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年終特刊)凱文·凱利:機器人將歷史性地接管你的工作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2998.html

(年終特刊)凱文·凱利:機器人將歷史性地接管你的工作

第一財經日報 凱文·凱利 2015-12-30 19:55:00

這一切都是必然的。讓機器人代替我們從事現在的工作,讓我們在它們的幫助下去構想有意義的新工作吧。

 
凱文·凱利,世界科技雜誌《連線》創始主編,第一屆世界黑客大會發起人
 
 
或許很難令人相信,在本世紀結束前,如今人們從事的職業中有7090個很可能會被自動化設 備取代。不用說,親愛的讀者,你的工作也會被機器取代。換句話說,機器人取代人工是必然的,一切只是時間問題。第二次自動化浪潮正引領這項變革,而人工認知、廉價傳感器、機器學習和分布式智能將成為變革的焦點。廣泛的自動化將會觸及包括體力勞動和知識型工作在內的所有工種。
 
首先,已經實現自動化的行業中,機器會進一步鞏固自身的地位。當機器人取代流水線工人後,它們會接著取代倉庫工人。麻利的機器人能夠從早到晚不斷地擡起150磅的 重物。它們把箱子取出來,分好類,然後裝上卡車。這種機器人已經在亞馬遜的倉庫工作了。采摘水果和蔬菜的過程也將逐步由機器人接手,最後只有在特色農場里 才能見到人類在采摘。藥房里將會有一個配藥機器人在後臺工作,而藥劑師專心回複病人的咨詢。實際上配藥機器人的雛形已經問世,目前正在加利福尼亞州的醫院 里工作。它們至今還未出現過一次弄錯處方要求的狀況,這對人類藥劑師來說很難做到。接下來,打掃辦公樓這種相對精細的雜活也將由機器人在半夜完成。它們從 簡單的打掃地面和窗戶開始,最終達到清潔廁所的要求。長途貨運客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將由駕駛室內置的機器人進行駕駛。到2050年,大多數貨車將實現 無人駕駛。鑒於貨車司機是目前美國最普遍的職業,影響不容小覷。
 
機器人的觸角終究會伸向白領工作。許多機器已經有人工智能,我們只 是沒有稱它們為人工智能機器人。請看谷歌最新的計算機之一,它能夠為任意一張給定的照片寫下準確說明。選取一張網上的照片後,它會“看著”這張照片然後給 出完美的說明。它能持續地像人類一樣正確描述照片上發生的事,卻不會感到疲倦,還能閱讀並概括出文本大意。任何與大量文書工作相關的崗位都可以由機器人從 事,這其中就包括不少醫療崗位。任何較為機械的資訊密集型工作都能被自動化。無論你是一名醫生、律師、建築師、記者還是程序員,機器人都將歷史性地接管你 的工作。
 
我們已經處在轉折點上。
 
我們對於一個智能機器人的外形和行為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這讓我們意識不到身邊發生的變化。要求人工智能效仿人類的智能,好比要求人工飛行模仿鳥類翅膀,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
 
巴克斯特(Baxter)是Rethink Robotics公司的新型作業機器人。它的制造者是發明暢銷吸塵器魯姆巴(Roomba)系列產品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羅德尼·布魯克斯(Rodney Brooks)。巴克斯特是一款較早被用來輔助人類工作的新級別工業機器人,但它看上去貌不驚人。當然,它和許多其他工業機器人一樣有一條強壯的機械臂。 巴克斯特的雙手和工廠機器人一樣,能進行重複性的手工勞動。但是它和一般的工廠機器人之間有著三方面的重要區別。
 
第一,它能向四周 看並且可以通過移動頭部的動畫眼睛提示它正在看的地方。它能感知附近工作的人類從而避免傷到他們,工人們也能知道自己是否被它看到。之前的工業機器人無法 做到這些,這就意味著工作中的機器人必須與人類保持距離。典型的工廠機器人被關在一個鐵絲網圍欄或是玻璃籠子里。它們意識不到他人的存在,因此放在人的周 圍太過危險。這種機器人無法在一家難以將它們與人隔開的小商店中工作。理想情況下,工人應該能夠在機器人身上存取材料,或者在日常工作中手動調整機器人的 控制參數,而雙方被隔開的話,此類動作就難以實現了。但巴克斯特能和人類做伴。它們使用力反饋( force-feedback)技術來感知自己是否觸碰到人或另一個機器人,顯得彬彬有禮。你可以在自家的車里接通它的電源,從容地在它身旁工作。
 
第二,任何人都能訓練巴克斯特。它不一定像其他工業機器人一樣迅捷、強大或精準,但它更聰明。要想訓練它,你只需要抓起它的雙臂並引導它們按照正確的次序做 動作。這是一種“照著做”的訓練方法。當巴克斯特學會動作後,就會不斷重複練習。包括文盲在內的任何工人都可以進行這種展示。想要命令之前的作業機器人做 最簡單的任務改變,需要高度受教育的工程師和訓練有素的程序員寫數千條代碼,還要進行調試。代碼必須用批處理模式(batch mode)載入,比如大型非常用批處理文件。因為機器人一旦投入使用就不能被重新編程了。結果典型工業機器人的大量花費不是來自硬件而是它的運營成本。工 業機器人的購買價為10萬美元,然而在整個使用期中編程、訓練和維護的費用是購買費用的4倍多。這些費用累加後,平均每個工業機器人的總花費超過50萬美 元。
 
第三個區別就在於巴克斯特更便宜。定價2.2萬美元的巴克斯特與它的前輩機器人50萬美元的總花費相比不在一個數量級上。使用批處理模式編程的老牌機器人就好像機器人界的大型主機,而巴克斯特好比第一臺個人電腦。由於缺乏某些重要性能,如亞毫米級的精確度,這種機器人很可能淪落 為機器愛好者的玩具。但是與個人電腦一樣,卻不同於過去大型主機的是:在不需要專家調試的情況下,用戶可以即時與它進行直接交流,並且可以用它來做不太緊 急,甚至是雞毛蒜皮的事。它的價格足夠低廉,因此小型工廠可以購買一臺用來打包成品、噴塗定制化產品或者操作3D打印機。或者你也可以讓它在生產 iPhone的工廠充當工人。
 
巴克斯特的性能以及即將到來的大量高級機器工人促使布魯克斯思考一個問題:這些機器人會如何比上一次 革命更徹底地顛覆制造業?看著辦公室窗外那些比鄰的工廠,他說道:“現在我們提到制造業就會想到發生在中國的情形。但是隨著機器人帶來的制造成本下降,運輸的成本將成為遠比生產成本更重要的因素。距離近就代表低成本。因此我們會看到這種本地特許經營的工廠組成的網絡,所有的東西將在距離需求地5英里以內的範圍內生產。”
 
這些對生產行業來說或許是正確的,但是許多人從事的是服務業。我請求布魯克斯和我一起穿過一家當地麥當勞餐廳,並讓 他指出哪些工作可以被他的機器人取代。他猶豫著表示:“指望機器人為我們當廚師恐怕要等30年。在一家快餐店中,你不會一直幹一種活,而是忙於在不同的任 務之間轉換,因此你需要一種特定的解決方案。我們不提供特定方案。我們正在打造一種能在人類身旁自主運行的機器人。”當我們能夠與身邊的機器人協同工作 時,雙方的工作內容必然會摻雜在一起,不久我們過去幹的活將會由它們承擔,而我們難以想象自己日後的新工作會是什麽。
 
我根據人類和機器人的關系把工作分為四大類,希望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機器人將怎樣取代人類。
 
人類能從事但機器人表現更佳的工作
 
大部分稅務工作、常規的X光片分析以及審前證據收集工作都由計算機處理,而這些都曾是領著高薪的聰明人幹的活。我們已經接受機器人從事制造業是可靠的,不久我們就會接受它們的智能和服務。
 
人類不能從事但機器人能從事的工作
 
機器人和自動化將主要通過承擔人類無法勝任的工作為人類謀福利。
 
我們不會把“好工作”交給機器人。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是把自己做不了的工作交給它們。沒有它們,這些工作將永遠無法完成。
 
人類想要從事卻還不知道是什麽的工作
 
自 動化創造的大多數新任務也只有其他的自動化技術能處理。可以打賭,到了2050年,薪資最高的行業將依賴目前還沒有發明的自動化技術和相關機器。也就是 說,我們不知道這些工作,是因為讓這些工作成為可能的機器和技術還未出現。機器人創造了我們想要從事卻還不知道是什麽的工作。
 
(剛開始)只有人類能從事的工作
 
成 功將青睞那些以最優化的方式與機器人以及機器一同工作的人。產品的地理集群性差異將會凸顯,但各個集群的差別不在於人工成本,而在於人的專業技能。人類和 機器之間將形成一種共生關系。人類的工作就是不停地給機器人安排任務,這本身就是一項永遠做不完的工作,所以,我們至少還能保留這份“工作”。
 
將來,我們和機器人的關系會變得更複雜。同時,一種循環出現的模式值得我們註意。無論你現在從事什麽工作,收入水平如何,都將反複經歷機器人替代人的以下7個步驟:
 
1.機器人(電腦)幹不了我的工作。
 
2.好吧,它會許多事情,但我做的事情它不一定都會。
 
3.好吧,我做的事情它都會,但它常常出故障,這時需要我來處理。
 
4.好吧,它幹常規工作時從不出錯,但是我需要訓練它學習新任務。
 
5.好吧,就讓它做我原來的工作吧,那工作本來就不是人該幹的。
 
6.哇,機器人正在幹我以前做的工作,我的新工作不僅好玩多了,工資還高!
 
7.真高興,機器人(電腦)絕對幹不了我現在做的事情。
 
(重複)
 
這不是一場人類和機器人之間的競賽,而是一場機器人參與的競賽。如果和機器人比賽,我們必輸無疑。未來,你的薪水高低將取決於你能否和機器人默契配合。 90%的同事將會是看不見的機器,而沒有它們,你的大部分工作將無法完成。人和機器的分工也將是模糊的,至少在開始時,你可能不會覺得自己在幹一份工作, 因為看上去所有的苦差事都被機器人承包了。
 
我們需要讓機器人接手。許多政客們極力阻止機器人接手的那些人類工作,實際上是人們不情 願幹的。機器人能幹那些我們正在幹的事情,而且遠比我們幹得好;機器人能從事那些我們從事不了的工作,能做那些我們從沒想到需要去做的工作;機器人還能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新工作,發現那些讓我們拓展自身意義的事。
 
這一切都是必然的。讓機器人代替我們從事現在的工作,讓我們在它們的幫助下去構想有意義的新工作吧。
 
編輯:楊小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800

北大匯豐商學院院長海聞:中國正經歷歷史性的經濟結構調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640.html

身處中國複雜經濟環境中的每個人,都想看清當下的經濟形勢,以此對個人或企業的未來發展做出預判,而這種預判需要宏觀視野和微觀體驗相結合。所以,經濟學家對於宏觀經濟的分析就成為不能忽略的聲音之一。

2015年4月14日,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院長海聞曾受邀參加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經濟座談會。在6月18日-19日舉行的2016北大匯豐金融論壇上,海聞在演講中表示,目前整個宏觀經濟情況確實不是很好,GDP增速經歷了連續5年下滑,有可能今年會繼續下滑。 沒有人敢確定今年的經濟增速,因為我們正處在一個下滑階段,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經濟下滑速度在放慢,也可能進入”L”型的趨穩階段。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很有發展潛力,因為中國正處於經濟起飛的階段,發展的潛力來自於四個方面,服務業、城鎮化、制造業的創新和整合以及“一帶一路”帶來的新拓展空間。

中國正經歷歷史性的經濟結構調整階段

GDP是描述經濟增長繞不開的指標。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宏觀經濟增長目標定為一個區間——6.5%~7%,而不是之前的一個數字。海聞就此表示,這樣的設定就是說中國經濟增速可能繼續下滑,但不會下滑得太厲害。世界銀行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估計是6.7%。

那麽,當前中國經濟增長放慢的主要原因是什麽?海聞表示,第一個原因是一個長期趨勢。一個國家經濟增長不可能永遠保持10%的高位增長,從高速到中高速增長是一個正常現象。 第二個原因是現在面臨的宏觀經濟周期並沒有結束。這次衰退仍然是2009您經濟衰退的延續。同時,這次衰退和之前的經濟衰退有所不同,1998年和2009年的衰退是國內所有行業放慢增長,但這一次面臨東部和東北、中西部地區經濟運行的區域性分化,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其背後是區域性產業結構的不同。

海聞說,今年的經濟衰退和跟前幾次的宏觀周期不一樣,這背後是一個產業結構的問題。現在又到了產業調整的時期,但這個產業結構調整跟以前還不一樣,前幾個階段都是對物質需求的增長,現在到了對生活質量需求的階段,這對於產業結構的調整挑戰更高了,"我們不再貧窮,不再短缺,不再需要低質量的產品,我們需要的是高質量的產品,包括金融、法律、文化、教育、醫療以及高端制造業等。”

基於這樣的邏輯,海聞認為,中國目前面臨的不僅是宏觀經濟周期的衰退問題,更重要的是中國正在經歷一個歷史性的經濟結構調整階段。

中國經濟將來動力是什麽

社會的進步需要樂觀的預期來推動,那麽在當下複雜的經濟狀況下,投資者如何看到未來的希望?中國經濟將來動力到底是什麽?

海聞表示,未來經濟增長的動力來自於四個方面,第一是改革發展的服務業,第二是城鎮化,第三是創新和整合的制造業,第四是“一帶一路”開拓的空間。

發達的服務業是一個國家高度發展的標誌。海聞認為,中國的服務業占比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電商渠道設施的完善和建設,將來會為中國進一步發展消費服務業提供良好的基礎。同時,中國也到了產品品牌建設的階段。

那麽,中國服務業的增長潛力在哪里?海聞舉了健康醫療和文化產業兩個例子。在美國,醫療健康行業占其GDP的17%,而整個制造業只有20%,這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表現。日本的醫療健康產業占GDP將近10%,英國大概也是10%左右,世界平均水平是10%左右,但是中國目前在醫療健康的產值占GDP是5.5%,說明還有很大空間。同時,在文化產業方面,美國的電影、音樂、藝術等文化產業占GDP的20%-30%。韓國的文化產業產值占其GDP的15%,中國文化產業只占GDP的3.8%,未來也有很大發展空間。

對於城鎮化,海聞也表示,中國的城鎮化剛走了一半,還有很大空間。“簡單來看沒有一個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是低於90%的,我們現在才50%。日本只有2%的農民,韓國5%的農民,臺灣也只有5%的農民,所以我們城鎮化還有很長的路。”海聞說,兩億農民進城的城鎮化可以拉動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以帶來家具家電等的消費,同時,在新型城鎮化方面,還將帶來環保、節能等的消費。

在制造業的創新和整合方面,海聞表示,中國未來的制造業發展趨勢是要進行兼並重組,不僅僅是淘汰所謂過剩產能,更重要的是加強未來制造業的創新能力。目前企業和科研院所對創新投入不夠,知識產權保護以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的創新都很重要。同時,制造業的兼並重組要通過市場而不是完全通過政府來進行。

“一帶一路”作為國家戰略,也將為未來經濟增長拓展空間。海聞表示,歐美市場基本飽和,需要尋找新的發展窪地。同時,“一帶一路”戰略長期來看將是中國成為一個世界大國的重要機遇。“一帶一路”涉及26個國家,輻射的國家達到60個,這些國家的人口總數占了將近世界的一半,但是GDP總量只有世界的四分之一,而且貿易總量也只有世界的四分之一,所以其中的發展潛力是非常巨大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03

歷史性時刻誕生!希拉里正式贏得總統候選人提名

當地時間26日晚間6點56分,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提名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為總統候選人。這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在民主或共和這樣的主流黨派里獲得總統候選人資格的女性。

隨著這一具有歷史性時刻的誕生,希拉里的競選團隊將會在今晚的民主黨大會上大打親情牌,希望恢複希拉里在民眾中已受損的形象。

其實,今晚本來會有2807位黨代表宣布選希拉里,桑德斯有1894張。當地時間晚上6點30分左右,當南達科他州代表在計票時,希拉里已經獲得了2383張,達到了正式提名的要求。

接下來,事先商量好的戲劇性一幕出現了。為了體現黨內的團結統一,希拉里黨內最大的競爭對手參議員伯尼·桑德斯在這時候出現在會場上,提出動議終止各州點名的程序,並歡呼宣布克林頓被提名,大廳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11月8日,希拉里將在最後的總統大選中與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對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430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G20杭州峰會將為世界經濟作出歷史性貢獻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今天表示,G20杭州峰會一定能夠取得成功,一定能夠推動全球經濟持續、健康、平衡的發展。

朱光耀是在北京舉辦的“2016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夏季論壇”上,作題為“G20杭州峰會將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作出歷史性的貢獻”的主題演講時如是表述的。

朱光耀說,下行的經濟壓力使得世界經濟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在短期內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很大振蕩。但由於金融危機之後全球金融監管的加強,特別是二十國集團(G20)機制強化了全球金融監管政策的國際協調,國際金融市場表現出了韌性和應對突發的不確定性挑戰的能力。在短暫的劇烈振動後,國際金融市場恢複了穩定。但英國的脫歐公投進程是相當長的進程,何時啟動英國同歐盟之間的正式脫歐談判,首先取決於英方何時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的有關決定。

二是歐洲銀行體系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突出反映在意大利的第三大銀行,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銀行——西雅那銀行面臨的資本充足率不足問題上。該銀行核心資本的充足率是-2.44%,一般而言,這個比例應該超過7%。

三是主要工業化國家貨幣政策的分化。近期歐洲央行、日本央行都明確要繼續實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歐央行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每月購買800億歐元的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同時把金融機構在歐央行的存款利率下調至-0.3%。日本央行采取的措施是每年增發80萬億日元的貨幣,同時把商業銀行在日本央行的超額準備金,存款部分的利率下調為-0.1%。對比歐央行和日本央行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美聯儲去年12月已經啟動了利率正常化的進程,利率首次提高0.25個百分點。在7月26日的又決定對利率保持不變,目前西方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分化及其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的影響值得高度關註。

四是重要的新興市場國家中,巴西和俄羅斯的經濟增長率仍然是負數,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產生影響。

五是地緣政治風險對全球經濟的沖擊力在增加。從中東到其他地區,這種不安定的地緣政治對全球經濟的穩定增長產生了新的壓力,而且這種壓力在不斷增加。

朱光耀在發言中總結了剛剛結束的成都G20財長會議的成果。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們一致同意將《包容性的數字經濟高級指導原則》向杭州峰會報告。“這是就數字經濟而言,第一個具有全球意義的重要的指導原則。圍繞數字經濟,我們期待著取得更多的成果。”朱光耀補充道。

朱光耀還介紹說,在促進經濟活力方面,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批準了經濟結構改革九大領域及相關的政策指導原則,包括促進開放的投資和貿易;促進勞動力市場的活力;促進創新;促進競爭,改善營商環境;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和完善金融體系;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促進環境的可持續性;促進包容性增長。

朱光耀在發言中指出,G20進程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杭州G20峰會必將對全球經濟的創新、活力、聯動、包容增長作出重要的、歷史性的貢獻,“中國作為全球的第二大經濟體,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首先把中國的事情辦好,這是我們能夠對世界作出更大貢獻的前提,我們有信心在習近平主席的親自主持下,在G20各國的大力支持下,G20杭州峰會一定能夠取得成功,一定能夠推動全球經濟持續、健康、平衡的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830

如何看8月M1、M2剪刀差歷史性收窄?一部分錢入實體了!

一直備受關註的M1、M2增速剪刀差問題,似乎迎來了轉機。9月14日,央行公布8月金融數據超出大家預期。8月M2貨幣供應同比增加11.4%;新增人民幣貸款9487億元,比7月份4636億元新增貸款額有了大幅增長;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4700億元。8月M1、M2剪刀差為13.9%,較7月15.2%的歷史紀錄收窄。

九州證券鄧海清表示,8月M2同比回升,M1同比下降。M1、M2剪刀差擴大開始於2015年3月,至今已經近一年半,此次收窄與基數因素有關,即M1同比的基數越來越高,導致M1同比易降難升。此次M2回升主要與存貸款余額回升有關,與基數原因關系不大。M1、M2剪刀差收窄表明企業層面的流動性陷阱有所改善,並不表明經濟活化程度降低,因為M1增速已經太高,活化程度早已足夠。

昆侖銀行李建軍認為,M2較上月有所回升,說明貨幣供給仍然保持在一個較為平穩的區間,並沒有出現大的波動。但是我們也註意到,M2增速仍然沒有達到全年的預期值。M2的增速提高和貸款的超預期增加有一定關系,但是經濟的動能還不是很足,沒有促使貨幣在經濟中得到更加有效地利用。李建軍認為,M1增速仍然較快,說明市場對持有現金的動機較為強烈。一方面是持幣成本較低,另一方面也說明目前的投資資產有限,並有防範流動性不足的動機存在。這不能不說,在銀行總體不良壓力較大的背景下,信貸仍然存在,企業保有流動性仍然是一個優先選擇。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M1、M2剪刀差收窄,說明一部分資金真正進入貸款和實體經濟中去了,一個重要原因是基建推進。目前基建推進采用PPP模式,公私合營會帶領一部分民營資本進入其中。邵宇認為,目前來看,PPP項目對接和政策落地,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在增加。

此前,8月15日,央行有關負責人就7月份貨幣信貸數據答記者問,並對“流動性陷阱”一說公開回應:“M1與M2增速‘剪刀差’主要反映貨幣在各部門分布以及活性方面的變化,這與‘流動性陷阱’的理論假說之間相距甚遠,並沒有什麽必然聯系,不能作為衡量是否進入‘流動性陷阱’的指標。”

針對2015年下半年以來M1增速持續上升的問題,央行相關負責人認為,主要是企業活期存款增速加快,此外央行還針對信貸結構發表看法。央行相關負責人預計,隨著基數效應逐步消失,8、9月份M2同比增速將有所回升。央行提醒市場註意:在經濟發展“新常態”和落實“去杠桿”任務的大背景下,需要適應貨幣信貸增長的中樞水平的調整。多種因素造成貨幣信貸月度數據波動,避免對某個月的短期數據作過度解讀。

央行還稱,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利率水平低位運行,穩健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靈活適度,適時預調微調,為穩增長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環境。

此次M1、M2剪刀差收窄是否迎來拐點?邵宇表示並不能過於樂觀,整體而言還有很多資金處於觀望狀態,雖然 對比上個月數據看剪刀差有所緩解,但目前最主要的是觀察民間投資進展數據,PPP項目達成的比例,以及制造業數據等。

浦發銀行研究團隊的觀點就認為,M2和M1增速背離的趨勢短期內仍將持續。8月份,M2與M1增速之差雖然有所收窄,但仍處於極高的水平,歷史上僅次於7月份。M1增速上漲的背後主要反映的是企業存款的活期化,而目前造成企業存款活期化的原因並沒有消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000

在歷史性臺風中 廈門緊急動員“加速跑”

繼“莫蘭蒂”之後,9月28日,“鯰魚”來襲。今年第17號臺風"鮎魚"已於今日淩晨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沿海登陸,給隔壁的廈門帶來大風大雨。半月之內,廈門遭遇了兩次超強臺風的洗禮。

9月15日3時05分,一個編號為14號、名叫“莫蘭蒂”的超級臺風在廈門翔安登陸,登陸點實測最大瞬時風力達17級。“莫蘭蒂”成為廈門一個半個世紀以來首次遇到的最強臺風。

“莫蘭蒂”過去後,廈門的元氣漸漸恢複。街道上,人們依舊還會看到,一輛輛卡車滿載著被臺風吹倒樹木枝葉。入夜,工作人員還要對那些倒伏的樹木進行搶救:扶植,澆灌。電網公司還在加班加點搶修那些已經毀損了的供電設備。

回想起“莫蘭蒂”,所有的受訪者均向第一財經1℃記者表示,他們余悸未消。“嚇死人了,整棟樓都在搖晃,像地震。”在廈門大學附近開重慶麻辣燙的女老板說,當時她徹夜未眠。

強風、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多項氣象、水文記錄被刷新。這是今年初以來全球最強的臺風,也是1949年以來登陸閩南最強的臺風。

“莫蘭蒂”把一些大樹連根拔起,削去一些廠房的“腦袋”;攔腰截斷幾座高壓輸電鐵塔,部分地區通訊被迫中斷;全市交通癱瘓;一架客運波音飛機吹到了護欄上。一塊不知從哪里被吹掉的鐵板,死死地砍在一棵大樹上。

但從人員傷亡數字上看,此次臺風只造成1人死亡、2人重傷。 “關鍵是,我們抓住了重點。”廈門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總指揮、廈門市水利局局長郭金煉接受1℃記者采訪時說,“這就是跑!”

如何“跑”?精準預報如何傳播?史無前例的緊急動員令如何發布?廈門在“莫蘭蒂”和“鯰魚”中的經驗值得推廣。

“塊頭”小,能量大

9月10日,“莫蘭蒂”開始在太平洋洋面生成。不過,對於當時“莫蘭蒂”的登陸途徑,美國、日本、中國臺灣、香港以及中國大陸的預報口徑並不一致。有的預報說,最北可能在福州登陸,最南在汕頭登陸。而中國大陸當時的預報是,臺風可能在福建漳浦附近登陸。

事實證明,中國大陸氣象部門的預報這次最為精準。 “這次(臺風)路徑(我們)報得非常準。”廈門市氣象局工作人員帥紅對1℃記者說。

“‘莫蘭蒂’將逐漸加強,並向臺灣東部沿海靠近”,“‘莫蘭蒂’將於14日向臺灣東南部沿海靠近”,“‘莫蘭蒂’14日至15日將對我市造成嚴重影響”,“‘莫蘭蒂’將對我市造成嚴重影響(臺風緊急警報)”……從9月12日開始,廈門市氣象局向廈門市委辦、市政府辦發送了多份天氣預警報告,題目不斷更換;應急響應從四級一路升到一級。

新華社後來引述廣東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東的分析說,不同於今年8月2日登陸深圳大鵬半島的臺風“妮妲”,“莫蘭蒂”是個小尺度的臺風。“妮妲”外圍雲系鋪天蓋地,幾乎把整個廣東都能罩住。而“莫蘭蒂”的“塊頭”小,能量集中,最強的風雨全部集中在臺風眼四周,甚至被一些人稱為“月餅”,就是指其結構形狀的對稱性。

在臺風正式登陸前,廈門市氣象局通過國突系統(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的簡稱)、電視、電臺、短信、網站、微信、微博等方式向公眾發布(解除)33個預警信號。

1℃記者從廈門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獲得資料顯示,9月14日,廈門啟動了防臺風Ⅰ級應急響應。

9月14日上半夜,“莫蘭蒂”的風圈半徑突然變小了,動靜也不大了。有的人開始半信半疑:“不是說半夜要來臺風,怎麽感覺風平浪靜?”但 “莫蘭蒂”還是來了。它繞過臺灣高雄,直插廈門。

廈門一夜未眠

9月15日淩晨,已經睡著了的廈門大學學生楊斌忽然聽到窗外傳來樹木發出的巨響,以及包括玻璃窗在內一些物品被擊碎的聲音。

幾乎所有廈門大學學生都被這種“呼呼響”的聲音驚醒了。整個晚上,他們沒有入睡,不斷地刷新著微信朋友圈,分享著感受。楊斌來自武漢,第一次經歷這樣的臺風,他說自己“當時都嚇傻了”。

來自安徽的王霞在廈門打工,即便她所住的樓房僅有六層高,依舊感覺到整棟樓被風搖晃得厲害,“像地震”。由於害怕,他們一家人“只好坐著等到天亮”。

一些住在更高層的市民則明顯感到樓房晃動“比強地震還有厲害”,有的幹脆跑到了地下車庫度過了難忘的一晚。

高達24層的廈門電網公司總部大樓同樣搖晃得厲害。位於高層的電力調度中心,玻璃門窗被風雨擊得支離破碎,玻璃渣在風的帶動下到處盤旋。為了不讓整個廈門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值班人員全部戴上安全帽俯在辦公桌下繼續與臺風對抗。

“我們從來沒有在辦公室里還要戴安全帽的。”廈門電網電力調度中心主管陳勇誌對1℃記者說。

這一天,該調度中心那巨大的熒幕上有關跳閘的警示信息數量不斷被刷新。這樣的信息多達幾萬條。在3個小時內,該中心不斷地執行強送遙控,盡可能恢複跳閘設備。這種強送次數高達175次,是平時十倍,創歷該中心的歷史之最。截至9月22日,廈門電網累計跳閘10千伏線路872條。

“莫蘭蒂”同樣把廈門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辦公樓搖得一晃一晃,玻璃“嘩啦啦”地裂開、破碎。“一直在搖。”在辦公室參與指揮的廈門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總指揮、廈門市水利局局長郭金煉對1℃記者說,所有參與指揮的人員都堅持到了天亮。

“當天晚上,除了小孩能夠入睡之外,基本沒有人能睡得著。”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黃鶴麟對記者說。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廈門人,黃鶴麟對於臺風已是司空見慣。但這一次還是出乎他的意料。當臺風登陸廈門後,住在七樓的他看到,那風帶著雨,就像鬼子進村一樣到處亂串。在風的帶動下,雨隨時改變著方向。

事後證明,如果廈門沒有提前多次發出警告,那麽死傷的人數將難以想象。

橫掃3個小時後, “莫蘭蒂”終於壽終正寢。

天亮時,楊斌發現,這個“中國最漂亮”大學已經是滿目瘡痍,到處都是橫七豎八的樹木,有的直接倒在了宿舍門口。“中秋節變成了‘中秋劫’。”黃鶴麟當時的感覺是,廈門像一片草木橫生的原始森林。

由於基本上沒有“完整的道路”,這一天,整個廈門很少看到私家車。一些平時開車只需要半個小時的路段,徒步需要近3個小時。

非常規措施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很渺小的。” 郭金煉對1℃記者說,“在這麽強的臺風面前,能做到僅死1人,重傷2人,這應該說是個奇跡。”

經過幾天的抗臺後,金煉感到“雙腿發軟”。他說,廈門能夠創造奇跡的關鍵,在於廈門對司空見慣的臺風“不麻痹”,更“重視”。

廈門此次采取了一次“非常規措施”。郭金煉說,14日14時45分,廈門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了全市防臺動員令,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廈門首次發布此類動員令。

按照動員令,14日15時30分開始,到防臺風防汛一級應急響應結束之前,在廈門全市範圍內實行停工(業)、停產、停課、休市等“三停一休”。

在“莫蘭蒂”開始生成的時候,廈門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開始發出暴雨警報,啟動防禦暴雨洪水Ⅲ級應急響應。

當“莫蘭蒂”開始在廈門肆虐之前,廈門動員全民快“跑”。“凡不是鋼筋水泥建造的房子里面的人員必須全部撤離”。郭全煉說,“我們的重點就是跑,所有該轉移的(人員)全部轉移。”

廈門市防汛抗旱指揮提供的資料顯示,通過拉網式排查,此次廈門轉移人數創歷次防抗臺風人員轉移之最——47336人。這些人員主要來自海上船只、建築工棚、地災點、危舊房、低窪地帶等危險地區。

但死亡人數差一點就變成了至少上百人。14日傍晚,一艘載有120多人的沙船還沒有上岸。最後,廈門市出動了海警,把這些人員“強行拉上來”。若非如此,後果不堪。

總部位於廈門的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安光電”,600703.SH)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全色系超高亮度發光二極管外延生產基地。14日下午,該公司開始把七八十名員工轉移到混泥土結構的房子去住。“當時還有很多人不願意走,認為臺風不會那麽大。”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1℃記者在該公司的基地看到,在臺風中,該公司幾十間工棚全部被毀,已是一片廢墟。

郭金煉說,從1999年以後,廈門就沒有過類似強的臺風了,使得很多人都“比較麻痹”。

但史無前例的動員令使廈門人開始緊張起來。有的開始蓄水,有的開始買幹糧。

黃鶴麟依然記得,小時候,即便臺風大到可以把人“刮走”的地步,第二天照樣上課。“但現在政府一遇到抗臺風就停課。”他說,這就是防臺意識提高的表現。

電網遭受毀滅性打擊

大量的企業的固定資產沒法“跑”過這次臺風。

截至9月21日,臺風導致廈門直接經濟損失102億元。其中,受災企業566家。

1℃記者梳理發現,廈門多家上市公司受了重創。其中,安妮股份(002235.SZ )、吉宏股份(002803.SZ ) 、 萬里石(002785.SZ ) 、廈工股份(600815.SH)等四家公司,因設備受損而直接影響到正常運營。根據公布,它們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分別為:1500-2000 萬元、700-1100 萬元、 500-800 萬元、1500-2000 萬元。

記者在廈門氣象局采訪中了解到,廈門全市氣象部門業務系統設備、辦公設施、基礎施舍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初步估計損失恢複資金約1750萬元左右。

作為一座城市的神經中樞,電網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9月22日,1℃記者在廈門集美灌口采訪時看到,幾座原本高高屹立的高壓輸電線鐵塔被攔腰折斷。在兩座距離數百米的鐵塔之間,上面搭著的幾條筆直的高壓輸電線,被臺風吹到了數百米之外。

臺風路徑穿過輸電線路走廊密集區域,造成6座220千伏變電站、21條220千伏線路、45座110千伏變電站、52條110千伏變電站、14112臺公專變停運,導致全市大面積停電,停電戶數達62.21萬戶。

從工作以來,陳勇誌一共經歷過了電網兩次遭受重創的經歷。上一次是在1999年的第14號臺風。那一年,整個廈門的電網基本被摧毀。和1999年不同的是,經過多年的建設,整個電網架構的堅強程度已經不能同日而語。

但本次臺風還是超過了電網公司想象,而且臺風路徑跟電網的路線基本重疊,這使得電網遭受損失進一步加大。

雖然現在廈門已經恢複供電,但是要再造這些高壓輸電線鐵塔至少還要等到國慶前後才能完成。“按平時,這種基建工作需要兩個月,現在我們的目標是提前一個月。”電網工作人員張加義說。然後,臺風“鯰魚”的到來,必然影響電網恢複的進度。

停電引發全市145萬戶停水,4033個通訊基站受災,部分地區通信中斷。包括大量工棚在內的房屋倒塌17907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0.97萬畝;損壞堤防等水利設施53.4公里。此外,行道樹倒伏65萬棵、廣告牌大量掉落。

初步統計,廈門已扶正重植 4.5 萬株倒伏樹木,但仍有約 13.5 萬株的倒伏樹木等待搶救。

“鯰魚”過後呢?廈門繼續面臨考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006

印度前總理辛格炮轟“廢鈔”:這是歷史性決策失誤

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周四抨擊了政府廢除兩種大面額紙幣的決定,並稱之為“歷史性的決策錯誤”。

本月初,印度總理納蘭德拉莫迪( Narendra Modi)突然宣布廢除500盧比及1000盧比紙幣,作為打擊腐敗、黑錢和逃稅的手段。但隨之而來的民眾在各大印度銀行及ATM前排起長龍兌換舊幣的情況卻出乎當局的預料,印度央行和政府不得不發表聲明安撫民心,並上調取款及兌換額度。

由於新鈔兌換緩慢,舊鈔退出流通,印度經濟發展已經開始受到影響。截至11月22日,印度央行報告顯示,新鈔發行量僅占市面鈔票流通需求的1/7。由於手中缺乏現金,印度人民減少消費,對多以現金交易的零售業、貨品運輸業、小企業造成沖擊。

辛格從1992年開始擔任印度財政部長,被公認為是推動印度經濟改革開放的奠基人,也被譽為“印度經濟改革之父”。2004年當選印度總理,2014年完成第二個任期卸任,由莫迪接任。對於繼任者的決定,辛格認為這將削弱人民對貨幣體系的信心,也會對銀行業的形象造成影響,是一種“合法的掠奪”。印度GDP增速可能因此下滑2%。

周四早盤,印度盧比/美元一度刷新歷史新低。

辛格表示,莫迪此前一直強調這是打擊腐敗和黑錢的手段,我不否認這些目標。但作為一個國家而言,如果聽不下別人的不同意見,那就是問題了。對於那些說“廢鈔”短期可能產生不利影響,但長期看有利於國家利益的觀點,不妨看看凱恩斯的話,“長遠是對當前事務錯誤的指導。從長遠看,我們都已經死了”。

辛格卸任印度總理以來,很少對政府和議會的決策發表觀點,但這次他和不少持反對意見的議員要求莫迪在議會上公開對現金危機作出解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81

安倍歷史性訪問珍珠港:悼念不道歉,遞話特朗普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把自己同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最後一次會晤,放在了美國夏威夷的珍珠港。

當地時間12月26日晚,安倍將抵達二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地珍珠港,以紀念1941年12月爆發的“珍珠港事件”。

按照行程,安倍將與奧巴馬一起訪問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的遺址“亞利桑那紀念館”並獻花。同時雙方領導人還將發表講話。此外,安倍還將與即將卸任的奧巴馬進行最後一次首腦會談。

鑒於奧巴馬此前的“廣島行”使其成為首位訪問廣島的在任美國總統,安倍的“珍珠港之行”也使其成為首位到訪珍珠港事件遺址的日本在任首相。早在1951年,時任日本首相吉田茂曾到訪夏威夷,但當時“亞利桑那紀念館”並未建成,因此,美方此次極力促成安倍到訪該館。

1941年12月7日,日本對珍珠港發動襲擊,造船2400多名美軍士兵和平民在此次偷襲事件中喪生,18艘美軍戰艦被炸沈或毀壞。此外,美國還損失了164架飛機,日本則有62人喪生,主要為飛行員。

今年5月,奧巴馬對二戰時期遭受原子彈攻擊的廣島訪問還歷歷在目,而安倍又將開啟對夏威夷的歷史性訪問,被視為對奧巴馬廣島行的回訪。一場意義特殊的“和解大戲”將在日美這對特殊的盟友間上演。

悼念,而非“道歉”

在奧巴馬5月訪問廣島之前,就有日美媒體紛紛猜測,奧巴馬會不會在那次歷史性的訪問中對遭受原子彈攻擊的日本平民做出道歉。同樣,在安倍此次正式開啟對珍珠港的訪問前,也有媒體猜測,安倍會不會率先做出道歉的姿態,為美日那段糾葛的歷史畫上“徹底和解”的句號。

遺憾的是,日媒目前公布的消息顯示,安倍即將在珍珠港事件遺址上發表的講演不包括“對美方的道歉”,給出的理由是,“奧巴馬廣島行也沒有就投擲原子彈對日方表示道歉”。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也指出:“(此訪)是為了悼念,而非道歉。”

據報道,安倍在發言中可能仍會與此前在美國國會的演講保持同樣的基調,即提到對過去戰爭的“痛徹反省”和“深刻悔悟”,不說道歉,力求與奧巴馬訪廣島時不道歉的基調“保持平衡”。

在安倍訪問珍珠港前,約有50名日美兩國歷史學者於12月25日發表了一份“公開提問信”。其中呼籲,若安倍要祭奠在珍珠港事件中喪生的美國人,難道不也有必要祭奠中國、朝鮮半島和亞洲各國的戰爭死難者嗎?

向特朗普傳話

除了對珍珠港事件遺址進行歷史性訪問,安倍還將抓緊最後的機會,與奧巴馬共敘其在任美國總統8年間日美同盟關系的進展。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在此前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奧巴馬總統期待27日的訪問將是“美日同盟力量的再度展現”,以及兩國如何“化敵為友的明證”。同時,康達表示,在美日領導人的單獨會面中,雙方將回顧過去多年來美日同盟的進程,以及評估雙方在政治、經濟與應對全球挑戰方面的合作契機。

至於被問及是否會評論安倍本月早些時候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的情況時,康達並沒有給出直接的回答,只是強調雙方領導人將把會晤重點放在美日同盟的深化方面。

此次安倍訪美的時機也頗為微妙:距離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正式入主白宮不到1個月。此前,特朗普已多次質疑美日同盟的一些問題,還要求那些擁有美軍基地的海外盟友承擔更多費用。目前,約有5萬名美軍駐紮在日本。此外,特朗普還計劃在上任伊始就擱置“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而安倍好不容易才說服日本國會通過該協定。對於奧巴馬對廣島的訪問,特朗普也頗有怨言。

因此,特朗普新政府可能在美日關系方面“轉風向”的態勢,也迫使安倍在特朗普勝選後的第一個星期急急忙忙地趕到紐約的特朗普大廈與這位新總統會面。對於安倍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確保未來美日間的同盟關系得以進一步延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565

2016年山東第三產業占比首超第二產業 實現歷史性轉變

記者從山東省政府2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年山東第三產業占比首超第二產業,實現歷史性轉變。

據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魏華祥介紹,2016年山東第一產業增加值4929.1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0410.0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31669.0億元,增長9.3%。三次產業構成為7.3:45.4:47.3,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2.0個百分點,實現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重大轉變。

從推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固定資產投資52364.5億元,比上年增長1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645.8億元,比上年增長10.4%;進出口總額15466.5億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出口9052.2億元,增長1.2%。

“山東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大力培育跨境電商等外貿新增長點,進出口增速居全國前十大外貿省市首位。”魏華祥說。

在經濟平穩增長的同時,山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據魏華祥介紹,山東去年四季度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為78%,達到兩年來最高值;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21.2%,待售面積下降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684

【健康】IBM商業價值院一線調研:區塊鏈+醫療健康,患者中心制的歷史性變革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751&summary=

【健康】IBM商業價值院一線調研:區塊鏈+醫療健康,患者中心制的歷史性變革

行摘要


最新的IBM商業價值研究院區塊鏈調研,針對200位醫療保健行業高管開展了調查,包括來自16個國家或地區的支付者和提供者。我們發現,對於區塊鏈技術,16%的受訪者不僅僅止於試用階段,而是希望在2017年大規模采用商用區塊鏈解決方案。這些開拓者是區塊鏈應用領域的潮流引領者,希望能夠消除阻礙自身發展的摩擦。他們希望能夠獲取可信的新信息,保護自身安全,開拓新市場。


開拓者認為,區塊鏈技術會在臨床試驗記錄、監管合規性和醫療/健康記錄領域,在時間、成本和風險方面帶來最大收益。他們還預計,在九個業務領域,有六個領域將會出現大量的業務模式創新,這種觀點超越了迄今為止我們所調研的其他行業。



盡管醫療保健機構預計將會出現顛覆性創新,但他們(包括開拓者)認為未來並不會出現巨大變革。他們可能認為監管法規會遏制新競爭對手和新模式的發展。無論如何,醫療保健機構都在全力投資區塊鏈試用項目,其中90%的受訪者計劃在2018年之前,對我們調查的所有業務領域進行投資。




開拓者制定遊戲規則,指引發展方向


請暫時忘卻“大數據”,思考一下“長數據”,也就是縱向數據,以及這類數據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應用。


如果擁有完整的個人健康歷史記錄,那將會帶來何等寶貴價值?如果可以記錄每個生命體征,並且可以高效準確地捕獲與所用藥物、每位醫生診斷、患者疾病和手術相關的信息以及其他信息,那將會怎樣?預計,醫療服務的質量和協調性將會有所提高,而且相關成本和風險也會相應降低。縱向數據是與人員、地點或事物相關的完整歷史數據。這正是區塊鏈技術所擅長的領域。


區塊鏈的數據可以橫跨不斷壯大的個人和機構群體進行實時共享。每個事件和交易都有時間戳記,成為一條長鏈或永久性記錄的一部分,且無法在事後進行篡改。在沒有權限限制的區塊鏈上,各方都可以查看所有記錄。在有權限限制的區塊鏈上,各方可以通過協定,確定哪些方可以查看哪些交易,從而維持隱私性,並且在需要時,各方可以掩蓋自己的身份。通過這種方式,區塊鏈的視角從單個所有者持有的不同數量的信息,轉移到了資產的生命周期歷史記錄。在資產流經整個供應鏈時,無論是患者健康記錄,還是一瓶藥片,資產的所有歷史記錄均清晰可見。


從區塊鏈采用角度來看,醫療保健組織發展速度較快,並有超越金融行業的趨勢。令我們驚訝的是,16%的醫療保健組織是勇於進取的開拓型組織,並準備在2017年大規模采用商用區塊鏈技術(見圖1)。而在我們對銀行業和金融市場企業開展的調研中,分別僅有15%和14%的企業計劃在2017年大規模部署商用區塊鏈技術。



在區塊鏈方面,每個區域的發展程度各不相同。北美地區的醫療保健組織相對落後於所有其他區域。在我們的調研中,僅8%的北美受訪者屬於開拓者。在美國,率先適應了2010年《平價醫療法案》所催生的新模式的組織,除部署區塊鏈技術外,可能還考慮了其他優先任務。


開拓型醫療保健組織所具備的先行優勢包括能夠影響業務和技術標準。而其他機構則只能在將來接受這些結果。早期合作者可能也有機會緊緊抓住新合作夥伴和新生態系統,進而獲得互補優勢。


在我們第一次區塊鏈調研“全速前進”中,我們研究了區塊鏈有多大的潛力可以消除阻礙企業發展和限制創新的摩擦。我們確定了九種對當今企業形成挑戰的摩擦(見圖2),並分析了區塊鏈可能帶來的影響。本次調研詢問了醫療保健行業高管對這些摩擦的看法。



大量的醫療數據已經實現數字化,但卻未能得到共享,原因在於數據共享相關法規眾多,且存在諸多風險。理所當然地,開拓者認為區塊鏈對消除這些摩擦具有重大意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信息摩擦-信息不完善、信息風險和信息無法訪問。他們認為區塊鏈還帶來了一個重要機遇,可以幫助進入曾無法接近的市場(見圖3)。



這三種信息摩擦協同作用,阻礙了醫療保健業開展有意義的協調與合作。隱私問題和網絡攻擊普遍存在,導致信息安全無法得到保障,並限制了信息共享。互操作性標準缺失進一步阻礙了信息交換和信息可訪問性。此外,即使數據實現共享,也通常令人無法相信,部分原因是數據不完善,或包含手動重新輸入數據而導致的錯誤。驗證數據則會導致成本攀升,延遲加劇。為增加數據可信性而設立的中介機構和交易所也成為了絆腳石。


60%的開拓者還希望利用區塊鏈開拓新市場。支付者和提供者之間日益模糊的界限有可能被徹底打破。超越地理距離限制的新服務也有望實現。在所有醫療保健行業受訪者中,包括支付者和提供者,大多數人(尤其是開拓者群體)認為區塊鏈有利於消除信息摩擦,但也有一些人持有不同觀點。提供者認為區塊鏈提供了一個進入新市場的契機,而支付者則認為區塊鏈有利於抵禦隱形的威脅,包括難以預測的新競爭對手和新業務模式(見圖4)。



個體組織在未來幾年如何應對區塊鏈機遇?這取決於他們的處境、能力和誌向。與具有轉型潛力的任何新技術一樣,區塊鏈沒有普遍適用的方法。然而,準備立即進入該市場的開拓者的計劃、優先任務和投資為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


機遇探索者:新收益和新業務模式


到目前為止,與其他行業的機構一樣,大多數醫療保健組織也認為,區塊鏈可以顯著降低運營相關時間、成本和風險。我們要求醫療保健業高管在九個核心業務領域衡量時間、成本和風險方面的收益,並分析他們的回答,以便計算出每個領域的總分。我們的分析得出了一致的結論:區塊鏈的收益是令人信服的,可以在醫療保健業的每個方面發揮作用。


隨著各個組織不斷采用商用區塊鏈解決方案,我們希望他們能夠更清晰全面地預測潛在收益。超過70%的開拓者認為區塊鏈將會在以下三個領域帶來最高收益:臨床試驗記錄、監管合規性。



新業務模式幫助恢複信任


如果數據可信且受到保護,那麽各個組織便可順利開展合作。區塊鏈可以替代中介機構(原本負責保護數據的機構)來執行這些任務。小型組織可以加入生態系統,應對大型競爭對手的威脅。私營領域的參與者可以訪問新數據源,無論是源於個人設備的健康數據流,還是家庭護理人員所收集的數據均不例外,並且還可以創建新數據源。


相較於目前為止我們調查的任何其他行業,更多的醫療保健行業開拓者認為未來幾年將會出現大量創新機遇。超過70%的開拓者表示,在我們調查的九個領域中,有六個領域將會出現重大的業務模式創新(見圖6)。



他們最關註的選項是臨床試驗記錄,其次為醫療設備數據集成、監管合規性、不良事件安全性監測/報告、合同管理以及計費和理賠管理。雖然一些領域的收益(如計費和理賠)主要體現在效率方面,但與患者開展合作的新機遇正在不斷改變這種業務模式。



幫助提供更優質的護理


我們的受訪者明確了四個領域,他們認為在這四個領域中,區塊鏈所帶來的新業務模式或效率顯著提升會有助於改善醫療服務質量,分別是:醫療/健康記錄、醫療設備數據集成、不良事件安全性監測以及臨床試驗記錄。區塊鏈可以應用於每個領域。我們認為,隨著時間推移,用於連接這些領域並集成相關數據的區塊鏈將會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醫療健康記錄–數據隔離的代價


可共享、安全的電子健康記錄(EHR)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據Premier醫療保健聯盟稱,僅在美國範圍內,跨組織數據共享五年內便可為各大醫院節省930億美元。72%的開拓者認為由區塊鏈支持的醫療記錄將會產生巨大影響(見圖5)。


在醫療保健行業中,共享醫療記錄也主要依賴於通用性和互操作性身份管理,這一點與其他行業類似。與數據所有權相關的監管條例和法律法規相互沖突,這帶來了諸多全新挑戰。此外,各個組織還需要持續強調改造遺留系統以及投資現有電子健康記錄。區塊鏈不需要組織放棄當前數據庫,而是會對當前數據庫進行集成。數據記錄可以存儲在“鏈外”,然後連接至區塊鏈技術。換言之,您可以從當前流程中提取數據,用於創建事實的單一版本。


一些與身份管理和電子健康記錄相關的用例、概念驗證和試點項目正在進行中。其中一些項目(諸如IBM正在開展的項目)采取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方法。數據控制權掌握在個人手中,他們可以跨機構訪問記錄,查看自己的完整健康歷史記錄,並規定哪些醫生可以查看哪些記錄。經患者同意後,匿名化的匯總數據便可提供給研究人員和其他組織,幫助他們從總體人口健康數據中獲益。



醫療設備數據-不再“虛幻”


如果醫療記錄是變革的核心,那麽來自醫療設備的數據可能就是下一個需要解決的難題。


在醫療保健業中,僅10%的數據包含臨床因素。而60%的數據都包含外部因素或臨床環境之外的因素,例如,營養狀況和家庭監測。80%的開拓者著重關註後者,那就是利用可從醫療設備收集的數據,創建全新的業務模式(見圖6)。


雖然可穿戴設備為跟蹤個人健康狀況而收集的大量數據不斷傳輸至雲端和我們的智能手機中,但卻很少傳遞到醫生手中。大多數“患者生成的健康數據”(PGHD)都無處可尋,有時甚至患者都無法獲取這些數據。通常,這些由家用設備生成並傳輸給醫生的數據也並未得到存儲。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區塊鏈支持的設備數據仍然引起了企業家的興趣。



在將設備數據從邊緣移至中心之前,需要清除大量的障礙。與醫療記錄一樣,要想利用和信賴這些數據,就需要進行完善統一的身份管理,包括設備身份管理。與美國一樣,歐洲的法規也要求設立唯一的設備識別系統。在數據不太精準的情況下,當計算步驟或設備的故障次數時,組織就需要建立新協議和新算法,以將良好數據與不良數據隔離開來。


不良事件-更具包容性的方法


利用區塊鏈從家用設備、可穿戴設備或家庭保健提供者處獲取患者提供的治療效果相關信息,是擴寬不良事件安全性監測範圍的一種途徑。目前,不足五分之一的醫院會定期將患者報告的治療效果相關數據融入護理流程中,或納入治療決策中。即使有興趣采取這種做法,但開展統計上有效的患者報告結果測量(PROM)不僅需要花費高昂成本,還會耗用大量時間。在這種情況下,減少所需人力資源的方法就是獲得大量可信數據。橫跨多家機構的可互操作的區塊鏈可能是聚合可信數據的最佳平臺。


目前來看,為維持安全性,需要關註兩個關鍵領域:建立藥物一致性流程,以及打擊假冒藥品。藥物一致性流程容易出現人為失誤,十分耗時,且常會出現重複情況,因為每個提供者在每次診斷時都會收集大量相同的信息。在區塊鏈上,數據可以即時更新,且可以廣泛共享,包括與藥店進行共享。在打擊假冒藥品方面,區塊鏈還可以幫助保護患者權益。



臨床試驗記錄-恢複信任


無論對受訪者的回答如何進行分類,臨床試驗管理都十分醒目。這是唯一一個得到雙重認可的領域,也就說不僅開拓者和所有其他受訪醫療保健組織認為這是三大最受益領域之一,提供者和支付者也持有相同觀點(見圖5)。此外,這個領域在新業務模式中也躍居首位(見圖6)。


盡管法規條例強制要求開放臨床試驗方案以及在試驗中捕獲的數據,但是人們仍然難以獲取和分析這些信息。最近,信任危機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根據近期啟動的一項臨床試驗監控項目COMPare,在67例研究試驗中,僅9例(13%)正確地報告了試驗結果。當然,如果臨床試驗出現錯誤或受到阻礙,那麽患者治理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下,後果將由所有參與方共同承擔。


部署可以捕獲臨床試驗所有歷史記錄的區塊鏈,將有助於恢複人們對科學的信任。值得註意的是,試驗方案(通常會在方案制定完成後記錄在案並添加時間戳記)可能會暴露“篡改治療效果”不良行為,而這種行為可能會導致所報告的數據被視為噪音,而非真實的治療效果。保持所有數據的透明性,可以防止相關人員試圖有選擇性地報告治療效果的行為。此外,盡管數據透明可見,但區塊鏈將可以確保實時記錄試驗方案,驗證其真實性,而且不會在公開發布試驗方案之前將其泄露給競爭對手。


如果臨床試驗連接至了區塊鏈,並且信任度得到更好的保證,那麽可能會出現哪些新業務模式?在臨床試驗結束很久之後,能否將源於試驗的數據與患者治療結果相結合,這是否可以提供真正全面的治療效果信息?能否支持更多醫生利用臨床試驗數據來提出更加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在梅奧診所,醫生們已經開始使用認知分析來探究臨床試驗,以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可互操作的區塊鏈上的臨床試驗記錄將會增加可用的可信數據的數量。


不斷變化的利潤池:發展和顛覆的新方向


醫療保健組織采用區塊鏈技術的速度不僅超出了大多數人的預期,而且還進行了廣泛投資。90%的醫療保健組織計劃在2018之前,在我們調查的每個領域中投資開發區塊鏈應用(見圖7)。



雖然醫療保健組織十分關註業務模式創新,但不足10%的組織認為會出現巨大變革。在某種程度上,這可能是因為某些領域(如電子健康記錄)可能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清除監管障礙。在一些司法管轄區中,患者無法“掌握”自己的數據,這種情況阻礙了所提倡的患者中心型模式的普及。


但是,超過60%的醫療健康組織認為以下兩個領域將會出現重大變化:醫療設備數據整合和資產管理(見圖8)。提供者和支付者也一致認為,這兩個領域最有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顛覆性變革。



毫無疑問,隨著可穿戴設備的不斷增多,以及人們對健康的關註程度日益提高,企業將會開展創新,同時顛覆性變革也會隨之而來。與物聯網(IoT)相連的醫療設備可以將更多醫療服務從醫院轉移至家庭中。據預測,到2019年,可穿戴生物體征檢測移動設備用戶將會達到55億人。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預算緊張的政府和組織可能會更喜歡采用全新的方法。


資產管理是區塊鏈不可否認的卓越功能,這種功能可以降低醫療機構供應鏈(也是這類機構的最大成本支出領域)的複雜性和成本。但是,這是否會顛覆現狀?現在,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機器為廣大機構帶來了顯著的優勢和收入。想象一下,如果這些機器成為共享經濟的一部分,那麽醫生就無需讓您轉去其他組織進行核磁共振診斷,而您自己或者他們則可以競相尋求成本最低的可用設施。


行業顛覆性變革並非指單個流程的轉型。相反,顛覆性變革會在初創企業和機構重新審視各種領域界限時爆發,例如支付者和提供者之間的界限。



在區塊鏈平臺上,曾具有縱向一體化特征的機構可以通過合作夥伴,實現橫向擴展。由於信任感日益增強,且每次交易都十分可信,曾為增加信任度而存在第三方代理機構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有些人預計,目前的健康數據交換中心便會遭到淘汰,這樣一來,小型組織的參與成本和門檻便會隨之降低。


考慮區塊鏈帶來的顛覆性影響,人們自然會想到直接的點到點模式和以患者為中心的模式。有些人認為,雖然存在無限可能,但大量的法律法規會提供一層保護網,遏制創新模式發展,阻止徹底顛覆現狀。有些人會選擇逃避最棘手的挑戰,而有些人則會直面挑戰,勇往直前。現在預測區塊鏈會對醫療保健行業帶來何種影響還為時過早。但是,六分之一的受訪組織表示會在2017年冒險一試,這些勇敢的開拓者值得期待。


建議


我們應該以多快的速度發展?


60%的組織已經開始采用區塊鏈。這些開拓者設定了發展速度,並指明了前進方向,從而獲得早期優勢。大規模采用者可以研究開拓者所獲得的經驗教訓,但是他們應該盡快做好準備,開始實際應用。


56%的受訪企業仍將“技術不成熟”視為一種障礙(見圖9),70%的受訪企業提到需要采用健全的機制來建立身份管理和高度的訪問控制。Linux基金會的開源技術項目Hyperledger致力於將身份識別和權限管理作為區塊鏈發展的核心。



HyperledgerHealthcare(HLHC)工作組成立於2016年10月,成員包括Accenture、Gem、HashedHealth、IBM和KaiserPermanente。最初,該工作組的工作側重於建立註冊、互操作性和身份認知流程。HLHC工作組通過不斷推廣區塊鏈的互操作性,希望確保區塊鏈平臺可以隨環境變化而發展。



我們能否制定全網標準?


開拓者已經在開發需要擴展的新業務和技術標準。大規模采用者應當加入開拓者的行列,開始建立強大的合作關系,包括加入正在建立業務標準的聯盟。


技術標準可以通過Hyperledger等項目建立。但是,關於核心健康問題(如患者隱私和安全)的標準則通常由監管機構制定。52%的受訪者擔心監管限制可能會阻礙區塊鏈的采用(見圖9)。但是,由於區塊鏈可以幫助更輕松地執行監管法規,監管機構有充分的理由與醫療保健機構開展合作。


我們是否可以擴展全新的收入模式?


聯盟為更好地了解區塊鏈收益奠定了基礎,而許多醫療保健組織也已經意識到,加強與一些主要合作夥伴的合作對創新業務模式而言非常必要。


雖然對於區塊鏈帶來顛覆性變革的前景,受訪組織表現的相對自滿,但著眼於顛覆性變革的醫療機構應密切關註以下問題:區塊鏈不斷席卷公私兩大領域,並且全新的生態系統正在萌生。以患者為中心的共享數據平臺可以幫助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在IoT、認知分析等技術以及區塊鏈的多重作用下,全新的遠程醫療護理或按需服務已經成為可能。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8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