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系列的提價競購後,突然之間,“土豪”安邦表示“不玩了”。
北京時間4月1日早間,道瓊斯援引消息人士稱,安邦將退出收購喜達屋酒店。受此影響,喜達屋股價盤後下跌4%。彭博稱,最初“追求者”萬豪國際將收購喜達屋。而就在不久前,安邦剛剛提升了報價超過140億美元,讓業界估測萬豪可能“沒戲”了,卻不料劇情反轉。
業內估測,觸及保監會的相關監管“紅線”可能是此次安邦突然退出收購的主要原因。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4月1日就此事采訪安邦,截至記者發稿時,安邦表示官方暫時沒有可披露的信息。
頻繁提價競購
這是一場持續一段時間的精彩競購戰,先是在去年11月,萬豪國際與喜達屋已經達成協議,雙方董事會一致通過收購提案,預計今年年中前交易就可以完成,屆時全球最大酒店集團將由此誕生。萬豪國際提出的收購價為每股68美元現金+股票,對喜達屋的收購總價為122億美元。
正當大家都在都以為兩大酒店巨頭“聯姻”誕生世界最大酒店無疑時,“土豪”安邦突然“殺出”,與萬豪國際就收購喜達屋一事展開爭奪戰——今年3月,安邦牽頭的財團提議以接近130億美元(每股76美元)“全現金”競購喜達屋,高於11月時萬豪與喜達屋達成的收購總價。沒過幾天,“財大氣粗”的安邦繼續將收購價提高至每股78美元,交易總價達132億美元,解約金為5000萬美元。
“價高者得”向來是基本商業法則,喜達屋內心應該非常高興,彼時,其表示將優先考慮安邦的新報價,也就是說,萬豪可能要出局了。
“值得註意的是,酒店業是高現金流但未必是高利潤的產業,因此當金融資本和酒店產業資本競爭時候,通常大家會認為金融資本更勝一籌。但是萬豪這次未必放棄,因為收購喜達屋對於萬豪成為全球最大酒店集團具有戰略性意義。”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分析。
果不其然,3月21日,不甘心的萬豪這次拼了,其大幅提高收購價至每股85.36美元,方式為每股21美元現金+0.8股萬豪國際普通股,喜達屋股東將在收購完成後獲得新公司約34%的股權。新的收購總價升至136億美元。
非常現實的喜達屋立刻轉向與萬豪方面簽署修訂版並購意向書,同時把解約金從4億美元提高至4.5億美元。也就是說,安邦如果還要繼續收購喜達屋,則一定要繼續提價,並且還要承擔4.5億美元的高額“分手費”。
“土豪”就是“土豪”,沒過幾天安邦繼續提價——3月26日,喜達屋表示收到了來自安邦領銜財團的非約束性要約,希望以81美元/股的價格,現金收購喜達屋的全部流通股。當天,喜達屋在與安邦商談時,安邦又將收購價格修正至82.75美元/股。雙方將繼續就非價格條款進一步商議。據此計算,安邦的新報價將使收購總額達到141.5億美元,合920億元人民幣,該價格也相當於支付了“分手費”。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雙方如此擡價,絕對是喜達屋最得利。其實這幾年高端酒店並沒有那麽好做,喜達屋也有自己的業績壓力,因此這回競購大戰,喜達屋一直保持‘價高者得’的現實狀態。”趙煥焱認為。
本周一,喜達屋董事會表示,安邦對喜達屋最新的收購方案優於萬豪,喜達屋更青睞安邦。
安邦退出為哪般?
就在安邦提價沒幾天後,劇情突然反轉了。
據道瓊斯援引消息人士稱,安邦意外退出了收購喜達屋酒店。
安邦放棄收購喜達屋,喜達屋股價盤後下跌超過4%,達到79.5美元。以周四閉市後每股21美元現金+0.8股萬豪國際普通股計算,喜達屋的收購價格為77.94美元。
目前尚不清楚安邦為何突然放棄收購喜達屋。
據路透社報道,安邦並未就為何放棄收購喜達屋給出解釋原因。
《金融時報》稱,安邦未能展示出支持其收購喜達屋的融資能力,因此放棄收購。
業界估測,觸及保監會的相關監管“紅線”可能是此次安邦突然退出收購的主要原因。
“通過一系列的價格戰,我們可以看到,‘鐵了心’的安邦保險與誌在必得的萬豪家族大搏鬥。喜達屋的吸引力在於更加國際化,為安邦保險以後進一步在全球收購不動產實行資產配置打下基礎。美國本土以外的客房比例在2014年是萬豪為26%、喜達屋為56%。喜達屋擁有不動產占2.95%。這些數字說明了喜達屋這個標的公司的價值。但是安邦能否達成收購有個關鍵點,保監會對安邦近期兩筆海外並購持‘明確不支持態度’。理由之一指,安邦的境外投資,已經碰觸了保監會關於‘保險資金境外投資不超過總資產15%’的監管‘紅線’。當幾天前安邦提價超過140億美元的時候,我們業內不少人還納悶,好像監管‘紅線’並沒有限制到安邦?但從今天一直‘矢誌不渝’提價的安邦突然放棄對喜達屋的收購來看,極可能是監管‘紅線’起作用了。”趙煥焱指出。
公開資料顯示,安邦自2014年起開始進行海外投資包括:19.5億美元買下紐約華爾道夫酒店;2.2億歐元收購比利時FIDEA保險公司;2.19億歐元收購比利時勞埃德銀行100%股權;約1.1萬億韓元收購韓國東洋人壽57.5%的控股權;1.5億歐元收購荷蘭VIVAT保險公司100%股權;以15.9億美元收購美國信保人壽。2015年間,安邦還曾試圖以4.1億美元收購美國紐約美林金融中心;11.7億美元收購英國倫敦Heron大廈等。以上交易總計約69億美元,約合438億元人民幣。加上近期兩筆未完成的對於海外酒店的收購,其總的海外投資額度已達1716億元人民幣。
而此次安邦的退出,絕對是利好萬豪的消息,這意味著,如果不出意外,則喜達屋基本“花落”萬豪了。
萬豪算過一筆賬——如果其成功完成對喜達屋的收購,則未來這個新組建的酒店集團將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5500家酒店,客房總數達110萬間,成為全球最大酒店集團。相對安邦的財務投資性收購,萬豪是具有專業度來的戰略性收購,客觀而言,更有利於酒店集團的業務發展。
萬豪或許萬萬沒有想到,在愚人節這天,獲得了這樣一份“禮物”。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期貨早間收盤,黑色系與農產品競相發力。鐵礦石漲5.45%,焦炭漲3.92%,螺紋鋼漲3.25%,熱卷漲2.83%,動力煤漲2.39%,菜粕漲4.92%,棉花漲4.9%;黃金回吐前日漲幅,跌1.38%。
黑色系“王者歸來” 得益供需改善還是向好的預期?
近日,發改委主任徐紹史部署了煤炭行業去產能下階段重點工作,要求各地在15日前將目標任務分解到市縣和企業等。國資委則在日前部署中央企業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工作,明確從今年開始,用5年時間壓減中央企業鋼鐵煤炭現有產能的約15%,爭取兩年時間壓減現有產能約10%,電煤一體企業資源優化配置,其他涉煤央企原則上退出煤炭行業。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供給側改革各項配套措施落實,煤炭產量將有效減少。環評、安全生產及審批等政策同時趨嚴,未來幾個月內,庫存將維持向下趨勢,而需求側相對平穩,煤價存在進一步上漲空間。
宏源期貨金屬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王瀲表示,近期螺紋鋼上漲並不是實際的供應端收縮過快或需求的大幅上漲,而是得益於對減產題材的炒作及遠期去產能向好的預期。目前國內處於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相繼出臺的出產能力度都非常大,加上河北等地環保的需求,對黑色產業鏈的限產管控措施比較嚴厲。“去產能只是停留 在預期上的變化,並沒有實現從去產能到去產量的轉變,如要實現,肯定是一個產能、產量、利潤螺旋式交替變化的長期過程。”
華泰期貨研究員徐軻表示,目前來看,唐山限產政策是助推黑色系上漲的主要因素。供給側改革、前期唐山舉辦的世園會等因素,都會對我國鋼鐵廠開工率及鋼鐵產量造成一定影響,從而有利於黑色系價格走高。
避險情緒降溫 黃金短期走下“神壇”
繼COMEX黃金走下1360美元/盎司的高位後,內盤黃金也隨之走軟,截至早間收盤, 滬金跌1.38%,領跌期貨市場。
由於英國的緊張局勢已經緩解,新首相也將上任,全球風險情緒回歸股市大漲,對黃金的避險需求也隨之減少。 市場預期日本執政聯盟也將會出臺更多的刺激政策,而英國央行降息的決定最快可能會在本周四的月度政策會議上決定。
九州證券認為,黃金價格將顯著回調。目前黃金價格對全球貨幣寬松預期已經充分反映,同時過度反映了經濟下行風險。結合近期全球風險資產價格上升,全球風險偏好回升,避險情緒高點已過,黃金價格大概率回調。
期貨早間收盤,焦煤漲3.24% ,焦炭漲2.20% ,動力煤漲 1.55% ,矽鐵漲 2.86% ,棉花漲 3.37% ,白糖漲 1.94% ,螺紋鋼、熱卷、瀝青等小幅上漲;豆粕、菜粕、滬鋅、白銀等跌幅居前。
焦煤早盤大漲3.24%,報 955元/噸。
美爾雅期貨指出,截至9月18日四大港口煉焦煤庫存為85萬噸,同比下降73.91%,隨著鋼廠焦化廠陸續啟動冬儲,預計四季度港口庫存將保持在150萬噸以下的歷史較低水平。 截至9月18日國內大中型鋼廠煉焦煤平均可用天數為12天,為歷史最低水平,同比下降29.41%,四季度鋼廠補庫意願較高。 截至9月16日,獨立焦化企業煉焦煤平均可用天數為9.8天,同比下降25.19%,為歷史較低水平,四季度焦化廠補庫意願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