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b先生今日撰文,標題為「Ex-chaos trading: Zhongtian proves point」(混亂後的交易:中天國際(2379)證明了),內文講述中天國際的供股前的財務情況,供股價3仙和有形每股淨值有達60.6仙有折讓。
供股除權後,股價暴升遠超供股後的每股價值及其交投暴增,但最終供股昨日公佈被否決,其後價格繼續上升至1.70元,並以1.36元收市。
其實這些供股其實司空見慣,Webb舉例稱,泰盛國際(8103,前訊泰控股)公司也出現同樣情況,該股1供2,每股10仙,供股價除權前價格62仙,有84%折讓,在6月30日除權,但在7月7日,股東大會否決供股議案。
從以上事例清楚見到,在未獲股東通過議案時,在交易上會有大量的混亂,無論是供股、合股、拆股、派息、或任何會影響股價的議案。
在Webb的網上曾對2009年的諮詢寫過文章,並在其網上搞個投票應否廢除股東投票前才除權,在超過200票中,發現有超過90%支持,只有10%反對,並以此證明是非常明顯的。
港交所在2010年10月17日提出了諮詢文件,建議在股東通過之後至少一天才除權,Webb非常支持這議案,因為這能排除在除權後,股東通過前的不確定性的風險,從而確保合理的成交價。這對折價供股除權後釐定可換股債券及購股權價值非常重要。
另外,Webb認為還有很多未完善的地方,例如超額供股權應該是協助不供股的小股東在換股後出售,不是由大股東藉額外供股東取去他們的股票,並且供股價的限制在現價10%折讓,詳情請參閱其文章。
另外,希望大家在2011年2月28日前填寫這問卷,然後發給港交所,贊成股東通過之後至少一天才除權,謝謝。
更多資料參見: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11772
測試區域內的用戶可以在每天上午9點到晚上8點半之間下單購買商品,而京東快點會在下單兩小時內將商品送達。此外,京東快點的免運費門檻為每單10元。在支付方式上,京東快點目前僅支持貨到付款。
另外,雖然京東快點目前主要以移動端呈現為主,但PC端已經在進行相應的布局。億邦動力網在京東主站發現了京東快點的旗艦店,但其頁面還在裝修中,暫時不支持購買。
對此,有業內人士預測,從商品類目(日用百貨)、送貨速度(2小時送達,基本上是京東目前送貨速度的極限)、送貨區域等跡象來看,京東很有可能采取了與當地便利店合作的方式。
不過億邦動力網查看京東快點的商品信息,並未提供商品的具體來源,因此這些商品是京東自營還是來自第三方商家還不得而知。
據億邦動力網了解,此前京東已經陸續與唐久、36524等萬余家便利店展開了社區化配送的合作,讓社區便利店成為京東物流的“毛細血管”,完成最後一公里的配送,號稱能實現“1小時達”,甚至“15分鐘達”。這在此前京東廣為認知的“211”、次日達、隔日達、極速達(三小時送達)等配送速度上又提速了不少。而與便利店的合作,也基本上成為京東O2O大戰略中的主打業務。
但實際上,京東的社區O2O業務進展並不盡如人意。一位接近京東的人士向億邦動力網透露,與便利店的合作實際上存在不少難題,比如便利店的配送成本,再比如便利店的物流配送速度是否能符合京東期望等等。
一個已經得到確認的消息是,京東原O2O業務負責人已經由侯毅換成鄧天卓(原今夜酒店特價CEO)。因此,“京東快點”有可能是鄧天卓接手O2O業務後的新舉措,其是否會采取與京東此前社區O2O不一樣的玩法,將拭目以待。
-----------------------
歡迎O2O創業者 加入O2O創業QQ群 交流, 群號:361970018
伴隨著大盤指數和交易量的節節攀升,各路資本二級市場增持、舉牌潮重新再起。數據顯示,10月以來,重要股東二級市場總體呈現買入大於賣出的狀態,期間增倉參考市值達到563.7億元。各路資本的逢低增持甚至舉牌顯示出市場已經度過階段性底部,大股東增持更是成為市場“定海神針”。
霸氣險資組團舉牌
險資組團舉牌已經成為A股一景。不差錢的險資繼續扯起舉牌大旗,不僅有老面孔,新晉“小夥伴”也頗為激進,思路、擇股方面深得前輩真傳,呈現出較高的一致性。
11月11日,浦發銀行公告稱,截至11月10日,富德生命人壽通過集中競價系統買入浦發銀行股份累計已達27.98億股,占公司普通股A股總股本的15.00%。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富德生命人壽3次觸及舉牌線,持股已經逼近浦發第二大股東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舉牌均價估算,富德生命人壽三次舉牌已耗資超過500億元。
“舉牌大王”前海人壽近期也是繼續舉牌。南玻11月2日晚公告稱,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已共計持有南玻A股5.29億股,B股3554.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25.05%,構成第五度舉牌,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股份占比遙遙領先。除了南玻A,前海人壽還舉牌了萬科A、明星電力 、合肥百貨 、中炬高新 、韶能股份和南寧百貨 .
除了熟悉的前海人壽等老面孔外,百年人壽 、上海人壽、君康人壽等持續加入,使得險資舉牌團顯著擴容。
萬豐奧威 10月9日晚公告稱,百年人壽累計買入公司股份4291.09萬股,從而構成舉牌。資料顯示,百年人壽成立時間並不長,公司於2009年6月3日正式開業,總部選址大連。公司註冊資本35.3億元人民幣,由萬達集團 、東方資產、國電電力 、融達投資、大連港集團、大商集團 、時代萬恒 、新光集團、一方地產等股東構成。
大股東增持增多
6月市場非理性下跌時,為了穩定資本市場,證監會發布政策,鼓勵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通過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方式穩定股價。隨即眾上市公司紛紛公布增持計劃,並明確增持金額下限。
三季報窗口期一過,多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及高管加快了增持步伐據記者不完全統計,10月至今,已有同洲電子 、慧球科技 、華蘭生物 、諾力股份和浙江醫藥等多家上市公司完成增持計劃。10月10日,信達地產發布控股股東信達投資完成增持計劃的公告,控股股東增持2234.08萬股,涉及金額15012萬元。紅日藥業 、壹橋海參 、中國西電等控股股東也完成增持計劃,且增持數量均達到1000萬股以上。
除了承諾的增持計劃外,部分公司大股東近期發布公告大舉增持。*ST松遼11月3日晚公告,截至11月3日,公司控股股東文資控股通過交易系統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增持公司股份623.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756%,增持金額為14014.01萬元。此次增持計劃完成後,文資控股持股比例為22.884%。
上海家化 11月1日晚公告,上海太富祥爾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向除上海家化集團及上海惠盛以外的上海家化股東發出部分收購要約。太富祥爾是中國平安一致行動人。本次要約收購股份數量占上海家化總股本的31%,要約收購價格為40元/股,較停牌前的收盤價34.46元/股溢價16.08%。基於40元的要約收購價,此次要約收購所需最高資金總額為人民幣83.58億元。
控股股東完成增持計劃的公司,股價往往走出一輪行情 ,平均漲幅跑贏大盤。近期完成增持計劃的威創股份等公司,股價上漲幅度均較大。根據相關規定,股東在增持行為完成後一般承諾6個月內不減持。因此,大股東增持尤其是承諾外的增持,明顯向市場釋放了積極的信號。
三季度基金逃離互聯網概念 大舉增持藍籌
三季度A股巨震,建材、機械、農業等傳統行業紛紛進入基金重倉股名單,而二季度火爆的互聯網+概念遭到基金遺棄。
百只基金力推網宿科技
根據三季報,興業銀行、中國平安、浦發銀行位列基金重倉股前三位,基金持有市值分別達到93.03億元、83.58億元和64.79億元。招商、易方達、華夏、富國等基金公司均持有興業銀行超過10億元;基金對中國平安持股相對分散,易方達和南方基金持有最多,持有市值分別達到20.13億元和22.38億元。
三季度市場的調整對基金的打擊是全面的。基金前50大重倉股中僅10只未出現浮虧,其中怡亞通、通策醫療、海南海藥、華信國際等4只個股三季度漲幅為零,實際上僅6只實現上漲,其中僅網宿科技、信維通信兩只個股漲幅超過10%。
值得註意的是,網宿科技雖然位列基金三季度重倉股第五位,持有市值52.35億元,但是持有的基金數量達到104只,這也是唯一一只被超過100只基金持有的個股。同時,網宿科技也是三季度基金增持力度較大的一只個股,增持市值達到22.27億元。其中,建信基金旗下14只基金重倉該股,共計持有4.38億股,而興全旗下基金興全全球和興全社會持有網宿科技7.81億股,成為最大的贏家。
此外,招商、上投摩根、南方、景順長城、嘉實、華安、華寶興業、廣發、富國、大成基金三季度均持有網宿科技超過2億元。
互聯網行業遭棄
大盤藍籌受寵
由於三季度市場的大幅下挫,互聯網+概念所屬的多只個股遭到了基金的一致拋售。其中遭減持最多的是恒生電子,二季報時,有多達72只基金重倉該股,到三季度末,僅剩下18只基金,持股數量也從二季度的6964.51萬股降至2917.42萬股,減持市值達到65.29億元。東方財富、萬達信息、信雅達緊隨其後,被基金減持市值分別達62.43億元、58.86億元和37.77億元,以上個股的重倉基金數量也減少了50%以上。
從基金減持最多的前50只重倉股中可以看到,信息技術行業股票占15只,而這50只重倉股三季度平均跌幅達到了41.29%。上半年受熱捧的同花順、皖通科技、安碩信息、歐菲光等多只個股紛紛從基金三季報的重倉名單中隱去。
三季度市場調整之中,基金轉而大規模增持大盤藍籌股,農業銀行、浦發銀行、貴州茅臺、中國人壽、民生銀行等個股均被基金增持超過15億元。
社保基金新進或增持156只個股 三板塊受追捧
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的密集披露,素有“國家隊”之稱的社保基金的最新布局路徑逐漸顯 現,並成為市場關註的熱點。數據顯示,截至10月27日,278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社保基金的身影,有156只個 股在三季度被新進或增持,主要集中在通信、公用事業以及食品飲料等三大領域。
截至昨日,在278只三季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社保基金的個股中,有156只個股為社保基金本期新進或增持。其中,社保基金新進或增持6只通信股,占社保基金持有通信股比例為75%,位列社保基金所持行業占比第一;12只公用事業股,占社保基金持有公用事業股比例為70.59%,位列社保基金所持行業占比第二;7只食品飲料股,占社保基金持有食品飲料股比例為70.00%,位列社保基金所持行業占比第三。
今年三季度社保基金持股數量增加最多的通信股是永鼎股份,持股數量增加了1085.39萬股,最新持股數量為2255.62萬股;持股數量增加最多的公用事業股是聚光科技,持股數量增加了2185.53萬股,最新持股數量為5043.74萬股;持股數量增加最多的食品飲料股是中炬高新,持股數量增加了300.00萬股,最新持股數量為4661.04萬股。
QFII三季度增持新進61股
隨著三季報加速披露,作為外資進入A股的主要渠道,QFII的動向也浮出水面。根據Wind統計,截至昨日下午5點,QFII三季度末現身95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合計持股數為13.42億股,市值達299.53億元。這其中,截至三季度末QFII新進35只個股,此外還增持了26只個股。
從數據來看,三季度QFII增持數量超過1000萬股的分別為燕京啤酒、海康威視、宇通客車和福耀玻璃,增持股數分別為3420.14萬股、1958.4萬股、2100.79萬股和1909.9萬股。而QFII新進超過1000萬股的分別有華電國際、招商地產、內蒙華電和格林美,其新進數量分別為3480.69萬股、1476.09萬股、1052.89萬股和1003.99萬股。
從行業分布來看,醫藥生物、計算機通信以及專用設備制造業成為QFII布局的重點。已披露的QFII重倉股來看,多達8只醫藥股三季度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了QFII的身影,其中精華制藥、桐君閣、泰格醫藥等均為三季度QFII新進個股。此外,立訊精密、海康威視、歌爾聲學等TMT個股被QFII有不同程度的加倉。
根據Wind統計,截至昨日下午5點,QFII三季度增持和新進的個股中,持有流通股比例最高的前五名分別為梅安森、新宙邦、東安動力、海天味業和惠而浦,持股流通股比例均超過了3%以上。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與國內多數機構采取順周期的投資手法不同,QFII往往采用逆周期操作,也就是說,每當市場偏弱時,QFII反而會選擇增加倉位,反之亦然。“就風格而言,二季度QFII還是偏保守的,大消費成為其主力,但是從目前數據來看,QFII三季度對創業板個股的反彈把握非常到位。”
11月以來增持規模居前個股
(綜合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證券日報、大眾證券報)
占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八成多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大增48%;個稅收入增量的68.4%來源於深圳;上半年廣東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比全國地方平均增幅10.1%高7個百分點……
這是26日召開的廣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二十七次會議上,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曾誌權所作的《關於廣東省2016 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下稱《報告》)所透漏的消息。上半年,廣東財政收入可謂“盆滿缽滿”。
華為招商派息分紅,個稅大幅增收
據快報統計,2016 年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438.63 億元,同比增長17.9%,剔除5 項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因素後可比增長17.1%(以下收入增幅均用該可比口徑),完成年初代編預算的53.8%,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其中稅收收入完成4426.95 億元,同比增長19.9%,為年初代編預算的55.3%,快於時間進度5.3 個百分點,稅收占比為81.4%。
曾誌權介紹,上半年廣東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比上年同期的11.9%高5.2 個百分點,為近5 年來同期增幅最高值。從全國來看,該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比全國地方平均增幅10.1%高7 個百分點。
分稅種來看,國內增值稅完成942.01 億元,同比增長45.7%,其中由於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改征增值稅完成278 億元,同比增長66.2%。剔除改征增值稅,國內增值稅收入同比增長38.6%,增幅高主要是由於從5 月1 日開始,中央與地方的國內增值稅收入劃分從之前的75:25 調整為50:50。
相比之下,營業稅完成1037.78 億元,同比增長4.7%。增幅較低主要是從5 月1 日開始,營改增全面推開,同時營業稅及改征增值稅調整為中央與地方五五分成。
企業所得稅完成880.8 億元,同比增長17%,一是由於該省工業企業效益較好,1-5 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5.8%。二是由於部分現代服務業發展較好,利潤增長較快。
數據顯示,1-5 月份,全省於工業的國內稅收(全口徑,含中央級,下同)同比增長5.5%,
比來源於服務業的國內稅收增幅20.4%低14.9 個百分點;工業對全省國內稅收增長的貢獻率為12.8%,比服務業對國內稅收增長的貢獻率74.5%低61.7 個百分點。
從地方稅收來看,工業與服務業的差異更大,1-5 月份來源於工業的地方稅收同比增長8%,比來源於服務業的地方稅收增幅29.2%低21.2 個百分點;工業對地方稅收增長的貢獻率為7.6%,比服務業對地方稅種增長的貢獻率78.2%低70.6 個百分點。
這也說明,目前服務業已經成為拉動廣東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力量。從廣東工業化進程看,目前廣東正處於服務業加快發展的階段,服務業增長相對較快,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更加突出。上半年廣東第三產業增加值19456.69億元,增長8.7%,貢獻率為59.6%,比2015年全年提高2.5個百分點,拉動經濟增長4.4個百分點。
一些稅種的表現頗為引人關註。其中,上半年廣東個人所得稅完成373.11 億元,同比增長34.5%,收入增量的68.4%來源於深圳。主要是由於以華為、招商為首的重點納稅大戶業績突出,派息分紅繳納個稅出現明顯增長。
樓市回暖帶動土地收入大漲
此外,樓市的回暖對部分稅種和土地出讓金的增長貢獻顯著。合富房地產經濟研究院院長龍斌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上半年,在樓市整體回暖中,區域分化比較明顯,一二線城市明顯好於三四線城市。在四個一線城市中,廣東就有廣州和深圳兩個。今年包括深圳、廣州以及佛山、東莞、珠海在內的珠三角地區樓市的銷售勢頭都非常好,因此廣東樓市大幅跑贏全國。
反映在財稅方面,上半年廣東中小稅種完成1193.25 億元,同比增長16.5%,增幅比上年同期的3.1%提高13.4 個百分點,主要是受房地產市場回暖影響。其中,土地增值稅收入完成368.21 億元,同比增長34.6%、增收94.6 億元;契稅收入完成246.98 億元,同比增長35.7%、增收64.96 億元。土地增值稅和契稅合計拉高了中小稅種收入增幅15.6 個百分點。
此外,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累計完成1637.88 億元,同比增長42.2%。報告分析,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增長較快,主要是由於占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八成多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在部分地區房地產市場回暖的帶動下,同比增長48%。
在支出方面,也是頗具亮點。尤其是為了加快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步伐,廣東在科技研發方面的投入明顯提速。
上半年,廣東科學技術支出完成226.7 億元,同比增長138.7%。增長快主要是為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其中技術研究與開發支出92.98 億元,同比增長139.9%、增支54.23 億元;科技條件與服務支出24.96 億元,同比增長538.9%、增支21.05 億元。
此外,在教育指出方面,上半年廣東高等教育支出完成89.22 億元,同比增長41.3%、增支26.08 億元。
誰也沒想到,做了三十年綜藝的吳宗憲會討厭跳舞。為了彌補舞步上的不足,他在比賽時,給自己畫上蠟筆小新的眉毛,增強效果。(劇組供圖/圖)
我最厭惡的三件事,一是化妝,二是換衣服,三是拍照。我後來發現,那是因為我每天都要重複這三件事,很累很辛苦的三件事,我幹了三十幾年。
我坐在那邊,董事、監事……然後開會,我嘗試人世間不一樣的感覺,也有成功,也會失敗。誰說人一定要成功呢?
吳宗憲一坐下,就打開了話匣子,感慨“歲月不待人”。他又講到自己出生時六斤六,媽媽請算命先生上門,算出他“命格特別重”。媽媽很高興:“哎呀,將來好命啊!”“沒有,他是‘勞碌命’。”算命先生糾正道。說起這段,吳宗憲樂不可支。
從1987年以歌手身份出道算起,他進入娛樂圈已經接近30年了。
采訪時,吳宗憲眼睛紅紅的。當天下午,錄制真人秀《拜拜啦肉肉》時,他被足球擊中面門。“我等下會擦眼淚,不是因為你的訪問很感動。”他跟南方周末記者開起了玩笑。在這檔節目里,吳宗憲與馬東各帶三位藝人,兩隊展開與減肥有關的競爭。
在第一期的舞蹈比賽中,吳宗憲和喜劇演員賈玲分到一組。誰也沒想到,做綜藝三十年,吳宗憲居然抗拒跳舞。跟11歲的蘇來提學舞蹈時,吳宗憲一直磨洋工,忽悠賈玲一起打岔。後來蘇來提告訴他們,自己平常教的都是“小夥伴”,可這群“小夥伴”里,只有一個人比他們跳得差。吳宗憲一聽,認真起來,晚上回到住地,還在房間里繼續練習。直到兩點,見賈玲沒睡,拉她聊天,仍然焦慮:“從沒跳過舞,我討厭跳舞,就跟你不愛唱歌是一樣的。”
轉天比賽,吳宗憲給自己勾了一張怪臉,濃眉像蠟筆小新,八字胡末端蜷曲,硬著頭皮堅持下來。那期節目里,吳宗憲最終得了“舞王”稱號。
2015年臺灣金鐘獎頒獎典禮上,吳宗憲曾當場“放炮”,諷刺評委對綜藝界的批評。他在臉書貼文:“侮辱我可以,但是侮辱整個綜藝圈就是不行。”
2016年初,吳宗憲和女兒吳姍儒聯合主持《小明星大跟班》,二人也因此獲得2016年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提名。2016年9月底,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他說:“我跟我女兒說,不要得獎,入圍就是你的終點站。我沒說的是,我出道三十年了,才得了一座主持人獎。”
十天後,2016年10月10日,在新一屆的金鐘獎上,吳宗憲與女兒吳姍儒最終一起獲得了2016年度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這也是他個人第二次獲得此獎。
南方周末:減肥真人秀,和以前參加的真人秀體驗有什麽不一樣?
吳宗憲:馬東老師,我看《奇葩說》很欣賞他。馬東的爸爸,馬季老先生,我念大學的時候已經把他幾乎所有的段子——當然我背不下來,都看過一遍。突然間看到馬東,就有一種“哇”的感覺。
這節目讓我有切身之痛。受傷是其中一個痛,我跟賈玲兩人,在泡沫堆里滑在一起,腳跟腳對磕、受傷。
此前我看了很多真人秀,都是against(對抗),跟人家競爭。這個節目太痛苦了,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你自己瘦不下來,難道要怪別人?
我本身就是綜藝人,綜藝感通通要有,所以以往上了臺通通在演。一上臺就是一場拳擊賽,“呼呼”打,下來以後還是可以一起吃夜宵的好朋友。但這個不一樣,當你自己回到房間以後,突然覺得肚子好餓。
南方周末:聽說你在“尬舞”比賽頭一天晚上睡不著覺?
吳宗憲:我沒睡覺,不是睡不著。很多人會失眠,但我一生都不會——生吃都不夠了,還能拿來曬幹嗎?我每天最晚起床時間大概在八九點之間。年輕時每天都要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先寫一個小時的書法。
到現在還是一樣,所以房間里面有擺卡拉OK機、書法用品,每天要寫《三字經》。我印象很深,小學時候書法比賽,寫的就是《沁園春·雪》。我家里有很多這類書,都是我爺爺的。我就讀了,背下來:“北國風光,千里冰封……”就寫了這個。這個詩小時候不懂,大了以後覺得好棒,很難看到這麽大氣的一個詩。
也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我的書法很有意思,自成一格,也會幫人家客廳里面寫一點。
南方周末:年輕時為什麽會養成這些習慣?
吳宗憲:家里家教很嚴的,家教越嚴,我越是叛逆。整天想往外面去飛,讀書也讀不好,讀書真爛。我永遠是那種心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明明坐在課堂里,但是心在外面蕩秋千,在那踢球。永遠翹課,每天被老師追著打,但現在回想,他們教過最有名的學生可能就是我了。很多老師說,吳宗憲是我的學生,我一看,這個老師好像有點印象,又好像沒有。
我的父母親戚也是這樣。我爸媽生了兩個兒子,我哥哥是我這輩子見過最孝順的人。五十幾歲的人,每天還幫父母按摩。學中醫,照顧爸爸媽媽身體的問題。但我老爸老媽每天出去街坊的時候通通只講我,哎呀,我兒子就是吳宗憲,從來沒有講過我哥哥,我都替他叫屈。老人家也愛點面子,哎呀,人家是吳宗憲的爸爸媽媽,他就覺得臉上有光。
南方周末:因為工作不能孝順父母,有遺憾嗎?
吳宗憲:年輕時是為三餐,有了些經濟基礎後,是為了要做更好的節目。以前是神經病,什麽節目來了都統統接。我這一生也沒看到過可以做得比我更多節目的人。
我曾經一個禮拜播出23個小時,每天3到4小時,連我媽都說,看你都看到快吐了。吐歸吐,她每個欄目統統看,媽媽就是媽媽。
我盡量在想辦法說不要老是離家那麽久。媽媽每次看見我都不陌生,因為她可以在電視上看到我。但我每次看到媽媽都陌生,我隔一個禮拜回家,有時候半個月,看到爸媽又老了一點,就比較難受。
吳宗憲與女兒吳姍儒聯合主持的《小明星大跟班》。他們因此獲得2016金鐘獎綜藝主持人獎。此前,吳宗憲對此並不抱期望。(東方IC/圖)
南方周末:周傑倫婚禮後,你們有沒有交流過?
吳宗憲:沒有。可能很多人覺得:你們之間是不是有什麽問題?我們一點問題都沒有,人在每個階段都有他不同的生活圈。我們之間仿佛有個情愫還是在的,不管他是我學生也好,以前我公司的簽約藝人也好。
大家忽略了一件事,我也很忙的。我可能並沒有生活在他現在的生活里。你的小學同學,結婚一定發帖子給你嗎?可能當年他坐在你旁邊,你們一起打架、一起翹課,但他現在跟你已經不那樣了。是不是有他身邊人的影響,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有很多連接,包括他拍MV,跟我借車子,我也借他。
至於結婚時沒有發我喜帖,這個問題我也不太會回答。可能是他們覺得我來是不是模糊了焦點或是什麽。但我也不見得每個藝人結婚都會去。他邀我,我可能會硬排時間去。像高圓圓跟趙又廷,我們三個天秤座,我就去幫她主持天秤座婚禮。那雙方都是認識的好朋友,那天我也剛好在臺北,實在是有時間,就去了。所以大家不要做其他聯想。
有一天大家還是會看到我跟他在舞臺上合唱《你比從前快樂》(註:一首由周傑倫作曲的歌曲)的,OK的。我們找不到任何沖突點,只是彼此太忙了,沒辦法互動。
南方周末:女兒選擇做主持人,跟你商量過嗎?
吳宗憲:她血液里就流著綜藝的血,流著我的綜藝魂(笑)。“好種不傳,壞種不斷”,糟糕。她媽媽是非常反對她在這個行當的。我女兒剛從美國華盛頓大學畢業回到臺灣的時候,內地有個劇讓她演女一號,我就跟她媽媽提起,她媽媽說:“演什麽戲?不要去!怎麽可能讓女兒進藝能界?你們藝能界還有什麽好東西?”我一聽,覺得她是在罵我。
她又(指著外面)問:“那是什麽?”我就說:“狗仔隊。”“那現在家里又多了一個女兒幹這行,你們兩個受得了嗎?”我們家門口的狗仔隊都是固定的,所以比較沒有隱私。
不過她入行第一年,第一個綜藝節目就入圍金鐘獎最佳主持人獎。我們就試她媽媽的底線,看可不可以到大陸來做節目,但是不敢問。她書讀得不錯,現在又回去跟我做綜藝節目,斯文掃地,完蛋了(笑)。
南方周末:在《小明星大跟班》上和女兒一起搭檔,有什麽特別的地方?
吳宗憲:照理講,我在行當里算是很資深的前輩。我怎麽都沒想到,我這匹脫韁的野馬,竟然會自己找一個韁繩給自己套上了。我做了什麽,她講我,知根知底,對自己的爸爸還有什麽不了解的?
但在那個舞臺上我是幸福的。我想的跟她想的幾乎都一樣。需要幫助的時候,會跟她十指緊握。有哪個節目可以這樣牽著女主持人或者搭檔的手?太溫暖了。她媽媽也慢慢接受,說:“我這可愛的女兒,唉,怎麽辦呢,她該來的躲不掉。”
我做了十七年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都沒有得過金鐘獎,你相信嗎?十七年來第一名收視的節目,卻不是最佳綜藝節目,那什麽才是呢?後來我釋懷了,也不在意,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南方周末:在金鐘獎頒獎禮上,你引用羅大佑的歌詞說:“臺灣有了彩色電視機之後,就再沒有黑白了。”
吳宗憲:對,因為太沒黑白了。我講臺灣莫名其妙,怎麽會有164個大學,太可怕了,才2300萬人,大學錄取率102%。百分之百統統考上,還有幾個科系沒人。跟臺灣有太多的電視臺一樣,我用這個互為隱喻。我們一百多個電視臺,很多沒人看,一個人兩只眼睛只能看一臺,你能同時看兩三臺嗎?不可能啊,不OK的。
有市場才能有工廠。大陸市場大,有這麽多的廣告商,必須做更大的節目,才有辦法滿足他們。一個大的節目,一期2億人在看,贊助商如果給2億,一個人才1塊錢,怎麽都劃算。
臺灣體量只有這麽大。有些人傻乎乎,開了100個電視臺,廣告商就那些,分給100個臺,全要餓死。
南方周末:兩岸的綜藝節目,哪些套路很不一樣?
吳宗憲:不一樣的內容需要你自己去內化,去改變它,改變後自然會融合。我第一次在大陸做節目是28年前,福州電視臺。我印象很深刻,錄了4個鐘頭,300元人民幣,當時等於2000多塊臺幣,我的機票、食宿全部自理。節目內容已經忘記了,就是一個訪問,然後現場唱歌。
我聽爺爺的話。我的書都是爺爺給的,其中有一本就寫到毛澤東的話:“江山如此多嬌”。我真是有心來看看,我跑遍各地,去看東北的雪,看雲南,看延安,我很滿足。有人可能覺得跑來跑去很累,但我一路上,在生命的記憶匣子里收集了很多回憶。
南方周末:相比電視綜藝,網絡綜藝有什麽讓你覺得新鮮的地方?
吳宗憲:以前的唱片是黑膠,後來變成卡帶,卡帶之後變成CD,到最後變成有影像的VCD、DVD,這當中還有一種東西叫LD,在大陸經常很多東西是跳躍式的。未來,所有的內容都會往網絡雲端上去。
至於表演的人,就是所謂的Content Maker(內容制造者),我們是制造這個內容的。在馬路上表演的人,也會在網路上表演,網路就是為了要取代馬路。所以我們不擔心的,以後就在網路上表演就好了,網紅都像彗星,也就是俗稱的掃把星,一下就過去了,拖了一道光芒,但是可長可遠可久,那就要看你自己的修為了。
像我,十幾歲就在藝能界里。很多人說我算常青樹,我說我不是常青樹,我是仙人掌,還是要自己淘汰自己。很簡單,節目久了就老態,就疲態,疲了就被淘汰。那你沒有辦法淘汰自己的話,這個時代就會淘汰你。
我這五六年,你們都沒有發覺,我有個巨大的改變,我錄像時是不化任何妝的,包括在攝影棚里,因為我爸爸長得很帥,我看我老爸老的樣子,就覺得好帥,這里有皺紋,旁邊有一點白發,我希望趕快像我老爸那個feel(感覺),我喜歡。
我最厭惡的三件事情,一是化妝,二是換衣服,三是拍照。我後來發現,是因為我每天都要重複這三件事,很累很辛苦的三件事,我幹了三十幾年。
截至目前,3,2,1,Action,我還沒發現有人速度可以比我更快。而且我這一生都沒在拍攝中停機過,除非要上道具、換景,不然不會停機。所有擔任我節目的導播,從不NG,因為最精彩的那一次,就是出錯的那一次,這是卓別林——我大哥說的。如果是彩排過的東西,那太無聊了,無聊死了。
南方周末:在綜藝界三十年,你對它有特殊的責任感嗎?
吳宗憲:臺灣第一個電視臺出現在1962年,那一年我出生,冥冥之中有個連接。要不我怎麽一輩子都在幹這行?差不多六七年前,在《魯豫有約》里,我說我可能幹到今年就不幹了,所有人都引以為笑話,那時我真的累了。我會覺得,我在這個行當里都幹了幾十年了,好累,想要改變。
我看到一個英文周報里寫,男朋友走了,留了一封信給女友:My only purpose is escape。這段愛情到最後,離開的惟一目的就是要逃跑。那我如果離開藝能界,惟一目的就是想改變。《魯豫有約》訪問兩個月後,我真的就不太做節目了,有六七個月時間,去擔任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做LED。
但在別的行當里,不見得成功。有次錄像,歐弟就問我:“憲哥你幹嘛沒事去做LED?”我該怎麽回答?我都沒回答他。後來第二次錄像,我就突然想到:“歐弟,你是不是在沖浪?”他說對呀。“你為什麽要去沖浪?”“憲哥,沖浪多好玩啊!”我說:“有時候浪把你撞倒,很危險,每天四五點你開車,浪最大的時候去沖浪。你幹嘛?”他說:“那個很好玩,那是我的興趣。”
我說,做LED就是我的興趣,也可能會受傷,但它確實讓我的生活有所改變。我坐在那邊,董事、監事……然後開會,我嘗試人世間不一樣的感覺,也有成功,也會失敗。誰說人一定要成功呢?你心里永遠懷抱著一個非成功不可的目的,那你就是一個失敗的人。我努力去做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