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潑點冷水】投資人閻焱:創業者成為企業家是小概率事件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20/149383.html

黑馬說:“創業多源自創始人改變現狀的沖動,但是走向成功的創業者卻總是少數;互聯網的風口上,成為創業者很簡單,成為企業家卻很難。”3月19日,在聯想之星創業CEO特訓班的開學典禮上,賽富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夥人閻焱透露了一些大家不喜歡聽的真相:企業的成功是個小概率事件,聰明的領袖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成功的企業有什麽共性,聰明的領袖又是怎樣的?來看閻焱在投資行業20年總結出的觀點。
 
\口述| 閻焱 賽富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夥人 
整理| 婁月


我今天講的東西不一定都是你們喜歡聽的,但是至少是真實的,希望大家能夠仔細地想一想。創業者最不缺乏的是激情,但每一家成功的企業,背後都有非常理性的思考。

為什麽中國的民企多長不大?除了聯想、阿里等少數公司,絕大多數的中國民營企業都長不大,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一個平臺期,而且還會下行,進入世界500強的民營企業更是鳳毛麟角。同時,中國有原創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民營企業更是少之又少。從統計意義上講,企業的成功需要在很多事件上、很長的時間里做出很多正確的決策。然而只要在一件事情上決策失誤就可能導致失敗,所以企業的成功是個小概率事件。

成功企業的8種DNA

企業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成功的企業都具有共性。我們把這類共性的東西可以比喻為一個人的DNA,看看一家企業的成功需要有哪些DNA。

第一,巴菲特說,一家企業的成功就像滾雪球,必須找一個很長的雪道,才能做得很大,即目標市場要足夠大。我記得十年前江南春的分眾傳媒做得很火的時候,我們接到過很多case,有很多人要在美發店或衛生間里搞一個分眾那樣的屏,但是到現在都沒有成功的,因為你的目標市場不夠大。

第二,商業模式的可擴充性。我當年在農村插隊,一畝地可以收800斤的稻子。30年後,經過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一畝地能打2000斤的糧食。但是種兩三年之後地就要進行修整。即使經過這麽多年的農業技術進步,一畝地也是2000斤糧食而已。這是農業的可擴充性。一家生產鞋的公司,當鞋的產量達到10萬雙以後怎麽辦?需要繼續投資。工業比農業的可擴充性要強。為什麽大家喜歡做互聯網?就是因為互聯網有很強的可擴充性。我們早年投盛大的時候,很多人沒有看到互聯網的未來,當20萬人同時在線變為200萬人、2000萬人同時在線,我的邊際成本的增加幾乎是零。所以互聯網商業為什麽好、為什麽長得快,最根本的原因是商業模式具有非常強的可擴充性。

第三,要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你可以現在不盈利,未來卻一定要盈利。經常有人來談項目,講20分鐘,不知道他靠什麽賺錢。不管做什麽,商業盈利模式不清晰的話,一定要三思而行。比如做餐飲,做餐館真正成功非常難,有兩個原因,一是做好餐飲非常累的,連續幾年做下來保持品味、質量很難。二是差異化,即核心競爭力。

第四,好的領袖。在我們來看,企業有好的領袖比其他所有因素都重要。如果商業模式不對還能調整,如果是一個差的領袖,基本沒戲。互聯網剛興起的時候,我們吃過很大虧。我們當時剛從美國回來,特別強調美國文化中的團隊精神。所以早年投資了一家互聯網企業,我們往往是(給它)空降一個CEO、COO、CFO,結果三五年過去了,95%以上的企業都死掉了。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在初創期過早強調團隊是錯的,因為會使企業團隊磨合中的交易費用大幅度提高。初創時期,我們更鼓勵一個Leader的作用,而不是權力的制衡,只有在企業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制度化的管理才更重要。民主是政治範疇的概念,不是商業領域的,如果一個商業模式需要民主來決策,對不起,一定會失敗。

第五,制度化、透明化管理。任何創業者都要透明化,不要在創業的同時析一些小算盤,這樣一定會失敗。

第六,專註。年輕人有很多的激情,但是專註和堅持是特別重要的,一個企業的成功更加需要的是專註、堅持和孤獨。

第七,現金流的把控。讀金融的都知道,第一堂課老師會告訴你,Cash is the king,現金為王。

最後,Timing,即對商機的把握。Timing is everything,商機是最重要的。

聰明創始人的6個特質

那麽,是不是具備了上述條件,一定會成功?我們知道,在數學中有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我們投資人用畢生精力在尋找企業成功的充分條件,但是我們沒有找到,只找到了一些必要條件。什麽是企業的充分條件呢?用數學的話來講,只能是無窮盡、盡可能地雲接近。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的內在素質。一個好的領袖必須是聰明的人。什麽是聰明呢?一個聰明人應該在六個方面比別人要優秀。

第一是較強的元認知(metacognition)能力,就是認知的認知,知識的知識。怎麽解釋呢?通常來說,一個人學習好,是因為他的學習能力很強,他天生能找到好的學習方法,使得比別人更有效率把一門知識學出來。喬布斯說過,創意就是把你的很多點給連起來,元認知比較強的人把那些點連起來的速度要高於其他人。

第二,聰明的人具有邏輯性的思維跳躍能力。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花600美元買了第一輛車,然後自己來修車。我的一個同學卻花了3000塊錢買了一輛比較新的二手車,他買車是做試驗的,把發動機拆開了,但是修不好,又花了2000塊錢修車。當我們在聊修車很好玩的時候,他已經去把車拆了研究去了,你講ABC,他講ACF,這就是思維跳躍能力。

第三點是好奇心,聰明人永遠都有好奇心。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好玩的人,一種是不好玩的人,我希望周圍的人都是好玩的人,我在我這個年紀可以選擇,讓身邊都是好玩的人、有趣的人和有思想的人。

第四,用簡單的語言解釋複雜問題的能力,成功的人有個特點,可以把非常複雜的問題說得非常簡單,就比如愛因斯坦的E=MC²。

第五,是對於觀點的態度,和你觀點不一樣的要能夠容忍。

第六,和他人的態度,對別人的態度要善、要能夠容忍。

關於Leadership,哈佛大學商學院花了十年的時間進行研究:成為領袖的人有什麽共同的特征?發現很有意思,能夠成為領袖的人個性相差很大,幾乎各種背景、性格的人都可能成為領袖。

領袖的共性是具有很強的Empathy,就是同理心,移情,中國有個特別好的解釋,就是換位思考。其實不光是思考,還強調行動。不具備同理心的人不可以成為卓越的領導人。

創業者要加強自身修養

創業者和企業家有什麽區別?中國每天可能有幾十萬創業者產生,但真正能成為企業家的寥若晨星。他們有什麽區別?

一,創業者是創造財富,但未必是創造價值。其實在中國,很多的時候我們創業的沖動是來自於改變現狀。比如潘石屹講,當時來自農村的孩子,太需要有錢了,因為太窮了什麽事都幹不成。我也是創業者,當時創業也是來自個人的沖動,但是創業者創造財富,不一定創造價值。

一個企業家不光要創造財富,而且要創造價值,並且要把價值制度化來傳承下去。聯想之星就是一種制度化的東西,把創業給傳承下去。

二,創業者以短期的利益驅動為主,企業家必須要具備遠見,為長期目標犧牲短期利益。

三,創業者敏感、靈活、易變,而企業家理性,沈穩,堅定。柳傳誌先生就是最好的代表,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跟他談話也很有意思。創業者不需要很高的教育,但是必須要有街角智慧(street  smart),就是民間智慧。我在農村插隊的時候就發現了很多民間智慧。企業家大多需要具備好的教養,理性思維主導,有智有德。

能不能成為企業家,需要一個人自身的修養。甚至很大程度上就是你爹媽已經決定了的東西。

創業者與企業家的共性就是具有很高的同理心。創業者可以轉化為企業家,但是成功的確實不多,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也是有可能的,希望大家過幾年可以成為企業家。

最後我想從投資人的角度講幾點,給大家做一些思考。我們看創業項目就看兩點,一個是商業模式,另一個是創業者。

商業模式首先看目標是什麽,目標市場的大小以及行業增長的潛力,畢竟互聯網行業叠代的速度非常快。然後是商業模式的可擴充性,還有是和競爭對手的差異性。

創業者方面,第一是同理心,第二是自信力和決策能力,有很多創業者是裝著很有自信,好像很有自信,其實往往是掩蓋內心的軟弱。還有是創業的激情,hungry,我們還需要有毅力跟堅持。另外是包容性與團隊精神,我們看到有些創業企業,公司股份一個人占95%,這個就不一定具有包容性了,你可以是企業的大股東,控股股東,但是如果走到極致就會有問題。再有是自律性。最後是自我修正能力,我們回顧很多成功的企業,成功以後的商業模式和創業初想做的事情可能完全不一樣,因此對創業者就要求有非常強的自我調整能力。


版權聲明:本文由閻焱口述,婁月整理,i黑馬編輯,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聊了十幾家無人貨架,我們想給這個風口潑點涼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220/166544.shtml

聊了十幾家無人貨架,我們想給這個風口潑點涼水
鳳凰科技 鳳凰科技

聊了十幾家無人貨架,我們想給這個風口潑點涼水

單純只做無人貨架的想象空間已經不大。

來源 | 鳳凰科技(ID:ifeng_tech)

作者 | 崔蓀亞

創立於2015年6月的小e微店在去年下半年開始轉型,主攻無人貨架購物,盡管當時整個領域還沒有幾個玩家,創始人榮光判斷,“在一個時間段之後,很多人都會關註到這種商業模式。”

榮光可能沒有想到,這個時間段被瘋狂湧進來的資本、巨頭、玩家迅速壓縮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至少有超過50個玩家入場,已經湧入的資金至少超過20億元人民幣。

就在12月19日,阿里又聯合美的集團推出“小賣櫃”,正式進軍無人貨架領域;同日,看似和無人貨架八竿子打不著的獵豹移動,也在這一天確認布局無人貨架,旗下“豹便利”從11月初開始運營,已鋪設5000個點位。

新零售在這一年成為關鍵詞,而無人貨架在所有線下形態中,因為距離用戶最近,主打最後100米的天然優勢,不管是對於新的創業機會,還是意圖探索線下新流量的巨頭來說,都具備著某種不可抵擋的魔力。

一時之間,“千架大戰”,像極了當年的千團大戰、O2O浪潮、共享經濟的蔚然之風,這些頗為相似的歷史都有著一條共同的劇情發展主線,缺乏好的投資標的,泡沫之下行業爆發出瘋狂和不理性。

我們想給目前這個火熱的風口,潑出幾盆負責任的涼水,讓行業冷靜一下,並拋出幾個不負責任的預測和判斷。

涼水一:門檻低,很難樹立壁壘

在目前所有的創業項目中,無人貨架可能是最沒有技術門檻的了,商業模式也很簡單,因此很難樹立競爭壁壘。如果拋開智能櫃不看,無人貨架項目的創業,只要一個貨架和一些商品,再加上渠道談判,就可以迅速展開。

在中國的創業中,怎麽用最快的方式跑出領先優勢?無人貨架項目,目前的操作就是融資,迅速搶占點位,簽好排他協議。現在各家的做法差別不大,商品差異也不大,大家都在齊頭並進向前沖的階段。

整個環境基本是“你有錢、我也有錢,他還有靠山”的態勢,對於現在還想入場的創業者來說,如果你一沒有錢、二沒有人、三沒有先發優勢,還是冷靜一點,不要再往里面擠了。

涼水二:商品還是以標準品為主,商品相似度高

盡管多數無人貨架公司會宣稱智能選品、後臺大數據實時動態更新貨品,但據鳳凰網科技的調研觀察,貨品更新的比例可能只在10%左右,多數商品依然集中在日常快消標品,比如水、火腿腸、餅幹、膨化食品等。

熊貓資本投資經理丁一丁此前密集看過無人貨架項目,他告訴鳳凰網科技,無人貨架上面可以擺放的SKU非常有限,通常在一百多款,而SKU的分散度沒那麽大,也就是說其實這家企業員工喜歡的商品TOP榜和那家企業員工的喜好,雖然可能會有一些細微差別,但差別不會特別大,也就是說,大部分無人貨架的商品相似度較高。

基於此,很多無人貨架企業開始嘗試差異化,比如推出冷櫃、熱櫃、鮮食、網紅食品,這對供應鏈的要求會大大提高,當網點不夠密集的時候,運營成本會很高,據鳳凰網科技的調查,目前已經有不少小玩家出現了補貨慢的情況,比如貨架已經空空如也,但過了一個禮拜依然沒有補貨的情況,供應鏈和物流能力完全跟不上。

怎麽平衡網點數量和商品差異化,是現在的無人貨架企業不得不跨過去的一道坎。

涼水三:商品損耗率高,存在破窗效應

目前對外公開商品損耗率的公司,大部分將這個數字說在了5%左右,甚至更低。這里面存在一個很明顯的問題,這個百分比是怎麽算出來的,可能不同的公司會有各自的理解和定義,其實無法直接進行橫向比較。一位無人貨架業內人士向鳳凰網科技透露,他了解到的有些無人貨架企業,貨損率可能高達三分之一。

小e微店榮光想到的控制策略,則是通過場景來保障,“如果你是在一個人員流動性大或者開放式的場所,就會有很大的損耗。現在我看到市場有很多玩家,他們會把貨架擺到電梯,還有過道、走廊,那將演變成一門挑戰人性的生意。一定要在封閉的場景下固定人群進行消費。”

涼水四:初始成本的投入越來越高

果小美創始人閻利瑉曾算過一筆賬:果小美的單個貨架成本在300元-400元左右,貨品600元左右,BD成本100元,算下來鋪設一個點位的初始成本在1000元。

但一位無人貨架的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初始成本的投入越來越高,他向鳳凰網科技重新算了這筆賬:

1、設備成本:普通貨架單個成本300-500元,冷櫃、熱櫃等單個成本至少1000元,競爭在不斷加劇,采用冷、熱櫃的點位比例會越來越高,所以一個點位僅硬件設備至少1000-1500元,這還不包括采用智能設備;

2、地推成本:包括給BD人員的基本工資、績效獎勵,為了爭奪點位,很多玩家還有給入駐企業的各種現金或者返現獎勵,現在一線城市鋪設一個點位1000元起跳,很多企業的BD成本攤到每個點需要2000元;

3、初始商品鋪貨:陳列不能太少,要豐富,基本貨架上至少得有幾十個SKU,一共幾百件商品,加上冰箱里的飲料,這又是1000元去掉了;

4、物流:把設備和商品運到企業,200元的物流費用是至少的。

按照這個清單計算下來,一個點位的初始成本至少4000元起跳。

涼水五:投放無效、低質量點位,以快速增長數量

在和一些無人貨架地推人員的溝通中,他們告訴鳳凰網科技,一些競對的地推會主動找到他們,希望花錢買下其手中淘汰掉的點位,這些通常是被驗證過是低質量的、或者覆蓋員工人數較少的點位,對經營沒有太大的正向作用,唯一的好處是可以幫助他們完成績效,快速增長點位的數量。

七只考拉創始人文朝暉談到他們對於一些低質量點位的處理,比如到達一定的丟失率,他們會主動撤架,關於同行對貨品丟了就丟了的做法,文朝暉不作評價,“但我們沒有那麽多錢去丟。”

涼水六:盈利預期不樂觀

無人貨架本身的盈利能力可能沒有那麽顯著,很多創業者也在講著這樣的故事:無人貨架可以比寫字樓便利店更早、更快觸達辦公室白領人群,在收獲這部分流量之後,盈利除了通過售賣商品本身,還可以往其他領域延展,比如分眾廣告、新產品的分發測試渠道等等。

分眾廣告可以怎麽做?一是在貨架上直接打廣告,但因為辦公室不是商業化的場景,可能會面臨企業行政的阻礙;二是在用戶交易掃碼之後的彈出廣告,這或許比前一種方式靠譜,但對用戶體驗的傷害有多大,廣告的轉化率能有多高,都還有待進一步的考量。

那作為商家新產品的測試渠道呢?關於這一點,丁一丁認為,用戶不是為了嘗鮮來貨架購買東西,通常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即時性、沖動性消費需求,這種情況下,核心要看新產品在貨架上能不能賣得動。他認為,機會可能在沒有太強品牌效應的品類里進行嘗試,比如沙拉、果切、面包等。

潑了那麽多盆涼水,以下是鳳凰網科技結合與多位玩家、投資人的溝通,做出的幾點“不負責任”的預判。

預判一:2018年上半年會出現無人貨架公司的倒閉潮。

共享單車從真正火爆到迎來倒閉潮,大概一年的時間,這個過程放在無人貨架領域,時間可能會進一步壓縮,預計在2018年上半年就將會出現無人貨架企業的倒閉潮。退出者具備幾點特征:第一是點位數量少,尤其是優質點位數量少;二是運營效率低;三是沒有供應鏈支撐。

預判二:行業並購案會越來越多,資源向頭部兩家集中。

目前,無人貨架領域已經出現了果小美與番茄便利、猩便利與51零食的並購,明年將會是打群架的局面,而在“千架大戰”中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行業並購案。

猩便利聯合創始人司江華曾向鳳凰網科技做出判斷,他認為,今年元旦或者春節前,這個賽道會快速聚攏在兩三個玩家,“哪一家可以率先達到30萬個左右點位的體量,基本上就可以占據絕對優勢”。

預判三:單純只做無人貨架的想象空間已經不大。

單純只做無人貨架的企業,可能將支撐不起擴張和消耗戰,目前巨頭的入場越來越多,優勢就在於他們的核心業務與無人貨架可以有所補充,可共享人力、物流、倉庫,且天生有BD資源和采銷資源。

文朝暉就拒絕外界給公司貼的“辦公室無人貨架”的標簽,他更願意將自己定位成一個做“近場零售”的公司,解決用戶100米以內的消費需求,並讓用戶的消費需求能在3s內被滿足。基於這樣的考慮,他和他的團隊更多思考的是把貨物和產品通過什麽樣的介質投到對應的場景里,這個場景,可能是封閉的、半開放的、開放的。

無人貨架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8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