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票金經營權大戰,愈演愈烈。公司派洪三雄陣營背後主力黃春發,上週二喊話,11席董事中「坐6望7」,將續掌國票金。 然本刊調查,公股已決定推派與耐斯集團陳哲芳關係密切的前國票金董事長劉維琪,取代洪三雄。洪派此次槓上公股,大勢不妙。 每三年上演一場、今年已是第三場的國票金經營權大戰,將在六月二十四日股東會對決。然今年這場大戰,除了「公司派」洪三雄、「耐斯集團」陳哲芳二大民股陣營外,半路殺出的公股,將牽動整盤戰局。 部長喊話 收失土 國票金董監改選的第一回合「市場股權收購戰」,在四月二十四日最後過戶日告一段落,搶在第二回合「委託書大戰」登場前,洪派背後掌門人黃春發,上週二(三 日)親自上陣,拉高分貝說:「國票金十一席董事席次將『坐六望七』,掌握國票金董事長、總經理指派權。」等於提前宣布這場仗贏定了。 黃春發自信滿滿,渾然不把財政部長李述德日前「希望民股支持公股」一席心戰喊話,放在心上。 本刊調查,以李述德為首的財政部公股小組,無暇口水戰,而是積極備戰,準備一舉推翻國票金現任董事長洪三雄陣營,有意收復「失土」。 「公股已找好董事長人選,此人正是與耐斯集團關係密切的前國票金董事長、現任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董事長劉維琪。」知情人士說。 民股爭鋒 陷動盪 其實,公股行庫原本就是國票金股東,而讓國票金陷入經營權動盪不安的關鍵,也是公股。 國票金係由公股行庫所投資的國際票券為大本營,轉型成為金控。過去藍營執政時,由前台大教授林華德當董事長,林華德為鞏固權力,引進耐斯集團陳哲芳。後來林因「博達掏空案」失勢,讓親綠營的洪三雄及黃春發一派有了介入機會。 二大陣營從二○○五年開始交手,當時先由陳哲芳陣營占上風。陳在當時財政部長林全首肯下,找來劉維琪當國票金董事長。劉曾任國民黨營事業中央投資總經理、中山大學校長等職,後來被陳找去接手寶華銀行、整頓財務,能力受到肯定。 但好景不長,○七年,扁政府下令合庫、兆豐金出清一七%國票金持股,給洪三雄陣營大好機會,趁勢全盤吃下,實力一舉超越耐斯集團。隔年改選,雙方正式駁火,鬧得不可開交,最後在立法院長王金平的協調下,劉維琪轉任國票董事長,讓出國票金董座大位給洪三雄。 加碼吃股 暗較勁 後來馬政府上台,扁政府時代的「二次金改」成了燙手山芋,包括經營權易手的國票金。李述德表示,為了收拾二次金改的爛攤子,在國票金改選過程中,財政部會確保公股的股權。 眼見董事三年任期快到,國票金又屆期改選。因此,去年底,八大公股行庫在財政部拍板下,加碼買回國票金,累計持股水位已快追上當年的水準,「官股為解決雙雄的紛爭,也為避免國票金被『掏空』,穩定金融秩序,重回國票金董事會監督。」市場人士表示。 為了戰勝,洪三雄陣營找來同行、食品業大亨旺旺總裁蔡衍明當暗樁,去年底默默從市場吃下八%國票金股權,陳哲芳完全被矇在鼓裡;同時,洪三雄為了讓國票金併購美國大都會人壽案過關,單方宣布耐斯集團三董二監全部解職,不留一絲情面。 耐斯表態 挺公股 「總裁(陳哲芳)跟黃春發交手多年,未正式撕破臉,見面還是打招呼;他跟旺旺蔡衍明也算舊識,知道他有難處,雙方交情如舊;唯獨對洪三雄去年解任董事一事很不諒解,雙方正式交惡。」陳哲芳身邊人士透露。 因此,陳哲芳視這次國票金改選為「最終戰」,目標是搶下八席。他不只一次對幕僚表示:「要搶下八席,才有重度決議權。」所謂重度決議是指議案須經公司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決議,而國票金因雙方董事席次皆未超過三分之二,才紛爭不斷。 同時間,公股行庫大買國票金股票,欲了結雙方多年恩怨情仇的陳哲芳,乾脆靠攏公股。因此,國票金在洪三雄陣營、旺旺集團、耐斯集團和公股四方人馬搶買下,股價從今年一月起大漲,到四月二十四日最後過戶日為止,從十三.一五元漲至十七.六元,漲幅高達三三%。 儘管敵營與公股結盟,洪三雄派一點也不示弱。四月底,媒體披露美麗華陣營持股二六%、公股一六%、旺旺集團八.五%、耐斯集團六.五%。暗示二大陣營「實力懸殊」,被陳哲芳認為是對手放話。「這無異是長美麗華陣營士氣、滅耐斯集團威風。」市場人士說。 國票金火熱的戰況,引來立法院關注。二週前,財政部長李述德直接明志:「希望民股支持公股,選出共同可以接受的董事長與總經理」,「為確保公股的股權,不會支持民股擔任董事長。」挑明了說,公股要主導國票金董總人選。 決戰董事 拚過半 洪三雄陣營核心人物黃春發一週後跳出來回嗆:「美麗華加上旺旺集團,合計持有國票金股權三四%到三五%,在國票金十一席董事席次『坐六望七』,因席次過半,將掌握國票金的董總指派權。」 被敵手搶盡風采的陳哲芳私下很光火。一位陳哲芳友人透露:「光我買的都不只六.五%,泛耐斯集團持股已超過七十萬張,若結合周邊盟友,泛耐斯集團對國票金持股高達二八%。」以國票金股本二百三十三億元估算,拿下一席董事需要八%持股。 陳哲芳陣營保守估算,耐斯取得四席、公股三席,委託書若能再搶下一席,取得過半八席的目標就能達陣。美麗華的二六%持股,則只能拿下三席半。 本刊調查,其實接下來登場的委託書大戰,耐斯已拔得頭籌,一舉簽下全通、聯洲、台灣總合四大委託書系統,甚至連日盛、元大等券商都已談下,「陳哲芳此次是畢全功於一役,元大都是自己出馬談下來。」知情人士透露。 只搶到委託書業者二軍長龍的洪三雄陣營,也發動最後一搏。三週前,國票金高層下達動員令,要向有二萬八千張國票金股票的國票金客戶,全面收購委託書,並傳 話:「收購委託書的績效,要列入考核。」民不與官鬥,公股已推派劉維琪取回洪三雄的國票金董座,這回大戰,洪派恐陷入苦戰。 陳哲芳小檔案 生日:1941年5月30日(70歲) 現職:耐斯集團總裁、愛之味董事長 家庭:妻子洪玉英,長子陳冠舟任國票金副總經理、國票證董事;次子陳冠如為國票創投董事長;三子陳冠翰現任愛之味副總經理 學歷:嘉義農專、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國際管理系畢業 經歷:1966年左右與三哥陳鏡村創耐斯集團,曾任監察委員、國大代表等職;1998年起主導耐斯集團入主中央產險(已併入友邦產險);2005年主導耐斯入主國票金;2009年接任愛之味董事長。 劉維琪小檔案 年齡:59歲 現職: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董事長、台灣評鑑協會理事長、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榮譽講座 學歷:美國西北大學企管所博士 經歷:中山大學教授、教育部高教司司長、中央投資公司總經理、中山大學校長、寶華銀行董事長、國票金董事長、高鐵獨立董事(公股推薦)。 壹週刊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收復經營權 公股實力不一 ◎華南金 去年4月,財政部為拿回董事長派任權,事先透過公股行庫加碼華南金,持有33.88%股權。最後公股、民股大和解,公股維持8席董事、民股7席,原民股董座林明成轉任副董事長,董事長、總經理都改為官派。 ◎開發金 公股僅持有開發金5.51%股權,去年6月公股在開發金股東禮讓下,取得4席董事。開發金副總經理曾垂紀3月間曾表示,開發金應該會在公股收復名單之外。 ◎彰化銀 目前最大股東為台新金,持股22.55%,公股持股19.68%,為第2大股東,4月財政部次長首度表態,要尋求適當的時機和方式,拿回經營主導權,台新金則表示將繼續和公股協商。 ◎國票金 目前公股持股尚未超過16%,且持股未達1年,不符合徵求委託書條件,預料今年6月董監改選時將動員民股支持,力保2席董事。 國票金經營權 大事記 2004.3 耐斯陳哲芳陣營買進約1成國票金股權,為隔年入主國票金鋪路。 2005.5 陳哲芳與美麗華陣營黃春發2大股東各自徵求委託書,爭經營權。 2005.6.29 國票金董監出爐,耐斯比美麗華多1席董事,取得經營權。 2006.6 陳派被爆為入主國票金,匯3千萬元給前第一親家趙玉柱,痛失董、總座指派權,隔年由美麗華的洪三雄上任國票金董座。 2007.11 美麗華陣營陸續買下公股釋出約15%股權,其中合庫約有7%。 2008.6.27 新董監出爐,表面為洪、陳共治,實為洪三雄陣營主控。 2009.1 國票金擬引進55億元資金,傳合庫有意入主,以取得金控執照。 2010.5 因陳派反對國票金買大都會人壽,洪陣營的美麗華、領航集團等股東提案解任耐斯3席董事、2席監事。次月雙方和解,提案撤回 2010.10 國票金投資大都會人壽案被金管會打回票,次月起8大公股行庫奉令加碼國票金最多20%持股。 2011.1 旺旺集團蔡衍明吃進國票金6%股權,搶奪董事席次。 2011.2.13 財長李述德正式表態,將於國票金董監改選時爭取公股權益。 2011.5 傳陳派和公股協議下任董事長由公股指派,總經理由陳派指派。 |
說史160105
以色列人的復國恐怖主義
掌門執筆:天花亂說系列27
〈劇場:722事件〉大衛王飯店爆炸案
1946年7月22日耶路撒冷最大型也是最豪華的旅店「大衛王飯店」遭到恐襲。 恐怖組織「伊爾貢Irgun」(意為 “國家軍事組織”)在旅店側廳地下室引爆五百磅炸藥,炸毀了整個側廳, 造成91人死亡,包括了英國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
恐襲目標當時由英國「巴勒斯坦託管地政府」徵用, 作為政府機關辦事處和情報單位總部. (死者中5名是 “軍情五處”人員, 其時MI6尚未成立.) 「722事件」的國際震撼力,無論在象徵和實際意義層面均勝過數十年後的911事件.***
722事件的過程極具戲劇性, 恐怖分子假扮成阿拉伯住客和北非裔員工混入飯店, 將裝置了炸彈的牛奶桶放進地下室,並且成功引爆. 伊爾貢在爆炸稍早時間以匿名電話通知 “巴勒斯坦郵報” 和法國領事館, 警告飯店緊急疏散,但未獲正視和及時處理. (這恐怖組織夠專業嗎?)
伊爾貢頻頻出擊, 另一傑作是同年10月炸燬英國駐羅馬大使館.
11月託管地政府招募冷血殺手,組成反恐特種部隊, 由戰功彪炳(獲十字勳章) 的愛爾蘭傘兵少校 Major R. Farran率領,清剿伊爾貢. Farran手段兇殘,濫殺無辜. 伊爾貢以炸彈郵件暗殺他, 誤中副車,殺了他的兄弟.
雙方刀來劍往,每逢組織成員遭到鞭打, 伊爾貢立即俘虜英兵,鞭打報復; 每逢組織成員遭到絞殺, 伊爾貢立即當街隨機狙殺英兵. 某次當局大規模判處組織成員死刑, 伊爾貢以炸彈攻擊“英國軍官俱樂部”,造成14人死亡, 同時突破阿卡監獄,救出同誌.
這麼高效能的恐怖組織可算是前無古人,後鮮來者了. 看官莫要誤會 穆斯林那麼厲害, 若果當年的阿拉伯人有這水準一半的組織行動能力,以色列人休想復國!
伊爾貢乃是「猶太復國主義 (ie錫安主義) 」 組織的激進支派, 其領導人就是三十年後的 以色列總理和 政黨聯盟「利庫德集團」創辦人 貝京M Begin.***
〈歷史:以色列人的復國恐怖主義〉
英國政府於1917年發表著名的「貝爾福宣言Belfour Declamation」 , 明確支持猶太復國主義. 1920年「國際聯盟」賦予英國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權, 宣言寫進了託管協議. 其時猶太人對英國感恩戴德,五體投地.***
兩次大戰之間,波蘭和德國排猶形勢險惡, 歐洲猶太人大量移入巴地. 猶太移民財力強大,逐漸成為大地主和大僱主. 當地的阿拉伯人受壓反彈,暴力事件叠起,兩族積成水火. 猶太移民為求自保, 建立地下民兵組織「 哈加納Hagana」,*** 成為後來建國的行動和軍事核心, 以色列國父 本-古里安D Ben Gourion 即其領袖.
阿族社會不滿狀況,向英治政府大力抗爭,要求限制移民.*** 抗爭持續升溫,終於爆發了1936年阿族大暴動. 暴亂連綿不絕,政府兵力不足, 暗中勾結哈加納以維持地方秩序. 這是政府和以族的蜜月期, 也是哈加納的實力養成期,對緊接而來的建國行動非常關鍵.
不料1939年英國政策轉向,實施巴地移民限制, 此舉戲劇化地使到以族與政府頓起齟齬. 二戰結束,納粹難民營倖存者紛紛湧進巴勒斯坦, 造成龐大難民潮. 英治政府無法擔,於是堅定地執行不人道的遣返政策, 為此進一步與猶太人反目成仇.***
1946年伊爾貢策劃的「大衞王飯店爆作案」把復國恐怖主義推到高潮.*** 溫和派哈加納對 激進派伊爾貢的作為沒法容忍,進行取締, 造成了猶太人內部分裂,險些滑入內戰. 但伊爾貢作業使得大量阿拉伯人(尤其是富裕階層)逃離巴地,對以色列建國帶來實質好處, 所以也有說法認為 本-古里安和貝京幹的是 “一個紅臉, 一個黑臉” 的把戲.
另一方面, 恐怖作業令筋疲力盡的英國決心撤離巴地, 拋出燙山芋,把問題國際化. 1947聯合國大會按2/3決通過了(註: 33國贊成,13反對,10棄權.) 「巴勒斯坦分治方案」***** , 分別建立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國家, 耶路撒冷城則交付國際共管.
此方案堪稱錫安主義的終極勝利! 阿拉伯國家集體斷然拒絕方案, 絕不承認以色列國,*** 成為漫長「以阿戰爭」的導火索. (內情請參閱《讀書劄記130313以色列史》.)
上述「猶太復國恐怖主義」是罕有的恐怖主義成功案例. (因為建國大業輝,後人就忽略了它的恐怖主義特徵.)
〈拆局:戰略恐怖主義〉
以色列人的恐怖主義高度成功, 原因在於懂得區分作為戰術手段的恐怖作業和作為戰略綱領的心理戰法.**** 他們在建國前夕斷然揚棄恐怖主義, 於是享受了它的好處而避開了它的禍害.*** (數十年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做法也如出一轍.)
恐怖主義的出發點一般有二者, 首先是寃屈和復仇的義憤(例如 安重根之刺殺 伊藤博文.); 再者是給予對手警告和壓制, 終止或緩和其敵對政策或行動. (如上述伊爾貢的作為.) 前者近乎情緒反應; 後者則是戰術手段.
但恐怖主義的戰略面迥然不同, 旨在製造一種政治和社會氛圍, 令對手(包括政權和民眾)心理崩潰, 失去或放棄敵對和抗爭的意誌.***
歷史上戰略恐怖主義源遠流長, “於古為烈”, 在跨域帝國誕生的時刻即已高度成熟和策略化.*** 屠城是最典型的作業, 集體迫害(包括放逐)則是較溫和的形式.
一般來說,敵對兩方中的弱者較易施行恐怖策略, 原因是緊迫的情緒反應加上可供選擇的戰術手段不多.*** 進入文明史之後,如有可能堂正地擊敗對手, 人類已不作興施行恐怖戰術, 避免後繼處理方面的困難. (如敵方可能殘酷報復或殊死抗爭, 又或難以統治.)
有時強者也會施行恐怖策略, 那是出於成本考量(最佳例子是蒙古帝國.), 通常是征服者方面人力資源不足, 而征服對象卻幅員和人口過大過多. 這種情況下恐怖主義便是戰略主導的作業.
《耶路撒冷三千年Jerusalem:The Biography》(2013) Simon Montefi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