪報,每張都寫著近期泰谷與億光、晶電的經營權之爭,談 起與億光董事長葉寅夫之間的交手歷程,他平靜的情緒突地起了波瀾,起身拿出櫃子裡的檔案夾,翻著一張張的存證信函:「這些都是億光寄來的。」金融海嘯相挺 今日反目互嗆二○○九年,泰谷發行的兩萬張私募股,在宏遠證的牽線下,讓億光順利參股泰谷,隨後接著引進晶電,以每股十六.八元,成為最大法人股東,誰能 料及,歡喜結盟的場景猶在眼前,反目成仇的戲碼卻在兩年後上演? 「根本就是一場夢魘。」談起三邊的合作案,劉騰隆不停搖頭。但場景拉到台北土城工業區裡,在妻子簡文秀的陪伴下,葉寅夫嘆氣,「我以為他是可憐人,想幫助 他,誰知道……唉!」講起當年結盟的私募案,一邊說是泰谷資金捉襟見肘,所以億光、晶電才參與私募注資;另一邊說是億光、晶電主動提及要認購私募。公說公 有理、婆說婆有理,一樁私募案卻變成一場羅生門,然而最重要的引爆點是,去年七月泰谷發行可轉換公司債(ECB)案。 二四○○萬美元的泰谷ECB,對象發給了億光頭號敵手——首爾半導體,種下了億光、泰谷反目的最大導火線。 因為當時代表億光的泰谷董事陳進成,當場被趕出董事會,葉寅夫對此非常不滿。 原本今年必須改選董監事的泰谷,卻沒把改選列入四月十三日的董事會議程,終於讓兩方撕破臉。為了經營權之爭,葉寅夫約了劉騰隆第一次見面。 一場密會,就在新竹喜來登上演,四月十六日晚上七點,在代表晶電的泰谷獨董劉如熹協商之下,葉寅夫與劉騰隆碰面。劉騰隆要求億光繼續支持他當董事長,葉寅 夫則提出條件,如果劉騰隆要當董事長,財務長必須由億光指派。這話聽在劉騰隆耳裡,他相當不以為然,「他們要的根本不只財務長,是要整個團隊換成他們 的。」在雙方無法達成共識下,葉寅夫索興表態「不玩了」,開口要劉騰隆把股權買回去,只是葉寅夫開的價,著實讓劉騰隆咋舌。 在股權吃不下來、董監改選又互不讓步,泰谷開始尋求外援。五月十八日中午,泰谷在台中福華飯店召開臨時董事會,企圖以換股方式引進新股東制衡億光。但一直到臨董會結束了,外援仍沒來,引進新股東案也無疾而終。 此時,泰谷經營權之爭,開始進入另一個熱戰階段。劉騰隆找來當年曾協助金鼎證對抗開發金惡意購併,而一戰成名的律師團,意圖反擊億光的蠶食鯨吞,但億光豈能放任泰谷頻頻出招。 這場看似大鯨魚吃小蝦米的戰爭,對「大鯨魚」葉寅夫而言,泰谷經營權不是意氣之爭,而是要討個公道:「如果他們不以合理價格買回去,我就會把整家公司拿 下,進去把他換掉,這是他逼我的,要不然(億光、晶電投資的)十億元就泡湯了。我是私募,要鎖三年,又不能換成普通股,你要我怎麼向股東交代?」面對「教 父」對經營權進擊,劉騰隆也擺出毫不畏戰的姿態。他蒐集資料指出,除了私募之外,葉寅夫透過宏遠證券,甚至外資券商一路吃進泰谷股權。劉騰隆透露:「其實 億光財務長陳進成就已經來找過我們特助,他講得很白,說要併下泰谷,這次沒併成,下次也會併成。」劉騰隆藉發行ECB引進億光的宿敵——首爾半導體當股 東,更是激怒葉寅夫的關鍵。葉氣憤地說:「我們發ECB賣人家的溢價比是一二○%、一三○%,可是泰谷去年發的二四○○萬美元ECB,溢價卻只有一○ 一%,他們有銀行保證這麼好的條件,居然只賣一○一%,根本就是賤賣公司!而且賣的對象還是韓國人,根本是『引清兵入關』!」 爭權奪利 各執一詞 面對葉寅夫的指控,劉騰隆認為,站在泰谷的立場,應該廣結善緣,致力讓客戶多元化,不能以別家公司的立場或個人好惡影響到公司的決策。他說:「晶電也認為 應該要廣結善緣啊,他們也贊成,是後來受億光影響,他們才反對的!」一家企業經營權之爭,因為雙方愈來愈情緒化,而演變成肥皂劇劇碼。葉寅夫認為,金融海 嘯時,泰谷沒資金、沒訂單,是億光與晶電挹注的十億元,加上訂單與專利的支援,才得以讓泰谷度過難關。 劉騰隆則拿著報表數字反駁葉寅夫所說的對泰谷的「重大貢獻」:「他們只有一月占我們(營收)二○%,其他都是三到五%,去年全年平均也只有七到八%。」這 起台灣LED產業歷史上最慘烈的經營權之爭,雙方僵持不下,愈演愈烈,不僅雙方可能兩敗俱傷,最無辜的,還是現在面臨兩家公司股價「跌跌不休」的小股東。 泰谷經營權紛爭事件簿 時間 事件 2009.06.18 億光參與泰谷私募,認購2萬張2009.01 晶電參與泰谷私募,認購4.3萬張2010.07 泰谷欲發行2400萬美元ECB給首爾半導體,與億光撕破臉2011.03.08 泰谷欲再發行ECB,與首爾半導體合資成立新公司,惹怒葉寅夫2011.04.13 泰谷董事會未將董監改選列入股東常會議案,正式引爆雙方對立2011.04.16 葉寅夫約劉騰隆密會,雙方沒有共識2011.05.18 泰谷原計畫引進新外部股東失敗,經營權之爭愈演愈烈 |
||||||
|
||||||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