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温州民企:从“要我上市”到“我要上市”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31/0OMDAwMDE3OTc0OQ.html
2009年,温州市的GDP总量在整个浙江省位居第三,仅次于杭州和宁波;而温州的上市公司数量在浙江11个市中排名倒数第四。自 1997年诞生第一家上市公司以来,正泰电器是温州市的第六家A股上市企业。据公开资料,此前的5家温州上市企业为浙江东日、华仪电器、华峰氨纶、报喜鸟 和美邦服饰,其中后3家企业均为中小板上市企业。截至去年底,在国内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三个市场,同期的浙江主要城市中,杭州有46家上 市企业,宁波有27家,绍兴22家,台州15家。而在2010年,正泰电器上市前后,奥康、红蜻蜓、人民电器等温州的大型民企要上市的声音 又纷纷见诸媒体。这些积淀了多年的品牌为何现在要上市?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温州金融办上市工作处的处长吕金记。《21 世纪》:有观点认为,温州的企业没有必要上市,因为民间资本充裕,民间借贷也很容易。 吕金记:你讲的没错,温州民间资本确实很充裕,温州 的企业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也能筹到钱去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而且,对温州很多优质的企业来说,银行是主动找他们贷款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温州企业可 以说是“不差钱”。但这个“不差钱”又是相对的,如果企业想扩大规模,想在同行业成为领军企业,他就差钱了。原来很多民营企 业,还没发展到那个阶段,也缺乏更长远的规划,还没认识到上市的必要性,还缺少上市的氛围。《21世纪》:可能他们也缺乏这方面的引导?吕 金记: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做积极推动。首先就是营造企业上市的氛围。我们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土地、税收等只要是在地方政府权限范围内的, 都会全力帮助企业去解决。再一个就是通过培训、宣传。在温州,一些基础知识性的宣传工作还是必要的。企业家实业做得很好了,当然也有一部分企业家已经是资 本运作的高手,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资本市场的认识还只是概念上的。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到底什么是资本市场,如何利用资本市场。主要是让企业认识到,政府推 动他们上市不是给他们添麻烦的,是对他们有好处的。《21世纪》:不过正泰电器上市以后,就有不少温州的企业也在准备上市。吕 金记:正泰是这两年我们浙江省在主板上市的唯一一家,它的上市,一方面对温州企业的示范效应还是很大的,柳市镇有好多这方面的企业,另一方面,我认为对其 它企业也带来了无形的压力。温州企业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很多时候做事情,如果有一家企业做了,别的企业看了才会跟。原来大家都不上市, 正泰上市以后,就有很多企业已经有点坐不住了。温州有几大产业集群的,低压电器、皮革、服装等等,这些行业里的企业,如果有其中一家上市, 其它企业就会有压力。 所以,现在温州的很多企业已经从我们要它上市,转变成“我要上市”。《21世纪》:正泰上市也是筹备 了几年时间。也有其它一些温州企业,几年前就在喊上市,至今也未见动静?吕金记:温州的很多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还不太规 范,他们要上市的话,要先改成股份公司,就有很多东西要梳理,这些需要一个过程。上市这个事情也受到很多外部影响,比如证监会要求上市工作 要缓一缓,或者股市很差的时候,也是不能上的。《21世纪》:政府有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吗?吕金记:我们现在有3批, 共57家拟上市企业。这些企业我们每年都选一些重点的拟上市企业走访。会把他们的困难、问题进行整理,在地方政府的能力范围内尽力解决。有些即将上市的企 业,我们还会提供一企一策的方式,每个企业都由各个县市区的领导组成小组,专门为他们解决问题。我们还搭建了一些平台。比如 我们与一些交易所都建立合作合作。今年我们与上交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他们不仅在上市政策、企业改制方面有很多经验,还可以对已上市公司的兼并重组提供建 议。今年年初我们专门去拜访了香港联交所,因为我们接下来会有企业到香港上市。还有深交所、新交所等。同时,还搭建了企业与 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平台,根据哪些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中介机构,我们帮他们牵线搭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58

泉州民企:卖衣服不如投资股权? 东方愚


http://www.econzhang.com/?p=3813


东方愚 2010年6月3日 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45910

6月1日A股有4只新股上市,其中两家收盘跌破发行价,两家收红。最为抢眼的是3G概念股三元达,涨幅超过25%。开心的不仅是三元达的老板黄国 英,还包括福建劲霸投资公司的两位掌门:洪肇明和洪忠信。劲霸是三元达的第三大股东。

劲霸的主业是男装,但同时玩起了PE投资。洪氏父子投资三元达时,每股成本不到2﹒5元,现在的股价是25元,3年实现10倍的账面盈利,比倒腾衣 服强多了。

泉州另一家族最近也尝到了投资甜头。雷士照明于5月20日在香港上市,基础投资者中除了软银赛富和高盛,福建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夫妇等家族成员也在 列,他们曾认购逾亿元的雷士股份。

周氏家族是股权投资的老手。最漂亮一役莫过于七匹狼6年前受让兴业银行股权,后来让其大赚数十亿元。

截至2010年5月底,泉州上市公司数量近50家,其中晋江这一县级市就占了半壁江山。“上市”一直是泉州企业圈的高频词汇,我去年到泉州采访,所 见民营业主无不情绪高亢,不管是在A股还是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甚至马来西亚挂牌,均乐此不疲大谈股票长短。现在,“股权投资”成为另一高频词汇。七匹 狼和劲霸等先行者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泉州民企喜欢豪赌,而相对于上市,财务投资乃至股权投资一直以来并未引起他们足够重视。现在,他们终于苏醒了——对同行企业的股权投资,意味着行业 并购重组拉开帷幕,而对其他行业的股权投资,则等于将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而且还能源源不断为主业输血。当然,这也可能是美国管理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所 说的多元陷阱。

泉州模式、温州模式和东莞模式,是企业界、学界及政府部门常提及的三种发展模式。温州民间金融发达,到PE领域掘金的嗅觉要更灵敏一些,他们虽然也 有大品牌,但“炒×团”的盛行,让人记住的角色是资本输出者;东莞是“世界工厂”,他们对上市和股权融资兴趣不高,不是不能,而是不愿打破“藏富于厂”的 传统;泉州现在是两条腿走路,品牌塑造及上市与股权投资并行。

问题在于,泉州民企实在太爱跟风。我打电话给曾辅导多家晋江企业上市的财务顾问公司老板,他的话印证了我的推测——很多企业都派出“小分队”,四处 寻找优质的种子公司,其中不乏上市后手握大笔资金为之发愁的企业。想想看,创业板平均市盈率超过60倍,种豆得瓜的圈钱大戏在持续上演,谁不想分一杯羹 呢。

但其中一定会有一些民企,所动用的不是闲置资金,也一定会有一些尝到甜头的企业家,从派小分队到亲自挂阵,从夯实主业到痴迷资本杠杆,于是不免让人 替其捏把汗:本末倒置是否会给泉州产业带来灾难?

人们常看到那些他们愿意看见的成功案例,却有意忽略掉失败的例子。股权投资可能会带来可观的收益,但也会带来风险。最大的风险不是投资失败,而是企 业家因此豪赌成瘾,失去了自我节制的能力和对主业精耕细作的重视。如此,则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许是一个企业家群体演进和成 熟过程中所必须要趟的河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42

國企與民企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6641


近年來,美國經常指責中國的經濟政策是重商主義 (Mercantilism),重商主義一詞來自16、17世紀的西歐各國,當時西歐各國到海外作殖民侵略,在殖民地廉價進口大量資源,並在本國製造大量 工業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賺取豐厚利潤,重商主義強調積累金銀貨幣對外貿易的重要性,以增加財富與資本作為富國興邦之道,政府鼓勵出口和限制進口,並以關稅作保護主義的手 段,當年歐美各國在全球各殖民地任意剝削,現在美國佬反指斥中國行重商主義,實在是賊喊捉賊。

中國既無侵略別國,也沒有在世界各地侵佔殖民地,大部份資源都 是從外國入口,只是利用人力資源的優勢,以出口去賺取大量外匯,中國為了保護一些重點戰略行業,都利用行政政策扶助國家企業成為行內龍頭,避免外國大企業 入侵本國的重點行業,金融業、保險業、銀行業、電訊業等都是好例子,正因為如此,許多重點企業龍頭都是國企或有國家背景的公司,兩保、工行、建行、中移動 都是好例子,我們統稱之為國企,國內無論是經濟政策、資源分配或是銀行融資,都向國企傾斜,投資中資企業股,選擇這類公司,實在錯不到那裡。沒有國家背景 的上市公司,被稱之為民企,許多優質民企通常與地方政府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其中一定涉及貪污與利益輸送,國美電器(493)的老闆黃光裕被控行賄,令國 美上年停牌了幾個月,股價之後亦一沉不起,本星期市場傳新奧燃氣(2688)董事長王玉鎖涉嫌行賄被捕,令股價大插水,這些例子說明了投資民企所潛在的風 險,如果你們真的要投資一些你認為優質的民企,請不要傻到下大注做集中投資,如果要買民企,分散下注比較穩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57

民企勁賺超現實

2002-9-26  NM





早排董特首還大力呼籲國內民企來港之際,上市只 有一年的民企卻已率先爆煲。上週四,證監會勒令聲稱專種蘭花的歐亞農業停牌,即時出現一場微型的民企股災,民企四大天王除歐亞外,超大現代、大成生化、格 林柯爾即日跌逾一成。至週二仍未復牌的歐亞及其他民企,賬目一直是投資者挑出的最大疑點,例如公司的邊際利潤(Profit Margin)出奇地高,達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歐亞上市只有一年,已接二連三出事。兩月 前主席楊斌突然減持兩成股份後,股價由二元半跌至六毫。今次歐亞遭證監「叫停」,估計與新聘會計師羅兵咸開始查賬有關。與其他民企一樣,歐亞的賺錢能力異 常地「高」,反映企業賺錢能力的是邊際利潤,即是以純利除以營業額的百分比率。歐亞的邊際利潤高達四成,即是做十元生意便賺四元。「同類行業的公司,邊際 利潤不會相差太遠。」有三十五年會計師經驗的李文彬會計師樓老闆李文彬說。但偏偏民企的邊際利潤卻出奇地「高」。種植蔬菜和生果的超大現代農業,其邊際利 潤更高達六成。對比於美國加州數一數二的Dole食品公司,只得百分之五,超大現代的數字認真誇張。

超大六成利潤最誇張超大上市時, 標榜出產有機蔬果,但事實公司並非種植有機蔬果,而招股書內只是不斷地討論,超大在中國有機種植農業的發展,而超大佔全中國有機蔬菜種植,只是百分之零點 零二。據香港有機蔬菜農場慈康農圃的農夫張典雄說:「在大陸種有機菜,成本好高噃,而且未有驗證,任佢話係有機蔬菜都得。而一般有機菜的邊際利潤,也少於 百分之三。」此外,超大還標榜繁殖一種從南非入口的布爾山羊(Boer Goat),但這種羊並非什麼罕有品種。「這種羊早於一百年前,南非農夫特意配種出來,令其長肉速度,較一般山羊快,只需一年便可以出售,在澳洲好普遍, 三十年前已引入。」澳洲布爾山羊繁殖協會秘書Abigaio Stokes小姐說。而超大農業只公佈已飼養了九百七十八頭布爾山羊,並無透露繁殖情況。與超大高達四十億之市值相比,布爾山羊只佔營業額百分之二。無論 是山羊或有機菜,在在均反映公司上市時包裝成現代農業集團,只是宣傳上的伎倆。

民 企成中國奇蹟將公司包裝成「生化股」的另一民企大成生化,生意主要只是把玉米提煉為家禽的飼料出售,三年前才搞所謂「生化」業務,利用玉米提煉為粟粉、甜 味劑和玉米糖,供應給糖果生產商用。然而這類「生化」生意,在美國早有公司經營,有八十年歷史的Archer-Daniel Midland在紐約上市, 其邊際利潤只有百分之二點二,但大成生化的邊際利潤,較這間老牌大廠高出十倍,可能是中國奇蹟之一。同樣以「生化」股作為賣點的高寶綠色,是生產家庭清潔 用品公司。去年從法國購入以抗衰老為賣點的'Marjorie Bertagne'化妝品牌,目的是借用這個洋牌子來開專櫃店,同時兼賣由自己出品的美容品「娜婀蜜」,在廣州、廈門、深圳共開設七個專賣櫃。高寶綠色的 邊際利潤有兩成六,較出產「SKII」的美國公司P&G(寶潔)高出近一成半。數間上市不 足兩年的大陸民企,賺錢能力竟然驚人過世界級企業,令人嘖嘖稱奇之餘,亦有理由懷疑其賬目真確性。此所以民企龍頭歐亞爆煲後,其餘民企股價相繼倒下。而事 實上,歐亞主席楊斌,在連串不利消息傳出後,本週一突出奇招,表示已獲北韓政府委任為新義州經濟特區首長,可能是金蟬脫殼的前奏。

@請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02

顺德民企牵手三央企 130亿购南美铁矿

http://www.21cbh.com/android/news.php?id=159635

低调顺德民企再现猛龙过江之举。

12月26日下午,日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子豪宣布,全资收购智利铁矿的所有法律手续已在今年10月完成,储量达50亿吨的3个矿区的矿权已在掌握之中。

28日晚,李子豪告诉本报记者,获得上述3个矿区的控股权耗资130亿元,主要包括履行合同款和向智利政府缴纳的税收等。该笔收购款将分期支付,部分资金由香港公司股东成员提供。

一向不为人知的李子豪,其涉足矿山领域的底气部分来自于三大央企捧场。记者获悉,中国五矿珠海公司将协助打开国内铁矿石销售市场;中远物流承担铁矿石运输;而中国交通建设股份公司(简称“中交建”)将协助建设运输铁路及码头等设施。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圣诞节后宣布此项收购也颇有深意。按照惯例,中国钢企与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就2010年铁矿石价格谈判即将展开。而据五矿方面介绍,该项目同等品位铁矿石,其离岸价将比淡水河谷今年供给亚洲市场的离岸价低30%以上。

李子豪这项收购其实只是中国企业进军南美矿产资源的一个插曲。此前不久,武钢与委内瑞拉矿业公司达成铁矿石长协价协议,并出资4亿美元投资巴西EBX集团下属MMX公司。

只是,这次大手笔收购的主角换成了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除了对这些收购诸多细节的疑问,业界还在思考此举是否有助于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天平向国内钢企倾斜?

神秘收购人

“我们计划2010至2012年,对中国市场的供货量达到3000万吨以上;2014年后,每年的供货量不低于1.2亿吨。”李子豪称。

给日新发展带来底气的是那储量丰富的智利铁矿。根据日新发展提供的资料,其获得的3个矿区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以北1000公里,总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其中,1号矿面积2平方公里,2号矿面积9平方公里,3号矿面积20平方公里。

“我第一眼看到这个矿山就被震撼,它就是一个铁疙瘩。”李子豪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看到铁矿的情景,“从200米高的地方向下望去,很多铁矿石已经露头,开采容易。”

一位曾到智利矿区现场勘查过的人士也向记者描述道:“我们将吸铁石放在铁矿山体侧面,吸铁石马上就被牢牢吸引住了。”

令李子豪怦然心动的另一重要原因是铁矿的地理位置。“它离海岸线很近,才50多公里;港湾没有浪,离岸一点点的地方,水深就达25-30米。”为了探明该 铁矿的储量,2008年,日新发展耗资百万美元,测量成果报告证实,仅1号矿和2号矿两个矿区的铁矿石储量就达30亿吨。“据估测,3号矿的铁矿石储量超 过20亿吨。”李子豪说,“我们还将对矿区进行钻探,以进一步确定它的储量。”

在广东顺德,日新发展几乎默默无闻。李子豪又是何方神圣?

记者了解到,成立于1996年的日新注册资本仅5000万元人民币,20多个员工在顺德某商业城办公。1980年高中毕业的李子豪,曾在国有纺织品进出口 公司“摸爬滚打”,在1995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记者曾问李子豪:“你的第一桶金来自哪里?”“纺织品出口。”李子豪回答称。

据李子豪透露,日新发展还在广西拥有金矿,在贵州有钼矿、煤矿,并在澳大利亚投资了煤矿。“日新发展是一家多元化的投资控股公司,我控制的公司有15家以上。”

1998年,日新发展开始进军汽车产业,斥资2400万元收购了成都新大地汽车厂,2008年,其又将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江苏牡丹汽车(8188.HK) 收入囊中。李将目光瞄准南美铁矿始于2002年。“中国资源贫乏,但南美资源丰富,而且智利有我熟悉的华侨。”李子豪回忆,“当时,那里有消息过来,说智 利的铜矿不错,铁矿也好,很有搞头。富含铁元素的铜尾矿2美元∕吨,有一大堆,你来看看。但我感到距离太远,不想去。”

但3年前,汽车板价格快速飙升,这使李子豪的汽车生产企业面临沉重的成本压力,也促使他重新审视智利的铁矿。2006年底,他独自一人到智利去考察,当地 的华侨朋友告诉他,60%以上品位的铁矿,依然静静地躺在那里,无人开采。“铁矿需要大规模开采才能把物流成本降低,但它的市场不在南美,因此很多矿主守 着金山用不了。”

李子豪看准时机,开始在智利寻找收购目标。他委托华侨朋友先后考察、洽谈了100多家铁矿企业,并于2007年初确定了收购对象。“我们耐心地与他们谈了 1年多时间,2008年扩大了战果,终于把3个矿区76%的股份买了下来,今年已把矿权登记等法律手续全部办完。”李子豪说。

收购款何来?

获得3个总储量超过50亿吨铁矿控股权,日新发展需付出多少真金白银?“130亿元(人民币)左右。”12月28日晚,李子豪如此回答本报记者。

130亿元的收购款,主要包括履行合同款和向智利政府缴纳的税收等,“合同内容很复杂”。

一个星期前,本报记者曾问李子豪,与宝钢、武钢等企业在国外买的矿相比,日新发展的收购价格处于什么水平?“天壤之别。”李子豪称,“他们花的是买意大利家具的钱,而我们的价格就像买中国木头那么便宜。”

尽管价格“便宜”,但对一家在顺德名不经传的企业,日新发展收购智利铁矿的巨额资金从何而来,无疑是外界关心的重点。据李子豪介绍,“对智利铁矿的收购, 是通过日新发展控股的香港公司进行的”,不过,这130亿元的资金,并非一次性支付,而是“采取分阶段付款的方式”,“先支付一定比例,待开采达到一定规 模后再逐步付清”。

日新发展支付的首笔资金从何而来?“有一部分是我们香港公司股东成员提供的。”李子豪说,“我们的股东财团,还控股了柬埔寨联合商业银行,我在其中也有股份。”

李子豪背后是否有一个传说中的财团支持?一位接近此次收购的知情者对本报记者表示:“在顺德,李子豪找几个人,凑个10亿元不是难事。”而130亿元的收购款,仅仅是总投资的一部分。

日新发展的智利铁矿要想顺利投产,还需要一笔巨额投资——运输铁路和港口码头的建设资金。李子豪说,这些建设将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公司承担。

此前,李子豪告诉本报记者,为智利铁矿开采配套的码头和铁路建设约需上百亿元的投资。但12月25日,中交建的一位高层向本报记者表示:“不需要那么 多。”28日晚,李子豪再次向记者确认:“仅铁路和码头建设确实不需要100亿元人民币,但矿区还要建设发电厂和堆矿场等设施。”

联手三大央企

仅有收购资金还不行,三大央企加盟令李子豪增加了胜算。

目前,由这家香港公司全资控股的新公司—智利亿龙矿业有限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开采申请、港口码头申请等前期工作,同时开始布局国内市场。根据初步计划,2010年,亿龙就将通过中国五矿向国内钢铁企业供应铁矿石300万吨。

据李子豪透露,下一步,日新发展和中国五矿有可能在铁矿石方面进行股权合作。

日新发展的另一个合作伙伴,是中国远洋旗下的中远物流。此前不久,日新发展与中远物流已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者将承担智利铁矿石的运输业务。“铁矿开采,物流很重要。我们会与日新组织一个团队,开展更紧密合作。”

12月26日,广州中远物流有限公司租船部副总经理陈才升对本报记者称。日新发展在智利的最重要合作伙伴,则是另一家央企——中国交通建设股份公司。

据了解,中交建旗下一家专门从事海外工程的公司已与日新发展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但谈判尚未结束。“我们想多持有一点1号矿的股份,他们也想多多益善。”中交建旗下那家公司的一位高层透露。

中交建与日新发展接触已半年之久,上述中交建高层曾与李子豪以及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的专家一起到智利的矿区实地考察。“我们开着车跑了两天。开始我也不太相信,去看了才觉得这是个不错的项目。”

本报记者获知,日新发展与中交建的合作将采取交叉持股方式——中交建持有铁矿石公司的股份,日新发展反过来持有铁路公司的股份。“现在,双方都想尽量多持有两个公司的股份。”一知情者透露。李子豪称,智利2号矿和3号矿,“有央企和香港投资机构想参股”。

据上述中交建高层透露,他们很快就会派人前去智利,开展港口和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他对本报记者称:“智利的法律体系比较完善,将来在项目建设上的纠纷比较少。”

此项收购对即将来临的铁矿石谈判会产生何种影响?李子豪直截了当地表示:“我们就是要争口气,打破国际铁矿石巨头的垄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7

福記之殤 民企上市公司“猝死”樣本

2010-3-17  每經

福記之殤 民企上市公司“猝死”樣本





  每經記者 陶斯然 實習生 徐冰玉 發自上海  賭局注定成王敗寇!

   總部位於上海,為諸多500強企業提供工作餐。2004年初登陸香港聯交所,年度盈利近8000萬元,四年後,2008年度盈利已達4.2億元,增長速 度傲視整個行業,業內甚至將它看作內地最大的送餐服務供貨商。然而這樣一個曾經被很多人認為有投資價值的企業卻意外猝死,這家公司就是福記食品服務控股有 限公司(以下簡稱福記)。

  值得玩味的是福記的掌門人名叫“魏東”,在中國資本市場,這個名字或許注定要被銘記!

  2009年10月7日福記食品停牌,並于10月20日宣佈進入臨時清盤程序。德勤企業重組服務合伙人黎嘉恩、楊磊明及主管何熹達獲香港高院委任為福記食品的臨時清盤人。

  現在,福記的去向正在成為焦點,然而教訓似乎被人忽視了。

沉浮史

“天 才賭徒”終陷四面楚歌每經記者 陶斯然 實習生 徐冰玉發自上海  2010年3月15日下午兩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了位於浦東新區寶安大廈的福記酒樓,門口的紅板宣告著一對新人剛剛在此舉辦婚 禮。兩位前台小姐中,一個在打著電話,另一個正百無聊賴地翻著一本時裝雜誌。當記者向他們詢問福記被清盤事宜時,“我們這裡每天都正常營業,生意也沒有變 化。”前台小姐看了看記者,懶懶地說。

  一切似乎安然無恙。福記,這家集合了酒樓經營、送餐服務、方便食品生產三大業務的餐飲大王,業務經營仍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可是在金融市場,福記早已是一片頹態,昔日的投資者為之唏噓。香港交易所里,曾經上揚至33港元的福記股票(1175,HK)已經以7.68港元的價格停盤5個月。2009年10月,福記突然宣稱,來自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員工正在對福記進行清盤。

  隨後至今,中糧、譚魚頭等食品大鱷,競相出價爭奪福記。

魏東的發家史

  當下,最悲情還是公司的董事長魏東,這個在十年前從一家小飯店起家,短短五年使福記在香港成功上市,個人身價位列2006胡潤百富榜第73名的神話人物,此刻卻只能沉默地任由自己的產業被他人搶奪。

  拒絕了所有媒體採訪的魏東,或許正在黯然神傷“這究竟是為什麼?”  “魏東是一名精明的天才賭徒。”一位長期觀察福記的人士曾如此評價其創始人魏東。

  主修稅務,畢業自江西財經大學的魏東早年並未過多地展現他的經商天賦,自1990年開始,他在南通市國家稅務局做了8年的公務員,然後突然下海。1998年,魏東東拼西湊,依靠銀行貸款200萬元,在南通開了一家餐館。

  他並非無備而來。他將公務員那套嚴謹的制度搬進了餐館里,設立了完整的管理模式,下設總經理、技術總監等職務,並將職能明確分工;同時,營銷上對菜單並不限制,盡一切可能滿足客人需求,最大程度上吸引客源。

   那還是創業的“洪荒”階段,所謂的創業者罕有管理的概念,魏東如此細緻的管理又何愁不能成功?1999年餐館的收益近千萬,經商天賦首次嶄露頭 角;2000年,魏東乘勝追擊,收購了蘇州的兩家餐館,開辦了蘇州新區福記好世界餐廳。毋庸置疑,他依舊是大勝而歸。2000年5月,公司增資至800萬 元,正式以“福記”品牌經營。

  偏安江蘇一隅已經不能滿足魏東,經過一番思考,他決定進軍長三角地區的核心——上海。2001年,魏東 32歲,他來到上海浦東,開辦酒樓。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更是精明商人的天堂。有著良好商業嗅覺的魏東迅速看到了一個潛力更為巨大市場——在那時,上海的 張江、外高橋、金橋等幾個工業園區剛剛興起,由於園區大多遠離市中心且大部分公司都未設食堂,職員的就餐就成為一大難題。

  魏東為此提出了自己的解決之道——送外賣。

  即使現在回頭來看,不得不說,主攻中高檔餐館的魏東,去做最低級的外賣送餐,這是一個多麼艱難的決定。事後,有管理學家分析,以中國的產業工人數計算,工業配餐市場至少有4000億元,餐飲配送潛力巨大。

  魏東的轉型,正是時候。

  2002年,魏東正式進軍餐飲配送行業,並以他的管理天才,推出了日後被業界頂禮膜拜的流程化 “教科書”——福記垂直化模式。魏東將送餐流程自上到下,分為中央採購、開封及用料分配、清洗、切割、醃泡、半加工產品,以及由中餐館、送餐、方便食品組成的營銷終端。

  魏東的“福記垂直化模式”到底強到了什麼樣的程度?據當時一些考察福記的風投回憶,當初福記一個終端點只有40人,卻可實現日送餐2萬份的工作量。其人力成本僅占收入的5%,而其他競爭對手在30%以上!令人嘆服!

  就這樣,福記,這艘魏東精心打造的餐飲巨輪終於駛上了快速發展的航程。

  2003年,在進軍餐飲、進軍快餐之後,魏東開始人生中的第三次重要賭博——上市。2003年初起,魏東就通過向國際投行貸款的方式,建立了新的公司,並通過多次貸款和收購于2004年將整個福記的核心資本併入自己的旗下。

  2004年12月,代號1175的福記食品服務在香港主板上市,集資淨額約達2.88億港元。魏東成功了。

急轉直下

  2004年底,初登資本市場的福記每天可以生產10萬份左右的盒飯,不過,魏東的野心遠不止這麼一點,他的目標是超過100萬的日生產、配送量。同時,為了控制整個流程,魏東的福記還要進入上游採購和加工市場。

  要達這些目標,魏東需要錢,上市所募得的資金,遠遠達不到他的要求。2005年,魏東瞄上了可轉換公司債券(ConvertibleBond,以下簡稱CB)。

   何謂可轉債?投資界人士常常戲稱,可轉債對投資者而言是保證本金的股票。它兼具了股票和債券兩者的屬性,結合了股票的長期增長潛力和債券所具有的安全和 收益固定的優勢。其持有人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獲取公司還本付息;也可以選擇在約定的時間內轉換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資本增值。通常來講,當公司股價 上漲,投資者對企業前景看好時,就會選擇將債權轉為股權,獲取更大收益。

  相比于銀行貸款,可轉債的融資成本更低。以2007年11月, 簽訂的三年期零息可轉債為例,這份債券的換股價為32.825港元,如未換股,應以本金107.34%贖回,利息率僅為7.34%。而在人民銀行的網站 上,2007年9月15日和12月21日的一至三年(含三年)貸款利率分別為9.47%和9.56%,高過可轉債。

  2005年10月, 距福記上市還不到一年,福記發行6.2億港元的CB,換股價定為10.25港元。2006年3月底,福記的年營業額上升75.2%至7.97億元,送餐服 務營業額達5.55億元,其股價也一路飆升至近20港元,成為當年港股市場漲勢最好的股票之一,魏東夫婦,也以35億人民幣的身家,位列2006年胡潤百 富榜第73位,與百度李彥宏並列。

  2006年和2007年,他又相繼通過投行簽訂了兩筆CB,金額也提高到10億港元和15億港元 (換股價定為32.825元,比當時的股價高出32%)。

  可是,金融市場並非如此簡單,金融工具的使用可能帶來的流動性風險,悄然潛伏下來。

  2006年當年,盡管公司的業績突飛猛進,但其利潤也僅2.5億港元,也就是說,如果2009年11月福記的股價不能達到雙方合同約定的17.18港元,福記就要償還近10億元的債務。

  如此巨大的債務,應該怎麼償還?可是2007年,股市正是一片欣欣向榮,福記的業績也是一片向好,魏東正急著用募集的資金四處投資,哪裡會關心潛伏的債務風險呢?

脫繮的風險

   如果說第一筆CB合同還算成功,那麼第二筆10億港元的CB合同,則讓市場不大不小地吃驚了一下。2006年11月,在上筆CB發行僅僅一年,福記與瑞 銀訂立三年到期的第二筆CB,總價值達10億港元,而2006年當年,盡管公司的業績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其利潤也僅2.5億港元,也就是說,如果 2009年11月福記的股價不能達到雙方合同約定的17.18港元,福記就要償還近10億港元的債務。

  拿著籌來的錢,整個2007年,福記公司雖呈現爆炸式的發展狀態,然而,此時的福記,其實已經走到了懸崖邊。

  2007年底,福記的年報揭曉,其年度盈利已經達到3.4億元,不過,仔細閱讀其財務報表,就會發現,當年經營業務所得現金金額為4.8億元,但其投資所用現金淨額卻已達11.4億元,如果剔除可轉債所帶來的融資收入,福記的流動資金將出現巨大虧空。

  2007年10月,上一筆10億港元的CB發行還不到一年,福記就又瘋狂地發行了15億港元的CB,不僅其約定的換股價高達32.83港元,期限也僅僅只有3年。每年淨利潤僅4億元左右的福記,面臨著3年內陸續到期近25億港元的債務風險。

  國際金融危機成為推倒多米諾骨牌的最後一擊。

  2008年整個股市大幅下挫。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港股全面下挫,福記從最高時的近29.20港元跌至最低時的2.27港元,換股無望,25億港元的債務壓力滾滾壓來。

  2008年底,福記曝出財務報表造假傳聞,財務總監突然宣佈辭職。整個福記,由於缺乏適度的權利制衡機制以及基本的風險管理體系,一下子變得岌岌可危。

  自福記股價下跌,面臨或將償還債券本息的風險之時,當年幫助福記簽訂CB合同的摩根大通大幅減持所有的福記股票。

  福記股票最終一路狂瀉,而後“猝死”。

  在2009年福記宣佈清算之後,曾有財經人士如此評論,“如若當初福記不採納CB這樣的激進手段,而是穩紮穩打發展,又怎會到今日這個地步。”

收購戰

衆大佬火拼 誰是“真命天子”每經記者 李凌霞 發自深圳  福記食品,這家曾經輝煌的企業深陷債務漩渦,另一方面,它的清盤,也令這家國內送餐連鎖企業龍頭旗下的資產及其在香港聯交所的上市地位受到不少同行的垂涎。一場沒有硝煙的爭奪戰已然開打。

爭奪對手

譚魚頭與真功夫的火拼

  有觀點認為,福記的經營模式以及旗下生產線及房產等,都是十分優質的資產。另外,作為國內相對老牌的餐飲類上市企業,福記食品多年的上市地位更是不可多得。

  事實上,在福記食品宣佈清盤後不久,就已經有不少企業和資產開始瞄上了這塊“肥肉”。內地連鎖餐飲的擬上市公司中的譚魚頭及真功夫則更是期望能夠通過收購福記食品而達到“借殼上市”的目的。

  真功夫及譚魚頭近年來在內地的發展都十分迅速。真功夫1994年誕生于東莞長安,是國內米飯快餐連鎖龍頭,目前在全國已發展了346家直營餐廳。而譚魚頭則是內地最大的火鍋連鎖店之一,發源於成都,目前經營著約170間分店。

  同時,該兩公司一直就將上市作為企業的發展目標。其中,真功夫2007年曾獲得今日資本及聯動兩家風投高達3億元的投資,計劃在2011年前完成上市計劃。而譚魚頭則早在2001年,就于香港註冊了公司,以方便公司通過香港,達到與資本市場融合的目的。

   真功夫及譚魚頭這兩大實力強勁的財團參與競購,令福記食品的爭奪戰變得緊張起來。盡管雙方均未明確透露具體的收購作價,但據香港媒體的報道,雙方在為爭 奪福記暗地所做的努力十分激烈。其中黃英豪表示,會考慮再收購福記的一些廠房資產,並將預計的收購價格提高。而另一財團代表之一蔡朝暉則表示,正爭取得到 福記債權人的支持,擬在重組協議中,將債權人可獲得的股權比例提升至10%以上。

  據悉,譚魚頭財團此前計劃,收購目標主要為福記食品的上市地位以及部分餐廳業務。而真功夫財團的計劃則是將福記食品的全部資產全盤拿下。

爭奪方式

實業大佬傍上資本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真功夫還是譚魚頭,他們想要通過“借殼上市”的目的都並非依靠自己“單打獨鬥”。擅長實業的蔡達標和譚長安,在收購福記食品這件事情上,都選擇了一位或多位在香港資本市場上頗有經驗的資本高手作為合作伙伴。

   與真功夫蔡達標達成收購同盟的蔡朝暉,目前是天行國際的第二大股東,並擔任公司的執行董事職務,對天行國際的持股比例約為29%,而天行國際的主營業務 就是從事證券及貿易等。蔡朝暉的簡歷顯示,在過去蔡朝暉曾擔任過東方銀座行政總裁的職位,並曾在東泰證券及新鴻基證券等金融機構工作過,對資本市場十分熟 悉。

  就收購福記食品,真功夫財團顯得十分高調。該財團特地在香港召開了一個新聞發佈會,對外表示,三方的聯合是集結了資金、財務管理、 企業管理,以及中國餐飲業的運營經驗等多方面的優勢。也是希望能為福記的現有客戶、員工、債權人、股東及可轉換債券持有人達成最為有利的方案,也是一個雙 贏的方案。

  而作為“收購緋聞”的另一方,譚魚頭則聯合同樣在香港資本市場經驗豐富的黃英豪。據譚長安向媒體透露,他與黃英豪早就相識, 並且私交很好。而黃英豪近年來在香港資本市場可謂風生水起,2008年他收購海域化工(02882,HK),後將其更名為香港資源,並在之後引入李兆基等 著名富豪為投資者。2009年,香港資源通過收購,還將在清盤程序的金至尊(00870,HK)收歸旗下。

  如果說譚長安在餐飲經營方面經驗豐富,那麼在資本運作方面,黃英豪則無疑具備更大的優勢。另外,香港美心集團對於福記食品旗下部分資產十分感興趣,而單個力量的收購又太薄弱,所以最終多方的利益促成了他們組成財團競購福記。

爭奪謎局

神秘國企半路殺出

  真功夫及譚魚頭兩家企業參與競購被外界認為目的是 “借殼上市”,同時也被視為收購中最強勁的競爭對手。但令大家都始料未及的是,福記食品收購案在收購的最後階段突然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3月8日,譚魚頭、真功夫相繼宣佈競購失敗。同時,市場傳出中糧半路殺出。隨後,《每日經濟新聞》聯繫到了中糧控股(00606,HK)。對於上述收購傳聞,該公司投資者關係部負責人向記者予以否認。

   另外,還有報道稱,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在參加“兩會”期間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中糧集團並沒有參與競購福記食品。他稱“不可能有收購我不知道的,不會 的。”  盡管中糧控股和中糧集團均以“否定”的態度回應記者的詢問,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不排除中糧集團通過旗下的其他公司完成對福記的收購。

  如果不是中糧,那麼這家神秘的國有企業到底是誰?或許,就在近期,答案即將揭曉。

□福記教訓

  十年前,而立之年的魏東下海經商,歷經千辛萬苦,創造了創業五年即上市的神話;而這個潛力巨大,目標成為一家“基業長青”的公司,卻又在短短五年內,如流星一般,在發出耀眼光芒後,暗淡墜落。

  福記的倒下,又有什麼教訓?

   “福記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民營企業,主營業務也還算經營得不錯,而問題出在資金上。福記在資金借貸方面,對股市的預期過於良好,在流動性管理上沒有很好地 控制風險,所以在金融危機到來、股市大幅下挫的情況下,出現了資金斷裂。”複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釗教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這樣評價 到。

  “為什麼中國的民營企業老是長不大,資本金擴大到一定限度,市場份額達到一定程度後,往往會遇到發展的瓶頸。像福記在創業初期成長 也是非常迅速,帶有很強的冒進性。這可能使它在上市後的融資里也延續這樣一種風格。”  “但從這個企業的案例上看,恐怕還有更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首 先,福記總計超過30億港元的零息可轉債債券,是通過境外的金融機構渠道募集的。這麼大的資金在內地是較難獲得的。如果一開始,他可以從內地銀行獲得長期 貸款進行生產性建設,或者內地的金融機構能夠給予他較為低息的貸款,以償還借債度過危機,福記應該可以避免清盤結算的命運了。所以,內地金融機構對民營企 業發展的扶持,還是需要加強的。”  “進一步看,2007年前後,我們在資本市場看到了一個長期的所謂牛市。在那個時候,很多人可能比較熱衷于進行資本 運作,將自己的很多資金和精力都投入到了金融市場上去,因為收益更高。其實這種經營理念是有些問題的,資本市場本身的不穩定,企業的投機性經營動機,這些 對於民營企業乃至是整個企業界的發展會帶來很多弊端。”  現在福記賣殼正在進入收官階段,不知魏東作何思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74

王传福:央企民企各有角色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15/3MMDAwMDIwNTg3MA.html

中国电动车发展路径的选择、相关标准的制定、中国电动车核心技术的水平、与国外的差距、电动车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中国汽车如何实现“弯道”超车,依然是中国电动车发展的公共话题。

作为中国电动车符号企业的比亚迪的态度和路径设计,一定程度将左右整个产业对这些话题的认识。为此记者采访了比亚迪汽车总裁王传福。

《21世纪》:如何看待刚刚成立不久的央企电动车联盟,对整个电动车产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王 传福:央企电动车联盟成立表明了政府发展电动汽车的决心,又可以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切实避免政府在新能源方面的重复投资和建设。央企联盟可以整合央企资 源,建立推动电动车产业整体发展的开放式技术平台,统一产业技术标准,共享技术成果,加速电池核心技术的突破,促进我国电动车的应用普及与市场发展。当然 电动车的发展不是某一个企业能做起来的,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和推动。

《21世纪》:有人担心出现“国进民退”的现象,您是否担忧?央企、地方国企、民企在电动车发展过程中,各自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

王 传福:电动车是全新产业,单靠个别企业难以推动整体市场发展,因此央企加入是好事,有助把饼造大,我们不担心对民企造成挤出效应,出现“国进民退”的现 象。当然我们民企本身也要加快自身技术的研发,使得电动车的价格、动力、续航能力、技能环保等方面满足市场苛刻的要求,为市场订立游戏规则。

在电动汽车领域像电动车行业标准的制定上,不能忽视民企的经验和声音,在产业链的打造上,不能忽视民营企业的力量。我们需要紧密合作,来加快我国电动车产业发展步伐。

《21世纪》:对于中国电动车商业化模式,你怎么看待最近有关央企力推的“裸车销售、电池租赁”的模式?

王 传福:目前国家科技部在25个城市进行的“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还只是新能源汽车在整车、动力电池、充电设备等系统技术研发成果演示,不是真正 意义上的商业化运作。电动汽车商业化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投放市场的电动汽车具有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价优便利的特性,这样消费者才会积极购买。我相信 一些模式会走出一套符合中国电动车商业化模式特色的创新路线。

《21世纪》:您如可看待锂电池产业目前存在的种种乱象,在政策引导和企业自身应该如何去改变这个现象?

王 传福:中国本土汽车几乎都积极地推出自主创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政府明确发展重点,坚持标准和基础设施先行;企业自身层面,加强科技投入,力求重大技术突 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很难通过引进获得,须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企业加强动力电池的基础科学和竞争前技术的研发,寻求原始创新突破。

《21世纪》:比亚迪与大众和戴姆勒的合作目前的进展如何?业内有消息说与大众的合作已经不了了之,而与奔驰的合作进展也不明显,对此您怎么回应?

王 传福:7月30日比亚迪与戴姆勒在深圳完成了合资公司的挂牌仪式,新公司定名为 “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在比亚迪的坪山基地,正在着手建立新办公品基地。我们双方公司已经开始组织相关工程师、设计人员,及其他管 理人员等准备相关资料,为即将开始的新车型研发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筹备工作。目前已有多名德方人员入驻合资公司,来担任合资公司包括首席运营官在内的重要职 务。新成立的“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廉玉波先生出任CEO。

比亚迪与戴姆勒合作共同开发新能源电 动车,以双方共同创立及拥有的品牌,会逐步把新能源电动汽车推向市场,我们计划是2013年推出首款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奔驰电动车的定位是高端新能源电 动车,同时当我们比亚迪F3DM和e6的新能源电动车已经历市场考验、使用环境考验等,这会成为新品牌电动车运营的重要经验依据。

《21世纪》:作为中国电动车的领军人物,您觉得中国电动车商业化的进程,目前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困难?

王 传福:电动车还处于起步阶段,亟待解决的困难:一是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电动车的充电柱的铺设和普及;二是电动车产品能够绿色、环保、低碳,同时动力方面 满足消费者日常需求;三是价格问题,政府的合理补贴会让电动车的价格更具竞争力,同时可以加快汽车产业技术进步,推进节能减排。

《21世纪》:您如何看待,我们国家新能源技术路线的选择和政策的引导?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

王传福:虽然当今全球汽 车市场仍旧是传统动力汽车的天下,但是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业发展的未来已成为业内共识。10多年前基于“我们与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上的差距不大”和 “弯道超车”等理念,最终确定电动汽车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在电动汽车研发上我们已经走到了实际运用和推广的边缘。一旦有需求或者使用条件成熟,就 会推出大量的新能源电动汽车。

不过充电站的标准和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应由国家牵头,统一完善。各省的相关政策扶植,也会是很好的推动作用。如果有了国家强有力的扶持新能源汽车政策,我们可以有充足的底气来完成,从车价、培训、网络、售后服务保证等诸多方面大举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准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58

新一轮煤炭整合前夜 民企华美奥、秦发抱团取暖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19/yNMDAwMDIwNjgyNA.html

58岁的山东菏泽人马志富最终决定,将他一手带大的华美奥能源集团(下称“华美奥能源”),转让给中国秦发(0866.HK)。

11月18日,中国秦发发布公告称,其将以16亿元的作价,收购华美奥能源32%的股权。

收购完成后,中国秦发将成为华美奥能源最大单一股东,并可能进一步收购不少于19%的股权。中国秦发是中国最大的民营煤炭贸易商,“主要从中国西部和北方地区采购煤炭,通过陆路及海上运输,将煤炭运送至中国沿海地区的客户”。

“马总如果不引入中国秦发,又会怎么样呢?或许,将来难免会被国企兼并。”当日,一位山西朔州煤炭业内人士在电话中对记者表示。在其看来,中国秦发也是民营企业,两个民企的结合,“或许这是华美奥能源最好的结果”。

继10月21日国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后,11月9日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作会议确定了“十二五”期间煤炭工业的总体发展目标,两大重要事件均被业内解读为新一轮全国性煤炭大整合的前奏。

煤炭专家李朝林认为,新一轮的煤炭整合,必然将是央企的盛宴,民企仍将处于弱势。华美奥能源引入中国秦发,可在煤炭整合中避免被国企兼并;同时,又可依托中国秦发在资本市场中融资,通过并购其它民营煤炭企业得以生存。

被收编的华美奥

华美奥能源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处山西朔州,马志富为该公司董事长。中国秦发成立于1996年,为中国最大的民营煤炭供应商,其董事长徐吉华以12亿元身家位居《2010胡润百富榜地区排名榜单》第184位。

“中国秦发主要优势是在选配煤、运输及航运业务上,但此前,它在国内还没有一个上游煤矿。”上述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称。

据记者了解,通过此次收购,秦发将获得华美奥能源的3家全资附属公司,即兴陶煤业、冯西煤业及崇升煤业,三个煤矿总计拥具3亿吨的储备量。

2009 年4月山西煤改启动,华美奥能源与中煤、阳煤、同煤、国电、山西煤运等8家大企业及地方企业西易,成为朔州煤改的主体,并在随后吞并了三家煤企,最终达到 300万吨的产能,从而终于达到山西23号文(即《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中“煤企规模不低于300万吨/年”的规定。

作为山西煤改中幸存下来的为数不多民企,华美奥能源被视为民企成功进入的典型案例,也是山西省换发首批5家整合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获得者之一。

而收购方中国秦发,则于2009年7月3日成功在港交所挂牌。在18日的公告中,中国秦发称,华美奥公司在朔州的三个煤矿均位于该公司的大同煤炭装卸站,故并购可降低集团的整体煤炭运输成本;同时,在未来可以借助华美奥能源收购和整合其它煤矿。

中 国秦发并购上游煤企的意愿由来已久。该公司总裁徐吉华2010年年初曾表示,该公司正研究和探讨在国内及国际范围投资有潜力的煤矿,“拓展上游货源,进一 步完善一体化的煤炭供应链”。10月,中国秦发执行董事翁立即透露,该公司近来积极拓展上游业务,现有山西煤矿并购项目已进入最终洽谈阶段。

11月18日,根据中国秦发对华美奥的收购协议,华美奥下属的三个矿将扩大产能,计划年产量不低于800万吨,主要产品是长焰煤及气煤,可供发电及炼焦使用。

“中国秦发需要华美奥能源,因为随着‘十二五’的煤炭整合高潮的来临,中间商的利润会大大压缩。”李朝林分析称,未来,前五十大煤企或会占据国内煤炭生产80%以上的份额,之后,煤企多会直接与电企、建材等用煤大户谈判,留给中间商的煤炭供给空间并不太多。

整合大戏中的配角

根据“十二五”煤炭业整合目标,到2015年,中国将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

在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秘书长赵家廉看来,提高煤炭行业产业集中度,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煤炭行业最终会进入寡头时代,就像美国、澳大利亚一样。而民营企业即便不会最终出局,但是只能处于从属地位,是个配角。

据悉,目前进入亿吨级俱乐部的煤炭企业包括,中国神华、中煤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和大同煤矿集团。而站在门外的还有,陕西煤化工集团、山东省能源集团、兖矿集团、河南煤化工集团、龙煤集团、淮南矿业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等。

“如果再加上‘十二五’期间煤炭产能可达亿吨的五大电力集团,这个榜单还会扩大。”李朝林说。

可预见的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矿企业可能将迎来“航母”时代,央企和地方集团将在这场重组盛宴中分到大份蛋糕,而失意者仍将是民企。

对于实力有限的民营煤炭企业来说,在新一轮整合中,只有抱团取暖,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即使财大气粗的国有煤企,目前还拖欠着一些兼并民企的‘赎买费’,更何况是民企。”李朝林说,除了并购,企业还得另外安排资金进行扩产、安全投资,费用极高。

对于从事煤炭行业36年的马志富来说,让他欣慰的是,包括他本人在内的整个高管班子仍将保留,他仍可关注华美奥能源的下一步将往哪里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42

民企變身彩票股露底

2005-8-25  NM




久無聲氣的大陸民企,近日又爆醜聞。

主銷蜂酒的中國蜂業,早前公布向大股東收購內地公司,聲稱與民政部附屬公司合作,進軍內地福利彩票業務。市場就把大陸彩票業有如澳門賭業股般看待,蜂業就趁消息刺激,股價勁升一倍多這個黃金機會,急急配股籌六千萬。然而與蜂業所合作的公司,與民政部關係卻含糊不清。

蜂業主席張桂蘭挾國民黨將軍張學良養女之名義,獲得投資者信任,然而公司在珠海建興的廠房,興建三年仍是爛地一片。令人更吃驚的是,原來中國蜂業早在去年六月,在沒有通知股東的情況下,靜悄悄將位於安徽蕪湖的蜂蜜酒廠房出售,透明度如此低的公司,小股東要打醒十二分精神。

中國蜂業在八月十二日宣布一個「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的消息,就是斥資三億三千萬,向大股東兼主席張桂蘭及其兒子陳霆,收購東方利民富民科技有限公司七成五股權。

東方利民「最值錢」之處,就是在七月與中國民政部附屬公司北京中民東方訂立協議,獨家為中民東方的福利彩票商店,提供設計、設立、每日保養、軟硬件技術等服務,為期三十年。

東方利民在今年六月才成立,無營業紀錄,資產值只得五萬八千元人民幣,居然獲得國家民政部附屬中民東方垂青,已非常奇怪。更不可思議的是,東方利民提供如此簡單的服務,竟然令中民東方願意將福利彩票店抽取收入的七成五,分予東方利民,作為服務費。

股價炒高配股嗗水

張 桂蘭母子亦十分「益」小股東,在蜂業收購東方利民的作價三億三千萬中,不須動用一毫子現金,只須向張桂蘭母子,支付總值三億三千萬的新股及可換股債券。其 中二億七千三百多萬,以每股作價七角三仙的新股支付,餘額為可換股價債券,每股換股價八角。收購完成後張桂蘭母子的持股量,將由現在的五成五,增加至七成 六。

蜂業搖身一變為彩票股,股價由七角三仙,一下子搶高至一元八角八,急升一點六倍,收市報一元四角八仙,是○二年上市以來最高位。當日蜂業成交量達六千七百萬股,佔股本一成四。蜂業亦趁勢,乘股價炒高配股。市場消息說,蜂業計劃以每股一元四角五,即停牌前折讓百分之二,配售四千萬股,集資六千一百萬。

可惜,蜂業抽水抽得興高采烈之際,上週二便有傳媒報導,北京中民東方並非民政部附屬公司,成為財經界熱門話題。根據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確實有同名公司註冊。該公司報稱集體所有制企業,上級主管為民政部社會服務總公司。 中民東方的經營範疇雜亂,包括金屬、百貨、針織品等,連殯儀服務都有,但並無博彩業在內。至於中民東方申報地址在北京朝陽區太陽宮芍藥居,但該處找不到中 民東方。而其註冊電話,亦是私人電話,接電話者稱無聽過中民東方名稱。蜂業透過公關以電郵回覆,中民東方的成立及與民政部關係,獲中國律師確認,並已向聯 交所提供有關資料。

酒廠地皮種草

蜂業在○二年十一月於創業板上市,集資五千多萬元。上市不足三年,蜂業改了三次名,舊名包括蜂蜂天然食品及蜂林天然產品。蜂業上市時的主要業務,是生產及銷售蜂蜜酒,在○二年度,佔營業額七成。而該公司唯一一個生產廠房,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內。

招股上市時,張桂蘭母子指蜂蜜酒及蜂蜜製品的前景秀麗,上市集資金額中有五百五十萬,便是用來在珠海興建新廠房,以增加蜂蜜酒的產量。

兩年多以來,珠海地皮竟然仍是爛地一片。該地皮位於珠海灣仔保稅區四十七號,在○三年五月公布的第四季業績,蜂業提到珠海廠房的一期工程良好,計劃在○四年上半年完成。

在 ○四年年報及○五年中期報告,蜂業則稱由於修改結構設計,所以珠海生產設施的初期建築時間表要修訂。總之蜂業拖得便拖,廠房完工可謂無了期。根據蜂業在業 績的公布,截至○三年六月底止,珠海廠房建築使費,已用了三百八十萬。蜂業回應本刊這項支出是用於設計、打樁、環境評估等。

本刊上週六到該廠房報稱地址觀察,只見得一幅野草叢生的爛地皮,一條樁也沒有,在這幅地皮對面工廠的一名中年管工說:「那塊地皮蜂蜂(蜂業舊名)買了兩年多,但不知什麼原因,從來沒有動過工。」

無聲無息賣資產

新廠房未起,生產就依賴在蕪湖的廠房。可是本刊得到消息顯示,蜂業在○三年二月,在無聲無息的情況下,將公司主要業務,即生產蜂蜜酒的廠房出售,而買家是一間名為蕪湖市新時尚天然飲品有限公司

蜂業的廠房位於安徽省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長虹工業園壹號廠房,樓頂豎起紫色招牌,但門牌是「香港新時尚天然飲品(蕪湖)有限公司」。帝道蜂蜜酒,無論是酒瓶設計、包裝標紙,與蜂業的蜂蜜酒相似,只是牌子名稱不同。蜂業上市前,與楊培根創辦的蕪湖酒業合併,是蜂業蕪湖酒廠的前身。上市時,楊培根是該廠的總經理。而他現在是新時尚的董事長,新時尚與蜂業的關係十分微妙。

蜂業出售資產,竟然沒有通知股東,究竟蜂業出售廠房,沒有知會股東,是否違規,有投資銀行家說:「只要公司用辦法,將出售資產的資產價壓得低於公司資產值的百分之五,便不構成需要披露的交易。」

監管機構注視

就算蕪湖廠房因為資產值低,毋須向外披露出售交易,但蜂蜜酒是蜂業的主要業務,出售舊廠房,便意味着主業改變。而根據上市規則,上市公司不可以在兩年更改主要業務,否則要申請重新上市,不過蜂業否認出售廠房。

而在舊廠售出,新廠又未起的情況下,蜂業仍然有蜂蜜酒出售,認真神乎奇技。在○四年度,蜂蜜酒收入達八千七百萬元,佔營業額四成五。

蜂業大股東張桂蘭自稱是張學良養女,上市前透過公關向傳媒放風自己身份,將公司包 裝成有中方背景的民營企業。有與張桂蘭交過手的「股壇老手」,亦讚張氏說話哄人手段,簡直一流。「跟她返內地,她會帶你參觀國務院,顯示自己可以直通『天 庭』。」市場消息指,一批在蜂業高價配股接貨的投資者,感到不滿,擬向監管機構投訴。據悉監管機構已緊盯蜂業,但未有行動,蜂業小股東只好自求多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15

國企與民企 思想花園

http://sixianghuayuan2.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11.html

最近做了個小統計﹐比較恆指成份股與國指成份股的去年盈利與彭博預測數據﹐好像去年恆指成份股的盈利﹐不計國企股的話﹐多數是好於預期﹐也反映了經濟在復甦﹔而國指成份股﹐盈利很多差過預期﹐40個成份股中﹐大概三分一以上差過彭博預期。

考慮去年的整體經濟環境﹐這樣的結果應該有些啟示。

印 象中看過一個大行報告﹐也有類似的觀點﹐謂04年到08年(還是09年﹖忘了)是投資國企的黃金時期﹐有政策上的原因﹐經濟發展階段的原因等等﹐國企好過 民企﹔而從現在起﹐是民企好過國企﹐國企不再吃香﹐背後當然也有一系列的政策原因﹐民生社會的變化等等。如果要尋金﹐不能在國企中去找了﹐要在民企股中去 找了﹐應該找那些大消費﹐工業股等﹐而不是找那些靠政策壟斷吃飯的國企股。

如果以彭博預測數據作為一個標準﹐去年國企股的表現不如非國企股﹐似乎也是一個事實。

吳 曉波在「激盪三十年」這本書中﹐把中國從1978年到2008年這三十年的經濟史﹐看做三種勢力﹐民企﹐國企﹐外企之間的角力﹐互相激盪﹐貫以不同的政治 主線。在不同的時間段﹐必然是有其中一股勢力在唱主角﹐其他受壓。「激盪三十年」只寫到了2008年﹐當時是「國進民退」﹐國企抬頭﹐民企受壓。

現在看來﹐中國經濟可能又到了一個新篇章﹐也符合歷史的傳統邏輯﹐此起彼伏﹐一個個循環週而復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