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那樁生意,你看懂了嗎? 金楓海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f4b4a0102f1zq.html
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是好朋友。很多人受到了蓋茨創業故事的感召而加入IT業,就像我;也有很多人看了巴菲特的事蹟之後,加入到投資人的行列,如雪球上的諸君。

  做IT的,沒有幾個人敢誇口說自己有蓋茨的能耐;搞投資的,似乎多數人都以學會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方法為目標。其實我們應該承認一個很簡單的事實:既然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是同等量級的偉人,那麼,學蓋茨和學巴菲特的難度,基本上應該是一樣高的。你要是不認為自己這輩子能有蓋茨的一半本事,那麼也就不應該奢望自己能成為巴菲特第二。

  巴菲特的投資理論,內容要說也不少,但究其本質,無非是落在一項能力上:你要能看得懂一樁生意的運轉模式,然後大概能估算出這樁生意還能賺多久。你把這個叫做眼光也好,叫做估值能力也罷,都是那麼一回事。他知道這樁生意值多少錢,你不知道;那麼,當你給出的價格低了,他就買進;當你給出的價格高了,他就賣給你。複雜嗎?不複雜。學得會嗎?廢話,當然學不會!

  巴菲特投資方法的根基在於他的商業能力,而這種能力是你無論看多少遍巴菲特傳紀和致股東的信,也不可能學得來的。這就好比C羅告訴你,其實進球很簡單,你只需要跑位、帶球突破、射門……然後球就進了。C羅這麼做能成功,因為他是C羅——他當然不害怕教給你如何帶球和衝刺,因為就算你把這些訣竅全都學會了,你還是你,C羅還是C羅。

  段永平買網易厲害吧?但我告訴你,那個時代做網絡遊戲的公司絕不止網易一家。如果當年我們和他一樣去投資遊戲公司,以我的行業經驗,有99%的概率賠個精光。為什麼段永平能選對網易,而我們選不對?這哪是什麼投資方法問題?根本就是段永平的商業經驗在起作用。

  同理,巴菲特買可樂、買中石油、買比亞迪,檯面上的東西根本不重要,作為世界級的商業家,巴菲特看得懂這些公司的生意,而我們看不懂。這種情況下,他怎麼買其實都是對的,而我們怎麼買其實都是錯的。我想各位明白我的意思,問題的本質並不在於巴菲特所使用的方法本身,而在於他所仰仗的、別人無法複製的核心能力——我們叫做商業經驗也好,叫做投資鑑別能力也罷,這些東西本質上是無法複製的。

  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簡單易行的投資方法,這不過是一廂情願的妄想罷了。雖然簡單的投資方法不存在,但是狗屎運卻到處都有,很多人喜歡把自己的好運氣解釋成投資方法的成功,這類似於「一位修女想出門,發現雨停了,於是相信這是上帝的恩典」。

  長期持股沒有錯、有耐性也是好的品德。問題是,你怎麼知道你已經看懂了那樁生意呢?好吧,其實賭賭運氣,有時候也不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492

懶惰的銀行 活該被餘額寶綁架 金楓海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f4b4a0102f6ke.html
餘額寶的大熱,動了許多人的奶酪。

最受傷的,自然是銀行。原本以0.35%就能輕鬆獲得的活期存款,原本幾千幾萬元的小額存款,經餘額寶轉一圈匯聚後改投銀行間同業存款市場,就變成了6%左右大額存單--銀行獲取存款的成本因此大大提升。

銀行日子不好過,偶爾發發牢騷可以理解。但是近期聽到某銀行個人金融部老總的一番奇葩言論,不得不感慨習慣了朝南坐的銀行不思進取,活該被餘額寶綁架。這位老總觀點是是這樣的,他認為目前中國存在兩種利率環境。一種,是以央行基準利率為代表的百姓存款利率,其特點是嚴格遵照基準利率執行,最高上浮10%。另一種,是以同業利率為代表的市場化利率。通俗地說,前者,帶有計劃經濟色彩;後者,更有市場經濟特點。在他看來,改革開放初期有人做投機倒把的事,把計劃體制內的資源倒賣到市場上,從中賺取巨額差價。餘額寶這樣的產品,干的就是這個活兒。

銀行才是利率雙軌大贏家

雙軌制的利率環境,的確是現實。但是,這樣的雙軌制誰是最大的受益者?還不是銀行麼!

一方面,央行制定了遠低於市場水平的基準利率,壓低了銀行獲得存款的成本,另一方面,央行又先行放開了貸款的利率,同時允許存款同業市場存在,使得銀行有多重渠道將資金高息拆借出去,於是銀行有了豐厚的利差收入--以1年期存款為例,銀行只需要以3.3%的利率從普通儲戶那裡拿到存款,一轉手再以5%的利率在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拆借出去,就能輕鬆賺到1.7%的利差。需知,餘額寶背後的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為持有人打理1年投資,收取的管理費也不過0.3%而已--賺0.3%的被叫做"投機倒把",那麼賺1.7%的怎麼辦,豈不是該"拉出去打靶"?

說到底,銀行厭惡餘額寶,只不過是原來可以從利率雙軌制中"投機倒把"的奶酪被餘額寶等貨幣市場基金給動了,因此就給競爭對手扣上"投機倒把"的帽子實在是太下乘了--這種下乘不僅在於"扣帽子"本身,更在於我們市場經濟都走了那麼多年,竟然拿出"投機倒把"這樣快被人遺忘的罪名,實在讓人懷疑個人金融部老總是不是還活在改革開放之前。

銀行利差不該是鐵飯碗

相比這樣的"史前生物",另一些銀行人士就要聰明許多,在打擊餘額寶等貨幣市場基金時,他們學會了"拉仇恨"。是的,他們會告訴金融消費者,賺到手的,遲早要還出去,而且是加倍奉還--銀行為了留住利差,對外的貸款利率也相應提高了。

咋看,上述分析很是辯證唯物主義,既看到了事物好的一面,也看到了事物壞的一面,很是全面。但問題就在於,上述的分析,不過是詭辯,一切魔鬼都藏在"銀行為了留住利差"這八個字裡面!

為什麼銀行的利差水平就不能改變,為什麼銀行就必須把資金成本上升轉嫁到借貸者身上?這可絕不是必然的。諸位可曾看到過這幾年關於外貿的報導,雖然伴隨商品價格上漲和勞動力不再寬裕,外貿生產生的成本大幅上漲,但外貿買家無法提高採購價,於是外貿商品生產商被迫壓縮利潤來消化相關成本增長--可見成本上升並不是必然應該轉嫁的。

因為餘額寶的衝擊,銀行的日子興許會稍微難過一些,但是整體而言,銀行的日子依然好過的一塌糊塗。且讓我們看一組數字對比:截至2013年三季度,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總利潤是1.7249萬億元,而其中16家銀行的利潤就佔了9183.8億元,近乎所有上市公司的53.24%--這樣的賺錢能力和賺錢比例,充分顯示:相比實體經濟,作為虛擬經濟的銀行業實在是日子太好過了啊!

正是這種好日子,阻礙了銀行業的創新。餘額寶這樣的東西,創新難麼?"不是我們銀行不能,而是壓根就不想",某銀行個人金融部的負責人這樣我分析這個問題。他指出,在個人金融領域,很多創新對消費者都是好東西,比如前幾年大為流行的自動歸集(將多個銀行賬戶自動合併到一家銀行)、多餘活期賬戶金額轉賣理財產品,也包括可以替代活期的貨幣市場基金,但是銀行沒有根本動力去主動推這樣的業務--對銀行而言,活期存款是貸款業務最大的資金來源,任何導致活期存款流失又不能帶來豐厚利潤的新業務,都會導致銀行本能的反對。

可見,銀行業被餘額寶動了奶酪,歸根到底是自己好日子下的不思進取,這才導致產品創新緩慢。

餘額寶倒逼銀行小微業務

餘額寶出現,銀行日子不好過。

一方面,在個人金融業務層面,許多銀行也推出"類餘額寶"類產品向抗衡,另一方面,這倒是有望倒逼銀行更多涉足真正扶植實體經濟的小微金融業務。

很長一段時間裡,銀行不僅是產品創新緩慢,在放貸上也是挑三揀四,總是熱愛大型國有企業,中小微企業則被視作第三世界公民--過去數年監管部門三令五聲頻出重拳督促銀行支持小微企業,恰恰說明了此前銀行對此的不重視。

其實這並不奇怪,以往銀行能夠拿到低成本的存款,以低成本的貸款利率放貸就能維持不錯的利差,再加上貸款給大型國企又無需承擔"道德風險"--自然趨之若鶩。

當然,如今因為餘額寶等貨幣市場基金的崛起,銀行的存款成本必然會大大提高,的確存在傳導至實體經濟的可能。但這樣的傳導,未必是雪上加霜,反而可能是雪中送炭。

需知,眼下對於小微企業,最犯愁的不是市場利率的升降,而是大銀行壓根惜貸不肯貸給他們,逼得這些小微企業只能以極高的利率進行民間拆借--溫州公佈的民間融資綜合利率高達19.75%--可見小微企業的貸款之難。對於這些不得不花19.75%的利率去拆解資金的小微企業,如果能從銀行獲得貸款,即使貸款利率較以往有所上升,那必然也是大大低於19.75%這樣的水平--你說這對小微企業是好事還是壞事?

銀行過去那麼多年日子好過,說到底還是"計劃經濟"的受益者,銀行創立難,市場缺乏競爭,握有金融牌照的銀行自然朝南坐。去年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到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在加強監管前提下,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正是要在銀行業引入競爭,讓銀行們的日子沒那麼好過。

餘額寶們的出現,無疑是提前在存款端引入競爭,倒逼銀行改革--這無論是對作為存款消費者的普通金融用戶還是對渴求貸款的小微企業主,或許都是一件好事。金融業開放的大趨勢不容阻擋,在這樣的大格局下面對餘額寶衝擊不是知恥而後勇積極創新相對,反而是"扣帽子""拉仇恨",這樣的不思進取,活該被餘額寶綁架日子難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494

學習老巴好榜樣:學從知道不能學開始 金楓海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f4b4a0102f6i4.html
作者:胡睿

   所謂的學老巴在這裡指學習老巴現在的操作方式,即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公司的方法。

   記得多年前念大學的時侯有一種說法: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我想學習巴菲特也要經歷類似的四個階段:不知道不能學老巴,知道不能學老巴,不知道能學老巴,知道能學老巴。坦白講,我覺得大多數人還在大一,這篇文章希望能幫一些人進入大二。

   為什麼學不了老巴?學老巴有什麼難的?有那麼多書籍資料可以研究,核心概念又那麼淺顯易懂:把股票當作生意的一部份,市場先生是為你服務的,要有安全邊際,公司的內在價值是其未來現金流的現在價值,要買有護城河的公司,在價格低於價值時買入等等。

    RichardFeynman(理查德·費曼)是上個世紀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諾貝爾獎得主。他有一個用來解決疑難問題的「費曼算法」,其步驟如下:1、把問題寫下來;2、使勁想;3、寫出答案。

   這絕對不是開玩笑,他就是這樣解決複雜的物理問題的,問題是我們行嗎?牛頓20歲時就發明了二項式定律,有一天閒來無事,我把牛頓當時要解決的問題和他的解法放在一起看了很久,最終只能承認就算給我答案我也想不出牛頓最初是怎樣發明該定律的。這就是天才和凡人的區別吧。

   強調一點,這裡決不是讓大家放棄學習,而是希望大家對問題的複雜程度有清醒的認識。

   再舉一個不十分貼切的例子,假設我們入伍三五年,當了連排長,就算我們天天學習歷史上最優秀將領的戰例,我們真的能夠指揮大規模的集團作戰嗎?

   如果學習老巴很容易,那麼該有很多人成為新的老巴。你能舉出一個例子嗎?要求很簡單,這個投資人要有自己發現的可口可樂,GEICO,以及富國銀行。

    SethKlarman(塞思·卡拉曼)是美國基金界傳奇之一,旗下基金自創立來年均回報超過20%。巴菲特曾說過如果有朝一日他決定退休,那麼他的錢會給三個人管,Klarman是其中之一,可見老巴對Klarman的欣賞程度。在前不久的一個訪談裡,Klarman說了以下的話:「巴菲特是比我更好的投資者,他能發現偉大的公司,而我卻不能,我還停留在撿煙蒂的階段。」

   如果Klarman不能,我們是不是至少該問問自己為什麼我們可以?

   我想我已經充分的說明了學習現在的老巴是件困難的事情。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覺得這件事很容易?

   我猜這跟幾個方面有關:首先看法人人都有,反正不上稅。就像茶餘飯後談論國事,或者軍事票友指點江山一樣,每個人都能對公司是否優秀,是否有核心競爭力發表看法。其次,大多數人都低估了這個世界的複雜程度,瞎子摸象而已,而且摸的很自信。再者,就算最初的判斷出現了偏差,還可以找藉口說服自己,本來價值投資就是長期的嘛,本來價值投資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嘛,正如芒格所說,最容易的就是自己騙自己。最後,所謂專家推波助瀾。

   要想瞭解老巴現在的做法難在哪裡,就要真正理解其精髓,並把它和其它投資方法作以比較,同時理解老巴投資方法發展的過程以及原因。下面我從幾個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請注意這裡的所謂投資方法僅僅包含了價值投資領域的一些方法,不包含宏觀經濟方式或索羅斯的「智慧投機」。雖然我是價值投資者,但我不會盲目排斥其它經過實踐檢驗的投資方式,唯一例外是技術分析):

   第一個角度:著眼過去現在,著眼短期未來,以及著眼長期未來

   巴菲特的老師Graham(格雷厄姆)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the future is essentially something tobe guarded against rather than tobe profitedfrom.」,大意是說我們不該寄希望於從未來獲利,而是應該確保不被未來傷害。這也體現了格老的投資哲學。

   未來是複雜而多變的,如果你有能力看得遠,那麼可能有很好的回報,但擁有這種能力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大多數人還是著眼於歷史以及現在為好。

   Graham最推崇的投資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低P/E,第二種是Net-Net,即股價低於淨資產甚至現金。這兩種都是著眼於一個公司的歷史成績以及現狀的,完全不涉及預測未來。有人可能會說,老巴說過,不能一直看後視鏡投資。對於單一公司確實是這樣的,但對於一個投資組合來說,是可以看後視鏡投資的,因為有一種力量叫做回歸均值(reverttomean)。有質疑的朋友可以看看這本書,《What Works on WallStreet》(《華爾街股市投資經典》),裡面有詳細的數據統計,證明低P/E長期是跑贏大盤的。

   還有一個例子是JoelGreenblatt(喬爾·格林布拉特)的「神奇公式」,也是建立在對公司歷史以及現有情況的分析上,不涉及預測未來,一樣跑贏大盤。

   可以說著眼於歷史以及現在是一種很穩妥的投資方式,它的缺點是回報率不夠高。所以大多數基金經理採取第二種方式,著眼於短期未來,即未來兩三年的贏利狀況。

   為什麼只是未來兩三年?因為更長時間太難了。

    這裡我舉JoelGreenblatt作為例子,大家可以看看他的書,裡面他清楚的闡述了自己的投資方式,即尋找有把握預測其未來兩三年贏利狀況的公司或情形,然後根據現有價格決定是否投資。這裡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市場在短期內是無效的,但如果你給市場先生兩三年的時間,通常它都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給與糾正,使公司真正的價值得以體現。如果要具體例子,大家可以參看我以前在雪球上分享過的HDSN的例子。

   著眼於短期未來的方式回報率很高,Greenblatt的基金年化有40%,他基金的規模在10億美金左右,並不能算小。這種投資方式的回報率甚至高於著眼長期未來型。

   這種方式的潛在缺點有以下幾個:

   首先是你得想好什麼時侯賣。使用這種方法時買比賣容易,你覺得一個東西5毛錢肯定是便宜的,但有時侯卻很難準確估計它的價值到底是9毛,1塊,還是1塊1,如果你擁有的是可口可樂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因為你永遠不會賣。

   另一個缺點是如果你的資金量非常大,注意是非常大,至少數百億美金以上,那麼這種方式可能不適用。

   還有,使用這種方式可能會帶來不愉快的經歷,這裡主要是指有些時侯公司價值不能得到體現的原因來自於管理層,所以投資人必須和管理層進行鬥爭,爭取自己的權益。如果擁有的是偉大的公司如可口可樂,則此類問題完全不存在。

   基於以上原因,老巴選擇了第三種方式,著眼於長期未來。這裡的長期指至少10年以上。

   使用這種方法的關健是你要有把握所選擇的企業10年後仍然存在,仍然提供很高的資本回報率,換句話說,你要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非常精僻的瞭解和認知。

   談到核心競爭力,似乎大家都能列舉幾條,無非是壟斷或區域性壟斷如當年的報紙,消費品商譽(Goodwill)如可樂和喜詩糖果,最低成本製造商如內不拉斯加傢俱城,規模優勢(advantageofscale)等等。我的問題是,Klarman哈佛商學院畢業,Greenblatt沃頓商學院畢業,為什麼他們說他們做不到?是他們把問題想複雜了還是我們把問題想簡單了?

   第二個角度:相對於資產低估進行投資和相對於盈利低估進行投資

   相對於資產低估進行投資就是所謂的低P/B投資,Graham是開山鼻祖,他的Net-Net即撿煙蒂法就是針對資產低估的一種投資方式。另一個典型代表是巴菲特的好友,同是Graham學生的WaterSchloss(沃爾特·斯洛斯)。Schloss幾十年來一直堅持Graham最初的低P/B方法,一樣取得了出色的成績。關於資產和盈利,Schloss如是說:「Ireally have nothing against earnings, except that in the firstplace earnings have a way of changing. Second, your earningsprojections may be right, but people's idea of the multiple haschanged. So I find it more comfortable and satisfying to look atbook value.」

   相對於盈利低估進行投資包括針對歷史盈利,針對短期未來盈利,以及針對長期未來盈利(這裡包括盈利增長)。

   總的來說,盈利比資產難以評估,針對盈利投資的方式難度更大,但潛在回報更高。

   很顯然老巴現在多數情況下是採用針對長期盈利低估的投資方式的。

   第三個角度:獲益於別人的錯誤和獲益於自己的遠見

   這個角度界限不是很分明,因為犯錯誤也可以被當作是沒遠見,或者你的遠見是別人的錯誤,大家領會我想表達的意思就好。

   我舉兩個例子,第一是老巴年青時侯套利可可豆的事情,這個案例可謂經典,不清楚背景的朋友可以自己搜索一下。這裡老巴之所以賺錢是因為其它人犯了錯。第二個例子是可口可樂,這裡老巴賺錢是因為他比別人都看得更遠,更準。

   其實縱觀老巴投資方法的演變,我們可以看出從著眼過去現在到著眼未來,從投資資產低估到投資盈利低估,從獲益於別人的錯誤到獲益於自己的遠見這一軌跡。從易而難的軌跡。

   為什麼有如此轉變?第一是因為資金量越來越大,第二是因為除賺錢外其它考量的加入,比如同自己欣賞的管理層長期共事等。

   現在老巴的投資方式是基於他幾十年的經驗(注意,就算你把1970年作為老巴開始使用現在方法的起點,那時侯的老巴有已經擁有近20年的投資經驗了),以及常人所不具備的洞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能力之上的。這就是現在的我們無法學習現在的老巴的原因。我們沒有那些經驗積累,我們也未必有那個天賦。就像降龍十八掌,簡單又無敵,但沒有幾十年功力還是不要用為好。(題外話,個人覺得郭靖資質那麼差,不應該能練成的,難怪大家都說他是金大俠筆下最不真實的人物)

   另,如果你覺得老巴不是天才,請考慮以下事實:老巴這一生從沒用過計算器,無論多複雜的計算,他都是心算而已。

   洋洋灑灑說了這麼多,可能有朋友會問,如果現在的我不能學現在的老巴,我該怎麼辦?這取決於你想達到什麼目的以及你原意付出多少努力。

   對於一般個人投資者來講,買指數是最佳選擇,輕鬆,回報也不錯。

   對於願意下一些功夫的個人投資者,可以考慮低P/E或者Greenblatt的神奇公式,從某種程度講這些也是指數,只不過是挑選過的指數,回報也比指數好。

   對於更積極的個人投資者或者規模不大的基金(小於10億美金)的經理來說,應該充分發揮規模小的優勢,投資小盤股或者中型企業以及特殊形勢如拆分,破產,併購,重組等。重點使用針對盈利低估以及針對短期未來的投資方式。

   如果你是很大規模基金(數百億美金)的經理,那麼你管的錢太多了,請聯繫我,我很願意為你分憂。

   開篇的時侯舉了大學四個年級的例子,從賺錢的角度講,大二就夠了。如果你把投資當作一種智力上的追求,非要繼續大三大四的話,那麼應該儘量多的瞭解各行業關於核心競爭力的方方面面。努力修煉內功,也許有一天能夠使用老巴現在的投資方式。但請記住,到現在為止,全世界只出了一個巴菲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495

離上海最近的樓市窪地?嘉興搭車“滬嘉同城”攬上海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2687.html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周邊,嘉興是一個稀罕的存在——多年如一日的房價,不僅難與蘇州等地市比肩,甚至還不如其下轄的縣級市。

上海出臺“史上最嚴”的樓市“3·25新政”後,4月滬上新房成交量相較3月份近乎腰斬。被限購者的恐慌情緒開始外溢,很快波及上海外圍,嘉興也是受益者之一。

然而,嘉興是一個典型的去庫存城市,滬上樓市的波瀾到了嘉興,總是泛不起多大水花:支柱產業的缺乏、人口導入的不足,以及前幾年過大的土地供應量和政府的安置房建設,使嘉興的房價依然在窪地徘徊。如果說價值決定價格,未來的嘉興樓市有多大空間?會有哪些機遇?如果上海到嘉興的城際地鐵開通,嘉興會是下一個佛山嗎?

多年“火”不起來的嘉興

上海“3·25新政”的蝴蝶效應十分明顯。

嘉興商品房在線銷售備案管理系統數據顯示,3月,嘉興市本級成交各類商品房約3164套,日均成交102套,總成交金額約257429萬元;整體成交量環比(1301套)猛漲143.20%;同比(1832套)上漲72.71%,創下近九年來的同期新高。

3月到5月,嘉興樓市連續3個月成交突破3000套,這是2009年至今,嘉興樓市史無前例的一個里程碑。

嘉興市位於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與滬、杭、蘇、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區位優勢明顯的地方,樓市多年來卻一直不溫不火。此次,上海“3·25新政”的效應使得銷量大幅上升,但均價還在7000多元徘徊。

這一均價,與周邊的滬、杭、蘇等大城市的房價不可相提並論。即使與寧波相比,嘉興這些年樓市的爬坡也十分緩慢。新湖中寶(600208.SH)旗下的嘉興新湖中房置業有限公司(下稱“新湖中房”)銷售經理王贊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007年~2008年,嘉興市本級的樓市均價是4000多元,寧波市本級的樓市均價在4500多元,差距並不明顯;然而,現在寧波市本級的樓市均價已達2萬多元。

一位當地的房地產開發商劉先生(化名)告訴本報記者,嘉興市也經歷過2009~2010年的溫州炒房團,那波行情拉動比較大,主城區的房價基本都在萬元以上,但炒房團撤走後,市場就慢慢回落了。到了2013年,又來了一波行情,那一年劉先生所在公司的銷售額超6億元。而2014年和2015年的情況就相對不那麽好了。目前,嘉興市的庫存去化周期在15~17個月左右。嘉興市因為前幾年土地供應量大,現在很難通過推地價的方式來推動房價。總體上來說,嘉興市場比較平穩。

“2009年那波行情,是由於當時浙江省對嘉興市的規劃倡導,提出作‘上海的後花園’,另外一個原因是上海到嘉興的高鐵建設,吸引了嘉興市民紛紛投入樓市。”新湖中房營銷總監水浩峰告訴記者,當時整個嘉興只有南湖區板塊被稱為“上海的後花園”,因為離高鐵近,南湖板塊瘋漲,最高漲至1萬元出頭。2008年均價從原先的四五千漲到7000多元,2009年到了頂峰。

從2010年年初開始,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國家相繼發布了若幹房地產調控政策,4月份更是密集發布了4大調整政策。緊接著,嘉興也出臺了相應的限購政策。

水浩峰告訴記者,當時他在做旭輝廣場的酒店式公寓產品。該公寓位於嘉興市戴夢得購物中心旁邊,可稱是市中心最好的位置。3月底,他們開出的300套全部賣完了,而4月15日他們開盤的300多套,只賣出170多套。而這170套的購買者里,嘉興本地居民只占到10%,之前嘉興本地居民一般能占到70%,這說明嘉興本地居民持續性的消化能力在減退。同時,在限購政策的影響下,整體去化量從原先的95%以上降到了65%,而且這65%的去化量中有九成是溫州投資客,然而因為限購政策出臺,這些投資客沒有一個能簽合同的,除非能轉換成一次性付款。

缺乏支柱產業

嘉興樓市多年來不溫不火的原因何在?

除了前幾年土地供應量過大之外,劉先生告訴記者,他認為嘉興市沒有可以拉動當地經濟和導入人口的支柱產業,土地出讓占地方GDP比重較大。當年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劉先生的公司6個億的年銷售額給當地稅收就貢獻了6000萬,而市場行情不好時,相應的稅收就一落千丈了。此外,政府大量的安置房也拉低了房價。

嘉興市的房價不僅低於周邊城市,還低於其下轄的幾個縣(包括縣級市)。中國房產超市網顯示,就住宅均價而言,2016年5月,海寧為8754元/平方米,桐鄉為 7336元/平方米,平湖為7277元/平方米,嘉興為6535元/平方米,嘉善為6452元/平方米,海鹽為5277元/平方米。

究其原因,劉先生告訴記者,這五個縣的總體經濟實力都要比嘉興強,它們都有自己的支柱產業,比如海寧有皮革城,桐鄉主打絲織品、羊毛衫,平湖有服裝產業,嘉善有膠合板、箱包產業,海鹽有秦山核電。而由於行政體制的原因,這5個縣在財政上都有較大自主權。

劉先生說,海寧的房價高於嘉興還有一個原因,海寧的土地供應量是有計劃的,因為它有自己的支柱產業,不完全依賴房地產。目前,相比嘉興樓市各類商品房7000多元的均價,海寧的均價達到了1萬元左右,高的有1.4萬~1.5萬元。

嘉興又稱“禾城”,水系發達,歷來以農業為主。十二五期間,嘉興市政府在產業結構調整上也做了努力,三次產業結構從5.5∶57.7∶36.8調整為4.0∶52.6∶43.4。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17.1億元,增長7%。然而在工業上,傳統制造業仍占多數。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在嘉興,輪胎、棉紡、化工等高汙染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較多,雖然近十年嘉興也引進了一些新型制造業,比如小米手機加工廠、做航空配件的臺資企業敏實等,但畢竟是少數。上海目前在轉移一部分產業,嘉興還處於對接的過程中。

根據《嘉興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中國制造2025嘉興行動綱要〉的通知》( 嘉政發〔2016〕14號),在制造業領域,嘉興市將重點提升發展智能終端、智能照明、智能制造裝備、農林機械、汽車及零部件、精品紡織、品牌女裝、皮革制品、化工新材料、光伏新能源等十大產業鏈。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總監嚴躍進對記者分析,嘉興靠近上海,但區位優勢並沒有顯現,房地產市場比較平淡。實際上,浙江省的整個經濟發展在杭州和寧波之間這條線,而嘉興這一帶相對來說缺乏重點。而從土地規劃上來講,上海經嘉定到蘇州這一帶,當時是作為工業區來開發的,但是上海的另外一個方向,即從松江到金山、奉賢這一帶是按照傳統的農用地來開發的,所以很多產業也沒有進去,因而影響了嘉興整體的房價和人口導入。

正是由於嘉興市人口導入不足,外來開發商的日子似乎並不好過,競爭相當激烈。目前,萬科、世茂、恒大等大型開發商都已進駐嘉興。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些開發商習慣了在全國經常開個900套、1000套的日光盤,但這在嘉興卻不行,開盤賣200套已經是“創紀錄”的。世茂當初借著“上海後花園”的概念,在靠近高鐵的紡工路那邊拿了一塊地,結果項目滯銷。

大型開發商在嘉興當地的品牌影響力實際上並沒有那麽大。因為嘉興人見過了上海、杭州等地好的住宅,對舒適性、配置要求、戶型要求、整體規劃、景觀園林等住宅品質要求很高,然而他們所能承受的房價與之又不成正比。開發商做這些高配置都是需要成本的,但較長的去化周期讓開發商又很難在短期內回籠資金。而開發商一旦降低標準,就會引來業主維權。相對而言,本土開發商會在一開始就把財務成本、去化周期等算得很清楚。

近兩年,當地政府也意識到高庫存的問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安置房基本停了,去年土地供應量開始減少,主打去庫存。相比前幾年每年推四五十塊地,今年只推20塊左右的地塊。同時在去年國家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嘉興市場的成交量呈現出井噴,但依然在以價換量,價格甚至在往下調,全市均價從2014年的7100多元降到了2015年的7003元。

人口外溢與發展模式更新

劉先生認為,未來嘉興房地產將得益於上海、杭州等周邊大城市的人口外溢效應。一方面是養老的需求,一方面是小孩上學的需求。

按戶籍人口統計,截至2015年末,浙江省老年人口(60歲及以上)為984.03萬人,占總人口的20.19%,其中,嘉興市老年人口84.94萬人,占比為24.30%,老齡化程度居全省之首。2015年末,上海戶籍老年人口(60歲及以上)435.95萬人,占比達30.2%,是中國首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市。

在養老地產方面,未來嘉興除了滿足本地老年人外,將著眼於周邊大城市的老年人,尤其是上海的老年人群。

劉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在嘉興的梅花洲就有大量的上海老年人,他們一般會把上海的房子留給子女,自己在嘉興養老:一則嘉興的房價比較便宜,二則嘉興有高鐵,往返上海也方便。

浙江大樹置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樹置業”)是嘉興較知名的本土開發商,也在著手開發養老地產。大樹置業副總經理石磊告訴記者,他們要做醫養結合的養老地產,引入專業醫院團隊的技術支持,向康複療養方向延伸服務功能。然而,目前嘉興做上海老年人的養老地產有一個問題——上海和嘉興的醫保還沒互通,連浙江省內部的醫保也還沒打通,這給老年人醫保報銷帶來一定的不便。

上海的人口外溢效應還在於,很多新上海人在上海落不了戶,但他們的子女要入學,這些人就會來嘉興買房落戶。劉先生告訴記者,目前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多的,因為嘉興的教育資源不錯,有北師大嘉興附中、北大附屬嘉興實驗學校、東北師範大學南湖實驗學校等。

不過嘉興最大的癥結仍是缺乏支柱產業,靠這些方式導入人口終歸有限。

嘉興下轄的嘉善縣離上海更近,在2015年的這波房地產利好政策下,主打上海客戶群的嘉善房子賣得很不錯,尤其是西塘孔雀城,這里曾一度迎來萬人看房團,上海各大中介紛紛搶賣孔雀城,幾十輛大巴同時抵達展示中心考察項目。

近期,有報道稱,上海市新一輪總體規劃(2014-2040)已經漸漸清晰,將確定青浦、松江、嘉定、臨港4個城市副中心。上一輪規劃(1999-2020年)中,上海提出一城九鎮(即松江新城,及朱家角、安亭、高橋、浦江等9個中心鎮),但由於人口快速增長,上海的空間越來越緊張。

劉先生對記者分析,未來房地產市場將呈現兩極分化,像上海這種特大城市的集聚效應會越來越明顯。如果這一消息屬實,上述4個“新晉”的城市副中心將把上海的產業、交通、人口等往周邊疏解,逐步化解上海供應不足的問題,實現人口外溢,逐步帶動周邊的太倉、吳江、平湖、嘉興等江浙城市的發展。

而近年來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的思路,也已進入中央層面的視野和規劃。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2014年5月考察上海時,明確要求繼續完善長三角地區合作協調機制,加強專題合作,拓展合作內容,加強區域規劃銜接和前瞻性研究,努力促進長三角地區率先發展、一體化發展。

今年兩會期間發布的“十三五規劃”提出,中國要建19個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就是其中之一。

5月25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複,原則同意《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

交通先行:鐵路新線?城際地鐵?

上海到嘉興將開通城際地鐵的消息已盛傳多年,但至今還未見動靜。如果上海的地鐵開進嘉興,那對嘉興當地包括房地產在內的經濟發展影響,將是非常巨大的。

以國內第一條城際地鐵廣佛線為例,開通之後,越來越多人開始住在佛山、工作在廣州的同城化生活。2015年12月28日,廣佛線通至廣州海珠區的燕崗,廣州和佛山形成了半小時生活圈,從佛山段的金融高新區站出發,25分鐘到達中山大學,35分鐘到達琶洲互聯網集聚區,40分鐘到達琶洲會展。

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份,在廣佛交界板塊,廣州購房客的比例平均有六成,甚至達到七到八成。

目前,新一輪廣州客西進,正攪動佛山傳統產業、商圈布局。佛山市禪城區城建部門公布的樓市交易數據顯示,禪城3月份的成交量驚人,其中銷售套數環比上升306.51%,同比上升286.67%。

佛山樓市的火爆背後還有廣佛兩地深化產業協作的因素。2009年,廣佛兩市簽署的《廣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設合作協議》,就包括了城市規劃、交通基礎設施、產業協作、環境保護等4個對接協議;2015年8月28日,廣州荔灣區與佛山南海區政府共同簽訂《共建廣佛同城合作示範區框架協議》,也商定兩區將手牽手在區域規劃、產業對接等八方面開啟合作,共建廣佛同城合作示範區,以推進廣佛同城化進程。

佛山市金融高新區定位於輻射亞太的金融後援基地。目前已有渣打、匯豐、恒生等7家港資銀行在佛山設立14家分支機構。截至2015年底,金融高新區已吸引250多家金融機構及知名企業落戶,吸納了2萬多名中高端人才前來佛山就業創業,從而形成佛山區域樓市上升的強勁支撐。

2015年,佛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03.92億元,同比增長5.3%。十二五期間,三大產業比例由2010年的1.9:62.6:35.5調整為2015年的1.7:60.5:37.8。佛山很早就具備了良好的第二產業基礎。

嘉興似乎也有意走金融服務業的路子,目前已開始在做規劃和布局,但如何像佛山與廣州那樣緊密攜手,與上海深化產業協作將會是一次很大的考驗。

《嘉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嘉興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計劃(2016~2020年)》(嘉政辦發〔2016〕13號)提出,要加快金融創新與開放步伐,重點發展總部金融、科技金融、私募金融、互聯網金融等,著力打造長三角南翼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積極爭創“開放型經濟”金融服務先行區和“統籌城鄉”金融服務示範區,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到2020年,金融業增加值超過400億元,年均增長12%以上。

上海到嘉興的城際地鐵何時開通目前還是個未知數,但跟嘉興有關的兩條城際鐵路的開工建設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根據《浙江鐵路建設“八八計劃”》,通蘇嘉城際鐵路(南通-蘇州-嘉興)和滬乍杭鐵路兩個項目將分別計劃於2016年和2017年開工建設。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印發《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里,滬乍杭鐵路也赫然在列。

根據目前規劃,滬乍杭鐵路極有可能起自上海金山,經乍浦至杭州,全長80公里,是杭州與上海之間又一條通道,可快速對接上海浦東。嘉興市境內涉及平湖、嘉興港區、海鹽和海寧等地,初步確定鐵路等級為客貨運雙線電氣化鐵路,設計行車速度200公里/小時,不亞於高鐵。

而嘉興港區核心城區,正是嘉興市構建“1640”網絡型大城市的六個副中心之一。該區乍浦鎮濱海港產城統籌發展的步伐,近年來可謂不斷加快。滬乍杭鐵路的建設,或許將給這座城鎮與嘉興註入新動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4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