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做空主力”違規提供“彈藥”:中信、國信、海通遭“沒一罰五”頂格處罰

中信證券被調查的謎底終於揭開,被罰3億背後,禍起為司度(上海)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司度”)違規開立兩融賬戶並在2015年股市危機期間為其開展巨額融券業務。

2015年11月中信證券收到證監會稽查總隊的調查通知書,稱在融資融券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違反“未按照規定與客戶簽訂業務合同”規定之嫌。彼時正是股市危機後期、金融反腐高潮,身處暴風眼的中信證券究竟因何被查,市場猜測不斷。

經過一年半的調查之後,證監會向中信證券下發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中信證券5月24日晚間公告稱,因在司度從事證券交易時間連續計算不足半年的情況下,為其違規開立信用證券賬戶並提供兩融服務,被證監會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罰沒款總金額近3.7億元。

同時因向司度提供融券服務被處罰的還有海通證券、國信證券與國信期貨。24日,海通與國信證券也分別發布公告,因在2015年期間為司度實際控制的資管計劃開立賬戶,致使司度得以開展大規模融券交易。最終海通證券被證監會罰沒近306萬元,國信證券被罰沒1.25億元、國信期貨被罰沒72萬元。

為何三家券商罰沒款金額相差如此之大?“這是因為中信證券在為司度提供融券服務的過程中獲利較多,海通證券獲利較少,”一位券商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根據《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存在“未按照規定與客戶簽訂業務合同,或者未在與客戶簽訂的業務合同中載入規定的必備條款”行為的,證監會可以處以違法所得1 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可以看到對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和海通證券,監管層都進行了“沒一罰五”頂格處罰。

6千萬的“融券”交易

一直以來A股市場都具有明顯的單邊特征,融券業務作為做空的主要方式,一直發展較弱,與融資的快速發展相比極不平衡。然而,就是這樣的方式,在2015年股市異動前後,也被利用,成為部分資金違規交易股票的工具。

2015年11月,證監會宣布對中信證券立案調查。彼時,中信證券正處於“收益互換虛增1.06萬億”的烏龍事件當中。因調查通知未明確說明緣由,市場一度猜測中信證券是因收益互換事件遭查。11月29日,中信證券緊急發布公告做出澄清,稱被查原因是融資融券業務領域的問題。從中信證券公告來看,其被查與市場質疑的收益互換業務沒有關系。

中信證券稱,公司11月26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並積極配合相關調查的開展,經核實,此次調查的範圍是公司在融資融券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違反《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八十四條“未按照規定與客戶簽訂業務合同”規定之嫌。

經過一年半的調查之後,謎底終於揭開。中信證券曾在2010年3月發布《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融資融券業務客戶征信授信實施細則》(下稱《實施細則》),並沿用至2013年3月25日,其中規定,“在公司開戶滿半年(試點期間,開戶滿18個月)” 為開立信用賬戶的條件之一。

2012年3月12日,中信證券為司度開立了信用證券賬戶,3月19日,中信證券與司度簽訂《融資融券業務合同》,致使司度得以開展融券交易。正是這一業務,導致了中信證券的違規。

根據證監會調查,司度於2011年2月23日在中信證 券開立普通證券賬戶,一直未從事證券交易。當中信證券為其開立信用證券賬戶時,司度從事證券交易時間連續計算未滿半年,不符合《實施細則》的規定。

因《實施細則》由當時中信證券信用交易管理部負責人宋成牽頭制定, 由分管副總經理笪新亞簽批實施。該二人也受到證監會警告,並分別被處以10萬元罰款。

據統計,截至2015年10月22日,中信證券向司度收取融券收益人民幣5288.63萬元,融券成本人民幣4726.35萬元,凈融券收益人民幣562.28萬元;截至 2015年10月10日,中信證券向司度收取交易傭金人民幣8942.88萬元,扣除交易所規費人民幣3339.57萬元,凈傭金收益人民幣5603.30萬元;共計收 益人民幣6165.58萬元。

證監會認定,中信證券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證監會公告[2011]31號)第十一條“對未按照要求提供有關情況、在本公司及與本公司具有控制關系的其 他證券公司從事證券交易的時間連續計算不足半年、證券公司不得向其融資、融券”的規定,構成《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八十四條第(七)項“未按照規定與客戶簽訂業務合同”所述行為。

依據《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八十四條第(七)項的規定,證監會 擬決定,責令中信證券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6165.58萬元, 並處人民幣3.08億元罰款。

中信證券自2010年獲得融資融券業務資格,之後兩融業務的市場份額一直處於行業前列。2015年上半年,A股在短時間內瘋狂上漲,泡沫積聚,風險上升,與此同時的是券商兩融業務規模快速膨脹。中信證券2015年融資融券余額740 億元,市場份額 6.3%,排名行業第一。值得註意的是,中信證券2015年10月營收環比有大幅增長,母公司10月收入26.81億,凈利潤12.98億;而9月收入為21.39億,凈利潤為6.65億。

“做空者”司度

在2015年7月份的“A股保衛戰”中,中信證券一直是券商“領頭羊”。證監會召集券商召開“救市大會”之後,21家券商聯合發聲,承諾以凈資產15%出資用於投資藍籌股ETF,同時承諾不減持並擇機增持以維穩股市。在證券業協會公布的21家券商名單中,中信證券列在首位。

據公司年報後期披露,中信證券在“救市”過程中先後兩次總計出資211億,以開展收益互換業務方式與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合作穩定市場。

然而,在2015年下半年的“惡意做空”質疑中,中信證券又被指責利用旗下中信聯創和對沖巨頭聯手做空A股。同時,司度(上海)貿易有限公司因賬戶頻繁申報或頻繁撤銷申報、涉嫌影響證券交易價格,而被限制交易。

2015年7月31日,滬深交易所對頻繁申報或頻繁撤銷申報,涉嫌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其他投資者的投資決定的24個賬戶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深交所限制14個證券賬戶,其中就包括國信期貨有限責任公司、司度(上海)貿易有限公司。

與同時被處罰的海通、國信相比,中信證券與司度的關系更加密切。

2010年,中信證券出資100萬美元投資司度(上海)貿易有限公司,占20%股權。據中信證券相關業務負責人2015年8月2日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中信聯創於2010年已將該股權轉讓,並於2014年11月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之後中信聯創並未持有司度公司股權。該負責人還表示,已退出的該筆投資屬於財務投資,且規模小,投資期間中信聯創並未參與司度公司的日常運營及管理。

值得註意的是,回顧去年下半年證券市場“反腐”高潮期間,2015年10月23日,證券市場發生了兩起看上去相互獨立的“怪事”。23日下午,國信證券下午公開證實,稱接家屬通知,總裁陳鴻橋10月23日不幸去世。晚些時候,中信金石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祁曙光(女)被公安機關帶走。

祁曙光曾任司度創始股東中信聯創總經理,彼時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任董事長。而就在2015年9月15日,中信證券確認公司總經理程博明等被調查。9月16日,中紀委又宣布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事實上,2014年12月證監會曾經對45家券商融資類業務進行過現場檢查,檢查發現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存在違規為到期融資融券合約展期問題,受過處理仍未改正,且涉及客戶數量較多。在2015年1月,證監會對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做出暫停新開兩融賬戶三個月的處罰。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454

複星海外並購兇猛 1413億元“彈藥”從何而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07/165019.shtml

複星海外並購兇猛 1413億元“彈藥”從何而來?
野馬財經 野馬財經

複星海外並購兇猛 1413億元“彈藥”從何而來?

到底是何種底氣,支撐著複星航母群不斷出海,拓土開疆?

來源 | 野馬財經(ID:YMCJ8686)

文 | 高遠山

2017年上半年,對郭廣昌和他的複星集團而言,可謂多事之秋。

一方面,資本市場遭遇債股雙殺;另一方面,被調查傳聞再次出現;再加上自2016年底以來,海外投資即已經收緊。

而在如此微妙的背景之下,複星依舊沒有停下海外擴張的步伐,在食品、醫藥、汽車領域連續發起三起並購。

1449748905713713

那麽,到底是何種底氣,支撐著複星航母群不斷出海,拓土開疆?

或許,我們可以從複星國際近期發布的半年報中,一窺端倪。

暴風中的複星

時間回到2017年6月,相信,那場席卷資本市場的風暴,令所有人都印象深刻。

當月,萬達、複星等集團遭遇債股雙殺。

其中,6月22日午後,複星醫藥(600196.SH)股票“閃崩”,收盤暴跌8%,複星國際(0656.HK)跌逾5%;與此同時,複星2022年到期美元債券亦下跌4個基點,創史上最大跌幅。

1366621826435_1366621826435_r

隨後,據《財新》報道,銀監會於6月中旬要求各家銀行排查包括複星、萬達、海航等企業的授信風險。

幾乎是股票、債券閃崩的同時,市場則再次傳出複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被帶走的消息,當然隨即被證明是烏龍。

不過,相信2015年底其協助調查的事情,一直壓在市場眾人的心頭,但有風吹草動,難免草木皆兵。

同時,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註意到,其實早在2016年,海外投資環境即已發生了變化。

2016年12月6日,發改委、商務部、人民銀行、外匯局四部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密切關註近期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出現的一些非理性對外投資的傾向,以及大額非主業投資、有限合夥企業對外投資、“母小子大”、“快設快出”等類型對外投資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建議有關企業審慎決策。

而在如此背景之下,2016年上半年,複星海外擴張的步伐依舊沒有停止,在食品、醫藥、汽車領域連續發起三起並購。

其中,複星國際旗下公司與三元股份共同發起收購法國食品公司St Hubert;複星醫藥子公司擬收購印度藥企Gland;針對德國汽車供應商Koller的收購,則已經由複星合營公司南京南鋼完成。

對於上述風波及投資環境的變化,複星相關人士則向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表示,以公告及中期業績發布會為準。

發布會上,複星國際首席執行官汪群斌表示,監管機構針對其監管對象的日常監管,這在中國和全球都是一種常態。

郭廣昌亦回應稱:“應對謠言不是我們主要精力,我們主要精力是為股東創造價值。”

此外,梳理複星國際剛剛公布的半年報,或許我們亦可以從其負債結構、融資手法、投資標的等方面,略窺端倪複星國際,海外投資車輪持續轉動的原因。

千億債務拆解

2017年上半年,複星國際實現營業收入362.72億元,同比增長11.58%;實現歸屬凈利潤58.64億元,同比增長33.57%。

債務方面,總負債3680.34億元,資產負債率51.5%,凈負債率47.4%。

而除去應付款項、風險準備金等經營性負債,其它債務為1412.94億元,較2016年年底增長11.89%。其中,長期債務占比62.7%。

值得註意的是,半年報並未披露上述1412.94億元的詳細狀況,不過因為諸多借款期限在一年以上,因此可以從2016年年報數據進行參考。

0

圖片來源:複星國際2016年年報

2016年底,複星國際借款為1259.69億元,至於具體來源。

第一,銀行借款。截至2016年12月31日,複星國際的銀行借款額為749.39億元,利率範圍在0.13%-6.65%。其中,有擔保項37.30億元、有抵押項358.81億元、無抵押項353.28億元。

而百億級的抵押借款,複星國際究竟用了什麽做抵押?

0 (1)

可以看到,絕大多數抵押物皆為實物,對此,高級會計師劉文斌向野馬財經作出了四個字的評價:“中規中矩”。

此外,截至2016年底,複星國際尚有1583.32億元銀行授信額度未使用,可謂準備充足。不過,劉文斌也強調,銀行授信並非高枕無憂的安全墊,更多的是錦上添花的作用。

第二,公司債券和企業債券,共計206.68億元。

0 (2)

仔細分析上述債權發現,複星國際發行債權的主體並不單一,除了複星集團單獨作為發行人委外,旗下複星醫藥、複地集團、海南礦業等均作為發行人獲得了15億元、40億元、1.06億元不等的融資,最大化地發揮了整個公司集群的融資能力。

並且,2010年至2016年,債券發行利率基本呈現下降趨勢,這不僅意味著融資成本的下降,也折射出複星國際相關企業的信用度呈穩步上升態勢。

第三,私募票據和私募債券,分別為19.9億元和29.86億元。

第四,優先票據和中期票據。複星國際以旗下附屬子公司為主體,發行了115.2億元優先票據,體現了其在境外市場的融資能力。

第五,超短期融資券和其他抵押借款。截止2016年12月31日,複星國際超短期融資券和其他抵押借款發生額分別為:20.05億元和74.69億元。

最後,股權融資同樣為“複星系”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資金彈藥,例如,自2010年以來,複星國際旗下複星醫藥通過兩次定增,募集資金29.11億元。

並且,就在9月5日,複星醫藥發布公告稱,附屬子公司Sisram即將於9月19日掛牌香港聯交所,完成分拆上市。

對於這一舉措,華泰證券相關人士向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分析,將旗下子公司運作上市,不僅可以使之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樣能夠優化原母公司的債務結構、資金狀況,並為之提供新的融資通道。

複星國際聯席總裁徐曉亮同樣表示,複星一直很鼓勵各個業務板塊能夠獨立上市,獨立上市也能夠讓自己本身經營的透明度更好,同時也能讓發展有更好的基礎。

此外,截至2017年上半年,複星國際現金及等價物余額為782.4億元,環比上漲50%。

梳理複星國際負債狀況,上述券商人士指出,複星國際的債務狀況較好,融資渠道多樣,且在國內、國際都有著一定的融資能力,再加上成熟的資本運作理念,為其在全球範圍內的並購行為,提供了基礎的保障。

但其同時分析,過低的負債率,卻也意味著企業發展動力或者能力不足。

而複星國際高級副總裁、CFO王燦也在中期業績發布會指出,“管理層要學會很好地使用杠桿為股東創造價值,60%左右的凈債務比例比較舒服,是對股東比較負責任的”。

郭廣昌的投資術

債務結構的優化,與融資渠道的通暢不無關系,但究其根本,還是在於企業的經營狀況,對複星而言,則是投資邏輯。

繼續梳理半年報,可以察覺到一個細微的變化。

upload-ueditor-image-20170906-1504701202288082039

上圖截自複星國際2017年半年報

upload-ueditor-image-20170906-1504701230134090867

 上圖截自複星國際2016年年報

在2017年半年報財務摘要中,對數據的確認,直接劃分至了“健康、快樂、富足”三大版塊,與之前的分類,有著很大的不同。“這是戰略進一步清晰與聚焦的一種體現”,前述複星集團人士向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表示。

而這些版塊有一個共同的特性——輕資產。

至少在2016年初,複星輕資產運營戰略就已經十分明確,時任複星集團CEO的梁信軍就曾強調,要“大力發展輕資產戰略”。且其實,自2013年前後,複星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降杠桿之路,凈債務率,從當年的86%,一路降至今天的50%以下。

那為何複星集團能夠在較早的時間前,就開始轉舵呢?

北京某券商人士向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分析,與房地產等一度“躺著賺錢”的暴利行業不同,作為一家以投資為主業的公司,複星集團對資金流的把控更需要技巧性,特別是2006年的時候,集團債務就出現過狀況,當年經營現金流量赤字高達7.26億元,幸而2007年,成功IPO。

當年,據《中國企業家》報道,複星國際IPO融資中有40%用於償還債務。

除此之外,三大版塊中的“富足”,很大程度上由金融組成,截至目前,複星國際已經擁有了財險、壽險、再保險三大牌照,以及多家銀行,這為其提供了一定的資金優勢。

0 (3)

從半年報亦可看出,其負債構成,很多由銀行及保險資金轉換而來,如此債務結構,自然比很多公司舒服得多。

當然,劉文斌解釋,這些資金,特別是銀行款項自然不可以簡單地對接到複星國際來直接使用,但無疑也為之提供了一定便利。

且2016年,《財經》雜誌也曾引用評級機構分析人士評論稱,複星凈債務率降低是因為保險公司的浮存金未被計入債務,“這其實把複星國際的整體凈債務率打低了”。

與此同時,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發現,2017年上半年,複星國際還以5億美元的溢價,完成了對美國特種險公司Ironshore 的出售,這對一直致力於“買買買”的複星而言,並不多見。

對此,郭廣昌在《致複星同學們的一封信》中引用了巴菲特的名言:價值投資的時機很重要,要會買,但更要會賣。

而郭廣昌,亦被稱作“中國巴菲特”。

複星集團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285

時刻保留彈藥 有利穩定軍心 黃國英

1 : GS(14)@2015-09-17 00:19:19

http://www.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5816


有多年操作經驗者,往往發現交易和現實生活,某些道理相通。交易員教練斯坦伯格也有同感,他的解釋是不論交易和生活,都是資源有限,如何在這範圍內,加以善用,得出最佳成效、避免不好的結果,是兩者的共通目標。透過思考生活上的好習慣,可以改善交易,相反亦然。他提出了數個例子,頗值得大家參考。第一項是「保留彈藥」。

我們都不可能預知,究竟機會何時降臨。如果我們時時刻刻,都用盡百分之百的資源,那麼就算機會在招手,也無從回應。財經名家史懷格,談到近日股市的波動時,提出持有現金,在這種市況下很有價值。並非指減少持貨,輸少一些,而是持有現金本身,讓將來得以作出不同選擇,這個「期權」價值更大。另一方面,持有適量現金,能穩定心理,價值也是無容置疑。當滿倉持貨,甚至動用槓桿,腦海裏只能不停思考可能面對的危機,準備隨時逃難,根本不可能再有空間,尋找另外的機遇。持有現金雖沒回報,利息微薄跑輸通脹,但卻能減低躁動,保持交易員的解難能力和創意。

斯坦伯格發現人們滿倉時,過分自信卻弱不禁風,小幅回調已要急忙撤退,時常要蝕;保留彈藥者則處變不驚,有時發現更好機會,有時趁小幅調整加碼,最終獲利機會較大。

生活上,可以發現同樣現象。只是生活上最有限的資源,並非交易中的資金,而是時間。多數人心目中高效率、高生產力的人士,都是一日工作廿小時,日程排滿,做到無停手。這種心理與全天候滿倉股票,別無二致:現金無回報,放着好像給蟻咬;空閒時間等於浪費,怎樣也得塞些東西進去。
投資者如果百分百持貨,可能會影響心理質素,而且再遇投資機會亦無彈藥入市。

採取這種做法,有個很大的前設,就是世界永遠如常運轉。將日程塞爆,意味只要有些微意外,便足以導致陣腳大亂,因為根本沒有救火的迴轉空間。另一方面,生產力也有短期與長期之分。很簡單的例子:一家公司,原本由各部門各司其職,突然改制,全民皆兵,所有員工都變成「行街」推銷員,與大部分員工坐着開會、按電腦相比,賣出一件得一件,短期總生產力,一定會提升。但三個月後,無人收帳出糧,無人設計訂貨,隨時電都被斷埋。

個人也是一樣,要作出另類的嘗試,或增進長期生產力,休息、保留餘暇、刻意闢出時間作較大格局的思考,缺一不可。一定要保持平衡,不可以所有時間,都用於短線衝刺。

交易與生活,兩者的確可以互相教育。下次再被貪念籠罩,打算瞓身操作,不妨想象一下:在一個工作日,你將八個重要會議擠進日程,眾開會地點還距離甚遠,時間掹掹緊。若然其中一站,發生交通意外,接下來的會議,應如何自處?想清想楚,自然不會將自己,置於無轉彎餘地的險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195

「9仔」助預留彈藥應對逆境

1 : GS(14)@2016-07-14 08:04:42

【本報訊】新更改的國際會計準則9(IFRS9)安排,行內簡稱「9仔」,銀行須於2018年1月起執行,但海外金融機構如澳洲銀行已率先於去年度開始執行。會計界形容,新例等於對正常貸款及應收款組合,採取國際會計準則啟用前沿用的一般撥備(general provision)概念,趁經濟惡化前,讓銀行「撥定多啲減值準備」,預留彈藥應對逆境時的壞賬支出。是次變動源於2008年雷曼金融海嘯後,翌年20國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討論銀行現行撥備政策,可能落後實際需要,於是監管當局敦促國際會計界作修例,希望減值政策更符合逆周期風險管理,避免金融風暴發生後,銀行進入壞賬升、盈利減及增資擴股等的惡性循環,令納稅人承擔損失。「9仔」分3個階段作預測,首階段按未來12個月預期損失,評估正常貸款及應收款質素變化,檢視集體減值準備是否足夠。舉例一宗未償還企業貸款100元,當中有價值80元的物業抵押品,即無抵押覆蓋的風險敞口為20元。假設預測認為未來一、兩年樓市下行,抵押品值將降至65元,風險敞口便較舊例增15元至35元,集體減值準備便有所提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14/196939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613

肇事國企無提及生產彈藥

1 : GS(14)@2016-11-10 08:02:36

【話你知】安徽東風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65年,2006年10月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於大型國有企業安徽軍工集團,集軍民用品的科研開發、製造於一身,主導產品包括子彈及偵查彈。安徽軍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是安徽省政府重點扶持的大型國有軍工企業,2000年正式組建,由安徽省政府直接監管。東風機電在安徽軍工集團旗下,生產民用和軍用產品,民用的包括汽車零件、家電等。軍用方面,官網則只舉例有彈藥塑料包裝,但翻查該公司今年3月於中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的一個招聘廣告,顯示生產的軍用產品不只塑料包裝,還包括子彈、導火線、偵查彈等,甚至招聘「彈藥工程」及「火箭彈專業」的碩士人才。據知,全公司有超過1,100名員工。其官網稱公司位於合肥市桃花工業園拓展區,而「火工裝配區」則位於舒城縣,即爆炸位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0/198288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877

低息期儲彈藥 加息期提早還款

1 : GS(14)@2017-03-22 00:15:41

【明報專訊】隨着樓價上升,相同供款能力需要的供款年期增加,這令未來利息成本增加了更多不確定。王美鳳提醒,較長還款年期的用家在利率回升周期,每月供樓金額會有較大增幅,假設未來加息1厘,20年期之每月供款額將增加約10%,30年期每月供款額增加約14%。

部分還款可減輕相應壓力,因此可在低息時設定較低供款入息比率,手頭預留資金以作防守,待未來進入穩定加息周期,息率較高時,於罰息期後選擇部分還款,減少本金,節省按息開支和每月供款支出。

現時銀行按息利率優惠多,除滿足置業需要外,張佩儀認為可選擇加按,用於投資股市或基金等回報較高的資產。她強調簽合約時應選擇較短年期,防止加息導致的利率抽升增加利息成本。

[姚丁鈺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173&issue=201703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995

立論:預留彈藥等執死雞

1 : GS(14)@2017-04-28 02:09:42

法國總統大選結局未定,市場已提早開定香檳,當正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贏梗一樣。查實,馬克龍於第一輪大選,得票率只是23.8%,拋離得票率21.5%的勒龐2.3個百分點,他能否在最後一輪投票擊敗對手,機會率都不可能去到100%。假如馬克龍落選,讓有「女版特朗普」之稱的勒龐後來居上,屆時市場反應,肯定會比特朗普當選時更加戲劇性,有意入市的投資者,不妨留定彈藥,等執死雞。老實說,正如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太陽依然從東方昇起一樣,即使勒龐當選,亦不是世界末日,較大機會只是重覆英國脫歐事件,歐元可能被洗倉,但股市就跌後很快收復失地──事關投資者應該視歐元貶值,大大利好歐洲經濟,尤其依靠出口撐起經濟的德國──並很快再創新高。當然,市場未來走勢是否天從(本)人(所)願,只有天曉得。我等凡人,惟有等到下月初法國總統大選結果揭盅,才能因應當時市況作反應,其間最大的成本,只是這段時間預留資金那兩個星期的時間值而已。其實今次無論是只有39年歲的後起之秀馬克龍當選,還是被標籤為極右份子的勒龐上任,法國政局從此都不一樣,事關主宰法國逾50年的兩大老牌政黨(左翼社會黨與右翼共和黨),歷史性首次在第一輪選舉中被選民所捨棄了,結束50年不變的兩黨輪流執政的傳統。


牛市都有衰股

部份投資者可能覺得令人費解,即使是馬克龍真的當選了,法國以至歐盟亦只不過是維持現狀而已,市場為甚麼會咁興奮?唯一最合理的解釋,是全球股市正處於牛市之中,市場游資充斥,任何獲利沽盤都輕而易舉地被後來者入市的資金所吸納。因此,即使法國今次大選重演去年特朗普「爆冷」的結果,相信跌市亦不會維持太久。當然,即使目前環球市場身處牛市,亦不表示所有股票都值得投資,尤其是如果連大股東都跳船的話,小投資者實在沒理由反其道而行。我說的是剛宣佈大比例供股集資,而原大股東棄供變相退股的有線寬頻(1097)。以大股東吳光正數口之精,如果有線是有得做,公司以高達65.6%折讓大比例供股,大股東怎可能會輕易放棄供股?日前坊間仍有不負責任的財經專欄作者,以似是而非的理由建議投資者入市,居心實在叵測。新入股的大股東,的確可能認為這是一盤有可為的「政治投資」,他們期望的「投資回報」未必(亦很可能不是)來自有線電視未來扭虧為盈。跟風博炒兩轉的小投資者,卻幾乎可以肯定沒有這福份獲得任何回報。投資者若想做慈善家,其實方法大把,何必捐錢給肥到襪都着唔到的城中富商?林少陽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6/200013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634

林少陽:減槓桿儲彈藥 候調整加碼

1 : GS(14)@2017-06-21 07:45:17

【明報專訊】在量子力學裏,有所謂的「測不準定律」(Uncertainty Principle),即是連一向被視為客觀可靠的物理學公式,原來也沒有辦法100%準確推測出結果,更何况是金融市場牽涉萬千投資者情緒起伏的市價變化?

猶記得未踏入2017年的時候,已有不少投資者擔心本港逢七之年必有金融災劫,結果令去年底的港股,無端端逆全球金融市場的大好形勢而調整。然而,既然早於去年底的時候,已有大量的投資者為潛在的市場風險,做足防禦措施,那反而令到今年港股出現「十年一劫」的機會率大大降低。

逢七字年金融危機 不可不防

今年初,另一個頗為流行的看法,是假如港股真有「十年一劫」的周期循環,則「上帝要你滅亡,必先令你瘋狂」。筆者在去年底市况低迷的時候,曾揚言港股有機會成為全球表現最佳的股市。基於上述看法,我大概應該被列入「今年港股升到你唔信」那個陣營吧?

然而,上述的看法,其實仍然是離不開基於港股逢七之年必然是先急升(往往是因為市場氣氛異常樂觀)然後才急挫的歷史周期循環。只是,歷史會簡單重複嗎?中國人有所謂「事不過三」的傳統智慧,認為很多事物的規律,往往不會同時重複出現超過3次。綜觀環球金融史,1987、1997及2007年已先後發生了3次地區甚至是全球的金融危機,人類社會是否真的一成不變,連續第4次在逢七之年(或之後一年)再次釀成一場金融危機?

要趁危機爆發前儲閒錢

早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及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均不約而同地提示公眾投資者,要防範潛在金融危機的出現,不要令自己成為下一場金融危機的炮灰。

究竟2017或2018年會否有股災,對於向來理財保守的投資者的日常生活,其實沒有任何實質影響,那頂多只是多了一個機會,給有閒錢的投資者在另一個低位買平貨及快速致富的機會。然而,想要在危機出現之時,有足夠的閒錢做投資,我們就要在危機未出現之時,儲定多一些「彈藥」。

因此,雖然本欄年初以來一直都是港股的大好友,就在盛夏將至的今天,不得不忘提醒投資大眾,假如投資者上半年因為與本欄信念一致,堅信今年市場形勢一片大好的話,則現時可能是稍為減低財務槓桿的適當時機。

美股偏高 隨時拖港股後腿

港股在升越26,000點之後,當然可以有權繼續像一支箭一樣,開弓之後,就一去無回頭。然而,正如上期本欄提及的,美股偏高的估值,有機會拖港股的後腿。其他對後市不利的潛在因素,還有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治醜聞,有機會被傳媒愈挖愈臭,雖然現時共和黨穩握參眾兩院的控制權,特朗普這名共和黨總統未必會輕易在中期大選前遭到彈劾。然而,與很多新任總統一樣,特朗普的總統蜜月期,到了2017年的秋天,恐怕亦已經步入尾聲。

我相信,經過逾10年的打底,港股目前的基調仍然非常穩固,今個夏天及秋天港股即使可能出現一次中期調整,都不大可能成為今次港股升市的終站。假如港股真的出現6月飛霜,投資者應該趁市况調整,加碼港股與A股的投資。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林少陽 細味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977&issue=201706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117

楊書健﹕投資各地房託 為退休儲彈藥

1 : GS(14)@2017-09-10 14:53:22

【明報專訊】點心債是香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劵,在2007年起開始發行,到了2014年,一度錄得接近3000億元人民幣的發行量。不過之後3年的發行量逐漸縮小,到了今年7月的單月發行量只有8億元人民幣。債券與股票最大的分別,在於債券有到期日,發行機構需於到期日以現金贖回。因此,當發行量縮小,債券巿場的總巿值亦會逐漸縮小。

港債市發展慢 未能滿足需求

香港的債券巿場發展較慢,過去的發行量其實並未滿足巿場需求,無論是債券基金還是私人投資者,都傾向一直持有債券,中間較少主動交易。因此出現了交投量偏低的情况。假如點心債的規模逐漸縮小,這個情况只會更加明顯。

再者,隨着人口結構改變,退休人士的投資需要將會愈來愈偏向保守,而且透明穩定的現金收入將會愈來愈重要。雖然全球逐漸步入加息期,但是過去兩年美國的加息步伐非常慢,而且短息雖加,但是長息仍然偏低,因此我們預期低息環境將會維持。相對定期存款,債券的利率較高,對退休人士而言,一兩厘的差別已經可能影響到每個月的現金收入,所以債券對他們的吸引力不低。在這情况下,香港對債券的整體需求,只會愈來愈大。

債券以外,投資者則需要考慮其他高息產品。香港因為沒有股息稅,所以部分成熟企業的派息率往往較全球同業為高。不過高息股的高息政策,只是公司管理層的決定。如果經濟變差,盈利下降,公司當然會考慮減少派息,但是就算經濟環境大好,企業亦可能減少派息,以保留資金再作投資。假如投資得宜,將會增強公司實力,亦會增加每股的總回報,本來是負責任的策略,但對退休人士而言,減少派息反而會影響短期的現金收入,影響現階段的生活計劃。

高息股之中,部分的現金流較為透明穩定,例如房託的收入主要來自商業地產項目的租金。優質辦公室和商場的租約,一般最少3年;物流物業的租約,更可長達15年或以上。這些長期租約,部分事先訂明租金,部分則有事先協議的加租機制,但共通點是無論經濟起跌,資產能生產的租金都是有數得計。

房託租金收入派息率可估算

另外,因為房託受法律所限,必須將租金收入扣除開支後以股息形式派出,所以管理層無權隨意改動派息率。因此,房託的租金收入和派息率都可以估算,對投資者而言是比較透明。

當然,房託屬於房地產工具之一,表現與當地的地產巿場掛鈎。投資單一巿場,風險自然較分散投資到幾個地產巿場為高。亞太區的幾個主要經濟體,雖然經濟緊密連繫,但是地產巿場仍有各自的周期。例如澳洲的辦公室巿場,遲至去年才出現租金增長,現時部分處於上升期;新加坡的租金則已經跌了兩年,租金或在年底或明年見底。對追求穩定現金流的投資者,分散到這幾個巿場,已經可以穩定現金收入。

安泓投資總監

[楊書健 泓觀亞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96&issue=201709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623

樂視網復牌跌停 傳當局備彈藥「維穩」

1 : GS(14)@2018-01-28 15:07:22

【明報專訊】樂視網(深:300104)宣布決定終止重組計劃後昨日復牌,在沽壓沉重下迅速跌停,收報13.8元(人民幣.下同),跌幅達9.98%,成交金額逾3351萬元,換手率為0.1%。為免該股復牌引發投資者憂慮,有傳內地當局準備隨時「維穩」。

根據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中國證券監管部門正在密切關注樂視網復牌對市場的影響,同時一旦市場其他股票受樂視網影響出現大幅波動,政府相關資金隨時準備入市維穩。但政府維穩不會涉及買入樂視網股票。報道又引述知情人士稱,監管部門要求券商密切關注持有樂視網股份的投資者,做好投資者情緒安撫工作,避免出現大範圍影響市場穩定的情况。

維穩不會買入樂視網股票

早前公募基金對樂視網進行估值調整,最大跌幅達近75%,最低股價被調低至3.9元,相當於連續13日跌停板。

聯昌證券分析師鄭懷武稱,鑑於樂視財務狀况惡化並且股價重挫,預料融創(1918)或會提出對樂視的投資,進一步計提50億至100億元的減值撥備。他指目前樂視財務狀况混亂,加上多間金融機構已下調其每股估值至只有3至4元,預計融創需在樂視網的投資上作出至少40億至50億元的減值撥備,而在電視及影業方面的投資亦需至少約20億至30億元的減值撥備。他又表示,除非有重大注資出現,否則樂視的情况「只有差,不會好」,故重申對融創的賣出評級。

分析:融創須提高減值撥備

樂視網早前發出公告指,終止歷時逾兩年的重大資產重組。現時樂視網持有樂視影業的21.81%股權,仍處於司法凍結狀態。融創股價前日曾升逾4%,昨天則跌0.69%,收報35.85港元。融創去年初在樂視網、樂視影業及樂視致新共投資150億元,其中樂視網佔約60億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484&issue=20180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3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