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筆論天下:富士康「死亡之吻」陸日勤

2008-09-09  AppleDaily自 05年初上市,富士康(2038)是一隻表現優秀的股票,直至06年秋天,恒指服務公司將之納入恒生指數成份股,在投資者祝賀這間台灣電子廠成為藍籌之 時,就是其股價見頂之日,莫非藍籌封號帶有「死亡之吻」的魔咒?原材料價格及經營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幣升值,對不少在內地設廠的廠商帶來沉重的打擊,而這 些打擊反映在股價之上,富士康也不例外,所謂「死亡之吻」會否只是時間上的巧合呢?如果比較其他廠商,看來亦不是巧合。富士康被納入恒指的同時,聯想 (992)和德昌電機(179)被踢出,雖然聯想與德昌的股價因此下跌不少,但過去兩年的股價走勢,仍然跑贏富士康,富士康已由高位回落近八成。「死亡之 吻」的出現,有三個可能的解釋。第一,股價已經升過龍──經過幾年的高速增長,加上被封為藍籌等利好消息,投資者和證券商在06年,對富士康信心爆棚,將 股價推高至不合理的水平。第二,管理層被勝利冲昏頭腦──股價屢創新高,代表融資成本降低,原本無利可圖的擴充計劃,都變得有利可圖,加上成為藍籌之後, 投資銀行對管理層趨之若鶩,奉上投資計劃書,管理層雄心勃勃,太輕易過份擴展

(對第二點不同意,作者無好好研究過公司近十年是持續高速拓展的,難道之前不過份,現在才過份?做好功課先啦。這家公司主要是死在自己的定價制度上,每年做cost-down迫死對手,結果原料價格上升,反而迫死自己)

股價超升過份擴展

還有是,恒指服務公司被愚弄 ──日勤認為這個因素最嚴重。每個行業都有盛衰周期,此起彼落,當中的企業隨着行業升降,也是很自然的事。這個上落不代表某企業有某種特質,令她們成為市 場基準。恒指服務公司見誰的市值及成交大,再符合一些主觀的條件,便把誰納入恒指,漠視行業周期的波幅,很容易將處於行業周期高峯的企業納入恒指,而將暫 時處於低迷期的企業踢走。例如在99年科網股熱潮期間,將電訊商數碼通(315)納入恒指,兩年後熱潮退卻便將她踢走。04年外資湧入國內發展汽車業,汽 車股大幅上揚,駿威汽車(203)被納入恒指,至行業因過度擴充產能,而股價冷卻下來,駿威汽車最終便被恒指股務公司棄走。而香港地產周期又令新世界發展 (017)和信和置業(083)被踢出藍籌之列,至兩年後又重新歸位。

恒指服務公司亦摸頂

以上例子顯示,這些上市公司從恒指 之列進進出出,並不是他們在市場上的代表性有甚麼根本的變化,只不過是行業周期出現變化所致,更糟糕的,不知是甚麼原故,恒指的選擇往往「摸頂」──在股 份最風光的時候奠定公司的代表性。明星股散發的魅力,連恒指服務公司的評審也被蒙蔽,所以「摸頂」又何止是投資者的通病呢?現在富士康的市值是恒指之中最 少的,下一輪恒指成份股檢討,會否將她踢走呢?如果換入另一隻,新的股份又會否繼承「死亡之吻」的魔咒呢?陸日勤 http://penandsky.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1

富士康比亚迪整体订单减少净利润大幅下滑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1211/09005621006.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556

富士康转攻内需 山寨本获转机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28/HTML_1QDJEMTX4YO5.html


自2002年就跃居中国大陆“出口冠军”的富士康,悄然打起了内需牌。

7月27日,记者从深圳某山寨厂商人士处获悉,今年以来,富士康与中国大陆各个地区的上网本厂商接洽频繁,希望能为更多的本土厂商,提供上网本的生产代工。

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的需求萎缩,对于严重依赖出口的富士康来说,无异于当头一击。根据7月23日富士康国际(2038.HK)发布的盈利预警,由于海外市场产品需求及价格的下降,其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将较去年同期显著减少,甚至可能出现亏损。

事实上,作为这家全球代工巨头转战大陆内需市场的“惊鸿一瞥”,其面对大陆内需市场代工的CES品牌上网本近日已由深圳中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中电”)正式推出。

富士康悄打内需牌

“ 双方合作的洽谈始于今年年初,目前推出的上网本产品仅有一款型号。”7月25日,一位熟悉富士康与深中电此次合作的人士透露,选择与深中电合作的原因之 一,就是富士康看中其背后中国电子(CEC)的品牌实力,希望借此能迅速打开市场。而对于深中电来说,其产品贴上“富士康制造”的标签,从某种程度上讲, 亦是对品质的一种保障。

记者从接近富士康上网本代工业务的人士处获悉,上述合作模式正是富士康为快速切入国内上网本市场的主要策略。据悉,今年上半年富士康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在大陆北、中、南三个大区的渠道布局——通过与类似品牌厂商的合作,将“富士康制造”的上网本推向各种IT销售渠道,并提供富士康自己的售后支持。

山寨厂有意下单

据了解,在海外市场面临萎缩的当下,富士康为开拓大陆内需市场,除了与深中电等品牌厂商合作外,还将拓展更为广袤的山寨上网本代工市场。

深圳当地多位山寨厂商人士对记者透露:“今年上半年,富士康频繁与山寨厂商接触,希望能为其产品代工,愿望很强烈。”

“ 富士康对一次性下单的数量要求较大,而山寨厂商的单个出货量往往有限,所以一般是几家山寨厂商联合凑足一次订单。”深圳一山寨上网本厂商负责人透露,相比 较山寨代工厂,富士康代工的价格偏高,不过,富士康代工的产品,确实有着很好的品质保证,返修率很低,“因此相对高档的型号,我们还是很希望跟富士康合作 ”。

但该说法未获得富士康官方证实。

事实上,制造实力并非富士康突入大陆上网本市场的唯一优势,其另一利器就是介入售后服务。

售 后服务体系的缺失,正是山寨上网本的一大软肋。“山寨本很难实现规模突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售后能力不足。”七桥笔记本执行董事邹继富认为,对于山寨厂商 而言,建立售后体系意味着较大的成本支出。据其介绍,七桥在全国签约有300多个维修点,其代价是每出厂一台上网本,将向合作方红警公司(售后服务公司) 支付20元人民币的服务费。

“出货量越大,售后服务成本越高。”在邹看来,“这将进一步挤压山寨厂商原本不高的利润空间。”

在此背景下,富士康为其代工客户提供售后服务,将有效地解决山寨本的售后困境。据悉,富士康将会在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四大售后维修点的基础上,还会在全国铺30个金牌服务站点,以支持“富士康制造”上网本的售后服务。

规模要求的考验

尽管富士康有着制造品质和售后支持的双重优势,但据本报记者调查,受制于种种因素,山寨厂商的“富士康代工之路”,并非一路坦途。

“富士康对订单往往有规模要求,一次下单至少要在万台以上。”深圳一山寨厂商负责人透露,很多山寨本月度出货量仅几千台,给工厂一次下单不超过2000台,资金占用控制在百万元以内,“而上万台的订单量,一次性资金占用就要超过500万元以上,非一般山寨厂商所能承受”。

此 外,不同于山寨代工厂,富士康对于客户的原材料有着较高的品质要求。“找山寨代工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价格低廉的配件。而富士康则要求所有的配件必须通过 3C认证,这又将增加我们生产成本。”上述山寨厂商人士认为:“尽管富士康代工的产品确实有着不错的品质,但对于山寨厂商的成本承受能力,则是一个不小的 考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86

富士康国际向控股股东出售亏损业务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902/2009090202514614.html


每经实习记者  杨可瞻

        富士康国际(02038,HK)日前宣布,其全资附属公司伟运同意以现金约2.24亿元(人民 币,下同),向控股股东鸿海出售其持有100%股权的富士康精密烟台。不过该交易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取得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监管机关的批准。富士康国际主 要业务为向客户提供有关生产手机的全套制造服务。昨日,市场却并未理会公司出售亏损业务的利好,公司股票逆市下跌1.26%至4.7港元。

        据 披露,富士康精密烟台为伟运全资附属公司,主要在中国内地从事手机制造,注册资本4100万美元。该公司已连续两年净亏损,2007年富士康精密烟台净亏 损1840.3万元,2008年净亏损扩大至3479.9万元。截至2009年6月,公司2009年中期业绩亏损187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则为盈利 1.42亿美元,期间每股基本盈利为亏损0.26美分。另外公司综合营业额更是较上期锐减近34%至31.62亿美元。

        辉 立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邓亚锋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相信该交易符合富士康国际简化营运链等企业策略发展,交易完成后,交易资产将在鸿海的综合财 务报表中反映出来。邓亚锋随后还指出,因为此次以现金剥离亏损资产,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改善富士康国际的财务状况。

        富士康国际则表示,交易的主要原因是富士康集团位于廊坊及太原的两大制造基地已开始转迁运营,并能为富士康集团提供足够的产能。本次出售富士康精密烟台股权可简化该集团营运链,同时改善生产设施管理效率,所得2.24亿元款项将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45

富士康员工死因未明 家属质疑“猝死”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00127/20100127043234385.html

 每经记者  卢肖红  发自深圳

        半年前,富士康员工孙丹勇因一部iPhone样机殒命;如今富士康员工马向前又离奇死亡。

        “法医说死因不明,这与富士康所称的‘猝死’不符。”昨日(1月26日),富士康猝死员工马向前的姐姐马慧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 表示,弟弟二次尸检后法医说,要进一步知道死因家属要申请尸体解剖。马慧说,目前父母对弟弟的去世已伤心欲绝,是否进行尸体解剖还需家庭商量。

        1月26日,马向前的家人和深圳宝安区松元派出所以及富士康方面达成一致,由松元派出所请宝安区刑侦大队的一名法医,在深圳市殡仪馆对马向前的尸体进行了二次检查。

        目前富士康已  “悬赏”50万元寻找马向前的死亡线索。对于家属认为马向前是被殴打致死的说法,富士康表示,尚未接到警方的调查结果。

两次尸检  死因仍不明

        “死因不明。”1月26日上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二次尸检,法医没有出具详细的尸检报告,仅向马慧表示年仅19岁、河南籍的马向前死因不明。

        “不是富士康所说的猝死。”此前,马慧就怀疑弟弟“猝死”的可能性。而富士康称,当时马向前经深圳观澜人民医院120医生现场确认死亡,警方法医初步判定马向前系猝死。

        马慧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月24日,他们全家在龙岗殡仪馆看到了弟弟的遗体。“他的额头、前胸口都有淤青,脖子上有一条条压 痕。”马慧称,当时他们不能翻动弟弟尸体,只看到前胸和头部痕以及肚皮上的血迹,“有工友告诉我们法医对尸体检查过,并冲洗过尸体。”

        如果说1月24日看到的尸体伤痕仅为表象,那么1月26日二次尸检的伤痕让马慧和其父母大为震惊。“后脑勺偏左边有直径长达3.5公分的 伤包,有红肿和淤青。”马慧表示,马向前的尸体多处出现淤青,主要伤处包括两边的手肘和小臂有3处~4处位置不同、直径达2.5公分的严重擦伤,脚后跟、 前胸、额头有淤青,左耳朵有明显的红肿和淤青,黑色的淤青可看出之前流过血,同时,头顶有4个像被钉子扎过的小黑洞,“这绝不是剃头发刮伤的伤痕”。据马 慧介绍,裹尸袋上有两摊血迹,其中一摊血迹面积较大。

        “法医说死因不明,但没有说猝死,所有的伤都拍照了,也量了尺寸记录下来,要弄明白死因就要进行尸体解剖。”马慧说,1月26日早上,富士康有几个工作人员将他们送到殡仪馆,不过对于伤痕明显的马向前,“富士康到现在也没有作出解释。”

        对于是否会申请尸体解剖,了解死因,马慧情绪有些不稳,“我弟弟死得很惨,我父母看到已经很伤心,如果还要解剖……家里肯定要商量下,不知道父母同不同意。”在采访过程中,马慧的精神状态并不稳定,采访也一度中断。

出事前已递交辞职申请

        1月26日,富士康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关于马姓员工猝死事件说明》表示,2010年1月23日凌晨4时30分,富士康观澜分厂 物流员欧某发现马向前躺在厂区B3宿舍楼下,立即协同主管将情况通报公司安全部门及员工所属部门主管,并立即拨打120,富士康安全部门立即保护现场,并 拨打110报警。

        据富士康方面介绍,当时马向前经观澜人民医院120医生现场确认死亡,警方法医初步判定马向前系猝死。马向前为河南人,2009年11月入厂,并于2010年1月12日向部门人资主管提交了辞工申请,从1月20日起就没有上班。

        而马慧则表示,“我弟弟说,他的加班费比正常工资都高,所以上班都没迟到过,怎么会旷工两天呢?”马慧称弟弟曾因不熟悉工作程序,弄坏了 几个设备,因此被车间主管屡屡刁难,在换过好几个部门后,竟然被安排去扫厕所。马慧确认,马向前已向厂方提交了辞职申请,2月9日便可以离开工厂,不料竟 发生如此惨剧。

        马慧称,厂方的孙主管说其弟是在旷工的第三天凌晨猝死的。“但他的工友告诉我,1月22日22时许还看到我弟弟去上夜班了,他的被子叠得 好好的。1月23日凌晨4时多有人发现我弟弟死在宿舍楼下,他们下楼后发现地上还有血迹,离血迹8米处垃的圾桶位置有个破损的工作凳。这和厂方孙主管说的 是两种说法。”

        马慧认为,孙主管并没有及时告知马向前以死亡并一再拖延,同时弟弟的床铺被人动过,枕头拉链已被拉开。马慧得知马向前死在宿舍楼下,便前往死亡地点查看。“地上还有血迹,以及一张破损的工作凳。”马慧表示,她当时就怀疑弟弟可能不是猝死。

        富士康表示,集团公司孙姓主管在通知马某家属来厂处理善后时未告之其父母马某已死亡的事实,只是避免其父母出现情绪失控、发生意外,这完全是人道关怀并无掩饰真相之意。目前正对死因做进一步调查,详细情况正待警方公布。

郭台铭称富士康绝对规范

        在马向前家属质疑其被打致死后,深圳富士康行政总经理李金明向多家媒体表示,马向前属于猝死,这是事实。“2009年,富士康的70万人中有6人猝死,这个比例比社会平均猝死比例要低很多。”

        李金明还表示:“如果有人能够提供马向前不是猝死的线索或证据,或被打死的线索等,我们奖励他50万元。”

        尽管李金明言之凿凿,不过从二次尸检的情况来看,“猝死”一说并没有得到法医的明确肯定。而网上更是有不少帖子称,富士康经常出现中层干 部或保安打骂员工的情况。一名叫  “峰峰弟弟”的网友在2009年7月24日发帖详细说明了富士康保安打人的情况。多个视频网站上更有发于2009年8 月12日的视频,视频称富士康保安殴打员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视频中的员工均身着富士康工装,并被多名保安追打。

        半年前,富士康员工孙丹勇因一部iPhone样机殒命,当时就有富士康员工被打的传言。不过富士康方面表示,网上的东西多是捕风捉影,目前公司尚未接到警方进一步的调查结果,接到后将予以通报。

        1月26日,正在重庆的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向媒体表示:“我们目前有70万名员工。我们不能讲我们是最好的示范工厂,但在500强里,我们是最守规范的工厂之一。这一点绝对有把握。”

        “当然有一些意外,我们很惋惜,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郭台铭说。

新闻链接

富士康国际料全年业绩将显著下滑

每经记者  李凌霞  发自深圳

        作为一家港股上市公司,除了要解决员工猝死的事件外,富士康国际(02038,HK)还面临着业绩大幅下滑的局面。

        富士康国际昨日  (1月26日)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虽然该集团在2009年下半年的营运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改善,但该公司仍预计在截至2009年12月31日的年度综合纯利将出现显著下跌。

        富士康董事会认为,公司年度业绩预计将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全球经济衰退以及市场竞争环境加剧,导致对该集团产品需求的下降及价格的下 跌。另值得注意的是,外汇的波动以及相关的资产减值,也会对该公司的年度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据了解,2008年全年,富士康的利润仅为1.21亿美元, 同比大幅下滑了83%。

        受到业绩预警的消息影响,1月26日富士康股价受到重挫,全天下跌了8.701%,报收8.08港元,成交6030万股,成交金额约为4.92亿港元。不过,对于富士康的预亏,摩根士丹利表示并不意外,该行重申对富士康的“增持”评级,目标价为11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01

富士康报警找证人“员工猝死”或有新突破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00129/20100129042130900.html


每经记者  卢肖红  发自广州

        马向前事件或现突破性进展。1月28日,富士康向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公司已向警方报警,寻找《南方都市报》报道中提及的重要目击证人“飘梦mm”,以帮助了解事件真相。

        26日,网友“飘梦mm”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当时就在马向前死亡现场。该网友称当日救护车抢救的地方盖了一些纸箱壳,上面撑着一把伞,她因为胆子小不敢上前观看,而一名男同事告诉她,在纸箱拉开的一瞬间看到有人在给死者洗澡。

        27日晚,富士康再次举行记者会,称集团已发动员工提供线索,并决定对能够证明马姓员工非猝死提供有效线索者给予50万元奖励,但至今没有接到一条举报信息。

        马向前姐姐马慧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已向警方提出三条件解剖尸体,警方表示,家属从外省请法医进行解剖的条件基本可满足,而家属用两台摄像机全程录像、权威媒体记者在现场全程陪同等条件与公安局无关,要看法医是否同意。

        同时,马慧已向警方提交申请,要求出具马向前第一次和第二次验尸报告。马慧表示,“我们问第一次验尸的法医是谁,哪里的法医,他们都说不知道。”

        据马慧透露,她拿到的120出诊记录显示“到达时已经死亡”,顾姓出诊医生诊断为“猝死”。马慧认为,既然到达时都死亡了,出诊医生凭什么判断是猝死?她表示目前尚未找到出诊医生求证。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15

用工缺口達5萬 富士康奇招攬人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00224/20100224043930834.html


每經記者  盧肖紅  發自廣州、深圳

不管是“勞動力‘蓄水池’快見底了”,還是“人口紅利即将告罄”,在專家對民工荒問題根源進行深層次探讨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盡管随着經濟形勢企穩 向好,珠三角、長三角衆多企業的用工數持續回升,但另一方面,許多求職者求職無門,找不到一個适合自己工作崗位的現象也比比皆是。

        招工難,找好工作也難!作爲一張全國性的主流财經媒體,《每日經濟新聞》關注到這一重大民生問題,從今日起特别推出  “關注民工荒·每 經鵲橋牽手企業-民工”公益活動,旨在借助報紙、網絡的平台,建立一個溝通的渠道,将各勞務輸出地與企業聯系起來,以切實緩解民工荒這一矛盾,爲企業和求 職者排憂解難。

        爲更有效地解決用工供求關系,增加企業與工人的匹配率,即日起歡迎急需用工的大型企業與《每日經濟新聞》取得聯系,請撥打本報熱線電話4008890008,或登錄網站www.nbd.com.cn,我們将記錄下您的需求,協助發布用工信息。

        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珠三角農民工多、崗位少;2010年,經曆了金融危機之後的企業訂單激增,農民工卻又少了。工人、訂單,似乎成了勞動力密集型傳統制造業最大的困擾。

        據《每日經濟新聞》了解,節前僅打算招工2萬~3萬人的珠三角最大工廠富士康科技集團,節後用工缺口已攀升至5萬人。面對招工難,珠三角衆多企業各出奇招應對,甚至不惜血本提供高額勞工介紹費,但這些舉措目前仍難收到實效。

        據了解,富士康采取内部員工推薦獎勵制度,即員工推薦老鄉有獎勵,包括報銷到深圳的全部路費以及另外發獎金200元。若富士康招工5萬,單是這些費用就将數以千萬元計。

富士康用工缺口增至5萬

        大年初三,當大部分家庭還沉浸在過年的節日氣氛中時,珠三角最大的用工大戶富士康科技集團就已經開始了現場招募。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月23日了解到的數據,由于許多員工返鄉過完春節後不再回來,導致節後的富士康用工缺口攀升至5萬人。

        作爲一個年營業額接近5000億元的巨無霸代工企業,富士康全球員工約60萬人,其中深圳富士康員工就高達33萬人,招工高峰時園區每天招聘的新員工多達3000人。

        記者從富士康深圳龍華招募點了解到,眼下每天現場都有數千人排隊等候富士康現場普工招募,據透露,截至目前招募已逾萬人。

        在春節前,富士康集團曾向本報記者表示,随着全球經濟的好轉,集團的訂單表現良好,爲此計劃進行大規模的招工。當時富士康集團表示公司拟招2萬~3萬名員工。

        然而僅過了一個月,春節過後富士康的用工缺口竟已高達5萬。是訂單激增還是員工的返工率低導致缺口的凸顯呢?針對用工缺口激增一事,富士康集團工作人員表示領導不在無法回複,記者致電相關負責人,其手機也處于無人接聽狀态。

        此外,記者從某人才服務中心獲悉,比亞迪公司旗下僅一家工廠就通過該中心招聘2000名普工,估計集團衆多工廠的普工招聘數量将超過萬 人。23日,比亞迪公關一部經理徐安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2010年伊始,比亞迪員工返工率較高,企業生産經營穩定,沒有出現用工荒而導致生産停滞的 現象。2010年比亞迪計劃招聘8000名左右的應屆生,緩解産能擴張帶來的對人才的需求。

        針對普工的招聘,徐安表示,比亞迪計劃2010年汽車銷售目标在2009年基礎上實現翻番,這就要求公司産能的快速跟進,特别是人力資源 的需求增加。比亞迪會通過選擇多種方式招聘,改進生産工藝等方法來緩解“用工荒”難題。不過,徐并未透露普工招聘的具體數目。

企業訂單員工返崗冷熱難調

        去年此時搶訂單,今年此時壓訂單。工人和訂單似乎成了困擾勞動力密集型傳統制造業最大的兩個因素。

        “我們的訂單已經接到5月份了,不過工人的缺口卻達到了6000人。”東莞厚街鎮最大的鞋廠——東莞綠洲鞋業有限公司總務部經理蔣建忠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目前公司訂單源源不斷,但工人返工很不理想。

        據介紹,綠洲在厚街建有兩個工廠,共3000多員工,因爲訂單的增多,綠洲今年還要再建一廠增開新線。“現在訂單來了還是先接,人員部分我們只能加大力度通過各種渠道去招人,同時希望政府可以幫忙一起解決。”蔣建忠表示。

        據蔣建忠透露,在金融風暴之後,許多已倒閉企業的訂單轉移到有實力的大型工廠來,該公司的訂單數量比2008年初最高峰時已增加了15%左右。“現在是訂單好得不得了,但是怎麽都招不到人。”

        由于訂單爆滿,綠洲的年假也從去年的25天縮短至今年的5天。與去年相比,綠洲鞋廠工人的平均工資從1400元提高到1800元。不過,據媒體報道,同是鞋廠,成都金花鎮一家鞋廠工人的月薪已在2000元左右,東莞的鞋廠薪酬上并無優勢。

        “我們打電話給工人,他們都說買票很緊張,内地天氣确實不大好,恐怕要等元宵過後才能回廠上班。”除綠洲外,多家企業向記者表示,員工會否返工還不确定,都寄望于元宵後出現返工大潮。

        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主任張寶穎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廣州加工制造業用工最爲緊張,多集中在電器制造業、機械加工 業、服裝制鞋業等。這些行業的用工需求占了廣州用工總量的45%左右。此外還有服務業,主要集中在物流配送業、會展商貿等。曾有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也正 處于制造業的“結構性缺工”當中。

企業招工奇招致成本增加

        招工難也讓企業不得不爲此各出奇招。有的企業打出新人獎,稱新入職人員滿7天,公司給予100元生活補貼,勞工介紹費也大大提高。據廣州志通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經理張立貴向記者表示,有的東莞企業給出的勞工介紹費甚至高達500元一人。

        據了解,綠洲鞋業也提供了150元的勞工介紹費。“只要你帶一個人過來,我們就獎勵150元介紹費。”若按公司招6000人計算,招工成本也将達到近百萬元。

        而代工大王富士康給出的費用則更高,據了解,富士康采取内部員工推薦獎勵制度,即員工推薦老鄉有獎勵,包括報銷到深圳的路費及獎金200元。若富士康招工5萬,加上路費和介紹員工的獎金,預計将達到數千萬元。

        此外,深圳光明新區甚至有企業在廠房上高挂巨幅标語,給出介紹一個熟練工獎勵500元的承諾,旁邊的企業見勢不好立刻開出獎勵600元,雖然看似轟動,但效果如何還很難說,倒是企業的招工成本大幅上升。

        不過另一個用工大戶比亞迪方面則表示,公司目前生産經營相對穩定,尚沒有采取上述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97

富士康“跳楼门”风暴眼


http://www.21cbh.com/HTML/2010-4-13/4MMDAwMDE3MjQ4MA.html

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站成三条长队,一条警戒线将更多的求职者拦在了外面;照快相的老板正吆喝着“20元取相”……4月9日,深圳龙华富士康科技园南门的“普工”招聘点,热闹依旧。
“农历新年后,就一直是这样的景象。”招聘点附近的一条马路上,一位算卦的老先生说。这里,他和十几位同行正若有所思地为一些还没找到工作的年轻人占卜着未来,生意同样火爆。
然而,此时富士康这家全球最大的IT代工企业却陷入了始料未及的员工“自杀门”危机中,从1月23日一名19岁员工马向前突然死亡开始,到4月7日集中出现的三起员工意外死亡事件,在短短三个月中富士康出现了多次员工意外事件,已确定4人死亡。
频繁的“自杀”与蜂拥的求职者
对于2006年曾陷入“血汗工厂”指责风波的富士康来说,最近频繁出现的员工意外事件,让其再次陷入了被动。
4月9日,记者来到拥有30万员工的富士康龙华基地,与同处深圳的华为、中兴等规范的工业园相比,富士康位于宝安龙华镇的工厂并没有崭新的现代化大楼和气派的大门,看起来与遍布珠三角的出口型企业没有多大差别。令人震撼的是其规模,整个龙华镇几乎就是一座“富士康城”,大大小小的出租房和餐饮都在为其30万员工服务,分散的工厂周边贴满了为求职者提供内部招聘通道的“黑广告”以及每月350元起的房屋出租广告。
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似乎没有影响到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求职者的热情。
在龙华富士康南门的招聘点,一位来自四川的女孩李爽(化名)刚刚下火车就赶了过来,手中还拉着重重的拉杆箱。她告诉记者,“听同乡的姐妹介绍,富士康是深圳最大的企业,所以我就过来碰碰运气。”
对于最近发生的员工自杀事件,她表示自己在来的路上已经在报纸上看到了,“但是这应该是个别现象,对于没有收入的我来说,找到工作是第一位的”。
据在招聘点附近照相馆的老板介绍,富士康普工招聘点的火爆已经持续了几个月,在珠三角工厂普遍面临用工荒的情况下,富士康却有源源不断涌来的80后、90后新员工前来应聘。
在富士康科技园的南门外,间隔休息的几位富士康员工正在垃圾筒旁边抽着烟,谈论着最近发生的几起跳楼事件。其中一位来自湖南的员工小刘告诉记者,“几十万人的一家工厂,一年有几个跳楼的,没什么不正常。”
“员工内心都有一种不平衡”
尽管表面看来一些富士康员工对于连续发生的跳楼事件已经有些习以为常,然而他们对于富士康的管理确实有话要说。
“出现这么多的员工自杀,多少与富士康内部的管理模式有关。”一位自称被学校“卖”到富士康的员工张伟(化名)告诉记者,“我所在的车间有300多人,其中又分为主任、科长、班长、组长四个层级,这样普通工厂的声音很难传递到上面,老板的决策和对员工的体恤也无法传递下来,而且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让普通员工感觉失去了晋升的空间。”


据记者采访的一些富士康员工反映,目前其每月的工资都提到了2000元以上,而且在上下午都有半个小时的休息调整时间,而且加班完全采取自愿的方式,但是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依然面临无处申诉的问题。
工伤也是让部分富士康员工承受较大精神压力的因素。据张伟透露,他所在的为服务器机箱进行冲压的车间,“一不留神就可能断手,2009年就发生了多次工伤事故”。
一些员工还告诉本报记者,“富士康对于员工的心理辅导一直也不够,在连续发生自杀事件后也没有组织专门的心理辅导,在这样的情况下连续自杀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另外一位来自广东茂名的打工者孙杰(化名)则告诉记者,“富士康的员工其实在内心都有一种不平衡,那就是我们生产的是全世界最好的产品,但是却拿着差不多最低的待遇。”
谁的责任?
对此,4月9日,富士康媒体办主任刘坤回应本报记者说,“其实中国都是这样的,生产出最好的产品,拿着最低的代工费用,这种关系是传递的。”
他还表示,“现在关于富士康员工问题的争议,更多是第三方从外部做出的臆断,其实富士康的员工和企业当事双方并没有这么多的矛盾。”此前,刘坤已对媒体承认,“近一两个月来,发生一连串突发事故,说明我们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
按照富士康内部人士的介绍,目前80后、90后的员工已经取代了老一辈员工的主体位置,但是如同其他企业遇到的情况一样,之前的老一辈员工在艰苦的条件下也能很好地工作,而新生代员工的生活条件虽然变好了,却出现很多管理上的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4月9日当天,深圳沙井一家名为“万丰旭丰厂”的企业的一位18岁的湖南籍女员工选择了跳楼自杀,而当天南山区白石洲一位求职未果的22岁男子也选择了跳楼轻生。
一位来自湖南的富士康员工告诉记者,本来毛利率就偏低的富士康为了应对员工待遇提高的成本压力,其管理上投入势必将有所减少,这可能是富士康员工意外事件不断发生的内因之一。
对于富士康的员工“自杀事件”,著有《郭台铭与富士康》的财经作家徐明天认为,“显然这已经不再单纯是富士康的问题,在深圳的年轻打工者中,甚至大学生群体中,如果再不加以疏导和控制,其危害将非常大。”
央视著名评论员王志安则告诉记者,失范型自杀的广泛出现容易传染,因此企业进行员工心理干预非常必要。王志安表示,在层出不穷的员工自杀事件背后,既有企业自身管理上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整个社会的不平衡给员工心理的冲击,其危害已经越来越大。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富士康内部也意识到了员工心理的问题,但是一直没有精力去处理,富士康集团工会副主席陈宏方告诉记者,富士康目前的普工大多数是80后、90后,这部分群体自我意识很强,多沉迷于网络的虚拟空间,很少与身边的同事沟通,这也导致悲剧的发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54

遭卫生质疑富士康“封杀”福记食品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422/391755.shtml


  每经记者 严翠 发自深圳
福记食品(01175,HK)接盘者还未明朗之际,近期又遭遇了富士康(02038,HK)的“封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4月21日)从富士康了解到,富士康已经全面停止由福记食品供应的面点,并有可能永久停止与福记食品的供应合作。两家公司的“分手”缘起近日有媒体报道,福记食品使用“生蛆鸡蛋”做蛋糕并供应给富士康。
据报道,东莞塘厦蛟乙塘银湖工业区一位蛋糕师傅在福记食品工作一年多,主要负责做蛋糕和面包等,据他反映,工厂使用不合格原料做成的食品供应给深圳富士 康,福记食品为富士康提供的送餐服务达3万多名员工。“鸡蛋都长蛆了,都说高温消毒就没事,洗洗就好了,谁有那么多时间去洗啊。”该蛋糕师傅表示,工厂使 用不合格原料的事情工厂上下人人皆知,他刚来工厂时,也和厂长和主管反映过,但领导让其不要管。这段电视新闻被压制成视频后,在网上被迅速传播。
不过,蛋糕师傅的话遭到福记食品方面的断然否认。福记食品发布调查说明称,公司已成立专案调查组着手详查“生蛆鸡蛋做早点”事件,并会在彻底查清事件真相过程中及时对外界发布。
除此之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福记食品已经就此事向辖区派出所报警。
在福记食品公布的调查中,此前向媒体举报的蛋糕师傅——福记食品员工彭家华承认,自己伪造了现场并向电视台报假料,目的是“想报复教训一下公司”,因为他与公司主管有矛盾以及听说自己将要失业,但没有想到后果会如此严重。
尽管福记食品以及员工已经单方面作出回应,否认公司使用生蛆鸡蛋做蛋糕,但是公众仍怀疑其调查结果。“员工曝料了又反悔,等于用手打自己巴掌,令人生疑。”食品界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作为此次事件的另外一方——富士康,目前也并不完全相信福记食品的回应。“我们已经停止由福记食品提供的所有面点,具体是否恢复其供应商还要过一段时间 才能确定,目前仅凭福记食品单方面的调查与说法,我们无法做出决定。”4月21日,富士康媒体负责人刘坤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富士康 声明称,目前集团已封存了所有由福记食品提供的成品,相关部门、集团工会等正在调查,一旦调查结果与事实相符,富士康将永久停止与这家食品供应商的供应合 同,并追究其相应责任。同时,富士康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对集团所有食品供应商的监管力度,全面清查所有供应商的食材供应状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77

现场直击:富士康没能阻止第九跳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5/350339.html

5月14日,当大多数人还没有从耸人听闻的“八连跳”中缓过神来,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还是发生了 残酷的“第九跳”。和之前稍有不同的是,在事发现场发现一把带血的匕首,死者身上有四处刀伤,在宿舍7楼楼顶发现有血迹。警方勘查现场后排除他杀嫌疑,确 认死者属自杀身亡。
在“第九跳”发生后的第二天下午,5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看到,就在“第九跳”发生地宿舍的楼下,正在举办一场类似“快男超女”的卡拉 OK海选,很多20岁出头的男女围在一起观看,不少表情略带羞涩的工人在很多人面前大声唱着歌。

这幢楼已经恢复了以往的状态,楼下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很多工人坐在旁边休息,喝饮料,还有一些工人在旁边观看露天的一些节目,跟往常的任何一个周末 一样,喧嚣而平静。

记者在福华宿舍“第九跳”的事发现场看到,从一楼和七楼顶楼的情况来看,现场已经被打扫干净,没有找到任何血迹。记者来到该幢宿舍的七楼楼顶,进入 天台之前,有一块警示牌:“天台禁区、楼高危险、请勿进入”,对面是另外一座庞大的宿舍楼,楼下有小卖部,还有水果超市,在七楼楼顶平台周围,有一米多高 的栏杆,必须翻越栏杆才能跳下去。

据了解,死者姓梁,所住房间内共有八人,这名安徽籍男子是在去年11月进入富士康从事一线工作,但宿舍的很多人对他并不了解。

这和其他跳楼事件有不少相似之处,1月份跳楼身亡的马向前的一个舍友表示,宿舍的人很少交流,因为两班倒,大家很少见面,他来了7个月,从来没和舍 友出去玩过。如果是白班的话,他一般晚上8点钟下班,8点半左右回到寝室,冲完凉,不超过11点钟就睡觉。

不仅如此,“第九跳”死者生前所住的四楼多间宿舍工人表示,并不清楚此事。从警方掌握的情况来看,他是自残后跳楼身亡。

从2010年上半年的富士康员工“九连跳”系列自杀事件来看,这些当事人出生在1986年~1992年,也就是在18岁~24岁之间,入职时间不到 一年。

富士康集团媒体办主任刘坤对此表示,富士康集团正在改善和检讨自身管理,同时也正在做很多工作,帮助员工稳定情绪。

在富士康今年的第十场励志交流大会上,记者注意到,有一个游戏,如果能说全一个宿舍的舍友名字的,可以拿到奖金,这个游戏遭遇到一些尴尬,迟迟都凑 不齐三个人来参与这个游戏。此前,富士康工会在开展心理辅导讲座时,曾做过类似的举动,要求有工人能说全自己室友的名字,便奖励1000元,同样,绝大部 分人答不出来。

励志交流大会上有一个节目改编于富士康员工身边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女工和一个男工谈恋爱,怀孕,然后被男工抛弃,随后发现男工有了新女友,这个女 工无望后准备选择死亡,在最后关头被救了下来。记者注意到,在女工几乎陷入绝望在台上歇斯底里哭泣的时候,不少新入职的员工也随之开始抽泣,这是唯一一个 从第一场演到现在,每场都有人哭的节目。富士康目前为止跳楼的几个女工中,或多或少有感情纠纷。

尽管富士康对此做出很大努力,但并未能阻止“第九跳”的发生,记者了解到,富士康也有不少娱乐设施:游泳池、健身房、运动场、咖啡厅、网吧。不仅如 此,富士康集团还在绝大部分厂区、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装有IPTV电视,除了有集团电视台,还有杂志社和社团组织。

但这一切没能有效阻止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发生。从4月份开始,富士康就通报所有员工:任何职工只要发现身边的同事情绪异常,便可通知心理医师或者部门 主管。若情况属实,公司奖励200元。

深圳市总工会副主席王同信对媒体表示,坠楼事件连续发生暴露富士康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王同信也说,坠楼事件所涉员工均为“80后”、“90 后”,大多入职时间不长,面临工作和生活的较大压力,适应社会缺少经验。

与此同时,在深圳龙华镇东环二路富士康科技集团南门口,尽管将近30摄氏度的高温,求职者还排着长队在报名,在年后招工高峰期的时候,求职工人热情 高涨,从凌晨就开始排队,每天人数超过2000人,不得不拉起警戒绳来维持秩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