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昇恒昌四千員工每周全台跑透透 發揮創意扶助弱勢 老董帶頭拚公益員 工越做越「回甘」

2012-10-01  TWM




每逢周末,穿著黃色背心、胸前有一塊紅色免稅商店標誌的昇恒昌員工,就像一群小蜜蜂,由江松樺父子帶頭,飛到全台灣各個角落做公益。

這樣的行動,已經經年累月,但,多年如一日。

撰文‧劉俞青

九月十五日星期六的下午,入秋以來第一道東北季風吹襲,外頭大雨滂沱,但台北市松山菸廠內一場為失智老人舉辦的活動照常舉行,江建廷一身溼透,準時在二點半小跑步進入會場。這已經是《今周刊》最近一年來第三次和他在公益活動的場合上碰面了。

江建廷是江松樺的獨子,擔任昇恒昌的執行副總經理,今年剛滿三十歲,身高一七五公分,單身,是標準的「富二代」。但周末假日,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勤跑公益活 動的場子,只要員工告訴他要去參與哪個公益活動,無論是探視新竹尖石鄉山上的孩子,還是花蓮的淨灘活動,他能到一定到。一年五十二周,至少一半以上的周 末,都可以看見他到場加油打氣的身影。

和一般企業做公益的目的,多半以提升企業形象不同,昇恒昌上下四千多位員工,是長年不分職位高低、由董事長江松樺父子帶頭,捲起袖子一起做公益。江松樺告 訴員工:「你們出力就好,錢的事我來。」各部門可以按照自己的專長或關注的社會領域,選擇適合的公益活動參與,至於所需的經費,只要報上去,公司很快就撥 款支持。

做公益自己也受益

員工因奉獻社會 在工作上更有向心力公司力挺員工做公益的政策一下達,員工間自然而然產生一種同儕效應,很快地,各式各樣的公益活動有如雨後春筍,在昇恒昌的各部門間擴散開來。

員工提出做公益的點子非常多樣豐富,從更生團契到急難救助、從清寒鼓勵到身心障礙扶助、從環境保育到法律受害者的保護,還有捐助醫療設備、關懷弱勢兒童 等,簡直包山包海;有員工當起說故事媽媽,講故事給偏遠地區的孩子聽;資訊部同仁跑到大老遠的山裡,幫孩子修電腦;還有人倡導環保,發誓每個周末要讓一個 台灣沿海沙灘變得乾乾淨淨。

「大家都做,怎好意思不參與?我已經報名下禮拜的淨山活動。」一位才剛到昇恒昌上班一個多月的司機告訴我們。顯然這股同儕力量,像散發在空氣裡的香氣一樣,在每位員工身上發酵。

「做公益像喝茶,做的時候很辛苦,但做完之後,嗯,會『回甘』。」在大雨中,站在街頭拿著引路的牌子,指引大家公益活動場所方向的一位年輕員工,意外對我們說出非常有哲理的話。

「其實董事長不只出錢,也很出力。」昇恒昌名下共有三個基金會,三個基金會的共同創辦人陳銀欉說,做公益其實利人利己。「很多年輕員工因為公益的付出之 後,開始懂得體貼主管,也體貼家人,對自己的人生產生很大的變化。」但站在公司經營管理的角度,也同時符合統御領導與提高向心力的功能,一舉多得。

經商不求最大利益

提供所有員工午餐 免費讓優質商品上架陳銀欉和江松樺認識快二十年,看著昇恒昌從無到有,到如今幾乎獨霸台灣免稅商店;也看到江松樺對公益的付出,很多活動他都是親自撩下去做,他說江松樺做公益是真心誠意,發自內心。去年昇恒昌更是唯一獲得國家公益獎的營利團體。

「我學佛,對於生死,每天在面對;當你要走時,有這麼多錢要做什麼?」採訪之間,江松樺不只一次提出對「錢」的看法。不只做公益,他的經商之道,很多不符 合教科書裡學到的「利潤極大化」原則,包括他給員工很好的福利,每天中午都免費供餐給員工,連離島及機場據點都照樣供餐,昇恒昌因此員工流動率很低。

江松樺對股東願意分享,所有股東都樂意掏錢增資;他甚至要員工下鄉去找具備台灣特色的產品,昇恒昌掏腰包為這些不懂包裝的台灣產品做企畫、包裝,然後就在 寸土寸金的免稅賣場裡販售。他不打自有品牌,要客戶喜歡的話,就向這些上游廠家下單;員工透露,這部分業績,「幾乎沒有賺錢」。

「我自己就是按照《弟子規》上所言,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給大家看。」今年年初,江松樺還在公司的月會上這樣對員工說。因為做公益不能強制規範,即使獎勵, 也只限於口頭,江松樺希望所有的員工都是發自內心,「因為唯有真心付出,回饋才會甘甜有味。」但也因江松樺這幾年年事漸長,一些太遠、跑不來的公益場子, 兒子江建廷開始接棒上來,而且,跑得比爸爸還勤快。

江建廷從小就是留學生,幾年前,頂著國外漂亮的學歷光環回國,還受到爸爸的感召,主動當了一年的兵。退伍之後,被派到第一線銷售,「一站就是十個小時,而 且和所有同仁一樣結算業績,客戶不認識我是誰,當然不會特別找我購買,但所有產品品項、特色、價格,我都背得滾瓜爛熟。」江建廷說。

江松樺把「身體力行」四個字,用在教子上、經營企業上,當然,也用在公益上,他曾說:「在佛面前,所有種下的福田,最後都是自己收割。」江松樺顯然領略心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31

廉價派遣工十年增加七倍 政府帶頭壓榨台灣薪資大崩盤

2013-09-30  TWM
 
 

 

為了撲熄主計總處公布實質薪資倒退的民怨,基本工資好不容易調漲了!

但是我們的勞動市場,真的有因此改善嗎?

除了「22K」現象,逐漸惡化的「派遣工」,正在改變台灣的就業形態。

糾紛不斷、立法延宕,濫用派遣已成為台灣薪資倒退16年的幫凶!

撰文‧楊卓翰、林麗娟 研究員‧楊政諭A八○,這是秀珍在某電信公司工作時的代號,在這裡,主管不知道她的名字。和她坐在同區,兩百多張辦公桌的名牌上,一樣都只以代號示人,她們是一群沒有聲音,也沒有名字的派遣工。

一年一簽的工作,沒有獎金、休假、福利,但她們願意忍耐並接受,只盼望有一天可以從派遣變正職,人生就有新希望。然而,秀珍的期待愈來愈不可能實現了,因為台灣正邁入「低薪派遣」的時代!

大學幼保系畢業的她,今年三十一歲,在這家電信公司客服部門當了六年多的派遣工,薪水還不到兩萬五千元,只有正職的一半。父母總是不解地問:「這麼大的電信公司,難道你能力那麼差,做了六年還不能升上正式員工嗎?」秀珍父母的質疑,是社會的主流看法,認為當派遣工是自己不上進。秀珍只能無奈地搖頭:「不是我不努力,而是高雄這兩百名客服人員都是派遣工啊!」她每天值班八小時,一周四十小時,環顧四周,整個公司的客服中心,正職還不到派遣人數的一半。七年來,轉為正職的人也僅有十多位。

勞工界的孤兒!

五十七萬派遣工 比外勞還弱勢原本,派遣工是企業用來應付臨時性、季節性的工作需求,屬於短期、非常態工作。但是,從民間企業到政府,都嘗到派遣人力低成本的甜頭,大家愈用愈沒有顧忌。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統計,今年實質平均薪資(薪資扣除物價膨脹)一口氣倒退回十六年前的水準,除了「22K」(大專畢業生到企業實習方案,月薪二.二萬元)之外,派遣已成為另一個箍住年輕人薪水的魔咒。

以秀珍的例子來說,他們不是電信公司員工,而是透過第三方的人力派遣公司,外派到電信公司工作。所以,派遣工的「雇主」不是電信公司,而是人力派遣公司,電信公司只是「要派公司」,不但不用對派遣工負法律責任,連廁所衛生紙都不肯多給,一人發一捲,用完才能再領。

法律上,要派公司不用支付派遣工保險、獎金、休假等福利,甚至資遣派遣工時,要派公司連資遣費都不用出。派遣工也沒有任何升遷管道,他們連名片也沒有,因為公司根本不承認有這些員工,像用完的寶特瓶,喝光後就丟回給派遣公司資源回收。

○八年金融海嘯後,台灣的派遣人力大幅增加。學者及勞委會也統計,臨時性或派遣勞工人數從○二年的七萬多名,暴增七倍,到去年的五十七萬名,早就超越外勞的四十萬名,但他們的工作卻比外勞沒保障。

薪資倒退嚕!

年輕人就業難 把派遣當正職跳板文化大學勞工系副教授李健鴻更估算,像派遣這種「非典型就業」,在台灣實際數字可能超過百萬;也就是說,每十名勞動者,就有一名可能陷入像秀珍這樣惡劣的就業情況。主計總處統計,台灣去年經常性的平均薪資是三萬六千元,還比十年前少六%,但是國科會調查派遣人員平均薪資,僅是二萬六千八百元。派遣,已成為拉低台灣薪資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令人擔憂的是,年輕人已成為派遣最大的「寶特瓶貨源」。台灣失業率居高不下,十五至二十四歲青年失業率飆破一三%,這群初出校園、沒經驗、沒本錢的年輕人,愈來愈多人的第一份工作別無選擇,就是「派遣」。

國科會調查,台灣五十七萬名的臨時和派遣工中,二十四歲以下勞工占了三成,而三十四歲以下竟占了六成五,派遣業者有大量「寶特瓶員工」可以使用。為什麼他們願意忍受?「很多人心想,先暫時做一下當跳板,還有機會轉正職。但是很多人一做,就是好幾年。」一名派遣公司的業務員說。

這股派遣浪潮已經席捲所有產業,不止低階職務,甚至高階職位也無法倖免。

大學畢業、現年二十八歲的許嘉雷(化名)在退伍後,就是透過派遣公司在IBM上班,工作內容是維護主機和系統測試,今年邁入第三年。

公司的一切,許嘉雷都熟悉,做的事情及工時也和正職一模一樣。就定義來說,他早就是長期雇員,但許嘉雷無奈地說,「薪水硬是差了二萬元,只有正職的六成。年終、三節獎金更是看得到、吃不到。」在公司待了三年,「連尾牙都不讓我們參加!」他還透露,有個單位原本機房主管還是正職,誰知從去年起,連部門主管也變成了派遣工,「整個部門都是派遣工在做。」「轉正職」的夢碎,許嘉雷也想過換工作,可是,房租怎麼辦?雖然有穩定交往多年的女友,他卻遲遲不敢和她談到結婚,因為過一天算一天的不確定感,已經讓他對未來與承諾失去信心。結婚、生子、買房,在他眼裡是好遠好遠的目標。

許嘉雷指出,IBM的派遣薪資已比其他同業大方,在各國都有用派遣工,這也早就是全球趨勢,「但台灣法令有沒有跟上,保護派遣工?答案是:沒有。」IBM副總經理林芳妃則表示,公司在全球各地雇用派遣勞工,絕對符合當地法令,並無違法。

大公司猛用派遣!

左手玩社會企業責任 右手剝削勞工一向「自我感覺良好」的總統馬英九,日前雖也為年輕人的低薪問題「感到歉疚」,卻沒有發現當他追求台灣經濟成長時,激增的派遣工市場,惡化的勞動條件,已讓多少台灣年輕人失去夢想?

趨勢愈來愈明顯:失業率走高、薪資降低、犧牲勞動條件的派遣工愈來愈多。企業長期雇用原本臨時性的派遣工,來壓低勞動條件,減輕勞動成本,結果是犧牲勞工權益來成就企業利潤。

光是雇主提撥勞退、勞保和健保不用負擔,以每月薪資二萬五千二百元的派遣工來說,就能省下四三八四元,一年可省五萬元,這還沒算進年終和資遣這些費用。這也是為什麼人力派遣公司統計過去八年,民間企業登錄網站徵求派遣工的筆數暴增十九倍,每天有高達將近三萬筆的派遣機會。

「很多應負擔社會責任的公司,還有中華郵政、中鋼、公廣集團等,都大量使用派遣工,而且超過十年的派遣工不在少數。」台灣通信網路產業工會理事長張緒中說,「這個『奴隸』市場有多巨大,左手玩社會企業責任,右手卻壓榨勞工『假派遣、真剝削』,說一套做一套,都是披著羊皮的狼!」政府是派遣工大本營!

愛用廉價高材生 比率最高逾六成不只是民間企業愛用派遣工,更誇張的是,政府竟然才是全國最大派遣戶,而且還用低於合理薪資三到四成的超低價,讓台灣的薪資更進一步崩壞。

在政府預算和人力縮編的情況下,業務量卻不斷增加,讓政府把腦筋動到派遣工來。根據監察院去年調查政府派遣勞工問題時發現,農委會及所屬機關派遣勞工達二八○三人、經濟部有二四三三人、教育部有一一七四人,高居各部會前三名。整個中央機關派遣勞工竟超過萬人。相較於日本和德國明文禁止政府公部門用派遣勞工,為什麼台灣政府卻自己大大用起派遣人員?

監察院最新報告指出,台灣政府去年採用一萬一千名派遣工,其中,碩士生就占了一千二百位,超過一成,而這些高學歷派遣工,有二○%的年資都超過五年。

今年三十多歲的李天強(化名),長年在教育部擔任派遣工。國立大學研究所畢業,擁有高學歷的他,派遣時間長達六年。

「我們單位派遣工也占了五成,而且就是要求大學學歷。」李天強說:「我們做的工作,和公務員完全一樣。」但是,他的薪水卻和正職差了不只一倍。

「我有碩士學歷,進去時就領到四萬二千元,做了六年,雖然比派遣到民間企業穩定,但本來與我是同事的公務員都已經變成我的主管,我卻還在領一樣的薪水。」他說。「當然不公平啊!但是失業率那麼高,我們在外面也不見得找得到工作,就這樣卡在中間……。」特別像是中研院、國家圖書館,任用比率甚至高達六○%以上。

這些,就是政府透過招標「低價採購」來的廉價高材生。

帶頭壓低薪資!

採最低價搶標 把派遣人力當商品政大勞工所教授林佳和說,本來政府的採購勞務,只有「雇傭」和「承攬」,派遣是違法的。「但隨著政府討論派遣合法性時,大法官會議卻把派遣解釋成符合《政府採購法》。從此,政府就能明著採購派遣。」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鄭津津就在行政院研考會的一篇報告中指出,政府大量採用標案,採最低價「價格標」,於是,派遣公司為了得標,自然就壓低「商品」的價格,派遣工這些「商品」,也就愈來愈不值錢。

「每一年都有新公司出來搶標,而且每一年的價格都愈來愈低。因為量大,所以他們都低於業界薪資水準的三到四成。標案價格越來越低,讓大型合法的派遣業者無法承接,最後接的派遣商,都是……嗯,鑽法律漏洞的。」一名知名派遣公司的中部主管說。

政府用低於市價四成的低標大量採購派遣工,在政府單位當過五年派遣工的謝先生感受最深。他在法務部待過五年,換過三家派遣公司,政府一開始從一人月薪三一五○○元開始招標司機,後來降成三萬元。派遣業者的利潤被壓縮,因此向派遣工抽取的「介紹費」也逐年增長,變相壓榨勞工。

「原本一個月派遣公司要抽七千五百元,但每換一家,條件就變差,」派遣公司找到各種名目向派遣工抽錢,「最後連勞保、健保都幾乎可以從我們身上扣回來,一個月活生生抽掉一萬元。」薪水愈做愈少的謝先生,最後因難以忍受而辭去派遣工作。

政府愛用派遣工,更因為他們招標的方式,反而助長不肖派遣業者。

鄭津津在報告中指出:「此一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專業具規模的派遣公司在沒有合理利潤的情況下,不願意再參與。」政府帶頭壓低勞工薪資,逼退良心大公司,讓接案的公司愈來愈小,更讓聽都沒聽過的人頭公司有機可乘。

原來,為了搶得政府標案,很多派遣公司生出許多人頭公司。「成立派遣公司資本額和員工人數都沒有限制,連報備、許可都不用,隨便一家公司就能成立三、四個人頭公司。」今年用A公司標、明年用B公司標,配合政府不讓派遣工累積年資和特休。派遣工,就像交接的桌椅資產,被派遣公司和政府單位挪來挪去。

法令三不管地帶!

派遣工竟執行政府公權力

不只如此,這些派遣工在政府單位裡的工作,都與正職無異,有些甚至還可以在公文上蓋章。監察院的報告就發現,以台電為例,台電的招標設計圖、工程附屬機械設備之規畫設計、計畫型工程機械相關圖資審查、工程品質督導等,都是派遣工在做。

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就質疑,這些派遣工竟然能執行政府公權力,「我們要那麼多公務員做什麼?」而且,「很多企業都在看政府人力運用,政府既然帶頭用派遣工,民間企業哪裡不會學?所以我們的薪資和勞動條件一直往下掉,這是一個很大的主因。」中研院院士胡勝正也認同孫友聯的看法,「台灣的薪資差距擴大、勞動條件降低,若從較大的格局來看,是因為全球化,高階的薪水愈來愈高,低階的工作,如果可以取代,那麼薪資就會愈來愈低。」胡勝正舉例,「像電信客服現在連整個服務區塊,都可以外包給大陸了。」全球化競爭之下,沒有差異化的職業,自然容易被取代。

然而,台灣濫用派遣,卻讓這個情況變本加厲。原本確實需要這些臨時派遣工,但我們的企業卻把臨時工當正職在用。再加上「同工不同酬」的現象,等於是變相將勞動廉價化。

李健鴻更指出,台灣在轉型服務業時,薪資卻沒有同步成長。雖然服務業已占就業人口六成,但服務業薪資在過去十年幾近停滯,而台灣濫用派遣,讓這個情況變本加厲。原本產業上確實需要這些臨時性的派遣工作,但我們的企業卻把臨時工當正職在用。胡勝正雖認同派遣的立意甚好,但他仍搖頭說:「這個現象,是確實存在的。」「同工不同酬」的現象,等於是變相將勞動廉價化;醫療、法律、會計等領域,各行各業都樂用派遣。這些非典型勞工人數自然與日俱增,勞動市場已逐漸變成高度不穩定的非典型。「他們雖有工作,但薪資不足,形成『新貧階級』。」李健鴻說。派遣導致低薪人口快速增加,成為台灣實質薪資倒退的元凶之一。

怎麼解決?胡勝正認為派遣仍須健全的勞動市場才能發揮效用,因此最根本的法令必須先出爐,「這要從根本來治理。法令就要規定,從嚴治市。」回顧台灣派遣已有幾十年歷史,至今派遣卻仍沒有法規可循,勞工、要派公司、派遣業者三方的複雜契約關係,更成為勞資糾紛的溫床。勞委會在○九年到一一年,針對派遣業者進行調查,發現每年違反《勞基法》的比率高達八五%,其中以未給加班費、未依法提繳或調整勞退月提繳工資最嚴重。立法,勢在必行。

雖然胡勝正及國內勞動法學者都贊成將派遣法制化,不過,勞工團體卻有不同看法。孫友聯指出,如果派遣入法,並採負面表列,僅限制少數行業不能用派遣,等於宣告政府、企業可以「明著用」,害怕門戶大開。

新草案擬鬆綁!

門戶大開 正職工飯碗恐不保遺憾的是,勞團害怕的噩夢恐怕會實現,《今周刊》獨家取得九月六日最新修正版的《派遣勞工保護法》草案,根據這份相關人士口中「確定會送件」的草案條文中,雖然明確制定例如積欠工資、勞動災害的賠償責任,減少了派遣三方的責任規避,但草案中赫見第二十三條分為甲案和乙案,當乙案規定派遣工不得超過企業員額四○%時,甲案卻是「不規範要派單位使用派遣人數比例限制」。

「勞委會打算取消上限,覺得如果訂定上限,反而會『鼓勵企業用盡派遣員額』,增加派遣人數。」林佳和說。但是,這種解釋實在難以說服勞團,孫友聯就大力指責勞委會打算取消上限,再加上只針對保全、醫療等少數產業禁止派遣,根本是為了方便政府大量使用派遣訂出的法律,等於大開門戶,「讓企業和政府派遣於法有據,正職工將全面被取代!」他擔憂地說。

熟悉日本《勞動法》的文化大學法學系教授邱駿彥也提醒,就算是派遣業大興其道的日本,法規仍然規定一定的上限。邱駿彥說:「從國外的派遣進程來看,都是從嚴格到鬆綁。台灣卻是反其道而行,從鬆到嚴,與其說管制,不如說是『就地合法』。」就連贊同用派遣活化勞動市場的胡勝正也認為:「在開始的階段,我們應該先用正面表列(僅准許少數行業派遣,多數禁止),減少大家的疑慮。等我們熟悉後,知道怎麼做規範後,再轉用負面表列(僅禁止少數行業派遣,多數准許)。」即使如此,草案中也有關鍵的一點,特別受到學者和勞團重視,也就是第十六條「要派單位雇用派遣勞工,不得低於從事相同工作性質職務勞工之工資」。這正是德國和日本等先進國家所設定的「平等待遇」與「同工同酬」原則。

如果真的能實現,那就是台灣派遣市場的一大進步,因為「這麼一來,派遣工薪資會與正職一樣,不但可以減少政府和企業濫用派遣工的誘因,也能夠拉升目前派遣工的薪資。」林佳和說。而這正是保護派遣勞工重要的關鍵之一,這也是為什麼德國和歐洲雖然派遣勞工比率高,但是卻沒有像台灣及日本有如此嚴重的社會問題。

面對派遣魔咒,惡化年輕人的低薪問題,馬總統不應該只有歉疚,而是正視面對,整個社會更不該再冷眼旁觀。派遣法規最後定案究竟如何走,又會如何衝擊擁有一千萬勞工的勞動市場,身為派遣工的秀珍和許嘉雷或許無能為力,但是值得你我深刻思考與關心。因為,當派遣、低薪趨勢已成定局,用完就丟的派遣工已從藍領往白領延伸,若沒有完善法令健全勞動市場,你我沒有人可以逃得了「寶特瓶員工」的命運。

青壯年族群占最大宗——台灣派遣人力的樣貌

平均年齡33.1歲

平均月薪26819元

平均派遣工作年資3.89年更換派遣公司頻率3.31家

福利不如正職員工

——要派公司提供派遣工福利比率

項目 比率(%)

各項補助(生育、結婚等) 34.6

年終獎金 30.8

績效分紅 3.8

法定以外其他保險(如團體保險) 34.6 資料來源:2013年台灣非典型就業變遷調查

錯綜複雜的派遣三方關係

和傳統雇主及員工只有兩方關係不同,勞動派遣牽涉到三方。派遣業者雇用勞工,然後提供勞務給要派公司。對派遣人員而言,他聽命於要派公司主管,也受主管監督與指揮,但雇主卻是派遣業者。

帶頭壓榨!

政府是派遣人力最大戶

行政院所屬機關運用派遣人數

年別 實際運用

派遣工人數 中央各機關公務員人數 派遣工與公務員比率(%)2010 12985 186381 6.9 2011 11930 1871146.3 2012 10738 187670 5.7 資料來源: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銓敘部2009年中央機關派遣比重逾30%一覽表非正式人員占全部人員比率 機關名稱60%以上中研院、國家圖書館50~59%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文建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等11機關40~49%教育部、體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等12個機關30~39%交通部、衛生署、營建署、經濟部水利署、故宮博物院、國有財產局、原民會、客委會等20個機關

資料來源:審計部

2012年行政院派遣勞工運用人數排行榜

排行 機關 人數

1 農委會 2803人

2 經濟部及所屬事業機構 2433人3 教育部及所屬事業機構 1174人

資料來源:監察院

派遣工年年增,

比率逼近派遣大國日本

各國勞動派遣人員占全體勞工比率 單位:%台灣 韓國 日本 德國 美國2009年 1.1 0.4 1.8 1.6 1.5 2010年 1.50.4 1.5 2 1.8 2011年 1.4 - 1.5 2 - 註:台灣為僅占工商及服務業從業人員的比率資料來源:勞委會國際勞動統計

台灣派遣工人數成長

2002 2009 2010 2011 2012 7萬 51.7萬 53.9萬 53.1萬 57.4萬註:統計沒有獨立計算派遣,而是納入臨時性就業者資料來源:主計總處2012年勞動情勢統計要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072

高盛帶頭降薪,華爾街的「錢途」在哪?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1908

在2007年股市攀升和信貸擴張後,高盛的薪資水平創華爾街最高記錄。現在,隨著市場復甦,高盛再次率先做出行動:降低員工薪酬,提高股東回報

華爾街大型銀行準備降低員工薪資:

高盛將今年前9個月收入的39%作為獎金發放給員工,低於1年前的42%,更低於一些銀行金融危機前50%的比例。該比例也是高盛自從成為一家上市公司後的最低值。

截止2013年前9個月,高盛員工平均薪資下降5%,至319755美元。摩根大通員工平均薪資下降4.8%,至165774美元。瑞士信貸員工平均薪資下降16%,至204000美元。下圖是高盛平均薪資走勢(點擊放大):

在金融危機導致年終獎削減後,許多銀行的收入增加點燃了員工的希望。他們期待獲得豐厚的獎金。然而,因為銀行股東提高每股收益要求的壓力上升,因此銀行正準備削減員工的獎金。華爾街前5大銀行(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和花旗集團)的每股收益均不高於10%,這比信貸危機前水平的1/2還低。

JMP Group Inc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oe Jolson稱:

「總有人會失望,要麼是5年來一直沒有拿到真正現金獎金的銀行家,要麼就是銀行的股東。」

在提高員工獎金和提升投資者回報之間,高盛選擇了後者:

在支付員工獎金下降的情況下,高盛提高了對股東的分紅。

高盛將單季度每股的分紅數額從2012年初的0.35美元提升至0.55美元,升幅為57%。

在2012年之前,高盛從2006年來一直沒有提高分紅。

針對高盛的這種做法,德勤諮詢的Robert Dicks稱:

「銀行正採取平衡做法:一方面它們告訴股東和公眾稱,整體薪資正在下降;另一方面,它們繼續重點關注那些非常成功或者處於利潤豐厚部門的員工。」

「在這種平衡之下,有些員工受到擠壓。」

那麼,銀行的這種「平衡做法」會使那些員工收到擠壓呢?答案是低收益部門的員工。低收益部門的員工

在今年前9個月,華爾街前5大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收入上升16%,股票交易業務收入增長9%,固定收益交易業務收入下降11%。

Options Group的CEO Michael Karp稱,股票交易員和投資銀行家的收入可能會上升;相應的,固定收益交易員的收入會下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370

跑馬拉松健身兼「凍齡」 蔡明忠帶頭衝出佳績

2013-12-23  TCW
 
 

 

十二月十五日,「台北富邦馬拉松」再度鳴槍開跑,吸引了大約七萬人參加,其中,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首次挑戰「半馬」二十一公里,跑出二小時二十七分○六秒,也是國內大型企業負責人第一次參加正式路跑的好成績。

「台北富邦馬拉松」可說是國內各大小馬拉松賽的「鼻祖」之一,主辦單位富邦集團內部更是卯足勁來響應,除了大老闆親自跳下來參加之外,幾個月前,富邦內部就開設「running club(愛跑幫)」的員工集訓課程,當作員工教育訓練的一部分,請專業的路跑教練來教大家如何跑步,鼓勵員工多多參加路跑健身。

而蔡明忠自己當天不僅全程跑完二十一公里,還來不及喘一口氣,媒體採訪就蜂擁而上,他還能立刻氣定神閒地接受採訪,侃侃而談運動健身之道,體力驚人。

蔡明忠說自己從二○○○年決定戒菸開始,就不曾再抽過一根菸;運動也是一樣,從幾年前建立運動習慣開始,就不曾停過,「我感覺自己的年齡就停留在開始運動當時。」蔡明忠用「運動的好處」為時下流行的「凍齡」下了新注解。

路跑運動正夯,蔡明忠領頭衝出好成績的同時,也為企業健康形象做了最佳的示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096

鴻海內鬼算什麼!老闆帶頭A回扣

2014-02-10  TCW
 
 

 

問問科技人,公司裡哪個職位最有機會吃香喝辣、最受老闆信任、在外面最能呼風喚雨?十之有八九的答案是:採購。

十五年老臣一夕變內賊一年手握五百億採購金,「權勢遮天」

二○一四年才開年,檢調就對鴻海SMT(表面黏著)技術委員會多名高層展開索賄案調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為此在一月二十六日大呼「痛心」,因為跟了他十五年、領走六億元股票、薪資、獎金的前資深副總經理廖萬成,竟以二千三百個人頭帳戶,向供應商收取高額回扣。

郭台銘對人性為何如此貪婪,困惑不已;然而,如果剖析鴻海的「技術委員會」(簡稱技委會)結構,也就不難理解,廖萬成為何有這麼多「機會」可以貪婪了。

首先要瞭解,為何設立技委會?如果說,鴻海的十二個次集團(前稱事業群)是依照產品區分的縱向結構,彼此間因為激烈競爭績效、爭取資源,設有各種防火牆防堵資訊外洩,但如此一來橫向資訊就不流通。郭台銘在二○○○年前後,親自向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取經,習得了技委會制度,就是要解決集團內橫向溝通不良的問題。

技委會又分「文」、「武」兩類,前者屬於支援性質的後勤單位,後者則負擔技術開發、採購、資源調配等開創性業務,實質權力遠大於「文」技委會。

以SMT技委會為例,這種用在手機、電腦、消費性電子主機板上的製程,整個鴻海集團內有數千條,從設置與否、採購誰家的設備、設備規格訂定、事業部之間如何調配產能、再到相關技術開發等等,全由此技委會負責,手握一年四、五百億元的採購金額。無怪乎前鴻海高層形容廖萬成是「權勢遮天」。

「只是設備、零件規格的○.一公分改變,就能決定供應商誰走、誰留,這權力還能不大嗎?」一位鴻海前高層主管說。

郭台銘也不是不知道,採購面對的誘惑甚大,因而採取過多種防堵手法,包括定期輪調、採購人員簽訂切結書並公佈財產,下層貪污、上層也要連坐受罰,供應商賄賂查證屬實,必須罰款十倍等等,但最後還是爆出廖萬成事件。

於是,近期鴻海增設「舉報信箱」,檢舉平台從電子郵件、微博、微信一應俱全,內部員工傳言,郭董還祭出「查證屬實、分三成獎金」的高額誘因,整肅風氣。

二十六日他也宣示,要把現有幾千家供應商,在三年內淘汰八成,未來專注扶持優質廠商。

直接送、拐彎送、投其所好三大回扣手法,一招比一招高竿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鴻海的這些辦法,科技界也有不少公司實施,但「回扣」風聲依舊不時傳出。用「手段高下」來區分的話,還可以歸納出以下三種類型:

一、單刀直入,現金交易

顧名思義,這類採購是親自上場拿錢,談好採購金額的回扣趴數後(通常是一%),供應商會自動把現金送到家裡,拿取之間,來去不留痕跡。半導體界還有過,設備商為了打點通路,開了兩輛賓士車到採購主管家裡,留下鑰匙,車子當場就換了主人。

不過這種過於「直白」的做法,偶爾也會踢到鐵板。有一次,一位筆電集團公司的採購經理向一家晶片公司索取回扣,不料卻被這家晶片公司董事長一狀告到筆電廠副董事長,副董事長當場非常震驚,因為這名採購經理已經跟著他十餘年,一直深獲信任,最後這位老臣不僅沒撈到好處,不久連工作也丟了。

二、借刀殺人,白手套公司過一手

在科技界最離譜的例子,當屬老闆帶頭「拿」回扣的怪象。業界就盛傳,想跟某跨足多個領域的集團做生意,就得想辦法巧立名目,支付一筆報酬到該老闆設立的白手套公司。這筆錢不只老闆拿,還要一路下分到三、四層主管,也算得上是「雨露均霑」的共犯結構。

最有趣的是,這似乎已經成了該公司的另類「企業文化」,從上到下拿得理直氣壯。不給?可以,出貨稍有瑕疵就整批退貨,訂單內容一日三變,給足排頭。

另一種白手套,則是讓採購的「親朋好友」直接入股,拿到高額訂單,股價有所反應,資本利得不必扣稅又正大光明,長期合作,形成「血濃於水」的利益共同體。

三、笑裡藏刀,從球場、牌桌下手

比起上面這兩種做法,真正高明的是在不知不覺中,在果嶺上、牌桌間,互相傳達心意。

科技界愛打小白球者眾,一週打上三、四場是很正常的事情,有時候在球場上談訂單,品牌廠老闆揮揮手,告訴你說「打贏我再說」,於是乎開始玩鬧式的對賭。

輸一桿罰個三、四十萬,反正球場上大家好玩,打球也屬於個人行為。結果一場球三十六洞打下來,代工廠老闆可以輸掉六、七百萬,等於兩輛賓士。表面上看起來灰頭土臉,過兩天上億元的訂單到手,兩輛賓士算得了什麼?

只是要輸得這麼漂亮也不是那麼容易,總是會有那麼幾天,上游的老闆怎麼打就是打不順,桿子一扔不玩了,糟糕那生意該怎麼往下談?不如換個地方。國內打不順就往國外跑,東南亞、中國,甚至夏威夷,三天的高爾夫「商務行程」,包打球、住宿、遊玩,一樣可以談得賓主盡歡。

若有人就是不愛打小白球呢?不要緊,總會有別的嗜好,例如四個人一起坐下來研究中國國粹。很奇怪,品牌廠老闆手氣就是特別好,怎麼碰都能和。供應商或組裝廠老闆的牌技卻一個比一個差,八圈摸下來,一樣輸掉幾百萬。

當然,如果每次都輸也太沒勁。最厲害的高手是能控制輸贏局面,賭十次輸六次,讓人覺得雙方實力在伯仲之間,等到談生意的時候又心照不宣。

又或者,有些藝術氣息高的老闆,不喜在小白球或牌桌上談生意,但是辦個畫展、攝影展、骨董鑑賞會等,總需要有人捧場衝人氣吧?於是一場展覽辦下來,下游廠商爭先恐後到,如果有拍賣,也是一個喊價比一個高,讓人深深覺得台灣的文創產業有這些老闆們加持,前景肯定無量。

事實上,這些球技好、牌技好,有藝術氣息者,不見得是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更多是國外品牌大廠國際採購處(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Office)的人員,他們手握千億預算,一張訂單就能決定一家下游廠商一整年的業績好壞。

「直接收回扣、拿好處,那種做法都很low(不入流),也很容易讓人抓到把柄,最高明的是像胡雪巖那樣,找到你的興趣,投其所好,讓『關係』與『利益』難分難捨,」一位前外商品牌廠公司高層說。

興趣可以很廣泛。業界就盛傳,一位可直接指定採購下哪家廠商訂單的國際品牌手機廠研發高層,不過隨口一句「對房地產有興趣,想搬到信義區附近」,就有人送上豪宅一戶。

業界行規歪風難止只要不玩得太過火,公司「看不到」

以上這三種談生意的方式,難道不受公司治理的規範限制?「說穿了,這就是業界的行規,老闆們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要玩得太過分就好,」一位在科技界十年人士透露。

最糟糕的是,「當所有人都收回扣而你不收,你一定被視為眼中釘,」該人士感嘆:「在這一行待久了,白的也變成黑的,」他強調,不是說科技界中沒有清流,只是大多數的人都遊走在灰色地帶。通常出事的,都是收了好處不辦事,弄到下游廠商不爽,才會反捅一刀,不然「誰會想去陰掉衣食父母?」

一位科技顧問公司高層認為要杜絕歪風,還是要從制度設計著手。「老闆如果願意多給,不管是用高薪或是配股,讓這些人知道去外面收好處,遠不及幫公司爭取利益,行為模式自然會有所改變。」說到底,企業文化才是防弊的釜底抽薪之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78

外匯教父帶頭瘋 熱炒REITs冷飯

2014-03-03  TCW  
 

 

國內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可能又將少一檔!二月十九日,駿馬一號公告將召開受益人會議,進行清算決議,這是繼三鼎、基泰之星後,國內第三檔遭受益人提出清算下市計畫的REITs。

鑽法規瑕疵連房市名人,也來分杯羹

受益人以散戶為主的駿馬一號,堪稱國內REITs清算套利的最後一塊肥肉,因為剩下的五檔REITs,籌碼集中在富邦金、國泰金、新光金等大型金控和機構法人手上,被視為固定收益工具,往往握住不賣,小股東想要喊賣樓或發動清算,難如登天。

這次發動駿馬一號清算提案的五位受益人共持有駿馬一號逾一六%股權,據瞭解,幕後操盤人就是曾經參與三鼎、基泰之星清算過程的同一批外資金童,金主則包括上市櫃殯葬公司老闆、房市名人劉媽媽等人。

事實上,從基泰之星、三鼎,到駿馬一號,都看得出外資金童的操作痕跡,包括有「外匯教父」之稱的前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子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陳聖德、外資人脈豐厚的京城銀行董事長戴誠志、曾任高盛證券台灣區總裁的張果軍等。

這批精明的外資金童,瞄準國內REITs先天不良的法規限制,以及後天失調的產品設計,把國內REITs變成有利可圖的套利工具,既有固定收益的保護,又有機會賺取資產清算後的鉅額利潤,可說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

從法規面來看,有別於國外REITs採「公司制」,管理機構可透過買賣大樓來活化資產,國內REITs採「信託制」,管理機構只負責大樓出租修繕等事宜,無法幫投資人創造更高的收益率。

負責管理駿馬一號的台嘉國際總經理林裕仁指出,國外的REITs操作靈活,既能不斷擴大資產,也可處分手上資產、獲利了結,並隨時反映到淨值上,股價自然就連動上漲。相對的,國內通常由三、四棟大樓包裹成一檔REITs,礙於法規限制也不允許擴大發行,造成規模偏小,財務操作不易。

近年來房地產價格飆漲,但資產漲價無法反映到REITs淨值上,二○○九年三鼎和基泰之星還曾折價到五、六元,連淨值的五成都不到。反而,一旦REITs清算,或是標的物中的大樓處分,更能獲取超額報酬。三鼎與基泰就是最好例子,當初買進這兩檔REITs的投資人,獲利至少五成。

按照法令,REITs清算程序需五○%股權以上受益人出席受益人大會,會中經三分之二股權受益人讚同,就可進行清算。自從三鼎、基泰之星完成清算後,買進REITs並推動資產處分或清算,成了有利可圖的金錢遊戲。

金童鴨子划水集結市場力量,速戰速決

去年底,持有國泰一號REITs的投資人,就曾合力向國泰一號的管理機構國泰建經提議,賣掉旗下三棟資產之一,位於台北西門町的「中華大樓」。但國泰一號的大股東、持股約五成的國泰、新光和富邦等金控業者卻連成一線,另行提出都更案,硬生生把中華大樓處分申請打回票。

據瞭解,在國泰一號上踼到鐵板的投資人,眼看無法在國泰一號上吃到甜頭,就轉向發動駿馬一號清算案。這批嘗過三鼎和基泰之星清算案甜頭的外資金童們,早在一年半前就鴨子划水,從市場大量買進駿馬一號,掌控逾五○%股權後,接著集結市場派力量,向受託銀行要求清算並處分資產套利。

駿馬一號其中一位張姓受益人表示,國內REITs是價值被嚴重低估的標的,賣掉比出租更具效益。目前國內REITs配息率約三至四%,雖然優於定存利率,但成交量偏低,是台股的冷凍櫃商品,「駿馬一號清算後,距離目前市價仍有近兩成的獲利空間,相當於十年的定存利息。」

目前,主管機關的態度將是駿馬一號能否順利完成清算的關鍵。三年前,金管會不樂見REITs檔數減少,曾經技術性退回三鼎與基泰之星的清算案,結果造成三鼎和基泰之星清算案從二○一○年七月提出申請,直到二○一二年三月底,才達成清算決議、終止上市,足足花了一年半以上的時間。

隨著金管會換了新主委曾宗銘,對於金融監管持較開放的態度,加上房地產仍處於相當高點,有利於資產處分,因此,曾在三鼎與基泰之星賺到大錢的這批投資人,成了此次操盤駿馬一號提出清算申請的要角,最快可望在未來半年內達陣。

不過有了三鼎、基泰之星的前車之鑑,這次提出清算的駿馬一號的投資人不僅要求召開受益人大會進行清算決議,就連清算的內容也一併提出,希望在受益人大會上一次表決,以免夜長夢多。

駿馬一號股本約四十二億元,規模不算大,加上目前利率低、資金便宜,據一位參與駿馬一號清算下市計畫的投資人指出,外資金童透過融資方式、結合金主,砸下近三十億元,花了一年半時間佈局駿馬一號,成本約在十四元,資產清算後預估每股可望達到二十二元,套利空間高達逾五成。

在房價飆漲、租金收益率下滑的大環境下,國內自二○○七年後就沒有新的REITs發行。隨著駿馬一號進入清算表決程序,國內可能只剩下五檔REITs,如果現行的「信託制」管理制度不改,未來不動產證券化市場注定是一攤死水。

【延伸閱讀】駿馬一號,REITs清算最後一塊肥肉—近期REITs清算下市獲利狀況

1.基泰之星:標的物--基泰建設世紀羅浮大樓部分樓層、大湖商旅大樓清算下市時間--2012/2/3套利空間--約40%

2.三鼎:標的物--前瞻21大樓、香檳大樓及誠品物流大樓部分樓層清算下市時間--2012/3/30套利空間--約60%

3.駿馬一號:標的物--國產實業大樓、中鼎大樓及漢偉資訊大樓清算下市時間--最快半年內套利空間--約50%

資料來源:證交所、公開資訊觀測站 整理:鄧麗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372

《吃出健康》突襲員工抽屜查零食 慶生會吃水果、沙拉 董事長帶頭低GI 全公司減掉460公斤

2014-08-04  TWM
 
 

 

和泰興業在董事長蘇一仲的帶領下,將日本大金空調打造成領導品牌;今年七十多歲的蘇一仲,不僅自己力行低GI(升糖指數)飲食,還帶領全公司員工具體落實,成為健康幸福的企業。

撰文‧許瓊文

時常出現在電視上的大金空調代言人,正是總代理和泰興業董事長蘇一仲,身高一八○公分、今年七十多歲的他,體態勻稱,看上去沒有多一分脂肪;事實上,四、五年前,蘇一仲健康檢查時並不是如此,他不但體重過重,血糖、血壓也都亮了紅字,BMI值二十五.九(標準值在十八.五到二十三.九),腰圍也都超出標準。

以身作則 只吃八分飽,想吃牛排「聞香」就好熱愛美食的蘇一仲,很難拒絕美食的誘惑,但偏偏他最喜歡高GI值的食物。以前他很喜歡吃牛肉麵、油飯,提到蒜味肉羹、蚵仔麵線、肉粽、肯德基炸雞、脆皮烤鴨等,蘇一仲更是如數家珍。

但是,在看到健康檢查報告後,蘇一仲決定聽從營養師的指導與建議,開始建立健康飲食觀念,避免加工食品,儘量選擇清淡的食物。

「以前我都吃白米飯,現在改吃糙米,而且吃八分飽就好。」蘇一仲說,不只如此,他還遵照營養師規定,早上吃五穀米,中午自己帶便當。晚上若有應酬,也會自己帶一盒糙米便當,「客人吃牛排,我吃糙米、配青菜,如果想吃一點牛排,我就拿起來聞一下,『聞香』就好,不要吃進去。」蘇一仲打趣地說。

而蘇一仲以前熱愛的甜食零嘴,GI值也都相當高,吃多了很容易上癮,現在則是全部忌口,一點零食都不碰。在有效控制高GI值食物攝取後,搭配瑜伽、氣功等運動,蘇一仲現在的體重回到應有的標準,BMI值也回覆正常。

蘇一仲在有效控制飲食搭配運動後,發現自己不但變得更健康,也更有活力。因此,他有感而發,「員工是公司最大資產,員工健康,公司才能健康經營。」蘇一仲發現,每年公司都有提供員工健康檢查,「檢查出來有問題又怎麼樣?沒有後續追蹤,錢等於白花。」於是蘇一仲先聘請一位專門照顧員工健康的健康管理師,每天坐鎮和泰興業辦公室內。

和泰興業的健康管理師王連馨,等於是和泰興業所有員工的健康保母。除了負責不定期安排健康講座,教導低GI飲食觀念,且提供健康諮詢、關懷服務,在經過員工同意下,追蹤員工的健檢報告,隨時提醒健康異常的同仁注意自己身體狀況。

「我們有些重點關注的個案。」王連馨說,例如有一位主管的血糖飆高到三百多,王連馨就會開始追蹤,找對方進行一對一面談,瞭解他的工作狀況、飲食習慣等,提供他正確的飲食以及運動的建議。

如果遇到勸導不聽的同仁,王連馨會請董事長蘇一仲親自出馬,直接勸導同仁,讓他們的數值回歸正常。而蘇一仲有時還會突襲員工抽屜,看看是不是有高GI值零食。

誘之以利 三年共發出二十萬的減重獎金除了在每個辦公樓層都設有血壓計、體脂機、眼壓計等,並鼓勵員工自己帶便當、餐具。另外,王連馨說,為了避免吃進過多的「糖」,公司會提供各類低糖飲料,讓大家喝得更健康。

遇到慶生會時,免不了要吃一頓,但是在蘇一仲的大力勸阻下,將原本的蛋糕、飲料換成水果、沙拉。低GI的飲食法則「一開始我們講太多,大家還是不理解,所以我們儘可能簡化,告訴同仁一些大原則。」王連馨說,例如:儘量少吃加工食品,吃食物的原味,少吃過度烹調的食物。

王連馨發現近三年推廣低GI飲食原則,以及推動減重運動後,全公司約一百多位員工總共減了四六○公斤;BMI值合格率從四七%,提高到五二%;糖化血色素值大約有七、八位同仁超標,但是三年來也平均下降一個百分點。

和泰興業連兩年獲得台北市松山健康服務中心減重獎,三年下來發了至少二十萬元的減重獎金,可見蘇一仲相當重視員工健康,也堪稱幸福企業典範。

和泰興業

成立時間:1963年

負責人:蘇一仲(前)

資本額:4億9200萬元

主要業務:日本大金

空調總代理

健康管理加運動,助員工減重——和泰興業3年健康成績單

全公司減重460公斤

BMI值合格率從47%,提高到52% 7、8位同仁糖化血色素值超標,3年來平均下降1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和泰興業

員工健康照護3措施

引進健康管理 護理師推動健康衛教,力行低GI飲食,以及健康檢查的後續追蹤輔導設置健檢器材 在辦公室設置眼壓計、體脂機、血壓計,讓員工隨時使用,留意身體狀況成立運動社團 由董事長帶領,員工一起上瑜伽、氣功等課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25

比特幣閃崩帶頭,電子貨幣遭遇黑色星期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247

周一比特幣閃崩,跌幅一度逼近40%。比特幣連續下跌數周後跌幅惡化。(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比特幣從去年11月的1242美元高峰開始跌去了一半多,不過有趣的是比特幣還不是所有加密數字貨幣中跌幅最慘的。暗黑幣(darkcoin)暴跌48%,萊特幣(litecoin)跌去了23%。

周一在BTC-e exchange上交易的比特幣一度跌至309美元,日內高點則為497.79美元。目前1比特幣又回到了452美元附近,但是交易量萎縮到了極低水平。


另一個交易所Bitstamp上跌幅較小,但同樣跌去了27美元,從今天開盤498美元價格下跌了5.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66

羅榮岳帶頭衝 六十年老品牌掛牌新生 不只賣鞋 阿瘦皮鞋要當「足部通」

2014-09-08  TWM
 
 

 

九月十五日,阿瘦皮鞋確定掛牌上市。這個經歷一甲子的品牌,是台灣鞋業第一大品牌,也是第一大通路,經過去年的體質調整,阿瘦變得不一樣了,除了皮鞋以外,要找到年輕客戶,也要從老客戶身上挖掘更多商機!

撰文‧許瓊文

走入阿瘦皮鞋位在內湖成功路上的新形態店,客人總是在被吸引進來後,逛了一圈才赫然發現,「這是阿瘦皮鞋啊!」除了明亮寬敞的擺設外,鞋款的流行感,以及新款公司logo拿掉中文字,只留下英文「A.S.O」,讓人有錯置在國際品牌的感覺。

這家內湖新形態店,是在去年進行改裝,九月重新開幕,店長葉小芳說:「改裝後進來店裡的客人年齡層下降,以前大概是四、五十歲的熟女,現在是三十歲左右的年輕美眉,逛一圈後,才意外發現這是『阿瘦』,跟她們印象中的很不一樣。」是的,阿瘦皮鞋變得不一樣了!對經營超過一甲子的阿瘦皮鞋來說,最大挑戰就是要靈活有彈性地跟著市場轉變。

專門店提供買鞋建議

襪子、皮件全都賣

在台灣已經是第一大品牌的阿瘦,未來的成長動能在哪裡?還有成長空間嗎?董事長羅榮岳彷彿是被問了不下數百次,早有標準答案,「根據台灣連鎖加盟協會粗估,全台灣皮鞋市場高達六百億元,阿瘦營業額三十億元,也只占五%,顯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為了再擴大市占率,阿瘦皮鞋不斷嘗試創新。負責輔導阿瘦上市的承銷券商凱基證券副總彭秀珍說,阿瘦曾大手筆用六大名模做廣告,後來由隋棠擔任六年的女鞋代言人,讓阿瘦在消費者心中不再只是「媽媽、阿姨會穿的鞋」。

去年,阿瘦也先後代理兩個新的女鞋品牌進入台灣,「BESO」、「LeBunny Bleu」,補足阿瘦比較缺乏的輕熟女、輕少女客群,擴大消費者的接觸面。

而在阿瘦最強調的功能鞋上,公司也借助外部資源,從官方、學界找新發明。其中,阿瘦的3D奈米氣墊鞋就是一個經典例子,這是阿瘦與工研院合作,研發出來獲得專利技術轉移的奈米技術,運用在鞋墊上可以更加舒適、吸汗,在去年更獲得世界三大發明獎之一的日內瓦發明獎。

擁有上百雙阿瘦皮鞋的忠實顧客邱桃說,一開始覺得阿瘦的鞋看起來不「好看」,但試穿幾雙後,發現工作時好穿、舒適,而且越來越兼具流行性。

阿瘦目前擁有二五二家店,是國內最大的鞋類通路。如何利用既有通路賣更多商品,是阿瘦擴展營收的策略之一。為了強化店鋪體質,阿瘦去年就開始調整,特別是近年商圈轉移的現象,阿瘦也跟進。「光是去年,阿瘦就調整了十八家門市。」阿瘦皮鞋協理方興國說。

通路的選擇,羅榮岳也自有一套看法,「現在的阿瘦,百貨專櫃只占一成,其他九成都是門市專門店。」他認為,阿瘦產品多元,有男、女鞋,為滿足二十五歲以上消費者需要更多建議、協助,自有門市才能提供顧客更好的服務。

原本,阿瘦是鞋店,如今他們期待自己是「足部」全方位的通路平台。阿瘦將奈米技術用在襪子上,研發高功能性襪子。今年羅榮岳把這款襪子送給參與戈壁馬拉松的選手們,沒想到過去起水泡的狀況改善很多。現在,阿瘦的襪子也成為公司的「小金雞母」,一年貢獻將近一億元的營業額。

現在的新形態門市中,除了鞋襪,連藥妝店熱賣的「休足時間」貼布都有,另外加上鞋子延伸出來搭配的皮件,如皮包、皮夾、皮帶,從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出,羅榮岳帶領著阿瘦,在聚焦本業外,還悄悄地執行著創新的點子。

○五年,在阿瘦單次消費超過六千元的VIP會員,不過二十三萬人,而到今年六月,總會員人數已超過一百萬人,平均每年幾乎是二○%的成長。

羅榮岳說,跟著阿瘦一起成長十多年的老客戶,總不會一天到晚買鞋,如何創造這群老顧客更多的需求?由於阿瘦產品越來越多,做好VIP會員的行銷可增加老顧客的客單價。

例如針對老顧客發售禮券,不僅建立忠誠度,還可確保未來六個月的消費動能,目前禮券銷售每年也有一億元以上營收貢獻。根據阿瘦統計,VIP客戶的單筆消費平均高於一般散客一.五倍。

○九到一一年,是阿瘦高峰成長的階段,除了店數一度高達三百多家,營收最高也曾達到三十九億元。對照當時在經營成績上亮眼的表現,最近三年的營收大約只有在三十二億元左右,獲利不盡理想,但羅榮岳並不擔心地說,「只要心頭抓乎哉(台語,意指只要內心堅定),不用怕外在怎麼轉變。」

戈壁馬拉松後的體悟

策略對了就不會虧

羅榮岳今年初才剛與太太,以及台大EMBA的同學們,一同挑戰戈壁沙漠馬拉松。瘦小的羅榮岳,其中一天遇上強烈的沙塵暴,能見度低,且不斷地被強風吹起的沙子打在臉上、身上,幾乎寸步難行。「我左手勾著我太太,右手勾著另一位隊員,一步步完成。」戈壁馬拉松體驗讓羅榮岳更清楚,在企業決策上,只要方向、策略是對的,不用擔心市場一時的風暴,或是即使稍微停滯、退後,也不會有影響。

面對近三年財報在營收與獲利的衰退,彭秀珍分析是因為一一年切入運動鞋通路「優尼聖」的結果並不成功,再加上外在消費市場停滯成長,營收下滑、費用成本增加,導致近三年的財報並不理想。

在去年積極地調整體質後,今年第二季阿瘦開始明顯看到成長,稅後淨利與去年比起來,幾乎是倍數成長,累計上半年每股盈餘就達一.○三元,法人預估今年可以達到三元左右,恢復原有的水準。

但也有本土券商分析師持不同看法,認為阿瘦在品牌定位上不夠突出,時尚流行的風格不強,是未來發展最大的挑戰。

羅榮岳借用戈壁沙漠馬拉松的精神標語,「你的能力超乎你想像,只要出發就會到達」,作為企業經營目標,阿瘦皮鞋這個老品牌,還會有怎麼樣的轉變,九月上市後是否能受到投資人青睞,大家拭目以待。

羅榮岳

出生:1957年

現職:阿瘦皮鞋董事長

學歷:台大EMBA、中原大學建築系家庭:已婚,妻子鄺書瑛

阿瘦集團

成立時間:1952年

負責人:羅榮岳

資本額:6.05億元

主要業務:鞋業通路、零售

近3年獲利、EPS:

2011年2.48億元、4.57元2012年2.13億元、3.52元2013年0.72億元、1.21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184

「改變不會自動來!」來自中產家庭的他帶頭抗爭 17歲少年黃之鋒 讓外媒看見香港「雨傘革命」

 
 
2014-10-13  TWM
 

走在路上,你可能不會多看這名相貌平凡的大男孩一眼,但他是《華爾街日報》筆下,香港爭普選運動的靈魂人物;《紐約時報》更封他為「民運領袖」。

未滿十八歲的黃之鋒,憑著超齡思想與過人衝勁,激起香港人改變現狀的企圖心。

撰文‧鄭閔聲、何欣潔

「你要記住,你坐在這裡看似沒什麼作用,但梁振英見到一點一點的人群匯聚起來的時候、當民意在街頭匯集的時候,就是特首要懼怕人民的時候!」九月三十日深夜十一時,香港金鐘夏愨道上,一位身著T恤、短褲的瘦小少年,拿著幾乎和他手臂一般粗的麥克風,站上路中央的水泥分隔島,對著數萬名響應「和平佔領中環」的群眾發表演說。

從他口中吐出的字句,像是有股魔力,讓聽眾情緒不自覺地隨著聲調高低起伏,時而靜默屏息、時而情緒激昂。

這位充滿領袖魅力的演說者,是香港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即將迎接十八歲生日的他,外表比實際年齡稚嫩,但在社會運動這條路上,他已經走了四年。

二○一○年初的「反高鐵示威行動」,是黃之鋒關注公共事務的起點;一二年,因成功擋下港府將「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簡稱國教科)列為中小學必修科目的計畫,一戰成名;這波以爭取普選為核心訴求的「雨傘革命」,更成為各方公認的靈魂人物。但他的社運啟蒙,卻得往他的童年追溯起。

種子:關懷弱勢家庭

中產階級出身,六歲就受父親啟蒙黃之鋒來自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從事電腦工作的父親,是一位對社會充滿使命感的基督徒。他六歲時,父親就常帶著他探訪弱勢家庭,要他學會關心、不可以對他人的困頓置之不理;父親也常播放中國基督教家庭被共產黨批鬥打壓的紀錄片,在他幼小的心靈,悄悄埋下對抗中共霸權的種子。

「為何我的生活如此充足,但不少香港人的生活十分艱難?為何我在香港可以享有信仰和言論自由,中國就不可以?」為了替這兩個自童年起就烙印在心中的疑問找答案,一一年,還不滿十五歲的黃之鋒,一步步走上了抗爭第一線。

當時,香港政府試圖在中、小學強推「國教科」,眼見自己珍視的言論與思想自由面臨危機,黃之鋒忍無可忍,與同校學長林朗彥組成「學民思潮」,號召「九○後」學生走上街頭,反對洗腦教育。

一開始,沒什麼人把這群學生當一回事,第一次反國教遊行,只有三百多人參與,電視台記者採訪時也不客氣地說:「反正國教推定了,你們做什麼都是白費心機。」但黃之鋒立刻義正辭嚴地回答:「我們不會考慮後果,只希望表達聲音。」這股只要理想、不計成敗的衝勁,博得不少香港人的好評,黃之鋒也開始有機會上電視與支持國教人士辯論。

一二年七月,黃之鋒受邀參加現場直播的政論節目,在節目尾聲,他質疑同為來賓的國小老師余綺華是因有意參選教育界組立法會議員,才力挺國教,要求她闡明立場。

余當場拍桌駁斥:「你給我聽清楚,等我真的報名參選立法會,你再來問我。」黃之鋒並未被長輩氣勢震懾,也明白在鏡頭前失控一定吃虧,所以只耐著性子說:「希望老師不要用拍桌的方式教育我。」同年八月,有學生發動絕食抗議港府強推國教,能言善道的香港特首梁振英特地到場探視,並企圖說服學生進入國教委員會「交換意見」。但黃之鋒完全沒有被其刻意放軟的身段打動,始終堅持立場;就連談話結束前,梁振英主動想與他握手,黃之鋒也以鞠躬代替,拒絕被官方「摸頭」。

「我看過很多新聞,知道一握了手,照片就會大大地登在報紙上,被解讀成『同官方合作』,那我們一切的努力就白費了。」黃之鋒事後這麼回憶交鋒當時的念頭。

其實,從小到大,黃之鋒就是一個熱中發表意見、不怕與人爭辯的孩子,經常被視為「搗亂分子」,甚至被國小老師說「死剩把口」(只會出一張嘴強辯)。對此,他不以為意:「我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除了父母,每個人我都可以鬥嘴。」口齒伶俐的他,一點也看不出七歲時被診斷出有讀寫障礙,連一篇簡單的課文都背不好。

由於黃之鋒與學民思潮的努力,讓反國教這把火越燒越旺,催化了接下來的一二年「反洗腦大遊行」、十二萬人包圍政府總部。原本「推定了」的國教,就在此豬羊變色,香港《壹週刊》形容,黃之鋒與夥伴們「在一個暑假創造了一段香港社運歷史。」

戰鬥:最前線挺佔中

持續抗爭,做好被捕的心理準備「黃之鋒細膩的思考與優異的演說能力,讓人印象深刻。雖然私底下的他還是會露出小孩子那一面,但在面對重要場合的時候,一直非常成熟穩定。」作家張鐵志毫不掩飾自己對黃之鋒的欣賞;而他認為,雨傘革命裡的黃之鋒,又比兩年前更加成熟。

今年六月,中國發布《一國兩制白皮書》後,香港民眾爭取普選的決心逐漸強化,黃之鋒一直站在最前線,號召群眾參與「公民不服從」,為香港的未來挺身而出。

深受美國人權鬥士馬丁路德金恩影響,他相信「改變不會自動到來,而是通過持續不斷地抗爭。」更強調自己已做好被捕的心理準備。九月二十六日,黃之鋒果真因為衝進政府總部被警方逮捕,遭拘留四十小時。

「你必須把每一次抗爭都視為最後戰役,才會有戰鬥的決心。」這是黃之鋒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的發言,這句話不只是向國際社會解釋為何佔中行動不能中止,也說明他為何在「非暴力」的底線下,極力拉高示威規模。

雖然展現了不顧一切的決心,但黃之鋒絕不只是有勇無謀的「極端分子」。遭拘禁獲釋後,他在臉書發文:「香港市民是抱有自己的政治訴求,才選擇到街道集結……來參加集會,不應該是為了打卡上臉書的『自我感覺良好』。」希望所有人參與佔中行動前,都能經過深思熟慮,而非只是趕流行。

當「清場」傳言不斷,黃之鋒也呼籲群眾必要時暫時撤離:「我不同意有人說『怎麼樣都要在廣場留到最後一刻』,我們不是要做烈士,我們是來爭取民主。不要流血,不要犧牲。」很難想像這段穩重發言,出自一位「未成年學生」之口。

「活得有意義、活得開心……,當然最好能成功爭取全民提名、全民普選。」這是去年十月十三日,黃之鋒在臉書寫下的十七歲生日願望。當時的他大概不曾想過,一年後的今天,會有這麼多香港人,正與他一同熱切地追逐這個夢想,或者創造歷史。

黃之鋒

出生:1996年

現職:學民思潮召集人

學歷:香港公開大學社會科學榮譽學士班 (就讀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1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