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50天線及股壇怪傑(節錄) 麟記雜貨/隨笈

林sir 70年代的發明…

250天moving average是誰發明? 不是美國, 美國用200天同100天, 林sir70年代計moving average係用人手計的, 本來計200天, 但發覺香港每年的trading day係247-250日, 用250日可以反映一年的市, 目的唔係升破跌破, 係比較一年前的事 (崴崴: 曹sir話係佢發明的) (林sir: 哈哈哈…), 而家入埋教科書, 香港個個人都跟. 但其實作用在於比較, 唔係預測. 林sir同曹sir以前研究過發現越短的moving average越容易出錯, 用一年作比較有少少預測作用. 而家已經唔合用了.

香港股市未成熟, 波幅比成熟市場還大, 再加上有accumulator打荷包, 衍生工具, 又多投資銀行搵食, 香港有90000人有100萬美金, 又有3000人有3000萬美金, 個彩池咁大, 自然多人劏水魚. 有人想劏水魚, 自然要搵傳媒唱淡, 再配合美市差, 就可以達到目的, 正是狼市.

國企小非, 要國務院批才可以賣, A股現時正軟著陸, 跌到4000, 等業績追上, 仲好.

港股而家睇等埋匯豐有幾杰.

故事

70 年代有位股壇怪傑, 74年輸哂, 但用對沖基金形式炒港股, 空一隻揸一隻, 空藍燈籠, 當時會德豐正是, 揸長實, 通常個市炒到尾藍燈籠會升因為對沖基金賺哂其他股之後就會為空貨補倉, 該人做地產起家, 70年代炒地產股, 基礎分析方面, 叫原來做地產的手下幫他分析資料, 分析大地產公司的地盤賺幾多錢, 計NAV, 低過NAV就入貨, 技術分析方面佢自己畫圖, 當揸了一間公司10%之後就買貨突破阻力區, 經外資經紀買, 等人地以為大行掃貨, 呢頭買果頭沽, 枱面十幾個電話, 沽貨就要沽穿哂d平均線…

林森池問佢:喂,你咁多貨高位都出唔哂架,篤穿哂d支持位,你身家都會縮水架?股壇怪杰的答案是:唔篤穿d支持位,邊有人出貨俾我買返?以貨為本。最重要係貨的百份比多咗。

所以, 唔好信果d 什麼250天平均線呀…

繼續故事…

到了80年代, 股壇怪傑已經有幾十億身家, 揸了10%的新鴻基, 可是89年, 佢離開香港, 投資泰國, 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輸了, 後來仲, 唉…

林sir回憶, 89年氣氛真係好差, 怡和遷冊, 匯豐搬去英國, 新機場融資問題, 但林sir當時以基礎分析, 睇到當年每年50公頃批地, 移民潮令30歲人士忽然上位帶動住屋需求, 地產必升, 所以投資地產, 教訓係要堅持基礎分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18

200天線 CUP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21109


 

發覺很多有識之士都看200天線,我都是看200天線的。(=/=我是有識之士)

 

移動平均線原本的意思是,藉著天數的平均股價來看出市場參予者的心理狀態。

 

即例如200天線代表了一年來股票的平均交易價,跌穿了200天線,即表示平均大約一年內買入股票而仍然持有的人都輸了錢,灰頭土臉、垂頭喪氣,或被人譏笑接了火棒,沒有「避過一劫」,說著長持股票才是王道,冬天都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類似情況。

 

牛市熊市和200天線的關係,CKM大哥已講,不贅。

 

但隨年月推展,在幾十年前,只有個別「有識之士」才懂什麼是移動平均線,並且確實使用。到現在不懂股票的人都識up,銀行拿著餸籃流連的阿婆都在使用移動平均線,移動平均線的意義似乎已經和昔日不同。

 

昔日那背後大眾心理學的深層意義日漸退色,當誰都盯著那條線辦事的時候,那條線就真的是一條界線這般,如實物般存在,像鴻溝劃分楚漢那樣。那條線本身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意義和功能。

 

200天線和50天線就是在一直被無數的人使用著。我個人認為這兩條線是最具有意義的線。

 

不知道什麼時候,有個人跑出來發明了一條250天線。

背後的原因,和誰發明這東西,改日再談。

 

200天線和250天線差不多啫。

 

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的話,誰那麼無聊去發明一些差不多的東西出來?

 

過了某些時候,那250天線變成報紙電視日日講的材料,又牛熊分界線,又呢樣果樣。

 

而原來的200天線,變成棄婦或者舊菜。財經演員和新聞報道員都跑去和250天線鬼混。

 

當然主宰市場的並不是財經演員和新聞報道員,而是魔鬼邪神大戶。

 

魔鬼邪神大戶是誰?有識之士也。

有識之士也不是只看一樣東西,而是看很多東西。

 

跌到去200天線的優質股(好的意思,或者優先被糟質的意思都得),當然不錯。但全世界大部份都跌到去200天線時,還在50天線上面的,或許更好。

大概如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03

投資港股:250天線 阿牛

http://hk.myblog.yahoo.com/yomagyomag/article?mid=2024

 

投資港股:250天線

早上星期,港股去到21800,差唔多碰到兩萬二千點,之後又調整番5%,落番20600。如果阿牛冇估錯,呢20600已經去到調整嘅底部,下一樣會發生嘅,就喺單日轉向,跟住升升升,連升兩星期,升上去兩萬兩千四百。

        

 

呢幾日跌市,其實連250天線都穿埋,不過已經唔喺好多人提250天線呢樣嘢,因為唔講尤自可,一講就要討論喺咪又番番去熊市。上幾個月,250天線仲同50天線死亡交叉;上次都有人講吓,不過之後連升千五點,攪到啲討論過死亡交叉嘅人,全部俾人交叉,於事乎今次大家咋咋帝當睇唔到條250天線算數。

 

所謂250天線其實喺攞過去一年,嗰個平均數。因為一個禮拜開五日市,一年52個禮拜,所以一年就260日,放多十日公眾假期就喺250日。

 

咁點解唔用220日,又唔用290日,我相信啲『古人』,都喺隨手拈來,用落又好似幾好,咪由得佢喺度囉。所以我地啲後人睇呢啲線,都可以用咁嘅心情去睇,唔駛真喺斤斤計較。

尋日見到BGC financial嘅Michael Purves話而家個股市又唔喺牛,又唔喺熊,所以叫佢做『狼市』wolf market,阿牛就覺得好啱聽。一來搵多啲動物熱鬧啲,二來指出呢個世界,邊有咁簡單吖。我地而家睇戲都千奇百怪,乜角色都有喇;你估仲喺卅年前都得兩種角色:奸嘅同忠咩。

              

 

相反,喺最瞬息萬變同奸詐嘅財經領域,就居然仲喺用緊牛/熊,向好/向淡,咁原始嘅區分,仲有人咁戇居去討論而家喺牛定喺熊,過唔過時左啲呀!

呢兩隻動物喺咪應該攞去動物園,俾佢地安享晚年呢。

           

阿牛好耐以前當個契女仲喺好細嘅時候,千鎚百練咁,度左句好精景嘅名言同佢講,希望佢明白呢個世界嘅複雜性。

我話:阿女,呢個世界嘅人,喺唔可以用好人同壞人嚟簡單區分,人喺好複雜㗎。

佢碌大對眼啤住我。

其實我都知道,要小朋友明白啲咁高深嘅理論喺好難為佢嘅。

跟住佢話:你好幼稚,而且好煩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14

香港天線何時上市?(更正)

答案是1972年12月4日。

根據維基百科關於香港天線的頁面,是這樣寫的:

「香港天線(英語:Hong Kong Antenna)是一間已結業的香港上市公司,主要經營安裝電視天線的業務,為1973 年香港股災的一隻經典泡沫股。由於股價於上市當日上升49倍,因此被當時的股民稱為「香港黐線」。「黐線」在粵語中即是「神經病」、「瘋」或「發神經」的意思。

1970年代初期,香港股市進入了瘋狂的階段,由於香港政府監管不足,任何公司也可以隨便上市。1972年,香港天線宣佈上市,聲稱發明了一種可供家庭使用的天線,雖然招股書內容清楚寫明:「本公司剛成立,尚未開始經營...上市集資作研究和發展用途...對未來派息未能保證。」,但仍被股民瘋狂追捧。香港天線股票的定價為每股1港元,在上市當日已升至50 港元,升幅達4,900%。」

根據公司註冊處的紀錄,該公司早已在1966年成立,於1972年11月15日加入中文名,一星期後即招股上市。


但是經筆者尋找1972年12月5日的華僑日報的紀錄,發現粗字所說的東西是錯的,當日的文章摘錄如下:

「香港天線只在九龍交易所上牌,首盤做一元五角,亦比認購價每股一元為高,最高做三元二角,最低做一元一角半。」

再找回當日的報價,香港天線當日在九龍交易所收報2.522元,上升152.2%,最高只是報3.2元,升220%。到年底,已經升到10元左右的水平,1973年1月23日,上升至30元,在2月8日跌回20元,其後已無成交及報價紀錄,可見這股是慢慢乾升上去回跌後爆破了,但我找回當日的報紙,並無談及該公司停止交易的原因,真是可惜。

以下是上市當日的報價:

以下是1973年1月23日的報價:


過了38年也並沒有人警覺這不是事實,卻還以訛傳訛,變了50元收市,實在不應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20

當年今日: 香港天線取得Pentax代理權

1973年3月9日,香港天線宣佈此消息,並宣佈天線產品面世,稱這是首創以天線專利權發行股票,始作俑者為九龍交易所創辦人陳普芬先生。詳細可以看看以下新聞。

當時香港天線的股價已由高峰超過30元下降至16元,照現時眼光看來,應是散貨手段。當年原來招股書以中文印行原來是創先河,誰不知現在看來,原來是想騙中國人才想出這把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09

美四大電視台 鬥不過一個小天線

2014-02-03  TCW  
 

 

一家創立不到兩年的網路電視公司,憑著硬幣大小的微型天線,竟引起包括四大電視台: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美國廣播公司(ABC)、國家廣播公司(NBC)及福斯電視台(FOX)在內等共十七家媒體群起控告,最後還上訴到最高法院,成為美國近三十年來最大宗的媒體訴訟案。

起因:規避轉播費網路傳輸,免付錢給無線台

這家網路電視公司就是Aereo。二○一二年,切特.卡諾加(Chet Kanojia)在紐約創辦Aereo公司,他們發明了一款硬幣大小的微型天線,可以蒐集地面上免費開放的無線電視訊號,接著再轉到網路平台,讓使用者透過行動裝置收看電視節目。每個月該公司的用戶只須支付八美元到十二美元(約合新台幣二百四十元到三百六十元)租用天線及存取空間,就可以觀賞到各大電視台近三十種無線電視頻道。目前這項服務已經在紐約、波士頓、亞特蘭大等十一個地區實現,未來將繼續拓展到二十七個城市。

這種服務的好處是,當用戶想要收看即時新聞或直播賽事時,不再需要趕回家打開電視或等到重播時段,只要透過筆電、手機或平板電腦,就能隨地在有網路的地方觀賞,甚至還能將節目預錄下來稍後再看。

令廣播電視台大為不滿的是,原先若是透過有線電視提供無線台的節目,就必須支付一筆俗稱「轉播金」的「再次傳輸權利金」(Retransmission Fee),而Aereo利用微型天線和網路傳輸,則不必支付轉播費用,這對無線電視台造成極大的威脅。

過去各無線電視台,因為擁有龐大收視人口,而享有豐厚的廣告收益。近年來,隨著有線和衛星電視的興起,瓜分掉不少收視率之後,僅靠著廣告苦撐的無線電視台獲利大不如前,而這筆「再次傳輸權利金」就如同救命仙丹,成了各大無線電視公司的重要收入來源。

根據媒體研究機構SNL Kagan報告,美國無線電視台在二○○六年收取的轉播金為二億一千五百萬美元,去年這筆金額已攀升到三十三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九百九十六億元),七年來漲了十四倍,預計到了二○一九年,轉播金的收入將達到七十六億美元。

Aereo兩次勝訴只是管理天線,不算違法

然而Aereo透過微型天線出租,巧妙的規避轉播金的支付,撼動了無線電視台現有的獲利模式,因此各大廣播電視公司,紛紛以不公平競爭和版權侵害,對該公司提出告訴。沒想到在先前兩次的地區法院和上訴法院審理之中,Aereo竟然都獲得勝利。

從美國現有的規範來看,Aereo用戶在前端透過網路選擇要看或是錄製哪些電視節目,而後端則由無數個微型天線和伺服器組成,當用戶選擇觀看時,該公司就會分配一個天線和代碼轉換器,接收用戶訊號。重要的是,該公司主張絕不會有兩個用戶同時使用一個微型天線,這個概念就等同於每個用戶在自己家中裝設天線,接收無線電視訊號,而該公司不過是將所有使用者的個別天線集中管理,自然不需要再對廣播電視支付轉播金。

此外,法院也引用二○○八年Cablevision勝訴案例,說明先將電視節目錄起來再觀賞的模式,如果不涉及公開播送即不屬於侵權,因此目前為止Aereo的創新技術,尚不構成違法。

電視台因應威脅熱門節目將改付費頻道播出

不過各大電視台對下級法院所做出的判決不滿,因此在去年十月聯合聲請最高法院審理,他們認為Aereo的行為是盜播了無線電視的節目內容,判決結果預計今年六月出爐。紐約研究機構BTIG的分析師葛林斐德(Richard Greenfield)表示,這將會是最高法院自一九八四年審理Sony Betamax案後,最大的一起媒體訴訟案件。

《紐約時報》指出,若美國最高法院的最後判決仍是Aereo勝訴,這將摧毀現有的無線電視營運模式,因為許多有線電視台將仿照這種模式,規避無線電視台日益調漲的轉播金。而不想平白損失轉播金的無線電視台,將會把熱門節目移往收費頻道。

《時代》雜誌報導,福斯電視台的高層表示,若Aereo最後被裁定合法,他們會將旗下的《辛普森家庭》、《歡樂合唱團》和《美國偶像》等當紅節目,從公共廣播頻道移往收費的有線頻道。有人形容Aereo如同輻射武器的中子彈,威力足以讓人致死,卻保留基礎建設。意即觀眾未來仍可觀賞無線節目,但優質的戲劇只會在付費頻道播出。

三十年前,美國環球電影公司(Universal City Studio)控訴索尼(Sony)的Betamax錄影機,被用來錄製節目而間接侵害版權,美國最高法院最後做出的判決,認為用戶錄製節目後再觀看,屬於合理使用範圍,法院對創新科技的包容,不僅讓後來的錄影設備更加多元,也讓電影公司發現錄影帶的市場潛力無窮。

三十年後,Aereo打破了以往只能在電視機前收看節目的限制,無論最終的判決結果為何,這個顛覆性的創新科技,都將為目前電視台的生態帶來巨大衝擊。

【延伸閱讀】一分鐘看Aereo

‧2012年2月成立,創辦人為切特.卡諾加,總部位於美國。‧將無線電視節目搬上網路,讓用戶以廉價費用收看近30種頻道節目。‧紐約用戶預估為9萬到13.5萬人,目前已拓展至11個城市。‧規避原應付給無線電視台的「轉播金」,在地區與上訴法院均勝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33

全球首款5G天線模塊面世,終端商用化突破關鍵節點 

隨著5G商用節點的臨近,高通也在加速5G整體解決方案的快速落地。

近日,高通正式宣布推出全球首款面向智能手機和其他移動終端的全集成5G新空口(5GNR)毫米波及6GHz以下射頻模組,兩款模組配合已經發布的驍龍X505G調制解調器,形成了“從調制解調器到天線”的完整解決方案,為5G智能終端的研發商用提供有力支持。

“高通是第一個克服mmWave中眾多技術障礙的公司,包括射頻傳播問題、軟件優先級調度器複雜性、散熱問題以及模塊在小型手持設備中的物理放置問題。”Counterpoint的北美地區研究總監JeffFieldhack認為,這是5G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

事實上,如何開發超小芯片,裝進手機,同時又能用毫米波傳輸,傳到很遠的距離,對於廠商來說這是一個難題。原因在於使用毫米波傳輸雖然速度超快,但是容易“碰壁”。例如,信號傳輸的距離不夠遠,碰到硬表面會反彈,無法繞過角落,無法穿透樹木等物體。

此前華為一直致力於39GHz毫米波的遠距離傳輸,並宣布了與NTTDOCOMO的試驗。而聯發科也發布了5G毫米波天線顯示器。IBM和Ericcson宣布了一個為期兩年的合作,主要方向是5G毫米波相控陣天線解決方案。但推進速度並沒有想象中快,移動行業中很多人甚至依然認為毫米波在移動終端和網絡中的應用是不切實際的。

“高通在5G領域的前瞻性投入讓我們得以為行業提供曾被認為無法實現的移動毫米波解決方案,以及全集成的6GHz以下射頻解決方案。目前,此類從調制解調器到射頻且跨毫米波和6GHz以下頻段的解決方案正使移動5G網絡和終端,尤其是智能手機準備就緒,為實現大規模商用提供支持。”高通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表示,這是移動行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具體來看,此次高通推出QTM052毫米波天線模組和高通QPM56xx6GHz以下射頻模組,它們可以與SnapdragonX505G一同工作,讓智能手機傳輸速度達到新高。

而有了新模塊,廠商可以讓設備覆蓋5G頻段,包括毫米波頻段,它的傳輸距離短一些,但是速度更快,還有6GHz以下頻段,它變得更加可靠。

高通表示,所有的新部件目前都在對客戶進行采樣,預計它們將於明年初出現在首批5G智能手機上。

集邦拓墣分析師姚嘉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高通與TDK雙方此前就已經共同成立RF360這家公司,針對無線射頻前端方案,進行開發與銷售,在這兩年左右的時間,也慢慢看到了不錯的成績。

而高通在今年年初,也已經宣布推供5G完整的開發工具包給客戶,不光是處理器與Modem,也包含了射頻前端與電源管理芯片,以及天線等,加速客戶在5G系統的開發,同時也降低整體的硬件成本,所以高通推出的兩組射頻模組也是意料中的發展。

“值得註意的是,高通在過去稱霸移動行業的處理器與Modem市場,如今將觸角伸進無線射頻前端與天線市場,的確會對既有的供貨商造成些許的影響,所以這些業者或許要與Intel、聯發科與海思等5GModem供貨商,采取更為緊密的合作策略,以進一步防守高通的步步緊逼。”姚嘉洋對記者說。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寧佳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500

半透明八達通露天線

1 : GS(14)@2015-04-14 08:52:38

八達通提供圖片


【本報訊】特別版八達通卡添新款,八達通公司推首張半透明黑色成人八達通,外觀設計沿用經典八達通標誌圖案,而卡身右下角明顯半透明,可見部份智能卡天線(圖)。八達通公司將於明天推出「新紀元.別注版八達通」,每張售價88元,不設按金及儲值額。市民購買並為卡增值後,功能與一般成人八達通無異,保留收據正本,可享30日售後保養服務。現時市民常用的為租用版八達通卡,以基本成人卡為例,市民需付150元,當中有50元為租用按金,100元為儲值額,按金可於退回八達通時獲退還。特別版和限量版八達通,以及八達通配飾均屬銷售版,不設按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14/191120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595

美加息預期升溫 恒指20天線跌穿50天線港股現死亡交叉難樂觀

1 : GS(14)@2016-05-21 18:07:09

【本報訊】美國加息預期升溫衝擊,港股現死亡交叉。聯儲局議息會議紀錄顯示下月加息機會增,恒指昨再報跌0.7%,連跌兩日後已蒸發周一及周二的反彈幅度,同時出現20天線(昨處20549點)跌穿50天線(昨處20557點)的死亡交叉。按過往兩次經驗,相關訊號出現後是陰跌變急跌先兆,分析相信短線陰乾跌市未變。記者:余倩敏


恒指昨日低開近100點後走勢反覆,跌幅一度收窄至32點,但尾市跌幅再擴大,收市報19694點,跌132點或0.7%,主要由季績後報跌2.4%的騰訊(700)領跌,同時由報升3.2%的滙控(005)抗衡,惟仍難阻恒指回吐周初反彈的幅度,本周計已由升轉跌0.5%;H指則報跌57點或0.7%,收報8243點。主板成交金額555億元,連續4個交易日不足600億元,買賣氣氛續低迷。




專家料下試19420

大市反彈不成再掉頭向下之餘,技術走勢暫時不感到樂觀,昨日恒指20天線已經跌穿50天線,形成了死亡交叉的格局。過去大市兩次出現相關訊號之後,恒指中短線均大走弱,如去年12月初出現後,恒指一周再下挫4.2%才告回穩,惟及後兩個月仍告累跌17.5%;再數去年6月中一役,大市及後一周錄3%反彈後即現急挫,累計不足一個月已大瀉11.5%。港股夜期隨外圍繼續走弱,截至本港時間昨晚10時半,恒指即月夜期報19515點,再報跌91點,較現貨低水179點。不過,專家普遍不認為港股短期會出現急跌情況。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指,死亡交叉印證港股技術上進一步轉差,恒指料需下試19420點的上升裂口底部後,才初步回穩並呈區間走勢。不過,市場估計若之後發生美國6月加息或英國通過脫歐等負面因素,不排除恒指會再度尋底。渣打財富管理業務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指出,聯儲局近幾個月的取態,傾向在加息預期高企時發放鴿派言論,故下周儲局官員的講話值得留意。梁振輝指出,短線在缺乏催化劑下,港股處於悶局,走勢會較為偏軟,但由於頗多負面因素經已反映,相信恒指仍能守住萬九點。




沽空率15%仍高企

另外,空軍在連日大手轟炸後仍未肯收手,昨日大市沽空率仍錄15%的高水平,已連續12個交易日在14%或以上水平。大市整體下跌股份數目仍多逾800隻,下跌比例達63%。在加息陰霾籠罩下,港滙跌至近兩個半月低位,本地地產股幾乎全線向下,當中領展(823)及恒地(012)齊齊跌逾1%。由於市場憧憬國際銀行股可受惠息差擴闊,除滙控彈升之外,渣打(2888)昨日亦報升4.7%,股價表現更亮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20/196197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788

【網上爆Post】iPhone 7機背曝光 天線位移機邊

1 : GS(14)@2016-05-25 10:09:00

iPhone7的浪潮快將殺到,網上最近又有iPhone7的背殼實物曝光,從圖片可見,機背的天線位明顯移到了機頂和機底,看上去感覺有點古怪。可能圖中的機款為iPhone7,而非大機的iPhone7 Plus,所以未見盛傳的雙鏡頭,而且亦只得機背,難看出3.5mm插口是否被取消。記者認為這個背面的設計不太討好,身為果粉,始終看慣了iPhone上的天線位吧!資料來源:SOFTPEDIA記者:方健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525/196259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4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