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市民和遊客在太子灣公園遊覽。(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圖)
幾天前是個晴朗的日子,我們學校組織八年級師生到杭州太子灣公園春遊。老師一宣布解散,我們班男生立即就“解散”了原來的春遊分組,有手機玩遊戲的重組成一組,打撲克的重組成一組,打牌的又變成一組。但是,沒有一組是去欣賞春景的。
別的學校似乎也是如此,草地上坐著的大都是打牌的學生,只有很少的學生會去欣賞春景。那些欣賞春景的,大都是外地的遊人。面對桃紅柳綠、春暖花開的早春風光,我們更願意選擇那些屏幕發光、畫面會動的手機,或是畫著人物和字的牌。
我認為這有幾點原因。第一,相比欣賞春光,手遊或打牌更好玩,只有那些足夠好玩的事物,才能牢牢地抓住我們的眼球不放,這是人之常情。第二,我們學校把春遊地點放在太子灣已三四次了。旁邊那些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不也全班沒用手機,在美好的春光中嬉戲、享受春天嗎?回想起來,我第一次來太子灣時也是如此。第一次看到的總能激起人們的好奇心,使人的身心不會沈浸在手機里。第三,春景沒有手機遊戲那般需要競爭合作,所以也激不起愛玩的同學的興趣。
要解決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春遊活動更豐富,春遊地點更有趣。這樣,也許就不會出現穿著校服的“低頭族”“手機控”,在春遊或秋遊時,開熱點或流量打遊戲的“盛況”了吧。
(作者為杭州市保俶塔實驗學校八年級學生)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欄目期待您的來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三年前的春節,曾經上沙田的萬佛寺走了一趟,最意外的收獲是拍了一張「滴水觀音」的照片。
上星期日無意中丟了舊手機,惟有急急買了一部新手機,一時血心來潮,何不找來當年在萬佛寺拍的「滴水觀音」煦設為桌布?起初以為找不到,可能要重上萬佛寺重拍才行,出乎意料的是終於讓我找到了那張照片,順利地設為手機的新桌布。
既然曾有重上萬佛寺的念頭,今天索性就趁著年初一,不妨再訪「滴水觀音」,用新手機重拍一次照片, 豈料這回遇上了該景點正在進行工程而暫停開放,只能遠眺向「滴水觀音」祈求祝福,保佑我來年萬事順遂。
這就是「緣」,當年無心就拍了一張非常滿意的「滴水觀音」照,今天有意重臨舊地再拍一次卻是「被拒門外」,看來要另找機會重遊萬佛寺了。
舊手機只花了一百元買回來,用了兩年在這個時候丟了,事前已有預兆,前周五曾經因為跌進了手提袋裡而以為「丟掉」了,雖然後來「尋回」了,可是心神一直不安寧,總有一種不祥的感覺,結果還是因為一時分心,遺留在一家餐廳的廁所裡而不見了,這正是「緣」盡也!
正因舊手機遺失了,才有機會購買新手機,才能把「滴水觀音」設為手機的新桌布,這,豈非又是「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