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見中國星主席向 華強揸住杯紅酒,為自己做大股東的澳門蘭桂坊酒店賣廣告,側邊仲挨住個謝婷婷,又搵埋兒子向佐亮相,呢個廣告都幾爆笑。向生和兒子負責對外宣傳,向太就主 內睇晒酒店的設計、裝修,就連傢俬、材料都當正是自己屋企用到最靚,酒店四周還放滿私人或朋友送的珍藏,甚至一條毛巾都親自睇辦,向太笑瞇瞇說:「連啲廠 都話我傻嘅,佢哋話酒店消耗咁高,唔使用到咁好,但我要用過好先可以俾人用。」老公大晒 上週六,澳門蘭桂坊酒店開業前一天,仍然看見裝修師 傅作最後趕工。向太乘坐升降機時,有工作人員跑進『車立』內,看見老闆向太,即緊張得跑出『車立』,向太立刻叫着他說:「你趕住做嘢,快啲(入『車 立』)。」向太表面似很惡,其實好客氣,「對同事要客氣啲,佢先幫你賣命。」員工在旁細細聲說:「我哋開咗幾個通宵。」有人建議向太遲開一個月,身為酒店 老闆兼行政總裁的她,從心理和生意角度解釋:「你拖到明年開都得,但你set好咗(日子),佢哋十日唔瞓都趕出嚟。我唔可以嘥咗個暑假,依家裝修工錢要 俾,八百個員工嘅錢要俾,早一個月開早一個月有收入。」 向華強娶了陳嵐這個精明太太,真是幫自己不少,向太卻自嘲:「我完全係清兵,向生話 買酒店,接落嚟嘅嘢咪你做。我好傳統,佢負責指揮我,老公叫我撞牆我都做。」接下來的事,還包括游說酒店前身的股東把股份賣給她,「我用咗三個幾月時間去 傾,日日打電話約佢出嚟傾,誠意打動。」而賭場牌主屬何鴻燊,她又要說服何生授權她去管理,「何生話推咗好多人,點解要俾我?第一,當初澳門回歸,好多明 星我幫佢叫,啲明星錢我幫佢俾,我又做得好過人,咁何生話好。」 住的藝術 之後她集中做裝修,設計以花做主題,無論是 feature wall、地氈抑或吊燈,總之花影處處,「依家好流行花嘅pattern,但我兩年前已經有這concept。」酒店四周更放了向太的收藏,其中包括賭廳 內的一盞由永利老闆Steve Wynn送的六百多萬藝術品,向太興奮說:「真係心想事成,我上網搵時,呢件藝術品已賣咗俾博物館,永利一班老闆及設計師幫我搵個藝術家用個半月時間重吹 一盞,送咗俾我,設計師仲親身嚟裝,七百幾支裝咗三日,無人敢掂佢。」 去到客房,向太忍不住賣花讚花香,「我啲細微嘢,用咗好多心機。」她 要記者試穿軟綿綿的浴袍,瞓落床感受滑溜溜嘅床單枕頭,「我要用四百針嘅埃及棉,床褥枕頭嘅羽絨要無骨,無骨無味嘅羽絨又貴啲。我以前買過好多貴嘅毛巾, 我俾個廠話我黐線,要咁嘅毛巾損耗好大。」客房的洗頭水沐浴露亦用名牌Bulgari。酒店先天缺陷是樓底矮,為了增加空間感,她選用淺色建材,「太深色 太暗有壓迫感。」她又把睡房浴室打通,「雙人房係我設計,要有通透感。」遮擋浴室的百葉簾是紗造的,「我屋企都係用呢啲,十年唔壞。」她連風筒也管,「我 要馬力大,千八火,我啲嘢,要人哋真係用到。」 自己入貨 向太毫不吝嗇,把兩幅合共百萬的藝術品掛在酒店入口及check- in大堂,又鋪Missoni地氈。她還專登去峇里島搜購藝術品,「我無享受過Bulgari酒店,因為由朝到晚行咗三日,全程食肯德基、麥當勞,搵咗兩 個貨櫃藝術品,俾晒錢點知無運嚟。(損失幾多?)唔係錢問題,嘥咗心機。」 為追求完美,向太還在酒店開了間花店,「澳門啲花好醜樣我頂唔順,我想改變花嘅文化,你要送花俾我就喺我指定花店訂,否則對唔住,我會掉咗!」 問向太會否叫兩個兒子幫手?她鬼馬地說:「大仔鍾意演藝,細仔鍾意設計,我話如果你哋曳,我會將家產捐出,俾個基金你,等你餓唔死又食唔飽!」說罷,她也不禁豪爽大笑。 廿億翻新 位於澳門新口岸的澳門蘭桂坊酒店,前身是澳門金域酒店。由收購到裝修共花了廿億,由於酒店無ballroom,向太用七百多萬在外搭建一個圓形場館舉行開幕酒會,請來舞蹈員在酒店低層跳影子舞(右圖),搞搞氣氛。 | ||||||
|
||||||
「姜太太包子店」、「姜包子店」,屋前屋後的兩兄弟,店面因緊鄰捷運黃金地段,爆出超高房價傳聞,「鑽石包子店」封號不逕而走。姜家兄弟紛爭也從包子生意,延伸到賣產歧見。 紛擾背後,隱藏的是姜家兩老顛沛半生,一家曾在違建求生存、將孩子們送到育幼院的辛酸過去。從住大雜院、睡涵管,到現今握著燙金所有權狀,靠父母庇蔭,雖比別人多拿了好幾十桶金,卻也面臨兄弟情難長的無奈。 天光微亮,台北市捷運忠孝復興站空無一人,只有捷運列車來來回回試軌,為即將到來的繁忙做準備。捷運站旁,分處屋前屋後的「姜太太包子店」和「姜包子」同是燈火通明。互通的廚房裡,前後二台攪麵機賣力轉動,二店員工各自張羅,也為即將湧進的購買人龍做準備。 同屋簷 揮別富爸 興許是最近傳出該店面將以高價售出,持所有權的姜家四兄弟中,久居美國的老大姜革生要賣、包子生意火紅的老二姜光生不賣,導致兄弟意見不合。敏感房市問題 加上兄弟賣產糾紛,鬧得沸沸揚揚,因此老二所屬的姜太太包子店員工一遇詢問,全數封口,不是低頭做事,就是說:「不知道,老闆夫婦出國了!改天再來吧!」 屋後臨巷子的老四、姜包子老闆姜勵生正忙著熬豆漿,提到二店淵源,以及網路傳說他與姜太太包子店毫無關係,而是為了拉抬生意攀親帶故,他忍不住抗議:「包 子確實是二哥先賣,我是沾了他的光,但爸媽早期就靠賣饅頭、包子、麵食把我們六兄弟姊妹養大;屋子也是爸媽辛苦掙來,我回到父母的店賣包子,應該是天經地 義吧!」 他加了點豆漿進攪麵機,解釋店內包子麵皮除了用酵母、麵粉做基底,還要豆漿提鮮。麵糰等待甦醒的過程,員工開始備料,忙過一陣,一顆顆半手掌大的包子送進 分別標有口味記號的竹籠。此時天已全亮,捷運不斷呼嘯而過,姜包子門口的隊伍開始拉長;再移動至前方老二開設的姜太太,更長的隊伍幾乎拉到捷運站口。 求溫飽 骨肉分離 姜勵生說,自己在兄弟中排行老四,上有三個哥哥,另有一姊一妹。他憶起父母當年打拚的辛酸:「賣房一事被炒,外界封我們為『鑽石包子店』,但甚少人知道我們一家曾擠在違章建築裡幾十年,我和最小的妹妹甚至有一年多睡在水泥涵管裡。」 睡涵管?不是卡通《哆啦A夢》才有的劇情?姜勵生苦笑:「那時我和妹妹年紀小、身子也小,老爸不知打哪滾來一根涵管,在裡頭鋪了枕頭、棉被,就成我和妹妹的房間了。」 他說,父親姜海濱來自山東,大陸淪陷前到台灣做生意,母親宋桂芳追隨而至,就此在北市定居。「父親原本在四四兵工廠當打鐵匠,因沒有軍人身分,只能領一天六塊四的約聘薪水。」但六個孩子接連出生,姜海濱辭職改到台北鬧區踩三輪車,依舊養不活一家子。 「一九六○那年,爸媽聽說基督教浸信會的台東扶幼院有美援,能讓孩子吃飽穿暖,忍痛將二哥光生、三哥致生送去。」姜勵生說,父母終究割捨不下骨肉,為了就 近看顧,一度舉家遷到扶幼院旁租房子,「我爸換到台東踩三輪車,我媽則是賣大餅、包子。」不到一年時間,父母硬是把孩子要了回來,一家子又拉拔回台北。 頻搬遷 擺脫違建 返回台北,還是無處落腳,姜家只好到舊麥帥橋下,用竹子、板子搭屋,勉強遮風避雨。一年多後,又到南松山菜市場旁大雜院,租了間違建屋。在姜勵生的記憶裡,求學時常擔心回家找不到房子,「好幾次放學回到家,屋子已經被拆,只好陪爸爸去撿木材、板子來重蓋。」 姜勵生提到,父親半生顛沛流離,一心一意要有個自己的房子。一九六七年,姜家先在安東街附近花十二萬元買了一處攤子,沒多久聽說被劃為道路用地,趕緊又改 買復興南路現址上的小攤子,「我爸怕了,還土法煉鋼拉繩子,確認這位子不會被徵收,才安心在這做生意。」姜勵生說,父母在復興南路開的小攤子叫做「富貴小 吃店」,但因仍屬違建,還是二度被拆除。 一九七八年,姜家才正式取得復興南路現址所有權。在老大姜革生奔走下,姜家終於以既有使用者身分,分別向塯公圳水利會、國有財產局申購土地。隔年,與建商 合建五樓樓房,姜家分得地下一樓、一樓及二樓。姜勵生笑言:「我老爸曾被鄰居笑為『違建大王』,房子落成那天,他比誰都開心。」 捷運包 打響名號 房子落成後,姜家立即跳脫違建命運,除停止經營富貴小吃店,改出租店面給尊龍客運,同時陸續送老大姜革生出國留學、老三姜致生移民加拿大。直到十幾年前,開過計程車、做過模具工的老二姜光生返家,在屋後開了包子店,加上捷運開通,「捷運包」名氣逐漸打響。 近年,姜勵生返家與二哥共同在屋後經營,協議老二賣早上,老四賣下午;後來,老二搬到前方開設姜太太包子店,巷子內舊攤子由姜勵生接手,改店號為姜包子。 分家後的二兄弟,雖然廚房倉庫互通,但生意各做各的。姜太太的招牌是鮮肉、高麗菜、酸菜包;姜包子則主打竹筍、雪菜、梅干三丁包。 「二哥一天大約可賣出七千顆包子,我大概賣三千顆。」姜勵生強調,哥哥做得久、加上位置好,生意比較穩定,自己則努力在口味上變化,希望能夠與哥哥做出區 別。他撥開一顆自己研發的梅干三丁包,「內餡是梅干菜加豆干丁、筍丁和肉丁,全部得用豬油炒過、煉過;為了洗掉梅干菜的鹹味,還要同時保有醬菜的芬芳,除 了要洗上五、六次,洗梅干的速度也要拿捏好。」 金店面 分產齟齬 一對老夫妻坐在巷內花台上吃包子,他們說移民美國幾十年,但每次回來一定會來吃包子,問前後包子哪家好吃?他們納悶地反問:「是兩家嗎?後面這家不是比較 久?」同時吃過二家包子的鄭小姐則說:「姜太太的包子內餡比較飽實,但姜包子的口味比較多元,口味接近,很難分辨高下。」 採訪姜包子的二個星期後,終於在一個清晨遇見正在包豆漿的老二太太尚秀蘭。她見到記者上門,先是一陣遲疑,便表態不願受訪:「以老四說的為準吧!最近賣店面房事搞得兄弟不合,我先生(姜光生)看得難受,不想多說。」 不過尚秀蘭也強調,公公婆婆小吃生意中斷已有十多年,姜光生是先向外人學做包子,和自己一點一滴從零做起,若說兄弟都傳承自家手藝,她實在無法接受。至於 賣屋歧見,尚秀蘭表示:「我們包子生意做得好好的,當然不想賣,但我們只有四分之一產權,其他兄弟堅持要賣,能不賣嗎?」 覓新址 分道揚鑣 賣屋後,包子店遷往何處?尚秀蘭指出,此次買賣範圍是地下一樓、一樓店面,二樓還是姜家大姊姜申君所有,姜光生已和大姊談妥,將租下二樓繼續賣包子。「生意怎會不受影響?一樓和二樓的人潮差很多!」她說。 聽聞二嫂說法,姜勵生透露自己確實正為尋找新店址傷腦筋,目前仍無理想地點。「我也想租大姊的二樓,但她決定租給二哥,我也沒辦法。」 為了尋找當年老照片,姜勵生翻箱倒櫃,他攤開一個上了年紀的箱子,緩緩說:「裡頭全是我媽的寶貝。」箱內照片有美國的孫子得獎、兩老作壽子孫齊聚、老大要出國全家去送行、屋子剛落成時姜海濱滿足地站在空地旁的模樣。 姜勵生盯著一張張闔家歡的照片,輕聲慨嘆:「爸媽拚了一生,才留下這棟房子,庇蔭我們兄弟,現在兄弟卻因此結下心結,他們在天上看了應該也很感慨吧!」 ◎姜太太包子店 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180號 電話:(02)2781-6606 ◎姜包子 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180號後院(SOGO後巷) 電話:(02)2711-7686 鑽石包子店 位在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180號的姜太太包子店,因傳出每坪售價達651萬元而備受矚目,又傳買主是央行點名的「三黃一劉」中,專買東區店面的黃姓投資客。但先前因姜家老二控告老大欠錢,並針對老大名下1∕4房產執行假扣押,導致交易受阻。 四兄弟已與買主簽約,總價不到2.2億元,交易最快在今年7、8月完成。由於外界誤認僅售一樓店面,以致單坪高達651萬元,事實上出售範圍含地下一樓和一樓店面,總坪數約70坪,每坪均價約314萬元。 |
||||||
|
||||||
特首曾蔭權的領導班子管治危機沒 完沒了,兩年多內已有六名高官患病。上月被踢爆去年底已患有腎衰竭、六十七歲的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原來早於兩、三年前患上家族遺傳糖尿病,暗藏患腎病的機 會。去年底證實患腎病後,子女更一度考慮讓他換腎,健康狀況未必如他所說般「良好」。孫太鍾小芬向本刊披露,孫公現由港大腎科權威,以中西醫合璧療法治腎 病。 上週四,即孫明揚被揭發患腎病翌日,在下着微雨的中午,孫明揚與友人在香港會所吃午飯後,獨自步行回政府總部。記者問他不少醫生指他的腎臟僅餘一成半功 能,應該辭職休養,他依然面帶笑容回應:「我自己個身體,好唔好我自己知呀!係有時有啲攰,但係我好夠瞓,夠休息!啲醫生喺出面好多嘢講嘅,佢哋又唔係我 個主診醫生,我個醫生唔係咁講喎!」孫早前曾表示自己「健康狀況良好」,記者追問他有否隱瞞病情及講大話,他終按捺不住發??:「邊有隱瞞啫?咩講大話 啫?講晒啦!我呢啲都市病,高血壓、食吓藥,個個都有o架啦!我唔係狀況良好係咩呀?呢啲唔使公布啦!係咁啦!」 孫太認家族遺傳 「起初聽到都覺得得人驚!以前有呢個病好似end of the day、好慘,但好彩而家醫學昌明,好多辦法overcome。」孫太接受本刊電話訪問說,丈夫孫明揚早於兩、三年前,已證實患上糖尿病,屬家族遺傳,其 老爺孫器之生前亦有糖尿病、血壓高,孫明揚及其子女也有定期檢查血糖、血壓是否過高。「佢舊年check時,血糖同膽固醇都低,仲正常過我,以為佢無事。 點之十月,喺QM(瑪麗醫院)先發現。」孫太說孫公知道患有腎病後,已立即向護士學習如何自己「洗肚」(即腎衰竭病人的腹膜透析治療),不需要他人協助, 亦沒有聘請看護,「個護士教佢要好小心,以免受感染。」 錯食麥皮 孫明揚患病後,孫太十分注意其飲食,煮餸也會清淡一點、少肉、少糖及少鹽,她更自爆起初不知道丈夫患病,還以為麥皮對健康有益,可以降膽固醇,二人常吃, 「後來問醫生先知對腎病病人嚟講,係剛剛相反!」腎科專科醫生何仲平解釋,麥皮含高磷質,若腎功能正常排出沒有問題,相反腎衰竭病人,若食含磷質食物,無 法排出,會導致鈣質下降及令副甲狀腺升高等,可能引發併發症,包括全身痕癢、神經線萎縮等,不建議腎病病人食麥皮,「如果要洗肚,本身已經需要食藥去磷, 更加唔應該食。」 孫太形容孫公腎衰竭如「silent disease」,但何醫生說腎衰竭非突發性疾病,初期已有跡象。腎衰竭可分為五級,若腎功能餘下一成半以下,屬最嚴重的第五級,須要洗肚或洗血。患有糖 尿病的病人,一半以上均會引致腎衰竭,醫生會建議他們檢查身體時驗尿及微蛋白,以便及早接受治療。 每日早晚食冬蟲草 為協助孫明揚治病,孫太四處訪尋中西腎科名醫,現時由瑪麗醫院腎科權威黎嘉能教授任其主診醫生,同時找到港大中醫藥臨床研究中心的高級中醫師蔡潯遠,調理 身體。蔡為國內知名專醫腎衰竭及男人病專家。黎嘉能則為本港腎科權威,曾出任瑪麗醫院和威爾斯親王醫院的內科主管,但他將於六月離開瑪麗,轉投養和醫院, 擔任醫務總監。孫太透露,孫公服食多種西藥,加上洗肚,身體較易疲倦及虛弱,故須食中藥及冬蟲草調理身體。「而家早晚都會俾佢食冬蟲草,食咗之後,個孫仲 話見到爺爺最近出番啲黑髮,好似真係幾好。「佢照樣週末唱歌、打麻雀。現在無嘢改變,佢洗肚時條喉可以伸延到十呎長,有部機插住,但佢照樣可以去睇 DVD、睇書、紀錄片等。」 曾班子患病成員 時間/官員/職位/健康問題/去留2008/馬時亨/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混合靜脈動靜脈畸形症/辭職2009/曾俊華/財政司司長/心臟血管栓塞,須 通波仔/留任2011/劉兆佳/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泌尿科疾病,須做手術/留任2011/林瑞麟/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心臟血管栓塞,須通波仔/留任 2011/劉吳惠蘭/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結腸癌,須切除腫瘤及化療/辭職2011/孫明揚/教育局局長/小腸氣、糖尿病、腎衰竭,須洗肚/留任 曾考慮換腎 她坦言,起初知道丈夫患病後,子女頗擔心,考慮過叫他接受換腎手術,但主診醫生則認為孫明揚情況未需要。孫公已在港府任職達四十五年,孫太說他仍希望做人 有始有終,可以完成尚餘的十四個月任期,「有時唔係就咁話唔做就得。如果佢afford得到,無理由唔俾佢做!醫生都話佢可以正常做嘢、生活,咁係對佢最 好,淨係夜晚瞓覺時洗肚。」其實,孫明揚除患有糖尿病、腎病,今年初亦因小腸氣手術入院,早前出訪越南前兩、三週,亦疑因工作太繁忙及冷親而感冒,健康狀 況令人擔心。 公幹頂酒捱到病 高官相繼患病,孫明揚已是曾蔭權班子第六位患重病的成員,令人關注一眾問責官員所承受的工作壓力。「官員相繼患病,反映咗政府嘅架構滯後,應付唔到香港嘅 需要。」曾經擔任保安局局長的葉劉淑儀,以上月初因腸癌請辭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為例:「劉太真係捱病,佢個局其實職權過廣,係以前資訊科技及 廣播局、工商及科技局同經濟發展及勞工局三個局嘅工作合併而成,要管嘅嘢實在太多,佢又多無必要嘅外訪,試過有次為咗簽份協議,要特登飛去瑞典,四日來 回,對佢嚟講係好頻撲,喺香港同領事簽咪一樣。」葉太慨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工作量大,除了局長,即使是公務員的常任秘書長,亦同樣捱到病。政界人士透 露,前常秘蔡瑩璧因須與內地官員打交道,經常飲酒應酬,蔡亦因「飲得」而須代劉太頂酒,商界立法會議員黃宜弘曾在記者面前盛讚蔡是千杯不醉。不過,據知蔡 因工作辛勞及長期飲酒,健康每況愈下,即使劉吳惠蘭辭職後,政府欲拉攏已退休的她任局長,她也以健康為由拒絕。 副局長「幫倒忙」 政府聲稱為減輕局長工作,於○八年設立政治「四不像」:副局長及政治助理職位,效用卻一直受質疑。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批評:「直情係成效不彰啦!比 較好嘅只係得梁卓偉(食衞局副局長)同黎棟國(保安局副局長)!」他評兩位病重局長的副手:「陳維安(教育局副局長)本身就無教育經驗,搞電子書同教科書 問題都無成績;至於蘇錦樑(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你見劉太辭職後都無乜聲音支持佢上就知啦!」 葉劉淑儀亦質疑副局長的作用:「以前局長都會有個『大保』(Superintendent Undersecretary),局長唔喺度就要睇晒成個局嘅事務,但係而家副局就淨係識幾樣,好似蘇錦樑淨係做競爭法,其他嘅唔識,又駕馭唔到啲公務 員,仲要劉太教佢,仲加重咗局長嘅工作!」副局長難成大器,葉劉淑儀認為政府要找接班人十分困難:「呢屆政府剩番十四個月,如果公務員升上去好大風險,萬 一下屆特首唔要佢就即刻失業;而且而家政府民望低,社會要求又高,都幾難搵人願意接手。煲呔都無得揀,一定要孫公留任。」 美台總統健康須公布 特區政府問責官員並無健康申報制度,高官健康狀況一般不向外公布。特首曾蔭權所說的「完善機制」,只是高官自行判斷,若病情影響工作,才向公眾交代或請 辭,惟今年四名高官有病全部由傳媒踢爆,政府才被迫公布。美國和台灣正、副總統則每年均有公布健康檢查結果,如美國總統奧巴馬去年有交代他膽固醇偏高;台 灣的總統馬英九肥了一點一公斤、腰圍瘦了六公分,做了心電圖、腸胃、心臟冠狀動脈等檢查,右膝開刀後情況也有公布。葉劉淑儀及王永平建議,港府應仿效外 國,公布官員健康狀況,以增加政府透明度。 |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0-15/4NMDcwXzM3MTc4Ng.html
“我老媪(老婆)在海南被抓了。”10月13日,在温州惠民路上陡门一所公寓里,做货运生意的当地人龙虾(化名)狠狠吸了一口烟。
他说,9月29日海南警方破获一个赌博案,有105名都是温州人,其中有30多名女性,涉案2000多万。“这个赌场是温州人开的,能给我们报销机票、吃住开支。有的赢家请客,还打电话叫温州的夜店送10多个小姐飞过去,供赌友消遣……”
这 种聚赌现象并不鲜见。今年6月,上海宝山公安分局捣毁一个“团赌”窝点,抓获涉赌人员63人,已查证赌资近亿元。该赌场由温州人邹松华开设,包租某宾馆 70多间客房,邀请众多温州富豪太太、富二代驾驶名车或包机前来豪赌。输赢以十万、百万元计,最惨的一名富商在一小时内就输了1700万元。
设赌人牟利的方式,就是从赌资中抽取5%的资金作为报酬。据邹松华交代,他一般一天只开四场,而他们每场可牟利30万至50万元,也就是说一天最多时可牟利200万元。
据介绍,太太们的“豪气”远远盖过男赌徒,常常输得精光后向赌场借贷。而赌友之间相互攀比,“输得多却不在乎”反倒成了时尚和高贵阔绰的象征。上海媒体为此惊呼,“温州太太赌博团”是继“温州太太购房团”、“温州太太理财团”之后的又一新生组合。
而温州市鹿城区江滨派出所所长陈可浩对记者说,这几年他们抓到过好几批赌博“娘子军”。例如2009年4月,温州警方在瓯江三垟河岛查获一处荒岛赌场,抓获24 名赌徒,其中19 人是女性,最年长的一位老太太已经72岁,而年龄最小的女孩只有23岁。
2009年9月4日,青岛警方破获一起特大浙江流窜赌博团伙,20个参与赌博的浙江永康、温州籍富豪同样男女混杂。其中一名胡老板身家超过10亿,在河南开发多个楼盘。温州某集团总裁林某某输掉2000万元,并欠下高利贷赌债本息7000万元。
类似大案频发。今年4月,温州市鹿城区法院判决的一个赌博团伙,仅1年多累计赌资即达101多亿元。9月份,龙湾区打掉两个特大网络赌博团伙,抓获参赌人员798人,其中一名富婆就输掉1100多万元。
而温州另一跑路富豪、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老板黄鹤,已被证实将其所借的高利贷资金豪赌一空。
“黄鹤受国际赌博集团引诱,参与大额赌博。”今年6月,浙江省银监局和温州银监分局出具的一份《关于温州民企经营状况的调查》称,今年初黄鹤欠下巨额赌资后外逃,造成公司经营整体瘫痪。
温州富豪聚赌现象已成风潮。龙虾说,有两个温州“码仔”去澳门包赌场挣到钱了,经常回来推广“免费游澳门”项目——出发前,先将赌资打到“码仔”在内地指定的账户,到澳门直达赌场酒店,吃喝玩乐赌一条龙服务。
更多的国际性赌场也将目标瞄向了温州赌客。最近,韩国济州、拉斯维加斯、西班牙等地的赌场也纷纷前来温州揽客。
官员涉赌,局部失控
在老板跑路最严重的龙湾区,赌博现象一度处于失控状态。
龙湾区公安分局局长李伟向记者坦陈,这个本地常住人口不过20万、外来人口却高达42万的辖区,“不仅一般群众参赌,一些党员干部甚至带头组织赌博,导致家破人亡、继而引发刑事案件。”
龙湾区永中街道下辖龙华村曾是一个声名远扬的赌博村。早在2004年,就曾发生一起多名富婆驾宝马豪赌的特大赌博案,当时被警方打掉的以李铭君、李宗权为首的赌博团伙,涉案金额近4000万,参赌人员上百人。
2008年5月17日,龙华村赌徒胡保强为报复寻仇,驾驶装有一只煤气瓶和爆炸物品的拖拉机,强行冲向当地赌场,造成19人死亡、45人受伤的重大恶性事件。
而官员涉赌现象也屡禁不绝。今年6月,龙湾警方捣毁了一个全村皆赌的窝点,赌场由村长翁碎校、村委员翁士字联合开设,该村65人涉赌。
记者根据警方提供的一份账单统计,今年5月9日至6月15日,村民翁学等在赌场发放高利贷56笔,金额多在10万至20万元。而利息少则七八分,多的高达一毛五分。
如此高暴利、低成本和相对低风险,导致日益猖獗的地下赌场实现了企业化运营。赌博团伙一般设“总经理”负责赌场经营,承担重要角色的团伙成员担任“股东”,参与赌场管理并按股分红。在“董事会”的授权下,甚至设立了“猎头”,专门寻找、引诱赌博人员。
记者了解到,一些与赌交织在一起的黑恶势力逐渐渗入到当地的征地、拆迁、工程项目中,霸居一方制造事端。而在浙江一些地区,一些赌徒形成势力后甚至通过借高利贷、贷款以贿选的方式竞选村干部而后侵吞集体资产。
本报获得的独家数据显示,2007年温州查处赌博案件3166起,拘留4865人,打掉赌博团伙128个。2009年,全市查处赌博案件1440起、涉案6213人。2011年1至8月份,全市查处赌博案件1300多起、涉案4000多人,打掉赌博团伙34个。
而在地下赌场的刺激下,高利贷纠纷呈逐步增加的趋势。据温州市中级法院统计,截至8月底,全市民间借贷案件数同比增加25.73%。1~8月份,该市公安部门立案的涉嫌非法集资案件17起,比去年同期增加3起,涉案金额5.5亿多元。
“因赌博输钱的,让他们跳搂吧”
据媒体披露的信息,温州已有90多个老板负债出走,有3人已返回国内。目前温州等地正在采取措施,避免当地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曾在“十一”长假期间赴温州进行了调研。
但对于是否救、如何救温州,各界意见并不一致。
据多个部委的最新调查,温州出现老板逃跑的企业往往存在从事非主业,并参与了高利贷的情况,而这并未影响到区域经济的整体安全。
“那些企业主因赌博输了钱导致要跳楼的,就让他们跳吧。”一位中央某部委人士在这个报告会上大声说。
“我们一分钱都不会给,这个口子不能开。如果我们在温州开了这个先例,那别的地方怎么办?”10月11日,温州市金融办要求各商业银行向跑路老板信泰集团胡福林续贷时,某商业银行负责人指出,以行政命令放贷款救这些“老高”,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银行也是企业,多了坏账要自己承担后果。”某股份制银行信贷处处长直言,除非财政部表态,假如温州出现坏账的话,税收给银行优惠点,少交点,但这牵扯太多,也不现实。
浙江省经信委政研室主任周必健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正视,但不可过分放大。从全省看,现在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现象,尚未出现系统性风险。
“一些人炒作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话题,呼吁紧缩政策转向,是在为房地产商和证券商代言。”周必健称,货币紧缩政策对房地产和证券市场影响最大,其资金压力也最大。
“温州不缺钱。”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秘书长蔡骅说,2011年一季度末,温州市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399.73亿元,已经超过2010年度温州市的GDP(2952亿元)。而在地下流动的万亿民间游资,尚未纳入金融部门的监管。
蔡骅认为,正因为本地产业无法消化如此巨量的民间资金,而实体产业利润日益稀薄,才导致民资大量外溢为游资和赌资。
“没有高利贷就没有今天的温州模式。遗憾的是,十年前地下钱庄是草根经济的水源地,今天变成投机者的金融工具。”蔡骅说。
拯救温州之前,官方需明确真正需要钱的究竟是中小企业,还是“老高”以及与高利贷绑在一起的泡沫投机资金?如果以拯救中小企业为名,替地下钱庄解套,救的是房地产商、高利贷业者及赌徒,过去几年宏观调控将功亏一篑。
蔡骅说,温州“救火”,或许会向全国的高利贷庄主们释放一个信号,央行的流动性又将开闸了,而隐藏在老高身后的官银及特权阶层或将发出“黑暗中的笑声”。
有篇文章提到,在紐約曼哈頓,至少坐擁一千萬美金才算中產階級。或許你不信,那就看看曼哈 頓的房價吧,哪怕是窮人住的最便宜的合作公寓(Co-op),都得五、六十萬美元一個單元;而中央公園周圍的高尚住宅區,哪一套公寓不在兩、三百萬美金以 上!特別是宋美齡女士曾經住過的曼哈頓上東區,外表「普普通通」 的一棟Townhouse(連體的鎮屋),或是Penthouse(大樓頂層內的複式公寓),更是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美金。如果你只是個年收入在10萬 美金以下,稅後淨收入不到7萬美金的「升斗小民」,就是送你一套公寓,你都住不起。因為你連每年7、8萬美金的地稅都付不出來。
2006年美國稅務局的統計顯示,紐約華爾街三十多萬員工的年平均收入超過30萬。我在華 爾街前後工作了十幾年,知道這個統計數字所言不虛。我周圍年收入超過50萬美金的同事多如牛毛,超過百萬年薪的也隨處可見。其實這些高收入的同事們也不過 是「打工仔」而已。紐約是全球幾百家大公司的總部所在地,扳起手指數數有多少老闆們,就可以想像紐約有多少億萬富翁了。可見,在紐約「坐擁一千萬美金只能 算中產」,的確沒錯兒。
紐約更是美女如雲的地方。華爾街公司的女秘書們,哪一個都不比好萊塢的女明星差。「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既然紐約的億萬富翁多如牛毛,殷實人家不計其數,按說「Beauty and the Beast」—— 「郎財女貌」,富翁娶美女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據我多年觀察下來,富翁的老婆多數不是美女;而想嫁富翁的美女也很難如願以償。
94年我剛進入華爾街不久,我的部門經理、西班牙裔老美Juan(發「黃」音)在華爾街對 面的「布魯克林高地」買了套百萬公寓。喬遷之喜,他請同事們到新居開Party。「黃」一表人材,30歲剛出頭。雖然在美國不能打聽收入,但華爾街大投行 的部門經理,年收入隨行就市至少30萬美元。從平時的聊天得知,他已經結婚幾年,有一個孩子。我想他的太太一定很漂亮吧。那天去他家,一個相貌平平的黑人 大嫂開的門,我說是來參加Party的,她歡迎我進去,還問我是 「史蒂夫(我英文名Steven)嗎?我心想她大概是「黃」家的保姆。進去後,「黃」一作介紹,才知道她就是「黃」的太太珍妮。
珍妮雖然相貌平平,可她是「黃」大學裡的同學,哈佛的高材生。據「黃」講,珍妮不但才智超 人,讀書時,儘管課業繁忙,她仍經常擠出時間做義工,有時去病童醫院給孩子們講故事;有時到老人公寓陪孤老上街散步,「黃」愛上了極具愛心的她。娶了珍妮 之後,家庭後方穩定,「黃」的事業蒸蒸日上。
自從見到了珍妮之後,我便「小心翼翼」,但凡參加這樣的Party,別亂猜測誰是誰,聽主人介紹後再打招呼為好。
我的朋友玉芬,因為老公有了外遇,快畢業時離婚了,兩個孩子都歸她。那時我想,這下她可慘 了,徐娘半老,又無風韻,還帶著兩個孩子,今後恐怕只能找個老頭兒相伴了。沒想到半年後就接到了她的結婚請柬。在她的婚禮上,我又一次跌破了眼鏡,原來她 嫁了個老美——理查德,小夥子帥極了,人高馬大的,乍一看還真像湯姆克魯斯!而且是「初婚」,還比她小了兩歲,是華爾街的交易員,每年至少賺50萬美元。
細想下來,玉芬雖然外表一般,歲數大些,還帶著孩子。可她不僅像西方婦女那樣特立獨行,在 職場上勇於進取;而且開朗活潑,經常帶著孩子打網球,理查德就是在球場上認識她的。她做得一手好菜,理查德是意大利後裔,一吃她燒的菜便想起了他的母親。 看來張愛玲說得不錯,要拴住男人的心,首先得拴住男人的胃。
我在紐約讀書那會兒,同學中單身的中國女生有六個,不怕她們罵我,在我的眼裡,這六個人不 僅沒一個稱得上美女,有兩個連中等姿色都夠不上,還都上了點兒歲數。她們都說自己在國內是老大難——「高不成低不就」;父母每天嘮叨,親友們不斷追問,一 逮著機會就拖著她們到處相親,真是不勝其煩,出國是她們擺脫煩惱的一大動機。有意思的是,國內的老大難,一到美國都成了「香餑餑」,和玉芬一樣,後來一個 個嫁得如意郎君,清一色的老美,個個年輕英俊,雖不大富大貴,也都是高收入專業人士,前途無可限量。
談了我們普通人,再來看富翁們的婚戀吧。
好萊塢大亨伍迪埃倫(Woody Ellen),在中央公園附近擁有價值上億的Penthouse,他幾年前拋棄了同居多年的女友,娶了養女為妻。雖說他老牛吃嫩草,不符倫理綱常。不過瞄 一眼他們的結婚照,伍迪雖然上了年紀,可依然神采奕奕、風度翩翩;都說韓國出美女吧,而他那個小新娘呢,就是做十次整容,估計也縮短不了與美女的距離。
再來看傳媒大亨默多克的忘年交。幾年前,默多克以六十八歲之高齡毅然拋棄糟糠之妻,迎娶了 三十五歲的廣州妹鄧文迪,一時傳為「佳話」。依我之見,默多克身家幾十億,集團下又有電影公司、電視台,身邊一定美女如雲;我想鄧大小姐即使不是國色天 香,也至少是廣東靚女吧。但從電視裡一看,要按中國人民的審美標準,鄧文迪也很難列入靚女的行列。
而希臘船王奧納西斯,則可謂是「名女人收藏家」。他先是看中「世紀之鶯」——歌劇女神瑪麗亞卡拉斯,後又迎娶傑奎琳肯尼迪。他的這些名人老婆其實都不算漂亮,最多只能說有氣質。看來他就「好」這一口兒。想想他的老婆是前美國第一夫人,也真夠「牛」的。
這會兒肯定有人要問了,不對呀,新聞裡不是常有富翁娶美女,妙齡少女嫁富老頭嗎?其實新聞工作者都知道,「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新聞報導的都不是常態。可見「郎財女貌」的婚配並不多見!
那麼是不是美女碰不到大款兒呢?當然不是。我前面提到,單華爾街就群集了十多萬高收入金 領。只是在美國,辦公室戀愛是職場大忌,稍有不慎便會冠以性騷擾的帽子,所以那些經理、主管對公司的美女大都敬而遠之。不過,紐約好些公共場所倒是富翁出 沒之地,曾經有好事之人,在網上列出了一些酒吧的名字和詳細地址,專供美女上那兒挑選如意郎君。我早已「名草有主」,不便貿然前去,不過聽我一哥們兒說, 那兒的美女可真是多啊!是一夜情概率最多的地方,但想找結婚伴侶,No way, don't even think about it!(沒門兒!)
為什麼呢?愛思考的我,常琢磨這事兒。
我在瑞士信貸上班時,我們部門的秘書和我關係不錯,有點兒紅顏藍顏知己的味兒。她對東方文 化頗有興趣,我對西方文化情有獨鍾,我們時常共進午餐海闊天空地聊。一次我冒昧地問:「你老公在哪兒高就?」她苦笑道:「在天上飛呢。」「不會吧?你長得 這麼漂亮會沒有人追?」她說:「是呀,我也納悶呢。我倒是不缺男朋友(她在這兒用『Boy friend',就是指有親密關係的男性朋友),但早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其實,我只想嫁個年收入過 30萬的人。我周圍好些小姊妹,長相如同白開水,毫無吸引眼球之處,可卻大多找到了心儀的郎君,有的甚至嫁入豪門,我偏偏找來找去找不到,Why?! 你分析分析是怎麼回事兒?
她的問題,我實在難以回答,便只能用中國人的說法,什麼「情人眼裡出西施」啦,「千里姻緣一線牽」這類話來「忽悠」她。這些話很難用英文解釋,我說得真辛苦,她倒是聽得津津有味,還一個勁兒地點頭。
其實那會兒我已經漸漸地整理出頭緒。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種喜愛,首先是生理上的需要,上 升到心理層面的愛情則是另外一碼事兒。而再要昇華至談婚論嫁,那更是一種理智的選擇。富人們之所以成為富人,他們的智商一定不低,情商肯定不俗,財商更是 超凡。他們是一定能把性愛、情愛和婚姻分得涇渭分明的。
對好些富人而言,婚姻是一項長線投資。美女提供漂亮的外表,富翁出錢獲得美色,看似一場公 平的交易。但是,如果美女僅僅只擁有美貌的話,跟美女結婚就絕對不是一項划算的投資。因為美女的美貌會逐年慢慢地消失,就像買輛豪華車,車的價值在到手的 一瞬間,就已經「Depreciation」(貶值)了,而富人的錢卻往往會越來越多。因此,從經濟學的角度講,美女擁有的是貶值資產,不但貶值,而且會 加速貶值!而富人擁有的是增值資產。如果美貌是美女擁有的唯一資產,往往十年以後她的價值可能歸零!你說婚姻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公平交易嗎?
真是「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見略同)。前些日子,JP摩根銀行的投資顧問羅波坎貝爾先生在他的博客表達了類似的意思:「用華爾街的術語,每筆交易都有一個倉位,跟美女交往屬於『交易倉位』(Trading position),一旦價值下跌就要立即拋售,而不宜長期持有——也就是美女想要的婚姻。」
我突然想到房地產大王川普(Trump),他的「老婆們」倒個個是美女,而他就是遵守了華爾街的規則,隔三差五不斷地「拋售」——「You are fired!」(川普名言),另娶新歡。
坎貝爾接著說道:「聽起來很殘忍,但對會『加速貶值』的美女,明智的選擇是租賃,而不是購入。」
說到這兒大家明白了吧,為何富翁多半兒不娶美女。他們並不缺美女,他們會經常「租賃」。
國內這些年新詞兒層出不窮。比如人們將年過三十待字閨中的女子稱為「剩女」。我周圍親友中 就有好幾個「剩女」,她們個個風情萬千,用「剩」字來形容她們真是不公。我的遠房表妹小倩就是這樣的「剩女」。有一次回國去她家,表姨當著她的面托我在華 爾街給她找個對象,我問她想要什麼樣的人。她頭一揚:「媽,你煩不煩!寧為英雄妾,不做庸人妻!若沒有上億身家,別來惹我!」真是擲地有聲!我聽了這話, 不禁替她捏把冷汗,只怕她有一天真的做了「英雄妾」,恐怕過不多久便會唱一出「霸王別姬」。
最後,再借用坎貝爾的話送給那些想嫁給富翁的美女們:「我勸你們不要苦苦尋找嫁給有錢人的秘方,而是多想想如何使自己不斷的增值,這比碰到一個有錢的傻瓜的勝算要大得多。」
| ||||||
創興銀行主席廖烈武的太太陳嘉綿一向低調,打扮容雍華貴的廖太,是個女中音歌唱家,出過五、六十年代外國經典金曲唱片,最近亦出了一張古典藝術歌集,一切只是半途出家,但成績依然獲高度讚賞,廖太開心說:「我不是為名為利,我是為自己興趣,我開心做到自己鍾意的事,發揮到上天賦予給我的才能。」遲來的春天 陳嘉綿(Carmen)自小喜歡藝術,「尤其對音樂、畫畫、彈琴,舞蹈等有濃厚興趣。」她說。不過她重視家庭,所以把自己的興趣放在一旁,「直至兒女學業有成,我才開始學習自己的興趣,完成自己的心願。」有無心痛自己起步比人遲?「無,只開心這情況下也做到自己鍾意的事。」 現在畫國畫、油畫和工筆畫的Carmen,在九十年代尾開始在市美畫院內跟畫院院長兼《兒童樂園》創辦人羅冠樵畫家,學畫國畫和工筆畫。油畫則是去年跟羅冠樵老師的入室弟子鍾愛麗學習,「羅老師在我心目中是很有分量的老師,他上月已去世。」Carmen說愛畫人像,「因為人物是有線條美,尤其畫美女,更能畫出人的性格。」為了愛才,羅老師提點Carmen要音樂與畫畫相兼顧,「老師說我有天分,提我不要疏忽畫畫,所以我每星期又唱歌又畫畫。」喜愛藝術的她,期望在畫壇也能像老師一樣出色,但她又幽默地說:「望塵莫及,老師的畫風栩栩如生,富詩情畫意,畫山水也令你望落去好舒服,每一幅畫畫出來有感情好吸引。」 多才多藝 喜愛藝術的她,其實先學音樂,「我本身鍾意五、六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朋友也愛唱K,朋友說我唱得好,我便找個老師評價下。」結果九○年代末期,她在朋友介紹下跟隨女中音歌唱家李冰,開始聲樂訓練,「李冰是我的啟蒙老師,跟她學了一段時間。」她優雅地說。 她又曾到奧地利薩爾斯堡莫札特音樂學院進修聲樂,得到許多聲樂大師的讚許,讚她學習的音樂包羅萬有,並讚她可以演唱四個八度的音域。後來又在機緣巧合下,Carmen認識了中國國寶、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胡曉平,跟她學習聲樂、唱歌劇的台風及中國藝術歌曲的演唱技巧等。又跟饒嵐老師學德文的藝術歌曲。講到在外國進修時的趣事,Carmen說曾有一個從日本來參與課程的男同學,說聽到她的歌聲感動到落淚,Carmen謙虛說:「我不同意自己唱得如此出色。」最難得,是她的子女畫畫也了得,丈夫也愛唱歌,一定有知音。「繁忙社會裡,生活緊張,最好有自己興趣當調劑。」說罷,Carmen又趕着返畫室繼續畫畫。 | ||||||
歐洲央行全面QE的腳步越來越近,看好歐洲大寬松的日本投資者可能已趕在今日歐洲央行會議以前大量買入歐股。
日本財務省今日公布,上周國內投資者購買國外股票合計6570億日元(約合逾56億美元),創2001年有記錄以來最大單周購買額,而且上周購買規模比最近幾周平均購買水平高一倍多。下圖綠色部分代表日本投資海外股票的買入規模。
財務省的數據並未透露,這些大量購買國外股票的投資者主要是日本國內金融機構,還是日本散戶“渡邊太太”——拆入低息日元進行外匯投資的日本家庭主婦。至少下圖展示的歐洲股市上周五跳空高開顯示了歐股受追捧的勢頭。
今晚歐洲央行就要公布最新的貨幣政策。市場預計可能這次會議就將推出購買歐洲國家債券的全面QE。昨日,歐洲央行QE的相關利好明顯提振了歐洲股市。
華爾街見聞文章昨晚援引多家外媒報道稱,歐洲央行執委會已提議,從今年3月開始每月購買500億歐元債券,至少持續一年,QE規模至少6000億歐元,最高可達1.1萬億歐元。此消息使歐洲股市止跌回漲。昨日歐洲國家股市大多收漲,德國DAX指數收創歷史新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https://www.facebook.com/oldfoxfanclub
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誰才能參加?這個拿了三十幾年勞軍捐來運作的組織,迄今仍舊非常神祕;未來它龐大的資產要如何處理?仍要由國民黨官夫人一手掌控嗎? 我是中華民國婦女,想要參加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可以嗎?答案是「沒那麼容易!」占地五百坪、樓高八層,以前總統蔣介石夫人蔣宋美齡名字命名的「美齡樓」,是婦聯會總會所在地,雖地處台北市林森南路的黃金地段,但門禁森嚴,一般人難以進入,濃厚的神祕色彩,如同它長年在台灣社會的形象。 為了解婦聯會運作,記者多次致電邀訪受阻,婦聯會僅寄給記者《婦聯會六十周年特刊》來回應。二月三日記者實地至總會採訪,卻不得其門而入,警衛室協助詢問,接電話的人只說會盡速回應,不願出面。由於遲遲未見回覆,隔天再度登門造訪,我們未表明記者身分,僅說想要加入婦聯會,警衛相當驚訝,表示平常僅員工三十多人進出,並未對外開放。 問題一〉成員組成圈子小 二名舊會員推薦 才能加入婦聯會在警衛室約莫等了半小時,一名中年婦女走出婦聯會大樓,與我們談了十分鐘,簡要說明婦聯會屬性和近期的公益活動,強調因總會未收會員,會請台北分會負責人員隔天回電說明如何入會。 二月五日,婦聯會台北分會人員回電,婉轉建議先當志工,如果要加入,須兩名舊會員推薦。由於婦聯會成員多為國民黨籍官夫人,或黨務系統相關人士,若須舊會員推薦,似乎與外傳「加入婦聯會要有國民黨黨證」不謀而合。 經進一步追問,「是否須為國民黨黨員才能入會?」該人員連答三次「沒有」,入會條件包括「中華民國婦女姊妹、認同中華民國、思想純正、堅定意志、沒有不良嗜好,以及有高度服務熱忱等。」繞了半天,想加入婦聯會不如想像容易,至少要有二名舊會員推薦,就是個門檻,因為你可能得找到與國民黨熟識的人士推薦才能入會。 既然外人難以加入,婦聯會成員到底是何方神聖?據內政部資料,婦聯會現任董監事與二○○九年名單相同,顯然相關幹部任職達七年以上;主任委員為辜嚴倬雲,她是從創會主委蔣宋美齡逝世後接任至今,換句話說,婦聯會從一九五○年設立迄今,主委僅有兩位。 進一步檢視常務委員名單,均為國民黨要員的夫人、女兒或親戚,包括前副總統蕭萬長夫人朱俶賢、前副總統謝東閔兒媳林澄枝、監察院前院長錢復夫人田玲玲、前副總統陳誠女兒陳幸等人。 至於各分會主任委員,據了解,均為總會指派,多為國民黨籍縣市首長、議長夫人,或是國民黨女性立委,更印證婦聯會各地分會也與國民黨關係深厚,儘管改朝換代,主委還是自己人。 舉例來說,民進黨主政桃園市已一年多,桃園分會主委為桃園縣前縣長吳志揚夫人洪秀華;屏東縣長期由民進黨執政,但屏東縣分會主委仍為國民黨籍議長周典論夫人楊鈴蘭擔任;而國民黨長期執政的新竹縣,新竹縣分會聯繫電話,竟是新竹縣黨部。 問題二〉財源來自勞軍捐 買廣告挺國民黨 分會電話是黨部更令人側目的是,每逢選舉,就會在報紙上看到大篇幅署名「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的選舉廣告,支持國民黨提名候選人;二○一四年太陽花學運時,甚至還買報紙頭版廣告,呼籲在立法院靜坐的反服貿學生趕快回家。 這也是為何外界總認為婦聯會等於國民黨附隨組織(由政黨控制其人事、財務或業務經濟的團體或機構),雖然婦聯會極力否認,但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料編纂委員會所編《中國國民黨七十年大事年表》,即在其黨務大事紀中記載「於一九五○年四月十七日成立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婦聯會前身)。 婦聯會是不是國民黨外圍組織原本不關大家的事,問題在於,婦聯會財源主要來自於勞軍捐,從一九五五年至八九年,一課就是三十幾年,在戒嚴體制下,被課徵勞軍捐的商人原本是要捐給國家,結果卻有一部分是捐給如同「國民黨官夫人俱樂部」的婦聯會,每逢選舉還要拿錢出來助選;加上婦聯會從未對外說清楚拿了國家多少錢?錢如何運用?還剩下多少?此為最大爭議之所在。 問題三〉金錢左手轉右手 捐助設財團法人 董監事名單重疊這筆迷糊帳究竟有多少,就連扁政府時代的行政院黨產處理小組都找不到資料,只能靠資深人員口述推估,勞軍捐總數估計價值四千多億元,但婦聯會拿了多少?財政部、經濟部和婦聯會等相關單位,都一問三不知。 婦聯會是向內政部登記的政治團體,無奈的是,政治團體不申報財務並無罰則,因此婦聯會未申報財務也無從管起。民進黨立委李俊俋認為,婦聯會身為政治團體,財報不公開「非常奇怪」,應該要對外說清楚才對。 六十幾年來,婦聯會廣設法人,從司法院法人登記資料來看,婦聯會捐助成立的華興育幼院現今財產有十五億餘元、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有二十六億多元、婦聯社會福利基金會財產總額有二十一億餘元,包括婦聯會總部「美齡樓」;復興實驗高級中學也有近五億元,總計旗下法人資產至少八十三億元。 婦聯會多年來蓋了十八期的軍眷住宅,外界也常在國內外捐款名單看到婦聯會的大額捐款,顯然口袋甚深。進一步比對婦聯會與其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董監事名單,可發現高度重疊,譬如婦聯會與婦聯基金會,主事者都是辜嚴倬雲,婦聯基金會副董事長為婦聯會董事陳幸,其他董監事名單也都有重疊狀況。 《蘋果日報》二○○三年曾報導:「外傳婦聯會累計資金高達七百餘億元,以辜嚴倬雲及陳幸兩人名義,分別存在台灣銀行等國內多家銀行……關於婦聯會資金掛在辜嚴倬雲和陳幸名下,陳幸並不否認,表示『早期就是這樣,總要有人管。』但她否認婦聯會名下資產有七百多億元。」《今周刊》記者多次致電向婦聯會查證該報導,至截稿前仍未獲回應。 長期關懷弱勢婦女的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建議,婦聯會應該轉型,找出組織定位並加以耕耘。《今周刊》民調也有近六成三受訪者認為婦聯會應透過立法規範,由社會公正人士擔任理監事;轉型正義,就從婦聯會做起。 撰文 / 林思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