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远洋地产战略扩张第三关:冲刺200亿


http://www.21cbh.com/HTML/2010-2-4/165030.html


“今年远洋地产将销售目标调升30%—40%,向200亿元的销售门槛冲刺。”远洋地产掌门人李明近日公开向媒体表示,远洋地产已提出第三步战略计划,即从区域性的地产公司向全国性的综合性地产公司迈进。

据了解,2009年,远洋地产的销售收入达到140亿元,同比翻倍。

“公 司从2005年到2009年实施的第二步发展战略,截至去年年底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执行效果,公司无论是从市场占有率,企业的经营规模,企业自身的治理结 构,以及形成的竞争能力,都全面超过了我们战略的定位和目标。”李明表示,2010年将成为远洋地产第三步战略计划开始的元年。”

“我们第三步战略的核心有两个,第一,通过三到五年,成为全国性具有综合实力,位居前列的房地产企业。第二,公司从一个以开发业务为主项,变为开发业务和物业持有经营以及房地产经营并重的企业经营结构。”

据记者了解,截至去年底,远洋地产销售额主要贡献还是来自北京、天津、大连等地,环渤海的区域特征十分明显。

“今年我们的重中之重就是拓展新区域,要从传统的以环渤海地区迅速地向长三角、西南、华南甚至是一些新的有市场前景的区域进行拓展,这也是继公司在完成资本结构重组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之后,公司又一项重要布局。”李明表示。

记者从远洋地产内部了解,为了备战公司第三步战略,远洋地产董秘李振宇已前往上海任远洋上海公司总经理,此外,远洋地产还在成都、重庆、海南、黄山等地成立了分公司,一改此前先有项目后有公司的做法。

众 所周知的是,去年远洋地产在资本市场可谓是春风得意。先后获得了300亿元的银行授信和外国银行财团7亿美元的贷款,同时还成功的发行了26亿元公司债, 不久前,中国人寿刚刚成为远洋地产的第一大股东。再加上去年销售的140亿元,目前公司可以动用的资金超过400亿元,现金达180亿元。

于是,业内人士普遍猜测,远洋地产今年将会利用手头的现金大肆增加土地储备。

“我个人认为对于一个上市公司而言,15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就足够用了。”李明表示。目前远洋地产土地储备为1370万平方米,因此预计今年该公司将购入130万平方米的土地,动用资金额度不会超过200亿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18

面對郭台銘鐵血統御的新奇美 李焜耀要重返榮耀 得先過三關

2010-03-22  今周刊





三月十八日,群創、奇美電與統寶 光電三合一的合併案正式生效,宣告新奇美正式成軍,讓友達董事長李焜耀倍感坐立難安。近四十萬名友達股東,正睜大眼睛瞧李焜耀如何挽回痛失台灣面板一哥地 位的劣勢局面。

撰文‧謝富旭

可能為了苦思新奇美成軍後的反制之道,三月六日友達董事長李焜耀在北市大直住家附 近騎單車時,一時不留神摔斷了鎖骨,使得肩膀遭到重創。

由於再過一個多星期,新奇美就要正式成軍,李焜耀為了避免外界產生﹁主帥墜馬﹂不當 聯想,刻意隱瞞摔傷情事,只有友達極少數幾位高階主管知情。

不只寶座 戰場優勢也流失然而,儘管肩膀受創,李焜耀在開會與公開場合非但不願意綁著繃帶,腦袋中構思如何反制新奇美的思緒從未停過。在摔傷幾天之後,友達宣布與全 球第一大液晶電視組裝代工廠冠捷結盟,雙方在波蘭合資成立液晶電視製造工廠,不久,又向經濟部申請赴中國投資七.五代廠,趕在新奇美前搶得頭香。

不 過,李焜耀心裡很清楚,就算與冠捷的結盟,想要讓友達重返台灣面板一哥地位的榮耀還差得遠。

三月十八日以後,群創合併奇美電與統寶後的﹁新 奇美﹂的今年營收保守估計約在六千億元,遠超過法人估計友達今年合併營收的四五○○億元。友達就算加上佳世達(擁有友達七.五%持股)今年的營收,也僅能 達六千億元上下,似乎與新奇美旗鼓相當。

但不要忘了,新奇美背後還有一個超級富爸爸——鴻海撐腰,鴻海今年的預估營收則高達二.六兆元新台 幣。

因此,新奇美正式成軍後,李焜耀面臨的不僅是台灣面板龍頭地位的喪失,也可能將逐漸流失友達以往享有台灣面板龍頭地位的股價溢價 (premium) ,以及面板設備與零組件採購上的議價優勢。

摩根士丹利證券面板分析師王安亞分析,友達要扭轉規模經濟略遜新奇美一籌的 劣勢,當務之急就是必須向新奇美學習﹁一次購足﹂(one-stop shop solution)營運模式,加緊擴張下游液晶電視組裝的產能;而這一塊領域,正是友達相對新奇美最弱的。美林證券分析師李宜家指出,拉攏中國液晶電視客 戶,是友達逆轉戰局的最大機會。

麥格理證券預測,鴻海集團(包含新奇美)今年的液晶電視組裝將高達一千一百萬台,而友達加上明基的出貨總合 預估也不過在二百萬台。下游組裝戰力的補強,成為李焜耀最迫切要面對的挑戰。

被新奇美購併不是不可能

再來,李 焜耀面臨的第二個挑戰,則是友達內部人心的安撫。友達面板龍頭地位的喪失,新奇美未來擴張企圖心又強烈,均可能導致友達員工人心浮動。加上新奇美的新經營 班底中,包括執行長段行建在內,有泰半都在友達任職過,對友達企業文化瞭若指掌,李焜耀未來要提防新奇美的挖角動作。

至於李焜耀第三個、也 是最嚴酷的挑戰,則在於要防止新奇美整合大業大功告成後,對友達﹁出手﹂進行惡意購併的可能性。根據面板產業資深人士分析 ,新奇美購併友達並非不可能的任務,理由主要有二:首先是友達股權結構太過分散,友達的大股東佳世達與廣達,持股分別僅七.五%與二.二%,另外約四四% 股權由外資掌握。而友達現有經營班底的持股比重則不滿○.五%,就連董事長李焜耀對友達的持股,也僅有占○.一%約一萬張出頭。

相對之下, 新奇美正式成軍後,奇美實業、鴻海集團以及郭台銘與許文龍等大股東持股約三○%水準。友達股權分散,欠缺有力大股東的結構,為新奇美購併友達開了一扇方便 之門。

第二,在群創購併奇美電之前幾年,市場不時傳出鴻海集團企圖入主佳世達(股權結構比友達更鬆散)以迂迴奪取友達。不過,當時因以李焜 耀為首的友達經營團隊向心力極強,鴻海也不敢太過躁進。如今新奇美成軍,台灣面板產業呈現更寡占的局面後,情勢已有所不同,無形中提高了新奇美購併友達的 勝算。

隨著新奇美成軍,台灣兩大面板勢力對決形勢已成,未來短兵相接激烈可期。

兩強對峙 超級比一比

—— 佳世達友達與新奇美2010年營業相關數字預估公司友達(含佳世達)新奇美(含群創、奇美電與統寶)營收(億元)60286060 稅後純益(億元)199162.05 每股稅後純益(元)1.97(不含佳世達)2.45 占全球產能比率(%)15.516.4 液晶電視出貨量(萬台)2001100 資料來源:摩根士丹利與麥格理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78

智慧電視想大賣 得先過三關

2011-1-10  TCW




即將在一月六日登場的CES(美國消費性電子展),「智慧電視」將取代去年的「3D電視」,成為今年展場的頭號明星。

智慧電視(Smart TV),指的是電視擁有上網功能,當使用者看電視時,還能透過網路,選擇各種網路上的內容來播放,甚至可以將手機和電腦中的影音、或應用程式與電視串聯。 今年,包括索尼(Sony)、三星(Samsung)和樂金(LG)等國際大廠,都將在CES展中展出最新的智慧電視產品。

只是,二○一○年CES主角3D電視,產品在展場中打得火熱,銷售市場反應卻很冷淡;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在二○一○十月發布報告,二○一 ○年3D電視僅占所有平面電視出貨量的二%。今年,當各機構又紛紛提出最新數據,唱旺智慧電視銷售量時,三大根本問題,卻有可能讓智慧電視重演3D電視 「叫好不叫座」的慘劇。

第一關:內容問題 電視台沒賺頭拒合作

一位本土券商研究員直言,智慧電視能否大賣,「是business model(營運模式)的問題,不是技術問題。」電視做為一個播放產品,一定要有「內容」,不是只把硬體賣出去就沒事。

所謂的「內容」,就是指各種電影、影集、電視節目、新聞或氣象等,惟一的差別是,智慧電視透過「網路」來取得這些內容,而不是透過有線電視的「cable」(電纜)或無線電視的「衛星」。

由於網路無疆界的特性,智慧電視最革命性的突破,在於內容終於打破區域限制,一旦電視頻道網路化,透過電視就能看全世界的頻道。智慧電視成真的那一天,每個人家裡的電視機,頻道數不再只有一、兩百台,而可能成千上萬。

Google二○一○年五月在開發者大會上發表了眾所期待的Google TV平台,被認為是實現智慧電視夢的殺手級產品,可是在美國上市後沒有多久,就被三大電視網ABC、CBS和NBC封殺。目前,透過Google TV上網可以看到的內容,幾乎只有自家的YouTube網站影片,Google TV最後只是變成一台大型電腦,內容問題喬不攏,銷售情況慘淡。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羅惠隆指出,智慧電視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電視營運商(如有線電視業者)和內容業者(如美國三大電視網)之間,共存共榮了幾十年的關係。

對ABC來說,把自家內容分別銷售給不同區域的有線電視商,非常有利可圖;可是一旦這些內容透過網路就能播放,等於全世界的人,只要上得了網,都看得到,「內容業者就沒有暴利可賺了。」一位網通業者說。

第二關:介面問題 鍵盤不如遙控器好用

Google TV希望把無限多的網路內容連上電視,理念令人興奮。不過,當Google首次對外展示,卻讓許多人對人機介面的設計感到意外:Google TV變成一台大螢幕的電腦,而不是電視。螢幕上出現大家在使用電腦時熟悉的「搜尋框」,然後還得搭配鍵盤和滑鼠,才能找到你想看的內容。

和碩設計總監李政宜指出,電腦和電視兩者之間的人機介面的設計邏輯大不相同。「消費者還是最容易接受過去看電視看了幾十年的習慣。」

李政宜認為,操作電視最理想的工具,還是非遙控器莫屬。只是隨著智慧電視發酵,電視頻道越來越多,遙控器按鍵增加變成趨勢,「最後甚至可能結合成一個像面板的觸控式遙控器。」

除此之外,人們用電腦時,往往是主動在網路上搜尋所需資訊;看電視則處於放鬆狀態,甚至常隨機轉台。李政宜指出,「這時智慧電視就像一個很大的書店,背後 需要龐大的客服和企畫後台,隨時提供如『本月精選十大名片』等篩選過的訊息。」才不會讓消費者永遠找不到想看的頻道。

第三關:動機問題 消費者換機意願不強

蘋果在○七年推出的第一代 Apple TV,消費者在iTunes買電影,下載後,在Apple TV硬碟內觀看,最後卻因影片商不賣版權,慘淡收場。二○一○年九月,第二代產品推出,與線上電影租賃商Netflix合作,提供「線上租片」功能,第二 代Apple TV銷量,短短四個月就破一百萬台。

但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張乘維認為,線上影片租賃只是一時,常態性的電視節目內容,才是重點,「畢竟現在使用者看電視時,還是有將近八成的時間是在看節目(而非DVD影片)。」

換句話說,在智慧電視提供的頻道,還沒有超過現今無線或有線電視前,都無法激起消費者強烈的換機意願,「應該最快要到今年(二○一一)下半年或明年,等內容業者是否加入,再去看智慧電視的發展,比較適當。」張乘維說。

消費者永遠不需要搞懂那麼多,產品好用最重要。在智慧電視解決上述問題,達到「好用」的標準前,恐怕都還無法在市場上大放異彩。

【延伸閱讀】蘋果節目多,暫時領先 —— Apple TV&Google TV比較表

Apple TV 內容平台: iTunes網路租片平台: 線上租片平台Netflix電視節目內容:ABC、Fox社群網站:Flickr機上盒售價:99美元上市情況:100萬台

Google TV 內容平台:開放的網路 網路租片平台:YouTube電視節目內容:HBO、Turner 社群網站:Facebook、Twitter 機上盒售價:299美元上市情況:銷量不如預期

註:Apple TV銷量統計至2010年耶誕節資料來源:各券商報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67

螺絲小廠 過三關登上鋼鐵股王

 

2011-3-28  TCM




靠著一支不到新台幣四元的螺絲, 只要透過創新,小公司也能成為鋼鐵股股王。

故事的主角,叫作世鎧精密。身為台灣最大、全球前三大不鏽鋼複合螺絲廠,世鎧去年營收不到八億元,但每股盈餘高達四‧一一元,在所有上市櫃的鋼鐵類股名列 前茅;二十二日收盤價為七十九‧七元。

「世鎧是國內複合螺絲第一把交椅,」螺絲業老大哥、春雨副總經理李世和指出,應用在防腐蝕等特定市場,結合黑鐵(碳鋼)與白鐵(不鏽鋼)特性的複合螺絲是 利基商品,國內有不少同業投入,卻難以突破異質材料接合後扭力與硬度等品質要求。

在全球僅七家取得德國國家級建築所用螺絲官方認證資格下,擁有極高技術含量的世鎧,以台灣螺絲廠之姿,一舉囊括其中三家客戶代工大單,等於成了全台唯一一 家成功切入德國,此一全世界最難打進市場的廠商。

花二十年時間 打造台灣複合螺絲王國

也因此,包括台北一○一、捷運、高鐵站、核四、台塑六輕、倫敦奧運場館、中國昆明機場等建物外牆,及德國與歐盟國家太陽能板等高階工程,都有世鎧複合螺絲 產品身影。

平均毛利破三成,複合螺絲單支售價至少是黑鐵螺絲的十倍,與醫療、航空用螺絲,同列螺絲界精品。近二十年前,由螺絲小廠起家的世鎧,如何打造這樣一座複合 螺絲王國?

「我比較不喜歡跟人家走一樣的路,」在世鎧董事長杜泰源心中,父親等老一輩螺絲廠老闆,都一窩蜂往追求數量的紅海競爭,「我喜歡的是很精緻的、高單價 的,……一樣花一分鐘時間,賺得錢比人家多,那就是我們特殊的地方。」

一九九二年,家中經營傳統螺絲廠的杜泰源,在國外展覽場合首次看到複合螺絲產品,著迷於不鏽鋼延展性佳與不生鏽等特性,又隱約連結到台灣酸雨問題,認為前 景可期,便回台創立世鎧,成了台灣最早研發生產複合螺絲的師傅。

剛創業就與眾不同,他最初想法很簡單:價值只有幾毛錢的黑鐵螺絲貫穿力高,但生鏽後,用在建築產生的鏽斑有損外觀,而防鏽蝕的白鐵螺絲卻因物理性質過軟, 難以貫穿鐵板,只要在黑鐵貫穿力佳的基礎上,加入白鐵的防鏽特性,就能整合兩者優勢,創造貫穿力高又不生鏽的複合螺絲,讓附加價值至少提高五倍。

為了實現這個簡單的想法,卻花了杜泰源二十年的時間,想辦法持續突破接合、成型與局部熱處理等三大核心技術,才能在不鏽鋼複合螺絲領域研發有成,變成今天 的台灣第一。

難關一:接合不同材料

首先,要克服異種材料接合難題。「鐵和鐵、不鏽鋼和不鏽鋼等均質材料接合不成問題,異質材料卻很困難,」李世和解釋。原來,白鐵、黑鐵的扭力與硬度等物理 性質都不同,加上多用在有防腐蝕需求建築外牆,且高空作業施工環境造成施力點不固定,以及電鑽高速運轉讓螺絲易斷裂等都讓接合製程更嚴苛。

「就是難做我們才要做,」當時全台沒有類似技術與資訊,不服輸的杜泰源,初期便率領十多位技術人員購買相關機器改良,再自行開發適合的接合模具,歷時兩 年,測試許多接合方式與設備參數後,終於從無到有,過了第一關。

難關二:開發特殊模具

其次,因市面傳統螺絲模具規格不符所需,得自行開發鑽尾等複合螺絲尾端成型模具,又是另一筆時間與金錢付出。負責螺絲生產部的世鎧副總經理蔡青城回想,開 發頭一年,少說損耗上千副模具,以每一模具最起碼三千元計算,一年光研發就燒掉三百萬元。

無畏艱難,世鎧持續的投入也逐漸看到成果。蔡青城透露,對照每一模具三千元、每支複合螺絲約三元,這個模具,必須達到至少讓兩萬支複合螺絲成型,才能損益 兩平。杜泰源的技術團隊,從最早的三、四支,模具就破裂,一步步突破瓶頸,逐步到一千支、一萬支,花了四、五年,再進階到目前的三、四萬支。

世鎧目前的技術能耐,除了早已跨越損益兩平的技術門檻,當每副模具所能生產的數量越多,也代表每支複合螺絲的成本越低、毛利越高。

難關三:繁複加熱工法

「一般不論碳鋼、合金鋼螺絲,傳統製程都是全放在連續爐加熱,我們則是一支一支、局部加熱,」杜泰源透露。

這就是最後,也是同業最難突破的局部熱處理技術的心法。不同材質隨溫度變化的特性各異,世鎧不像同業一批次讓全部螺絲經統一溫度加熱,而是透過自製局部加 熱機與繁複工法處理,十幾道的工序至少是傳統的兩倍。

掌握複合螺絲三大技術,世鎧產品除通過德國官方認證,也等於墊高後進者的門檻。近五年,有台灣同業想朝複合螺絲轉型,世鎧卻已有先占優勢,「品牌大廠、通 路商,不可能砸錢去救一個不成熟的產品,」世鎧總經理林上安說。

挾著類似技術,世鎧再把眼光放到水泥螺栓,等於要把應用面擴大到高強度的混凝土結構,目前正在歐盟國家試賣,不過還未取得相關認證。「這是我們下一隻金 雞,」杜泰源的語氣不時流露出自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01

甩奇美電追宸鴻 郭台銘得過三關

2011-8-8  TCW




董事長郭台銘要如何為鴻海集團注入新動力?

觸控面板,是他的新武器。等不及奇美電分割案,郭台銘已於五月在四川成都的五十萬平方公尺基地上,成立鑫成科技,這家公司肩負成為「全球最大的觸控模組廠」,挑戰營收兆元的任務。

不過,鑫成科技董事長人選一公布,跌破業界眼鏡,竟然由一個沒帶過觸控面板部門的人,奇美電電視系統端的協理曾建瑜,取代呼聲最高的現任奇美電觸控事業部主管周賢穎出任。

這其實是鴻海集團跨入觸控業務以來,郭台銘第三次換人領導觸控事業。

過去,鴻海觸控部門都由原群創,就是奇美電北廠團隊負責,主其事者為現在奇美電中小事業部副總許庭禎。 三合一合併後,郭台銘則拉拔許庭禎手下另一名將領周賢穎負責。

第一關:找人才如何誘使研發人員到大陸

即 便兩位戰將都很努力,但鴻海切入觸控面板的戰績卻不佳,其占蘋果iPhone訂單僅兩成,iPad訂單一直掛零,眼看鴻海股價因利潤走低,破兩年來新低, 郭台銘在和奇美許家談不攏後,另設公司搶單,也起用鴻海新幹班的曾建瑜,讓曾建瑜從協理直升子公司董事長,這種升遷速度少見。

「Newman(曾建瑜英文名)企圖心很強,」鴻海集團內部人士觀察,他原本任職於鴻海,卻在群創設立之初自願請調到群創,又在奇美電合併時,自願到新公司,「從一家賺錢公司到不見得會好的公司,需要很大的勇氣。」曾建瑜請調到前群創後又拿到三星訂單,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元 大證券面板分析師張家麒說,「我看觸控最重要,就是有能力和宸鴻(TPK)競爭者。」也就是說,曾建瑜的頭號對手就是宸鴻,畢竟,一塊觸控面板毛利率有一 五%到一八%的高水準,相對於鴻海現在保七%的毛利率,觸控面板的營收若能衝上來,不啻為拯救鴻海獲利、股價的最佳救援投手。

另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其實鴻海要切入觸控,比其他對手,甚至比蘋果的觸控合作夥伴宸鴻,要來得有利基!」

首先,郭台銘可以直接跟蘋果營運長庫克(Tim Cook)談上話,要訂單不是難事。

該業內人士判斷,「蘋果也樂見鴻海往上吃,這樣蘋果賺更多。」因為鴻海握有九成iPhone組裝、全部的iPad組裝,若能上下整合成本更低,蘋果毛利更高。

再者,奇美電有中小尺寸的產能,最能降低觸控成本。奇美電無法提升訂單原因之一,在於研發人員不願意到大陸去,偏偏觸控的技術需要人工貼合,光是宸鴻就用了近四萬個員工,人數和擁有十幾座面板廠的友達一樣多。

一位曾任職兩大面板廠的技術主管認為,「工程師能留在台灣絕對不會想到大陸去,除非有機會在股票撈一筆,目前觸控是最大的機會。」所以郭台銘才想跟許家商量分割觸控公司,希望以上市吸引人才。

這次,鴻海成立鑫成,組成分子除了前群創留在大陸做觸控面板事業的人外,還有二十名友達光電面板工程師,初步已經達成郭台銘想吸引人才的目的。

人才僅是第一關,要獲利,曾建瑜還有兩關考驗。

第二關:換腦袋重視客製化及貼合經驗值

觸 控產業有句名言,「報一樣價格,有人賺一八%,有人賺六%。」郭台銘起用做面板的人來做觸控,要逃離六%低毛利率的命運,首先,得換腦子才行。一位曾經研 究過觸控業務的面板廠技術主管指出,「做面板永遠都覺得觸控的技術含量很低,等到產值起來再切入即可,」沒想到一做才知,觸控不是講求技術層次多高,難在 客製化和經驗值。

不僅產品客製化,連設備都要自己做,過去面板廠就是跟日本買設備,一開始做觸控也是,成本就是比別人多十倍,你怎麼做?」該技術主管反問。

至於經驗值則在貼合,觸控難在保護玻璃和觸控感測器(sensor)的貼合,一旦貼不好,這個占蘋果零組件三成成本的觸控面板就報銷了,良率低於八成就會賠錢,等於是一個慢工細活的工藝品。

第三關:搶訂單跟奇美電分工合作或競爭

另一個關鍵在於,鑫成怎麼和奇美電分工?合作或競爭?

「我想郭台銘比較喜歡兄弟登山的競爭,原本分割觸控事業就是想IPO(首次公開上市)讓鴻海對於觸控的人事、訂單主導性強一些,否則幹嘛分割?」他判斷,鑫成和奇美電也將是如此模式。

當郭台銘決定讓觸控事業另立門戶時,產業也在改變,觸控已經悄悄進入新一輪的競爭。以後觸控技術會直接做在保護玻璃上。

賽跑時,每個轉彎都是超越第一名的機會,這次鑫成成立,能否利用技術轉變,大咬蘋果一口,這是鴻海股東都想知道的答案。

【延伸閱讀】郭董搶訂單,衝著宸鴻來 ——3大台廠近半年分食蘋果觸控面板訂單

iPhone:奇美電20%宸鴻50%勝華光電30%

iPad:勝華光電25%宸鴻75%

註:時間統計至7月資料來源:各券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38

嘉義偏鄉農村子弟翻身 挑戰汽車保險桿龍頭 昭輝闖三關 搶下美國四成市占率


2012-4-30 TWM




曾經窮到身無分文的林宜宏,創業與結婚的錢都是跟會借來的。他一手創立國內汽車保險桿第二大廠昭輝,效法郭台銘自設模具廠,縮短開發流程、產品全面自製,不但成功搶下美國四成市占率,EPS亦高居同業之冠。

撰文‧燕珍宜

對汽車AM(After Market副廠、非正廠零件或售後維修市場)零件業者而言,全球汽車保有量最高,亦是副廠零件最大市場的美國,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一旦能在美插旗,無疑是在AM市場貼上金字招牌。

台灣汽車保險桿製造商昭輝,不但搶下美國約四○%市占率,且維持高達三○%毛利率,去年營收一一·二一億元,稅後淨利一·七一億元,EPS(每股稅後純益)為二·八四元,高居同業之冠。

關卡一:設廠自製產品

昭輝的規模僅次於東陽,四月二十四日掛牌,總經理林宜宏從白手起家到國內第二大,經歷三次關卡挑戰,而每一次的成功過關,才逐步奠定了今日昭輝的成績。

一九八○年代末、九○年代初,昭輝搭上台灣經濟蓬勃發展的列車,訂單如雪片飛來,但是訂單多卻不等於高獲利,「下游加工的比我還好賺,上游賣原料的也比我還好賺。」原來下游模具加工費用幾乎占了保險桿售價的三分之一,原料又占去了三分之一。

認清這項事實,林宜宏當下毅然決定,產品全面自製,「產品自製化是提高競爭力必走的路,沒有工廠就沒有根。」還不知建廠資金在哪裡的林宜宏,看中彰濱工業區的一塊地,二○○二年在彰濱工業區正式設廠。

幸好後來貴人相助,昭輝挑戰第一個關卡成功。這位貴人就是與林宜宏合作的貿易商美港公司負責人陳明華,「他完全信任我,借錢給我蓋廠只有一個條件,就是開發的東西他要專賣。」林宜宏說。

關卡二:計畫性生產

第二個關卡,則是「計畫性生產」。早期,美國汽車AM零件還有批發,因此接單才生產。後來,進口商直接做零售,購買的產品數量因此變少。「以前一個客人,一套模具,可以做整櫃;現在則要做六七十個客人,必須做到少量多樣客製化。」這個市場變化,使得零件生產商必須改採「計畫性生產」,林宜宏解釋:「在訂單還沒有時,就得根據過去銷售紀錄,預測每個月的生產量。」計畫性生產的成功與否,也就成為汽車AM零件公司成敗的關鍵。

例如,有些公司竟然淡季產品都還會缺貨,這就是失敗的計畫性生產。「我們砸數千萬元,建置電腦預測系統,算出來的需求量很符合預測值。」昭輝的缺貨率都維持在一○%以下。成功的計畫性生產,讓昭輝的功力又更上一層樓。

關卡三:學郭董建模具廠

第三個關卡,則是設立模具廠、改善製程。如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早期所遇到的關卡一樣,當外購模具比自己做還便宜時,郭台銘卻仍然堅持,承擔高成本的壓力,自己花錢建模具廠。事後證明,郭台銘的決定是正確的,林宜宏也循郭董的路走。

傳統模具廠的缺點是,資金少、規模小、小廠林立,技術很難創新與升級。「我們希望做到不是憑經驗,而是憑『數據』。」林宜宏說明,「用書面的標準化,比較好管理,品質就會穩定,人員也比較不會流動。」昭輝的模具廠計畫,導入模具流程分析,將模具開發時程自七個月縮短至一半時間,林宜宏表示,「縮短開發時間,模具獲利蜜月期就愈長。」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國際合作部產業發展課研究員李盈逸分析,美國汽車AM零件約一五%占有率,但○八年金融海嘯後,民眾縮減購買新車,轉而延長汽車使用年限,而美國保險公司為降低成本,非原廠之AM產品也受青睞,昭輝趁勢坐大。

靠著闖過三個關卡,林宜宏立昭輝於不敗之地,其背後驅動力來自於一個窮小孩「只准成功,不准失敗」奮發向上的心。

林宜宏是嘉義縣番路鄉偏遠山區的農村子弟,幼時因家庭經濟拮据,身為老大的他,一邊念書,一邊還得打工補貼家用。即使每天「加班」,卻僅僅勉強維持家計,小時候的林宜宏「鞋子是帶到校門口才捨得穿,褲子還是麵粉袋做成。」與林宜宏一起打拚的昭輝董事長、也是林宜宏妻子的林詩芸認為,「養兒子不能用錢養,要讓他很辛苦,才會努力去賺。」發誓脫離貧窮,林宜宏決心創業。當兵退伍後,他試遍各式各樣的創業管道,「當時看到報紙的分類廣告,買機器接單出貨的創業方式。」於是,林宜宏將當兵存下的錢標會,買了緞帶的壓花機、油漆上色機等,後來對方買了一兩次貨後,就找藉口挑缺點,最後直接消失無蹤。

「被騙也是很好的經驗啦!」林宜宏笑笑地說,創業的辛苦,他一點都不以為意,「小時候的生活比起創業,才更辛苦一百倍呢!」終於機會敲門,經友人介紹,林宜宏投入汽車零配件的領域,資金都已經被騙光的他,只好跟會籌資。「當時他身無分文,創業與結婚都是跟會借來的。」林詩芸說道。

如今,走過創業的艱辛,從土法煉鋼,經過三次的關卡蛻變,如今緊追東陽之後,林宜宏夫妻終於撥雲見日。

林宜宏

出生:1960年

現職:昭輝總經理

學歷:台灣大學精鍊高階管理研習班

昭輝

成立時間:1986年

資本額:6.02億元

主要產品:保險桿、水箱護罩、下飾板和大燈支架年度 營收(億元)稅後淨利(億元)2011 11.211.71 201010.60 0.92 200910.471.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67

《穩健交棒》工具機龍頭 找老臣磨練未來CEO 程泰公主楊舒涵 掌舵要先過三關

2014-08-04  TWM
 
 

 

國內最大工具機製造商程泰集團,今年營收可望達百億元,六月股東會上啟動二代接班,董事長楊德華準備交棒給女兒楊舒涵,成為這個「黑手產業」中少數的女性接班人。

撰文‧鄧麗萍

過去被稱為「黑手產業」的機械業,一向是男人主導的天下,然而,國內最大工具機製造商程泰集團,今年啟動二代接班佈局,董事長楊德華卻準備交棒給長女楊舒涵,成為黑手行業少數的女性接班人。

外表同樣瘦削的父女檔一同接受專訪,問到女兒的表現時,楊德華說:「我覺得還要再磨練啦。」對女兒的嚴格要求和期許,溢於言表。

年僅三十六歲的楊舒涵,大學畢業即進入程泰,後來出國唸書,回台後,卻選擇在外面歷練,楊德華也樂於「易子而教」,他說,「畢竟老闆的子女在自家公司,有時反而較難學習,而能夠在其他公司存活,算是接班的基礎訓練。」直到三年前,楊舒涵重返程泰任職,擔任董事長特助,先是負責行銷和業務工作。楊舒涵表示,這不僅能讓她更加熟悉公司的產品,在美國唸完碩士、外語能力佳的她,也有助於程泰拓展海外市場;目前她轉到管理部歷練,負責各部門的協調與管理。

程泰集團旗下有程泰和亞崴兩家上市櫃公司,其中程泰股價一度躋身百元俱樂部,今年集團營收也可望達百億元。今年股東會,程泰第二代正式浮上枱面,楊德華女兒楊舒涵升任程泰副董事長,具有機械背景的小兒子楊尚儒,則升任亞崴副董事長。

對於程泰接班人必備的條件,楊德華列出了三項要求,首先是忠誠度,因為一家企業要成功,所有員工、客戶、供應商都在看經營者的信用和品德,「你做員工的榜樣,大家才會死心塌地跟著你一起打拚。」

忠誠度的考驗

信用可靠,員工才會死心塌地其次,是要很努力,而不是坐享其成,或者把賺到的錢都放進自己口袋。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前所長薛明玲指出,企業家第二代要認知到,承接的不僅是財富和專業,更重要的是傳承上一代的創業精神及勤奮態度。

訪談間,楊德華對於女兒接班一再叮囑的重點,就是「要很努力」。楊德華說,「我在程泰四十多年,都是戰戰兢兢的。」每天早上八點半到公司,晚上近八點才離開,總是比員工早到晚走。

在分紅方面,身為老闆的楊德華也很克己,甚至在公司虧損時放棄支薪,例如金融海嘯那一年,程泰一度面臨虧損,雖然認列亞崴等業外收入後,由虧轉盈,但他仍堅持不領薪水。

程泰接班人的第三個條件,就是能夠掌握集團分工、壯大團隊,未來帶領程泰走向國際化。楊德華說,程泰在台灣、美國和中國均有設廠,未來要在海外廣設銷售據點,才能夠繼續壯大,否則就沒有國際競爭力。

國際化的考驗

專業分工,讓團隊衝高效能近年來,台灣工具機生產在世界排名節節敗退,相繼被韓國和美國超越,從第五名掉到第七名,讓楊德華深具危機感,面對市場競爭激烈,接班人要很有企圖心,比別人更努力認真之外,還要讓團隊有很好的發揮空間。

楊德華說,一個人能力有限,而且集團規模變大,董事長無法做所有的事,必須仰賴團隊和制度,「很多決策是各部門醞釀出來的,我最後拍板,通常百分之九十我都會尊重團隊的想法。」因為,如果一切都由董事長說了算,以後團隊就不會提案,而是等著聽命行事。

更重要的是,經營者必須建立一套制度,讓公司能運作自如,才是企業永續經營之道。這份體悟,可追溯七年前,當時楊德華就想啟動接班佈局,卻因程泰集團子公司亞崴機電發生經營團隊出走,打亂了交棒的時程。

二○○七年,亞崴前總經理關永昌突然申請退休,帶走了四分之一、上百名員工另立門戶。當時市場傳言亞崴將倒閉,楊德華臨危不亂,指派程泰總經理康劍文親自坐鎮。雖然只花半年時間就穩住陣腳,讓亞崴再度步上軌道,但程泰主管和幹部被派到亞崴,不僅減損程泰的戰力,楊德華也必須花更多心力整頓亞崴。

即使發生這次出走事件,楊德華仍堅持程泰和亞崴兩家公司,將繼續聘請專業經理人來經營,並且致力於建立制度和文化,未來即使子女接班或任何人出走,都不至於影響公司發展。

「在這一行,超過四十五歲接班,就已經太老了。」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黃建中指出,其實,許多台灣機械業的創業家,很早就開始培養接班人,他們的子女多半是國外唸完MBA回來,就進入公司歷練。而且,有別於機械業老闆聚餐吃飯的聯誼方式,年輕一代常透過「二代聯誼會」分享管理經驗,以鞏固彼此之間的競合關係,作風相當不同。

制度的考驗

以人為本,尊重老臣團結一致楊德華也意識到,很多企業家第二代接班不成功,是因為無法與老臣磨合,而且有些富二代以為公司很賺錢,就用錢無度,對於企業經營也不夠專注,結果富不過三代,很多公司到了第二代手裡,就垮了下來。

為了順利交棒,楊德華要求女兒必須充分瞭解公司制度,掌握各部門的考核方法、人才的培育和產學合作等。「如果她未來接班,這部分是很重要的,因為一位企業負責人不能偏離公司的制度。」同時,接班人也要進入董事會學習,掌握公司的發展方向。

此外,他更叮囑女兒說,「第一代創業家和老臣一起打拚,才有今天,所以第二代要尊重。」楊德華甚至認為,公司經營權不一定要傳給子女,但一手建立起來的工具機王國一定要永續經營。目前,楊家在程泰和亞崴兩家公司分別持有過半股權,如果兒女將來沒能力接班,就單純地掌握董事會,當個大股東,讓有能力的專業經理人來經營。

楊德華直言,女兒楊舒涵還年輕,仍有待磨練,未來也不排除先從經營團隊中提升一位人選來接任董事長,讓這個過渡時期能夠銜接,「如果小孩能上來,就讓他們上來;如果不能的話,也不要勉強。」受訪時,楊德華剛經歷喪母之痛,感觸很深,「本來六十歲想退,六十五歲時也想退,但到現在還退不下來。」現年六十九歲的他,雖然對機械業仍充滿使命感,但也開始放手交給女兒學習治理,「她現在是我的重要幕僚。」對於「準接班人」的大任,楊舒涵表示,除了融入企業文化,在經營公司方面,她仍需要補強法規方面的知識,未來她會努力找時間進修,為接班做好充分準備。

楊德華(右)

出生:1945年

現職:程泰機械董事長

學歷:中興大學機械系

家庭:已婚,育有二子一女

楊舒涵(左)

出生:1978年

現職:程泰機械副董事長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多媒體碩士、東海大學國貿系

家庭:已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35

台灣人才想「射月」 先過這三關

2015-02-09  TCW 
 

 

為什麼台灣具有高素質人才、高技術且環境富裕,卻無法洞察未來,創造出「射月亮」(moonshot)的未來產品?

  一月三十日晚間 ,台灣首位「奇點大學」(見小辭典)畢業生葛如鈞、全球最大軟體程式競賽Google Code Jam主辦團隊,唯一的台灣工程師李宗賢,以及去年底打敗全球四百多所名校、全球教學創新大賽冠軍、台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在一場座談中,分享他們與全球頂尖創新腦袋交手的經驗,思考台灣人才在面對未來的障礙。

  今年,《商業周刊》獨家與奇點大學合作,舉辦「商周奇點創新大賽」,最後優勝者可直接到矽谷奇點大學與各國創新腦袋共處十週,用「射月亮」方法,解決未來問題。

  根據奇點大學董事長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指出,在二○二三年,一般電腦運算的速度將首度超越人腦,這個突破點稱為「奇點」(singularity)。未來的人才必須要能借助科技發展,在創新上有十倍的躍進,而不能只追求一○%的累進;因而將「射月亮」訂定為奇點大學的精神,指介於大膽計畫和科幻小說之間的灰色地帶,未來人才必須具備破框的心態與執行力。

  台灣人才想要「射月亮」,會有哪些障礙?

  三位與談人不約而同指出,射月亮最大的障礙是「膽小」。

障礙一:膽小「在奇點,玩得最瘋的是表現最好的」

  未來充滿各種程度的不確定,膽子越大,越能面對高度不確定;「從未來學的角度,能翻轉世界的,都是開啟可能性極低的嘗試(意指幾乎不可能),膽子要夠大才碰得到;膽小,是在自己和可能性之間畫上『結界』(指界線),等到世界被膽大的人翻轉、掌握了未來話語權,膽小的人就是等著被指使,」葛如鈞說。

  以他在奇點大學的經驗,膽小反映在自己「不敢想」、「不敢玩」。諸如在奇點大學十週,玩得最瘋的同學,是表現得最好的同學,而結業成果展時,最受矽谷創投喜愛的計畫,就是他認為最不可能、開玩笑的計畫。

  葉丙成指出,膽小的問題出在台灣父母怕孩子失敗,沒有環境給小孩胡搞瞎搞,沒有人告訴他們「失敗沒關係」,而是說「失敗了你很慘」。二十年下來,年輕人都非常保守、不敢去試。現在全世界講創新、要狂野;你不敢冒險,當然沒有創新。父母怕孩子落榜,但七、八十年的人生不過慢一年;「這有多嚴重?如果孩子連落榜都受不了,長大不就也是個廢物嗎?」葉丙成說。

障礙二:視野小「在臉書,同事可以是魔術師,也可以是高學歷雙博士」

  視野分兩種:看世界和看自己。「膽小不會有視野,因為你覺得自己可能做到的,才會去想去看,這是一體兩面,」葉丙成說。但台灣過度重視課業,只在乎速成,學生只會做見過的問題,遇到沒見過的問題就發慌,更少從城市、台灣的角度看事情,更別說世界的角度;「現在大學生想的都是中午去哪裡吃、晚上去哪裡吃,每天只想眼前。」不關心未來的結果,缺乏面對未知變局的能力,結果眼睜睜看著未來被提早準備的人掌握。

  不只看外面的視野小,同樣因為只想眼前,相較於相同世代的西方人,台灣年輕人看待自己的視野也不夠多元。

  曾在臉書工作的李宗賢,到臉書第一天,公司配給他蘋果電腦、iPhone、免費打國際電話和超級好的食宿,對當時他一個窮博士而言,簡直是天堂;當晚便打電話跟媽媽說:「這輩子都不要離開臉書」。

  「我忘記還拿了什麼好東西,可是我記得同事和他們多元的興趣,」李宗賢說,我隔壁是個數學魔術師,不用手法、用數學邏輯變魔術,下班到酒吧表演;對面的是耶魯政治和電腦雙博士,愛辯論,下班就到社團找人辯論政治,「當時我下班在寫書或找朋友,多元性差很多」。

  「邁向未來既漫長又充滿壓力,」葛如鈞認為,「不確定性沒有時效,你在前面把自己燒乾淨,後面都不用講了吧。」意指許多人太專注眼前任務,短期內給自己太大壓力,反而無法承受長期不確定。

  「如果讓我重新讀一次大學,我一定認真問問題,」李宗賢分享回清華大學當一個月訪問學人的感想。他發現,在課堂上問問題時,底下一片死寂。「我的指導教授說過,華人學生真聰明,但老闆不會讀心術,你不說話,再聰明也沒有用;要站上國際領域,說話很重要。」

障礙三:聲音小「做學問,真正應該要學『問』,但現在都在學『答』」

  李宗賢認為,在公領域,問問題很重要,因為並不是聊天打屁,而是訓練自己如何以合理的邏輯講出重點,並讓周遭的人理解;「我們常把知識稱為『學問』,這表示人真正應該要學『問』,但現在都在學『答』」。

  葉丙成指出,台灣教育裡沒有教人際間的軟實力,例如交朋友;到陌生的職場,有沒辦法在很短時間內讓別人喜歡我、願意跟我合作?因為「沒有軟實力,沒有競爭力」。

  的確,台灣年輕人的素質、技術、經濟條件都很好,可是以上三點都很缺。怎麼培養?

  「早點面對『世界』,」葉丙成建議。「世界」指的是校園外的社會,多到企業實習、當志工,走出校園接觸各種人為生活努力的現實面,慢慢便會磨練出膽量、視野和溝通三樣因應未來的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463

下個大立光?聯亞光電得先過三關

2015-07-13  TCW


七月一號下午,遠東國際大飯店三樓的宴會廳擠得水洩不通,人潮比固定在這辦法說會的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多上近一半。一位有十四年經驗的證券分析師說:「很久沒看到這種盛況了」。

這是低調的興櫃股王聯亞光電,首次對大眾的公開業績說明會。大家都在問,這家興櫃股價近四百元的公司,會是下一個大立光,或者,會像半導體設備廠漢微科一樣,成為下一支千元飆股嗎?

十四年前,身處光通訊產業最上游、生產磊晶的聯亞光電,曾因網路泡沫化,光通訊市場規模驟減,幾近倒閉。它如何又翻身成當紅炸子雞?

答案很簡單,它在所處的磊晶代工市場中,取得寡占地位,僅有英國磊晶廠IQE與其直接競爭。這市場技術密集,但總產值僅約一百億美元,是其他砷化鎵或半導體大廠不會想切入的小池塘。

但小池塘裡,有著大題材。聯亞光電的大客戶之一是國際大廠英特爾。這給予股本小的聯亞光電很好的想像空間,股本僅六億元的聯亞光電,去年已淨賺一個股本。

若聯亞光電與英特爾合作、尚在開發的「矽光計畫」成真,將會再改變我們的上網習慣。「矽光計畫」,是一種以矽光束取代銅纜線的傳輸技術,每秒可傳輸的資料量最高可達一百GB,是現行銅線技術傳輸極限的三到四倍,等同一秒內,就可以下載好一部高畫質(HD)的電影。

物聯網世代中,大家都希望更快更穩定的傳輸。但,這就代表聯亞光電會成為下一個大立光或漢微科嗎?

前頭仍有三個考驗。

第一關:計畫未成定局英特爾誤判前例,是大變數

第一個考驗,是它的題材,壓寶在尚未確定的技術上。

大立光的高獲利來自蘋果,漢微科的好成績則來自台積電。兩者所處的產業,相對可預測、能見度高。聯亞光電雖然一樣有技術優勢,不過,它被資本市場賦予的高成長想像,卻是英特爾尚未成定局的矽光計畫。

英特爾過去推行新規格時,有許多踏錯步的前例。最顯著的例子,便是逾十年前推行WiMAX(全球互通微波存取)通訊規格,讓許多相挺的台廠,最後血淚收場。約二○○○年時,也曾誤判DRAM主流規格,二○一一年強推的超輕薄筆電(Ultrabook),最後也未成筆電市場主流。

一位研究光通訊傳輸的大學教授認為:「矽光的成本太高,要成功商業化、普及,最快可能還要五年。」而據了解,聯亞光電內部高層也曾對法人透露:「矽光計畫不是一百,就是零。」翻開聯亞光電財報,矽光計畫的營收占比,已從去年的近三成,降至今年第一季約一成五,若今年底至明年,矽光計畫仍於試產階段,營收比重未能拉升,恐怕將影響市場信心。

對此,總經理林蔚強調,矽光技術不是僅有單一客戶,若大客戶計畫有變數,仍能出貨給其他客戶。

第二關:中國市場多變成長動力趨緩,恐拖累出貨

第二個考驗,來自多變的中國市場。

目前占聯亞光電營收約八成的光通訊磊晶代工業務,出貨量不斷增加,主要受惠於中國市場近兩年蓬勃發展。

中國國務院自二○一三年八月發布,提升中國寬頻網路普及化的八年政策「寬帶中國」之後,便帶動台灣光通訊產業鏈的成長。

但,觀察光通訊產業的分析師直言,中國政策的實施力道,向來會隨時間遞減,當中國市場成長減緩的時候,聯亞光電能不能分散客戶區域,找到其他市場來補足缺口,將是觀察指標。

第三關:營收過度集中前三大客戶占65%,怕抽單

第三個考驗則是,聯亞光電的營收能否長出第三隻腳?

客戶與市場集中,風險相對增加,目前聯亞光電前三大客戶,便合計約占其六五%營收。如果切入下游的晶粒製造發展,不僅產品單價馬上成長十倍,產品也將更多元,並可增加新客戶,但現有客戶也可能抽單。

左右為難的局面,聯亞光電目前仍澄清,將切入下游的傳言。財務長楊吉裕說:「我們就是一個專業的磊晶製造廠。」

然而,即將轉上櫃的聯亞光電,仍逃不掉此疑慮。若後續不能提出更好的策略以維持穩健成長,千元股價的夢,恐是曇花一現。

【延伸閱讀】聯亞光電從倒閉邊緣,坐上興櫃股王?聯亞光電大事紀

1997年|聯亞光電成立,生產以砷化鎵和磷化銦為基板的磊晶片2000~2001年|網路泡沫,連帶衝擊光通訊產業,單月營收僅剩六分之一,一度面臨倒閉危機,獲佳和紡織(佳和實業)入股得以續命2008年|因市場對光通訊需求興起,公司營運開始損益兩平2009年|開始與英特爾合作開發, 用光取代電子束傳輸的「矽光計畫」2014年|7月15日以168元登錄興櫃掛牌2015年|395.06元穩坐興櫃股王,7月底將掛牌轉上櫃

註:股價統計至2015年7月7日 整理: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92

「民間想奮力一搏 但政策牛肉呢?」 航空業打國際盃卡三關 長榮航總經理鄭傳義喊話

2016-01-11  TWM

近來不少台灣航空公司大手筆購機,顯得生機勃發,但航空業在國際競爭舞台上,仍有不少關卡,已經不是單一航空公司能解決;《今周刊》專訪長榮航空總經理鄭傳義,為台灣航空業把一把脈。

二○一六年正式拉開序幕,回顧一五年,當科技業界陷入紅色供應鏈危機時,航太產業卻是動作頻頻,航太產業大老們高喊:「航太為產業升級之母」。製造面有漢翔領頭整合航太供應鏈,運輸面則有復興航空、長榮航空先後大手筆購買客機;而桃園機場整修十個月的北跑道,也終於在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提前啟用,大大解除「塞機」之苦。

在台灣航空業顯得生機勃發之際,《今周刊》專訪長榮航空總經理鄭傳義,針對桃園機場、兩岸中轉(中途地點轉機)、聘雇限制等提出觀察與建言。他直言:台灣航空業的競爭對手是韓國、日本及新加坡,以前都靠業者自立自強,但國際競爭進入肉搏戰,更需政府助一臂之力。

關卡一:桃機不夠用

內需不足 應放眼轉運市場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估,一五年全球航空旅客突破三十五億人次;在未來二十年內,也就是二○三四年時,航空旅客將倍增至七十億人次,且在龐大的中國市場帶動下,未來亞太地區占全球客運量的比率將增至四二%。

「台灣才兩千三百萬人口,卻有這麼多家航空公司,內需不足,一定要仰賴全球轉運市場。」鄭傳義指出,為此,長榮航空在一三年加入星空聯盟,又在一五年一口氣花了八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兩千六百億元),添購二十六架新機,預計在二二年交機完畢。

鄭傳義強調,台灣坐落東亞區塊的絕佳地理位置,除了是兩岸中轉的最佳地點,五小時內航程即可抵達東南亞主要城市,亦是東南亞航空公司飛往北美的理想中轉點。

但東南亞轉運北美的競爭對手眾多,台北、香港、首爾、東京都是中轉點,未來北京也勢必加入戰局。

他話鋒一轉,直指桃園機場的作業機坪、過夜機坪、跑道容量及航廈運能不足,導致飛機起降受限,甚至讓長榮航空從二二年起的購機計畫皆因此暫時擱置,「至關重要的第三跑道,依桃機規畫要二○三○年才能完工,從現在起的十五年內,卻未見其他跑道容量提升計畫,叫業者要怎麼爭取轉運市場?」事實上,桃園機場與各航空公司都有共識,機場每年運能至少要從目前的三千萬人次,提升到一億人次,台灣才有資格爭取亞太營運樞紐的地位;而桃園機場也已提出第三、第四航廈,以及第三跑道的增建計畫,但對航空業者來說,實是緩不濟急。

鄭傳義說,「第三跑道預定地選在桃園機場北邊,還要經過漫長的土地徵收與環境評估流程;而南邊現有一座廢棄的海軍基地軍用機場,跑道長度足夠,政府為什麼不用?」但據了解,在桃園航空城的討論中,桃園市長鄭文燦曾明確表態,若第三跑道移向原海軍基地,則飛航管制區將朝桃園都會區移動,影響範圍廣大,可能不適合。

對所有航空公司來說,所屬國家的主要機場就像是飛機的家,「眼看長榮、華航、興航、遠航都在擴編機隊,桃機要怎麼應付未來國內航空公司的成長?政府一定要出力協助。」鄭傳義建議,短期內桃園機場可在現有範圍內增建作業機坪,長期則是加速擴建航廈與第三跑道進度,「航班時刻資源是綜合性指標,跑道、航廈、機坪容量皆須同時配合,缺一不可,交通部應出面與民航局、桃園機場協調航班時刻資源,才能滿足業者需求。」

關卡二:盼全面開放中轉

亞太營運中心欠缺的拼圖

兩岸之間為全球航線與航班數最密集的區域之一,也構成兩岸成為區域轉運中心的優勢條件;二十年前「亞太營運中心」構想因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缺了中國這塊拼圖,亞太營運中心也功敗垂成;但兩岸中轉仍是國內航空業者最想吃下的一塊大餅。

一月五日,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台辦)傳來好消息,為落實「馬習會」成果,開放江西省南昌市、雲南省昆明市、四川省重慶市為首批試點城市,中國居民在此三城市,可持護照、聯程機票和赴第三地的登機證,經桃園機場,進行不出機場的中轉,「陸客中轉」終於露出一線曙光。

目前立榮航空有桃園飛重慶的航線,華航則是飛航桃園至南昌,國內航空公司皆樂見試點中轉,未來可望載運陸客經台灣轉機,赴北美、東南亞及紐澳;鄭傳義則說,希望試行成功後,能盡快開放擴及其他城市,也對兩岸政府的努力與具體作法,表示高度肯定。

鄭傳義指出,中國至北美的旅客人數持續成長,一四年有二一九萬人次,美國商務部預估,二○年就會成長至五百萬人次,「這些旅客目前都在香港、首爾、東京,或是北京、上海、廣州中轉,但一級城市越來越壅塞,台灣若能加入轉運點,也能紓解運量。」

關卡三:外籍聘雇限制多

國際化趨勢才能助攻產業

長榮航空現有的客艙組員約為三千名,其中包含泰國籍、越南籍與日本籍組員,隨著二十四架波音七八七客機與兩架七七七客機引入,預計未來六年將新增五千個就業機會,其中仍有許多客艙組員需要到外國招募。

但依台灣現行的《就業服務法》規定,本國籍航空公司任用之外國籍空服組員,無法在國內聘雇,必須回到其原始國聘雇,因此外籍空服員在抵達台灣後,只能以臨時入境備勤名義進入台灣,最多僅能停留七天就得離開。

「呼籲政府要站在扶持航空產業的立場,放寬外籍客艙組員無法在本國聘雇的限制,這對所有航空公司都有幫助。

」鄭傳義指出,全球一流的航空公司都配備有外籍空服員,目前中東、香港、新加坡與中國籍的航空公司,在招募台籍組員時,都能於當地聘雇,即不受限短期居留限制。

除了放寬聘雇限制為國際趨勢,許多航空公司也極力朝上下游產業發展,鄭傳義說:「國泰航空(屬香港)和新加坡航空都在做產業(向上下游供應鏈延伸),新航規模雖小,但維修能量大,它們都是國家重點扶植產業。」漢翔總經理徐延年回憶,一九九九年時,漢翔還曾組成顧問團赴韓國提供諮詢,短短十五年內,韓國航太產業的規模已經是台灣的數倍,「日本、中國、韓國都是由國防產業來支持航空產業發展。」而航空公司更是民航產業的火車頭,足以牽動整個產業。

目前,長榮航空自身已藉由轉投資成立長榮航太科技、長榮航宇精密,跨足飛機零組件與維修領域,九八年成立的長榮航太,客戶更已遍及全球四十多家航空公司,第三方維修業務占七成以上比重,印證了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所言:「長榮不只要做航空公司,更要做完整的航空產業。」迄今,長榮的航空周邊事業橫跨空廚、航勤、倉儲與維修,下游則有長榮桂冠酒店,堪稱全球上下游整合最完整的航空公司,鄭傳義再次強調:「我們已經發展到這個規模,但接下來決定長榮航空成功或失敗的關鍵,卻是在政府手上。」「航太產業這麼大,我們都想奮力一搏,業者願意做,但政府的牛肉呢?」對於這個問題,業者心急如焚等待答案,也期待新領導人上台後,能夠給出明確方向。

撰文 / 鄧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