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停牌長達半年之久的大連國際(000881。SZ)於11月29日發布公告稱,將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中廣核核技術應用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核技術”)持有的7家公司的股權,交易完成後,中國廣核集團所屬的中廣核核技術將成為大連國際的控股股東。
公告稱,大連國際擬以發股的方式購入的股權包括:中廣核高新核材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中廣核中科海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中廣核達勝加速器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深圳中廣核沃爾輻照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中廣核俊爾新材料有限公司49%股權、中廣核三角洲集團(蘇州)特威塑膠有限公司45%股權及中廣核拓普(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35%股權。此次交易標的資產預計交易價格估值約為人民幣42.50億元。
近日以來,“借殼”潮正在席卷市場。中概股回歸潮以及註冊制預期雙重推進跨海上市公司“歸家”。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六月,已有21家企業借殼,自4月以來跨入牛市,借殼公司數量漲幅明顯。時近年尾,*ST公司“摘星脫帽”保殼戰轟轟烈烈。資本市場經營尚佳的上市公司極力尋找“烏雞變鳳凰”的魔法棒,優質潛力公司也企圖通過借殼來削減上市成本,優質資產與借殼資源構成雙向需求。
通過此次重組,大連國際將成為首家中廣核集團A股上市平臺。中廣核集團旗下已有三家H股上市公司,分別是中廣核電力(1816.HK)、中廣核礦業(1164.HK)以及中廣核美亞(1181.HK),其中中廣核電力為目前全球唯一單一經營核電的上市公司,清潔能源是中廣核集團主打產業。值得一提的是,於11月23日,中廣核與馬來西亞埃德拉全球能源公司簽訂了關於下屬電力項目公司股權及新項目開發權的股權收購協議,該協議一共涉及13個電力項目,中廣核進一步加碼核電清潔能源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收購完成後,大連國際的各方戰略布局面臨著較大的改變。大連國際的發展方向將從傳統的遠洋運輸業,國際工程承包產業,房地產轉變為中廣核強勢產業,清潔能源業,目前大連國際經營方面所面臨著國際航運市場,國內二三線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的困難。大量運輸船舶設施老化,房地產未銷售出的存貨直面減值風險,該項減值計提損失直接導致公司利潤巨額虧損。
目前大連國際尚未複牌,相關資料正在接受深交所審批 。相關資本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的記者介紹,“此次重組是大連國際的一次轉型,從遠洋運輸進軍核電清潔能源業,雙方各方已達成共識。本次重組並無太大問題。”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