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整改三月後網銷大戶回歸天貓 國華轉型保障、珠江再推萬能險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4-12-05/881093.html

每經記者 塗穎浩 發自上海

時隔3個月後,保險網銷大戶陸續重返天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11月28日,國華人壽宣布天貓旗艦店和官網全新亮相,意味著暫停三月之久的國華人壽電子商務業務正式恢複運營。今年8月底,天貓網銷保險“大戶”——國華人壽、珠江人壽和弘康人壽三家保險公司線上產品被叫停,知情人士稱叫停原因包括“網銷理財型產品宣傳、風險提示不規範等”。該平臺同類產品在隨後一周時間內減少至個位數,萬能險也受此影響而缺席天貓“雙十一”理財產品銷售盛宴。

記者註意到,此次回歸天貓保險平臺,保險公司的網銷策略出現分歧。國華人壽一改理財保險大戶形象,首批上線三大類純保障產品;幾乎同期回歸的珠江人壽則堅守萬能險,一款6.5%預期收益率的產品成交頗顯“王者歸來”的氣勢。一位珠江人壽內部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有保障型產品上線,但理財型和保障型產品並舉是按照監管要求,優化產品結構的大方向。截至12月3日,弘康人壽的天貓旗艦店和官網尚未恢複產品銷售。

網銷大戶演繹“王者歸來”

此次在天貓保險率先恢複銷售的,是珠江人壽此前的人氣產品“匯贏1號新版”萬能險。該產品恢複銷售之後再現火爆局面,粗略統計成交記錄可知,12月1日成交2000余份,按每份1000元計算,單日成交額逾200萬元。

在天貓保險平臺目前銷售的5款萬能險產品中,“匯贏1號新版”以6.5%的預期年化收益居首,其他四款分別為6%、5.9%、5.3%、5.25%。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此次珠江人壽在產品宣傳上和其他萬能險有所不同,在保險簡介中重點提及了“建議最低持有時間1年起”、“10月歷史結算年化收益率6.5%”,並告知了“猶豫期退保免工本費”、“身故賠付賬戶價值105%”等產品特征,整改了監管層此前存在異議的“過分宣傳預期收益率”、“將萬能險產品的保險期間宣傳為1年”、“沒有向消費者充分提示投資風險”等情形。

此外,珠江人壽官網目前恢複銷售的兩款萬能險也在宣傳用語上發生明顯變化。如產品名稱加上“終身壽險(萬能型)”,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體現為“保單10月份結算利率”,並且沒有突出顯示收益率。

網銷大戶恢複銷售後,或將帶動部分險企重新在天貓保險推出萬能險。記者註意到,民生人壽一款萬能險產品正在預熱狀態,產品名為“民生金元寶(一年期)”,為聯手螞蟻微貸全網首發,打出了6.2%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值得關註的是,也有不少險企早已轉移網銷陣地——在其他理財產品網銷平臺上銷售萬能險產品。

經歷一輪監管調整後的高收益萬能險還能實現“王者歸來”嗎?除了此次監管層直指網銷宣傳用語不規範,今年5月份,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還曾發文警示高收益保險產品風險。他指出,保險負債業務呈現短期化和高收益傾向,帶來較大的資產錯配和流動性風險隱患。為追求高收益率,大多配向收益高、流動性低的另類資產,比如不動產、基礎設施、信托等,形成了“短錢長配”的新情況,存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

而監管層早前已就短期高收益產品提出資本金約束。保監會2月19日出臺的《關於規範高現金價值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銷售高現金價值產品年度保費收入應控制在公司資本金的2倍以內”,超過的部分“其最低資本要求將予以提高。”《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政策出臺後,一些中小型保險公司因資本金約束而陸續暫停了高現金價值產品銷售。

國華人壽首期上線全保障

一位珠江人壽內部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有保障型產品上線,但理財型和保障型產品並舉,是我們按照監管要求,優化產品結構的大方向。”而國華人壽此次電商業務恢複運營采取的是純保障策略。記者註意到,新版國華人壽旗艦店首批上線的幾款保障產品,分為少兒保障、駕乘保障和意外險三大類,細分出 “熊孩子”系列、“愛出行”系列兩個不同的細分市場。其中,“熊孩子”系列包括重大疾病保險和門診住院險,“愛出行”系列包括駕乘類保險和交通工具意外險。記者註意到,國華人壽網上商城劃分為綜合保障、健康醫療、養老無憂、少兒成長和旅遊意外幾大保障門類。

據悉,國華電商還與第三方專業機構合作,為客戶提供各類差異化的增值服務。國華人壽方面透露,國華的客戶還將享受到7*24小時專業電話醫生服務,通過具有醫師資格的在線醫生,接受客戶的個性化健康咨詢和常見疾病咨詢;專業門診預約掛號服務,提供全國指定地區、指定醫院的專家門診服務安排;緊急醫療救援服務,具備急救資質的專業醫護人員24小時待命;道路救援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緊急接電、緊急送油、緊急加水、更換輪胎、現場搶修、拖車牽引、吊裝救援等。

國華人壽電子商務部相關負責人坦言,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仍然處於探索期,因此在保險電商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難免存在不完善之處。國華人壽也用兩個月的時間對系統及服務進行了升級與優化,信息披露更加全面,風險提示更加充分。

三季度壽險網銷大幅增長

來自中保協的統計顯示,2014年1~9月,人身險網銷實現年化規模保費273.4億元,在上半年保費剛剛突破百億的基礎上,三季度的保費收入近170億元,為上半年的1.7倍。其中,7月和8月的網銷規模保費均突破60億元,僅單月就超過2013年54.5億元的全年水平。網銷保費收入占人身險行業1~9月保費總收入(10592.3億元)的比例達到2.58%,較上半年的1.33%提升了1.25個百分點。開展網銷經營業務的人身險公司從2013年的44家增長到目前的51家。

據介紹,保險網銷渠道方面仍呈現出以第三方渠道為主,自建官網比重逐步上升的態勢。1~9月,通過第三方渠道實現保費收入257.7億元,占網銷總保費的94.3%,承保件數達7160.9萬件。而1~9月行業官網渠道流量近3.8億次,與上半年相比翻了近一倍,實現保費收入15.7億元。

從保險網銷產品的銷售類型看,今年三季度保險公司網銷結構調整明顯。中保協的上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萬能險占到了網銷壽險產品的90%,到了三季度末萬能險在人身險網銷壽險產品中占比下降到66.7%,意外險和健康險的保費占比上升比較明顯。由於監管機構對網銷萬能險主力軍解禁時間拉長至11月底,且萬能險銷售恢複還需假以時日,料今年四季度萬能險占網銷壽險產品的比例將較三季度末的66.7%進一步下滑。

業務結構單一的保險公司還需主動調整產品結構,以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據了解,較早發力網銷理財險的國華人壽早已做好轉型準備,從2013年開始,公司就加大了對長期期繳型產品的研發與推廣;從2014年1季度開始,長期期繳型產品已經占據國華天貓旗艦店和官網所有產品數量的80%,並在今年4月達到了長期期繳產品月百萬標保平臺。上述國華人壽內部人士還建言互聯網保險監管相關辦法早日出臺,以使保險電商的發展有章可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409

我們應該怎樣看待90後網生代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215/149181.html

黑馬說:最近幾大黨媒都在批判中國電影的90後觀眾,認為是他們審美導向出了問題,導致中國電影品質的下降,並要求網生代要有社會責任感。而長期以來也有很多電影藝術家批判90後觀眾是腦殘、素質低,是垮掉的一代。並擔憂長此以往,中國電影的未來會墮落到不可想象的程度。
 
那麽,我們應該怎麽看待90後網生代觀眾呢?真的是令人堪憂嗎?其實90後能成為今天這個樣子反而是件好事,盡管他們有很多缺點,但他們的反傳統反權威、以自我為中心的這些特點,甚至才是中國未來的希望。


\文/張誌遠
編輯/i黑馬

 
每一個時代都屬於年輕人
 
社會的客觀規律決定了不管怎樣,我們都會老去,年輕人終究會接掌天下。尤其是娛樂行業更是如此!娛樂行業不管在什麽時代,最核心的消費者都是十幾歲的年輕人。而人一旦到了而立之年,就逐漸淡出了娛樂消費,正式轉為中老年人的生活狀態,並退出為偶像買單的行列:你不再買唱片,不再看演唱會,甚至不再進電影院。
 
很多人對90後的認識還停留在殺馬特、煙熏妝和火星文上。其實90後現在已經到了為人父母的年齡,並且已經接替80後成為電影票房的主力。
 
90後至少有一點是其他50後、60後、70後都沒有的優點,就是沒有被灌狼奶,用官方語言來說就是沒有遭受意識形態的毒害。這一點就連80後都比不上,至少80後小時候還潛移默化接受過很多落後的意識形態,例如學雷鋒這樣教唆孩子撒謊的偽善;例如學賴寧、學王二小、學劉胡蘭這樣有違兒童保護法的“英雄壯舉”;還有根深蒂固的集體意識,淡漠個人權利;崇拜權威,並容易被煽動,被利用。等等,以至於我們的電影價值觀也不知不覺殘留一些糟粕,例如我們相信用13個妓女換13個女學生這樣“偉大”的壯舉是值得歌頌的,幻想這樣的題材可以獲得奧斯卡獎。殊不知它違背了人生而平等、不分高低貴賤的普世價值觀。
 
有一個笑話段子可以說明中國這幾代人的差異,也彰顯了90後的特征。
 
小學語文題關聯詞填空:____犧牲生命,____出賣組織。
 
60後填“寧可 也不”,70後填“害怕所以”,80後填“與其 不如”,90後填“即使 也要”!
 
90後是墮落的一代人嗎?
 
我們應該慶幸90後的這種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觀,它讓90後逃離了傳統教育體制的毒害,避免了像前幾代人一樣思想被格式化。所以人類要想對一種強大的病毒產生免疫力,可能得先得另一種病才能產生抗體。正所謂兩害取其輕。
 
傳統的社會教育體系把我們90%的人都培養成為庸才和奴才,我們每一個人成年後都有一個吐狼奶的過程,但能吐得幹凈的可能只有10%,其中9%成了對立的官僚利益集團,只有1%是具備完整人格的公民。而網生代的90後幹脆逃離這個思想體系,他們是自由的,所以在對之前的舊思想產生免疫力之後,這讓90後這一代人最起碼有一半的概率能成長為“明白人”,當然也有一半概率依舊成為那些精英眼里所謂的腦殘。但最起碼“出成品”的概率比以往的時代都高出了數倍。
 
對於90後網生代的電影觀眾,我們應該怎麽看待呢?
 

現在的年輕人看待電影,只是一種娛樂方式,而不是被接受教育的工具。如果他們覺得你的電影好,他們會自發膜拜,例如諾蘭的《星際穿越》。如果覺得不好,他們會吐槽,例如《太平輪》和《一步之遙》。但是有一點,這都是他們自發的選擇,而不是你教育他們這個是最好的,你應該統一思想。如果你的電影票房失敗,你不能說是觀眾素質不高,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行業,包括好萊塢都沒人抱怨自己的消費者素質不高。
 
中國電影落後的原因,其實是因為一代人教育體制的僵化和意識形態的落後,使得中國電影的價值觀也天生存在缺陷,很難跟普世價值觀接軌。而要想讓中國電影強大起來並向世界輸出價值觀,也只有當觀眾都成為了明白人了以後,才會使全民欣賞水平提高,以促進中國電影的根本提升。
 
90後崇拜偶像和成年人崇拜權威是兩碼事
 

90後網生代反傳統和反權威的天性,使得他們有自己的主見,不迷信名導和大師。例如吳宇森這樣的國際名導的作品分為上下部圈錢,他們照樣不買賬。又例如姜文跟他們預期差距太大,他們也很快用腳投票。他們的選擇很現實,也很殘酷。這也讓那些名導大師們不能隨便,更不能把觀眾當傻子。
 
以前中國電影被“作品思維”主導,導演都希望是我拍出牛逼的作品,然後讓觀眾都跪著膜拜;而現在90後網生代需要的是跟導演平等對話。而如果你真的牛逼,就像蘋果喬布斯一樣,它們會自發膜拜。但是對不起,你不能一開始就擺出觀眾不看你的作品就是傻逼的態度。
 
這就是90後!
 
有人說,那他們腦殘般地崇拜偶像又怎麽講?
 
其實90後崇拜偶像和成年人崇拜權威是兩碼事!
 
崇拜偶像是因為粉絲和偶像有共同的價值觀,例如她們覺得鹿晗很帥。但是這跟領袖很偉大所以我要臣服是兩碼事。偶像崇拜是完全自由的選擇,可能等到年輕人成熟了或碰到更帥更鮮的偶像,就把之前的偶像忘掉了,這種價值觀是多元的!不像崇拜權威,往往是一種一元化價值觀,往往還帶著壓迫。這就是偶像崇拜和權威崇拜的根本區別!
 
由於我們一直受到的教育就是需要權威崇拜,凡事都要有領路人為我們指引方向,需要依附強大的組織,所以會覺得90後竟然不需要我們天生所依賴的這些,是眾叛親離、是大逆不道。其實更應該反思的是我們,這樣難道不是缺乏獨立人格嗎?難道沒有摻雜一些奴才思想嗎?
 
中國電影墮落了嗎?
 
互聯網是場革命,它大大降低了知識的傳播和學習門檻,削弱了壟斷知識生產者的地位。專業知識分子每一輪地位下降,當然會認為這種變革會帶來墮落。中國電影今天的亂象,也正是因為電影產業也到了這個變革的風口浪尖上。
 
以前電影的主要觀眾都是社會精英,而拍電影的更是精英中的精英。現在電影拍攝和傳播的門檻降低,電影向三四五線城市大眾普及,以及像更年輕的觀眾普及,讓電影已經從一個精英文化變為大眾消費品。
 
正如很多人都抱怨說微信和微博讓閱讀碎片化了,讓人變得膚淺,沒人看書了,所以人們不再有深入閱讀和獨立思考的習慣了。這種說法乍一聽有道理,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其實那些不看書的人在以前也根本不看書,即便有碎片空閑時間也無非是打麻將曬太陽的虛度過去。
 
輝格說:“新媒體的確產生了大量膚淺和碎片化的信息,但不是因為他們擠掉了長篇深度內容,而是因為它成倍擴大了受眾面。要滿足這麽多低端受眾,必須膚淺。從來沒有人因為信息來源更多而變得更愚蠢,更不自由。而自由的喪失,從來都是從信息源被剝奪開始的。動物園的建設者們,無不視新媒體為大敵。“
 
所以,你更應該慶幸的是中國電影正是成倍擴大了消費群體!這些90後網生代和三四線城市小鎮青年,對於一些精英來說都是低端用戶。但並不是因為他們拉低了整體電影市場的欣賞水平,導致了爛片橫行。而是要滿足這麽多低端觀眾,必須從啟蒙做起,從膚淺做起。並且他們在成長,在提高,最後他們終將接班成為這個社會的主流群體。而中國電影的未來,不會是現在的這些第五代或第六代導演們。下一個大師紮堆出現的時代,應該會是90後網生代導演!

本文作者:張誌遠

本文不代表本刊觀點或立場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