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台幣、人民幣將直接結算 兩岸「貨幣直航」等待東風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756

編者按:最近,人民幣匯率創出新高,人民幣離岸業務增長趨勢更是驚人。倫敦和台灣正在拼搶人民幣離岸市場第二名,因為接下來這兩地,都將迎來人民幣業務發展的小高潮。在此過程中,機構、市場、監管層做了哪些準備和努力?本期南方週末金融版聚焦於此。

新台幣與人民幣「直航」,將大大降低兩岸經貿往來和金融互動的交易成本。這項被各界看好的新金融合作,正在焦慮等待最後的東風。

從「最差」到「次優」

2012年11月1日起,兩岸可以直接運用雙方貨幣進行結算,不需通過第三方。

一單外貿生意成交後,貨款始終是一件頭疼的事情。

這是單不錯的生意,出口商陳旻最近賣給台灣客戶一批電子產品,貨值50萬美元,一個月之後,貨款打到公司的銀行賬戶上。不過,這些貨款使用卻要費些周折。「台灣客戶首先要將新台幣兌換成美元,然後轉賬到我們賬上,我們需要在國內採購原料,這些美元還得兌換成人民幣。」陳旻說。

像陳旻這樣的貿易商,心情常常會受匯率波動的影響,對他們而言,能夠降低風險的交易方式是什麼?

最佳選擇便是雙方使用同一種貨幣,此時的交易媒介相同,沒有匯兌風險,這也是為何歐洲各國要整合成一個歐元區的主要原因之一。

次優的狀況便是兩國採取彼此貨幣當成交易媒介,如此,雙方總共要承受一次性的匯兌風險;最差的情形便是兩國採取第三國的貨幣當成共通的交易媒介,當交易完成之後,再換回本國的貨幣,這樣雙方總共要承受兩次性的匯兌風險。2012年11月1日前,兩岸的情形就是如此。

2012年8月31日,兩岸終於邁出了金融合作最關鍵的一步,兩岸監管當局簽訂了「貨幣清算機制合作備忘錄」,並約定自簽署日60天內各自完成相關準備後備忘錄生效。

這意味著從2012年11月1日開始,新台幣與人民幣「直航時代」終於來臨,兩岸透過雙方的中央銀行或指定外匯銀行,「直接」運用雙方貨幣來進行貿易結算,不透過其他貨幣當成中間交易媒介。從此,兩岸經貿往來以及金融互動的交易成本將會大幅下降,而展望未來,這一次的備忘錄簽訂更為雙方央行換匯機制、人民幣第二離岸中心(第一中心已經在香港)的談判,做了最好的鋪墊。

而簽訂貨幣清算機制之後,陳旻這些貿易商的交易方式可以從最差情形,改善到次優情形,不但匯兌風險降低了一次,同時交易雙方也少了不少匯兌手續費。

這樣的具體節約金額到底有多少,保守估計,以兩岸目前每年高達1600億元人民幣的進出口交易總額,省下的匯兌手續費就達十億到十五億美元。

如果再加上台灣對大陸投資累計已超過1100億美元,而往來兩岸的商務和觀光旅客每年逾600萬人次,這些都需要匯兌費用,由此節約的金額將更加可觀。而台灣的前「行政院副院長」、現任永豐銀行董事長邱正雄更表示,國際清算銀行推估,一旦進行貨幣清算,將會出現倍增效應,兩個經濟體的交易總額將會膨脹到進出口總額的九倍,這是多麼龐大的數字,即便打個對折也是相當地驚人。

做大人民幣蛋糕

在開展人民幣業務的起跑線上,台灣銀行業者的搶跑準備已經開始。

2012年8月31日之後,台灣政府立即有所反應,台灣金管會於9月4日發佈的新聞稿表示,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立完成後,屆時OBU (Offshore Banking Unit,國際金融業務分行) 及DBU (Domestic Banking Unit,國內外匯指定銀行) 即得依該規定辦理人民幣業務,無須再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

台灣的銀行業者動作更是積極,「貨幣清算機制合作備忘錄」一簽訂未待大陸動作,台灣當局立馬指定台灣銀行上海分行作為清算行,台灣工銀董事長、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駱錦明就表明看好人民幣業務、人民幣公司債和資產證券化商品3項業務,他表示光從人民幣結算著手,估計一年至少可為台灣的銀行業帶來16億美元的商機。

而對台灣的銀行界人士來說,未來台灣可借鑑香港模式,陸續發展人民幣計價基金、債券、保單等人民幣金融產品。

台灣的外資銀行透過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已經提前開打人民幣定存利率戰。11月初,渣打(台灣)銀行再推出3個月定存年化利率2.75%,似乎有意火拚花旗(台灣)銀行10月推出年息最高達2.68%利率優惠,而澳盛銀行1到6個月定存年化利率也高達2.5%至2.8%之間。

這些定期存款利率高於同期的台幣定存近2%的差額,足以吸引大量台幣定存戶解約轉投人民幣定存的懷抱。而最近人民幣屢創新高的利好趨勢,讓台灣民眾對人民幣更添興趣,而各家商銀更是積極四處辦說明會,等待一起跑便積極投入推廣人民幣業務,台灣的華南銀行在10月份就一口氣連辦三場。

11月2日,台灣「央行」公佈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人民幣存款,持續創下高位,9月底達179.75億元人民幣,月增2.47%。到9月底為止,已開業營運的OBU銀行共62家,其中本地銀行的家數是37家,外資銀行有25家。

台灣取代香港?

台灣,下一步可能取代香港成為新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輔導過多家台商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富蘭克林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芳榮樂觀地表示,簽訂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最大的受惠者就是台商,他指出,「這次突破讓大陸的台商與其他外商在真正公平的立足點上競爭。」

目前,在大陸經營事業的台商大多都是透過香港的OBU進行人民幣交換,受限於台幣的外幣地位不受大陸方面承認,在實際操作中,每個台商的財務經理也都疲於奔命地掌握台幣、美元、人民幣三者間複雜的三角匯兌關係。今後他樂觀認為,台灣的人民幣業務將大幅成長,甚至有朝一日台灣銀行業者對台商的人民幣業務取代香港也不足為奇。「因為香港沒有製造業,而台商卻大多是製造業者。」劉芳榮說。

台大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經濟系教授林建甫則對記者表示,隨著中國的崛起,光一個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肯定不夠,而台灣優勢在於兩岸貿易金額龐大,很有機會成為第二個人民幣離岸中心。

兩岸簽訂貨幣互換機制,受衝擊最大的就是香港,作為人民幣第一離岸中心的香港,10月時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就表示不畏懼競爭,他指出香港在這一塊除了先行者優勢之外,還具備了三項自身優勢,這包括了內地對外貿易中,有30%是通過香港,既有外貿亦引申外匯支付。同時從境外去內地直接投資(FDI),以及從內地對外投資(ODI)中,又有過半也是透過香港,再加上來自內地當局對香港的支持,港方相信他們擁有足夠的競爭力因應挑戰。

儘管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已於11月1日生效,台灣早已選出台灣銀行上海分行作為清算行,但是大陸卻遲遲未選出人民幣在台清算行,所以台灣銀行業開展人民幣業務可能會有所延宕。

10月29日,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在「立法院」表示,中國將在十八大會議過後才會指定人民幣清算行,這意味著外界原預期將在10月底正式開始開跑的台灣離岸人民幣業務將略微延後。

(作者為台灣財經媒體工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7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