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忠實門徒沃爾特•施洛斯:我在華爾街的六十五年 摸啊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11rg7.html
在研究過往價值投資者的資料時,發現沃爾特·施洛斯(Walter J. Schloss,
August 28, 1916 – February 19,
2012),關於他的資料不多。他1934年在華爾街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信差,在從軍隊退役後,他師從於本傑明·格雷厄姆,加入他的導師的公司格雷厄姆
- 紐曼公司。沃爾特1955年成立了沃爾特·施洛斯合夥人公司,管理他自己和他的合作人的資金。
即使他曾經被巴菲特推到公眾視野,也還是名聲不顯。他是格雷厄姆的忠實傳人,幾乎拷貝了格雷厄姆的投資方式,他比巴菲特更格雷厄姆。從1955到2002年,在扣除費用後他的年復合收益率達到16%,相比同期的標普500指數為10%。(注一)。
國內幾乎沒有關於他的書籍,他首次出現在書籍中,是與巴菲特一起在《超級金錢》中。
以下這篇資料是沃爾特·施洛斯1998年參加Jim Grant投資論壇時發表的演講,題目是「Sixty-five
years on Wall Street
」--「我在華爾街的六十五年」。該文在網絡上的英文原文沒有文本版本,因此我將其掃瞄轉化為文字版,再翻譯成中文,是該演講的首次全文翻譯。如果其中有翻譯欠妥當的地方,請見諒。
這篇關於他的資料十分珍貴,是難得他自己對其投資方法的介紹和答疑。

----------------------------------------------
我在華爾街的六十五年
「Sixty-five years on Wall Street」
(注二)
沃爾特·施洛斯(Walter J. Schloss)
翻譯:摸啊摸,http://blog.sina.com.cn/moahmo
我有一個朋友,他是精神病院的治療師,他問我,是否可以和他的病人說說有關投資的事情。我說好,他介紹了我,然後我開始談論投資。幾分鐘後,前排有個大個
子站起來,他說:「閉嘴,你這個白痴,坐下!」我看著我的朋友說,「我該怎麼辦?」他說,「坐下吧,那傢伙這幾個月頭次說了明白話。」
好吧,我想談本傑明•格雷厄姆,因為他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或許你有興趣知道他是怎麼開始的。我們知道他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背景,他能成為資金管理者,是因為
他在投資領域展現了智慧,他在20年代管了一些錢,他享有利潤的50%,如果有損失他也承擔50%。直到1929年前都運作的很棒,但當市場下跌時他的股
票明顯也受到影響,不僅他,還有其他許多人也受到影響,他們抽回自己的投資,因為在危機中他們需要錢,他們在其他地方損失了很多錢。
因此他明白了他再也不不想發生這種情況。賠了錢讓他心煩意亂。我們也會如此。因此,他研究了很多方法,其中一個就是以低於公司營運資金的價格買入,在20世紀30年代有很多公司滿足這個條件。1936年,他成立了格雷厄姆
-
紐曼公司,這是一個可以開放投資的和封閉的公司,他可以允許股東申購,以便募集資金用於購買低於資產價值的股票。也就是說,如果你不行權,你可以抽回你的錢。
1946年初,我從軍隊出來,格雷厄姆僱用我做證券分析師,公司已經有10年的良好運作記錄。他們有一個很好紀錄的原因之一是,他們買些二線股票有著很高
的賬面價值,但是這些公司沒有特別良好的利潤。當戰爭來了,這些公司能夠從中獲利,因為超額利潤稅重創了那些賬面價值較小的公司。但在戰爭中高淨值的股票
少繳這些稅而利潤更多。所以這些股票漲的不錯。本傑明意識到其中大部分不再便宜,因此他賣掉了大部分。
所以,當我為本工作時,他的普通股組合有37只股票。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投資公司。他們有410萬美元資本,其中110萬美元投資於普通股。我1946年1月31日看到的組合中,有37只股票,還健在的只有兩隻。其他的或被接管、或合併、或消失了。健在的一間是Tricontinental公司、另一間是McGraw
Hill(譯者註:一家出版商)。他的持股數量不多,110萬元37只股票。(譯者註:汗,不少了,只是沃爾特•施洛斯喜歡持有更多股票。因為這個被巴菲特說「是為無知做對沖。」)
並不都是工業股。有投資公司的股票,還有一些美國擔保公司,以及幾家保險公司的股票。基本上,其餘的投資是破產債券,相對的他賣出「准發行」證券,一些可
轉換優先股,他做空的那些股票。在一段時期中,如果股價上升了可以獲得做多的利潤,當然做空那塊會損失點,總的來說是一個不錯的交易,當然,這個做法不再
正確了。(譯者註:原來格雷厄姆也做長短倉的,早期的對沖基金啊)
總之,當時我的工作就是找到低估的股票。我們尋找那些股票價格低於每股營運資本的公司,這樣的公司並不多。其中,例如,東部洗衣機A這樣的公司。其「B」
股被管理層和大股東持有,你要知道在40年代,很多公司是由家族控制,有的遊戲10年前就開始玩了,所謂的「別人的錢。」。類似一間由家族控制的新英格蘭
地區的小公司,業務處於掙扎中,已經不賺錢了,母公司也不想投更多的錢,因為是一個邊緣化的業務。你猜接著發生了啥?一個來自紐約的傢伙踏入這個遊戲中,
他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不錯的價格,然後紐約來的傢伙將企業清盤,解僱工人,那個家族拿到錢。(譯者註:咦,有點像伯克希爾公司的前身哦)
嗯,這提醒了我當年發生的一些事情。沃倫·巴菲特來,他告訴了我一件有趣的事情。他持有很多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他的成本大概8-10美元/股。巴菲特去找管理層,要公司回購他手頭的股票,那間公司董事長同意以11.5美元/股回購。
但是伯克希爾當時的董事長Stanton
沒有信守諾言,投標價只出到11.375美元,這可把巴菲特惹火了。最後他買下了公司的控制權(譯者註:解僱了Stanton,報了仇)。所以假如你遇到
類似情況,想想吧。(譯者註:多年後巴菲特承認收購伯克希爾的投資是最「愚蠢「的,這使得他損失了至少2000億美元,看來控制情緒一貫重要…)
我為本工作的收穫的經驗之一是,他有非常嚴格的原則,他不會偏離。有一個來自Adams
& Peck的傢伙來找我。我不知道你是否曾經聽說過Adams
&
Peck。這是一個老的經紀公司,以線路租賃公司買家聞名。這傢伙來找我,他這人挺不錯的,他說巴特爾研究所剛為一家公司完成了一種鹵素的研究,
那家公司在羅徹斯特,即使在大蕭條中都有分紅,一家製造相紙的小公司,有新的專利流程。他建議我們買。這家小公司大蕭條期間股價在13-17美元波動,現
在21美元。大概是1947還是1948年的事情。我想這很有趣,你只需為造出複印機的可能支付4美元而已。我去找格雷厄姆,說服他「你知道嗎,只需多付
出4美元/股,可能獲得很好的收益。」然後他說「不,沃爾特,這不是我們的菜。」。
這家小公司是施樂。(譯者註:後來的大牛股)
所以,你可以看到,他相當有原則。唯一安慰我的是,我幾乎可以肯定,如果他們在21美元買了那隻股票並且到了50元,他們會賣掉,因為他們無法預測什麼。
對這些被低估的股票,你真的不能預測他們的收入。有些成長股票,你預測明年或下一個五年會發生什麼事情。房地美(Freddie
Mac)或其中的大型成長公司,你可以預測他們打算做什麼。但是,當你進入一個二線公司,似乎不可能。你不能確切的說:「明年他們會做得很好,因為今年他
們表現不佳,他們可是二線的股票。「
當時我們會嘗試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買那些不景氣的二線股票。現在,因為股市處於高水平,幾乎沒的類似股票好選了。有大量分析師,大約34萬的特許金融分析師,我的意思是,你想買點好東西都很難。(譯者註:演講時是1998年,競爭對手太多。)
我推薦一隻股票Asarco公司,你可能會不喜歡,但這是一隻典型的具備價值的股票。以前也有別人提過,這只股票是曾在道瓊斯工業指數里面。現在它面臨糟
糕的情況,沒有人喜歡它的行業等等。股票售價為每股21美元左右,它每股的賬面價值在40美元左右。幾個月前市場下滑,它也跌到$17的樣子。這是一間銅採集和加工公司,剛剛把分紅砍了一半。(譯者註:1999年以$29.75被Grupo
Mexico收購)
這家公司已經獲取了很多在秘魯的資產。他們有一些大銅礦在這裡。沒有人喜歡它,因為它沒有增長。但我想ASARCO很便宜。我們自己有一些,所以我不希望你認為我推薦它只是因為我擁有它。但我想你可能對我談的這類股票感興趣。
所以就這樣,我們為本·格雷厄姆買了很多類似的股票這些。我們買了很多價值低估的股票,然後他們會有所表現,然後我們會賣掉他們。我們買了一家公司叫Buda公司,當我去的時候,他們下屬只有很少的工業企業,如瓊斯和拉姆森機械工程
- 它是在佛蒙特州 - 但是瓊斯和拉姆森是製造機床的公司,但在戰爭結束後,看不到未來。你知道嗎,你想要多少機床公司?我們有New
Britain機器,你可以買那些沒有好的前景的股票。
而那些大家看好的公司可能要賣到$45,但是淨值只有$20,或者以$20的代價買入淨值$40的股票,而且這是同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就是波音飛機,在二戰前,公司股價大幅高於淨值,因為有著宏偉的前景。但是1946年,沒人願意要,因為看不到有好的前途。
因此,我們當然願意購買波音公司的股票,當它只賣$20的時候,而淨值有40美元,而不是其他的。我不知道這裡有誰傾向於喜歡買有問題的公司。原因之一
是,如果你買了這樣一個問題公司,你的客戶會不喜歡。他們希望擁有的公司都做得很好。你買這些問題公司,並且一路跌一路買,這是違反人的本性的。如果我
們$30開始買的股票,它跌到25元,我們將購買更多。(譯者註:別和我談止損:-)
好了,很多人不喜歡,如果你為客戶購買股票,30元,然後跌到25元。會想為什麼不25元買?那些傢伙不喜歡,而你也不願意去提醒他。基於此,我認為你必
須教育您的客戶或自己,真的,你必須有一個強大的胃和願意承擔浮動虧損。不要賣,如果下跌就購買更多的,要與其他人逆向操作。格雷厄姆是一個真正的逆向投
資者,儘管他並沒有使用這些術語,因為他是真正在購買價值。當我為他工作時,其他沒有人做類似的事情,在下跌中買股票。(譯者註:現在逆向投資者一大堆
了,很難玩的。)
我從1946年1月底開始製作了6頁資料,大家都會得到副本。如果你想讀,我把副本放樓上了,你可以看到一段歷史。這是格雷厄姆·紐曼10年歷史,我在那裡工作。我在格雷厄姆
- 紐曼的第一個工作是準備10年的年度報告。因此你可能會發現它很有趣,如果你不感興趣,也沒啥。
這就是你想知道本·格雷厄姆嗎?
我試圖遵循本·格雷厄姆的做法。當然,現在困難得多,因為你現在找不到那些股價低於營運資金的公司。你會找到一個公司股價低於賬面價值,這是非常不尋常
的,通常是那些有很多問題公司,因為人們不喜歡買有問題的。(譯者註:嗯,1998年對於煙屁股頭價值投資者不是好年份啊。)
我們的投資方式關鍵在於,我們的買入是與市場反向的,正如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裡面說的,如果你買股票,就像你買雜貨店,不是買香水,那就對了。現在,但現在似乎沒有這麼好,因為吉列和可口可樂,就是香水般的股票。但基本上我們喜歡買的股票,是我們覺得低估的,然後我們就必須有膽量在下跌時購買更多。而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本·格雷厄姆。就是這樣。(譯者註:1998年可口可樂曾經達到$86的歷史高位,14年過去了,現在股價$74左右。)
問答環節:
問:現在,也就是常說的市場有時知道的比投資者多。因此,當股價下跌,這可能意味著你分析的是錯的,你不應該購買更多的,你會逃離嗎?
SCHLOSS:嗯,可能會發生。你必須有你自己的判斷,並有膽量跟隨它,市場不喜歡的,並不意味著你錯了。但同樣,每個人都有作出自己的判斷。這是為什麼股市非常有趣的原因,因為他們不會告訴你將會發生什麼。
問:你們有一夥人在本·格雷厄姆下學習,而且大家似乎都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的投資者。你認為你們掌握了什麼秘訣?
SCHLOSS:我們都不抽煙。如果我不得不說,我認為我們都是理性的。我不認為當情勢不利時,我們會情緒化,當然沃倫·巴菲特就是最好的例子。我想我們
都是好人,我認為我們是誠實的。我不認為我們有
--
你知道,有些人,我不想投資給他們,因為他們不誠信,你可能知道他們是誰,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很低,因為其他人也有同樣的看法。我要說,這是一個好的圈
子,沃倫人非常不錯,他每隔兩年邀請我們,我們會去某個地方聚聚。(譯者註:小心了,很多低價股,經營的人不誠信,不能碰的。其實就是老千股或者造假的公
司啦,香港很多這樣的公司,內地可能更多,只是沒有顯露出來)
第一次聚會,你可以在「福布斯」雜誌上看到,早在1968年。沃倫問我,「你想不想去和本·格雷厄姆聊
聊。」那是唯一的一次,我們與格雷厄姆見面。沃倫說,「先去拉斯維加斯怎麼樣?」我說:」很好,我沒問題。「當然,在拉斯維加斯的酒店,房間很便宜。我不
認為我們會下20塊錢以上的賭注。然後我們去聖地亞哥,我帶了一個小的相機。在一個景點,我們一起合影。(譯者註:價值投資者,一般簡樸,不會賭博,因為
概率不利:-)
我拍了照片,然後送給大家,當大家拿到照片,他們說:「照片上看沃倫·巴菲特很謙恭」。就是這樣。
問:1968年的會面,在加州?
SCHLOSS:是的,聖地亞哥結束的。
問:格雷厄姆給了你20個是非判斷題?
SCHLOSS:我記不太清楚答案了,是些比較棘手的東西。
問:你沒那20個問題,是嗎?
SCHLOSS:不。我甚至不記得他們,我記得那個測試是不公平的。
問:日本現在很多便宜股票,但是公司治理不咋樣,你覺得?
好吧,我對外國公司的看法是我不信任政治。我不知道足夠的有關公司的背景。我必須告訴你,我想美國SEC做的很好,拿著美國公司,我感覺更安心,我真的不說日語,其中一些公司在日本,我只是覺得購買美國公司安心些。
我們已經買了些英國公司的股票。但我傾向於遠離外國公司,因為我只是不明白他們的政治。總有一樣東西來了,你永遠不知道。(譯者註:嗯嗯,趙丹陽花了些學費明白了這個問題,印度不好玩啊。想當初,我自己也有想投資印度、巴西甚至俄羅斯的公司:-)
問:人們喜歡比較現在的市場和以前的市場。你看到任何歷史的重複?以往任何一年的情況影響了你對今年的評估嗎?
SCHLOSS: 在去年年底,我告訴你,我的合夥公司拒絕接受新的資金加入,因為我覺得我根本不知道市場將會咋樣,我們儘量不去揣摩市場將會
怎麼走,我找不到任何投資標的。我的兒子也發現不了。所以他說,如果我們不能找到什麼想買的,那我們還拿我們客戶的錢幹嘛?所以我們不接受新資金。從這個
意義上,我認為去年市場被高估了。(譯者註:沃爾特的合夥公司是他和他兒子Edwin
Schloss在運作)
現在市場有兩個方面的。你有一些股票確實遭受了挫折,下跌了50%或60%,與此同時,其他有的股票達到了股價的新高附近。所以,你看的那些受挫的公司,
然後你說好吧,也許他們的股價以後可以漲回來。你知道,人們往往喜歡買那些干的好的公司。他們厭惡業務沒做好的公司。如果當年將損失兌現可以抵消收益,眾
所周知,有不同的原因。所以有時股票跌的超過你的想像。或許只是因為人們想省些錢,因為賣了後,有損失可以沖減利得稅。(譯者註:美國有股票利得稅,所以
年底會有人賣出虧損股票減少應稅總額)
所以,我要說,這是一回事。市場沒相同的,你知道嗎?在1962年,市場上一些低價股表現瘋狂。他們漲飛了,新的發行不斷並且價格離譜,所以我啥也沒幹。
我們賣的一些低價股,後來漲了很多,然後他們又再次回落,其中一個我記得,Fownes兄弟手套公司,是我的合夥公司開業後第一隻買的股票,當時是
1955年,股價在2.5美元。Tweedy
Browne幫我買進,後來上升至23美元,我把它賣了。我有很多,都賣了。然後我買不回來了。它沒有跌下來,多年後在32美元左右被賣盤。所以有時你賣
出也是在冒險,這是必須的,雖然它可能會繼續走高。(譯者註:Tweedy Browne是一家老派的投資公司,為沃爾特·施洛斯提供了辦公地,所以前面說了,價值投資者很省的)
我會這樣說,由於我們量大,所以大部分的股票,我們賣出後,還會上漲。從來都不會賣到最高,買到最低。(譯者註:指望「買到最低,賣到最高「的都是投機者,不解釋)
問題:你的賣出原則是什麼?什麼情況會改變?
SCHLOSS:賣出是艱難的。最糟糕的是,你有時想賣掉,但是隨後發生的變化又影響了你。我們有投資一家公司叫Southdown,是一家水泥企業。我
們在12.5美元買了很多。哦,現在想還覺得很棒。後來賺了一倍,我們賣了,差不多28美元-30美元的樣子,守了差不多兩年時間。後來我再次關注這間公
司的時候,它已經每股70美元了。人會因為犯錯而自卑。但是,我們只是覺得,在這個水平已經不便宜,所以我們會賣出。(譯者註:這個問題其實前面回答了,
覺得不便宜了就賣出。)
問題:你的做法有過顯著變化嗎?
SCHLOSS:
是的,會因為市場的改變而改變。現在我再也買不到不高於營運資本的股票了,我們不會消極的說「那我們就不買了,那我們不打算玩了」,你必須決定你到底想要
做什麼。所以我們決定,我們買那些陷入困境的股票,有賬面價值基礎的,股價在低點附近而不是在高位,那些沒有人喜歡的股票。那麼為什麼他們(譯者註:市
場)不喜歡了?然後你可能會說凡事必有原因。原因可能是企業沒有利潤了,人們喜歡利潤。人們會關注下個季度的公司情況,但是我覺得下個季度沒那麼重要。
(譯者註:市場無法總能提供大量便宜到離譜的股票,畢竟熊到大蕭條程度的那種便宜,一輩子也許碰不到1、2次。)
問題:Tweedy Browne注重定量,巴菲特的更多定性。那麼你的取向?
SCHLOSS: 我更傾向於在Tweedy
Browne那邊。沃倫·巴菲特做的很棒的,甚至是空前絕後的。但是,我們不能像他那麼做。你要做你自己有把握的事情。現在,很多人想模仿、克隆巴菲特。
「他們會購買沃倫·巴菲特買的股票。但我不會這樣做。我們運作合夥公司來進行投資,年復一年,我們買入,然後漲起來後我們賣出,我們儘量會買便宜一些的公
司。(譯者註:沃爾特·施洛斯接的是格雷厄姆的衣缽,對股票的便宜與否會有較嚴格的要求,而巴菲特在價值的判斷部分也看重未來,而未來是難以量化。)
現在,如果我們買股票,和沃倫·巴菲特買的一樣的只有一隻,就是房地美,它從10美元漲到50美元。孩子,那是很棒。我們出售了它。但是,如果你不賣,然
後市場變化,房地美從50美元跌到25美元,我的夥伴虧了50%,那年我們的投資虧了30%,他們把錢都抽回了,因為你不能虧30%。查爾斯·芒格虧過
30%,而且是連續兩年,他管理的是他自己的錢。
所以,你必須是瞭解你的那些投資人。他們相信你,但是他們不喜歡他們的錢虧30個百分點。我們也不想自己的錢虧30%。所以,如果你買那些「優質」的公
司,一般都帶著成長性,這些公司可能會遇到打擊,,我們的合夥投資人不是那些「尖端的」,我們要設法保護他們,因為輸錢和賺錢我們都要承擔相應的比例。如
果你買了那些「優質」的公司虧了錢,他們會非常非常不高興。所以我對那些貴價的股票不感興趣。(譯者註:所謂「優質」是市場的看法。沃爾特·施洛斯覺得巴
菲特很多持股都不便宜,所以不會買。有什麼樣的投資風格,就會有什麼樣的投資人。就像巴菲特說的有什麼樣的公司就會有什麼樣的股東,大家趣味相同才走到一
起。)
當然也有人依靠投資這些「優質」公司賺了大錢。所以,再一次,你要做你有把握的投資。我們覺得買的舒服有把握的公司是風險有限的,我們會買很多。正如沃
倫·巴菲特說的,持有一個投資組合是為了「無知」做對沖,我覺得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因為我們不會到處去調研,好像彼得·林奇做的那樣。他是在自虐,他
一年去調研300家公司,他不停的從一家公司到另一家。
那不是我們的方式。格雷厄姆也沒這樣做。格雷厄姆的觀點是,這些公司的董事,對公司的得失負責。如果一間公司沒有運作好,改變管理,使公司做得更好。這要
花更長的時間。沒有公司想要不斷賠錢,他們會做努力。他們或者合併或者改變管理。所以我們不會花大量時間去和管理層或者合夥人談。我們也根本不想被投資人
問這問那。
從情緒上來說,我發現股市有時非常不愉快,我不想聽10個人向我哭訴。如果他們不高興,你或許不在這個位置上感受不到,但是我可不希望聽他們嘮嘮叨叨。如
果他們不願意,那就走吧。老兄,我們幹這一行差不多40來年了,我們知道怎麼幹是行得通的,我們很盡力,我覺得你要瞭解和信任我們。因此,我們的投資人會
留在我們身邊,希望如此。(譯者註:沃爾特·施洛斯在吐槽,他以自己為例表明不喜歡投資人對管理層指手畫腳。所以,他也不去主動管理,去幹預他投資的那些
公司。)
問題:你們啥時會接受新的資金加入?
SCHLOSS:我們每年都會接受些新的資金進來,如果有餘地,我們會接受有限合夥人。
問題:那你去年說你不接受新資金?
SCHLOSS:去年我們是沒接受任何人的。
問題:但是今年你說……
SCHLOSS:如果有人拿著一百萬哭著喊著要給我們,那也行。我不知道我們的合夥公司是不是還有新增資金的餘地,因為已經滿滿噹噹了。我會試著做些小小的改善。
問題:你的投資回報是多少?
SCHLOSS:你的意思是那些股票?
問題:是的。
SCHLOSS: 我估計差不多20%或25%一年。大約每四年我們翻一倍。我們想獲得長期的資本收益,當你買了陷入危機的公司,它不會馬上漲
上去,相信我。它一般會下跌。所以你必須等待一段時間,差不多要4年的樣子。一些需要更長的時間。我們有個例子,很特別,是我從沃倫·巴菲特那買的。他因
此欠我一個人情,他有個組合,裡面每一個股票都很少量。-
1963年他來找我,他說,沃爾特,你會喜歡買這些公司。我忘記了那些公司的名字。Genessee &
Wyoming鐵路,我記得是其中之一。還有類似的幾間。
然後我說,好吧,沃倫,什麼價?他說我以成本價讓給你。我說「OK,我買」。聽上去好像挺簡單,也不多,6.5萬美元,但是在當年,那可是一大筆錢。一共5家公司,後來我們處理掉了。他們後來漲的都挺好,我們留下一隻叫「Merchants
National
Properties」,我14美元買的,他們想收購回去,他們可不想以$533每股的價格買回去。所以當年那些小公司有很多賺錢機會,不過那是35年前。
問題:巴菲特一直說要集中投資,不過好像你不是這樣的?
SCHLOSS:從心裡來說,我們做不到。沃倫是傑出的,他不僅是好的分析家,而且他很有很好的商業眼光,他知道,我的老天,他買了一家公司,然後那些傢
伙拚命為他工作!沃倫不僅有很好的商業眼光,他對人的判斷也很準。所以他做的很棒。巴菲特可以找到5間公司都是做金融的,並且理解這些公司,他很擅長,但
是這些我們可做不到。你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能力圈。
問題:你有涉及到商品投資嗎,你說「銀」是否被低估?
SCHLOSS:我對商品投資沒有涉及。Asarco是間從事銅的公司。我不知道銅是不是會下跌,我只是考慮股票價格是否便宜,我不需要知道銅價或者銀的價格走勢。我對商品走勢沒啥看法,這節省了我們大量的時間。
問題:你賣空嗎?
SCHLOSS:我以前曾經做過幾次,當時我們總被賣空搞的很煩惱。所以我們再也不做了。
注一:Walter Schloss, 『Superinvestor' Who Earned Praise From
Buffett, Dies at 95 ,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2-02-20/walter-schloss-superinvestor-who-earned-buffett-s-praise-dies-at-95.html
注二:演講來源http://www.grahamanddoddsville.net/wordpress/Files/Gurus/Walter
Schloss/Schloss-Sixty-Five-Years.pdf
------------------------------------------------------------------
以下是1984年沃倫.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發表的演講《格雷厄姆-多德都市的超級投資者們》中關於Walter J. Schloss的部分:
第一個案例是沃爾特·施洛斯。沃爾特從來沒有唸過大學,但他在紐約金融協會參加了本傑明·葛雷厄姆的夜間課程。沃爾特在1955年離開Greham—
Newman公司。以下是「亞當·史密斯」——在我和他談論有關沃爾特的事蹟之後——在《超級金錢》(Supermoney,1972年)
一書中對他所做的描述:
他從來不運用或接觸有用的資訊。在華爾街幾乎沒有人認識他,所以沒有人提供他有關投資的觀念。他只參考手冊上的數字,並要求企業寄年報給他,情況便是如此。
當沃爾特介紹我們認識時,他曾經描述「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在管理別人的資金,這進一步強化了他對於風險的厭惡。」他有高尚的品格.並以務實的態度自持。對他來說.金錢是真實的,股票也真實的——並從此而接受了「安全邊際」的原則。
沃爾特的投資組合極為分散,目前擁有的股票遠越過100支。他瞭解如何選股,將價格遠低於其價值者出售給私人投資者。這便是他所做的一切。他不擔心目前是
不是一月份,不在乎今天是不是星期一,也不關心今年是不是大選年。他的想法非常單純,如果某家公司值一美元,若我能夠以40美分買進,我遲早會獲利。他便
是如此不斷地行動:他所持有的股票種類遠比我的多——而且比我更不關心企業的本質;我對沃爾特似乎沒有太大的影響力。這是他的長處之—,沒有人能夠對他產
生足夠的影響力。
附圖:沃爾特·施洛斯1966-1984年投資業績
雪球往事:我在雪球的成長筆記 Conan的投資筆記
http://xueqiu.com/1830611415/23602506大概是去年這時候,
@Mario 拉著我來雪球開戶,這一年以來,雪球已經改變了我的很多生活方式,和大家隨便聊聊我在雪球的一些體會。
與上市公司增進交流我覺得雪球給我最意外的東西就是:它讓花了很大功夫寫的關於公司分析和調研的帖子,被很多公司高管和業內高手看到,當他們看到了我寫的文章後,願意和我在線下做更多的交流。
我很喜歡光線傳媒這家公司,去年中期,當時光線的股價很低,我就花了很多時間分析光線傳媒。在光線傳媒的分析工作上,我不能說我自己做的有多好,但真的非常用心,也非常努力,還很動腦子,在我有限的條件下,我盡力做到我能做到的最好了。而雪球對於我的意義,就是讓我做的這些努力和作品被光線的人看到了。光線的董秘王牮女士看完我寫的文章後,就精確鎖定了幾個可疑的目標,然後經過推理,認定寫文章的人就是我,然後在我去光線調研時把我逮了個正著(其實她才是柯南)。後來王牮老師就一不留神找我吃一頓飯(上次想吃速凍餃子沒吃成,所以我打算下次回請王牮老師吃速凍餃子。。)。通過雪球,我和探路者,復星等很多公司的朋友有了更多聯繫。其實,通過線下調研等方式,也有機會和這些你很敬佩的人深入交流,但是時間會拉的很長,雪球幫我加速了這個過程。
這一年在雪球寫了很多文章,大部分是關於行業研究和公司分析的。我的理想之一:就是寫出像巴菲特那樣的文章,他就是我在寫作方面的榜樣(前兩天看到光標哥和周韋彤一起跳水,我就想起我文章和巴菲特之間的差距。。)。我之所以稱之為理想,一個原因是我自己特別喜歡寫東西,另一個原因是我估計就是我很努力的寫,也不會有多少人看到,不過就算這樣,我也會很高興的去寫。作為屌絲,特長就是自娛自樂,但是雪球有時還真不讓你再跟自娛自樂。。
還有一個讓我很高興的事情是,看到我寫的傳媒行業分析的文章後,我最喜歡的傳媒諮詢公司藝恩諮詢找我來在他們那開了專欄,國內頂級買方賣方,像中信,國泰用的都是這家公司的報告。藝恩也是我分析傳媒行業時,天天必看的網址。我原來幻想過我的文章會被登在那些上邊,沒想到,幻想成真了。。。對於一個真的很喜歡分析工作的人來說,沒什麼比這些事更讓人高興的了。
我認為上市公司還是願意和做了準備功課的友好型投資者多進行交流的。雖然說你是小股東,可是上市公司的工作是人家的全部。
解決了我的一個需求:向專業高手請教雪球解決了我的一個需求,就是可以比較有效的向一些業內專家請教一些專業問題。由於雪球的氛圍及其吸引的用戶的性質,我得到專業回覆的概率增加了。(用句雪球自己的硬廣:聰明的投資者都在這裡)
比如在雪球上,我就可以找到對再保很有研究的朋友
@Ronaldzhang,並且可以和他有效的交流關於再保的問題。再保是一個我的線下朋友幾乎沒什麼人去涉及和覆蓋的業務,但是分析復星國際就需要多少一下瞭解再保業務。對比我在線下找人去交流再保,通過雪球的線上交流,我可以節約大量時間成本。另外,就我自己的經驗,在線下你直接向陌生高手請教問題,高手有一定概率會說自己很忙,然後就直接飄走了。。。
從能力圈的結構來看,越往後提升越難,而懂的人也就越少。所以能不能有效的找到懂行的人,並和他們建立信任且可以交流問題,就很重要了。積累能力圈的過程本身就是在滾雪球,能不能找到良好的學習環境對於能力圈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向再保這類情況,我還碰上過很多次,比如在傳媒行業也碰上了很多不錯專家。
雪球朋友通過雪球,還認識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
比如,給我印象最深的是Mario,他屬於那種看銀監會的文件,就跟看美國大片似的。馬里奧對銀行的分析工作做的非常精緻,雖然水平很高,但很謙遜。看完他的分析,感覺就像是看完梅西踢球,自己也想抱個球下去踢兩腳一樣。
通過雪球認識的朋友,還有很多啦,,
@江濤@方舟88@天天靜心課 @水晶皇@炒飯鍋鍋@Makalokaine@fastisslow @李岳鴻 @消失的地平線@O_Livia@釋老毛@數據驅動力 等等等等
此外,雪球裡還有我自己很敬佩的用戶,比如,水晶皇,蘇雪晶,老股民,管我財等等。其實這一年,我和雪球的朋友線下約出來交流投資,估計都得有個幾十次了。實際上,我的朋友圈中得有一部分在不斷和雪球的朋友圈融合。我已經快被雪球同化了。。。
因為有些人在網上看過的文章,後來線下認出我來了,通過這個ID,還在網下認識了很多朋友(有好多是做金融的妹子。。)。還收到了一些工作邀請,所以希望在金融行業一展身手的朋友們,也可以多寫寫內容好的文章。
互聯網對公司IR的改變先不考慮估值,我有3家最喜歡的上市公司,光線傳媒,探路者,復星國際。而這三家公司在近兩年都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互聯網會對公司和公司的業務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互聯網改變了上市公司與社會,消費者和股東之間的關係,進而也改變了上市公司對投資者關係的態度。由於了互聯網,很多公司投資者關係都會加速升級。而投關的終極形態有可能是類似於巴菲特的伯克希爾。
互聯網現在的情況,是很多優秀公司5年,10年以前沒有預料到的。很多公司的投資者關係也處在不斷學習和進化中。不過,我還是相信一流的上市公司,也有大概率產生一流的投資者關係。所以,我很期待這些優秀的上市公司未來的投資者關係的形式。而雪球這樣的財經社區如果持續良好發展,也會成為投資者和上市公司之中溝通的一個有效的橋樑的。
最後我這一年自己在雪球玩的還是很開心的。我記得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裡一位很多站了N久的女嘉賓牽手成功後,一邊抹淚一邊激動的說:「多虧了這個平台,我太幸運了,,多虧了這個平台。。。」
我也是我想對雪球說的。。。
王峰:我在網絡遊戲行業十年從業記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9266.html沒有好身體,千萬去創業。創業就是上戰場。但比戰場還慘烈。每週干七天,還晝夜難眠。計劃隨時改變。戰場上,兄弟們跑了你去投敵,你可以把他拉回來直接斃了給手下看。但現實創業中,兄弟們跑了來找你敘舊,你還要相逢一笑。創業還需要好心態。
來源 i黑馬 作者:藍港在線CEO王峰
寫於2013年4月27日晨。
昨天。與北京遊戲移動遊戲行業最牛的人一起吃飯。回來路上,略有些感慨。在此總結我在藍港創業六年的一些側面。
後面有些嘮叨,是那種忘乎所以的嘮叨。
藍港活了六年。從最火熱的端游上市潮中獲得2000萬美元投資。後來經歷端游的寒冬、頁游的興起和手游的爆發。我都被捲入其中。我們開發發行過大型端游西遊記、傭兵天下和目前每月流水近1000萬的端游「黎明之光」,出品過飛天西遊、火影世界和目前每月過1000萬的「三國演義」,也做了就在這月過2000萬流水的「王者之劍」。
往事如風。
在此之前,我在金山幹過十年。從50人到離職時的1500人,我經歷過飽含夢想的創業公司的所有痛苦和歡欣。
我從2003年起,在金山擔任負責遊戲業務的SVP,連同遊戲工作室、運營服務和市場營銷,最多管過1000人。
2003年非典期間,雷軍和我在他辦公室裡天天抽煙,憂心重重,怕金山軟件再度遭遇互聯網生死一線天的抉擇。決心做網絡遊戲,至今我還記得我在公司全員大會的慷慨激昂。那時,我有為公司絕地重生鳳凰涅槃之決心。
在此之前,我在2001年後負責金山毒霸事業部,我當總經理,今天金山「劍網3」的技術核心陳飛舟,那時是我的技術總監,「暴風影音」創始人馮鑫,是我的市場總監。
昨天是4月26日,我問同事有知道這一天是什麼重大事件日?看沒人回答,我說是CIH病毒爆發日,那一天很多人PC的主板以病毒入侵BIOS被毀。
這些畫面,我永遠難以在腦海中消除。管殺毒的時候,我和專門買病毒庫的人江湖大牛打交到。和公安部網監專業人員交朋友。我可以直接打電話威逼利誘各地經銷商。殺毒大戰時,我被對手買兇逼命。那幾天,看見卡車急速經過,我常常感覺是衝著我來的。那是真的江湖。
2002年九月,金山毒霸2003版零售市場買瘋。全國各地經銷商來北京約了西蜀豆花莊,我一入進飯局,所有代理商為我起立鼓掌,高喊牛逼!牛逼。
1997年至2000年,我擔任金山詞霸產品經理,監管營銷中心,研發經理是雷陽,所有代碼他一個人寫完。他後來很低調,在我微博好友中。沒人知道他是金山大功臣。
我們的合作,從97年到2000年金山詞霸2000。28元的金山詞霸2000,我們以「紅色正版風暴」之名在三月銷完110萬套盒裝。
我大學寫過BASIC,但加入金山時,我的Word,確是一個同事手把手教的。
算起來,從2003年年底,我金山毒霸轉崗到網絡遊戲,再到創辦藍港在線,至今十年。我已然成為一名遊戲人。
我曾問我前老闆,為何在我做殺毒如日中天的時候要我做遊戲?答案是遊戲讓金山找到互聯網戰略入口。
我又問,為什麼是我?答案是領導力、事業激情和學習能力。
我從未想過會離開金山,我曾說我是事業經理人,為事業成就為戰。但即將三月滿十年的那一天,我還是走了。永遠不回頭的走了。
就此別過。就像我1995年七月離開重慶教書的中學,永遠不再回頭。北京多年,我和過去同事仍有聯繫。但我從未打算衣錦還鄉。我在中學教書的那個班,是全重慶市優秀班。我是班主任數學老師。
我在我自己創辦的公司做什麼?這問題,我常被同行和VC問到。
一、產品工作。
其中,涉及到產品體驗、產品規劃、產品進度。而這三點,如果失去第一條,其他任何一條都不成立。不僅僅是自己的遊戲,也包括別人的遊戲。CEO要有隨時拿出自己體會和產品部門討論質疑的能力。
昨天,我對一位項目負責人說,手機遊戲的UI要和主美平級,要向製作人直接匯報。
二、組織和人才。
涉及研發團隊、商業運營和市場營銷的人選、如何有效整合公司人才隊伍是我最關心的問題。我害怕失去或者錯過任何一個有理想有才幹的人才,所以我打心裡關心他們的成長,苦口婆心。
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大都被我抱怨和狂批,當然我也被多次牛頓第三定律伺候過。有時,我也被同事的誤解和背叛,氣得睡不著覺,心痛不已。
三、未來做什麼?
新技術趨勢,新商業模式,新營銷模式。我鼓勵同事去研究學習HTML5遊戲,Unity3D最新版本的變化,日本卡牌遊戲,COC的設計哲學。
我的新浪微博有110萬關注,騰訊微博250萬關注。說到微信,我加入了業界最好的所有大群,也自建過公司內部組織討論的專題群。無論其中草根亦或精英。
我始終堅定地認為,如果一個CEO僅僅忙於眼下,毫不察覺外部市場的變化,新產品趨勢,請你告訴我,明天的早餐在哪裡。
以上三點,皆我六年來創業心得。三點排序,緊迫程度從上至下,重要程度從下至上。
我始終認為,遊戲公司要買的不僅是遊戲,也包括文化和價值觀。但我們遊戲做不好,別人不信你說的後兩點。要想活命,第一條接地氣非常重要。你甚至可以無恥山寨不怕官司去侵權。但要想讓你公司搞大、被玩家和同業尊敬,後兩點簡直就是天。
關於我的精力。
我能輕易地告訴你,我認識的至少100以上著名記者、編輯和社長總編。
我可以隨時拿出來,我玩的任何一款好遊戲的角色名和等級。做移動遊戲給了我很多交流便利,我把常玩遊戲截圖微信給同事,及時語音談我的看法。
我幾乎和所有同行CEO吃過飯。
看見有才幹的業界新人來找我請教,我都會和他聊過2小時以上,根本不計較他們的職務頭銜。360移動遊戲業務總監王芳,91遊戲老大何云鵬,都是我在他們很早期的時候聊過的。
我常逛逛書店和報攤,我知道最近暢銷書書名作者,著名商業或生活雜誌的Coverstory。
我一年看超過50場電影。
我手機裡裝的遊戲,從競速、三消、音樂節奏、酷跑、塔防到SLG、FPS以及重度MMO,全有。
沒有好身體,千萬去創業。創業就是上戰場。但比戰場還慘烈。每週干七天,還晝夜難眠。計劃隨時改變。戰場上,兄弟們跑了你去投敵,你可以把他拉回來直接斃了給手下看。但現實創業中,兄弟們跑了來找你敘舊,你還要相逢一笑。創業還需要好心態。
最近,我常對同事說兩點:
一、每個人都是產品經理。
二、所謂極客,就是集中一個點充滿興趣的完美主義者。
以上不解釋。但可以以後有機會見面細說。
我沒有城府。會罵人但不會整人。從金山到藍港。我知道我很容易被利用,常常在被人當槍當炮,但我從不後悔,反倒從中得到快樂。
萬科創始人王石在中國企業家年會說,在中國,活五年的公司只有5%,我竟然打敗了95%的競爭者。我相信,藍港活了六年,肯定還會繼續活六年。
我算是廣結善緣的人,我天使過10位遊戲行業創業者。
最成功的是做「七雄爭霸」的遊戲谷和「我叫MT」的樂動卓越,投資的時間,遊戲谷2006年12月,樂動卓越好像是2011年10月左右,兩位創始人都是我前金山下屬。他們有共同特質,理想、勤奮、勤儉、謙虛。我喜歡這樣的創業者。
我投資過的創業遊戲公司,有些被新浪投資,有些被騰訊投資,有些被360投資,還有被啟明、聯想投資、北極光和創新工廠等大VC直接A輪投資。其餘八家,沒有一家倒掉,目前都很健康。
我嚴格遵守了創業者和投資者的契約關係。
每個季度一次的董事會。我會準備好三張表。損益表,現金流表和資產負債表。
第一張PPT的概述裡,永遠是當前現金存量、遊戲DAU和員工人數。新提升的高管,我會介紹他們和董事會成員見面。我會親自演示公司下個季度發佈的新產品,講明產品特色和市場機會,
我現在的董事會裡,有公司聯合創始人廖明香和張玉宇、北極光鄧鋒以及IDG的過以宏和張震。
2007年,IDG以200萬美金佔了我40%股份。後來鄧鋒和蔣小冬進來,拿走20%。IDG被稀釋到32%。我自己佔28%,其餘被聯合創始人和員工期權所持。
如果有一天,我離開這個我親手苦苦經營六年的遊戲公司,我必須找到這樣的人接替我。
別急。尋找比我更適合的人做藍港CEO這個位置,這個時間表是五年內。現在不是時候,現在請人來,是請人往火坑裡跳。
我的手下,有一年拿走從百萬和幾百萬獎金的。我從2006年,我前老闆求伯君賣給我他2000年的寶馬5後,沒有再買過新車。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說,「大千世界的不解之謎,是一切皆可解性。」小時候,為解那套「中等數學習題集」中的數學題,我曾茶飯不思,晝夜不眠。
我習慣記大量的筆跡。整整齊齊理清思路。工整地用行楷擺放。熟悉我的同事知道,我對表格和拓普圖有狂熱的追崇。我始終關心問題解法和答案,會議上,碰到數學反應慢的人,我常急躁。
但經歷這麼多年,我越來越絕望,尤其是人性。我已經開始篤信,很多事情是無解的。
中國文化不同於西方,尤其是美國。我們的技術尤其是互聯網已經與硅谷趨於同步。
但我們的公司、產品和創始人氣質差異很大。中國人以佛教和儒家混搭的文化氣質自居。但現實的中國,大部分成功的創業企業主都有極強的魔性,而不是佛。
不可否認,我的心魔也一直存在。這個心魔就是要一定贏。我不會請一個吃素念齋的人和我共事。
我的人生從來就是屌絲逆襲。還會繼續屌絲下去,還會有逆襲的機會。
去年年初,我曾赤裸裸在微博袒露過我內心。引來好多笑談。今天來個濃縮版,解釋如下,八個字。好勝。好奇。知恥。知遇。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聽說,這是水瓶座O型血的男子氣質。
這就是我的創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